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名校试题分类汇编 第五期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4 地球上的水(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4 地球上的水(含答案解析)

(4)地球上的水1.影响地表径流量的因素2.全球热量平衡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但由于地域狭小,无法在陆地上找到较大的蓄水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

为此,新加坡通过建设滨海堤坝,将滨海湾和外海隔开,雨水汇入海湾,使其中海水逐渐被替换为淡水,从而缓解了淡水资源短缺。

下图示意新加坡滨海堤坝位置。

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水循环的角度,推测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自然原因是()A.地势低平,下渗量小B.雨季短,年降水量小C.气温高,蒸发量大D.河流短小,储水难2.新加坡在海湾处建设滨海堤坝的主要影响是()A.降低河流泥沙含量B.打破不同纬度热量平衡C.加剧河道弯曲程度D.造成海湾生态环境变化3.滨海堤坝建成后,堤坝外围海域海水主要变化是()A.盐度增大B.密度降低C.温度升高D.潮汐规律改变龙脊梯田地处广西龙胜自治县龙脊山,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m。

龙脊梯田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梯田周边及以上海拔的森林均保存较完好,并呈垂直分布,植被对梯田区的水资源起到了重要的调配作用。

龙脊梯田所在地区雨量充沛,有地表“隐形水库”(主要由稻田及相邻的沟渠、山塘组成),还有地下“隐形水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森林对梯田所在地区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A.减少大气降水,减缓水土流失B.增加大气降水,加大地表径流C.增加雨水下渗,缓和地表径流D.加大植物蒸腾,加快水汽输送5.龙脊梯田地下“隐形水库”主要是指()A.森林截留下渗的径流B.地下引水渠C.人工地下水库D.海拔较低的稻田6.地下“隐形水库”对龙脊梯田的意义有()①减轻梯田的洪水压力②减小梯田坡度③有效减少暴雨与干旱天气的发生频率④保证旱季梯田用水补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大潮总会如期而至。

图1示意钱塘江口位置,图2示意钱塘江大潮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有()①农历十五前后引潮力大②岛屿众多易形成大潮③与杭州湾形状密切相关④与台风活动密切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杭州湾口海水盐度最高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关于舟山渔场的成因,正确的是()A.河流入海携带泥沙少B.周边水域较深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D.水温季节变化小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地球上的水——(2019—2023)五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附答案

(3)地球上的水——(2019—2023)五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附答案

(3)地球上的水——(2019—2023)五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一、单选题[2022年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2022年全国高考真题]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4.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3年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①①①为湖泊,其中①①①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①①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①①①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6.判断①①①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7.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2019年全国高考真题]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

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三年(2020-2022)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三年(2020-2022)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一、单选题(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答案】1.A 2.C【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O点的水位高低于P点水位,故O点水位在上涨,P点的水位在下降,因为洪水过程前水位低,洪水过程后水位高,水位不断在上涨,则流速较快,水位回落则流速较慢,故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选A。

2.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小,原因是河床的泥沙抬高了水位,故C正确,流量小,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故A错误;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洪水水位高,流量小,故BD错误;故答案选C。

(2022·湖南·高考真题)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温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

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

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3-5题。

3.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B.降水量C.蒸发量D.地表径流量4.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A.1961-1979年B.1970-1989年C.1980-1999年D.2000-2020年5.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A.沙尘天气增多B.灌溉面积扩大C.湖岸线较稳定D.绿洲面积增加【答案】3.D 4.B 5.D【解析】3.读图可知,该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但该湖泊地表径流输入量变化明显,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根据湖水收支变化状况判断,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不是气温、降水量、蒸发量,D符合题意,排除ABC。

全国高考地理 试题分类汇编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全国高考地理 试题分类汇编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考点一水循环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下题。

1.(2013大纲全国,4,4分)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答案 D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题。

2.(2013安徽文综,26,4分)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答案 C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题。

3.(2013四川文综,5,4分)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 D考点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特征4.(2013广东文综,7,4分)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答案 C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读图回答5—6题。

5.(2013江苏单科,9,2分)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C.人工挖掘而成D.风力侵蚀而成答案 B6.(2013江苏单科,10,2分)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答案 D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下图回答下题。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 地球上的水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 地球上的水

专题4 地球上的水一、单项选择题1.(2012届深圳市宝安区高三9月调研测试)读图1,若该图表示的是中低纬大洋环流示意图,则下列地区沿海不.受④增温增湿作用影响的是 A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B .澳大利亚东部C .巴西东南部D .日本东部【答案】D 【解析】若该图表示的是中低纬大洋环流示意图,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表明该图位于南半球。

④为暖流,位于大陆东岸。

2.(2012届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图4中的曲线为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箭头为洋流流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0°C16°C18°C 18°C16°C 20°CA .甲为南半球暖流B .乙为北半球暖流C .甲为北半球寒流D .乙为南半球寒流3.(2012届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加快了海洋污染物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B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受寒流影响C .秘鲁沿岸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图1图4D.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2012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乙处洋流可能是( )A.加那利寒流B.西澳大利亚寒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千岛寒流(2012届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下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

5.该河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解析】根据右图可以看出该河在7、8月份最小,4月份次之,说明该河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所以为东北地区。

6.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答案】B【解析】河心洲是河流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

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分项汇编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

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分项汇编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2021届山西朔州市高三模拟)非洲的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如非洲局部示意图所示,无水源与外界相通。

每年的某一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湖面呈现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由此而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时,北京所处的主要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以下关于玫瑰湖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藻类生长B.雨季时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较多C.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矿物质多D.气压带风带北移,光照充足的结果3.以下关于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B.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C.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D.对沿岸环境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答案】1.D2.C3.A【解析】1.这一季节应该满足"阳光充足"、"有大量的外来物质"。

冬季,此地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高温少雨的天气阳光充足,同时信风带来大量的沙漠矿物质与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湖泊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故选D。

2.据材料信息,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而达喀尔位于沿海平原地区,推测玫瑰湖所在地区应不属于高原,A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时为冬季,结合非洲气候分布等基础知识可知,玫瑰湖所在区域属热带草原气候,该季节应该为旱季,B错误;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从内陆沙漠地区带来丰富的矿物质,C正确;北半球冬季,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D错误。

故选C。

3.读图可知,图中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是加那利寒流。

图示海域纬度相对较低,海域上空水汽含量较充足,寒流流经海面水温较低,导致海面上空气降温,水汽凝结,使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A正确;加纳利寒流属于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B错误;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可知,甲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南凸出,C错误;寒流对沿岸环境有降温减湿的作用,D错误。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北京卷)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洋流】图示区域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②地有大雾出现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④地寒暖流交汇【答案】7.C【解析】7.根据①地周围的等压线的分布,①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错;大雾出现需要大量的水汽、降温和静风天气,②地此时受到大风天气影响,不会有大雾出现,B错;③地在未来几日要受到台风影响,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天气,因此未来有强降水,C对;④地为日本暖流流经的地区,D错。

故选C。

(2019年海南卷)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

据此完成16—17题。

16.【河流水文特征】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冰雪融水17.【河流水文特征】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答案】16.D 17.D【解析】16.地下水一般是常年性补给,A项错误;由材料“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可知,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不在春季,B项错误;内蒙古主要位于高原,境内高山高度不是特别高,冰川较少,冰川融水较少,C项错误;该地虽然降水集中在夏季,但冬季也有一定降雪,春季冰雪融化形成春汛,D项正确。

故选D。

17.伏汛即夏汛,锡林河主要流经内蒙古东部,冻土融化从春季开始,若冻土融化、下渗量大,则春季也不易形成春汛,A项错误;生活用水量随季节变化不大,不会在夏季有明显影响,B项错误;主要为草原,达不到植被繁茂的状态,况且蒸腾主要是对地下水的影响,河流附近的植被影响力有限,C项错误;该地为主要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牧业和部分种植业)用水量较大,D项正确。

故选D。

(2019年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地球上的水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地球上的水

专题四地球上旳水一、单项选择题(高考题大纲版)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旳现象。

赤潮旳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旳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毕7~9题。

1.引起赤潮旳污染物重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露旳石油7、【答案】B【试题立意】重要考察环境污染中旳水体污染问题和解读文字信息旳能力。

试题难易度: 中等偏易。

【解题思绪】解读信息,浮游生物旳爆发性繁殖和生长是赤潮发生旳原因,而浮游生物旳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旳内容是营养物。

溶解在水中旳氮、磷等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形成赤潮。

B选项是对旳旳。

重金属盐毒性高,也许会导致浮游生物死亡。

A选项是错误旳。

固体废弃物没有溶解在水中,浮游生物不能直接吸取。

C选项是错误旳。

泄露旳石油会形成油膜,隔绝空气中旳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D选项是错误旳。

2.赤潮爆发旳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答案】8.C【试题立意】重要考察旳是水体条件对赤潮旳影响。

试题难易度:中等。

【解题思绪】水温高,浮游生物生长活跃;风力小,水体运动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高为浮游生物旳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C选项是对旳旳。

3.赤潮多发旳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答案】9.C【试题立意】试题难易度:中等。

【解题思绪】解读信息:赤潮旳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旳污染物有关。

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水温较高,且人口稠密,工业比较发达,排放旳污染物多。

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

C选项是对旳旳。

赤道地区虽然水温高,风力小,但人口少,排放旳污染物少。

A选项是错误旳。

大洋中部受人类污染少、高纬近海水温低,均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B、D选项是错误旳。

(高考题北京卷)读图1,回答第1~3题。

图14.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旳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辨别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答案】1.D【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察“我国旳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和“水循环旳过程”,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察“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旳形式和内容建立对旳旳联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分类汇编第五期专题04 地球上的水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读我国某区域多年气温和河流径流量统计图,请判断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
A.雨水 B.冰川融水C.地下水 D.湖泊水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5~7题。

2.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B.冰川C.湖泊水D.地下水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河流补给方式的判断,考查学生地理坐标图的读图分析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图可知,该地区的河流流量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大,当气温在O℃以下时,几乎出现断流现象,说明该河流的水量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结合选项可得出B选项正确。

3.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
4.以下有关该流域开发的举措,正确的是
A.中上游大力建造水库,发展能源生产B.下游建造大坝,加强防洪措施
C.增加入海口,疏通河道D.注意合理排灌,减少盐碱化现象
(2011届皖南八校高三摸底联考)读下列两幅图,完成第3~4题。

5.图中长粗箭头表示( ) A.墨西哥湾暖流B.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
【答案】C 图中长粗箭头分布于台湾东、南侧,为日本暖流。

6.图M、图N分别表示( ) A.M—7月;N—1月B.M—1月;N—7月
C.M—4月;N—10月D.M—10月;N—4月
【答案】A 由图中短细箭头可知,M图洋流流向高纬,受海风的影响,表示7月状况;N 图洋流流向低纬,受陆风的影响,表示1月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