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办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陆士桢徐选国

【摘要】随着社会建设的深入,社会工作组织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民办社会工作组织相关概念的界定,对国外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理论及其经验的介绍,以及对当前我国民办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的梳理,揭示了当前我国民办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适合我国国情的民办社会工作组织未来发展的策略和发展路径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民办社会工作组织现状发展策略

自2003年上海第一家专业社会工作组织成立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特别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组织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式注册登记的民办社会工作组织大约有600余家。既便如此,我国民办社会工作组织总体上仍然呈现规模不大,专业化不足等问题。同时,关于社会工作组织方面的研究也较为缺乏。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是社会工作嵌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没有健康发展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体系,就不可能有完善的社会工作。因此,就我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组织,特别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发展概况进行系统的梳理,揭示当前民办社会工作组织发展呈现出的特征,分析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困境,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社会工作组织未来发展的路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会组织

要论述和厘清我国民办社会工作组织概念、内涵、外延、特征及问题等方面,首先有必要对社会组织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及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关于社会组织及相关的一系列称谓,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第三部门等,主要是由国外NGO、NPO等概念引入中国语境之下出现的境遇区别,虽然实质上上述概念所指的内涵基本上一致,即指的是除政府(第一部门)、市场(第二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因为区别于前二者,因此,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民间性、社会性、志愿性等特征。许多学者认为上述概念不可视为等同,原因可能在于各个概念所强调的特征和方面不一样;也有学者认为这些概念基本等同,只是称谓不同罢了。本文赞成陈洪涛(2008①)的观点,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应使用社会组织这一概念来规整当前学术界众说纷纭的观点。他认为,社会组织概念比其他概念更适合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社会组织的内涵更加广泛,其包括法定的民间组织三大体系,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也包括这之外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及未登记注册的各种草根组织;二是社会组织具有中性特色,更适合于中国文化心理特征,更易于为民众所接受;三是社会组织概念更易于为政府及工作人员所接受,进而

①陈洪涛:《为什么要用“社会组织”》,载《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年第1期,第248-251页。

获得更多支持和理解。

(二)社会工作组织

社会工作组织这一提法,在我国大陆尚未明确提出,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概念,如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社会工作事务所等。闻英(2009②)认为,社会工作机构是指依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凭借专业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技术,旨在为相关人群尤其是弱势人群提供一般或者特殊的关怀、保护、物质和支持服务,以提高或者维持他们的社会功能的组织。

本文将中国社会中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称为社会工作组织,是指以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为指导,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手段,以从事社会服务为组织使命和愿景,以服务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建设为目标,并通过各种手段对其所实施的社会服务进行科学监督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要素特征:一是社会工作组织是以利他主义原则为指导,坚持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宗旨,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相关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组织的组织使命;二是社会工作组织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各种渠道,将政府、市场、社会等社会主体提供的社会资源和福利服务传输给社会大众的社会组织;三是社会工作组织要具有一套专业的、明确的组织规范和架构,指导本组织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并不断提升组织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四是社会工作组织必须通过具有专业社会工作教育背景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来向社会上有需要的特殊人群或一般人群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以促进组织使命的达成及服务对象的自我实现;五是社会工作组织应以促进社会公平、消除社会不平等为最终目标。

(三)民办社会工作组织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组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官办体制内的社会工作组织,该类组织是在政府框架之内运作,资源来源于政府,并受政府领导。二是由政府推动组建的非政府性质的社会工作组织,上海的阳光社区服务中心、新航社区服务总社和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等,该类组织在政府主动寻求新的社会管理方式和公共社会服务方式下出现的,与主管部门紧密联系。三是民间组建的社会工作机构,如深圳的社会工作机构。这类社会工作机构由民间发起,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发展资源,与前两种社会工作机构相比,有较大的自主性(闻英2009)。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大量社会组织进驻四川,与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组织运行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政府主导模式;二是社会组织合作自主介入模式;三是以本地政府主导、联合其他社会团体建立的模式;四是民办非企业组织形式主导的模式;五是境内外资金独立运作的项目——社会企业的另类形式(廖鸿冰2010③)。

本文所指民办社会工作组织采用民政部文件的定义,即是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

②闻英:《官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状况及发展策略》,载《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59-62页。

③廖鸿冰:《共生理论视角下灾后社工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探索——以汶川震后社工服务组织为例》,载《湖湘论坛》,2010年第4期,第117-120页。

治、关系调适等服务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民政部,2009④)。其基本元素有三个,一是以社会工作服务为组织根本任务,二是组织性质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三是民间性质,是民办的组织。

二、国外社会组织发展理论观点及组织发展经验

(一)相关理论

在国外,与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相关的理论很多,我们主要从国外社会工作组织与政府之间关系角度,对两个重要理论加以分析。

1.现代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一词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主要指“政治社会”、“公民社会”或“文明社会”。近代公民社会成熟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公民社会思想主要体现为商业社会独有的一种文明,认为公民社会具有自我调节和自己管理事务的内部能力,国家对于公民社会内部事务的干预遭到阻碍。纵观国外公民社会理论发展脉络,其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之“公民先于国家、社会外于国家”的思想,是公民社会的最基本理念。与传统公民社会思想相比,现代公民社会具有如下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在强调社会自我管理,不受国家干预或侵犯方面,既有消极自由的同时,也强调公民社会有参与国家事务,影响国家政策的权利,也即积极的自由。二是现代公民社会理论越来越认可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现代公民社会的活动空间是由法律确定并受法律保护的,公民社会与国家有依赖的一面;又由于在一个社会中,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公民社会失灵同时存在,因此,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对集体需要做出反应等方面,公民社会与国家可以互相补充(刘俊月等,2004⑤)。在国外公民社会视野中,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又互相独立的关系:作为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组织载体,非政府组织仍然外在于政府,但其活动空间及合法性是由政府确定的,并且其活动也是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并受法律保护的,政府在非政府的运行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监督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同时,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又具有重要的互补关系,形成一种伙伴合作关系,一起承担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职责。因此,作为非政府组织有机组成部分的社会工作组织,同样与政府之间具有上述合作、互补的关系架构。

2.资源依附理论

资源依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没有组织是自给的,任何一个单个的组织都无法完全控制达成目标所要的条件或者是无法从行动过程中获得预期的结果,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交换,并由此获得生存。在和环境的交换中,环境给组织提供关键性的稀缺资源,没有这样的资源,组织就难以运作,这就是组织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Hall,1991⑥)。资源依附理论有两个核心概念:一是组织的外在限制,即组织会对外在环境中掌握着重要资源的组织的需求做出

④民政部:《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社会工作网/,2009-10 -19。

⑤刘俊月,邓集文:《当代国外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考察》,载《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第40-43页。

⑥Hall R. Organizations:Structure,Process and Outcomes,New York:Jersey Prentice Hall,1991:2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