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学员体能训练预防伤病发生与预防分析
军训期间如何预防常见伤病

军训期间如何预防常见伤病军训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和锻炼意志品质的重要方式,但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伤病。
为了确保军训的顺利进行,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在军训期间预防常见伤病的方法:一、做好热身和拉伸在每次军训开始前,充分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热身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温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激活肌肉,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例如,可以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简单的跳跃动作等,时间控制在 10-15 分钟左右。
训练结束后,同样不能忽视拉伸。
拉伸可以帮助放松肌肉,缓解肌肉酸痛和疲劳,预防肌肉拉伤。
针对军训中常用到的肌肉群,如腿部、臀部、腰部、肩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拉伸。
每个动作保持 15-30 秒,重复 2-3 次。
二、保持正确的姿势在军训的各种训练动作中,保持正确的姿势能有效减少伤病的发生。
例如,站军姿时,要挺胸收腹,双脚微微分开,膝盖自然伸直,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避免弯腰驼背或过度前倾后仰。
正步走时,腿部要抬到规定高度,脚尖下压,脚掌着地时要平稳,手臂摆动要自然有力,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三、合理安排休息军训期间的体力消耗较大,因此合理的休息非常重要。
教官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训练强度,适当安排休息时间。
一般来说,每训练30-60 分钟,休息 10-15 分钟。
在休息期间,学生要抓紧时间放松身体,补充水分,调整呼吸。
避免在休息时过度活动或打闹,以免影响体力恢复。
四、注意饮食和营养军训期间,学生的能量消耗较大,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饮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要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每天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里。
可以随身携带水杯,随时补充水分,但不要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应少量多次饮用。
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因素及其预防方法

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摘要: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伤病发生几率高,有必要对其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预防方法。
本文首先对军事体育训练的伤病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个体因素、训练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军事体育训练伤病预防方法,以期对伤病发生几率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因素;预防方法前言伤病问题是困扰军事体育训练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个体素质较差、训练方法不得当、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目前军事体育训练伤病问题十分严重,影响了军事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
在对其易发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系统的分析方法,全面找出伤病易发的因素,进而制定全面的防护体系,改变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的状况。
一、军事体育训练的伤病易发因素分析(一)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在参军前的心理结构和个性定向对其军事勤务适应性有重要影响。
Shuer等人在研究中支出,42%的伤病情况都与突发事件有关,个体出现恐惧、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状态都容易引发训练伤病,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个体对自身期望值过高、自信心不足或缺乏训练动机等;(2)健康状况,患有肺结核、关节肿痛等慢性病的个体在训练时更容易出现训练伤病,对于运动拉伤、训练性腹痛等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造成器质性损害;(3)个体的年龄、性别、睡眠质量、身体形态等其他因素也会对训练伤病发生几率产生较大影响,比如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较差的个体更容易出现训练伤病[1]。
(二)训练因素训练因素导致的军事体育训练伤病主要包括:(1)因过度训练导致疲劳性伤病,相关调差结果显示,60%训练伤病都与过度疲劳有关,其中新训练伤的疲劳性伤病更高达82.3%;(2)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的训练伤病,在进行一些高强度训练时,如果没有进行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个体肌肉尚未达到适宜训练强度的水平,在此情况下容易因用力过猛造肌肉拉伤等训练伤病;(3)运动负荷不合理导致的训练伤病,对于一些技术难度高、强度较大的专项训练,如果训练频率过密,或单次训练时间过长,都容易引发训练伤病[2]。
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的发生与预防

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 新 学员; 体能训练: 伤病: 预 防
表 1新 训 体  ̄ g l i J i l 练 课 中 学 员 受伤 部 位 统 计 表 1 体 能训练伤病发生 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1 . 1研 究 对 象 和 方 法 ( 1 ) 研究对象 以某军校 2 0 1 2 级新学员共 8 3 3人 , 训练科 目为基础体 能训 练 , 包括 1 0 0米 、 3 0 0 0米 、 俯 卧撑 、 仰卧起 坐 、 单杠、 双杠 、 立位 体前屈 , 平均每天 2课时 , 训练周期为一个半月 。 ( 2 ) 研究 方法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体 能训 练课结束时 , 对 参加新训 的学员进行 问卷调查 , 根据 问卷调查各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表 2 新 学 员体 能 训 练 课 受 伤 原 因 统计 1 . 2结果 与分析 ( 1 ) 伤病人次统计 。 通过 回收 问卷进行整理 , 在新训体能训练课 中共有 1 9 4名学员受 伤 , 占全体新生的百分 比为 2 3 . 2 9 %。 ( 2 ) 受伤部位统计分析( 见表 1 ) 。调查结果表明 , 体f l l  ̄ i J , t l 练课 伤 病多发生 在下肢 , 踝 关节 、 脚面 、 小腿伤发生率 和构成 比都 较高 , 尤 其是踝关节和脚 面 , 通过损伤诊断 的调查 , 关节扭伤和肌 肉、 韧带的 劳损占损伤种类 的 9 0 %以上。 ( 3 ) 受伤原因统计分 析( 见表 2 ) 。新学员受伤 的原 因很多 , 其 中 最 重要 的原 因是局部运动负荷过大 、 微伤积累 、 身体疲 劳 , 新学员入 要及时 的采取 有效措施消除学员在训 练 中所产生 的疲 劳 , 防止 学 入伍前多 为应届高 中生 , 平 时缺乏体育锻炼 , 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 后, 长期训练造成肌肉疲 劳的积 累而导致伤病的发生 。 身体不 能适应集 中强化训练所需的体能状态。 这就要求教员在训练结束后要组织学员进行有效 的放松 、 恢 复 2体 能训练课伤病发生的预防 活动 , 其次在受伤之后要采用理疗 和药物等治疗手段 , 辅助 以热敷 、 2 . 1 要 加强健康 、 预防伤病教育 加 强健康 、 预防伤病 教育 , 各 职能部 门要 密切配合 , 有针 对性 针灸和按摩等方 法。 学员在 强化训练期 间 , 要 有充足 的睡眠保障 , 睡 眠是最重要 的 地、 经常性 地开展相关教育 。 教员 、 医务工作者要经 常开展运动生理 如果睡眠不 足 、 抵抗力下降 , 学 员对损伤 的耐受力也 学和运动医学知识的宣传 教育 , 让学员更 多的掌握健康和预防伤病 恢复手段之一 , 会减弱。 的知 识 。 在营养方面也应得到保障 , 建议新 学员膳食结构安排要科学合 2 . 2 加 强医务监督 要让学员有充 足的蛋 白质 、 脂肪、 维 生素摄入 , 以保证体能训 练 ( 1 ) 做 到每一块训练场地 , 都有 医务工作者在保 障 , 监督预防各 理 , 类训练伤 的发生及存在 的问题 , 及时处理一些 急性伤 , 解答学 员对 身体所 需能量等 。 ( 4 ) 循序渐进 、 合理负荷 、 避免过度训练 伤病防治方面的问题 。 整个体能训 练期 间都要遵 循科学训 练原则 ,加强身 体全面训 ( 2 ) 建 议给每一个建制 连队配发 一药箱 , 装有 常用而又必 备的 练, 注意训练的节奏和训练量 的合理安排 。 要大肌群在先 、 小肌群在 药 品。 轮流交替 、 循序渐进的原则 。强调运动训练从简单到复杂 , 克 服 ( 3 ) 对急性患者 的康 复期 、 慢性病患者 , 要加 强医学观 察 , 并对 后 、 单 一动作 、单一项 目的长时间重复训练或单位时间内超负荷训 练 ; 如何进行有针对性康 复性训练提 出指导意见 。 训练计划要考虑到机体的可接受性 和个 人特点 , 对 出现运动性疲劳 2 . 3 科 学 组 训 给予适 当的训练调整 。 ( 1 ) 制定合理 、 切 合实 际的训练计划 。 教务部门在制定军政基础 者 , ( 5 ) 注重伤病 的康复性训练 集 中强化训 练计划 时 , 要体现军事训练 的科学性 与合理性 。队列教 康 复性 训练 的原 则是训练 中发 生拉伤 、 扭伤 的急性期 , 根 据伤 员、 体能教员和队干部在训练计划 、 组织施训要有整体设计 。 教 员要 伤病部位不练 , 不伤部位不停训 , 保 了解新学员各训练科 目的常见伤病 , 明确新学员训练过程 中的身体 痛 的轻重建议停训或局部停训 , 证伤病 的恢复。 受伤学员康 复期 , 结合医生意见 , 要循序渐进 的进行 状况, 科学合理 、 切合 实际的制定各 自训练科 目的长期 、 周、 课 的训 同 练计划 。尤其 以减少下肢大强度训练过分集 中 , 致使肌 肉与关 节持 康 复性训练 ,以利于积极 的恢 复受 伤部位功 能和保持体能状态 , 时建议 在该阶段训练时 , 要注重训练 防护装备的使用 , 以保 护受伤 续受力 , 加之乳酸过度堆 积使 肌肉关节 出现疼痛或肿胀。 队干部 , 也 要 充分 了解 当天的训练计划 、 学员 的运 动量和身体状 况 , 不可盲 目 部位 。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随着世界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军队对于军事训练的需求越来越高,训练也越来越加强,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然而,军事训练中的各种伤害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治疗训练伤,成为军队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训练前的防护措施军人要参加各种体能训练、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为了有效的防止训练中的意外伤害,军人要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头盔、护膝、护肘、护臀、护胸等,以保护关键部位,同时要保持良好的足部健康状态,穿合适的鞋袜,避免滑倒和扭伤,这些都是训练前必须进行的防护措施。
二、训练时的注意事项军事训练过程中,指挥员和教练员必须时刻关注官兵的身体状况,对于可能引起的危险和风险,必须进行提前的预警和预防措施,如减少重复运动、减轻运动量、增加适当的休息时间。
在训练期间,要加强督导,坚决杜绝违章乱纪现象,规范训练行为,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1、进行合适的拉伸减压运动在训练后一定要进行合适的拉伸减压运动,帮助肌肉松弛,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和稳定性,有利于防止肌肉拉伤、肌肉疲劳和其他各种训练伤害的发生。
2、进行适当的康复和理疗当官兵出现训练伤害时,应该立即进行适当的康复和理疗,以加速痊愈。
康复和理疗方法包括适当的休息、调整饮食、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按摩理疗、热敷等,具体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训练伤害类型和程度来选取。
3、确定严格的复训标准在康复期间,必须根据训练伤害程度的不同,确定严格的复训标准,以避免复发或恶化。
复训标准包括伤势的完全痊愈、身体状态的恢复到正常水平、人员的心理状态稳定等。
四、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只有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治疗训练伤害。
军人要注意饮食、睡眠、心理调节等方面,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健康。
五、培养正确的训练观念培养正确的训练观念,是预防和治疗训练伤的重要措施。
军人要克服盲目追求成绩、超负荷训练的心理倾向,保持科学、合理、有序的训练方法,坚持渐进式训练,防止身体过度疲劳,以避免各种训练伤害的发生。
2021某军校新生军训中训练伤发生特点与预防范文2

2021某军校新生军训中训练伤发生特点与预防范文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维持官兵战斗力及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入伍新生最重要军事活动。
随着军事训练的不断加强、环境等影响因素下,训练伤发生率有增高趋势[1].为进一步分析训练伤发生特点,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特对某军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参加军训人员均为某军校新生,共745例,均为2012-2013级新生。
其中男612例,女13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22岁,平均(20.09±1.47)岁。
1.2方法 1.2.1训练前调查 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所有新生均当场填写,完成后交于教官。
校方组成8名教官调查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新生性别及入伍前锻炼及受伤情况。
受伤部位以四肢及腰部伤为主,且目前已治愈,不影响正常训练。
1.2.2训练项目及时间 对所有新生进行为期40d的军事训练,训练项目包括队列动作(24h)、射击(射击准备动作和射击动作)、单兵战术(跃进,高、低、侧姿匍匐、对地形地物的利用等)、体能训练(包括5km越野及俯卧撑等)。
期间注意观察新生训练伤情况,如发生训练伤即时就诊,并详细记录发生项目、原因及损伤部位等。
1.3诊断标准严格按照《中国人们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进行,具体包括:(1)军事训练中发生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骨折、扭伤、擦伤、其它器官损伤及晕厥、休克等。
(2)损伤影响次日正常训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及构成比。
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入伍前情况与训练伤发生关系经40d训练后,共146例发生训练伤,发生率为19.60%,其中性别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入伍前锻炼及受伤情况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训练项目与训练伤类型构成比14 6 例训练伤患者中,5 k m 越野训练受伤率最高,为57(39.0 4%)例,射击训练中发生率最低,为8(5.48%)例;受伤类型中以软组织挫伤发生率最高,为48(32.88%)例,其它损伤发生率最低,为10(6.85%)例。
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的发生与预防

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的发生与预防发表时间:2016-05-25T14:32:41.66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袁一楠李延鲜谢孟星王大力[导读]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军校每年都要对新学员进行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对于新学员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摘要】军校每年都要对新学员进行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对于新学员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伤病的发生几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此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学员的身体健康,也对体能训练课的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鉴于此种情况,对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中发生伤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原因;预防一、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发生的原因(一)局部运动负荷过大军校在对新学员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训练强度比较大,而新学员在进入学校之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训练,从而导致学员的身体机能不能立刻适应高强度的训练,由于在训练中部分活动的负荷已经超出了身体机能的负荷水平,这样就导致学员在训练中出现局部受伤的现象比较严重,其中踝关节以及脚面是最常受伤的部位。
(二)微伤积累在体能训练中,导致新学员受伤的主要原因有微伤积累,所谓的微伤积累,就是指学员在训练中受到的一些小伤害,身体自身所具有的治愈功能将这些伤害治愈,学员对此就没有重视,长期的小伤害积累在一起就导致学员在训练中受到的创伤比较严重,因此,新学员应该提高对日常以及训练中小创伤的重视程度[1]。
(一)身体疲劳很多军校新学员都是应届高中生,这些学生在进入军校之前并没有进行过高强度、系统性的训练,所以其身体素质比较差,身体状态不能达到训练的要求,因此在训练中出现伤病的几率比较高。
二、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的预防措施(一)做好健康以及伤病预防教育在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之前,军校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对健康以及防病预防知识进行宣传,并开展此方面的教育工作,以此来提高新学员对伤病预防措施的了解,进而促使新学员在训练中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
关于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探讨

关于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探讨新兵基础训练阶段军训伤发生率较高,如何有效地降低新兵训练伤发生率,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确保入伍新兵军事训练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兵军事训练伤常见原因及分析1.1 新兵自身因素入伍新兵大多为独生子女,年龄普遍偏小,身体素质参差不齐,机体耐受性较差,对各种科目训练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但在部队的训练条件与强度相同,其身体素质与军训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新兵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部队训练生活适应较慢,对军事训练存在畏惧心理,训练中缺乏自信和自我保护意识,动作要领不能准确掌握。
入伍新兵身体素质不强和心理因素是导致军事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1.2 部队行政管理(组训者)因素1.2.1 内容安排不合理训练内容安排不合理是导致训练伤发生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新兵训练内容安排中缺乏基本的体能和体格训练,使训练缺乏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必要的过渡。
随着训练科目的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的加大,超过新兵机体生理阈值均可导致训练伤。
1.2.2 准备活动不充分施训方法简单、草率,在器械、障碍、越野等训练之前未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忽视了训练前的热身和放松训练或考核前的准备活动以及其后的肌肉放松活动,训练前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也是造成训练损伤的常见原因。
加之动作要领掌握不准确,在训练时就容易导致军训伤的发生。
1.2.3 訓练强度过大这是现在新兵训练中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训练时间短,两个月时间要达到以前三个月的训练效果,只有加大训练强度,高强度的训练使新兵难以适应,得不到充分休息而过度疲劳,训练伤的增加就在所难免。
短期内训练强度、训练周期及频率增加过快是引起军训伤的主要原因。
1.2.4 军训伤防护教育少在军训伤发生原因中,缺乏训练伤预防知识所占比例较高。
新兵入伍第1年,更缺乏训练伤预防知识,是军训伤的高发人群。
因此,应加强对新兵的军训伤防护教育,重点是提高新兵自我保健、自我防护意识,使之认真掌握训练课目动作要领,遵守安全防护规则,可以有效降低军训伤发生率。
军事训练伤预防报告

军事训练伤预防报告军事训练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但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这些伤害不仅会影响军人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训练效果和部队战斗力。
因此,预防军事训练伤至关重要。
一、军事训练伤的常见类型及原因(一)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是军事训练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伤害,包括肌肉拉伤、韧带扭伤等。
其主要原因通常是训练前热身不充分,身体肌肉和韧带没有达到足够的灵活性和伸展性;训练强度过大或训练动作不规范,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
(二)骨与关节损伤骨折、关节脱位、滑膜炎等骨与关节损伤也时有发生。
高强度的负重训练、剧烈的跑跳动作以及意外摔倒等是导致此类损伤的常见因素。
此外,长期的重复性训练可能导致关节磨损和慢性损伤。
(三)疲劳性损伤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引发疲劳性损伤,如应力性骨折、足底筋膜炎等。
身体在疲劳状态下,肌肉和骨骼的承受能力下降,无法有效缓冲和分散训练带来的压力。
(四)其他类型除了上述常见类型,还有一些特殊环境下的训练可能导致的伤害,如高温环境下的中暑、寒冷环境下的冻伤等。
二、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一)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根据军人的身体素质、训练目标和训练条件,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和负荷,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
(二)充分做好训练前准备训练前的热身活动必不可少,通过慢跑、拉伸等方式,提高身体温度,增加关节灵活性,使身体各部位为即将进行的训练做好准备。
同时,检查训练场地和器材,确保安全无隐患。
(三)规范训练动作由专业的教练或经验丰富的军人指导训练动作,确保每个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正确的动作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力量消耗和受伤风险。
(四)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军人的基础体能水平,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等。
良好的体能是承受训练负荷和预防受伤的基础。
(五)合理安排休息与恢复保证军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
同时,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促进身体的修复和机能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预防伤病发生与预防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09T15:00:12.4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期作者:樊涛薛冲冲[导读] 军校是培养先导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新学员进行体能训练旨在提升军校学员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综合体能的提升。
(陆军步兵学院学员二大队五队)
摘要:军校是培养先导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新学员进行体能训练旨在提升军校学员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综合体能的提升。
然而体能训练中伤病的发生却成为影响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下过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本文就对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伤病
引言
军事体能训练是提升军校军事人才战斗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军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然而,在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中,常常会因为训练方法不当使得训练课伤病情况频发,这样对体能训练水平的提升不利,所以需要制定科学的预防机制以降低体能训练课伤病情况的发生。
1.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发生原因
1.1思想认识不足
新学员思想上不重视军事体能训练、对体能训练方法掌握不全面是导致训练伤的主要原因[1]。
错误的思想认识可能导致新学员在训练时消极对待训练科目,忽视训练安全;不能掌握全面的体能训练方法常常会因训练方法适当而引发伤病。
1.2 生理状态不佳
体能训练前,如果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会使得肌肉僵硬、肢体活动不灵活,发挥运动技巧的反射不能激发,这样很容易引起伤病。
同时军事体能训练的运动量往往较大,如果学员生理上不能承受大运动量,训练的时候动作要领掌握不到位就容易引发训练伤。
1.3 医务监督不到位
新学员体能训练量大,训练过程出现伤病的情况比较明显,因而需要医务人员现场监督。
但是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军校教练员不重视学员保护或者发生外伤不能及时告知队医,很容易引发训练伤[2]。
此外,如果军体教练员不重视队医的建议与意见,允许带病学员或检查不合格的学员参与高强度的训练与考核,很容易引导学员旧伤复发。
1.4 不遵守训练原则
体能训练需遵守自觉性、积极性、系统性原则。
训练时如果无计划、无序及教学训练过程相互逗闹,动作粗野,军队教练员不分析技术错误原因,这样容易导致训练课伤病的发生。
1.5 其它原因
训练场地的地面太硬、太滑,有小碎石或者杂物,器材年久失修且维护不当容易导致学员运动过程出现伤病;夏天气候炎热时组织学员在高温下训练,学员会因为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虚脱以及中暑。
冬天天气寒冷会引起学员感冒及冻伤,学员常常会因身体协调性出现肌肉韧带拉伤。
2.军校进行新学员体能训练时防范训练课伤病的对策
2.1 加强体能训练技巧及体能训练伤防范等知识的宣传
军校日常管理中,需要加强体能训练技巧指导、体能训练伤防范的宣传及教育工作,以便让受训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以及预防训练伤的重要性。
通过对训练方法及训练伤预防知识的普及,使得教练员及新学员掌握相关防护技巧,这样一方面通过体能训练最大化的挖掘学员的身体潜能,另一方面则有效预防训练过程学员伤病情况的发生。
2.2 科学合理安排体能训练内容
体能训练项目有一定的规律性,军校学员体质水平的提升需要遵循持续、长时间、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3]。
为此,军校教练员对新学员进行体能训练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新学员的身体状况,依据受训人员的平均情况制定出周密的训练计划。
同时在各种训练计划开展前,需要指导受训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受训人员身体机能到达最佳受训状态,高效完成各种训练动作。
此外,教练员还应掌握及把控训练强度,让受训者身体负荷在可接受范畴,有效避免学员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
2.3 加强体能训练过程的医务保障
军校需要定期对受训学员进行体检,保障受训人员训练状态平稳。
体能训练过程,确保受训场地满足安全需求,同时做好现场医疗保证,提示受训人员出现训练伤时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治疗。
教练员应接纳并尊重医疗人员的建议,保证训练强度及训练内容符合医学常规。
同时医务保障还需要涉及到生活环境、饮食安全等方面,通过有效防范流感、肠道疾病等疾病,保证体能训练有效开展。
2.4 选择合适训练时间及做好训练设备维护
考虑到环境因素对训练伤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因而要求军校教练员需选择合适的训练时间,避免在酷暑及严寒天气下进行训练,可以在室内开展军事体能训练,避免中暑、寒冷等引起伤病。
同时,军校还应指定专人进行训练器材的管理与维护,检查训练设施是否牢固,训练器材的质量是否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同时基础设施保障以使体能训练能够正常进行。
3.结语
军校针对新学员开展军事体能训练,能够强化学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保证军队力量的机动性及战斗力。
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还应做好体能训练与体能训练伤的宣传工作,合理安排体能训练内容及加强医务保障,避免训练伤发生,促进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彬. 篮球教学在军校学员体能训练中的作用探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2(16):80-80.
[2]崔西平. 新时期军校学员的体能训练探究[J]. 中国市场,2016,8(47):96-96.
[3]黄文砚,孟涛,肖斌,等. 某军校新训学员军事体能训练伤调查与分析[J]. 人民军医,2016,2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