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冲刺 生物--专题整合训练13【含答案】
2020高考备考冲刺生物全真模拟卷(附答案解析)

备战2020高考全真模拟卷生物(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小于外膜B. 通常利用甲基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观察C.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属于生物膜D. 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2.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B. 人鼠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同位素标记法C. 孟德尔提出遗传规律——假说演绎法D. 萨顿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癌变过程中,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B. 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物质交换的效率显著增强C. 细胞凋亡过程中,酶活性均下降,但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 细胞分化后,核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全能性更高4.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分别是得到多倍体和单倍体B. 单倍体育种相对杂交育种的优势是更易获得隐性纯合子C.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时使用的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D.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诱变育种时基因突变是定向的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突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 如果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就不会发生进化C. 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变异的产生D. 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共同进化在自然界普遍存在6.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
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冲刺试卷以及答案(新课标全国1卷)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红细胞可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菠菜叶表皮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C.某些细胞分泌蛋白质可以具有传递信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等作用D.甘蔗细胞内不含还原糖,不适合作为还原糖检测的材料2.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Denham Harman在1956年提出的,下图是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的作用效果会引起细胞内生物膜面积急剧下降,属于反馈调节B.③过程会引起细胞核合成的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代谢速率降低C.④过程可能导致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或数量发生改变D.⑤可来自于辐射、有害物质的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3.右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特定阶段的数量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则该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B.若纵坐标是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则该曲线只能表示减数分裂C.若纵坐标是染色体组数且CD段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则该曲线只能表示有丝分裂D.若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CD段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则该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不一定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虽然同源染色体已分离,细胞中可能有等位基因C.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D.基因治疗可用于对先天性愚型患者的治疗,康复结婚后其子代表现正常5.神经细胞可以利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信息。
下图a、b、c、d依次展示毒品分子使人上瘾的机理。
据相关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据a图可知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B.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会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重吸收C.据c图可知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D.据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大量分解,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6.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
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样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样卷)理综-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1 C12 O16 Na23 Zn65 Pd106 Sn11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研人员从细胞中提取了某种化合物,研究发现该化合物成分中含有单糖,且该单糖参与构成了其基本骨架。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B.该化合物一定为纤维素、淀粉、糖原等多糖C.其彻底水解产物中有能使斐林试剂变色的物质D.其水解得到的单糖均可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2.细胞中的蛋白质等分子会解离为R-和H+两种离子,H+被细胞膜上的H+泵泵出细胞外,使细胞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差,成为细胞积累正离子的主要动力。
由于细胞内不扩散的负离子R-的吸引,溶液中某阳离子向细胞内扩散,最终膜两侧离子浓度不相等,但达到了离子扩散速度相等的平衡,称为杜南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解离出的H+被膜上H+泵泵出细胞外的方式为被动运输B.杜南平衡积累离子是某阳离子顺电势梯度向细胞内扩散的结果C.在达到杜南平衡状态时细胞内外不会发生水分子的交换D.在KCl溶液中扩散平衡时.细胞内的K+浓度小于细胞外的K+浓度3.我国科学家发现在体外实验条件下,蛋白质MagR能够与另一种蛋白质Cry共同形成含铁的杆状蛋白质多聚体,这种多聚体能识别外界磁场并自动顺应磁场方向排列。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十三)生物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十三)生物(学科)★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1. 下列物质中,作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主要的能源物质的依次是()A. 糖类,脂类、纤维素、核酸、糖类B. 蛋白质、核酸、脂肪、磷脂、糖类C. 蛋白质、核酸、淀粉、糖类、脂肪D. 蛋白质、磷脂、脂肪、核酸、糖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质(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2.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B. 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RNA 和纤维素必需成分C. 细胞液中盐浓度的高低影响植物根细胞的吸水或失水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1、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共13个专题,附标准答案)

说明:本资料由梦挂梧桐工作室组织专业教师分类编辑而成2020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附标准答案共13个专题)目录专题1 细胞的组成——————————————————1专题2 物质进出细胞、酶和ATP—————————————4专题3 细胞呼吸答案—————————————————5专题4 光合作用————————————————————8 专题5 细胞分裂————————————————————11 专题6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4 专题7 遗传的物质基础—————————————————15 专题8 分离定律————————————————————17 专题9 自由组合定律——————————————————18 专题10 伴性遗传————————————————————20 专题11 生物变异和进化—————————————————22 专题12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5专题13 内环境和稳态——————————————————27专题1 细胞1.(2020年全国卷新高考·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
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2.(2020年全国卷Ⅱ·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全国Ⅰ卷)2020届高考生物百日冲刺金卷(三)[附答案]
![(全国Ⅰ卷)2020届高考生物百日冲刺金卷(三)[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5e9393fad6195f302ba63d.png)
(全国Ⅰ卷)2020届高考生物百日冲刺金卷(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3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都相同B.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原核细胞都无细胞核C.植物细胞中的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D.高等动物体内大多数细胞中不存在纺锤体2.秋水仙素是一种常用的人工诱变剂,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类似,但不能参与碱基配对。
下列有关秋水仙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在DNA分子复制时,秋水仙素可能引起碱基互补配对错误而导致基因突变C.若秋水仙索渗入到基因中,则不会引起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D.若秋水仙素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之间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则会使转录受阻3.酶a和酶b分别是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的与呼吸有关的酶。
科研人员研究了中药党参对某种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中酶a和酶b活性的影响,以此了解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结果如下表。
相关分析合理的有①A组相对于B组是空白对照组;B1组相对于B2、B3、B4组是空白对照组②随着党参提取物剂量的提高,酶a和酶b的活性逐渐增强③研究表明,线粒体中酶a和酶b活性降低可能与衰老的发生有关④高剂量党参提取物可通过增强酶活性改善衰老小鼠的线粒体功能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4.2018年6月,科研人员报道了一种基于艾滋病病毒(HIV-1)融合肽脆弱位点结构的高效新型候选疫苗,该疫苗可以在小鼠、豚鼠和恒河猴体内诱导产生中和几十种HIV毒株的抗体(广谱抗体)。
2020黑龙江高三高考冲刺生物试题含答案及解析【全国2卷高考模拟试卷】

2020黑龙江高三高考冲刺生物试题满分9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某些固醇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参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B.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C. 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的多肽,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相同D. 多糖、蛋白质和核苷酸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脂质、蛋白质、核酸、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核糖体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属于信息分子,参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A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如少数酶是RNA,有的激素(如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B错误;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的多肽,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一定相同,C错误;多糖和蛋白质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但核苷酸是核酸的单体,D错误。
2.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于机体的调节作用,正常人由炎热环境进入到寒冷环境中散热量会增加B. 血浆蛋白含量减少渗透压降低,可能会导致组织水肿C.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 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HCO3-、HPO42-等无机盐离子【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理化性质、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020年高考考前大冲刺卷 理综生物部分十三 (含解析)

2020年高考考前45天大冲刺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十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4.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1.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在生物体内存在着信息交流,下列有关生物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蛋白实现的B.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C.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有四个方向的遗传信息流A.斑马与其捕食者猎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2.大量研究证明,体内的酶越多,免疫系统识别单个肿瘤细胞的概宇就越大,使用酶疗法治疗癌症的原理是天然活性酶可特异性水解肿瘤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并激发自身免疫系统消灭去除了“盔甲”的肿瘤细胞,通过服用特定天然活性酶的混合物,可大大降低人群中患癌症的风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天然活性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物,其形成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参与B.天然活性酶作用于肿瘤细胞后,主要靠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将肿瘤细胞清除C.天然活性酶特异性水解肿瘤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与酶的专一性有关D.免疫系统识別肿瘤细胞与其监控功能有关3.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有食用草乌进补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其可以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中毒。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乌头碱会导致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绝对值降低B.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胞外Na+大量内流C.食用草乌虽有中毒风险,但其仍有直接价值D.阻遏Na+通道开放的药物,可缓解中毒的症状4.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C.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c点适当提高CO2浓度,K值将提高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c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5.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整合训练(十三)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全员必做题]
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是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两个重要指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都在增加
B.“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一直增加
C.“S”型曲线的增长率持续下降
D.“S”型曲线增长率相同时增长速率可能不同
解析:“J”型曲线的增长率不变,增长速率一直增加,A项错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B项错误;不同的种群“S型”曲线也不同,有的种群发展初期按“J”型增长,一段时间后才表现出环境阻力,其种群增长率开始不变,环境阻力作用后种群增长率下降,有些种群发展初期就受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适应环境后才进行快速繁殖,其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下降,则增长率相同时增长速率可能不同,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2.(2019·广东揭阳一模)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池塘混养技术。
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草鱼和青鱼主要以池底水草、螺蛳等为食。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互利共生关系
B.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鲢鱼同化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解析:本题以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为载体,考查了群落知识,属于对科学思维与社会责
任素养的考查。
混合放养的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充分利用不同水层的食物和空间,体现了垂直分层现象,它们之间没有互利共生关系,A错误,B正确;鲢鱼同化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还有储存在自身有机物中的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储存在自身有机物中的能量会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等去向,C错误;浮游动物的大量死亡会造成浮游植物增多,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鲢鱼数量会增多,但由于食物、空间有限,鲢鱼不会呈“J”型曲线持续增长,D错误。
答案: B
3.(2019·安徽淮北一模)皖北地区经采煤作业后,形成了许多塌陷区。
研究人员连续6年调查某塌陷区内鲤鱼的种群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为了充分利用鲤鱼资源,又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塌陷区内鲤鱼环境容纳量约为40吨
B.必须保证捕捞前后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变
C.第7年的最大捕捞量应控制在37吨以内
D.必须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才能进行捕捞
解析:本题通过曲线分析的形式考查考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属于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
图中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第6年种群数量不变,达到环境容纳量,因此,环境容纳量约为40吨,A正确;捕捞后种群应为曲线的K/2值左右,此时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 错误;第7年最大捕捞后种群数量约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第7年的最大捕捞量应控制在20吨左右,C错误;捕捞的时机不一定是达到K值时,只要捕捞后剩余量约是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就可以充分利用鲤鱼资源,又能可持续发展,D错误。
答案: A
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和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要低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的是抽样检测的方法
C.对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一定要采用样方法
D.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的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取样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数量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要大,A错误;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正确;土壤小动物中许多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而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C错误;以校园内的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因不同的水层分布的生物存在差异,所以应在不同水层取样,D错误。
答案: B
5.(2019·河南九师联盟质量检测)如图为液体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此时无种内斗争
B.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b点会上升
C.c~d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负相关
D.该种群的K值只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有关
解析: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但此时种群中存在种内斗争,只是种内斗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