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田间管理
花生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河南农业2018年第2期(上)花生作为常见的经济作物,加地控制叶片生长。
比如采用15%多效唑溶液在花生的叶面进行喷洒,就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切实做好清棵工作,确保花生生长不被阻碍。
具体的清棵时间主要是在花生齐苗后,利用小锄头,把苗周围完全清理干净,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花生的生长。
如果垄底较大时,还应进行深锄,这样才能确保幼苗叶子完全露出,并预防子叶损伤。
当展开2片真叶之后,应把幼苗土壤往周边移动,这样才能确保子叶完全露出来,一般用手即可预防损伤子叶。
在清棵后的14~21 d,应进行2次耕种,并在苗木上覆盖土壤,并松垄,这样就在花生种植前做好浸种处理,并在浸种前将其晾晒几天,浸种时采用30%多菌灵浸泡3~4h,若在出苗后有死苗的情况,用40%托布津对水后喷洒在叶片上(纯净水最好)。
防治根结线虫病主要采取如“乐斯本”等对线虫杀伤力较大的试剂。
防治叶斑病主要采用75%百菌灵600~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10~15 d 喷1次,共喷2~3次。
(二)虫害防治在做好花生病害防治的同时,还应切实注重虫害的防治,且虫害带来的危害较大,必须引起重视。
(三)注意事项在花生日常管理中,往往由于管理不善和不及时导致产量降低,加上病虫害防治效果不理想,就会对花生产量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农业技术员,应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在指导农户之前,需要对花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并结合本地区的天气、气候、环境、土壤等情况做好选种、浸种,切实强化田间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确保花生茁壮生长。
花生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南召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郭颖ZHI WU BAO HU植物保护。
花生的田间管理技术与管理措施有哪些

花生的田间管理技术与管理措施有哪些近些年来,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而想要花生更高产,科学的田间管理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来讲讲花生的田间管理技术与管理措施有哪些,供从事花生种植的朋友们参考。
一、花生前期的田间管理措施花生出苗至开花期间管理的重点是查苗补苗、培育壮苗。
当花生基本齐苗时,及时榆查缺苗情况,对缺穴地方要及时补种,补苗的种子要先浸种催芽,补种时浇少量水。
在花生基本齐苗时进行清棵。
清棵深度以露出于叶节为准,不要碰掉子叶。
露栽花生苗期一般可锄地2-3遍。
第一遍要浅,结合清棵进行。
第二遍要深,清棵后15-20天进行。
第三遍要细,始花前后进行。
锄地要深锄垄沟,浅锄垄背,不伤植株。
始花前若发现蚜虫危害,要及时防治,防止病毒病传播蔓延。
二、花生中期的田间管理要求花生生长中期是指从始花期至结荚末期阶段,这一阶段花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防病治虫、施肥浇水和防徒长。
1、防病治虫在始花后,当植株病叶率达到10%时,每隔10-15天在叶面交替喷施多苗灵、硫胶悬荆、波尔多液、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4-6次,以防叶斑病、焦斑病、网斑病和锈病的危害。
伏季若发现二、三代棉铃虫为害,要及时用药喷杀。
结荚期发现蛴螬为害,要及时用辛硫磷等农药灌墩。
2、浇水施肥花针期和结荚期遇旱,发现中午叶片萎蔫时,应及时浇水。
确保果针及时入土结实和荚果充分膨大。
浇水后要及时耥沟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和杂草生长。
肥力不足的地块,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
3、培土迎果针露栽花生单株盛花后,植株封垄前抓住晴天和适墒,用大锄或耠子顺沟深锄猛拉,冲垡,要求达到沟深土暄、垄腰胖、垄顶凹,以利高节位果针入土结实。
三、花生后期的田间管理内容花生结荚末期到收获期间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叶,增饱果。
喷肥保顶叶:为了延长植株上部叶片功能时间,增加生育后期的光合积累,提高荚果饱满度。
在结荚后期每隔7-10天叶面喷施1%-2%的尿素和2%-3%的过磷酸钙混合水溶液2-3次。
《花生的田间管理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农作物生产》

《花生的田间管理技术》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背景与目标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来源,在举世农业生产中占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广泛,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导致产量和品质参差不齐。
因此,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系统进修花生的田间管理技术,提高学生对花生种植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或相关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设计内容1. 花生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 花生的发展周期- 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及管理要点2. 土壤与肥料管理- 适宜花生发展的土壤条件- 肥料的选择与施用方法- 土壤改良技术3. 水分管理- 花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水分需求- 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4. 病虫害防治- 常见花患病虫害的识别- 综合防治策略5. 收获与贮藏- 收获时机的判断- 收获方法与技巧- 贮藏条件与技术三、作业设计步骤1. 理论进修阶段-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掌握花生田间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 观看相关视频教程,加深对花生发展发育规律的理解。
2. 实践操作阶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花生种植的全过程,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 记录田间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土壤湿度、病虫害发生情况等。
3. 案例分析阶段- 分析实际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 比照不同管理措施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作业撰写阶段- 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进修,撰写一份详细的田间管理技术报告。
- 报告中应包括花生发展发育的观察记录、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分析以及个人心得体会。
四、作业评判标准1. 内容完备性:作业是否涵盖了所有设计内容,是否有遗漏。
2. 理论深度:对花生田间管理技术的理解是否深入,能否准确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的准确性和创新性。
4. 分析能力:对案例的分析是否透彻,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有效。
5. 写作质量:报告的结构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数据是否准确。
花生田间管理

花生田间管理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和管理对于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将从土壤准备、肥料施用、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花生田间管理。
一、土壤准备花生喜欢松软、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耕作,将土地翻松,去除杂草和残留物,平整土地。
同时也需要进行施肥和改良土壤质量。
如果土壤酸性过高,可以使用石灰调节酸碱度。
二、肥料施用花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因此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肥。
一般来说,在种植前3-5天施入基肥,可以使用有机肥或化学肥料。
有机肥料包括畜禽粪便、秸秆等,可以提供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并且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有机质含量。
化学肥料包括复合肥和单质化合物等,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进行施用。
三、灌溉管理花生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初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因此,在干旱地区或者气候干燥的季节需要注意及时浇水。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积水和腐烂。
四、病虫害防治花生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花生斑点病、花生锈病、蚜虫等。
因此,在种植前需要进行综合防治。
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或者生物防治措施。
化学药剂包括杀菌剂和杀虫剂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也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性问题。
另外,生物防治措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利用天敌或者微生物等进行防治。
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注意及时采收成熟果实,并且在采收后进行储存处理,以保证花生品质和口感。
总之,花生田间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作物需求进行具体的调整和改善。
花生的田间管理

花生的田间管理一、引言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花生的田间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花生的田间管理方法,包括土壤准备、肥料施用、灌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二、土壤准备1. 土壤pH值调节花生适宜在pH值为6.0-7.5的土壤中生长。
如果土壤pH值过低或过高,将影响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种植前需要测试土壤pH值,并根据测试结果调节土壤酸碱度。
2. 土壤松软化花生需要深厚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播种前,应该进行耕作和犁地,以使土壤变得松软并有助于根系扎根。
同时,在耕作时加入适量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三、肥料施用1. 氮肥施用花生对氮元素需求较大,但过多的氮肥会导致植株过度生长,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施用氮肥时需要掌握好适宜的用量和时机。
2. 磷肥施用磷肥是花生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对于促进花生根系的发展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种植前,应该进行磷肥的施用,以提高土壤中磷元素含量。
3. 钾肥施用钾元素对花生的生长和发育也非常重要。
在花生成熟期,钾元素可以促进花生果实的形成和增大,提高产量。
因此,在花生成长过程中适当施用钾肥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灌溉1. 施水时间花生在幼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播种后,应该及时进行浇水,并且每次浇水应该保证土壤湿润度达到60%-70%。
2. 施水方式灌溉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滴灌、喷灌、淋灌等。
其中滴灌是比较适合花生种植的一种方式,可以节约水资源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除草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杂草的竞争,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种植前要清理杂草,并在花生成长过程中及时除草。
可以采用手工除草、化学除草等方式。
六、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花生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如白粉病、枯萎病等。
在种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并选用抗病性好的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或者生物防治的方法。
花生种植田间管理

花生种植田间管理一、花生种植田间管理的前期准备种花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就像照顾小宝贝一样呢。
在种花生之前,咱得把地给整好了。
先把地里的杂草啥的都清理干净,这些杂草就像调皮的小捣蛋,会抢花生的营养呢。
然后把地翻一翻,让土壤松松的,就像给花生宝宝们准备一个柔软的小床。
土壤最好是那种肥沃的,要是土壤太贫瘠了,花生可长不好。
咱可以提前给土壤施点肥,就像给小床铺上一层温暖的小被子,肥料可以用有机肥,这就像是天然的营养剂,花生可喜欢了。
二、花生播种时的管理播种的时候也有讲究。
花生种子得挑好,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这就好比挑士兵,只有强壮的士兵才能打好仗。
播种的间距也不能太密或者太稀。
太密了,花生宝宝们就会挤在一起,抢空间、抢营养;太稀了,又浪费土地资源。
大概每个坑放两三颗种子就比较合适。
播完种之后,要轻轻地盖上土,可不能把种子压坏了,就像给它们轻轻地盖上一层薄被。
三、花生生长期间的管理花生开始长苗之后,咱们得经常去看看。
要是发现有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补上。
这就像在军队里发现有士兵掉队了,得赶紧补上一样。
花生苗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要进行除草。
那些杂草又开始不安分了,它们会挡住花生苗吸收阳光和雨露。
除草的时候要小心,别伤到花生苗。
还要注意浇水和施肥。
如果天气比较干旱,那就要给花生浇水啦,就像给口渴的孩子喝水一样。
但是也不能浇太多,水太多了花生会被淹死的。
施肥也是,根据花生的生长阶段来施肥。
比如说在开花期和结荚期,花生需要更多的营养,这时候就要多给它们施点肥。
另外,病虫害的防治也很重要。
花生可能会遇到蚜虫、叶斑病等病虫害。
要是发现有蚜虫,就像看到小坏蛋在欺负花生宝宝一样,要赶紧采取措施。
可以用一些天然的驱虫方法,比如用大蒜汁喷洒,也可以用专门的农药,但是要按照说明书来使用,可不能用多了。
四、花生收获时的管理等花生成熟了,就到了收获的时候啦。
怎么判断花生是否成熟呢?可以看花生的叶子,当叶子开始变黄、脱落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收获了。
花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花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作者:李天浩邓立文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第08期花生田间管理主要分三个阶段,即前促(苗期)、中控(结荚期)、后保(饱果期),具体措施如下。
一、前促(苗期)苗期,即出苗至开花期。
该阶段以促壮苗早发,早开花,多开花为主攻目标。
首先,要查苗补种,补种的种子要浸种催芽。
第二,及时清棵蹲苗,解放第一对侧枝,以利其早生快发,覆膜栽培的花生要及时挖出膜下的侧枝。
清棵的关键是:时间要早,以清到子叶节为宜。
第三,追施氮肥防治蚜虫。
在辽宁省绥中县,6月中旬花生团棵见花时,亩追10公斤左右尿素。
如若发现蚜虫,可用吡虫啉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二、中控(结荚期)结荚期,即下针至见果期。
该阶段以控制植株徒长,促针多、果多为主攻目标。
首先,由于中期水肥充足,特别是高水肥地块,花生营养生长过剩,容易引起植株徒长,造成过早封行。
当植株超过40厘米时,可喷施缩节胺,每亩用2~3克、兑水40公斤喷施,可控制花生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其多结果,结饱果。
在个别缺肥地块特别是在8月上旬,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补肥。
第二,及时培垄。
使花生株行成垄状,为花生果针入土创造疏松的土壤环境,减少空针率,增加单株结果数,同时便于防涝。
三、后保(饱果期)饱果期,即见果至成熟期。
该阶段以保叶提高生命力,促果多、果饱为主攻目标。
首先,及时防治病虫害。
在绥中县于7月中旬,用70%的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防治花生叶斑病(主要为褐斑病与角斑病);在7月中旬、8月上旬,可用百虫亡1500倍或丙溴·灭多威10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和尺蠖(造桥虫)。
其次,叶面喷肥。
利用早晚时间,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磷酸二铵及富尔655进行叶面喷肥。
结荚后期可每隔一周喷一次。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邓立文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李天浩。
花生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

花生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花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人们饮食中常见的一种高蛋白、高能量食品,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
在花生种植中,优质高产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花生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
一、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花生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一般选择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对于沙质土、黄壤、紫色壤等土壤,可以通过深翻、加入有机肥料、松土等方式改良土壤性质。
花生还对气候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适宜在气温20~30℃、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进行种植。
二、种子选择花生种子选择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般需要选择品种好、质量高、种子健康、萌发率高的种子。
同时,还需要注意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方法选用适合的品种。
三、育苗和移栽一般花生育苗采用脱壳后浸泡发芽的方法进行,发芽后可以进行移栽。
选取秧苗时,应选择株型优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子进行移栽。
四、施肥花生对养分的需要较高,尤其是对钾镁的需求相对较多。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进行及时补充养分。
一般采用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等进行施肥,可以根据肥料的种类和生长期进行施肥,以保证花生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五、田间管理花生田间管理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杂草管理等。
其中,病虫害防治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应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治。
同时,灌溉管理和杂草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六、收获和加工花生收获时,应注意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一般在果荚变黄后适当晾晒后进行收获。
收获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包括脱壳、筛选、干燥等,以保证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七、结语优质高产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对于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十分重要。
综合考虑土壤、气候、种子、育苗、施肥、田间管理等因素,制定一套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案,可以保证花生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因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防治病虫害
1、蚜虫
防治指标:当百墩有蚜 500头以上时,可亩用 10%吡虫啉10g对水30~ 40kg喷雾,或20%广克 威乳油800-1000倍液喷 雾防治。 注意保护天敌(瓢虫), 当瓢虫与蚜虫比例达到1: 80~1:100时,可利用 瓢虫捕食蚜虫,不要施 用农药。
2、蛴螬
成虫叫金龟子,有大黑、暗黑、铜绿等。幼虫即为蛴螬,弯 曲成“C”型,俗称“大牙”,啃食荚果,对产量造成严重影 响。
3、棉铃虫
当棉铃虫造成危害时,叶面喷施28%高氯· 辛 硫磷乳油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60公斤。
4、枯萎病
对连作重茬、往年枯萎 病较重的地块,全苗后 用70%甲基硫菌灵 1000倍液或万兴2000 倍液喷雾,每亩用药液 40-50公斤,开花期再 喷一次。 对因青枯病引起的死棵, 用可杀得或农用链霉素 兑水灌墩 。
六、收获与晾晒
植株主茎剩下3~4 片绿叶,地下70%以 上荚果果壳硬化,网 纹清晰,果壳内壁呈 青褐色斑块时,便可 收获。 收获后要及时晾晒, 1周内将荚果含水量 降到8%以下。
小
结
我们学习了花生田间管理的破膜引苗与补苗 、防治病虫害、水分管理、防止徒长、追施叶 面肥、收获与晾晒等技术内容,希望大家回 去后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四、防止徒长
结荚初期,当主茎高度 达到30-35cm时,每亩 用壮饱安可湿性粉剂 20~25克,加水30-40公 斤进行叶面喷施。 施药后10~15天,如果 主茎高度超过40cm,可再 喷一次。 收获时株高控制在45~ 50cm。
五、追施叶面肥
在结荚末期,每亩叶 面喷施“天达—— 2116”50克加水40公 斤,或0.2~0.3%磷 酸二氢钾溶液40公斤, 连喷2次,间隔7~10 天,也可喷施适量的 其他叶面肥。
作
业
1、花生蚜虫的防治方法。 2、防止花生徒长的方法。
谢谢 大家 !
6、白绢病
可用5%井冈霉素400-500g加20%的甲基立枯磷乳油100-150g(或20%三唑酮乳 油100-150 g),对水100-120kg喷撒茎基部,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 次;天达2116+恶霉灵每亩1-2包或小凤凰3-5包于发病初期叶面喷施。
三、水分管理
花针期和结荚期需水分 较多,如果天气持续干 旱,花生叶片中午前后 出现萎焉时,应及时适 量浇水。 饱果期(收获前1个月左 右)遇旱应小水浇灌。 结荚后如果雨水较多, 应及时排水防涝,以防 烂果。
5、叶斑病
黑斑病
褐斑病
叶斑病主要有褐斑病和黑斑病。 主要发生在中后期,对产量影响很大。 在防治上,以预防为主。始花后,病叶率达到5%时,每亩用 35%的爱苗20ml兑水60-75kg或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叶面喷洒,间隔15天,连喷2-3遍,不同的杀菌剂 可交替使用,还可兼治其他真菌病害。
蛴螬
金龟子
播种时如果没有采取防治措施,于6月中下 旬至7月上旬,用40%毒死蜱乳油、50%辛硫 磷乳油等药剂,按有效成分150g拌成毒土, 雨前或雨后土壤湿润时,将药剂集中而均匀 地施于主茎处的土表上,防治成虫; 或用35%的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绿英)每 亩0.8kg兑水300kg灌墩;或用90%的敌百虫 0.5kg加高效氯氰菊酯兑水300-400kg灌墩, 防治幼虫,并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
花生田间管理技术
主讲教师: 魏文杰
单 位:沂南县农广校
教学目标
掌握花生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 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
主要内容
一、破膜引苗与补苗 二、防治病虫害 三、水分管理 四、防止徒长 五、追施叶面肥 六、收获与晾晒
一、破膜引苗与补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破膜引苗:当花生顶土时, 在其上方地膜上开4~5厘米 的圆孔,随即在膜孔上盖4~ 5厘米厚的土,以保温保湿。 当幼苗顶破土堆时,将周围 多余的土撤至垄沟; 补苗:缺穴的地方及时补种, 种子要催芽,补种时浇少量 水。齐苗后及时抠出压埋在 膜下的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