常见的天气系统

合集下载

常见的天气系统 (29张ppt)

常见的天气系统 (29张ppt)

冷气团
暖气团
冷 锋
暖气团
暖 锋
冷气团
冷锋、暖锋判读方法 2、雨区位置:
冷气团
暖气团
冷 锋
暖气团
暖 锋
冷锋、暖锋判读方法 3、锋面坡度
冷气团
暖气团
冷 锋
暖气团
暖 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形成的锋面系统是?
准静止锋
影响我国的锋面系统
主要是冷锋
夏季:暴雨(北方) 春季:沙尘暴 冬季:寒潮
以下天气现象描述的哪种天气系 统?
⑷ 判断冷暖气团所处的位置
⑸ 地面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 锋面气旋 )
⑹ 判读①、② 、③、④各处的天气
①、 ③ 为晴朗天气;② 、④为阴雨天气。
台风
反气旋 高气压 中心向四周 下沉 晴朗 秋高气爽 顺时针辐散
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高压脊 B
高D




低压槽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 不易形成锋面。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 易形成锋面。
锋面气旋: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
前方
后方 中部
后方
前方 中部
A
B
1006
1008 C
1010
⑶ 画出各点的风向
练习: 以北
半球为例,读 图分析,回答 问题:

此图就气压系统而
言为 低压 。
⑵ 此图就气流系统而
言为 气旋 。

1006

1008
① 1010

⑶ 画出各点的风向
练习: 以北
④ ③
半球为例,读 图分析,回答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07
副热带高压天气系 统
定区的高气压 系统
特点:具有高温、干燥、 下沉的气象特征,对天 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形成条件
赤道暖流遇大陆
受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
受地形影响
受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影响
对天气的影响
气温升高: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温通常会升高,可能导致高温天气。 湿度增加: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湿度通常会增加,可能导致闷热天气。 降水减少: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降水通常会减少,可能导致干旱天气。 风力减弱: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风力通常会减弱,可能导致静风天气。
形成条件
冷空气比暖空气移动速度快 冷空气比暖空气移动路径要低 冷锋是锋面系统的一种
对天气的影响
气温骤降:冷锋过境后,气温会明显下降,有时甚至会出现寒潮天气。
气压升高:冷锋过境时,气压会明显升高,这是由于冷空气比暖空气更加 密集所导致的。
风向变化:冷锋过境前,风向通常是由低气压一侧吹向高气压一侧,而冷 锋过境后,风向则会变为由高气压一侧吹向低气压一侧。
气温:暖锋过境 后气温升高,湿 度增大
气压:暖锋过境 后气压降低,天 气转晴
风向:暖锋过境 时风向由北向南 转变
04
气旋天气系统
定义与特点
定义:气旋是指大气 中空气向中心旋转流 动形成的涡旋,其中 心气压低于四周,常 伴有上升气流和降水
特点:气旋按大小 可分为热带气旋、 副热带气旋和温带 气旋;按强度可分 为台风、强热带风 暴、热带风暴和热 带低气压;按形成 地区可分为太平洋 气旋、印度洋气旋、 大西洋气旋和北冰 洋气旋
02 暖锋的特点:暖锋的锋面在上升过程中会形成连续的降水,
降水强度较小,一般以毛毛雨为主,是春季北方地区常见 的天气现象。此外,暖锋过境后,气温会升高,气压会降 低,风速会增大,天气会转晴。

常见的天气系统(常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常用)

影响
高原反气旋对天气系统有 重要影响,能够控制和影 响其他天气系统的移动和 强度。
04 其他天气系统
雷暴
总结词
雷暴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通常伴随着强烈的雷电和阵雨。
详细描述
雷暴通常发生在夏季或初秋季节,由积雨云产生,伴随着强烈的雷电和阵雨。雷 暴天气时,空气中的电荷积累,产生电场和磁场,引发雷电现象。阵雨则是因为 雷暴天气中,暖湿气流上升冷却凝结形成的水滴降落形成的。
施。
温带气旋
01
温带气旋是发生在中纬度地区的大型旋转的气旋性涡旋,也称为温带 低气压或锋面气旋。
02
它由低气压中心、冷心结构和周围的风暴组成,具有较大的风区和降 水区域。
03
温带气旋的生命周期包括形成、发展、成熟、锢囚和消亡五个阶段。
04
温带气旋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大风、暴雨、暴雪等,需 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形成
温带反气旋的形成与冷空气南下 和地形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在 冬季最为明显。
影响
温带反气旋对天气系统有重要影 响,能够控制和影响其他天气系 统的移动和强度。
高原反气旋
定义
高原反气旋是位于高原地 区的高压系统,其中心气 温较低,气流下沉,天气 晴朗。
形成
高原反气旋的形成与地形 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在 夏季最为明显。
高压气旋
高压气旋是发生在高纬度地区的大型旋转的气旋性涡旋, 也称为高压系统或反气旋。
高压气旋的生命周期包括形成、发展、成熟和消亡四个 阶段。
它由高压中心、暖心结构和周围的风区组成,具有较小 的风区和降水区域。
高压气旋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但有时会 引起干旱等气候现象。
03 反气旋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ppt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统ppt课件

高压脊
高压
1025
1020 1015
水平气压梯度力
低压
1015 1020 1025
风向
低压槽
① 高压脊两侧空气辐散,运动方
向相反,不能形成锋面
②低压槽两侧空气辐合,运动方向
相对,可以形成锋面
1锋面气旋
1、概念: 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组成部分: 低气压中心、冷气团、冷锋、暖气团、暖锋
6 若南昌一小区恰好位于下击暴流的西侧,则该小区此时最可能吹(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 :B
87. 下图为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气压形
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图中字母A、B、E所示的位置, 判断气压场类型(低气压、低压槽、高气 压、高压脊、鞍部)。 (2) 判断C、D两地的风向。 (3) 比较D、E两地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 分析F、G两地的天气状况,并简述理由。
F地天气晴朗,气温较高; 理由:因F地处在暖锋后的暖气团一侧,暖 锋的云雨区在锋前。 G地为阴雨天气,气温较低; 理由:因G地处在冷锋后的冷气团一侧,冷 锋的云雨区主要在锋后。
4 本次暴雨过程中冷空气强烈下沉会导致迪拜( )
A.气温上升 B.气压降低 C.雨量剧增 D.风速突变
答案 :D
(24-25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所谓下击暴流,就是一束从雷暴云中直指地面的下冲气流,好比 一个悬在空中向下喷洒的水龙头,裹挟大量雨滴狠狠砸向地面。2024年3月31日3时,受下击暴流 影响,南昌一小区同一居民楼的11 楼和20楼遭受到了财产损失。下图为下击暴流示意图。完成下 面小题。
锋面气旋
8、锋面气旋判读技巧

常见的天气系统(共8张PPT)

常见的天气系统(共8张PPT)

第5页,共8页。
冷锋
过境前
晴,气温高, 气压低
过境时
阴天下雨 刮风降温
暖锋
晴,气温低,
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降温,升压,转晴 升温,降压,转晴
第6页,共8页。
(1) 冷锋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1、锋面及锋面附近天气 冷锋暖面气 附团近的常交伴界有面云叫、锋雨面、大风等天气 锋冷面暖附 气近团常的伴交有界云面、叫雨锋、面大风等天气 天气变化 气冷温暖升 气高团、的气交压界降面低叫、锋晴面朗 天气温升气高、变气压化降低、晴朗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晴朗 天气温升气高、变气压化降低、晴朗 气1、温锋升面高及、锋气面压附降近低天、气晴朗 温天度、气湿度变等物化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1锋、面锋附面近及常锋伴面有附云近、天雨气、大风等天气 温气度温、 降湿低度、等气物压理升性高质、分晴布朗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锋1、面锋附面近及常锋伴面有附云近、天雨气、大风等天气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晴朗
冷气团
雨区:锋后
第7页,共8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暖气团
(2)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雨区:锋前
第8页,共8页。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1页,共8页。
一 锋面系统
气团
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 的大范围空气
冷气团
分 类
暖气团
第2页,共8页。
冷、暖气团性质差异
气团 温度 湿度 密度
冷气团 低 小

暖气团 高 大

第3页,共8页。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锋面及锋面附近天气

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通过对这些系统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应对各种天气情况。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其特点是风力强、范围广、生命周期长。

这类系统通常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然后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加强,最终成为强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温带气旋是发生在中纬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其特点是范围较大,生命史较长。

这类系统通常在温带地区生成,然后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可能形成强风暴。

温带气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来阴雨天气,同时还会伴随着大风、冰雹等灾害。

反气旋是发生在中纬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其特点是气压高、风力小、范围广。

这类系统通常在温带地区生成,然后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加强,最终可能形成高压系统。

反气旋的形成会带来晴好天气,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干燥气候、寒潮等灾害。

天气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灾害应对等。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天气情况。

例如,在热带气旋来临时,当地政府需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居民做好防台风准备;在温带气旋来临时,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反气旋来临时,需要加强气候预测,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时加强防火措施。

总之,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对于我们应对各种天气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这些系统的研究,提高预测准确率,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天气情况,可以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暖锋和静止锋等,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态演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天气系统的理解。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地区、特点、成因、 植被及农业生产方式
分布 类型 规律
分布 地区
主要 特点
形成 原因
植被
农业 生产
热带 雨林
热带 草原
热带 沙漠
南北纬 10°之间
亚马孙平 原、刚果 盆地、马 来群岛
终年高温 多雨,
2000mm 以上
终年赤道
低压控制, 盛行上升
热带雨林
气流
南北纬1020度大陆 内部和西 岸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 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 (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 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
(4)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 资源存在的问题( )
A. 时间分配不均 B. 空间分布不均 C. 污染严重 D. 浪费严重 (5)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 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的 冷锋 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等 暖锋
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 天山准静止锋
分类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冷气团主动靠 暖气团主动靠
形成原 因及运 动方向
近,锋面移动方 向与冷气团移动
近,锋面移动方 向与暖气团移动
方向一致
700-
1000mm
温带落叶阔 叶林
畜牧业为主
亚热 带季 风
南北纬2025度大陆东 岸
亚洲东部、 澳大利亚、 南北美洲均 有分布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 和少雨, 8001500mm
季风环流控 制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水田为主, 水稻、甘蔗、 柑橘、茶叶

常见的天气系统王

常见的天气系统王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局部地区的气候和天气具有显著影响,如山地、高原、平 原和海洋等地形地貌对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具有不同作用。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大规模、长时间尺度的运动,对天气系统的形成 和演变具有决定性影响。
研究意义
天气预报
通过对天气系统的观测和研究,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 的天气状况,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霾的形成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 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天气现象。
3
雾和霾的危害
雾和霾都会降低空气能见度,对交通出行造成不 便,同时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引发 呼吸道疾病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低压天气系统
低压槽
低压中心向外延伸的低压 区域,通常带来阴雨、多 云的天气。
气旋
与低压槽相伴的逆时针旋 转的气流,可加强低压槽 的影响,使天气更加阴雨 、多变。
上升气流
低压天气系统内的空气上 升,导致气温降低、湿度 增加,形成阴雨、多云的 天气。
高低压交替变化规律
01
季节性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高压和低压天气系统的位置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例
降水类型
冷暖锋交汇产生的降水多为锋面雨,降水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实例
梅雨季节是冷暖空气交汇的典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
04
CATALOGUE
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系统
气旋天气系统
低气压中心
气旋是低气压中心,通常由温暖的湿空气上升形成。
逆时针旋转(北半球)
在北半球,气旋通常逆时针旋转,而在南半球则是顺时针旋转。
分类
根据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天气系统可分为大尺度天气系统(如气旋、反气旋 )、中尺度天气系统(如锋面、飑线)和小尺度天气系统(如雷雨云、龙卷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

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9月3日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看过阅兵仪式的同学们,还记得那些精彩镜头吗?【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

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

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

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

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

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

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

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

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

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

(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

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

水平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平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

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

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

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

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

)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平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

因为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3、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

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

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

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

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4、水平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

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

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平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被迫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

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活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

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

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平,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

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

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最大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

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

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过渡> 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就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引起的。

介绍:伏旱是指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

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对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图片展示伏旱中,皲裂的土地。

伏旱期间虽然晴朗少雨,但因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河网密布,水汽蒸发很多,低空湿度仍很大,故热量不易散发。

高温加高湿,人体不易排汗,感到闷热难耐,还可能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那么这个时候最能缓解高温酷暑的是谁呢?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

例如:1、从该系统等压线的分布来看,气压值向中心方向急剧下降,中心气压值非常之低,这是普通的低压中心吗?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

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和类型2.描述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锋面示意图,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能力2.通过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冷锋和暖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因为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例如:宋·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对江南风景的描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我国古代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流行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

都是对不同天气现象形象生动的描写。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说天气、谈天气、学天气。

播放2017年9月26日的《天气预报》片段[问题引领]1.天气预报主要预报的是哪些天气要素?2.在天气预报中,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将会有哪些天气现象?(视频中天气图)3.我国西南地区持续阴雨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视频中天气简易图)教师小结:因为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的不同部位,阴晴、冷暖、风雨等天气现象就会有不同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气团】PPT展示天气预报图,引出气团。

回答问题。

(1)什么是气团?按性质如何划分?(2)影响气团性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教师小结给出正确的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