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合集下载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一门研究岩石、土壤以及土-结构物系统结构性能和反应研究的重要
领域。

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岩土体和基础的性质、变形、破坏机制,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控制中。

土力学的研究应用于土木、城市道路、桥梁、港口、绿化等
基础工程中。

早期的土力学研究更多的是以试验的形式进行,通过物理试验室试验研究岩土的物理性质,进而通过实验数据推导岩土构件的变形及破坏机制,并以此利于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控制。

现阶段,土力学研究不断突破试验界限,结合计算机建立仿真实验,既具有直观性又具有可靠性,通过模拟和数据库,使现代工程建设工作能更好地获取到材料土木施工中的变形
和破坏特性。

土力学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的性能设计、分析、施工实施和整体维修中,不仅能大大提
高工程施工和检测的质量,而且能实现从技术上节约资源,提高工程安全性等。

总之,土
力学与基础工程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章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章

1
2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指的是碎石土和砂土的疏密程度。 密实的无粘性土由于压缩性小,抗剪强度高,承载力大,可作为建筑物的良好地基。但如处于疏松状态,尤其是细砂和粉砂,其承载力就有可能很低,因为疏松的单粒结构是不稳定的,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变形,且强度也低,很难作天然地基。 密实度的评价方法有三种: 室内测试孔隙比确定相对密实度的方法 利用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 野外观测方法 (用于碎石土)
1.2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天然密度
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一般用w表示,以百分数计,即:
01
含水量反映土中水的含量多少,其变化范围很大。土的含水量对粘性土、粉土的影响较大,对砂土稍有影响,对碎石土没有影响。一般说来,同一类土,当其含水量增大时,强度就降低。试验室内一般用“烘干法”确定。
土中水
自由水
结合水
强结合水
弱结合水
重力水
毛细水
结合水: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土中水。
自由水: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土中水。
结晶水
结晶水:土粒矿物内部的水。
土中水和气
弱结合水
2.2.2 土中水和气
强结合水-具有极大的粘滞度、弹性和抗剪强度、不能传递静水压力。性质跟固体相似。 自由水-可以传递静水压力 、能溶解盐类。
颗粒堆积物
土: 狭义:土是指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即指覆盖在地表上碎散的、没有胶结或胶结很弱的颗粒堆积物。 广义:土则是将整体岩石也视为土
岩石
地球
地球
搬运、沉积
1 土的形成
1.1 土的形成与组成
构成土骨架,起决定作用1.1 土的形成与组成 Nhomakorabea气相

2024年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点概念总结范文(2篇)

2024年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点概念总结范文(2篇)

2024年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点概念总结范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在现代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____年,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下是对其重点概念的总结。

一、土体力学与岩土工程1. 土体力学基本特性:包括土体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流变性质等。

其中,土体的物理性质主要涉及土壤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土体的密实度和孔隙率等。

力学性质包括土体的弹性、塑性、强度和变形性能等。

流变性质指的是土体在应力作用下的时间依赖性。

2. 岩土工程基础理论:包括土体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土体的变形和破坏机理以及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等。

岩土工程基础理论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岩土材料特性与实验:对土体岩石材料进行物理力学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其中,岩石的力学特性包括强度、弹性模量、抗剪强度等。

土体的力学特性包括强度、压缩性、剪切特性等。

4. 地基与基础工程:包括地基的选址与勘察、地基处理技术、地基承载力分析与设计、基础工程的选择与建设等。

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基础,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土力学分析与计算方法1. 古典土力学理论:经典的弹性力学理论应用于土体力学中,通过力学方程和边界条件来推导土体的应力和应变状态。

2. 统计土力学方法:使用统计学原理来描述土体的非均质性和随机性。

常用的统计土力学方法包括蒙特卡洛模拟、随机场理论等。

3. 数值计算方法: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方法进行土体力学问题的求解。

通过离散化、迭代和逼近等方法来模拟土体的力学行为。

4. 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搭建物理模型和进行试验来研究土体力学问题。

物理模型试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土体的变形和破坏过程,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三、地震工程与抗震设计1. 地震波传播与地震响应分析:研究地震波在土体中的传播规律和地震响应的特点。

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和频谱特性等参数,分析土体的地震反应。

土木工程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土木工程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土木工程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这个庞大的学科领域,涵盖了众多关键的课程,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门。

对于从事土木工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知识,就如同建筑师手中的精确蓝图,是确保工程安全、稳定和持久的基石。

土力学,它是研究土体在受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强度、稳定性和渗流等特性的学科。

简单来说,就是探究土这种看似普通却又充满奥秘的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反应。

想象一下,我们行走的大地、矗立的高楼大厦、蜿蜒的道路,它们下面的土地都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力量。

土力学就是要揭示这些力量是如何影响土地的,以及土地又如何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比如,在建造一座高楼时,我们需要知道地基所能承受的压力是多少。

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土地就可能发生沉降、倾斜,甚至导致建筑物的倒塌。

这时候,土力学中的应力和应变知识就派上了用场。

通过一系列复杂但精确的计算和实验,工程师们能够确定土地的承载能力,从而为建筑物设计出合适的基础。

而地基基础呢,它是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的结构部分。

就好像是一座大厦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牢固,那么上面的建筑再华丽也只是空中楼阁。

地基基础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浅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也有深基础,像桩基础、地下连续墙等。

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类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用途、荷载大小等众多因素。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比如软土地基,就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

可能要进行地基加固,比如使用水泥搅拌桩、强夯法等,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果不进行这样的处理,建筑物就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开裂、门窗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和安全。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知识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

道路工程中,需要考虑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确保道路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不会出现塌陷和变形;桥梁工程中,桥墩的基础设计至关重要,它要承受桥梁的巨大重量和车辆的冲击力;水利工程中,大坝的地基处理更是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一、课程简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土体力学、基础工程和土力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岩土力学、基础工程和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开展岩土工程领域的实用问题研究和实践应用。

二、课程内容1. 土体力学基础介绍土体力学基础知识,包括土体力学的概念、应力形式、应变形式、摩擦角、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弹性模量等概念。

2. 稳定斜坡与岩土工程介绍稳定斜坡、岩体力学、岩土工程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岩土体受力和变形特征、岩土结构的力学特性、稳定性分析和设计等知识。

3. 水土力学与水工结构介绍水土力学及其应用、河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本问题的基本理论以及实用问题和应用。

4. 基础工程介绍基础工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发送构造基础、静力基础、动力基础等基础类型的基本意义和应用,以及基础的施工及检验。

5. 岩土工程的实践应用介绍岩土工程的实践应用,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在工程中的应用、岩土工程与其他工程的协调等。

三、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等。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作业及实验成绩等。

期末考试成绩占整个学期成绩的50%。

四、参考书目1.《岩土工程基础》陈郑林 2004 湖南科技出版社2.《岩土力学》彭鼎元 2004 高等教育出版社3.《基础工程力学基础理论及应用》任强 20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五、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由岩土工程领域的专家和教授担任,其中许多教师是著名的工程学家和科学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详细、深入的授课内容和实践教学。

六、备注本课程为本科课程,适合土木、环境和水利专业的学生学习。

本课程的授课主要依据上述大纲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参考答案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参考答案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参考答案1. 引言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土体的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建筑物和结构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本文将介绍土力学和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讨论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参考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2. 土力学基本理论土体是一种复杂的多相材料,它的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描述土体行为的框架。

2.1 土体物理性质土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土粒的颗粒大小分布、孔隙度、含水量等。

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土体的力学行为。

例如,土粒的大小分布决定了土体的孔隙结构,进而影响了土体的透水性和渗透性。

2.2 应力和应变土体受到外部荷载的作用时会发生变形,这种变形可以通过应力和应变来描述。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应变是长度的变化与原始长度的比值。

根据土体的不同行为特点,可以将应力和应变分为弹性、塑性和黏弹性等不同阶段。

2.3 孔隙水压力和饱和度土体中普遍存在着水分,水分对土体的力学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孔隙水压力是指土体中水分的压力,它取决于土体的饱和度和水分的渗透能力。

饱和度是指土体中孔隙空间被水填充的程度。

2.4 土体的力学行为土体在受到外部作用时会发生变形,这种变形可以分为弹性、塑性和流变等。

弹性变形是指土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恢复原状的变形,塑性变形是指土体在外力作用下不能恢复原状的变形,流变是指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变形。

3. 基础工程基本理论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建筑物和结构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基础工程的基本理论包括基础类型、基础设计和基础施工等。

3.1 基础类型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

浅基础是指基础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深度较小的基础,包括承台、独立柱基、隔震基础等。

深基础是指基础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深度较大的基础,包括桩基、井基等。

3.2 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根据建筑物或结构的荷载要求和土壤的力学特性来确定基础的尺寸和形式。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1. 引言土力学是研究土壤力学性质及其变形、稳定性的科学,是基础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土力学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可以有效指导和支撑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基础原理,以及土力学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探讨土壤的力学性质、土壤的变形特征以及土壤的稳定性问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力学在基础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土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1 土力学的定义土力学是研究土壤在静力学和动力学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土壤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质。

2.2 土壤力学性质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固结特性、压缩特性、剪切特性和渗透特性等。

固结特性描述土壤在外力作用下随时间发生压缩变形的过程;压缩特性描述土壤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剪切特性描述土壤在剪切应力下发生剪切破坏的规律;渗透特性描述土壤中水分运动的规律。

2.3 土壤的变形特征土壤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各种变形,主要包括压缩变形、剪切变形和孔隙变形等。

压缩变形是指土壤颗粒在外力作用下随时间逐渐向压实状态过渡的过程;剪切变形是指土壤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发生沿一定面内的位移;孔隙变形是指土壤中的孔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化。

2.4 土壤的稳定性问题土壤的稳定性是指土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结构完整性的能力。

土壤的稳定性问题包括坡体稳定性、基坑稳定性、边坡稳定性等。

通过研究土壤的稳定性问题,可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防止土体滑坡、坍塌等灾害的发生。

3. 土力学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3.1 基础工程的定义基础工程是指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的地下部分,包括基础底板、基础墙、地基、地下室等。

基础工程起着承担和传递上部结构和外部荷载的作用。

3.2 土力学在基础工程中的作用土力学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 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通过土力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可以计算地基土壤的承载力,从而确定基础工程的设计参数,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木工程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土木工程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土木工程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嘿,各位小伙伴!今天咱们来聊聊土木工程里超级重要的一门课——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我先给大家讲讲我曾经碰到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有一次我去一个建筑工地参观,正好看到工人们在打地基。

那场面,可真是热闹!机器轰鸣,尘土飞扬。

我就站在旁边,看着那些巨大的桩子一点点被打进地里。

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工人跑过来问我:“师傅,您说这地基打得够结实不?”我心里一想,这可不就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要解决的问题嘛!咱们这门课啊,就是要搞清楚土这种看似普通,实则神秘莫测的东西。

土力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土的特性和行为的学问。

你可别小瞧了土,它可不是咱们平常在路边看到的那么简单。

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比如砂土、黏土、粉土等等,每种土的性质都大不相同。

比如说砂土,它颗粒比较大,空隙也大,所以透水性好,但保水性就差了些。

黏土呢,颗粒小,空隙也小,透水性差,但保水性强。

这在工程中可太重要啦!要是你不清楚这些,建个房子,说不定哪天就歪了倒了。

再来说说地基基础。

地基就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那部分土体,而基础呢,就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部分。

就像我们人的脚和鞋子,地基是脚,基础就是鞋子,得合脚、结实,才能让我们站得稳,走得顺。

想象一下,如果地基没打好,就像人站在软塌塌的地上,能站稳吗?肯定不行!房子也一样,地基不稳,房子就容易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

所以啊,在设计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把土的性质、地基的承载能力等等都考虑清楚。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个建筑项目,因为前期没有对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结果建到一半,地基下沉,整个工程不得不返工,这损失可就大了去了!所以说,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这门课,那是实实在在能帮我们避免很多大麻烦的。

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大家可得认真啦!各种理论、公式、实验,一个都不能马虎。

比如说那个土的压缩性实验,看着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要准确测量土在压力下的变形量,得出土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这可都关系到地基的沉降计算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粘性土的不同状态的分界含水量液限、塑限、缩限分别用、、测定。

2、土的灵敏度越高,其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越。

3、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4、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mm的颗粒超过总重量50%的土。

5、土的饱和度为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与孔隙之比。

6、液性指数是用来衡量粘性土的状态。

7、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的有效自重应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对无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含水量B、密实度C、矿物成分D、颗粒的均匀程度2、处于天然状态的砂土的密实度一般用哪一种试验方法测定()。

A、载荷试验B、十字板剪切试验C、标准贯入试验D、轻便触探试验3、某粘性土的液性指数=0.6,则该土的状态()。

A、硬塑B、可塑C、软塑D、流塑4、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表示土的()。

A、含水量w越大B、粘粒含量越高C、粉粒含量越高D、塑限W p越高5、淤泥属于()。

A、粉土B、粘性土C、粉砂D、细砂6、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说明()。

A、土粒比表面积越小B、土粒吸附能力越弱C、土的可塑范围越大D、粘粒、胶粒、粘土矿物含量越低7、已知某种土的密度ρ=1、8g/cm3,土粒相对密度ds=2、70,土的含水量w=18、0%,则每立方土体中气相体积为( )A、0.486m3B、0.77m3C、0.16m3D、0.284m38、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直接通过室内试验测定的是()。

A、d s,w,eB、d s,w, ρC、d s,e, ρD、ρ,w, e。

9、有若干种粘性土,它们的液限w L相同,但塑性指数I P不同,I P越大,则土的透水性有何不同()。

A、透水性增大B、透水性不变C、透水性减小D、以上选项皆不正确10、评价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指标有哪些()。

A、天然孔隙比e,最大孔隙比e max,最小孔隙比e mincB、最大干重度r dmax,最优含水量w op,压实度cC、天然含水量w,塑限W p,液限W L。

D、以上选项皆不正确三、判断题(直接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0分,)()1、在填方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干密度来评价填土的压实程度。

()2、无论什么土,都具有可塑性。

()3、用塑性指数I P可以对土进行分类。

()4、相对密实度D r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砂土的密实度大小。

()5、砂土的分类是按颗粒级配及其形状进行的。

()6、粉土的塑性指数I P小于或等于10、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5%的土。

()7、甲土的饱和度大于乙土的饱和度,则甲土的含水量一定高于乙土的含水量。

()8、土在最优含水量时,压实密度最大,同一种土的压实能量越大,最优含水量越大。

()9、两种不同的粘性土,其天然含水量相同,则其软硬程度相同。

()10、地下水位上升时,在浸湿的土层中,其颗粒相对密度和孔隙比将增大。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哪些是直接测定的指标?哪些是计算指标?2、按规范如何对建筑地基岩土进行分类?3、影响土压实性的主要因素什么?4、什么是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五、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有一完全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土粒相对密度(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按三项比例指标定义求解)。

2、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导得公式然后求解)。

3、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 ,含水量为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和相对密度,判断该砂土的密实度。

4、某一完全饱和粘性土试样的含水量为30%,土粒相对密度为2.73 ,液限为33%,塑限为17%,试求孔隙比、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分别定出该粘性土的分类名称和软硬状态。

5、经测定,某地下水位以下砂层的饱和密度为1.991g/cm 3,土粒相对密度为2.66,最大干密度为1.67g/cm 3,最小干密度为1.39g/cm 3,试判断该砂土的密实程度。

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锥式液限仪、搓条法、收缩皿法2、越多3、粉土4、25、体积、总体积6、软硬7、增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B2、C3、B4、B5、B6、C7、C8、B9、C 10、C三、判断题(直接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答】(1)土的各组成部分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表示,称为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可用于评价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直接测定的指标:土的密度ρ、含水量ω、相对密度s d ;计算指标是:孔隙比e 、孔隙率n 、干密度d ρ、饱和密度sat ρ、有效密度ρ'、饱和度r S2、【答】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3、【答】含水量、击实能量、土的颗粒级配、试验条件。

4、【答】在一定的压实能量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称为土的最优含水量,用op ω表示;相对应的干密度叫最大干密度,用m ax d ρ表示。

五、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解:2、解:设土颗粒体积为1 由得3、解:由因为1/3< SPAN>所以该砂土的密实度为中密。

4、解:由得因为10<I P=16<17,该粘性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因为0.75<I L=0.81<1、0,所以该粘性土的状态为软塑。

5、解:由得因为2/3< SPAN>所以该砂土的密实度为密实。

考试科目:《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四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压缩系数= ,表示压力范围= ,= 的压缩系数,工程上常用评价土的压缩性的高低。

2、可通过室内试验测定的土体压缩性的指标有、、和。

3、天然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过的包括自重应力和其他荷载作用形成的最大竖向有效固结压力称为。

4、据前期固结压力,沉积土层分为、、三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评价地基土压缩性高低的指标是()A、压缩系数B、固节系数C、沉降影响系数D、参透系数2、若土的压缩曲线(e-p曲线)较陡,则表明()A、土的压缩性较大B、土的压缩性较小C、土的密实度较大D、土的孔隙比较小3、固结实验的排水条件为()A、单面排水B、双面排水C、不排水D、先固结,后不排水4、在饱和土的排水固结过程中,若外载荷不变,则随着土中有效应力()A、孔隙水压力u相应的增加B、孔隙水压力u相应的减少C、总应力δ相应增加D、总应力δ相应减少5、无黏性土无论是否饱和,其实形达到稳定的所需时间都比透水性小的饱和黏性土()A、长得多B、短得多C、差不多D、有时更长,有时更短6、在饱和土的排水固节过程中,通常孔隙水压力u与有效力将发生如下的变化()A、u不断减少,不断增加;B、u不断增加,不断减少C、u与均不断减少;D、u与均不断增加7、土体产生压缩的时()A、土中孔隙体积减少,土粒体积不变;B、孔隙体积和土粒体积均明显减少C、土粒和水的压缩量均较大;D、孔隙体积不变8、土的变形模量可通过()实验来测定。

A、压缩B、载荷C、渗透D、剪切;9、土的e-p曲线愈平缓,说明()A、压缩模量愈小B、压缩系数愈大C、土的压缩性愈低D、土的变形愈大10、若土的压缩系数a1-2=0.1MPa-1,则该土属于()A、低压缩性土B、中压缩性土C、高压缩性土D、低灵敏土三、判断题(直接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0分,)()1、在室内压缩试验过程中,土样在产生竖向压缩的同时也将产生侧向膨胀。

()2、饱和黏土层在单面排水条件下的固结时间为双面排水时的2倍。

()3、土的压缩性指标可通过现场原位试验求得。

()4、土的压缩性指标只能通过室内压缩试验求得。

()5、在饱和土的排水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压力消散的速铝与有效应力增长的速率应该是相同的。

()6、饱和黏性土地基在外荷作用下所产生的起始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图与附加应力的分布图是相同的。

()7、曲线中的压力是有效应力。

()8、的土属超高压缩性土。

()9、土体的固结时间与其透水性无关。

()10、在饱和土的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不断消散,总应力和有效应力不断增长。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试从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等方面比较压缩模量、变形模量与弹性模量,它们与材料力学中杨氏模量有什么区别?2、根据应力历史可将土(层)分为那三类土(层)?试述它们的定义。

3、何谓先期固结压力?实验室如何测定它?4、何谓超固结比?如何按超固结比值确定正常固结土?五、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从一黏土层中取样做室内压缩试验,试样成果列于表中。

试求:(1)该黏土的压缩系数及相应的压缩模量,并评价其压缩性;(2)设黏土层厚度为2m,平均自重应力,试计算在大面积堆载的作用下,黏土层的固结压缩量。

黏土层压缩试验资料P(kPa)050100200400e0.8500.7600.7100.6500.6402、底面尺寸为5m×5m,埋深1.5m,上部结构传给基础的轴心荷载。

从地表起至基底下2.5m为黏土层,,黏土层下为卵石层(可视为不可压缩层),黏土层的压缩试验资料见上表所示。

试计算基础的最终沉降量。

3、某场地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依次为:中砂,厚度2m,;淤泥,厚度3m,,;黏土。

初始地下水位在地表处。

若地下水位自地表下降2m,试计算由此而引起的淤泥层的最终压缩量。

设地下水位下降后中砂的重度。

4、某饱和黏土层厚度6m,压缩模量试计算在大面积何载作用下的最终沉降量。

当沉降量达到30mm时黏土层的固结度为多少?5、某基础长4.8m,宽3m,埋深1.8m,基底平均压力p=170kPa,地基土为黏土,,压缩系数,基底下1.2m处为不可压缩的岩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