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的发展史
枕头的发展史范文

枕头的发展史范文枕头是人们用来支撑头部和颈部的一种软性物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枕头的形态和功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下面将介绍枕头的发展史。
最早的枕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中东地区,那时人们使用木制或石制的坚硬物体作为枕头。
这些坚硬的枕头虽然不够舒适,但可以避免昆虫和受限于环境的其他动物对人的侵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创造更舒适的枕头。
在古埃及,人们使用石膏和金属制成的形状特殊的枕头,用以支撑头部和颈部。
这些枕头具有独特的装饰和形状,表现出古埃及文化的卓越艺术和工艺技术。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人们使用软性枕头,这些枕头通常由布料制成,并填充软质材料,如羽毛、棉花或蕨类植物。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舒适性,使人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睡眠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国家也开始使用枕头。
在中国,人们使用竹块、木块或石块作为枕头,并且将它们放在被子下面。
这种方式有助于维持头部和颈部的舒适位置,并提供一定的按摩效果。
在日本,人们则使用木桩或竹块作为枕头,并且将它们放在地板上。
这种方式有助于保持颈椎的自然曲度。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枕头的制作材料和技术也得到了改进。
19世纪末期,人们开始使用弹簧和绒布来制作枕头,这使得枕头更加柔软和舒适。
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使用弹簧和棉花衬垫来制作枕头,这种枕头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支撑性,逐渐成为主流。
在现代,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追求,各种创新型枕头相继出现。
记忆棉枕头是其中之一,它使用记忆棉作为填充物,在人体接触后能够根据体温及形状缓慢回弹,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此外,乳胶枕头、羽绒枕头、荞麦枕头和水枕等也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选择,每一种枕头均根据人们对不同特性和需求的不同需求而开发。
总体来说,枕头的发展历经了数千年的演进。
人们从最初的坚硬物体到后来的软性填充物,再到现代的高科技材料,一直在不断寻求更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枕头的发展也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以满足人们对良好睡眠的需求。
保健枕头

保健枕头历史保健枕头我国保健枕头的历史: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孙思邈早有“闻香祛病”的理论,以药枕治头、颈诸疾。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曾多次提到药枕治病的原理。
《本草纲目》记载,菊花清热解毒、平肝明目。
菊性寒,历经寒暑,得天地之清气,有清热、解毒、祛风、平肝、明目等功效。
清热。
因此,明目多用怀菊,清菊花不但有清香之气,使人神怡,而且有明目、祛暑的作用,可缓解两眼昏花、头晕、头痛等。
据藏书记载:神农氏的睡枕名曰“神农百草枕”;轩辕黄帝的睡枕名曰:“乾坤枕”;周文王、周武王的睡枕名曰“本草避嶂枕”;汉武帝的睡枕名曰“本草如意枕”;老子的睡枕名曰“本草和谐枕”;孔子的睡枕名曰“本草明智枕”;杨贵妃的睡枕名曰“百花龙凤枕”;太平公主的睡枕名曰“百花玉肤枕”……无数帝王名相,公主皇后,圣人贤人,大儒名人,老寿星无不与本草保健枕有着不解之缘。
发展到了现代,保健枕头专业发展模式引领了一股天然枕头的生活潮流,草本植物系列枕芯就是把草本植物的茎、叶、花依照中医理论进行配伍,然后装于枕内做寝枕,是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
草本植物枕芯的养生作用,是依靠草植物特有的芳香气味和磁石的磁场作用,达到闻香疗病的道理,这种方法,是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理论的具体结合。
人睡眠时头温使枕内药物的有效成分缓慢的散发出来,香气凝聚于枕周尺余,其所味淡而不薄,久而不弱,清而不浊,散而不走。
保健枕头(2张)原理记忆保健枕按其起作用的原理可以分为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
记录的健康枕产品的理疗原理2个方面,也就是现代“预防康复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养生理论。
可以总结为两类理疗原理:“物理结构康复原理”和“天然植物理疗原理”。
物理原理是指通过枕头的形状(回型枕),枕头的材质(如玉石枕、慢回弹枕)来起到保护颈椎,改善睡眠舒适度等来达到安神,清火等作用。
化学原理是指通过芳香疗法或中医药理论来配伍中药材或芳香植物,用天然植物来填充枕头,利用枕头中芳香物质的自然挥发,被人体吸收后起到应有的保健作用。
一枕最幽宜阅读答案

一枕最幽宜李原昭①枕,卧所荐首者。
枕头,这个和我们相伴一生的物件,虽然看上去并不起眼,却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最早的枕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既有木、石、瓷、玉这样的硬枕,也有布、帛、皮、革这样的软枕,可谓应有尽有。
其中,陶瓷枕头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由于它的可塑性强,制作简单,价格又较为低廉,因此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尤为流行,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瓷枕文化。
②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瓷枕是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夫妇墓里一件长3.9厘米的长方形瓷枕模型。
从隋朝到唐代中期,瓷枕出现并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唐末五代到宋初,瓷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形状逐渐丰富,出现了束腰形枕、如意头形枕。
宋金时期是瓷枕发展的全盛期,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黄冶窑、汝窑、登封窑、巩县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众多窑口都生产瓷枕,其中尤以磁州窑生产的最为多样。
元明清时期则是瓷枕的衰落期,此时的器形更大了,但形制上较为单一,以长方形的出檐枕居多,生产规模普遍缩小。
③千余年的风雨,从出现到消失,瓷枕在古人的生活里画下一道美丽的弧线。
“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时。
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
”瓷枕的基本功能是枕头,因其冰凉的特性成为古人消夏的佳选。
而中医《脉法》里讲“圣人寒头暖足”,与现代医学所讲的,适当寒冷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和神经,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不谋而合,说明瓷枕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④除了这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之外,在民间,瓷枕的文化意义更为丰富。
⑤古人常将格言、警句书写于瓷枕之上,体现其处世哲学。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一件白地画花墨书文字枕,在椭圆形的枕面上写着《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态度清楚明了。
瓷枕也常常是民间文化传播的舞台,从诗词歌赋到神话、历史和戏曲故事,应有尽有。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北宋卧女枕,女童背部为枕面,上面用行草题写了“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两句诗,仿写自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相比于张继,前两句仿写的文学性要淡一点。
枕头的起源及其发展

枕头的起源及其发展引言枕头起着支撑头部,维持身体处于自然状态,保证人们良好休息与睡眠的作用。
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与它相伴而过的,它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枕头,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卧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从“枕”的本义上来说,不过是普通的卧式寝具而已,但却包含着很多的文化含义以及吉祥寓意。
1枕头的起源枕头的起源大约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那时的古人类已开始有意识地用石头、木头、柴草、兽皮或者用自己的手臂弯曲而垫于首下,作为自己睡觉时的头枕物,这大概就是最初的枕头雏形。
古人类从无意识地使用枕头到有意识地使用枕头,这一过程也为追求最简单的舒适感觉。
我国古代医书里曾指出:“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
”意思就是说,枕头的高度,以仰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宜,其尺寸还由每个人的生理结构和舒适感而决定。
西汉文学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枕:“枕,卧所荐首者,从木”。
从字形字义分析,最早的枕头应该是木制的(如图1-1 )。
但从考古资料看,最早的枕头是石块,但未经人工加工过。
湖北省江陵市马山 1 号楚墓出土的木枕,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枕头实物。
在商朝时期,成型的枕头已经出现。
在文献记载中,相传商朝时就有玉石制作的虎头枕,这大概是最早的枕头的一种造型。
当时,人们把虎作为氏族图腾或保护神,有祛邪避魔的作用。
而这些枕头都属于硬质枕头,湖南省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一件绢枕,就属于软质枕头,可见在早期我国枕头就有了软、硬之分。
枕头的种类在早期已经种类繁多,从材质上来分有石枕、木枕、陶瓷枕、玉枕、琥珀枕、丝织枕等;从造型上来分有圆形枕、方形枕、梯形枕、动物形以及人物形枕等;从用途上来分有卧具、药枕等。
2枕头的古代发展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常年的战乱使得物质资料匮乏,因而此时的家用纺织品相对比较朴素。
在秦国实现大一统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纺织工艺的进步,家用纺织品逐渐丰富。
而在汉武帝时期,不仅击垮了匈奴,还迫使横越中亚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打通了中原与西域各国的交通,使得当时的丝织品纹样多变,色彩丰富。
枕头是如何制作的?

枕头是如何制作的?
从几千年以前,人们利用废弃的家庭物件或野生动植物细则制作枕头,直至现代,枕头的制作进行了大幅的改变。
一、历史上的枕头制作
1. 古代枕头
古代的枕头是采用木制,用桐木或橡胶类木材加工成形,再把活米作
为面料填充,形成椭圆或者是其他形状。
2. 中世纪枕头
中世纪时期,枕头材料发生变化,由木制改为鸭绒或羽毛,令枕头软
硬兼备,舒适性也有所提升。
3 三、现代枕头
现今的枕头以纤维制,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比较软的纤维制
成的枕头,也可以选择比较硬的枕头,来达到不同的睡眠效果。
二、枕头制作规范
1. 材料准备
准备柔软干净的纤维,它可以是莫代尔纤维,尼龙纤维,棉等,但莫
代尔纤维是最常用的。
2. 缝制枕套
纤维缝合成枕套,枕套要比枕头的规格要大一些,以便将纤维完全充
满枕头。
3. 充填
将枕套塞满纤维,再将枕头安放入枕套。
4. 缝制
缝接枕套,使之完全封口。
然后将枕头内外部拭去缝制线,整理外形。
三、注意事项
1. 材料
在选择枕头材料时,应选择安全耐用的材料,避免有毒物质飘散出来
影响睡眠,孩子尤其应当格外注意。
2. 充填
枕头的放纤维应该量足,不可太多太少,避免空心出现,使得它具有
足够的支撑性。
3. 维护
有些枕头可以通过低温干燥机来进行清洁和保养,可以使枕头保持软
硬适中,耐用性高。
中国枕具设计文化探微

饰 物 要 运用 贴 、 、 、 、 等 多种 工 艺手 法来 体 现 , 拼 绣 缀 缝 鲜 亮 的色 彩 、突 出的 造 型是 引 发 人们 视 觉 冲击 和丰 富 想 象 所 不可 缺 少 的 因素 。在 材 料 的 使用 上 和 枕 套 与枕 巾相 类 似 , 据 需要 有 时还 会配 上其 他 装饰 部 件 。人们 在仿 生 形 根
、
枕 具 的 历 史 渊 源
案 、 彩 的多样 化 , 软枕 的装 饰设 计 藏 纳 了 民众 丰 富 的 色 使
造 物智 慧 。 ( ) 生类 造 型 二 仿
现代 生 理 学研 究 表 明 , 类 在 长期 的直 立 状 态 中 , 人 使 脊 柱呈 现 “ ” 而 达到 人体 最 舒适 的 程度 。而 当 人进 入 睡 S形 眠状 态 时 ,为 了使 这 种舒 适状 态 得 以保 持 .必 须 垫 高颈 部, 这种 生 活方 式 的现 实需 求 促使 了枕头 的产 生 。 枕 头 的起 源 已不 可考 。从文 献 记载 来 看 , 诗经 》 《 中有 “ 寐 无为 , 转伏 枕 ” 寤 辗 的记 载 , 代许 慎在 《 文 解 字 》 汉 说 中 说 :枕 , “ 卧所 荐 首者 。” 由此 得知 , 枕具 与 人类 生 活密 切相 关 。据 《 大汶 口新 石 器 时代 人 骨研 究报 告 》 析 , 分 大多 先 民
有着 紧 密 的关 联 。布枕 的制作 手法 较 为 复杂 , 表 面 的装 其
的脑 颅骨 都 有轻 微 变 形 的 情况 .这 应该 也 与 使 用 硬 质枕
具 有关 。因此 , 始 意 义上 的枕 头 可能 出 现于 古人 类 的穴 原
居 时期 ,那 时先 民们 已经 开 始 用 草 捆 或石 头 垫 高 头 部 而 眠 , 不过 可 能没 有 人 为加 工 的规 则形 态 。尽 管 如 此 , 只 枕
枕头文化古代各类枕头

记忆棉 枕:早期应
用在航天飞 机上,能感 应人体问题, 不易产生疲 劳、酸痛。按
照人体工学设计, 记忆变形,自动 塑型的能力可以 固定头颅,减少 落枕可能;自动 塑型的能力可以 恰当填充肩膀空 隙,避免肩膀处 被窝漏风的常见 问题,可以有效 地预防颈椎问题。
竹炭枕:高温
烧成的竹炭颗粒有丰富 内孔面积,可吸汗除臭 和释放负离子活化细胞。
枕头是人类进化和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产物, 枕 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杰 森教授的计算,人一生中至少有23年以上的时间 是在枕头上度过的,某些长期卧床的病人则时间 更长。在这漫长的20多年中,枕头的形状、大小、 高度、硬度及睡眠的姿势将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 巨大的影响。 尽管没有人考察枕头的起源和历史,但相信 它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如《论语》中的“曲肱 面枕之”,《诗经》中的“辗转伏枕”、《孔雀 东南飞》中的“结发共枕席”等,早有关于枕头 的记载。
(二)挤身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蕴育着深厚的晋商文化,
同时也涌现出众多的民间瑰宝:高深莫测的票号宅院,精细雅致的 推光漆器,细腻浓香的平遥牛肉,清爽可口的百种小吃。。。。。 还有那造型独特,舒适养生,令人叫绝的民间奇葩—平遥特产,六 合泰枕头。 六合泰枕头,有好几种叫法,初叫六孔枕、因枕上 也孔,也叫孔夫子枕。因外侧形像古钱币,也叫钱币枕。 出现于清代逐步进入鼎盛时期的票号当中,枕头上有六个孔, 且各孔相通。六孔象征天、地、东、南、西、北,寓意着当时票号 界追求的最高境界:--融会贯通,汇通天下。(枕头与票号相结合, 无疑说明六合泰枕头与票号息息相关,是当时身份的象征。这在全 国是绝无仅有。) 1864年,清慈禧太后西行至平遥,宿枕六合枕后,感觉新奇舒 适,即赐名为:“泰”,从此,六合泰枕头传了下来。 六合泰枕头外形独特,软硬适中,高低可调,且孔孔相通,耳 朵,脸部,后脑不会被压,保持了最好的通透性,使人不会产生压 抑的感觉,睡眠中翻身时,太阳穴及颈部穴位都会受到贴身的按摩, 有效促进头部血液流动,所以,当人枕着睡眠时,会感到舒适通畅, 心静气定,具有养颜美容,从而快速入睡。醒来时精神饱满,神情 气爽!
作文枕头的进化史

作文枕头的进化史(中英文实用版)Pillow evolution has come a long way throughout history, from the simple woolen mats used by ancient Egyptians to the advanced memory foam pillows of today.枕头的进化史悠久,从古埃及人使用的简单羊毛垫,到今天的先进记忆泡沫枕头,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In ancient times, pillows were often made of materials such as straw, feathers, or wood, which provided little support and comfort.在古代,枕头通常由稻草、羽毛或木材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提供的支撑和舒适度非常有限。
However,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materials, pillows have become more diverse and specialized.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型材料的引入,枕头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专业化。
Some modern pillows are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side sleepers, with higher edges to keep the head and neck aligned.一些现代枕头专为侧睡者设计,边缘较高,以保持头部和颈部的对齐。
Others are tailored for stomach sleepers, featuring softer materials to prevent the head from rolling forward.其他枕头则专为俯卧睡眠者设计,采用更柔软的材料,以防止头部向前滚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枕头的发展史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就是人们为睡眠的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而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
枕头一般由枕芯和枕套两个部分构成。
历史记载
古代人在床上如何妙用枕头
睡觉大多离不开枕头,对于枕头,古代尤其讲究,单看名称,就要比现代的枕头多很多门道来。
宝贝睡眠枕头皇帝用的枕头,以金丝为面,上等软玉镶框,雍容华贵,乃称“玉枕”。
富足人家多以苏绸为面料,内置精选棉花,呈方型,是称“帛枕”或
“方枕”;大家闺秀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闺楼学学刺绣,练练诗画,闲时自然不忘在枕头上做做文章,据说大家闺秀幼时在枕头上锈之以凤,待嫁时再锈鸳鸯,以楠木为框,称之为“楠枕”,因此有“结发共枕席”的诗话。
在古代,细说起来枕头情事还真不少,因为枕头差不多是结发没结发都在共枕席的人缠绵时的见证。
古代女子不仅结婚时会绣了“鸳鸯枕”带到夫家
去,在偷情的时候也不忘自带了枕头去。
曹植对自己的嫂嫂甄氏相思成灾,而甄氏也对才思横溢、风流倜傥的曹植芳心暗投,但是伦理道德是一道坎啊,两人要迈过去非易事。
于是两人只好梦中浪漫去了,“明眸善睐……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若飞若扬”,无限缠绵过后,留玲珑枕一具,人去枕留香。
枕边的玄机,当然不止曹植和甄氏这一桩,唐朝的高阳公主和玄奘高徒辩机也曾在枕边悄悄演绎过不
一样的情爱,只是结果有些让人不忍目睹。
高阳公主嫁给宰相房玄龄之子、散骑常侍房遗爱为妻后,却芳心另许,与和尚辩机相爱。
不爱驸马爱和尚,高阳公主公主为何这般另类也许不是今人可以完全揣摩得透的。
反正,一个公主与一个和尚是打得火
宝贝睡眠枕头热了,缠缠绵绵了整整八年。
八年间,高阳公主赠送辩机定情饰物无数,其中包括一只
皇室专用的金宝神枕。
枕头在古代法律上虽无身份之份,实质上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这只金宝神枕就不是一般人家可以用的。
辩机可能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反正是把这次价值连城的定情枕留在了弘福寺里。
以致后来玉枕被盗,辩机被判于西市场大柳树下腰斩极刑,侍奉公主的十余名奴婢也以知情不报罪悉被勒死。
被血染的枕上春秋,让情何以堪
幸好,枕头情事并非都这般,总有那么一些是令人向往的。
《西厢记》里红娘抱着枕头送崔莺莺与张生,“鸳鸯枕,翡翠衾,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弓鞋凤头窄,云鬓坠金钗。
”可以想象那对鸳鸯枕在两人的头下,也将会娇羞。
除了以上提到的,其实历史上出现的比较早运用比较广的应该是陶瓷枕头。
在很多古籍上就可以发现,陶瓷枕头的出现跟他
的历史背景有关,但是至于陶瓷枕头有什么好处,站在以前的古人角度来说,并没有明显的优点,因为太硬,并且过高,只是有很强的收藏价值。
历史上的陶瓷枕头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陶瓷枕头起源于隋代、得到发展是在唐代,两宋及金、元时期最为鼎盛,明清两代渐次衰退。
以前古人最开始是用石头做枕头,后来随着工艺流程的发展才有陶瓷枕头的出现,那时的陶瓷枕头各式各样,有刻画的,有
绘画风格的等等。
同时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古人观点最终决定了陶瓷枕头是没有什么好处的,那就是高枕无忧,古人一直推崇高枕无忧,其实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样的枕头容易造成颈椎劳损,不利于颈椎的保健。
当然陶瓷枕头的出现可能与当时的工艺有很大的关系,并不可能做的出像现在的鸭绒枕头等工艺。
所以说陶瓷枕头有什么好处只存在古代,对于当
今是不适用的,但是,古代的陶瓷枕头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这是现代枕头永远无法比拟的。
枕头的发展
原始时代,人们用石头或草捆等将头部垫高去睡觉,大概是“因丘陵掘穴而处”时比较原始的枕头。
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相当讲究。
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
我国前人对枕头颇有研究。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一个小圆木作枕头,睡觉
时,只要稍动一下,头从枕上滑落,便立即惊醒,醒之后发奋继续读书,他把这个枕头取名为“警枕”。
为了强身健体,在睡眠时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药枕”。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
”民间有多种多样的枕头,大都以“清火”、“去热”为目的。
明清椅子搭脑中部往往尺寸加大,制成各种式样,削出的斜面便于仰头时倚载。
搭脑的这一部位名曰“枕头”。
现代,枕头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医疗保健,如“磁疗枕”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的疗效。
美国和香港流行一种“颈椎枕”,睡这种枕头能使颈、肩和颅底的肌肉完全放松,消除一天的疲劳。
目前,日本还研制出一种“健身枕”,像振荡器那样不断释放能量,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又可以催眠,更好地发挥它作为睡眠工具的作用。
目前已经有青岛的枕头企业推出量体定枕业务,5分钟为顾客提供“量头定枕”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由于每个
人的颈弧、高度等不同,因此量身订制不同弧度的健康枕头,也许是建立新枕边健康关系的最佳选择.
2005年以后又出现了将音乐和枕头相结合的新型产品,这种枕头最早不是出现在商场上而是出现在战场之上。
2005年10月,首批特殊的军用物资——音乐枕头,被发送到丹麦驻伊拉克和科索沃的维和士兵手中。
这些音乐枕头将有助于缓解士兵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得他们在执勤之余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音乐枕
头的外形与普通枕头并无二致,不过内容要丰富得多:内部安装有扬声器、MP3播放器,MP3的硬盘里储存有各类轻音乐以及诸如流水声、鸟鸣声等天籁之音,尽可能地为维和士兵在战火未息的动荡之地创造片刻宁静。
丹麦皇家军事学院心理学系主任亨里克称,首批10套音乐枕头已交付部队试用。
“我们希望,这些枕头能帮助处于高度心理紧张状态的士兵们得到放松。
”这款名为“音乐治疗”(MusicCure)的音乐枕头。
由丹麦作曲家、双簧管演奏家尼尔斯·耶杰研制,用于治疗心理病人。
它的显著疗效已经在丹麦各大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印证。
枕头的合理高度
“高枕无忧”观点危害极大。
北医大教授李志光主任介绍说,睡觉时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状态,才能使颈项部皮肤、肌肉、韧带、椎间关节及穿过颈部的气管、食道和神经等组织与整个人体一起放松、休息。
正常人睡高枕,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都会使颈椎生理状态改变,使颈部某些局部肌肉过度紧张。
久而久之,颈部肌肉就会发生劳损、挛缩,促使颈椎位置发生微小变化,引起颈部神经根和血管受刺激或压迫,出现反射性痉挛,甚至造成脑部供血不足,产生颈、肩、背、臂麻痛或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耳鸣、恶心、听力减退等症状。
高枕是引起落枕、颈椎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此外,高枕会增大颈部与胸部角度,使气管通气受阻,易导致咽干、咽痛和鼻鼾。
高枕还能
使胸背肌肉长期紧张,胸部受压,妨碍正常呼吸,长此下去必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正常人去枕长期睡低枕,同样也会改变颈椎生理状态。
因头部的静脉无瓣膜,重力可使脑内静脉回流变慢,动脉供血相对增加,从而出现头涨、烦躁、失眠等不适,低枕对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尤其有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的人需要睡高枕;患低血压、贫血的人则需要睡低枕。
枕头过高
或过低都对人体健康不利。
那么对正常人而言,枕头的高度究竟多高才合适呢一般的认识是:习惯仰卧的
枕头人枕高一拳,习惯侧睡的人枕高一拳半较为合适。
但最近据医学调查,健康人在8小时睡眠中,姿势变换约20-45次,而且有一半的姿势在不到5分钟就变换一次,其中60%是仰卧,35%是侧卧,5%是俯卧。
所以虽然说人们所需要的枕高度往往因人而异,与每个人高矮,胖瘦、肩宽窄、头围、脖子的长短颈
部弧度有关,并无一定的标准,但是一般人睡眠由于使用仰卧姿势时间较多,一般医生会建议使用一拳多一点的高度为宜,不宜达到一拳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