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硅烷偶联剂

合集下载

kh550偶联剂结构式

kh550偶联剂结构式

kh550偶联剂结构式KH550是一种氨基硅烷偶联剂,化学名称为N-(2-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其结构式如下:H2NCH2CH2NHCH2CH2CH2CH=CH2CONH-CH3KH550偶联剂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有机硅化合物,主要用作偶联剂、交联剂和催化剂。

它具有极好的水解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广泛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硅酸盐制品、橡胶、涂料、粘合剂、层压制品等领域。

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KH550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模量和耐热性等性能。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偶联剂分子中的氨基和硅羟基与玻璃纤维表面相互作用,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从而提高了玻璃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性能。

此外,KH550还可以促进树脂与玻璃纤维的浸润,有利于形成均匀的增强效果。

在硅酸盐制品中,KH550可以促进硅酸盐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制品的硬度和耐久性。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偶联剂分子中的氨基与硅羟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硅酸盐颗粒形成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了制品的物理性能。

在橡胶和涂料中,KH550可以改善材料的粘附性和耐候性。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偶联剂分子中的氨基与橡胶或涂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材料表面的极性和亲水性,从而改善了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粘附性能。

此外,KH550还可以促进橡胶或涂料在基材表面的润湿和渗透,有利于提高粘附力和耐候性。

在粘合剂和层压制品中,KH550可以增强材料之间的粘合力和稳定性。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偶联剂分子中的氨基与多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从而提高了材料之间的界面性能和粘合力。

此外,KH550还可以改善材料的润湿性和流动性,有利于提高层压制品的透明性和韧性。

总之,KH550偶联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化合物,具有多种功能和应用领域。

其结构式中的氨基和硅羟基是关键的活性基团,通过与多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界面性能,从而提高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氨基烤漆中硅烷偶联剂的作用

氨基烤漆中硅烷偶联剂的作用

氨基烤漆中硅烷偶联剂的作用
氨基烤漆是一种高性能涂料,其主要成分是聚酰胺树脂。

在氨基烤漆制备过程中,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可以改善氨基烤漆的性能。

硅烷偶联剂在氨基烤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聚酰胺树脂和颜料之间的相容性,使颜料更好地分散在树脂中。

这可以提高涂料的光泽度和色彩稳定性。

2. 增强氨基烤漆的附着力和耐磨性。

硅烷偶联剂可以与金属基材表面形成化学键,从而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另外,它还可以通过增强树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涂层的耐磨性。

3. 改善氨基烤漆的耐候性。

硅烷偶联剂可以防止涂层老化和退色。

4. 提高氨基烤漆的流变性能。

硅烷偶联剂可以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从而提高涂料的流动性和平整性。

总之,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可以提高氨基烤漆的性能,使其更加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 1 -。

什么是硅烷偶联剂

什么是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知识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在分子中同时含有两种不同化学性质基团的有机 硅化合物,其经典产物可用通式YSiX3表示。

式中,Y 为非水解基团(也 是有机基团,可以为环氧基、甲基丙稀酰氧基、巯基、氨基、烷基、异氰 酸酯基和乙烯基),可与高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或形成氢键,从而与高分子 形成牢固的结合;X 为可水解基团(包括Cl 、Me-。

-、Et-O-、i-Pr-O-、 MeO-CH2CH2-O-等),可与含羟基无机材料反应。

由于这一特殊结构,硅 烷偶联剂会在无机材料(如玻璃、金属或矿物)和有机材料(如有机聚合 物、涂料或粘合剂)的界面起作用,结合或偶联两种截然不同材料。

有增 强有机物与无机化合物之间的亲和力作用,并可强化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理 化学性能,如强度、韧性、电性能、耐水、耐腐蚀性。

性能特点及优势使用玻璃纤维或矿物增强有机聚合物时,聚合物和无机材料之间的界 面或界面相涉及许多物理和化学因素之间复杂交叉作用。

这些因素和粘合 力、物理强度、膨胀系数、浓度梯度和产品性能保持力相关。

影响粘合的 重要破坏力量就是水分迁移到无机增强的亲水表面。

水分侵蚀界面,破坏 了粘接。

“真正”的偶联剂在无机和有机材料的界面可以形成耐水键结。

硅烷 偶联剂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不但增强了结合强度,更重要的是, 防止了在复合材料老化和使用过程中在界面上的键结解体。

偶联剂赋予了 两个相异、难以结合表面之间的稳定结合。

硅烷偶联剂不仅可用作基体间的弹性桥联剂,即改善两种不同化学性 能材料之间的粘接性,达到提高制品的机械、电绝缘、抗老化及憎水等综 合性能的目的;也可用作材料表面改性剂,赋予防水、防静电、防霉、防臭、抗血凝及生理惰性等性能;还可以用作非交联聚合物体系的交联固化 一、定义及性能特点机脑股 有树橡剂,使其实现常温常压固化。

在复合材料中,选择合适的硅烷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提高40%以上。

硅烷偶联剂也增强了涂层和粘合剂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增强了对湿度和其他恶性环境条件的抵抗力。

仲胺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及应用

仲胺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及应用

含量98.7%,南京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工业级,含量
97.5%,南京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GCll2A气相色谱仪,上海分析仪器厂。 1.2反应原理 氯丙基硅烷与伯胺反应后生成仲胺硅烷及脂肪胺盐酸盐,经过滤精馏后即得到产品
仲胺硅烷。
・148・
R・NH2+C1CH2CH2CH2SiRxOR3.f。RNHCH2CH2CH2SiRxOR3一x+RNH20HCl
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也存在很多不足,如聚氨酯不耐高低温、易老化;环 氧树脂表面性能高、脆性大,抗开裂和抗冲击性能差;丙烯酸树脂对温度极为敏感,即
“热黏冷脆”,且不耐有机溶剂等。从而限制了它们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应用。若用氨基硅
油进行改性,则能有效地改善其不足‘31。
3、结论
采用环己胺与氯丙基烷基烷氧基硅烷在溶剂正庚烷中反应的方法成功地合成了仲 胺类的新型有机硅烷偶联剂。该类新型硅烷偶联剂在涂料、密封剂、胶粘剂、硅油及纺
硅烷偶联剂最早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发,最初作为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剂而用于玻 璃纤维增强塑料中。由于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及性能,使得其应用领域迅速扩大,成了 有机硅工业的重要分支。目前有机硅烷偶联剂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胶粘剂、密封剂、 涂料、玻璃、陶瓷及金属防腐等领域。氨基类硅烷偶联剂是最常用的硅烷偶联剂之一, 但其具有易泛黄的缺点‘1】[21。为此,我们开发了具有优良性能的仲胺类硅烷偶联剂。经 仲胺硅烷制备的微乳液硅油处理后的织物不易黄变且可使整理后的织物在柔软性、洗涤
性、耐侯性,耐化学性以及广阔的机械性能,而且固化无气泡,体系色浅。
2.3用作偶联剂 氨基硅烷能改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粘接性能,大大提高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 度、电气、耐水、耐候等性能:即使在湿态,也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该产品为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适用于酚醛树脂、三聚氢氨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

硅烷偶联剂及其应用课件

硅烷偶联剂及其应用课件

油田污水处理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污水中杂质的分离效果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密封胶
要点一
粘接力增强
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密封胶与基材的粘接力,提高密封效 果。
要点二
耐候性改善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密封胶的耐候性,使其在各种气候条 件下保持良好性能。
化妆品
皮肤护理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护肤品中的营养成分的 渗透性和吸收性,提高皮肤护理效果。
同时,硅烷偶联剂还可以改善建筑涂层的表面 性能,提高涂层的抗沾污性和耐擦洗性,使建 筑外观保持整洁美观。
05
硅烷偶联剂在胶粘剂工业中的 应用
热熔胶
热熔胶是一种在加热后会熔化成液态,在冷却后又能够固化 成粘合剂的胶粘剂。硅烷偶联剂在热熔胶中的应用主要是通 过改善其粘附性能和耐热性能,从而提高热熔胶的粘合力。
彩妆持久性
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化妆品如粉底、口红等 的附着力,使妆容更加持久。
THANK YOU
硅烷偶联剂通过与热熔胶中的聚合物分子结合,形成化学键 ,从而提高粘合力。此外,硅烷偶联剂还可以改善热熔胶的 耐热性能,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粘附性能。
压敏胶
压敏胶是一种可以粘附在各种材料表 面上的粘合剂,其特点是可以在常温 下快速粘合,并且不需要加热或加压 。硅烷偶联剂在压敏胶中的应用主要 是提高其粘附力和耐久性。
橡胶材料
01
硅烷偶联剂在橡胶材料中主要 起到补强、增粘和抗老化等作 用,提高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 、耐热性、耐油性和耐候性。
02
通过硅烷偶联剂的引入,橡胶 材料可以与多种填料和助剂进 行良好的结合,优化橡胶制品 的性能。
03
硅烷偶联剂在橡胶复合材料中 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复合 材料的界面粘结力和整体性能 。

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树脂储存

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树脂储存

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树脂储存氨基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建筑和医药等领域的化学品。

它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可以在不同的材料表面形成化学键,从而增强材料的粘附性和耐水性。

在环氧树脂中,氨基硅烷偶联剂可以作为交联剂和增韧剂,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然而,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树脂的储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

一、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储存氨基硅烷偶联剂通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在储存氨基硅烷偶联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储存温度:氨基硅烷偶联剂应储存于室温下,避免高温和低温环境。

一般来说,储存温度应在5℃-30℃之间。

如果储存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分解和挥发,影响其使用效果;如果储存温度过低,可能导致氨基硅烷偶联剂的结晶和沉淀,影响其稳定性。

2. 储存容器:氨基硅烷偶联剂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空气、水分和杂质的侵入。

一般来说,使用不锈钢或玻璃容器储存氨基硅烷偶联剂比较安全可靠。

3. 防火防爆:氨基硅烷偶联剂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

在储存和使用氨基硅烷偶联剂时,应注意防火防爆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环氧树脂的储存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

在储存环氧树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储存温度:环氧树脂应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一般来说,储存温度应在5℃-30℃之间。

如果储存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环氧树脂的分解和老化,影响其使用效果;如果储存温度过低,可能导致环氧树脂的凝固和结晶,影响其稳定性。

2. 储存容器:环氧树脂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空气、水分和杂质的侵入。

一般来说,使用塑料桶或不锈钢容器储存环氧树脂比较安全可靠。

3. 防火防爆:环氧树脂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

在储存和使用环氧树脂时,应注意防火防爆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硅烷偶联剂含两个活性官能团,可分别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起反应,能改善填料与高分子之间界面特性。

用途功能玻纤、玻璃钢:提高复合材料湿态物理机械强度、湿态电气性能,并改善玻纤的集束性、保护性和加工工艺。

胶粘剂和涂料:提高湿态下的粘合力、耐候性,改善颜料分散性,提高耐磨性和树脂的交联。

铸造:提高树脂砂的强度。

以实现高度、低发气。

工程塑料:改善了玻纤等填料与树脂之间的粘合,显著提高了增强塑料的机械性能。

橡胶:提高制品机械强度、耐磨性、湿态电气性能和流变性。

密封胶:提高湿态的粘合力,提高填料的分散性,制品耐磨性。

纺织:令纺织品柔软丰满、提高其防水性、以及对染料的粘合力。

印刷油墨:提高粘合力的浸润性。

填料表面处理:在树脂中提高填料和树脂的相容性、浸润性、分散性。

交联聚乙烯:用于交联聚乙烯电缆及热水管增强强度。

耐用性及使用寿命。

硅烷偶联剂应用方法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有表面预处理法和直接加入法,前者是用稀释的偶联剂处理填料表面,后者是在树脂和填料预混时,加入偶联剂的原液。

硅烷偶联剂配成溶液,有利于硅烷偶联剂在材料表面的分散,溶剂是水和醇配制成的溶液,溶液一般为硅烷(20%)、醇(72%)、水(8%),醇一般为乙醇(对乙氧基硅烷)甲醇(对甲氧基硅烷)及异丙醇(对不易溶于乙醇、甲醇的硅烷)因硅烷水解速度与PH值有关,中性最慢,偏酸、偏碱都较快,因此一般需调节溶液的PH值(注意:氨基硅烷如550,602,792无需加酸调节),其他硅烷可加入少量醋酸,调节PH值至4—5,氨基硅烷因具碱性,不必调节。

因硅烷水解后,不能久存,最好现配现用,最好在一小时内用完。

下面是一些具体应用,以供用户参考:(1)、预处理填料法:将填料放入固体搅拌机(高速固体搅拌机HENSHEL(亨舍尔)或V型固体搅拌机等),并将上述硅烷溶液直接喷洒在填料上并搅拌,转速越高,分散效果越好。

一般搅拌在10—30分钟(速度越慢,时间越长),填料处理后应在120摄氏度烘干(2小时)。

什么是硅烷偶联剂

什么是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知识一、定义及性能特点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在分子中同时含有两种不同化学性质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其经典产物可用通式YSiX3表示。

式中,Y为非水解基团(也是有机基团,可以为环氧基、甲基丙稀酰氧基、巯基、氨基、烷基、异氰酸酯基和乙烯基),可与高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或形成氢键,从而与高分子形成牢固的结合;X为可水解基团(包括Cl、Me-O-、Et-O-、i-Pr-O-、MeO-CH2CH2-O-等),可与含羟基无机材料反应。

由于这一特殊结构,硅烷偶联剂会在无机材料(如玻璃、金属或矿物)和有机材料(如有机聚合物、涂料或粘合剂)的界面起作用,结合或偶联两种截然不同材料。

有增强有机物与无机化合物之间的亲和力作用,并可强化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强度、韧性、电性能、耐水、耐腐蚀性。

性能特点及优势使用玻璃纤维或矿物增强有机聚合物时,聚合物和无机材料之间的界面或界面相涉及许多物理和化学因素之间复杂交叉作用。

这些因素和粘合力、物理强度、膨胀系数、浓度梯度和产品性能保持力相关。

影响粘合的重要破坏力量就是水分迁移到无机增强的亲水表面。

水分侵蚀界面,破坏了粘接。

“真正”的偶联剂在无机和有机材料的界面可以形成耐水键结。

硅烷偶联剂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不但增强了结合强度,更重要的是,防止了在复合材料老化和使用过程中在界面上的键结解体。

偶联剂赋予了两个相异、难以结合表面之间的稳定结合。

硅烷偶联剂不仅可用作基体间的弹性桥联剂,即改善两种不同化学性能材料之间的粘接性,达到提高制品的机械、电绝缘、抗老化及憎水等综合性能的目的;也可用作材料表面改性剂,赋予防水、防静电、防霉、防臭、抗血凝及生理惰性等性能;还可以用作非交联聚合物体系的交联固化剂,使其实现常温常压固化。

在复合材料中,选择合适的硅烷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提高40%以上。

硅烷偶联剂也增强了涂层和粘合剂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增强了对湿度和其他恶性环境条件的抵抗力。

硅烷偶联剂可提供的其他优势包括:1、更好的浸湿无机材料2、复合时具有更低的粘度3、更光滑的复合材料表面4、降低无机材料对热固复合材料催化剂的抑制作用5、更清晰透明的增强塑料二、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硅烷偶联剂的作用和效果以被人们认识和肯定,但界面上极少量的偶联剂为什么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如此显著的影响,现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偶联机理来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硅烷偶联剂
2007-5-27 来源:网络文摘
【全球塑胶网2007年5月27日网讯】
1 前言硅烷偶联剂最早是作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玻璃纤维的处理剂而开发的,自20世纪中期开发至今,品种相当繁多,仅已知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就有百余种之多,成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有机硅产品。

氨基硅烷偶联剂由美国UCC公司于1955年首次提出,而后陆续衍生出一系列改性氨基硅烷偶联剂,由于其独特性能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成为硅烷偶联剂种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类产品。

本文将着重介绍氨基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合成、用途及应用工艺。

2 氨基硅烷偶联剂种类及物理性能氨基硅烷偶联剂是最常用的硅烷偶联剂之一,据其氨基含有数量可分为单氨基、双氨基、三氨基以及多氨基。

氨基硅烷类偶联剂属于通用型,几乎能与各种树脂起偶联作用,但聚酯树脂例外。

常用的氨基硅烷偶联剂的物性数据见表1。

3 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大致需要经过3个过程:(1)氯烃基氯化硅烷的合成;(2)醇解反应;(3)胺化反应。

下面将就反应原理、反应过程作以详细介绍。

3.1 氯烃基氯化硅烷的合成一般因取代基团位置不同而采取两种合成路径:氯化法用以制取α—官能团硅烷偶联剂,而硅氢加成反应用以制备γ—官能团硅
烷偶联剂。

3.1.1 氯化反应以甲基三氯硅烷的合成为例,反应式为:CH3SiCl3+Cl2hrClCH2SiCl3具体实验方法[1]:在装有温度计、分馏柱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甲基三氯硅烷和少量催化剂,加热使之气化,向三口烧瓶中通入干燥氯气,用日光灯或紫外光灯照射。

反应过程中底温逐渐升高,直至产物沸点;顶温保持在原料沸点附近。

反应结束后,分馏,取112~120℃馏分,产率约70%。

3.1.2 硅氢加成反应ClCH2CHCH2+HSiCl2R1[pt]Cl(CH2)3SiCl2R1R1=CH3—,Cl—当取代基在γ位时,即官能团与硅原子相隔3个碳原子,官能团对硅原子的影响很小,所以这种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是稳定的。

具体实验方法[2]:在装有回流冷凝器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的三颈烧瓶中放入溶剂和催化剂。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以油浴加热,用控温仪控制温度在150℃左右。

当瓶中液温上升到80~95℃时,从冷凝器上的恒压漏斗中滴入含氢硅烷和烯丙基氯的混合液,滴加速度控制在使烧瓶中液温维持在85℃左右,约6~8h滴完。

然后回流直至几乎无回流液滴为止,产率约40%~60%。

3.2 醇解反应[3]ClR2SiCl3+3R3OHClR2Si(OR3)3+3HCl↑Cl(CH2)3SiCl2+2R3OHCH3Cl(CH2)3Si(OR3)2+2HCl↑CH3R2=CH2—,CH2CH2CH2—,R3=CH3—,C2H5—醇解反应可分为甲醇解和乙醇解两种。

甲醇解反应较乙醇解投料方式、反应过程都略复杂,收率也偏低。

甲醇解:在装有直形冷凝器(内填有瓷环)、两个恒压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石油醚(60~90℃),然后在搅拌下,加热反应器。

当石油醚回流时,从两个恒压漏斗中分别滴入甲醇和氯硅烷,不断搅拌维持正常回流。

滴完后再回流约1h,反应产率约80%左右。

乙醇解:在装有直形冷凝器(内填有瓷环)-恒压漏斗、温度计和N2插底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一定量的氯硅烷,加热至一定温度,再滴加乙醇,鼓泡赶酸,滴完后保持正常回流,测定氯含量判定反应终点,产率在90%以上。

3.3 胺化反应ClR2Si(R3)2+R′HR4R′R2Si(OR3)2+HClR4R4=CH3—,OR3—R′=NH2—, NH,HN(CH2)2NH2,NHCH2CH2NHCH2CH2NH2单氨基:单氨基硅烷偶联剂的胺化反应比较困难,且副反应较多。

中科院化学所[4]合成(EtO)3SiC3H6NH2的工艺条件为:在压力釜中,加入一定量的(EtO)3SiC3H6Cl和液NH3,使釜升温,100℃下反应12h,釜压高达6.2MPa。

分馏后得产品,收率约43%。

合成PhNHC3H6Si(OEt)3时,加入过量的PhNH2以抑制付反应,可得到78%的目的产物。

双氨基[5]:在装有冷凝管、恒压漏斗、温度计的三口瓶中放入乙二胺,加热回流。

从漏斗中滴入氯烷基甲(乙)氧基硅烷,回流反应5h,冷却蒸除过量乙二胺。

三氨
基[6]: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放入一定量二乙烯三胺,搅拌下加入氯烷基甲(乙)氧基硅烷,在200~220℃加热回流5.5h,冷却、过滤,滤液减压蒸馏。

4 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应用氨基硅烷偶联剂具有催化性,能在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的聚合中作催化剂,也可作为环氧和聚氨酯树脂的固化剂,属于通用型,其应用十分广泛,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4.1 用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7]氨基硅烷能改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粘接性能,大大提高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电气、耐水、耐候等性能;即使在湿态,也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4.2 用于处理无机填料填充塑料可预先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也可直接加入树脂中。

能改善填料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及粘接力,改善工艺性能和提高填充塑料(包括橡胶)的机械、电气和耐候等性能。

4.3 用作密封剂、胶粘剂和涂料的增粘剂能提高密封剂、粘接剂和涂料的粘接强度、耐水、耐高温、耐气候等性能。

4.4 用作纺织助剂与有机硅乳液并用,可提高毛纺织物的服用性能,使织物具有柔软、丰满、回弹性好、防皱挺刮、防水抗静电、耐洗、穿着舒适等优点。

4.5 用于生化、环保方面氨基硅烷是制备硅树脂固胰酶载体的重要原料。

并可使固化酶附着到玻璃基材表面。

经固相化的酶不溶于水,未失活的固相酶经过滤后还可继续使用,不仅提高了生物酶的利用率,还能避免造成污染和浪费。

5 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应用工艺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应用工艺主要有表面处理法和整体掺混法两种。

表面处理法需将氨基硅烷偶联剂配成稀溶液,以利其与被处理表面进行充分接触;常用溶剂有醇类,如乙醇和异丙醇。

配好处理液后,可通过浸渍、喷雾或刷涂等方法处理。

一般说,块状料、粒状料及玻璃纤维等多用浸渍法处理;粉末料多采用喷雾法处理;基体表面需要整体涂层的,则采用刷涂法处理。

整体掺混法是在填料加入前,将氨基硅烷偶联剂原液混入树脂或聚合物内。

掺混法的作用过程是偶联剂先从树脂迁移到纤维或填料表面,并进而与填料表面作用。

因此,须放置一段时间,以完成迁移过程,而后再进行固化。

在复合材料配方中,当使用与填料表面相容性好、且摩尔质量较低的添加剂时,要特别注意投料顺序,即先加入硅烷偶联剂,再加入添加剂,方可获得较佳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