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适宜性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实验报告
——金川县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评价
一、引言Introduction
1.1项目背景
金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西南部,东南距省会成都424公里,离阿坝州州府马尔康91公里。金川县地处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中心地带,阿坝州南部综合经济区重要板块,位于大渡河上游,大金川河旁,省道211经过县城。此次金川县城市总体规划重点是对金川县城的城市发展方向做出判断。
1.2定义需GIS解决的问题
金川县城沿大金川河发展,周边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城市位于槽谷地带。随着金川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状用地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在本次实验报告中,将运用GIS的科学分析方法,对像金川县城这样处于的复杂山地地形和河流谷地的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做出较为理性的评价。
1.3确定实验的目标或者需验证的假设
本次实验的目标是:整理分析各项对于建设用地选择有影响的评价因子,运用GIS的数据管理能力,综合评价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方向。改变以往规划环节中依靠感性的设计方法,为项目提供科学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流程,并以此为依据,对建设用地进行反向论证,不断优化设计,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1.4研究区域
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是进行建设用地选择,因此研究区域范围较小,主要包括:大金川河两侧用地面积较大且较为平缓的地带。(沿大金川河,金川老城区南部,老城区北部、老城区东部)
二、方法Methods
2.1前期资料整理
根据实验目的提取实验所需要的各项要素,并将提取出来的要素整理为便于实验操作文件格式,祛除多余冗杂的信息,减少无效数据的干扰,提高实验效率。
本次实验报告的地形CAD较为复杂,老城区部分由于城市建设情况,而缺乏高程赋值的等高线,故此次实验以高程点为基础,选择所有的高程点;原位粘贴
到“0金川县高程点.dwg”文件;将研究区域内的河流及
泥石流槽描边并单独放入“0河流.dwg”文件;将老城区
及周边建设用地现状描绘整理到“0建设用地现状.dwg”
文件;将提供的地质灾害报告中的地灾评价整理到“0地
灾评价.dwg”文件中;最后,将整个研究区域的边界线描
出整理到“0地形边界线.dwg”文件中,方便出图。
2.2DEM数据整理
2.2.1加载整理的CAD要素
首选是添加数据。在添加数据的对话框中,选择链接到文件夹,在连接到文件夹中加载整理好的DWG格式的文件,包括高程点、河流、建设用地现状、地灾评价、地形边界线。在此过程中,由于各项要素均已在CAD里整理,因此没有出现乱线等问题。
2.2.2捡校导入CAD的高程点数据
右键单击Arc map中Export_Output
图层,在下拉菜单中点击:打开属性
表(T),弹出属性表窗口。在属性表中
对应找到Elevation一栏,右键单击,
通过升序和降序排列,找出有问题的高
程点,通过“字段计算器”进行数据运
算,只显示正确的高程点数据,便于下
一步生成地形分析。
2.2.3通过高程点生成TIN
首先激活工具,然后再进行TIN的创建,操作步骤为:打开工具箱--系统
工具箱--TIN管理--创建TIN工具,弹出创建TIN对话框,如图Export_output 分别拖入【输入要素】栏中,在【输出TIN】中选择输出保存的地点。点击确定,生成TIN文件【GCDtin】。
2.2.4TIN转栅格,生成DEM数据
打开工具箱--系统工具箱--转换--由TIN
转出--TIN转栅格工具,弹出TIN转栅格对话
框,如图输入各数据,点击确定,生成栅格图。
将地形边界文件polygon直接转换为栅格数据。打开工具箱--系统工具箱--转为栅格--要素转栅格。
对栅格数据进行提取,使其只显示一定范围的数据,编辑过程如图所示:打开工具箱--搜索--CLIP工具--裁切。
2.3单因子分析
2.3.1高程分析
整体高程相差约370米,狭长地带用地复杂。规划范围高程分布范围是2127m-2500m之间。沿大金川河一带高程相对较低,离河流越远高程越高。规划
范围内最小高程是2127米,位于大金川河南部,最大高程为2500米,位于l 老城区东部。
右键单击GCDtin图层,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符号系统】,在【符号系统】中选择【已分类】,选择色带与类别。
打开工具箱--系统工具箱--Spatial_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山体阴影。右键单击yinying图层,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显示】一栏中,设置透明度60%。
2.3.2坡度分析
规划范围内地形较为复杂,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河谷地带。范围内坡度10%及以下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坡度15%-25%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几个较大范
围的山地之间。坡度25%以上的区域分布在地形边界线附近,说明了地形边界线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少量区域经过适当的工程改造可以进行散布的建设。操作步骤为:打开工具箱--空间分析--表面分析--坡度分析。
2.3.2坡向分析
坡向是指地表面上一点的切平面的法线矢量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过该点的正北方向的夹脚。在输出的坡向数据中,坡向值规定为:正北方向为0度,按顺时针方向计算,取值范围为0°--360°。操作步骤为:打开工具箱--空间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向分析。
2.3.4地形起伏度
地形起伏度是指特定区域内,最高点海拔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反映地表起伏变化大小,也反映出了地表的破碎情况。其值越大,表面地表高低起伏很大,地表表面很破碎。从地形起伏度的定义可以看出,求地形起伏度的值,首先要求出一定范围内海拔高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对其求差值即可。它是描述一个区域地形特征的一个宏观性的指标。操作步骤为:打开工具箱--空间分析工具--邻域统计。
通过spatial_analyst的栅格邻域统计工具。分别设置统计类型为平均值,邻域选择圆形,邻域设置地图,半径为50,输出像元大小为5。即得到地形起伏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