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鉴别石灰岩与白云岩的简易方法及其对找矿的指导意义

合集下载

野外常见矿物的鉴定方法

野外常见矿物的鉴定方法

立即强烈起泡, 较软、易脆,断口较平
泡径大,表面有 坦或呈贝壳状,与酸作
泥垢。
用后岩石表面呈糊状。
精品资料
炭质粉砂岩(shā yán)
炭质粉砂岩 主要矿物: 石英、粘土 矿物 结构: 粉砂结构
精品资料
泥质粉砂岩(shā yán)
泥 质 粉 砂 岩
精品资料
蠕 虫 状 高 岭 石
(GO)
高岭石
精品资料
硬度 分坚硬、硬、较硬、软等;
断口 有贝壳状、土状、锯齿状等;
光泽 有金属、蜡状、油脂、丝绢光泽等。
精品资料Hale Waihona Puke 岩石(yánshí)的化学性质
指盐酸反应、茜素红染色、三氯化铁染色、硝 酸银与铬酸钾染色等情况。其中,与盐酸反应情况,
可分为4级: 剧烈 反应迅速,大量冒泡,并有“咝咝”响声;
中等 反应较迅速,冒泡中等,有微弱(wēiruò)响声; 微弱 反应缓慢,有少量小泡冒出;
G).两种颜色的以中圆点相连,如灰绿色为“7·5”;颜色深浅用 “十”和“一”表示,如深灰色为“十7”,浅灰色为“--7”。
精品资料
碎屑岩的结构(jiégòu)
碎屑岩粒度(lìdù)描述
主要粒级颗粒含量>50%时参与定名; 次要粒级颗粒含量在25%-50%时用“×× 质”表示,如泥质
粉砂岩;
若砾石含量在25%-50%时,则用“状”表示,如砾状中砂 岩: 若次要粒级颗粒含量在5%一25%时,用“含”字加于主要成
岩石 描述 (yánshí)
颜色:岩石颗粒、基质胶结物、次生矿物、含有物的颜色及其分布 变化状况等;
矿物成份:单矿物成份或岩块及其含量; 结构:粒度、圆度、分选性; 构造:层理、层面特征、接触关系、生物扰动等; 胶结:胶结物成份,胶结程度、类型; 晶粒:指碳酸盐岩的晶粒大小、透明度、形状以及晶间、晶内孔

白云岩、石灰岩矿石取样、分析与试验

白云岩、石灰岩矿石取样、分析与试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白云岩、石灰岩矿石取样、分析与试验
1、化学取样(1)基本分析取样与分析项目
基本分析样品在勘查工程中分层、分段采取。

地表样品应在新鲜岩矿层中采取,采样方法一般用刻槽法,刻槽断面规格一般为(3cm 乘以2cm)~(10cm 乘以5cm),钻孔中采样用半心法。

样长一般为2m~4m。

采样方法、长度和断面规格,应根据矿石质量变化情况,考虑矿体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而定。

采样时应保证质量,要求不重号、不漏采、不重采、不混入外来物质。

对肉眼可以区别的夹石,其厚度超过0.5m 者应单独采样分析。

白云岩基本分析项目见表565。

表565 白云岩基本分析项目表
表566 石灰岩基本分析项目表
表567 石灰岩、白云岩组合分析项目
表568 石灰岩、白云岩检查分析修正系数
(2)组合分析取样与组合分析项目(见表567)
组合分析样品应按勘查工程分层、分类型、分品级由基本分析的副样中按所
代表的厚度比例组合而成。

组合分析样品代表厚度一般为8m~16m。

白云岩(作熔剂及耐火材料)组合分析项目为:Al2O3、Fe2O3、S、P、烧
失量。

对基本分析中已做过的分析项目,组合分析项目中一般不再做此项分析。

当矿石中有害组分含量远低于一般工业指标要求时,可选代表性剖面(工程)做组合分析。

(3)光谱分析、多元素分析取样
光谱分析、多元素分析样品是按矿层、矿石类型、品级从基本分析样品的副
样中抽取1 件~2 件。

白云岩与石灰岩的区别

白云岩与石灰岩的区别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白云岩与灰岩的区别于鉴定特征:石灰岩----一种以方解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有粘土、粉砂等杂质。

呈灰或灰白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刻动,滴稀盐酸会剧烈起泡。

按成因可分为粒屑灰岩、生物岩、化学灰岩等。

由于石灰岩易溶蚀,所以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常形成石林,溶洞等优美风景区。

它是烧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冶炼钢铁的熔剂,制化肥、电石的原料,也广泛用于制糖、陶瓷、制碱、玻璃、印刷工业中。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

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

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当黏土矿物含量达25%~50%时,称为泥质岩。

白云石含量达25%~50%时,称为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一种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

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

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滴稀盐酸(5%)极缓慢地微弱发泡或不发泡。

白云岩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且较石灰岩坚韧。

白云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及后生白云岩,后二者称交代白云岩或次生白云岩。

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

白云岩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在高炉炼铁中作为熔剂,部分也用来提炼金属镁;在化学工业中用以制造钙镁磷肥,粒状化肥,硫酸镁等。

此外还可做陶瓷、玻璃的配料和建筑石材。

在野外的鉴定实践中,纯灰岩溶蚀比较均匀,溶蚀面很平整光滑,很多地段形成弧形面,白云质灰岩的溶解面很不平整,局部地段白云石溶解速度小于方解石的速度,形成凹凸不平溶蚀面。

浅谈沉积岩的野外鉴别方法

浅谈沉积岩的野外鉴别方法

浅谈沉积岩的野外鉴别方法作者:李峰李永祥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09期摘要:在野外编录过程中,沉积岩作为主要对象,需要对其类别进行研究和鉴别,进而更好的指导钻机的生产工作。

为此,本文从沉积岩的鉴别方法进行阐述,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沉积岩野外鉴别奠定基础。

关键词:沉积岩鉴别方法野外作业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与岩浆岩、变质岩共同组成地球岩石圈。

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在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以及成岩的作用下,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等逐渐形成沉积岩。

在地球地表,属于沉积岩的岩石大约有70%,该岩石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

在野外对沉积岩进行识别的过程中,成层构造(层理)是其最显著的宏观标志。

以此为依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与岩浆岩和变质岩进行区分。

对于岩石其次一级的类别,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沉积岩的成因、结构、矿物成分等进行区分和判断。

根据碎屑结构对沉积岩进行分类,其分类的依据是岩石粒径的大小。

对于岩石来说,如果其粒径属于2~0.005毫米,并且岩石被胶结物胶结,那么这种岩石属于碎屑岩;如果粒径小于0.005毫米,并且具有泥质结构,那么这种岩石属于粘土岩;如果岩石具有化学、生物化学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该岩石就属于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对于各类沉积岩来说,由于在岩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对沉积岩进行鉴定时,需要选择使用相应的鉴定方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岩石鉴定的准确性。

1 碎屑岩的肉眼鉴定在对碎屑岩进行鉴定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岩石结构、主要矿物成分等进行重点观察,首先对碎屑结构进行观察。

根据碎屑结构可以与其他岩石进行区分,避免发生混淆。

通过仔细观察碎屑颗粒的大小:粒径在0.05~0.005毫米之间的属于粉砂岩,粒径在2~0.05毫米之间的属于砂岩,粒径超过2毫米的属于砾岩。

难以通过肉眼分辨粉砂岩颗粒,通过手指研磨有轻微的砂感。

对于2~0.5毫米的粗砂岩、0.5~0.25毫米的中砂岩,以及0.25~0.05毫米的细砂岩,可以根据砂岩的粒径进行确定。

三大岩类的野外区分方法(理念篇)

三大岩类的野外区分方法(理念篇)

三⼤岩类的野外区分⽅法(理念篇)或者回复1-60之间任意数字,⽴刻欣赏以往精美之作。

三⼤岩类的野外区分⽅法⽆论您从事地质勘查还是科研,野外地质⼯作基本功都是第⼀位的,否则,荒谬难免!以下内容⼀定有⼀些问题,但注重野外⼯作基本功的理念没有问题!!版本1:根据构造即可⼤致区分出三⼤岩类(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观察岩⽯的构造,就可反映它的成因类型:如具⽓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般属于⽕成岩中的喷出岩类;具层理构造以及层⾯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状或⽚⿇状构造时则属于变质岩类。

应当指出,⽕成岩和变质岩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如⽕成岩中的⽯英斑岩标本,变质岩中的⽯英岩标本,表⾯上很难区分,这时,应结合岩⽯的结构特征和矿物成分的观察进⾏分析:⽯英斑岩具⽕成岩的似斑状结构,其斑晶与⽯基矿物间结晶联结,⽯英斑岩中的⽯英斑晶具有⼀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经过重结晶变质作⽤形成的⽯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眼分辨不出⽯英颗粒,且⽯质坚硬、性脆。

版本2:根据岩⽯的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成因来区分三⼤岩类(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类岩⽯的主要区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主要矿物全部为从岩浆岩中析出的原⽣矿物,成分复杂,但较稳定。

浅⾊的矿物有⽯英、长⽯、⽩云母等;深⾊矿物有⿊云母、⾓闪⽯、辉⽯、橄榄⽯等次⽣矿物占主要地位,成分单⼀,⼀般多不固定。

常见的有⽯英、长⽯、⽩云母、⽅解⽯、⽩云⽯、⾼岭⽯等除具有变质前原来岩⽯的矿物,如⽯英、长⽯、云母、⾓闪⽯、⽅解⽯、⽩云⽯、⾼岭⽯等外,尚有经变质作⽤产⽣的矿物,如⽯榴⼦⽯、滑⽯、绿泥⽯、蛇纹⽯等结构以结晶粒状、斑状结构为特征以碎屑、泥质及⽣物碎屑结构为特征。

部分为成分单⼀的结晶结构,但⾁眼不易分辨。

以变晶结构等为特征构造具块状、流纹状、⽓孔状、杏仁状构造具层理构造,有些含⽣物化⽯多具⽚理构造成因直接由⾼温熔融的岩浆经岩浆作⽤⽽形成岩浆作⽤⽽形成主要由先成岩⽯的风化产物,经压密、胶结、重结晶等成岩作⽤⽽形成产物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变质作⽤⽽形成岩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区别:1)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特征和含有化⽯,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三大类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定名经验总结

三大类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定名经验总结

三大类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定名经验总结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

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

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

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

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

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

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

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

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

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

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

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

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

浅谈沉积岩的野外鉴别方法

浅谈沉积岩的野外鉴别方法

摘要:在野外编录过程中,沉积岩作为主要对象,需要对其类别进行研究和鉴别,进而更好的指导钻机的生产工作。

为此,本文从沉积岩的鉴别方法进行阐述,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沉积岩野外鉴别奠定基础。

关键词:沉积岩鉴别方法野外作业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与岩浆岩、变质岩共同组成地球岩石圈。

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在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以及成岩的作用下,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等逐渐形成沉积岩。

在地球地表,属于沉积岩的岩石大约有70%,该岩石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

在野外对沉积岩进行识别的过程中,成层构造(层理)是其最显著的宏观标志。

以此为依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与岩浆岩和变质岩进行区分。

对于岩石其次一级的类别,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沉积岩的成因、结构、矿物成分等进行区分和判断。

根据碎屑结构对沉积岩进行分类,其分类的依据是岩石粒径的大小。

对于岩石来说,如果其粒径属于2~0.005毫米,并且岩石被胶结物胶结,那么这种岩石属于碎屑岩;如果粒径小于0.005毫米,并且具有泥质结构,那么这种岩石属于粘土岩;如果岩石具有化学、生物化学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该岩石就属于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对于各类沉积岩来说,由于在岩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对沉积岩进行鉴定时,需要选择使用相应的鉴定方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岩石鉴定的准确性。

1碎屑岩的肉眼鉴定在对碎屑岩进行鉴定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岩石结构、主要矿物成分等进行重点观察,首先对碎屑结构进行观察。

根据碎屑结构可以与其他岩石进行区分,避免发生混淆。

通过仔细观察碎屑颗粒的大小:粒径在0.05~0.005毫米之间的属于粉砂岩,粒径在2~0.05毫米之间的属于砂岩,粒径超过2毫米的属于砾岩。

难以通过肉眼分辨粉砂岩颗粒,通过手指研磨有轻微的砂感。

对于2~0.5毫米的粗砂岩、0.5~0.25毫米的中砂岩,以及0.25~0.05毫米的细砂岩,可以根据砂岩的粒径进行确定。

其次,对碎屑岩的矿物成分进行研究分析。

地质工作者野外鉴别岩石方法

地质工作者野外鉴别岩石方法

地质工作者野外鉴别岩石方法第一篇:地质工作者野外鉴别岩石方法[转]岩石的鉴定,是地质系的都转载,太精辟了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全晶质显晶质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

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