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二次讨论课 陈浩泽
计算机网络讨论课报告通四10组 (2)

现代通信网基础讨论课报告学生所在组:通信工程四班10组小组成员:陈博文、陈凡、陈运腾2015年4月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法和主要技术陈博文、陈凡、陈运腾(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讨论主要内容此次讨论课我们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法;(2)无线局域网的标准;(3)无线局域网物理层主要技术;(4)数据链路层主要技术。
2.组内贡献陈博文——30%、0陈凡——25%、-1陈运腾——45%、+13.讨论正文3.1. 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法3.1.1.点对点模式在两个有线局域网之间,通过两台无线AP使用点对点网桥模式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两个有线局域网之间通过无线方式的互连和资源共享,达到实现有线网络扩展的目的。
这种方式可应用于公司的总部与分部,学校的总校与分校等两个点之间的联网方式。
这种方式实测能达到10公里。
3.1.2.无线接入点(AP)模式在此模式下,该设备相当于一台无线HUB。
可实现无线之间、无线与有线之间的互访。
AP模式可以简单的把有线的网络传输转换为无线网络传输,这种模式下,你可以把AP看成是一个无线的交换机。
这种方式使用起来是最简单的。
3.1.3.点对多点网桥模式点对多点的无线网桥功能能够把多个分散的有线网络连成一体,结构相对于点对点无线网桥来说较复杂。
点对多点无线桥接通常以一个网络为中心点,其它接收点以此为中心进行通信。
3.1.4.无线中继器模式“无线中继器”模式可以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各AP之间可以通过设定MAC地址来互相连接。
当两个局域网络间的距离超过无线局域网产品所允许的最大传输距离,或者在两个网络之间有较高、较大干扰的障碍物存在时,便可以采用无线中继方案来扩展无线网络覆盖。
3.1.5.无线客户端模式远端有一个无线路由器,可以使用无线接入器设置成客户端模式,并把无线接入器用网线和电脑的网卡相连,这时无线接入器就相当于是一个功率很大的无线网卡,电脑可以通过这个无线网卡和远端的无线路由器联网。
T037190118-计算机网络课程组会议

计算机网络课程组会议
时间:2019年1月18日
地点:南一楼西322室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任课教师:程文青、刘威、陈京文、黑晓军、张大卫、石坚、徐晶
会议内容:
【议题1】计算机网络课程试卷分析
●刘威老师介绍本学期计算机网络试卷的成绩分布情况,包括班级、题型、得分率等;
●从知识点的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在知识点的广度覆盖以及对题目表述的适应度上表现出
不足
●参会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对学生考试不足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讨论。
【议题2】下学期计算机网络慕课建设
初步制定了2018-2019年春季课程组主要工作计划:
(1)拟以慕课建设为契机完成课程资源建设,包括课程讲义、题库等;
(2)配合完成工程认证工作,以工程认证为目标重新修订计算机网络课程大纲;
(3)责任教授课程验收工作
【后期任务】
(1)下学期开学前,征集各主要章节的联络人,初步凝聚教学大纲;
(2)下学期及暑假,完成50%慕课的视频拍摄与制作任务,在2019年9月慕课课程完成在平台的上线工作。
2024年计算机系学习经验交流会活动总结范本(2篇)

2024年计算机系学习经验交流会活动总结范本____年计算机系学习经验交流会于XX月XX日在计算机系办公楼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为计算机系同学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经验、互相借鉴的平台,促进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共同进步。
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同学参加,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于XX时正式开始,计算机系主任XXX首先发表了开幕致辞,他期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随后,主持人宣布了活动的具体安排,包括技术分享、经验交流和问题解答等环节。
首先进行的是技术分享环节。
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在计算机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和优秀学长学姐进行技术演讲。
他们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其中,XXX老师分享了他在研究人工智能方面的心得体会,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相关的研究工作。
另外,几位优秀学长学姐也分享了他们在就业和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对同学们的职业规划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接下来是经验交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有机会互相交流自己在计算机学习中的经验和心得,分享学习方法和技巧。
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和回答,气氛活跃而热烈。
有的同学分享了自己在编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有的同学分享了自己参与竞赛的经验和技巧,大家相互借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这个环节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进步的成就感。
最后是问题解答环节。
同学们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提出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相关的专家和学长学姐进行解答。
这个环节不仅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学习的启示和思路。
专家和学长学姐们认真解答每一个问题,并给出了建议和指导,同学们的疑惑得到了解决,学习的方向也更加清晰。
整个活动持续了XX个小时,同学们从中获益匪浅。
通过与专家和学长学姐的交流,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计算机学科的最新进展,也受到了他们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启发。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2单元直播网络我来建第7课 域名解析换编码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2单元直播网络我来建第7课域名解析换编码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网络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但对于域名解析和编码转换的概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域名解析和编码转换在网络建设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域名解析的原理和过程,以及不同编码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网络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核心素养教育目标1.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域名解析和编码转换在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网络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2. 计算思维:通过分析域名解析和编码转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网络应用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信息社会责任: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和规范使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域名解析的原理和过程。
•掌握常见编码的转换方法。
•能够应用域名解析和编码转换解决实际网络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域名解析的复杂过程和技术细节。
•正确选择和应用合适的编码转换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域名解析和编码转换的实例、图片、动画等。
2. 网络连接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网络操作和实验。
3. 练习题和实践任务材料。
六、教法学法1. 教法:•讲授法:讲解域名解析和编码转换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域名解析和编码转换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应用中的域名解析和编码转换案例,引。
2024年计算机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计算机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本通过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计算机网络》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三天学习,听取冯博琴教授以及李波副教授、陈“”副教授和程向前副教授的深入介绍经验和讲解,对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对学习笔记总结如下几点:一、学习笔记总结1、参考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被列为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为以后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专题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未来的网络设计人员和高级治理、维护人员。
冯博琴教授展示了西安交大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展示了一种先进的课程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通网络教学平台向教师提出问题和提交作业,教师也可以在线为学生答疑和批改作业。
为学生自主性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传送电子化作业提供了条件。
这种网站式的教学资源,首先经过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精心设计,再配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效果,动态网页与读者独特的互动性,确实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2、精选教学内容,构建先进完善的课程体系针对李波副教授的介绍和总结,发现了目前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在以往的多数高校中,课堂教学内容大体是这样的: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协议、分层结构中各层应该完成的基本功能;介绍一些具体的组网技术或局域网络操作系统。
实验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是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利用服务器操作系统配置和治理这个网络;或者利用串形接口做一个点对点通信的实验。
以往课堂与实验教学内容的缺陷是:对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工作原理介绍得不够透彻;实验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吻合,没有体现出分层结构中层间接口、服务以及协议的概念;以往课堂与实验教学内容的脱节导致了所讲内容空洞、枯燥,不轻易被理解和把握。
所以,应该对课堂与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实验内容应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尽力让学生体会、分析常用的网络协议,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设计、实现协议的实验环境。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教案

1.习题1-01
2.习题1-03
参考资料:
1.《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4版),(美)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著/陈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第4版),(美)特南鲍姆著/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次课教学体会:
重点难点: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本工作原理
方法步骤:课堂讲解与实例介绍
器材保障:电脑、投影
时间地点:
教学内容:
§1概述
预习思考题:
1.你主要用计算机网络或因特网干什么?你认为计算机网络由哪些关键元素组成?你所知道的网络设备有哪些?你知道的连接因特网的方式(上网方式)有哪些?
2.你认为计算机网络或因特网的核心功能是什么?与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有什么本质区别?
七是网络安全。先介绍网络安全的内容,然后介绍网络安全服务的各种机制,最后简要介绍典型的网络安全协议和系统。
实践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提高操作技能和面向实用技术为设计原则,以组网技术和构建网络应用服务为核心设计实验内容。具体包括简单局域网组网、网络协议分析、路由器配置、典型应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简单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实用性较强的实践内容。部分实验内容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选做。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在学生的知识空间中“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过程。因此,对于每个知识点在授课中应强调知识点在整个体系结构中的位置,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授课过程中,注重阶段性总结,每章结束时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将该章内容关联起来建立起计算机网络某一层的知识结构,然后再放入到整个网络体系结构去,这样学完整个课程后在每个学生掌握的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和技术原理。
2024年计算机网络实训个人小结(2篇)

2024年计算机网络实训个人小结2024年计算机网络实训是我大学四年中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本次实训中,我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编程、网络安全以及网络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我对这一学期实训的个人小结。
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学习中,我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通信方式、网络协议等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网络通信模型的学习,我了解到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划分,并且掌握了常用的网络协议和网络编程工具的使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掌握了使用Wireshark进行网络数据包抓取和分析的技巧,可以从抓包数据中分析问题并进行调试。
此外,我还通过搭建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实验环境,模拟不同网络场景,并实际测试了不同协议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网络编程的学习中,我学习了Socket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通过实践编写网络应用程序,我加深了对网络通信的理解和对Socket 编程的掌握。
在实际编程中,我独立完成了多个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如聊天室、文件传输程序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锻炼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对多线程编程、异步编程等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开发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而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我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网络安全的学习中,我了解了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些攻击方式和防御措施。
通过学习网络安全技术,我提高了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我学习了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方式,如拒绝服务攻击、跨站脚本攻击等,并且了解了一些常用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如Firewall、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等。
在实践中,我对网络应用程序进行了一些常见的安全分析和测试,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通过这些实践,我增强了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为今后的网络安全工作打下了基础。
2024年计算机个人总结精编(5篇)

2024年计算机个人总结精编参与“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是本人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机遇。
我将充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通过网络平台,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互动,并借鉴众多优秀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以此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养。
以下是我为此次培训制定的研修计划:一、提升思想觉悟,积极参与网络研修我将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将本次学习视为提升个人能力素养的重要契机。
在工作时间内,我将提前到校,利用电脑登录网络研修平台,及时查阅中心发布的消息,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与研修活动,并主动分享个人的学习成果与反思。
我将习惯于浏览学员制作的简报,阅读同行的优秀文章,以拓宽视野。
二、借鉴他人之长,提高教学能力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和与学员的交流,我将积累丰富的经典教学案例。
针对每个案例,我将鼓励自己和同伴们充分表达观点,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我将积极参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掌握媒体播放器的使用,学习如何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借鉴发达地区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模式、课件和论文,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学以致用,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网络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生动的教学素材和形象的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形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我将大量增加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利用超文本结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促进其智力和能力的提升。
设立课堂聊天室,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在讨论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增强教学的交互性,有助于学生主观认知的发展。
本次“国培计划”的学习,为我带来了新的理念和体验。
只有不断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我们才能提升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将新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
我将以实际行动,遵循“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的原则,以本次培训精神为指导,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见教材P380
ARP只是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转化 只是地址解析协议, 只是地址解析协议 地址转化 成物理地址的协议。 成物理地址的协议。而数据链路层没有 这个功能,所以说前半句是对的, 这个功能,所以说前半句是对的,错在 后半句
2.试解释为什么 试解释为什么ARP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 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10~20分钟 试解释为什么 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 分钟 的超时计时器。这个时间设置的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 的超时计时器。这个时间设置的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讨论课
组长: 组长:陈浩泽 组员:杨泽中、龚世渡、龚剑锋、 组员:杨泽中、龚世渡、龚剑锋、 邵方源、 吴昊、 邵方源、 吴昊、焦浩野
1. 有人认为:“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因 有人认为: 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 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 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 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此ARP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
3.至少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 至少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ARP请求分组的情况(即不需要请求将 请求分组的情况( 至少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 请求分组的情况 某个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相应的硬件地址 地址解析为相应的硬件地址)。 某个目的 地址解析为相应的硬件地址)。
主机与B主机的地址映射都写入各自的 一:A主机与 主机的地址映射都写入各自的 主机与 ARP高速缓存中。 高速缓存中。 高速缓存中 二:设置一个广播地址
路由表里没有特定条目
[问题4]该网络的网络维护人员进行网络故障的排除,排除后,在主机A上 执行 tracert –d 10.4.0.88 显示如下: Tracing route to 10.4.0.88 over a maximum of 30 hops 1 <10ms <10ms <10ms 10.1.0.1 2 <10ms <10ms <10ms 10.2.0.3 3 <10ms <10ms <10ms 10.4.0.88Trace complete.下面几种说法都是描述当前状 况的。描述错误的是:( ABCD F )(多选) A.路由R1出现问题,无法实现正常路由功能 B.R1与R2之间的线路还是处于中断状态 C.路由R3肯定出现问题 D.路由R4肯定没有问题 E.R1与R2的线路已经连通 F.路由R2不能正常工作 G.路由R2工作正常
当两个人在互相传信息时,如果时间太小, 当两个人在互相传信息时,如果时间太小,若一 方传的太慢,那就要再次发送ARP请求分组,若 请求分组, 方传的太慢,那就要再次发送 请求分组 太大,当对方的硬件地址发生改变, 太大,当对方的硬件地址发生改变,而你还是原 来那个对方的硬件地址,就无法通信了。 来那个对方的硬件地址,就无法通信了。
(1)如下图所示,请问PC1和PC2之间能够直接访问么?(用PING 或 者在CMD下输入:\\ IP地址)请动手实验并分析原因。
不行,因为 与 是不同的网络前缀 不行,因为1与2是不同的网络前缀
(2)如下图所示,请问PC1和PC2之间能够直接访问么?(用PING 或 者在CMD下输入:\\ IP地址)请动手实验并分析原因
(3)如下图所示,请问PC1和PC2之间能够直接访问么?(用PING 或 者在CMD下输入:\\ IP地址)请动手实验并分析原因。
五.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网 络前缀是192.77.33/24.公司的 网络布局如图4-56示。总部共有 五个局域网,其中的LAN1-LAN4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 R1再 通过LAN5与路由器R5相连。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 LAN6~LAN8通过广 域网相连。每一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 是局域网上的主机数。试给每一个局域网分配一个 合适的网络 的前缀。(见教材P178,第4-30题)
[问题1]请填充未中断前R1的路由信息(表1) (1) _直接投递____(2)_ 10.2.0.3____ [问题2]请填充中断500秒后R1的路由信息(表2) (3)直接投递_____(4)_10.3.0.2____
[问题3] 主机A的路由信息表如下表3所示,请问 其中目的网络0.0.0.0的含义是什么?
4.主机 发送 数据报给主机 ,途中经过了 个路由器。试问 主机A发送 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 个路由器。 主机 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 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ARP 在IP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 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
6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 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 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 网络” 距离” 下一跳路由器” 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C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 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 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 现在 收到从 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 离” ):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 试求出路由器 更新后的路由表。 更新后的路由表
N1 N2 N6 N8 N9 N3
7 5 5 4 4 9 C
A C C E 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某网络结构如上图所示,如果R1与R2之间的线路突然中断, 路由R1、R2、R3和R4按照RIP动态路由协议的实现方法, 路由表的更新时间间隔为30秒。未中断前R1的路由信息表1 和中断500秒后的路由信息表2如下 路由信息(表1)目的网络下一站地址跳数10.1.0.0直接投 递010.2.0.0(1)010.3.0.010.2.0.2110.4.0.0(2)1路由信息(表 2)目的网络下一站地址跳数10.1.0.0直接投递 010.2.0.0(3)010.3.0.010.2.0.2110.4.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