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图表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图表分析

1.结合等值线图,考查等值线的判断、规律和应用。

2.依据一种或几种地理统计图表,考查地理图表判读及数据分析能力。

3.以多种形式地理图表资料为切入点,考查地理现象的分布、成因及发展过程。

一、统计图

根据地理数字资料绘制而成的图形叫统计图,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数量上的相互关系,是地理图象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坐标图与结构图两类。

1.坐标图:分二维、三维与多维坐标图,如:

2.结构图:包括扇状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及矩形结构图,如:

扇形结构图

饼形结构图

柱状结构图

二、关联图

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通过带箭头的线段将有联系的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联网而形成的图形就叫关联图,它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要素联系图、生产联系图及自然与经济发展联系图三

类。如:

华北自然条件与治理措施关联图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

三、示意图

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成因、演变和地理原理等的一种图形。它包括剖面图、分布图、原理图及地理过程示意图等。如:

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

我国某汽车企业生产发展过程及远景规划示意图

四、等值线图

把数值相同的点用线条连起来就形成了等值线图,它包括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深线、等降雨量线、等太阳辐射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pH值线、等地租线、等污染物线等多种等值线图,是目前高考中最主要的一种考试图形。如:

我国局部等降水量线

五、景观图及漫画

景观图包括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图,其中既有素描图,也有照片加工而成的图。漫画多以资源、人口、粮食、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其寓意深远。

漫画

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六、表格

表格可以把冗长的文字叙述加以简化,进行高度概括,是地理统计资料的重要表现形式。

七、图表分析的一般要领

1.先读图名。

这一步常被学生所忽视,他们拿到试卷,直奔主题,直接读图分析,这样就显得无目的性,针对性不强。所以做读图分析题时,首先要读图名,因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的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握考题的知识范围,在有限范围内思考问题,把握答案的准确性高,得分率肯定也很高。如读“世界铁矿分布图”,就应该把握名称中所含的知识要素:范围——世界;内容——铁矿分布。如“中国一月份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其表明了图示区域是中国,主要内容是“一月气温分布”。

2.细辨图例。

图例是地图的特殊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只有阅读图例后方可去把握图中所包含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图表分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但学生们要注意的是图中所给的图例既有常规习惯性图例,此图例只靠平时记忆掌握,也可能是设定的新图例,要因题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如题中有“▲、■、⊙”等符号就是常规符号,它们的意义是铁矿、煤矿、城市。若有的特殊的图例,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图例确定。

3.挖掘信息。

前两点是该步骤的前提,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表分析的关键所在,也是解题的归宿。其基本的方法是:第一了解图示展示的地理位置。掌握位置是解题

的关键,具体分析方法是:①地理坐标法:是根据图中的经纬度确定地理事物所在的位置和占据的空间。②海陆相对位置法:就是根据大陆内部、大陆东部、西部和海洋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如某大陆西岸为太平洋,东岸为大西洋且位于南半球,就可以确定为南美大陆。③区域轮廓形状法:如法国形状像六边形、中国的形状像公鸡、智利国土世界最狭长等。④区域特征法: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特征(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动植物特征、土壤特征、自然带等)和人文特征(建筑风格、地方风俗习惯、文化古迹、工农业生产特征等),根据已掌握的特殊性区域特征确定区域位置。第二从图示中挖掘自然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等。第三分析图中显现和隐含的人文特征。如资源、工矿企业、城市、乡村居民点、交通枢纽和线路等。第四分析图表中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值特征。(比例尺大小、数值的最大最小值、所占份额、数据的增减状况等)

4.图文转换。

这是读图分析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关卡,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思维能力的反映。就是学生根据图表中地理信息,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论证和陈述的过程,即为答题过程。如学生拿到一幅等温线分布图后,根据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的大小、递变规律、走向、弯曲凸凹状况、疏密程度等特征去推知月份、季节、南北半球及影响因素等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