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旅游简介

合集下载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优秀10篇)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优秀10篇)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优秀10篇)黄河小浪底导游词篇一小浪底”,提起这个名字,大家觉得很好奇,许多游客问我为什么叫“小浪底”?这里民间有几种传说,我选择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解释。

由小浪底大坝上溯25公里是名闻遐迩的黄河三峡,就是黄河龙凤峡,八里峡。

其中八里峡河床狭窄,水流湍急,浪花汹涌,掀起一个接一个的大浪;出了八里峡,进入小浪底,河床相对宽阔,水流变缓,河面只能卷起小小的浪花。

先民们就把这里称之为“小浪底”。

意思是大浪到头,小浪到底。

小浪底工程坝址在黄河南岸的孟津县小浪底村。

按照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俗定约成的命名习惯,大都以地域命名,所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也就由这个村庄而得名。

原小浪底村被湖水淹没,已成泽国;村庄已搬迁新址,更名“小浪底新村”。

现在,我开始介绍小浪底工程的情况。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和济源市境内的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

上距三门峡水库大坝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2.3%,控制黄河输出沙量100%,书上说是“控制黄河水沙的关键部位”,用我们俗话来说就是控制缓和水沙的“咽喉要道”。

小浪底水利工程业主是小浪底建管局,工程监理是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黄委会设计院。

工程计划总投资347亿人民币,实际投资309亿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1.09亿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采购导则,对主体土建工程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

共有九个国家的36家公司通过了资格预审并参加了投票。

通过激烈的竞争,最后选定三个土建标承包商联营全体。

一标为大坝工程标,是以意大利英波吉罗为责任公司,德国霍克蒂夫、意大利意大佛瑞德和中国水电十四工程局为成员公司组成的黄河承包商中标承建。

二标为泄洪工程标,是以德国旭普林为责任公司、德国斯特伯克、德画WF、意大利萨利尼和中国水电第七、第十一工程局为成员公司组建的中德意联营体中标承建。

三标为引水发电系统标,是以法国杜美兹为责任公司,德国霍兹曼、中国水电第六工程局为成员公司组成的小浪底联营体中标承建。

黄河小浪底旅游景点导游词

黄河小浪底旅游景点导游词

黄河小浪底旅游景点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黄河之滨,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黄河上的著名旅游景点——小浪底。

一、黄河小浪底介绍小浪底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弯曲河段,以奇峻著称于世。

小浪底景区总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公里,其核心游览区占地近300公顷。

二、小浪底的自然景观(1)黄河小浪底依山傍水,黄河横贯而过,黄河是亚洲第一长河,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流经中国13个省市,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河水滔滔,波涛万顷,给人一种壮观、豪迈的景象。

(2)山峦小浪底的两岸山峦连绵起伏,峰石嶙峋,形成了秀美的峡谷地貌。

游览期间,您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山川怡情、人文喜悦的美好。

三、小浪底的人文景观(1)小浪底石刻小浪底石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它融合了道家、佛教、儒家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在石刻上,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人物造型、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2)访古村落小浪底附近有着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那里的古老建筑、古朴街巷,仿佛将您带回到了明清时期的古代社会。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古文化氛围,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

四、小浪底的独特魅力(1)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底蕴相结合,使小浪底成为了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

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各异,春季的河谷鲜花盛开,夏季的黄河水浸润大地,秋季的山峦金黄,冬季的黄河结冰,都给游客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美景。

(2)小浪底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象征。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摇篮,秉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的文化智慧,以及丰厚的历史积淀,为小浪底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五、小浪底旅游提醒(1)请尽量避免在夏季和节假日期间游览,以免人多拥挤、景区服务受限制。

(2)出游前请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需要请提前准备相关药品。

(3)请遵守景区规定,不随意攀爬或破坏公共设施。

(4)在游览期间,请爱护环境,保持景区的清洁卫生。

详细介绍小浪底的导游词

详细介绍小浪底的导游词

详细介绍小浪底的导游词篇一诸位游人小伙伴们:今日我们要参观考察的黄河小浪底景区坐落于孟津县小浪底村,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超大型省部级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谈起这一小小村庄,还和一个治水名人相关呢!流传4000很多年前,这儿还称为“丹阳市”,女娲补天历经这里,同丹阳市村群众一同舍小家顾大家为大伙儿,总算平复水灾,为纪念她们,就把丹阳市村改为小浪底啦。

黄河小浪底旅游景区地跨洛阳市、三门峡、济源三市,占地面积1262平方千米,总长175千米,由小浪底堤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4个规划区构成,是大黄河之行的关键构成部分。

旅游景区坐落于金子旅游路线——河南省“三点一线”上,地跨大河南北方海峡两岸,集小浪底工程文化艺术、山水文化和历史人文为一体。

治黄文化艺术,兴利除害、鸿福老百姓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祖祖辈辈为此拼搏进取的历史时间真实写照。

大河创造了中华文化,但另外也为人们产生了灾祸。

大家都知道,大河是中华文化的妈妈,但每一年冲破的细沙量非常大,若堆起来一米高一米宽就可以绕地球上3周,导致的伤害显而易见。

大河已有史记述至今,三年两决口,近百年一改线。

在我党的领导干部下,依照毛主席朋友明确提出的“一定要不大河的事儿办完”的杰出呼吁,从源头上整治好大河。

在世纪之交,黄河小浪底水电站工程项目的完工,真真正正开拓了大河安澜、惠及老百姓的历史时间新世界。

它的完工,不但锁定了数千年狂放不羁的黄龙,使其充足展现防洪工程、排涝、减淤、浇灌、供电、发电量的综合性成果,还为在我国增加了一道亮丽的度假旅游园林景观。

小浪底堤坝不但是我国治黄有史以来的永远的丰碑,并且是全球水利水电工程史上最牛具备趣味性的作品,也是在我国新世纪第二大水利水电工程。

总年发电量为180亿千瓦地底发电站房,均值发电量51亿千瓦,高281米,长1667米的粘土斜土石坝堆石坝是现阶段在我国河流上建造的一座较大的坝体。

巍巍的进水塔,壮阔的排水口,在不够1平方公里范畴内有着蜿蜒曲折的108条洞群等,小浪底堤坝工程项目造就了水利水电工程有史以来5项全国各地第一,5项世界第一。

小浪底介绍和观后感

小浪底介绍和观后感
从景色方面看,小浪底也特别迷人。当大坝开闸放水的时候,那场面简直壮观得不像话。巨大的水流喷涌而出,就像千军万马奔腾而下,白色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发出轰隆隆的声响,那声音震得你心里都直发颤,感觉自己在大自然的强大力量面前是那么渺小。周围的山水景色也和这大坝相得益彰,有翠绿的山,平静的湖水(当不放水的时候),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小浪底介绍和观后感
一、小浪底介绍。
小浪底啊,那可是个超厉害的地方!它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交界处,就像是黄河这条巨龙身上的一个关键枢纽。
从工程角度来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那可是一项超级宏伟的大工程。它主要是用来防洪、防凌、减淤,还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呢。你想啊,黄河的水有时候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水量大的时候那可是洪水猛兽,而小浪底就像一个严格又智慧的守护者。当洪水可能要来肆虐的时候,小浪底就发挥它的调蓄功能,把多余的水存起来,让下游的老百姓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用担心洪水一下子把家给淹了。
二、观后感。
我去小浪底游玩的时候,真的是被震撼到了。一到那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高大雄伟的大坝,感觉它就像一个巨人,横亘在黄河之上,无声地诉说着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站在观景台上看放水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惊呆了。那水流从闸口咆哮而出,我脑海里突然就蹦出“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那种力量感,就好像大自然所有的能量都在这一刻释放出来了。我身边的游客们也都和我一样,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大家都被这壮观的景象给镇住了。
而且小浪底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它还是一个特别适合游玩的地方。在周围的景区漫步,能感受到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些关于黄河的传说、故事似乎都在空气中飘荡着。我看到一些当地的老人坐在树下乘凉,给小孩子们讲述着黄河以前的样子,还有小浪底工程建设时的艰辛,那种传承的感觉真的很美好。

初见小浪底感受黄河壮丽洛阳黄河小浪底景区导游词

初见小浪底感受黄河壮丽洛阳黄河小浪底景区导游词

初见小浪底感受黄河壮丽洛阳黄河小浪底景区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洛阳市的黄河壮丽小浪底景区!我是今天为大家导游的xx,很荣幸能与各位一起探索黄河的壮丽之美。

在接下来的导游过程中,我将带领大家感受黄河的澎湃之势、了解小浪底的壮丽景观和历史文化。

请大家随我一起步入黄河的神奇世界!1. 您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就是著名的黄河小浪底景区。

小浪底位于洛阳市西北方,是黄河中游的一个独特地貌。

它之所以被称为“小浪底”,是因为这里河势险滩密布,水流湍急,形成了一片类似于浪花飞溅的奇特景观。

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第二长的河流。

它发源于青海的昆仑山脉,经过横跨11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的灌溉能力、水能资源和运输功能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3.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在纵贯中国的3000多公里的黄河流域,有着无数的古代文明遗存和历史遗迹,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4.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小浪底的三个主要景点。

首先是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游的一处大型瀑布,也是小浪底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眼前这巨大的喷涌声,仿佛是大自然在耳畔轻轻低语,而那壮丽的水流,更是让人感受到黄河的磅礴力量。

5. 其次是观景台。

在这里,您可以俯瞰整个小浪底景区的壮丽景色。

山青、水碧,蔚为壮观。

远眺时,黄河的河道蜿蜒曲折,绵延数百里。

站在这里,您将感受到太阳的温暖、风的轻扬,仿佛与黄河融为一体。

6. 最后是游船漂流。

毫无疑问,黄河是中国最著名的漂流胜地之一。

乘坐船只,您将穿越黄河的奔流,领略峻峡的激流湍急,品味阳关的醉人风光。

这段船程,会让您感受到黄河的无穷魅力和壮观景观。

7. 除了漂流,小浪底景区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例如黄河文化博物馆、民俗村等。

在这里,您可以深入了解黄河的文化内涵、民俗风情,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

8.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经历历尽沧桑,沧海桑田,千百年来淘尽了许多坎坷与波折。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导游词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导游词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导游词下边我便大家接下来要游览的大河小浪底风景区给大伙儿做一下简易的详细介绍,大河小浪底风景区是我国4级景区,它是在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工程项目竣工以后,所生成的一个集旅游观光、度假旅游为一体的超大型的绿色生态旅游景区,地跨洛阳市、三门峡、济源市三市,占地面积1262平方千米,在其中河面总面积296平方千米,总长为175千米。

说到小浪底,大家必须先说说大河。

黄河是中华文化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至今已有170干年之前,当西藏高原隆升到海拔高度2500米以上的情况下,大河逐渐发生(这是由于发生了一个自西朝东的大陡坡),在至今已有15干年的情况下,黄河上游水体与河套古黄河水系相沟通交流,产生了一条统一的黄河,在至今已有802019年前,大河还不可以被称作大河,由于那时候人口数量稀缺,海峡两岸植物群落主要是大草原和山林,在至今已有272019年时,我国进到战国时期,也时入了铁器时代,铁制品的运用,促使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作总面积提升,尤其是自西汉至今,农作总面积快速提升,促使大河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日益比较严重,到之后,大河的细沙做到了每一年约16亿多吨,变成了全世界含细沙量较大的江河之一,大河也成為了名副其实的大河。

黄河铸就了黄淮海平原,也产生了以政冶、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为核心的古城,我国八大古都,在大河沿岸地区间距较近的就会有五个,分别是西安市、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和打开。

大河哺育了中华文化,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文明提供了灾祸。

据史籍记述,自上古时代的炎帝就已经逐渐和大河作斗争,3000很多年来,大河中上游决口泛滥成灾达1600多次,改线27次,吞食了众多的人身安全,留有了一次次凄惨苍凉的小故事。

自12新世纪以后,河南省在政冶、经济发展上的影响力上降,除开战事,国都迁移等原因外,大河水灾的加重才算是真直接原因所属。

因而从源头上整治好大河,一直是沿岸地区人民的美好的愿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朋友"一定要把黄河水的事儿办完"的倡导下,小浪底工程的获胜峻工,真真正正开拓了大河安澜、惠及人民的历史时间新世界。

小浪底介绍和观后感

小浪底介绍和观后感

小浪底介绍和观后感
今天我们全家去小浪底玩儿啦!哇塞,小浪底真是太壮观了!一到那儿,我就听见“哗啦啦”的水声儿,好像大水在开演唱会似的。

导游叔叔说,小浪底是黄河上的一个大水坝,特别厉害,能控制水流,还能发电呢!我听得直点头儿,觉得这些东西真神奇。

站在大坝上往下看,水流冲得“嗖嗖儿”的,像飞快跑的赛马。

哎呀,我腿都有点儿软了!导游叔叔还说,这个大坝帮黄河变温柔了,要不然它可调皮了,经常发大水。

我心里想,小浪底就像黄河的“镇水宝贝儿”,特别有用。

后来我们看了放水的场面,那水喷得好高啊!“轰隆隆”的声音震得我耳朵都痒痒儿了。

水花四处飞,我的脸上全是小水点儿,凉凉的,舒服极了!
回家的路上,我想,小浪底不仅壮观,还帮了那么多人。

我要把今天的见闻画下来,告诉小伙伴们。

哎呀,今天真是太好玩儿啦!
—— 1。

济源小浪底风景区导游词

济源小浪底风景区导游词

济源小浪底风景区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济源小浪底风景区,这里是一处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胜地,它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是黄河流域旅游区重点保护项目之一。

现在,我将带大家一起探寻这片美丽的土地。

一、济源小浪底简介小浪底,是指黄河河道在济源市灵宝至孟津河段之间,由于河道狭窄而造成的急流险滩。

济源小浪底风景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浪底河漂流、黄河壶口、九曲桥、春秋战国城和万亩油菜花田等景点,各具特色,游客们可以深入体验大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

二、浪底河漂流浪底河,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峡谷漂流,其河水源于革命老区南阳军分区的丹江口水印河,全程漂流12公里,岸线峭壁陡峭,深处澄澈见底,草木葱茏。

当你坐上小船,划过这片奇异的峡谷之时,你就会发现这里是大自然的奇迹,是人类智慧的杰作。

三、黄河壶口黄河壶口,是浪底河与黄河之间,形成的一个喇叭口形的大峡谷,峡谷外形如壶口,故得名黄河壶口。

黄河壶口景区总面积达到了25平方公里,这里有黄河北段的峭壁和柔美景色,有壮观的陡峭峡谷、火山喷发的奇观和千变万化的漰水,还有壶口瀑布,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黄河瀑布。

四、九曲桥九曲桥是浪底河上一座石拱桥,拱形回廊由9个拱段组成,因此得名九曲桥。

这座桥是由清朝雍正年间,大名鼎鼎的河工工匠——邓国翼亲自设计,历经6年时间修筑,保存至今。

从桥的某个角度看,浪底河曲曲折折绕其下方,这就是为什么九曲桥能成为浪底河上一道非常具有特色的景观。

五、春秋战国城春秋战国城是一处古战场遗址,其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很多文化民俗都是源于这里。

据说这座古城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争夺的目标,齐国、楚国、韩国和赵国都曾经试图将它占领,是周密的史料记载的重要见证。

春秋战国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机会。

六、万亩油菜花田每年春季,小浪底都会为游客们带来这片金黄色的美丽风景——万亩油菜花田。

这里拥有充足的阳光和丰富的降水,是油菜花的主栽区,开花的季节极短,一年仅有的4-5月,但此时的美景却不容错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简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是小浪底景区内最具特色的风景线之一。

风景区以举世瞩目的水利枢纽工程为依托,下辖爱国主义展示厅、大坝、地下厂房、坝后生态保护区、移民故居、老神树等六个游览区数十个景点。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挑战性的杰作。

工程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地下发电厂房,高160米、长1667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108条隧洞的洞群系统群等,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

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活动,气势雄伟,巍巍壮观。

坝后生态保护区以其秀丽的山水、活泼可爱的动物、巧夺天成的雕塑,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在品味黄河工程文化的同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精品、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热情欢迎您的到来!坝后保护区讲解词在进入景区之前,请允许我给大家提出两点注意事项:第一,坝后保护区面积比较大,尤其是河边、湖边,水深石滑,请注意安全,不要擅自离队;第二,请爱护草木和景区环境,不要乱扔废弃物品。

各位来宾,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坝后保护区总面积1000多亩,其中水上面积近300亩。

这里原是440米宽的黄河故道河床。

在它的上游25公里是八里峡,河床仅有几十米宽,水流急,浪花大,是大浪;到了小浪底,河床突然变成几百米宽,水流减缓,浪花小,是小浪,故得名为“小浪底”。

不管是“大浪”还是“小浪”,它们都同在黄河的最后一个峡谷。

现在我们脚底下是70多米深的沙砾石覆盖层,这些沙砾石来源于黄河上游。

黄河的中上游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据测算,黄河中上游每年向下游输送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

水土的流失给上游的生态环境以及气候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为了保护好水土资源,使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建国后,党和国家一直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在黄河的中上游修建起不少水利枢纽和水力发电站,一来利用水利资源,二来改变生态环境,并在黄河两岸造起了许多防护林带,植被逐渐形成,水土流失在逐渐好转。

小浪底水库当水位蓄存到275米高程时,库区周围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到那时,山会更绿,水会更清,山体植被会更加葱茏茂密。

小浪底水利枢纽可通过科学调水调沙,变黄河水沙不平衡为水沙谐调,形成有利于河床冲刷的水势,同时,为小浪底水库长期运行和下游河道减淤,找到科学的治沙方法,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和黄河长治久安的远大目标。

坝后保护区在小浪底水库的下游。

1997年10月28日大坝截流以后,这里成了碴场,区内没有任何植被覆盖。

枢纽工程建成以后,小浪底建管局对坝后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视,从1999年开始,加大了坝后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并委托上海园林设计院对坝后保护区进行地表整治、防护和设计规划工作。

保护区的景点创意新颖,它把绿化和文化结合起来,使游人在观赏宏伟工程的同时,也了解到了黄河的发展史、文明史。

尤其是参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后,你会对我们的水电工作更加喜爱、更加赞美。

她能触动您更加爱好祖国大好河山的心灵。

各位来宾,坝后保护区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保护区分为:南门区、大坝区、工程文化区、湖岛区、黄河故道区、黄河文化区、工程纪念区和出水口区。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南门区。

前面是观光平台。

由五根柱子支撑着五片不锈钢造型,五片不锈钢构成波浪形,一层高于一层,寓意“逐浪高”的诗境。

站在“浪花”下的观景平台上,坝后景区尽收眼底。

在这里驻足瞭望,你会浮想联翩,既能领悟到人定胜天的真谛,也能欣赏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

2002年7月4日,世界水利史上最大规模人工调水调沙原型实验在小浪底进行。

那几天,泄洪工程出水口3条排沙洞和3条明流洞喷涌而出的6股巨大飞瀑,如黄龙腾空而起,如玉龙从天而降,带着呼啸的风声和震耳欲聋的轰鸣,潜入世界最大的消力塘,翻滚搏杀,掀起排排巨浪,咆哮着直向黄河下游冲去……其磅礴之势,惊心动魄,叹为观止!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感叹地说:“世界上任何瀑布与之相比都要显得逊色!”欢迎诸位有机会再来小浪底观看这气势如虹的壮丽景色。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来到了大坝区。

这座大坝叫壤土斜心墙堆石坝,坝体中间采用的是粘土,两边由沙子、鹅卵石、石块等17种填筑料一层一层填筑、碾压而成,其施工工艺相当复杂。

大坝1994年5月30日发布开工令,至2000年11月30日坝体填筑全部完工,历史6年,比合同工期提前13个月。

坝体填筑量为5073万立方米,如果把它砌成一米见方的土石堤,可围绕地球转上一圈多。

大坝采用了以垂直防渗为主、水平防渗为辅的双重防渗系统。

垂直防渗,就是在大坝中间、原河床的岩石上,穿过70多米的沙砾石,从下往上浇筑起一道砼防渗墙。

防渗墙深81.9米、厚1.2米、宽439米,是目前国内最深最厚的防渗墙。

大坝在填筑施工中选择了国际上一流的设备。

其中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为美国CAT产品,挖掘机为日本产品,汽车为意大利产品,液压自行式孔钻机为芬兰产品。

这座大坝在世界排列第八位,在中国水利建设史上属于最高最大的土石坝,堪称中国之最。

在大坝中上部位置用白色乳胶漆书写了“小浪底”三个庞然大字,每个字的面积为46×64平方米,它作为小浪底工程的标志,给游人照相留下远久的记忆。

各位来宾,大坝的东面是工程文化区。

在工程文化区中部设置了1:18.7比例缩小的大坝断面模型。

通过断面模型使我们对坝体里面的构造有了直观的了解。

这边是洞群施工用的钢模抬车。

在三条直径为14.5米的导流洞施工中,它代替了传统的木模浇筑工艺,不仅大大提高了工效,而且确保了洞体的浇筑质量,为导流洞施工立下了“战功”。

各位游客,在我们的前方可以看到一辆自卸载重汽车,这辆车叫“佩尔蒂尼”,载重量65吨,轮子直径2米,由意大利生产制造,拦河大坝的土石填筑就是靠这种车辆运输的。

“钢模抬车”、“佩尔蒂尼”仅仅是小浪底大型机械化施工的一个缩影。

它们长年守护在这里,与大坝相伴,与大坝相依,永远不愿离去。

这里有拟人化的情感,更有小浪底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象征意味,是小浪底一种物化了的文明,是爱国主义展厅的延续,是任何展厅也无法放置的展览实物。

诸君何不以它为背景留下一张美妙传奇的合影呢!各位来宾,现有我们来到了湖心岛区,是大家观光小憩的佳处。

湖心岛是在光秃秃的河床上用施工的弃渣堆积而成的。

这半月形的湖是依山就势开凿出来的,人们号称她“月牙湖”。

小浪底建设者在治理和改造黄河的同时在美化黄河。

岛上种有苹果树、银杏树、芭蕉树、女桢树、椿树、雪松、万年青、月季花、小叶红等经济树木和花草。

主要景点有拱桥、山亭、曲桥汀步。

岛的东面建有爬山廊形茶室,造型新颖别致、节节登高,犹如大鹏展翅。

岛的北侧利用陡坡和弃水设立了大型花坛式阶梯瀑布与扬程为50米高的喷泉对应。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浪底又靠山又靠水,以小浪底的山水优势,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座座假山簇拥着瀑布,瀑布托起一块巨石,巨石中央用篆体镌刻出“浩然”两个大字。

绿石、红字,相映成趣,分外醒目。

浩然之气,乃正大刚直之气。

它寓意着小浪底建设者“治理黄河水患,为中华人民造福。

”的浩然正气、寓意小浪底人续写浩瀚治黄历史的光辉篇章。

各位来宾,你们可以在我们的湖心岛景区信步漫游,或者在碧绿的湖水中荡起一叶小舟,畅想一番你们心底的感受;如果你们当中有恋人,是伴侣,也不妨在棕林深处、绿荫下、花丛旁,在这毫无污染的“绿色公园”中(在这蓝天下碧水旁)窃窃一番私语。

我相信在这跨世纪宏伟工程中、在黄河“母亲”的宽广博大的胸怀里,一定会赶走您紧张工作的疲惫、都市的喧嚣、俗世的烦恼,使您心情舒畅、心旷神怡,使您们之间的情感更加浓烈、深厚。

穿过九曲桥,向南通过湖边十几个石墩,便到了黄河故道区。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小浪底工程建设者殉职纪念碑。

纪念碑为长方形,用大理石镶嵌而成。

碑面为降紫色,寓意着小浪底建设者心血、汗水、智慧、生命与黄土铸成。

碑文共183个字,字里铿锵,行间悲壮。

碑文两边是在灰色的大理石上雕刻成的腾云图案,寓意壮士们直上“云霄九”的寄托。

大理石上面工整地刻着为小浪底水利枢纽殉职的152位建设者的名字,其中有7名外籍人员。

碑前长长的大理石上勒石为花,“花”的后面植常青松柏。

“立碑镌石,寄思缅怀,精神永存,千古彪炳”。

各位来宾,纪念碑上边东南角是移民故居。

那原始的黄土山、古老的黄土窑,祖祖辈辈没有离开过养育他的黄河,没有离开过世代劳作的小浪底。

他们对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有着割舍不去的浓厚的情节。

但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他们舍小家、顾国家,离开了依依不舍的家园。

在政府的安排下,移民们很快地住上了几辈人连想也不敢想的小楼房,他们开心地笑了。

当移民局的领导走进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大娘家,问生活得怎样?老大娘感激地说:“感谢共产党的领导,让我们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

”问她还有什么要求时,她说我只想再回老家看一看,看看门前那棵树,摸摸门前的那块大石头。

她孝顺的儿子第二天就把母亲背到了离别不久的故居。

为了感谢人民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支持,把真情撒向人间,小浪底建管局专门在景区设立了移民故居,供游人参观。

各位来宾,从南岸黄河故道区往大坝方向走,不远便到了竹林溪瀑。

它是“月牙湖”湖水的发源地。

竹林溪瀑的水清澈见底,即使是在夏季也凉意袭人。

它来自南岸山体的渗透,经一号排水洞好似山间小溪源源流淌,在这里跌落。

因周围种植有竹林,故称“竹林溪瀑”,是坝后保护区一道自然景观。

溪水不是山泉,胜似山泉,冬暖夏凉跟随人意,似一泓晶莹剔透的矿泉,似一池仙境玉液,让人心醉。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来到了黄河文化区。

文化区以“黄河大观”为主体。

凡是来到坝后保护区的游客们,都被这条微缩的“黄河”所吸引。

一条落差为7米的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在北高南低的坡地上奔腾而下。

“黄河”宽3—8米,长约800米。

在“黄河”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修建有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共六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模型。

还模拟再现了黄河源头和壶口瀑布两处著名景观。

每座枢纽、电站都按比例依照实体建筑缩造,栩栩逼真。

您可“一日千里”,漫步在“黄河”两岸,顷刻之间便游览了整个“黄河”,如云中窥视,似空中鸟瞰,另有一番情趣。

她给人们开辟了一个观赏黄河的新视点,一个了解黄河、认识黄河的独特窗口。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黄河发源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客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约古宗列(藏语是炒青稞的浅锅)。

这是一个美丽的盆地,盆地面积236平方公里。

盆地西南是玛曲曲果日(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山)。

在玛曲曲果日山坡上,有许多泉水汇合而成东、中、西三支清澈溪流,在山下串联了大大小小水泊,最后形成了一条小河,蜿蜓向东流去,藏语称之为“玛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