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演示教学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演示教学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演示教学

名词解释:

1、额状面:是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2、矢状面:是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3、水平面:是指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4、正中面:经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简称正中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

5、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6、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7、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细胞群体。

8、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组织集

合体。

9、系统:是由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许多器官结合在一起,构成互相配合,并完成连续性

生理功能的器官群体。(人体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等九大系统——括号内的内容可以不写,下同。)10、细胞:由原生质组成,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

质、细胞核构成。

11、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位于细胞与细胞之间。(主要由基质和纤维组

成。它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起支持、联络、营养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12、染色质:是细胞分裂间期时细胞核内分布不甚均匀、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主要由

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3、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的表现形式。

14、内皮:是衬贴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细胞游离面平滑,细胞很

薄,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和物质交换)。

15、骨单位:是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的长柱状结构,由若干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

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

16、骨松质:位于骺及其它类型骨板的内部,由许多片状或杆状互相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

17、骨密质:位于长骨、短骨和扁骨的表面,质地坚硬。

18、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每个肌节由1/2明带+暗带+1/2

明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9、闰盘:在相邻心肌纤维连接处,细胞膜特殊分化,形成横行或阶梯状的染色较深的粗线,

称闰盘。(它是心肌纤维间具有特殊构造的细胞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使心肌纤维形成一个功能的整体。)

20、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神经冲动的

功能。

21、突触:是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

信息的部位。

22、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与包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共同构成,具有传导神

经冲动的功能。

23、骨骺:是长骨两端膨大部分。

24、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组织或骨组织相连结称骨连结(可分为直接

连接和间接连接)。

25、关节面:是参与组成关节各相关骨的接触面(一般多为一凸一凹,凸者为关节头,凹

者为关节窝)。

26、关节囊:是附着于关节周缘骨面上的结缔组织膜囊,密闭关节腔(外层为纤维层,内

层为滑膜层)。

27、关节腔:为关节囊的滑膜层与关节面之间所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成负压,对维持关

节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28、屈/伸:通常只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进行的运动。一般关节向前运动为屈,向

后运动为伸。

29、外展/内收:指运动关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进行的运动。使运动环节离开正中面的运

动为外展,反之为内收。

30、旋内/旋外: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的运动,当运动环节的前面向内侧旋转称旋

内,反之为旋外。

31、环转:运动环节的近侧端在原位转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称环转(运动时整个环节的

运动轨迹是一个圆锥体)。

32、肌肉的粘滞性:指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其内部的物质分子之间及肌纤维间摩擦产生阻

力,阻碍肌肉快速舒缩,使活动迟滞的特性。

33、肌肉的伸展性:骨骼肌在外力作用下可伸展其长度的特性。

34、肌肉的弹性:当解除外力后,骨骼肌又恢复原来长度的特性。

35、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4个系统,某些与内脏密切相关的结构,如胸膜、

腹膜和会阴等,也归属于内脏范畴。(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消化、呼吸两系统的部分器官位于头颈部,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位于会阴部,由一套连续的管道和一个或几个实质性器官组成,具有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的功能。)

36、上消化道:指口腔至十二指肠的一段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37、下消化道:指空肠至肛管的一段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肛管。

38、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部,介于胃和空肠之间,上端起自幽门,下端续于空肠。

39、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侧壁的乳头状隆起,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

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进入小肠。

40、小肠绒毛:是小肠粘膜环形皱襞上大量高低形状不一的指状突起,为粘膜上皮和粘膜固

有层向肠腔突起而成,它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41、肝门:肝脏面中部横行的沟,是肝固有动脉、肝管、肝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

门户。

42、门静脉:是肝门静脉系的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43、肺门:肺的纵隔面中部长圆形的凹陷,内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

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44、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及分支连同所属的肺泡组合而成,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5、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肾盂出入的部位。

46、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7、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腔的液体称原尿。

48、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心的血管。

49、.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50、血液循环: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这一路径称为血液循环。

5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

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的过程。

52、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

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的过程。

53、静脉角: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名词解释

教学法 名词解释: 1、教学方法:在教 学过程中,师生 为实现教学目 的完成教学任 务而采取的各 种手段,方法和 程序的总称。2、教学模式:开展 教学活动的一 整套方法论体 系,是在一定的 教育思想观念 或教学理论指 导下建立起来 的较为稳定的 教学活动的结 构框架和活动 程序。 3、教学氛围:是对 教学活动产生 直接影响的课 堂内外部气氛、 场景等。 4、启发式教学:是 以学生的全面 发展和主动发 展为目标,通过 教师的启发诱 导与学生的主 动探究,知情意 和谐发展的过 程 5、演示法:教师在 课堂上通过展 示实物,直观道 具,或进行示范 实验,让学生通 过观察获得感 性认识,掌握知 识的一种教学 方法。 6、读书指导法:在 教师指导下学 生阅读课本或 课外读物,以获 取知识,巩固知 识,运用知识, 形成技能的一 种教学方法。 7、研究性学习:是 学生基于自身 兴趣,在教师指 导下,从自然、 社会和学生自 身生活中选择 和确定研究专 题,主动地获取 知识、应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 学习活动。 8、教学技能:是教 师在教学过程 中,运用与教学 有关的知识与 经验,促进学生 学习,达成教学 目标的能力和 技巧 10调研学习法:学 习者亲自去熟悉和 了解学习的一种对 象的一种学习方 法。 11评价方法:收集 教学的信息,对评 价对象进行价值判 断时所采用工具和 手段的总称。 12合作评价:多个 评价主体从多角 度,多渠道获取关 于学生的多方面信 息以判断学生发展 情况的评价活动方 式。 13成长记忆袋:显 示学生学习成就信 息的一连串表现、 作品、评价结果以 及相关其他相关记 录和资料的汇集。 14教学媒体: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与 学生之间传递以教 学为目的的信息所 使用的媒介工具 15网络教学:是基 于信息技术支持的 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和教学方法的教学 形式。 教育学 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教育 者根据一定的 社会或阶级的 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 对受教育者身 心施加影响,把 他们培养成为 一定社会或阶 级所需要的人 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 是研究教育现 象,揭示教育规 律的一门学科。 3、遗传(遗传素 质):是人的先 天的解剖生理 特征,主要表现 在人的机体构 造、形态、感觉 器官以及神经 系统的特征等。 4、主观能动性:指 人的主观意识 对客观世界的 反映和能动作 用,它是人的主 观意识方面的 特性 5、教育目的:国家 把受教育者培 养成为什么样 的人,是培养人 的质量规格标 准,是对教育者 的总的要求。 6、教育方针:是指 一个国家或政 党发展教育事 业,开展教育工 作的根本指导 思想。 7、培养目标:是教 育目的在各级 各类教育机构 的具体化,也就 是不同类型、不 同层次的学校 培养人的具体 质量规格标准 8、教师资格制度: 是国家对教师 实行的一种特 定的职业许可 制度,是国家对 专门从事教育 工作人员的最 基本要求。 9、教师聘任制:是 指聘任双方在 平等自愿的前 提下,由学校或 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教学岗位 设置,聘请有教 师资格的公民 担任相应的教 师职务的一项 教师任用制度。 10、教师:是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和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下面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 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 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 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1996)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1989) 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 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 上述几种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各自的侧重点,有的突出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特征,如加涅、肯普、乌美娜、何克抗等,有的侧重于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如梅瑞尔,有的则从设计科学的角度出发突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设计本质,如帕顿等。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它具有如下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如果不考虑影响解决方案实施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么设计出来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

北体运动解剖学资料全

北体运动解剖学资料 绪论名词解释——三无 运动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 它是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 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与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 动作分析法 对人体各种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 着重研究运动过程中关节和肌肉的工作 和探讨人体器官与体育动作之间关系。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肢在躯干两侧下垂, 手掌向前, 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构成 名词解释——历年1个 2008 运动终板 是躯体运动神经与骨骼肌纤维之间的特化连接结构,呈椭圆形板状。它 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给骨骼肌, 引起肌纤维收缩。 指运动神经末梢缠绕肌纤维束形成的板 状结构,它是效应器 哈佛氏系统 又称骨单位, 位于长骨骨干骨密质的、 外环骨板之间,

呈圆桶状, 由同心圆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和中央一条哈佛氏管组成, 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 神经组织 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 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以及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神经元 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骨组织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几种细胞组成, 即骨基质和骨细胞, 骨原细胞,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组织的功能是支持、连接、保护、储存钙磷、造血等 软骨 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 是固态的结缔组织, 对机体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透明软骨 分布较广, 成人的关节面软骨,肋软骨, 呼吸道的一些软骨都是这种软骨。 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较脆,易折断。 纤维软骨 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 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 是由大量平行或交错的胶原纤维排列而成, 软骨细胞较少。

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攀郭理* 郑鸿英 摘要: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综合传统的ITS系统优势,同时又结合Web的特点,系统具有智能性,能够智能地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模型,探讨了智能教学系统的知识库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及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最后给出系统实现的具体思路和解决方案。 1 引言 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作为人工智能学科的重要研究应用领域,是21世纪人类社会数字化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其研究涉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由计算机系统负担起人类教育的主要责任,即使计算机系统具有智能,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教师实现最佳教学。由于ITS涉及到多门学科,所用到的相关学科的技术即使在本学科也不够成熟以及人类对其自身的学习过程还认识不够,所以对ITS 的研究仍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存在知识的表示、对学生的评估、对学生错误的诊断、教学规划、人机自然语言对话处理等技术难题。 2 基于Web的ITS的系统模型 2.1 传统的ITS模型 传统上,智能教学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专家知识库(有关领域的知识描述)、学生模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模型(知识的传授方法)和人机交互界面。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人机交互界面部分是在智能教学系统和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通信交流方式,有时也被看成是教学方法的补充而作为教师模型的一部分。 传统的智能教学系统多数是单机或单独运行的(stand.alone),系统费用昂贵,维护代价高,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Web 上构建智能教学系统,这种方式利用网络实现了分布式教学,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用户的并发访问,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 图1传统的ITS模型 2.2 基于Web的ITS系统模型 基于Web的ITS的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知识点库存放课程知识点,知识点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和难度级别、重点度级别等;教学课件库存放各种形式的课件;教学方法库存放各种教学模板。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依据,模型突出了其重要性。模型综合了传统ITS系统的优势,同时又结合了Web 的特点,客户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人机交互界面简洁明了。系统具有智能性,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交流工具进行有效的交互和即时的通信反馈,能够智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和良好的导航结构,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过滤等等,实践证明,基于Web的ITS是ITS

教学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教学法) 1、教学氛围:教学氛围 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 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 外部气氛、场景等。 2、启发式教学:以学 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 发展为目标,通过教 师的启发诱惑与学生 的主动探究,实现知 情意和谐发展的过 程。 3、教学模式:是在一定 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 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 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 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 动程序。 4、讲授法:讲授法是指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 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 知识信息的方法。5、演示法:演示法是指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 示各种实物、直观教 具,或进行示范性实 验,让学生通过观察 获得感性认识,掌握 知识的一种教学方 法。 6、实验法:是指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利用 一定的仪器设备,通 过条件控制引起的有 些变化,从观察这些 变化中获得知识,培 养技能技巧的方法。 7、读书指导法:是指在 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 读课本或课外读物, 以获取知识、巩固知 识、形成能力的一种 方法。 8、研究性学习:是指学 生基于自身兴趣,在 教师指导下,从自然、 社会和学生生活中选 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获取知识、应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学 习活动。 9、讨论学习法:学生在 老师的指导下,为解 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 互研讨、切磋琢磨、 相互学习的一种方 法。 10、调研学习法:调研学 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 习法的简称,它是指 学习者亲自去熟悉和 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 学习方法。11、教学技能: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运用与教 学有关的知识与经 验,促进学生学习, 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 和技巧。 12、导入技能:教师在讲 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 始时,有意识、有目 的地激发学生的兴 趣,引导学生进入新 的学习情境的一种能 力和技巧。 13、板书技能: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根据教学 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 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 图表传递信息的能力 和技巧。 14、评价方法:评价方法 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是指收集 教学的信息、对评价 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 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 总称。 15、合作评价:是指多个 评价主体从多角度、 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 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 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 活动方式。 16、成长记录袋:成长记 录袋是显示学生成就 信息的一连串表现、 作品、评价结果以及 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 的汇集。 17、纸笔测验:根据教学 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 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 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 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 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 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18、网络教学:网络教学 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 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 式。 19、教学媒体:教学媒体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 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 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教学系统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 学活动、___信息资源__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一系统化过程―。 2?传统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认知 主义学习理论 作为理论基础。 3?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4.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按照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 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产 品为中心。 5?巴纳西强调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提出了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6?加涅教学设计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他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他认为教学 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 7? 梅瑞尔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做了如下的阐释: “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 scie nce-based-tech no logy )。”教学 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_。 8?教学设计是运用一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 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10? 1900年杜威提岀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12? 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 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3?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等属于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绪论 名词解释——三无 运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与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 动作分析法——对人体各种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着重研究运动过程中关节和肌肉的工作和探讨人体器官与体育动作之间的关系。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在躯干两侧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 名词解释——历年1个 2008运动终板——是躯体运动神经与骨骼肌纤维之间的特化连接结构,呈椭圆形板状。它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给骨骼肌,引起肌纤维收缩。指运动神经末梢缠绕肌纤维束形成的板状结构,它是效应器 哈佛氏系统——又称骨单位,位于长骨骨干骨密质的内、外环骨板之间,呈圆桶状,由同心圆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和中央一条哈佛氏管组成,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 神经组织——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所组成。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以及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神经元——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骨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几种细胞组成,即骨基质和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组织的功能是支持、连接、保护、储存钙磷、造血等 软骨——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是固态的结缔组织,对机体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透明软骨——分布较广,成人的关节面软骨,肋软骨,呼吸道的一些软骨都是这种软骨。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较脆,易折断。 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是由大量平行或交错的胶原纤维排列而成,软骨细胞较少。 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和会厌等,间质中间有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弹性软骨有较强的弹性。 软骨膜——出关节面软骨以外,软骨的表面均覆有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分为内外两层。主要是为软骨供应营养。

《英语教学法》名词解释

《英语教学法》名词解释 ◆Structural view (结构主义语言理论)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made up of various subsystems: the sound system (phonology); the discrete units of meaning produced by sound combinations (morphology), and the system of combining units of meaning for communication (syntax). ◆Functional view(功能主义语言理论) The functional view not only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but also a means for doing things. In order to perform functions, learners need to know how to combine the grammatical rules and the vocabulary to express notions that perform the functions. ◆Interactional view(交互语言理论) The interactional view considers language to be a communicative tool, whose main use is to build up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Behaviourist theory(行为主义理论)------Skinner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_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______方法,将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转换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设计研究常用的方法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2.谈谈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区别。 3.请简要说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4.试比较分析ID1和ID2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上) 一、填空题 1、学习需要是学习者学习方面_______ 与_______ 之间的差距 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 和_______的综合。 二、名词解释: 1、学习需要 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三、简答题 1、确定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是哪两种?其主要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2、简述小学生的学习风格。 第三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中) 一、填空题 1.分析学习内容一般可采取下列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下列六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认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ABCD模式 三、简答题

2016-2017-1 运动解剖学 复习资料

2016-2017-1 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向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肌力矩大于阻力矩,肌纤维收缩变短克服阻力做功,使运动环节朝向肌拉力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向心收缩。 离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肌力矩小于阻力矩,肌纤维在此过程中渐渐被拉长,运动环节朝向肌拉力相反的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离心收缩。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及树突集中在一起,该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和长树突集中在一起,该部位色泽亮白,称为白质。 前纵韧带: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面,宽厚而坚韧,纵贯脊柱全长,上起自枕骨大孔前缘,下止第一或第二骶椎体前壁,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前壁,椎体后面,细而坚韧,上起自枢椎并与覆盖枢椎体的被膜相续,下止骶中管前壁,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近固定:当骨骼肌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称为近固定,此时起点为定点,指点为动点; 远固定:当骨骼肌收缩时,止点相对固定,称为元固定,此时止点为定点,起点为动点。 矢状面:矢状面是指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冠(额)状面:是指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单关节肌: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单关节肌; 多关节肌: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肉叫多关节肌。 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或肌群称为原动肌。 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成为对抗肌,位于原动肌的对侧。 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称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共同构成椎管,容纳脊髓。椎间孔:两个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神经节:在周围神经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节。弹性足弓:足的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三块楔骨和内侧三个跖骨构成,该弓曲度较大,弹性好,缓冲能力强。 支持足弓:足的外侧纵弓由作为后支柱的跟骨,作为弓顶的骰骨和前支柱外侧的两个跖骨构成,此弓曲度校、弹性差,主要是支持体重和支撑。 加固工作:是指关节周围(或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收缩,以对抗关节由于外力牵拉作用可能产生分离的工作。 固定工作:是指关节运动轴两侧互相拮抗的肌肉共同收缩,其力量互相平衡,使受力作用的环节保持固定不动的工作。 知识点 以下关节需要掌握其组成、运动及周围肌肉: 肩关节髋关节 肘关节膝关节

教学法名词解释

1.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2.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3.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6.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7.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8.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9.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技巧. 10.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11.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12.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13.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14.网络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15.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16.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直接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18.遗传素质:也称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19.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20.教育的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21.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关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23.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24.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享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6.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27.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28.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9.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30.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31.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32.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指定的知道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33.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4.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35.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36.班级:是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的聚合体。它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37.班主任:是由学校指定的,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老师。 38.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39.班风: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而形成一种风气。

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育技术绪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李芒、金林编著,《教育技术学导论》 执教:牡丹江师范学院09级教育技术于洋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板书: 教育技术绪论 一、教育技术定义 AECT1994 AECT2005 二、教育技术学科性质 三、教育技术培养方向 四、教育技术专业能力结构要求 说课材料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进行的是教育技术绪论的说课部分。在教育技术绪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中,我首先对教学对象进行了分析,教学对象分析: 我设定教学对象为刚刚步入大学的教育技术学的新生。由于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情况缺乏了解,心终会对本专业存在很多的疑惑。那么,《教育技术绪论》这节课的设计方向就是要为新生们的解除这些疑惑。这节课上完后,效果要能达到学生心中清晰“教育技术学是什么”“教育技术学是做什么的”“作为教育技术学的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等问题。 教学内容地位: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学导论》一书中的第一篇。他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在这门课的教学内容上起着引导性的作用,而且为整个专业课的学习指明了一条道路。 在分析过以上两个必要因素后,我将我的教学设计方案分成六大模块,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模块,我将目标分为知识与情感两方面。在知识方面,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 A.学生能陈述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推出的AECT1994和2005教育技术定义并理解其内涵 B.学生能了解教育技术学科性质及专业培养方向 C.熟知自己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在情感方面,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 A.在学生了解专业特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 B.学生能主动明确自己大学期间要完成的任务及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学重难点: 在本节课中,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定义,而难点则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教学媒体: 教师主要采用黑板和多媒体两种媒体。 教学方法: 教师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提问互动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在课前,除了需要熟悉教学内容还需搜集与本节课课程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并能将它们很好地融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过程 一、引入环节:设置氛围,自然引出教学内容 通过播放视频:将大学新生的基本状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会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二、查找重点:任务驱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讲解定义过后,要求学生找出定义中的重点词汇,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三、脑力激荡:学生分组讨论,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讨论1994和2005定义的不同之处,可以让学生对两个定义记忆更为深刻,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归纳总结: 教师分条讲解教育技术学的特点后,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教育技术学科性质,

五步教学法解释

“五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实施意见 一、实验目的 坚持生本教育中“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教学宗旨,遵循“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课堂主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做自己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会学,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二、课改内容 学校在吸收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及杜郎口中学学习模式精髓的同时立足自身实际,取长补短,尝试开展“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全方位开放。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深入探究、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发展能力。课堂上用丰富多彩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取代单一的讲解接受式学习,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慧。 依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反馈检测、当堂达标”等课改思想与思路,课堂模式在操作分为五个大环节:揭示目标——小组合作——展示点评——拓展延伸——总结提升(语文:激发兴趣,揭示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研读品析——展示点评,情感升华——拓展延伸,总结提升。数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目标,明确任务——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尝试练习,拓展延伸——整体回顾,总结提升) “五步教学法”较之以往课堂主要有三方面的改变:一是备课模式的改变,二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三是课堂模式的改变。 (一)改变备课模式——编好用好导学案 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学案和教案有本质区别。首先,学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这是根本性的转变,是学校以生为本

(完整版)何克抗主编的《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笔记

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笔记 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新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教学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我们把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各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看成教育系统或教学系统。 3、教学系统的基本层次:机构层次的系统、管理层次的系统、教学层次的系统、学习层次的系统。 4、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系统分析技术、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等子技术构成了系统方法的体系和结构。 5、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6、细化理论: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 7、成分显示理论: 8、ITT: 9、教学处方理论:六个基本概念、一个理论框架、三条基本原理、两个关于教学设计的知识库。 10、肯普模式: 11、史密斯—雷根模式: 二、思考题: 1、有人认为“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二者研究对象相同,是性质上的低层次重复和名词概念间的混同与歧义”,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答: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新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学科层次上都有所区别: 研究对象: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学科性质: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较高理论层次的学科);教学设计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在学科层次上较低一级)。 理论基础:教学论通过对教学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与方法,即以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本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条件与方法;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两者对教学理论的强调也不同,教学论只是依据理论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与方法,而教学设计不仅强调教学理论还强调学习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更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总之,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一般规律的理论性学科,是描述性的还不是规定性的理论;而教学设计本身并不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只是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是规定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理论。 2、回顾我国教学设计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1、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的基本轴 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的轴 3、冠状轴(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并与垂直轴和矢状轴相互 垂直的轴 4、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5、冠状面(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 的切面 6、水平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7、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骨结缔组织形成的连结 8、运动环节:指人体中能够围绕关节进行运动的人体的一部 分或肢体的一部分 9、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包括滑车关节 和车轴关节 10、双轴关节: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骨可在 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11、多轴关节:具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做各个方面的 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12、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或肌肉群 13、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 14、动力工作:肌肉收缩时关节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的的长 度亦有变化

15、静力工作: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是平衡阻力矩使 关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16、向心工作:当肌力矩大于阻力矩时,肌肉做克制性工作 17、离心工作:当肌力矩小于阻力矩时,肌肉则做退让性工作 18、支持工作:指位于关节基本轴同一侧的肌肉保持持续性收 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相应关节保持静止姿势 19、上呼吸道: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20、肺门:肺的内侧中间有椭圆形的凹陷处称为肺门 21、肾单位(泌尿部):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可分为肾小体和肾 小管,每个肾约有100~400万个肾单位 22、原尿:经过滤膜进入肾小囊的液体 23、终尿:原尿中大部分水分,无机盐,电解质,葡萄糖等经 过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被运输回血液后剩下的液体经输尿管到膀胱排出体外的称为终尿 24、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 脉再回到心室,循环不止 25、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 支最后送到身体部位的毛细血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其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后,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静脉流回右心房 26、肺循环(小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经各级分支 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

基于信息元的教学资源组织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信息元的教学资源组织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以文本类型教学资源为研究对象,在领域知识可拓信息网模型和CELTS-3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信息元的教学资源组织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信息特征元数据描述框架、特征词获取、信息元距离度量、信息元匹配规则以及匹配算法等。该系统通过有限的信息元描述无限的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效组织,支持学习过程中资源自动重组。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元;特征词;元数据描述框架;匹配规则;匹配算法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Organizing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Units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tension information net of a field of knowledge and CELTS-3, this paper targets at text-typed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laborates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organizing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units, including a frame describing basic data of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btainment of characteristic words, distance between information units, as well as matching rules and algorithm of information unit, etc. The system organizes infinite teaching resources by finite information units, implements efficient organization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us supports the resources automatic regrouping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Key words】Teach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Unit; Characteristic Word; Frame Describing Basic Data; Matching Rule; Matching Algorithm 随着网络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教育资源的质量对现代网络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1],教师的意图、观点和思路只有通过教育资源的形式才能得以体现。当前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4]:资源库之间的互操作缺乏相应规范;资源独占系统导致了资源开发的低水平重复和可共享范围小;资源可重用性差,不能根据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自动重组等。普遍认为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1-4]:(1)教学资源不规范。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的元数据描述标准,有着各自的开发目的,使用不同的开发系统。(2)教学资源不独立。长期以来教学软件的

名词解释大全

教育学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狭义的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是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3.受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6.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规格和素质发展要求的预期设想和规定。 7.培养目标: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 8.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 9.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0.教育制度:广义的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指学校教育制度。 1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13.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14.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15.个体的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16.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学习组织制度。 17.教师: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都可称之为教师。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18.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9.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20.课程:广义上课程是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狭义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主要体现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之中。 21.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2.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3.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