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注射剂GMP检查要点

合集下载

药品GMP检查工作要点

药品GMP检查工作要点

药品GMP检查工作要点1、药品GMP认证检查提出缺陷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

2、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否有变动,是否能够确保履行职责;企业负责人、质量保证负责人及其人员、质量控制负责人及其人员、药品生产和原辅料管理负责人的专业、学历、资历及其履行职责的实际能力。

3、新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全体工作人员是否进行药品GMP培训。

4、生产厂房及其设施、生产设备、仓储条件、检测仪器等是否发生变更及其符合药品GMP情况。

5、新增生产品种的工艺验证及相关文件的补充和完善情况;生产规模及其生产品种扩增或调整与生产及检验能力是否匹配。

6、物料供应商审计,包括选择原则、审计内容、实地考核周期、认可标准、审计人员资格、批准及变更供应商的审批程序等是否能够确保物料质量;是否与物料供应商签定合同;物料验收、抽样、检验、发放标准、程序及其执行情况。

7、物料及产品按规定条件秩序合理存放,有明确的状态标志;货位卡内容齐全、清晰,物卡相符;每种原料、辅料使用情况,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其验证情况。

8、药品生产用辅料是否与申报注册标准相一致,如有变更是否按照要求进行申报并得到批准,辅料是否按相关规定进行了检验。

9、空气净化系统的温度、湿度、换气次数、风速、风压、自净时间、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等控制标准、检测周期、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处理措施;生产厂房及空气净化系统清洁消毒方法、消毒周期、认可标准;高效过滤器更换标准、更换周期及其验证情况。

10、制水系统及其验证:⑴纯化水、注射用水制备方法及系统运行方式;⑵注射用水制备、储存、分配、使用方式;⑶系统清洁、消毒方法、消毒周期、验证周期及其确定依据、执行情况。

11、压缩空气、惰性气体等净化及其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更换周期确定依据及其执行情况。

12、配制药液到灭菌或除菌过滤的时间间隔、除菌过滤操作环境以及无菌药液到分装的转运方式、时间间隔;待冻干中间产品的滞留时间、待灭菌的中间产品滞留时间及其验证;无菌过滤器完整性试验;是否对待灭菌的中间产品污染菌总数(包括需氧菌和耐热孢子)规定限度并遵照执行。

药品GMP检查要点

药品GMP检查要点

药品GMP检查要点药品GMP检查要点包括化学药品注射剂GMP检查要点、中药注射剂GMP检查要点、血液制品GMP检查要点、重组产品GMP检查要点、疫苗菌苗GMP检查要点等,遵循以下原则。

一、检查要与品种相结合根据申请认证的剂型,选择该剂型中产量大、工艺复杂、质量不稳定等高风险品种,从原料购进到成品出厂进行全过程检查。

每个剂型至少选择3个品种,不足3个品种的全部检查。

二、检查要与品种的生产工艺相结合核对并确认其是否能够按其注册申报的处方和工艺生产。

三、措施和工艺参数应有验证数据支持要检查关键工艺参数的验证资料对激素类或抗肿瘤类化学药品与其它药品共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的,要重点检查其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及验证数据。

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真实运作情况检查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各种记录、台帐、凭证,从深层次查清其真实运作情况,即要从表象查到真相。

(一)化学药品注射剂GMP检查要点根据药品GMP原则要求,结合注射剂生产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提出化学药品注射剂GMP跟踪检查要点,旨在督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变更情况和实际运行状态。

检查组须对如下内容按照药品GMP要求,逐一核实,并详细陈述。

1、药品GMP认证检查提出缺陷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

2、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否有变动、是否能够确保履行职责;企业负责人、质量保证负责人及其人员、质量控制负责人及其人员、药品生产、物料管理负责人员专业、学历、资历及其履行职责的实际能力。

3、生产厂房及其设施、生产设备、仓储条件、检测仪器等是否发生变更及其符合药品GMP情况。

4、新增生产品种的工艺验证及相关文件的补充和完善情况;生产规模及其生产品种扩增或调整与生产及检验能力是否匹配。

5、物料供应商审计,包括选择原则、审计内容、实地考核周期、认可标准、审计人员资格、批准及变更供应商的审批程序等是否能够确保物料质量;是否与物料供应商签定合同;物料验收、抽样、检验、发放标准、程序及其执行情况。

化学药品注射剂GMP检查要点

化学药品注射剂GMP检查要点

化学药品注射剂GMP检查要点根据药品GMP原则要求,结合注射剂生产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提出化学药品注射剂GMP跟踪检查要点,旨在督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变更情况和实际运行状态。

检查组须对如下内容按照药品GMP要求,逐一核实,并详细陈述。

1、药品GMP认证检查提出缺陷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

2、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否有变动、是否能够确保履行职责;企业负责人、质量保证负责人及其人员、质量控制负责人及其人员、药品生产、物料管理负责人员专业、学历、资历及其履行职责的实际能力。

3、生产厂房及其设施、生产设备、仓储条件、检测仪器等是否发生变更及其符合药品GMP 情况。

4、新增生产品种的工艺验证及相关文件的补充和完善情况;生产规模及其生产品种扩增或调整与生产及检验能力是否匹配。

5、物料供应商审计,包括选择原则、审计内容、实地考核周期、认可标准、审计人员资格、批准及变更供应商的审批程序等是否能够确保物料质量;是否与物料供应商签定合同;物料验收、抽样、检验、发放标准、程序及其执行情况。

6、物料及产品按规定条件秩序合理存放,有明确的状态标志;货位卡内容齐全、清晰,物卡相符;每种原料、辅料使用情况,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其验证情况。

7、空气净化系统的温度、湿度、换气次数、风速、风压、自净时间、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等控制标准、检测周期、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处理措施;生产厂房及空气净化系统清洁消毒方法、消毒周期、认可标准;高效过滤器更换标准、更换周期及其验证情况。

8、制水系统及其验证:⑴纯化水、注射用水制备方法及系统运行方式;⑵注射用水制备、储存、分配、使用方式;⑶系统清洁、消毒方法、消毒周期、验证周期及其确定依据、执行情况。

9、压缩空气、惰性气体等净化及其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更换周期确定依据及其执行情况。

10、配制药液到灭菌或除菌过滤的时间间隔、除菌过滤操作环境以及无菌药液到分装的转运方式、时间间隔;待冻干中间产品的滞留时间、待灭菌的中间产品滞留时间及其验证;无菌过滤器完整性试验;是否对待灭菌的中间产品污染菌总数(包括需氧菌和耐热孢子)规定限度并遵照执行。

药品GMP检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药品GMP检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药品GMP检查要点及注意事项一、现场决不允许出现的问题1、物料(含化验室菌种、车间物料)帐、卡、物不符或没有标签;2、现场演示无法操作、不能说清如何工作;3、现场存在废旧文件(包括垃圾桶、垃圾站),有撕毁记录,随意涂改现象;4、专家面前推卸责任、争辩、训斥下属;5、环境温湿度、压差、洁净区密封等方面存在问题。

二、指定负责回答问题的人员素质要求1、有能力能胜任的;2、自信的;3、可靠、可信任的(以防故意捣乱);4、有经验的/有知识的。

三、各部门必须注意的问题(一)设备设施方面必须避免出现的问题1、不合理安装;2、管道连接不正确;3、缺乏清洁;4、缺乏维护;5、没有使用记录;6、使用(精度小范围)不合适的称量设备;7、设备、管道无标志,未清楚地显示内容物名称和流向;8、有故障和闲置不用的设备未移走或标识不清楚。

(二)生产现场检查时避免出现的问题或关注点1、人流、物流、墙壁、地板、温度、交叉污染。

2、每个区域,每次只能生产一个产品,或者必须没有混淆、交叉污染的危险。

3、同一批物料是否放在一起。

4、在开始生产之前,对生产区和设备的卫生进行检查。

5、产品和物料要有防止微生物和其它污染源污染的措施。

6、进入生产区人数受控制,偏差受控制,中间过程受控制。

7、计算产量和收率,不一致的地方则要调查并解释。

8、签字确认关键步骤。

9、包装物或设备进入生产区之前,清除其上不适当的标签。

10、已经做了环境检测。

11、避免交叉污染,定期有效的检查,有SOP。

12、避免灰尘产生和传播。

13、生产前要经过批准,(有生产指令)。

14、中间产品和待包装品:储存条件符合,标识和标签齐全。

15、熟悉重加工的SOP。

16、在生产区域内不得有:吃东西、喝水、吃零食、抽烟,或存有食物、饮料,私人药品等私人物品。

17、操作者不得裸手直接接触原料、中间产品和未包装的成品。

18、GMP检查员的洁净服按男女(车间及时与质量部确认)备足,备合体。

员工不得将工作服穿出规定区域外。

最终灭菌注射剂GMP检查要点

最终灭菌注射剂GMP检查要点

最终灭菌注射剂GMP检查要点一、无菌药品综述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包括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和其它无菌药品。

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悬浮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悬浮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可分为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等。

为了提高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注射剂中除主药外还通常添加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附加剂”。

常用的附加剂增溶剂、湿润剂或乳化剂、缓冲剂、混悬剂、稳定剂、抗氧剂、抑菌剂、止痛剂等。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注射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检查项目包括无菌试验、细菌内毒素或热原试验、不溶性颗粒、可见异物、装量、装量差异、理化指标等。

注射剂按灭菌方式可分为最终灭菌注射剂和非最终灭菌注射剂,最终灭菌注射剂通常具有一定耐热性,能通过热处理的方式去除制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保证最终灭菌注射剂的无菌性的主要措施是在生产过程中有效控制生物负荷,并对内包装完毕的制品进行最终灭菌。

通常采用湿热灭菌。

最终灭菌的注射剂包括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等,其生产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配制(浓配、稀配)、过滤、灌封、灭菌、目检、贴签和外包装等工序。

我国注射剂GMP认证检查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总则及无菌药品部分,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参考文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国家医药管理局推行GMP.GSP委员会编,1996年4月第1版。

药品GMP认证化验室检查重点

药品GMP认证化验室检查重点

02
化验室设施与环境
设施配置与布局
01
02
03
实验室布局
化验室的布局应合理,符 合生产流程和操作要求, 避免交叉污染和差错。
仪器设备
化验室应配备必要的仪器 设备,如天平、滴定管、 分光光度计等,并确保其 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风与排气系统
化验室应有完善的通风与 排气系统,确保室内空气 流通,减少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
化验室应进行方法学验证与 确认,以证明其检验方法符 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方法学验证与确认应包括实验 室内比对、实验室间比对等方 式,以确保检验方法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05
化验室样品管理
取样计划与操作规程
取样计划
制定详细的取样计划,确保从生产线上、仓库、实验室等不 同来源的样品都能被覆盖。
操作规程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取样的方法、工具、数量、频次等 ,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样品标识、储存与处置
标识管理
对每个样品进行唯一标识, 包括名称、批号、取样日 期等信息,确保样品可追 溯。
储存条件
确保样品在适当的温度、 湿度条件下储存,避免样 品变质或交叉污染。
处置流程
制定样品的处理和销毁流 程,确保样品的安全和合 规性。
消毒与灭菌
化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与灭菌,确 保室内环境卫生和实验器具的清洁 度。
03Biblioteka 化验室设备与仪器设备清单与校准
设备清单
确保化验室具备所有必要的设备和仪 器,并建立详细的设备清单,以便进 行日常管理和检查。
校准计划
制定设备校准计划,确保所有设备按 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校准,以确保 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品gmp认证化验室检查重点

企业药品GMP检查指南

企业药品GMP检查指南

企业药品GMP检查指南企业药品GMP检查指南是指为了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对企业制药流程、设备、人员、环境、原材料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检查。

本文将从GMP检查的概念、实施原则、检查重点以及企业考核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企业排查问题提供帮助。

一、GMP检查的概念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所谓良好的生产规范,是指在制药生产流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良好的制药规范、控制措施和检验方法,来保证生产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等一系列标准。

GMP将各种生产环节与质量管理结合,以养成一套科学、规范、完善和可行的制药流程,让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和生产中自我约束,实现提供安全、有效、质量可靠的药品目标的行业标准。

在GMP检查中,检查单位或个人会对制药企业的流程、人员、设备、环境、原材料等多方位进行了解核查,以判定各环节是否符合相关的GMP标准规范,确定制药流程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GMP检查的实施原则1、质量第一原则在GMP检查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质量第一。

企业应该将质量视为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始终坚持对药品质量的完美把控,确保药品符合良好的制药规范和国家标准。

2、合理性与先进性原则在生产线建设上,企业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将现代化工艺和设备应用到生产流程中,不断提高制药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3、人员的技术和质量意识原则企业要通过专业的培训体系、技术指导和文化传承,提高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的制药知识、技能和业务素养,在生产过程中更好的保障药品安全和合规性。

三、GMP检查的检查重点1、原材料采购、存储、调配在GMP的生产流程中,原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药品生产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要求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接收、货物登记、仓库管理、调拨和出库等方面做好规范化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标准化so$PTE(\_RIO $HNPR文件管理制度,加强供应商评价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预防原材料减少或者纯度变化等风险。

药品GMP质量管理系统简介及检查关注点

药品GMP质量管理系统简介及检查关注点
面、明确 (岗位描述)
编辑ppt
生产管理负责人职责
1.确保药品按书面规程生产、贮存,以保证药品质量; 2.确保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 3.批准并确保执行与生产操作相关的各种操作规程; 4.确保生产记录经指定人员审核并签名后,送交质量管理
部门; 5.检查本部门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情况,以保持其良好的运
行状态: 6.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 7.协助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和监督物料的供应商; 8.确保本部门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
/评估性/不合格费用)
编辑ppt
湿件 硬件
软件
第二部分 机构与人员
•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 组织机构检查要点 • 人员检查要点
编辑ppt
组织机构与人员
1
组织法人
组织法人
生产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生产部门负责人
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
生产部门
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
• 机构设置:制衡原则
---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均应独立于其它部 门;
• 质量管理部门=质量保证部门+质量控制 部门。
建立、监督、完善质量体系
---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和生产管理部门的 负责人均不得互相兼任;
---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不得委托给其它 部门。
• 关于人员数量:一定数量不进行具体限 定,检查中结合具体企业实际掌握,从 总体来衡量。
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安排。
编辑ppt
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
• 1.确保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符合注册批准的要求和质 量标准;
编辑ppt
GMP在APIs生产中应用(ICH Q7a)
生产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药品注射剂GMP检查要点
根据药品GMP原则要求,结合注射剂生产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提出化学药品注射剂GMP跟踪检查要点,旨在督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变更情况和实际运行状态。

检查组须对如下内容按照药品GMP要求,逐一核实,并详细陈述。

1、药品GMP认证检查提出缺陷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

2、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否有变动、是否能够确保履行职责;企业负责人、质量保证负责人及其人员、质量控制负责人及其人员、药品生产、物料管理负责人员专业、学历、资历及其履行职责的实际能力。

3、生产厂房及其设施、生产设备、仓储条件、检测仪器等是否发生变更及其符合药品GMP 情况。

4、新增生产品种的工艺验证及相关文件的补充和完善情况;生产规模及其生产品种扩增或调整与生产及检验能力是否匹配。

5、物料供应商审计,包括选择原则、审计内容、实地考核周期、认可标准、审计人员资格、批准及变更供应商的审批程序等是否能够确保物料质量;是否与物料供应商签定合同;物料验收、抽样、检验、发放标准、程序及其执行情况。

6、物料及产品按规定条件秩序合理存放,有明确的状态标志;货位卡内容齐全、清晰,物卡相符;每种原料、辅料使用情况,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其验证情况。

7、空气净化系统的温度、湿度、换气次数、风速、风压、自净时间、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等控制标准、检测周期、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处理措施;生产厂房及空气净化系统清洁消毒方法、消毒周期、认可标准;高效过滤器更换标准、更换周期及其验证情况。

8、制水系统及其验证:⑴纯化水、注射用水制备方法及系统运行方式;⑵注射用水制备、储存、分配、使用方式;⑶系统清洁、消毒方法、消毒周期、验证周期及其确定依据、执行情况。

9、压缩空气、惰性气体等净化及其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更换周期确定依据及其执行情况。

10、配制药液到灭菌或除菌过滤的时间间隔、除菌过滤操作环境以及无菌药液到分装的转运方式、时间间隔;待冻干中间产品的滞留时间、待灭菌的中间产品滞留时间及其验证;无菌过滤器完整性试验;是否对待灭菌的中间产品污染菌总数(包括需氧菌和耐热孢子)规定限度并遵照执行。

11、无菌分装环境、设备(单机、联动线及其生产厂家)、过程监控等及其再验证。

更换品种或批次的清洁方法、清洁剂或消毒剂选用标准、配制是否经过除菌过滤;清洁剂或消毒剂所用容器及存放时间等是否能够防止污染;同一操作区有两台或数台分装机同时生产,产品批号划分及防止混淆的措施。

12、直接接触中间产品、激素类产品、抗肿瘤类产品与普通化学药品,以及非最终灭菌注射剂与最终灭菌注射剂共用生产设备与设施,更换品种时清洁方法及其有效的验证,如清洁指标成分确定依据、取样位置、取样方法、挑战性试验、检测方法、判断标准等。

13、灭菌设备容量与生产规模匹配程度;灭菌设备热穿透试验、热分布试验、最大量、最小量及生物指示剂验证数据;灭菌温度监测方式、灭菌时间、Fo值、压力控制及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灭菌设备产品批号划分及灭菌前后防止混淆的措施。

14、质量控制部门是否能够按规定独立履行职责;对物料、中间产品、产品实行全项检验,如部分检验,其确定原则;采用的检验标准符合法规要求;按程序如实出具检验报告;按规定留样及观察;如有委托检验,其被委托方资质、协议及其执行情况;
15、批记录(生产、包装、检验)检查要覆盖企业常年生产所有品种,每类品种至少抽查
3批记录,不足3批的全部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是否按照注册处方、工艺规程及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及检验,生产过程的物料平衡、偏差处理及不合格品处理情况;批记录内容是否真实、数据完整,字迹清晰、具有可追溯性。

16、质量保证部门是否能够按规定独立履行物料抽样及不合格的物料不准投入生产、合格产品方可放行、不合格物料及成品处理等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对物料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计及评估,并严格履行质量否决权。

17、销售记录能够全面、准确反映每批药品的去向,必要时能够追查并及时全部收回。

18、委托生产或接受委托生产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19、企业是否发生过违反《药品管理法》及其它法律法规行为,省级药监部门的处理意见或结果;本次检查发现违法的具体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