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争端最新共21页
中印边界争端最新

不具备法律效力,根本否认不了西藏地方政府对达
麦克马洪划的这条粗略红线,西起不丹边境, 向东伸延至西藏察隅,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 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约等于我国的渐江省, 有着丰富的矿物、生物和水利资源)划归英属 印度。
6、1980年印度领导人与勃列日涅夫会谈时,指责中 国“对边界领土的要求或侵占而产生的领土纠纷,使 中印关系进程缓慢”。 7、1981年英甘地再次上台,印度对华政策的调整— 把解决边界问题同改善双边关系脱钩; 8、1988年12月19日,拉吉夫甘地成功访华,中印双 方同意通过和平方式协商解决边界争端。此外商定, 在寻求办法的同时,积极发展两国间经贸与文化的交 流合作,为合情合理解决问题创造气氛与条件,建立 关于边界问题的联合工作小组和经贸科技联合小组。 9、1998年5月,Pokhran II核试验以及印度的行为, 中印关系遭遇曲折。 10. 1999年中印关系的恢复,安全对话、边界谈
就这样,西姆拉会议
草草收场。三方会议,
实际变成只有两方参 加 ,应该三人签字
的公开条约,变成了
只有两方签字的秘密 宣言,另加一张一钱
不值、在签字过程中
几经修改的地图草案。
“麦线”位置虽在地图上标出来,但英印当局并不敢 将其作为中印正式边界,而是注明“未经标界”。
就连后来(1938年)印度测量局发行的西藏地图,也
历史原因
中、印本是友好邻邦,边界争端的产生、 形成和发展,完全是近代英国殖民主义者 人为制造,及印度政府领土野心急剧膨胀、 奉行扩张主义政策的结果。西藏地方自13 世纪起就属于中国版图,西藏地方政府也 一直隶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直到19世纪 后期,在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中,也从未 出现过什么“西藏问题”。
中印边境纷争(麦克马洪线纷争)

中印边境纷争
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
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
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什么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
当20多年后,英国政府正式把麦克马洪线标入地图和政府文书后,也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
1947年,当刚独立的印度在南京建立大使馆时,国民政府也对印度代办明确表示了不承认麦线的态度。
McMahon 一词的发音并非“麦克马洪”,而是“密克曼”,类似于Mik-Man。
这可能是一个多年被广泛沿用的不当翻译。
冷汗淋漓!中印边境对峙前因后果

冷汗淋漓!中印边境对峙前因后果中印在洞朗地区的边境对峙,已经一个多月了,尽管中国发出了“界线即是底线”的通牒式警告,但印军没有丝毫撤兵的意思,这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虽然不少国人都会煞有介事地在“强国论坛”或者微信朋友圈“抗印”,但多数国人并不认为这次边境对峙是什么大的威胁,这源于我们宣传上一直以来对印度的刻意忽视、矮化与贬损,以及对55年前(1962年)那场规模不大的边境战争细节的选择性记忆。
中印边境对峙也不是第一次了,我们习惯于认为这个超过13亿人口、近300万平方公里土地、拥有5艘航母并完全控制印度洋中国石油生命线,堪称庞然大物的邻居,只是一个不可能构成任何威胁的弱国……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印度国防部长那句“今日印度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的真正含义,也少有人产生哪怕丝毫的疑惑:既是泥足巨人,焉何有如此胆量,明目张胆越界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家边界,月余而不撤?本次中印冲突的核心原因双方对峙从6月16日开始,中方使用推土机拆掉了印度之前设立的碉堡。
有些人不知道事件经过是什么,就在网上跟着瞎嚷嚷开打。
中国在中方固有领土原为不丹控制的洞朗地区修路,修路目标是2014年建立的蔗草场哨所,一旦修通,将能够实际控制该地区,改变以前不丹控制的局面。
张胡子而洞朗地区距离印度西里古里走廊只有几十公里,如果洞朗被中国控制,印度在东北邦的驻军将面临战略上的合围局面。
这是印度无法容忍的根本原因。
所以这次到底是谁的原因引起就不言而喻,中国的应对很大程度上是剧本内的预案。
毕竟不说其他地区,光是洞朗地区和印度的大规模冲突也不是第一次(比如1994年中印在洞朗地区有过一次小规模的冲突),印度的反应基本是可以预料的。
为什么这次工程惹得印度那么大的反映,大家只要一看地图就知道,中国这次修的公里工程,就是战略挺进,可能是对印度的前几次小动作的回应,可以是说这次的动作就是肢解东印度尖刀,一旦中国动手,就有截断印度和东印度的联系肢解印度的可能。
近期中印边境冲突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近期中印边境冲突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近期中印边境冲突频发。
在2020年6月15日,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发生摩擦,导致印方20名军人死亡之后,印度将最先进的P8I反潜机部署到冲突地区附近,用于对战场环境侦查。
有分析人士指出,P8I反潜机原本属于海军,如今被调派到中印陆地边境附近,说明是来自印方最高层的授权。
更有传言称,印军决定向一线部队授权,允许后者在极端和紧急情况下使用武器。
对我军来说,一切的重点都在东南方向。
西南方向上,借毛主席在1962年指挥的中印自卫反击战大胜的余威,一直以来都没有发生大的武装冲突。
对我们来说,西南方向上无事是最符合我们利益的。
如果有事,通过直接的小摩擦、间接的军事震慑和外交斡旋,迅速压制住对方,也符合我们利益。
再其次,如果矛盾实在大到难以解决,以至于战争无可避免,那么我们首选的也是代理人战争,通过支援南亚次大陆上的盟友来拖住印军,消耗其锐气,最终使之丧失发动战争的能力。
最不符合我们利益的,是和印度直接开战,但又不能速战速决,从小型的边境冲突上升到持续的消耗战。
以此为基准去看市面上的分析,凡是鼓吹中国像1962年那样狠狠揍印度一顿的,要么是弱智,要么包藏祸心。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
在美国陷入新冠疫情泥潭中,经济遭受重创,国力急剧下滑的时候,我们解放台湾的战机随时可能出现。
解放军这些年枕戈待旦,勤练苦练杀敌本领,不断强调一切按实战要求去训练,就是为了这个时机的到来。
这是上上下下最大的大局。
如果中印陷入鏖战,导致我们丧失解放台湾的最佳战机,最大的受益人就是美国和台湾。
从利益分析角度去看,就能明白是哪方面的势力会去鼓吹中印再打一仗。
有人会问,那为什么1962年的时候我们选择打那一仗呢?答案很简单,1962年的时候我们的国力还较弱,我们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极少,只能豁出去打一仗。
而今天,我们不仅军力更加强大,武器库里面有一大堆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多少损失的高精尖武器;我们的经济也更加强大,有非常多的经济制裁方案足以震慑对方;我们的政治影响力也更大,一带一路上有数不清的盟友,只要我们抛出合适的经济利益做筹码,有一大批的小伙伴愿意上去给印度找点麻烦。
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

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中印边界之战,我们真的吃亏了吗?回答为否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西段长600公里,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
此段北起喀喇昆仑山口,沿喀喇昆仑山南下至***阿里地区与印辖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印度的喜马偕尔邦三处接壤为止。
争议地区主要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
中段长450公里,北起西段的南端,往东南至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里普列克山口,争议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英印政府于1919年侵占了边界中国一侧的葱沙和桑两地。
东段长650公里,西起中、不(丹)、印三国交界处,东到中、印、缅(甸)三国交界处的库阳山口,争议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东段通常提到的有三条线,即:麦克马洪线、传统习惯线和实际控制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印度是最早给予承认的国家,这一点,***政权始终心存感激。
在随后的边界谈判中,中国总理周恩来表达了"让东不让西"的意思。
中、东段争议区9200平方公里,相对富庶,西段争议区3.35万平方公里,是为高寒无人区,为何"让东不让西"?原因是西段阿克赛钦地区是新疆-***公路的必经之地。
但是印度在这一问题机械而又僵硬,他们把中国的退让当成软弱,不仅不顾历史事实,毫不让步,还为了自身利益,支持西***立,大大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
1959年3月17日,武装叛乱失败的***喇嘛带领8名随从逃离拉萨。
31日傍晚,这位宗教领袖进入了印度。
印度政府准予他避难,中印关系急转直下。
1962年,两国发生边境战争,战争是以领土争端的形式开始,以印度人失败而告终的。
中国军队在没有充分准备,没有高原作战经验的情况下投入了战斗。
在那场实际上不超过10天的闪电战中,印军死、伤、失踪、被俘6000余人。
被俘者中包括一名准将。
那次战争之后,喀喇昆仑山口附近的神仙湾、空喀山口、天文点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通外山口上,中方设立了哨所。
中印争议地区实际控制

中印争议地区实际控制中印争议地洞郎地区实际控制的?从6月26日起,中国外交部、国防部连续对印度媒体“爆料”的“中印边境两军对峙”事件进行表态,小编整理了中印实际控制线现状,欢迎阅读!中印争议地区实际控制_中印1959年实际控制线_中印实际控制线现状擅闯中国领土、叫嚣不惧开战,印度要搞什么?最近,中印边境不太消停。
从6月26日起,中国外交部、国防部连续对印度媒体“爆料”的“中印边境两军对峙”事件进行表态,外交部发言人更是拿出照片,证明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境”;而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陆军参谋长号称,印度此次是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应对中国、巴基斯坦和国内的安全威胁,并声称“2017年的印度已经和1962年不一样了”。
所谓“2.5线战争”,提法来源于1960年代冷战时期的美国。
当时美国担心苏联和中国在欧亚的威胁,提出要“在欧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同时在亚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在世界其他地区应对一场小规模地区冲突”(1+1+0.5)。
至于1962?那一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印度的结局是“惨败”。
那么,回到这次,到底边境上的冲突是什么情况?事端其实,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这场对峙从6月16日起便已开始。
印度的说法是,“印度莫迪听取了国家安全顾问和外交部长的报告,称中方使用推土机拆掉了印度之前设立的碉堡,但双方边防部队没有发生争吵和直接的肢体冲突”。
不过,印度媒体的报道也前后矛盾。
之前,该国媒体称“中国军队越过锡金段边界线入侵印度领土”;28日《印度斯坦时报》则援引该国陆军参谋长的话说,“印度领土并未遭受入侵”。
而根据中方外交部、国防部的回应,事情的缘由则是解放军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时,印度边防人员越过中印边界的锡金段,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方施工。
陆慷展示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到,印度士兵和车辆明显越过了作为边界线的分水岭,进入到中国境内。
这张照片拍摄于6月18日。
既然该国陆军参谋长承认“印度并未遭受领土入侵”,为何又要作出“准备2.5线战争”、“印度已非1962年时”这样的强硬表态?这其中有历史和现实两重因素。
印度的战争与边界争端问题

印度的战争与边界争端问题印度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历史上曾经扮演过重要的地缘政治角色。
然而现在的印度面临着不同寻常的挑战。
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因素,印度与周边的国家之间经常发生边境争端和战争。
本文将针对印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所发生的边界争端和战争进行探讨。
首先,印度的边界争端问题已经存在了几十年。
这些争端涉及到与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家的领土。
其中,印度与中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是最复杂和最具有战争风险的问题之一。
自1962年印中战争以来,印度和中国在边界问题上经历了数十年的僵持和对峙。
尽管双方在最近几十年中签署了几项协议,试图缓和边界紧张局势,但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战争风险。
除了中国之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边界争端也是十分复杂和敏感的问题。
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个国家就一直在为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争议而斗争。
印度认为克什米尔是其领土的一部分,而巴基斯坦则认为克什米尔应该属于其控制下的区域。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经历了多次的战争和冲突,尽管双方都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和协定,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稳定因素。
此外,在与孟加拉国、不丹和尼泊尔的边界问题上,印度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争议。
其中,与不丹之间的边界争端涉及到所谓的“大线问题”,即印度和不丹之间的边界线的真实位置。
这个争端一直存在,尽管双方已经签署了多项协议和协定,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尽管印度与孟加拉国和尼泊尔之间的边界争端比较稳定,但两国之间的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领土争议。
其次,印度参加的战争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参与了多场与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战争和冲突。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战争是1962年与中国之间的边界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占领了印度领土,并在冲突中打败了印度军队。
这场战争对印度的国内和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极大地影响了印度的外交政策。
在1971年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战争中,印度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
中印边界争端及对策分析

中印边界争端及对策分析印度是中国的第二大邻国,与中国有着长达1700公里的陆上边界。
由于历史原因,两国边界一直没有正式划定。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国的边界争端演变成严重的国家关系危机,并最终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边界战争。
对印度而言,和中国维持合作关系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为减少两国差距,印度也需与亚洲各国及美日等国维持战略合作关系,因此不免有些摩擦。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边界战争看来是减少了,甚至是无足轻重了。
但是冲突却不仅对印度和中国,而且也对整个国际社会有着深远的和有害的影响。
假若尼赫鲁能表现出缅甸的吴努那样的智慧和政治勇气,并且像他那样,大约在1959年,同北京谈判出一个相互满意边界解决办法,并以一个友好和互不侵犯的条件签署了它,世界政治该将会出现多么不同的情景。
那么,中国就不会遭受冲突和印度诬陷带来的僧恨,代之的是其国际威信的极大提高。
印度可能不会走向导致巴基斯坦1965年战争的扩军备战。
中美关系可能早就得到修补.并很可能对华盛顿对越南的做法产生影响。
还有,印度的核试验的唯一借口自然不会存在——不过那时,事情就成为双料虚伪,因为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自独立后不久以来,即一直保证要使印度拥有核武器。
进入21 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
中印关系对中国、印度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影响中印关系的因素,最主要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如不可忽视的边历史问题——边界问题。
中印领土争端具体讲就是“三条线”之争:(1)是传统习惯线中印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由双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了受到两国人民尊重的传统习惯线。
这条线,在东段大体上沿著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线而行;在中西段,大体沿著喜马拉雅山分水岭走向,即我国地图标示的国界。
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这条客观上存在的传统习惯线,应当是中印定界的依据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