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诊断与胃镜表现

合集下载

常见内镜图象-胃癌

常见内镜图象-胃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Ⅱ型)
• 胃窦小弯、 后壁、大 弯见巨大 溃疡,四 周环堤呈 结节状隆 起。胃镜 活检为低 分化腺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Ⅲ型)
• 胃底贲门 区,见不 规则型溃 疡向四周 浸润,与 正常组织 分界不清。 胃镜活检 为低分化 腺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Ⅲ型)
常见内镜图象
胃癌
早期胃癌分型示意图
• Ⅰ型:隆起型(息肉型)。病变向胃腔内突出,呈息肉状。Ⅱ型:平坦型。 病变隆起及凹陷均欠显著。此型又可分为以下三个亚型:Ⅱa型:表浅隆 起型,病灶轻度隆起。Ⅱb型:表浅平坦型,病灶凹陷和隆起均不显著。Ⅱc 型:浅凹陷较显著。Ⅲ型:深凹陷型。病灶凹陷较显著。混合型:常见的 有Ⅱa+Ⅱc;Ⅲ+Ⅱc;Ⅱc+Ⅲ等。小胃癌与微小胃癌:根据日本1979年第 17届内镜秋季年会制小胃癌癌灶6-10mm,微小胃癌〈5mm。内镜活检确 诊胃癌而手术标本未发现癌者,为超微小胃癌(一点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Ⅳ型)
• 幽门前区及幽门 粘膜浸润增厚, 局部蠕动消失。 胃镜难以通过幽 门。胃镜活检为 慢性萎缩型胃炎, 中度肠化。钡餐 透视诊断为皮革 胃。手术证实, 大体标本病理为 胃粘液细胞癌, 侵及全层。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Ⅳ型)
• 全胃粘膜皱襞因癌 浸润而形成恶性巨 大皱襞,皱襞间可 见溃疡形成,因肿 瘤主要在胃壁夹层 浸润,有时单凭胃 镜活检难以证实诊 断,本例胃镜活检 为胃溃疡并见少许 异形细胞。手术证 实为皮革胃。皮附 近脏器广泛粘连, 不能切除,关腹。
• 胃窦前壁见 不规则溃疡, 底苔多数有 出血,溃疡 向四周浸润, 无突然高起 的陡峭环堤, 与周围正常 组织无明确 界限。胃镜 活检为低分 化腺癌。

胃癌科普小常识

胃癌科普小常识

胃癌科普小常识胃癌在我国属于比较高发的一种癌症。

由于胃癌早期的时候,症状比较隐蔽,并且和胃炎等胃部疾病的症状比较类似,因此很多患者容易忽视,会认为是单纯的胃不舒服。

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处于晚期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胃癌一、常见病因1、爱吃油炸食品由于其质地坚实,油炸食品不易咀嚼或难以搅拌均匀,这将影响其在胃和小肠中的消化。

食物油炸后,大多数颗粒都被脂肪和油包裹,这减少了与蛋白质或淀粉接触的可能性,因此难以消化,这增加了胃的负荷并导致胃酸反流和恶心等症状。

这都可能会增加胃癌的发生率。

2、吸烟成瘾吸烟者认为尼古丁只能“输送”到肺部。

众所周知,烟雾可以通过胃肠道进入胃部,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粘膜下血管收缩和痉挛。

胃的粘膜会出现缺血和缺氧的症状,从长远来看,它很容易形成胃溃疡。

3、经常喝酒适量饮用低度酒精饮料会增加胃内的血液流量,但长时间或过多饮用重酒会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充血,肿胀,糜烂,甚至出血。

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的重要原因,大多数感染是由不洁饮食和交叉感染引起的。

喝中等低酒精度的葡萄酒,如米酒和葡萄酒,避免饮用大量白酒,可以有效地保护胃黏膜。

在喝酒之前适当地吃一些食物,以减少胃肠道中酒精的直接刺激。

食物摄入系统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

特别是当家庭中的某人患有胃溃疡时,营养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经过研究发现患有胃溃疡的人,得胃癌的几率会比正常人高。

4、经常吃太热食物人体的粘膜非常脆弱,只能在50-60℃的温度下才能处于正常情况,也是为黏膜最大的承受范围。

在这个温度下,粘膜会被破坏。

像刚煮好的茶一样,温度可以达到80-90°C,很容易灼伤消化道。

如果经常吃热的食物,粘膜的损伤不会得到很好的恢复,反复被破坏,长期恢复会导致粘膜的变化,进一步发展为癌症。

5、用药不严谨许多药物,如解热药和抗炎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镇痛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可的松),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胃粘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胃癌的早期报警信号

胃癌的早期报警信号

胃癌的早期报警信号引言胃癌是胃部组织恶性肿瘤的一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对较高。

胃癌具有隐匿性强、发展快、易转移等特点,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的早期报警信号,帮助读者更早地发现胃癌,及时就医。

胃癌的早期报警信号胃癌早期报警信号不太明显,常常被患者忽视。

然而,一些表现可视作早期胃癌的报警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消化不良早期胃癌患者常常出现胃部不适、腹胀、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这些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易被忽视。

但若长期出现及逐渐加重,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2. 胃痛早期胃癌患者有时会有没有明确原因的上腹痛或疼痛感。

这种疼痛感可能伴随饭后或夜间加重,也可能伴随着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需要引起注意。

3.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体重下降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与早期胃癌有关的体重下降通常相对较快,且没有明显的原因,例如饮食、运动等变化。

因此,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是胃癌的早期报警信号之一。

4. 乏力和虚弱感早期胃癌患者常会感到乏力和虚弱。

这是由于胃癌引起的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

如果乏力和虚弱感没有明显的原因,并伴随其他不寻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5. 恶心和呕吐早期胃癌患者偶尔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这种症状通常在进食后出现,可能与胃癌造成的食物不能正常通过胃而导致。

6. 黑便或呕吐物中带血早期胃癌患者偶尔会出现黑便或呕吐物中带有血液。

黑便是指大便呈黑色,常常与胃出血有关。

血液出现在黑便或呕吐物中,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需要引起警惕。

7.吞咽困难早期胃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

这是由于胃癌阻塞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的过程。

吞咽困难可能与食物停留在食管中或胃部狭窄有关,需要及时检查。

8. 淋巴结肿大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

淋巴结肿大通常发生在胃癌脆弱的阶段,早期识别和处理肿大淋巴结可以阻止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

白光内镜下发现早期胃癌的技巧(干货满满)

白光内镜下发现早期胃癌的技巧(干货满满)

教你如何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来源丨消化道早期癌内
10% 左右,远低于日本
70%)和韩国(约 50%)的水平。早期胃癌检出率的
2-3-1)。
2-3-1 早期胃癌漏诊病例
病例 1,初次胃镜检查,胃角小弯可见一凹陷型病灶,
病例 1,3 年后该患者复查胃镜,发现胃角小弯进展期癌,
C. 病例 2,初次胃镜检查,胃窦后
2-3-5 变换观察的角度来发现轻微的凹陷或隆起
垂直视角发现发红的Ⅱ c 型病灶。B. 变换观察角度,发
变换观察的距离来发现病灶
远景发现贲门口 1 点钟方向轻微的凹陷,黏膜皱襞中
B. 近距离观察,发现凹陷性病灶
2-3-7 注意黏膜皱襞的变化
通过黏膜皱襞的中断,可以清楚地发现胃窦后壁Ⅱ c 型
B. 胃窦体交界大弯,可见黏膜皱襞变浅,提示Ⅱ c
2-3-8 注意病灶表面微细结构与周边正常组织的差异
中距离观察,胃窦前壁可见一略发红的病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抵近观
通过改变充气量,更清晰地显示病灶
未充分给气前,病灶的形态、边界难以判断(反转镜身);
充分给气扩张后,可见胃体前壁至小弯边界清晰的发白凹
2-3-8);通过变换充气量来观察病灶(图
)。以上为白光内镜下发现早期胃癌的技巧要点。
8.5折优惠,包邮,正品保证。
4月28日(下周五)正式发
2-3-4 早期胃癌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清晰的边界和不规
胃体小弯可见具有清晰边界的凹陷型病灶,边界不规则,
B. 胃窦大弯萎缩背景上可见明显隆起型病
C. NBI 非放大下即可见该隆起病灶表面有不规则分叶样
D. 胃窦小弯病灶,表面黏膜色调及形态不规则;

胃癌的影像诊断

胃癌的影像诊断
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 黏膜下型、肌壁间型、浆膜下型 以胃大弯多见,其次胃窦部 良性者,直径多小于5cm,密度均匀,偶可见小点状
钙化;恶性者,直径多大于5cm,分叶状,中央可出现 坏死、囊变及陈旧出血 较大者表现为外生性倾向,小的表现为胃壁内生长
男,61岁,发现中上腹占位5天
鉴别诊断-胃息肉
早期胃癌
溃疡型中分化腺癌,侵及浆膜下纤维脂肪组织
溃疡型低-中分化腺癌,侵及深肌层
“皮革胃”
第八版AJCC胃癌TNM分期—原发肿瘤(T)
•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无原发肿瘤的 证据
• Tis: 原位癌:局限上皮内肿瘤,未侵及 黏膜固有层,高度不典型增生 T1:肿瘤侵 犯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T1a)或黏膜下 层(T1b)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保证胃腔的充分充盈和胃壁扩张 口服阴性对比剂 静脉注射对比剂多期增强 多平面重组(MPR)
影像学表现-CT
胃壁增厚 腔内肿块 溃疡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 黏膜皱襞改变 胃壁异常强化
胃壁增厚:局限或弥漫,黏膜面凹凸不平
腔内肿块:表面不光滑,分叶、结节或菜花状, 表面可有溃疡
溃疡:腔内溃疡形成凹陷,边缘不规则,底部 不光滑,周边胃壁增厚向胃腔突出
• T3:肿瘤穿透浆膜下结缔组织,而尚未侵 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 T4:肿瘤侵犯浆膜 (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
• 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
• T4b:肿瘤侵犯邻近结构(脾、横结肠、肝、 膈肌、腹壁、肾上腺、肾、小肠及后腹膜)
TNM分期—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1-2 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3:≥7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的表现分析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的表现分析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的表现分析梅丽红【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endoscopic analy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and endoscopic data of thes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Results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ge < 55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30.8%, ≥ 55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69.2%, men accounted for 63.3%, women accounted for 36.7%. The main symptoms were upper abdominal pain and loss of appetite, accounted for 40.8% and 22.5% respectively. The main histological types were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and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tubular adenocarcinoma, accounting for 48.3% and 27.5%. The differentiation was 52 cases, accounting for 43.3%. The undifferentiated was 68 cases, accounting for 56.7%.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14 cases, accounting for 11.7%. The mucosal carcinoma was 66 cases, accounting for 55.0%, the submucosal carcinoma was 54 cases, accounting for 45.0%. Endoscopic found: The constituent ratios of antrum, stomach body, stomach bottom, cardia early gastric cancer gastric were 49.2%, 26.7%, 12.5% and 11.7%. The constituent ratios of diameter of lesion < 0.5 cm, 0.5 ~ 1.0 cm, > 1.0 cm were 14.2%, 38.3% and 47.5%. The constituent ratios of type I, IIa, IIb, IIc and III were 10.8%, 25.8%, 11.7%, 35.8% and 15.8% respectively.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depth of invas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were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 0.05). The age, sex, lesion location, lesion diameter, endoscopic classification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 0.05). Conclusion The men early gastric cancer is more common,the proportion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is high. The endoscopic sees the antral sinus is more, more than 1.0 cm in diameter is more, the general type is mainly type II.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of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and submucosal cancer are high.%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的表现.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2016年12月早期胃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早期胃癌患者年龄<55岁占30.8%,≥55岁占69.2%,男性占63.3%,女性占36.7%,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和食欲下降,分别占40.8%和22.5%,主要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腺癌和中分化管状腺癌,分别占48.3%和27.5%,分化型52例,占43.3%,未分化型68例,占56.7%,淋巴结转移14例,占11.7%,黏膜内癌66例,占55.0%,黏膜下癌54例,占45.0%.内镜下表现:早期胃癌胃窦部、胃体部、胃底部、贲门部的构成比分别为49.2%、26.7%、12.5%、11.7%,病灶直径<0.5 cm、0.5~1.0 cm、>1.0 cm的构成比分别为14.2%、38.3%、47.5%,大体类型Ⅰ型、Ⅱ a型、Ⅱ b型、Ⅱ c型和Ⅲ型的构成比分别为10.8%、25.8%、11.7%、35.8%和15.8%.早期胃癌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灶直径、内镜下分型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结论早期胃癌男性多见,低分化腺癌比例高,内镜下见胃窦部好发,直径1.0 cm以上者较多,大体类型以Ⅱ型为主,未分化型癌和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高.【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年(卷),期】2018(024)002【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内镜【作者】梅丽红【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民医院内镜室,浙江杭州 3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进展期胃癌治疗效果较差,早期胃癌经有效治疗后5年生存率比较高,因胃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胃癌患者无任何症状。

胃癌怎么鉴别诊断呢

胃癌怎么鉴别诊断呢

胃癌怎么鉴别诊断呢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胃癌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1. 临床表现胃癌的临床表现非特异,常常被忽略或与其他疾病混淆。

以下为常见的胃癌临床表现特点:•上腹痛:多数患者出现上腹疼痛或胀闷感,以餐后加重为特点。

疼痛性质可为胃内压增高引起的胃痉挛性疼痛或穿透性疼痛。

•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黑便、呕血、便血等。

消化道出血是胃癌后期的重要表现之一。

•恶心、呕吐:消化道肿瘤在干扰胃肠蠕动和胃排空的同时,可刺激中枢神经引起恶心、呕吐。

•体重下降:胃癌进展时患者常伴体重下降,与食欲不振、咀嚼困难等相关。

•其他症状:还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乏力、低热、贫血等。

胃癌的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和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腹部超声:简便、无创、低价,可用于筛查和初步评估,但限于操作者经验和肠气等。

•腹部CT扫描:高分辨率,能够对肿瘤大小、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进行准确评估。

•胃镜检查:目前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胃镜能够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取活检,判断肿瘤严重程度。

•PET-CT扫描:对术前评估和筛查转移性胃癌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检测全身转移灶。

3.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胃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胃镜活检:可直接在病变部位取活检,经过组织学检查能够明确诊断胃癌的类型和分级。

•病理切片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胃癌组织切片,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如腺癌、浆液癌等。

•免疫组化检测:可以使用特定的抗体来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辅助鉴别胃癌类型和分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还可以考虑以下辅助检查方法:•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用以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和筛查相关指标。

•肿瘤标志物检测: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在诊断和评估疗效方面有一定帮助。

胃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胃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胃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早期发现胃癌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那么,胃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首先,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是胃癌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这种疼痛可能是隐隐作痛、钝痛,也可能是间歇性的疼痛。

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能会有所不同,有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胃炎或胃溃疡引起的疼痛。

但如果这种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经过常规治疗后没有明显缓解,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其次,食欲减退也是胃癌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对食物没有兴趣,或者吃一点就觉得饱了。

这是因为胃癌会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导致食物不能正常被消化和吸收,从而使人产生饱腹感。

再者,恶心和呕吐也是需要关注的症状。

胃癌可能会导致胃内的食物和胃酸不能正常排空,引起恶心和呕吐。

如果呕吐物中带有血丝或者咖啡色的物质,那就更需要重视了。

另外,体重减轻也是胃癌早期的一个重要信号。

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如果体重出现不明原因的下降,就应该考虑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胃癌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能量摄入不足,从而引起体重减轻。

有些胃癌患者在早期还可能会出现黑便的情况。

这是因为胃癌导致胃黏膜出血,血液经过消化道后,与粪便混合在一起,使粪便呈现黑色。

此外,早期胃癌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和疲劳。

这是由于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使人容易感到疲倦。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是胃癌引起的,其他一些胃部疾病也可能会有类似的表现。

但是,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者逐渐加重,就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液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胃癌。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内的情况,发现病变部位,并进行活检,以确定是否为胃癌。

幽门螺杆菌检测也很重要,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总之,了解胃癌的早期症状对于我们及时发现和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上皮化生分型:完全型小肠型化生、完全
型大肠型化生、不完全型小肠型化生、不完全 型大肠型化生(与癌的关系密切)
分级:轻、中、重(化生的腺体占黏膜腺体
的确1/3以内为轻度,1/3~2/3者为中度,2/3以 上者为重度。
胃黏膜的肠化生与胃癌之间有密切关系,但 肠化生是否为癌前病变,尚未得到直接证据。
Bor2
Bor3
平坦性病变分类树
平坦或弥漫性
淀粉样变
良性
RLH 恶性淋巴瘤 恶性
慢性炎 Menetrer病 良性胃炎
早期
进展期
粘膜损伤深达度
仅达粘膜层--糜烂 达粘膜下层 达固有肌层---溃疡 贯通固有肌层---穿孔
胃癌侵润深达度分类
消化道壁断面
模式图 早期胃癌内镜分型
早期胃癌的组织学类型
高危人群:年龄(大于35岁)、不良的饮食
习惯和饮食质量(高盐、霉变食物)、肿瘤家 族史、精神创伤史、性格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 分析,选出高危个体,再行内镜、X线摄片检 查。对于有转化成胃癌可能的癌前疾病:慢性 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胃、胃黏膜 巨大皱襞症、恶性贫血、隆起糜烂胃炎。可能 转变成胃癌的病理学改变的癌前病变:肠上皮 化生、不典型增生等加强随访检查。
11
85%
18
42.9%
11和16 22.45%和32.65%
3个月时病理重度浅表性炎 伴中度肠化、中度不典型增生 HP+++
1年后Ⅲ型sm胃腺癌Ⅱ级
综上,对高危人群,特别是对胃癌前疾 病进行长期随访和监测是防治胃癌的关 键,而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往往 是从胃癌前疾病的长期追踪随访中获得。
癌前病变的发生及其性质与癌变机制有联系。
关于癌变,有两阶段学说,即触发过程和促进 过程。触发过程是由于某些致癌物质引起的细 胞变化,是非特异的,但可以遗传给子代细胞, 并一直到变成癌细胞。这种病变的细胞一般处 于静止状态。促进过程是指癌变的细胞由于一 些刺激而活跃增生,如免疫系统的变化、激素 平衡的失调、慢性刺激及炎性刺激等,也有时 是致癌物质的重复作用。这时,致癌物质既是 触发因素,又是促进因素。细胞的触发变化包 括体细胞的突变,并反映出细胞遗传物质DNA的变异。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上出现 异常,都是癌前病变组织中所常见的细胞病变, 也是触发过程的组织细胞学上的表现。
目前公认胃癌癌前病变,主要是胃黏 膜上皮异型增生。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 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变组成, 是否为癌前病变,尚难作出结论,但它 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得到认可。
癌前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
胃、胃黏膜巨大皱襞症、隆起糜烂胃炎
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
早期胃癌的诊断新进展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随访
早期胃癌可以毫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非特异症 状,如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恶心, 偶有食欲减退、呕吐、黑粪等,上腹痛-----最常 见 约39.4%。
普查:日本300~500万/年,发现胃癌3000~6000 例,发现率约为0.12%,其中早期胃癌约占50%。
4、激素及受体:雌激素受体(ER)、促胃液 素(GAS)、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5、癌基因:ras基因、p16基因、APC基因等; 抑癌基因:p53基因
三、胃液潜血珠法 四、胃癌概率计算机模型筛选法 五、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 六、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普通内镜、
早期胃癌概念
指胃癌仅侵及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者
不论癌的大小,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小胃癌 微小胃癌 点状癌:例1 原位癌 粘膜癌
凹陷性病变分类树
凹陷性病变
良性
憩室
HLR
恶性
溃疡
特异炎症 Croh
淋巴瘤 上皮性
糜烂 溃疡瘢痕 慢性溃疡 急性溃疡
TB
胃梅毒
早期
进展期
平坦凹陷型 混合型 混合型 凹陷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与胃癌关系密切。10~25年后,约10%的患者 发生胃癌,慢性浅表性胃炎则1%,也是发展 到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后而恶变的。Correa提出 肠型胃癌的发生模式:正常胃黏膜→慢性浅 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胃癌。
陈某 黏膜癌
郑某 72岁 Sm腺癌
组织类型:高分化型腺癌、低分化型腺癌、
未分化癌
形态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印戒细
胞癌、黏液腺癌
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1990年统计了1477例早期 胃癌癌灶,以IIc型最多(39.5%),III型次之 (22.9%),IIb型(10.5%),IIc+III型(9.7%),I型最 少(4.0%)。组织学类型以管状腺癌居多 (49.9%),其次是低分化型腺癌(21。2%), 未分化型腺癌最少(2.7%)。
色素内镜、超声内镜 七、早期胃癌的CT诊断
内镜下良恶性溃疡鉴别要点
溃疡底 溃疡边缘 溃疡边界
良性 均一白苔,底平且 低于粘膜面
平滑
炎性水肿,软 周堤低
恶性
多覆污苔,不平 出血,凝血块附着 高于粘膜面
不整 易出血
侵润性隆起,硬 凹凸不平
良恶性溃疡内镜下粘膜改变区别
指状 杵状 笔尖样变细 笔尖样变细 虫蚀样
胃癌发病水平及其分布
1.胃癌发病率
世界上不同国家与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有明显 区别,日本为最高(男性超过70/10万、女性超 过30/10万);欧洲、亚洲东北部、拉丁美洲居 中(30/10万) ; 北美、西欧、大洋洲(15/10 万~30/10万);西亚、非洲、中南美洲最低 (15/10万)。
我国上海1980~1990年男性50.1/10万,女性为 23.2/10万。
型增生-癌变),鱼露(食后尿中亚硝胺含量增 多) 防癌食品:新鲜蔬菜与水果(VitC、A、E)、 牛乳及豆制品、大蒜及绿茶。
二、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肠型胃癌(90%)浸润型胃癌 (30%), 100例HP感染-慢性弥漫性炎症-50 例黏膜萎缩-40例肠化生-8例异型增生-1~2例浸 润性癌模式
3.胃癌的人群分布
发病年龄以50~60岁最多,5~14岁年龄组最 低,30~39岁增长速度最快。男女发病率之比 为2.3:1~3.6:1。近年来青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 年人胃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胃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一、饮食因素
饮食行为:生气进食、三餐不定、喜吃烫食等 腌制食品:高盐(炎性坏死-糜烂-腺体增生-异
S2 瘢痕部白色,与周围粘膜色泽一致,又称白色瘢痕期 。
良性溃疡愈合周期
胃癌发生部位
前壁 小弯 后壁 大弯 还周 合计
C
2.4 8.1 4.1 1.4 0.5 16.5
M
7.7 19.9 5.5 4.3 0.5 37.9
A
4.8 18.7 5.7 3.8 7.9 40.9
合计 1 4.8 46.7 15.3 9.6 13.6 100
二、生物学检测:肿瘤标志物、端粒酶
1、蛋白质多肽:CEA、a-FP、胃液硫基肽、E钙黏蛋白、组织多肽抗原(TPA)、黏蛋白 (MUC)、P27kipl
2、糖类抗原:糖链抗原(CA19-9、CA50、 CA72-4)、涎酸化TN抗原和T抗原、MG抗原、 肿瘤相关寡糖、岩藻糖化神经酰胺
3、酶和同工酶:胃蛋白酶原同工酶I、II、 端 粒酶-HTK、COX、人胎盘碱性磷酸酶(PALP) 等
恶性溃疡愈合周期
各型可互相转化
残胃体I型 腺癌
IIa型早期胃癌
陈某、女、42岁,神经内分泌癌
潘某、女、72岁,黏膜内低分化腺癌
IIb型 腺癌m
IIa+IIb型 腺癌
IIb+IIc型 腺癌
Ⅱc型印戒细胞癌
林某、女、34岁,上腹闷痛2个月
IIc+I型 腺癌
IIc+III型 腺癌
IIa+IIc型 腺癌sm
2.胃癌死亡率
WHO统计资料表明,胃癌的人口构成调整死亡率以 日本为最高,39.29/10万(男性54.51/10万、女性 15.93/10万);美国最低4.98/10万(男性7.05/10万、女性 3.42/10万);死亡率相差7.89倍。
中国胃癌调整死亡率为29.34/10万(男性40.80/10万、 女性18.60/10万),在世界上属于高死亡率国家。胃癌 高发区除青、宁、甘、西藏、西北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外,东南沿海地区(苏、沪、浙、闽)、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为相对高发,两广、贵州为低发区。男性最 高福建长乐县120.47/10万;女性为江苏扬中县51.13/10 万;最低为江西崇义县0.22/10万
良性溃疡分期
A(活动期 ):A1 溃疡底部有厚苔,周边粘膜隆起、充血水肿可伴有出血或血痂 。 A2 白溃疡底部仍有厚苔,周边粘膜隆起减轻,出现少量再生上皮。
H (愈合期): H1 溃疡缩小,苔变薄,周围上皮再生形成红晕,粘膜皱襞集中。 H2 溃疡进一步治愈,溃疡底部有少许白苔
S (瘢痕期): S1 溃疡白苔消失,中央充血,瘢痕呈中央红色,又称红色瘢痕期。
支持:许多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常看到 癌灶出现在肠化生区内,也看到肠化生移行于 胃癌的形态变化;肠型胃癌形态上保存肠上皮 化生细胞的残迹;酶的分布有类似改变;肠化 生与胃癌(肠型胃癌)的好发部位一致,胃窦 小弯侧;肠化生与肠型胃癌较多发生在胃癌高 发区,多见于男性及高龄患者。。
其他感染因素:杂色曲菌、黄曲霉菌、EB病毒
三、遗传因素
家族聚居、血缘、A型血型(弥漫性胃癌)
四、其他因素
亚硝基化合物、微量元素、吸烟、水质、胃部 疾病
胃癌的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一、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
人体正常细胞癌变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 质变的过程。癌前病变与癌有质的不同,但也 不是非良即恶。在良性与恶性之间有移行的过 程,即交界性病变。癌前病变只是癌肿发生过 程中的前阶段,在这阶段有细胞退化及增殖长 期共存的特点,其细胞代谢,特别是核酸代谢, DNA的损伤及修复,出现一定的欠缺,但这些 都是可逆,一旦变异DNA的修复和其遗传信息 的转录成为不可逆,便形成癌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