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高考真题体验6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7高考生物1卷超清晰答案解析(精品文档)

2017高考生物1卷超清晰答案解析(精品文档)

2017 高考生物 1 卷超清楚答案分析原创 2017-06-10 高中生物学习帮高中生物学习帮1.细胞间信息沟通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细胞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沟通的实现分别依靠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达B.淋巴运输,突触传达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达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分泌的激素溺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到浑身,因此哺乳动物卵细胞分泌的雌性激素是经过血液运输的。

精子和卵细胞是经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进行辨别的,即细胞间直接接触。

选D。

2.以下关系细胞构造与成分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膜的完好性可用台酚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察看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 Cu2+ 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复原成砖红色完好的拥有活性的细胞膜拥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般进不去细胞,细胞不需要染色剂,因此进不去活细胞,可经过细胞可否被染色判定细胞膜的完好性(细胞的死活)双缩脲试剂是查验蛋白质或多肽的,不可以查验氨基酸。

因为双缩脲试剂查验原理是Cu2+ 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形成紫色络合物,氨基酸不含肽键。

因此 B 错误。

CD 正确。

3.往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落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 )、零落酸( ABA )、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向如下图。

据图判断,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 本实验中 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 削弱C. 可推断 ABA 组叶绿素中 NADPH 合成速率大于CTK 组D. 可推断施用 ABA 能加快秋季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往常叶片中叶绿素降落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2Word版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2Word版含解析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分子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即成为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B.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和ATP的含量都较多D.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因为能量可以通过ATP 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答案 C解析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都较多,但ATP在细胞内的含量较少,它通过快速的合成和分解来满足能量供应需求,C错误。

2.A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③第三个磷酸基团(远离腺苷的那个)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化为ADP,同时释放能量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使ADP转变成ATP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 C解析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一个普通化学键、两个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断裂,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转化为ADP。

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DP与Pi结合,吸收能量,又可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ADP又转化为ATP。

3.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的A代表腺苷,方框中的结构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b、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两者属于同一种酶答案 C解析图1中的A代表腺嘌呤,故A错误;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能量,故B错误;ATP和ADP的快速转化与酶的高效性有关,故C正确;酶1和酶2都能够降低活化能,但不是同一种酶,故D错误。

(完整word)《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

(完整word)《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1.果子酒放久后易产生蛋白质沉淀而使酒浑浊,加入少量蛋白酶可以使浑浊消失,而加别的酶(如氨基酸氧化酶等)无济于事,这说明()A.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B.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特点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答案 D解析加入蛋白酶能让浑浊消失,说明酶能将这种物质分解,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加入别的酶不能将其分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故选D;此题干和温度没关系,故A错误;该实验不能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是说明该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故B错误;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而此题未涉及无机催化剂,故C错误。

2.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的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验证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 C解析过氧化氢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因此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碘液加入蔗糖溶液中,不论蔗糖是否分解都观察不到现象的变化;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在pH为7和11的环境中变性失活,其pH梯度设置不合理,故无法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3.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B.曲线①作为对照实验C.化合物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D.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答案 D解析①②两条曲线对照可以说明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酶活性可能上升,但温度过高也会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4.[2016·湖北黄石高一期末]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金版教程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1章走近细胞11含解析

金版教程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1章走近细胞11含解析

时间: 25 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 (共 7 题,每题 4 分)1.酸奶中的一个乳酸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哪个层次()A.细胞或个体B.个体或器官C.细胞或器官D.个体或种群答案A解析乳酸菌是单细胞生物,故一个乳酸菌既可属于细胞层次也可属于个体层次。

2.[2016 ·海南中学质检 ]关于艾滋病病毒 (HIV) ,以下表达正确的是()A.HIV 是一种单细胞生物B.HIV 可以独立完成新陈代谢C.获得大批 HIV 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育基上培育D.HIV 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的生物,营寄生生活答案 D解析HIV 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法在一般培育基上增殖,必然寄生于活细胞中, D 正确。

3.若以以以下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看法的范围,此中对a、b、c 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选项a b cA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B个体种群群落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组织系统器官答案C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挨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图中 a、b、c 三者的关系是挨次由大到小互相包含,而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不一样样的种群构成群落,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切合这一关系。

4. [2016 ·水中学月考衡 ]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心脏的搏动是经过心肌细胞的缩短和舒张来完成的。

上述案例说明()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经过生物体来完成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复杂性D.单个细胞就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和心脏的搏动 )是经过细胞 (叶肉细胞和心肌细胞 )来完成的,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假如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拥有细胞结构,假如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掉活性,这说明()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由于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都失活,可见二者的特色是一致的C.像病毒这样不拥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存在,说明生命现象可不依赖于细胞结构D.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然建立在必然的结构基础之上答案D解析无论是拥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还是不拥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生物体必然建立在必然的结构基础之上,若其结构被破坏,则生命活动难以保持。

《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3Word版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3Word版含解析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1.[2015·宁夏高一检测]RNA的主要存在部位和所含的五碳糖分别是()A.细胞核、核糖B.细胞质、核糖C.细胞核、脱氧核糖D.细胞质、脱氧核糖答案 B解析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

2.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

下图中连接正确的是()答案 C解析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的,磷酸连接在5号碳原子上,碱基连接在1号碳原子上。

3.[2016·厦门一中月考]一只棕色的猛犸是动画片《冰川时代2》的主角。

但科学家对猛犸的毛色提出质疑,他们从4.3万年前的猛犸骨骼中提取到某物质,发现猛犸可能是一身金毛,该物质最可能是()A.氨基酸B.蛋白质C.DNA D.葡萄糖答案 C解析能控制生物性状(毛色)的物质是其遗传物质,而动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4.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B.该物质含有C、H、O、N、P等元素C.该物质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它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在T2噬菌体中找不到这种物质答案 C解析根据五碳糖是核糖及图中所示元素判断,A、B项正确。

RNA可以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C项错误。

由于T2噬菌体为DNA病毒,D项正确。

5.[2016·唐山一中模拟]用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相同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C.真核细胞中,DNA不分布在细胞质中,RNA不分布在细胞核中D.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状态答案 D解析甲基绿对DNA有较强的亲和力,吡罗红对RNA有较强的亲和力,两者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A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少量分布在细胞核中,B、C错误。

(完整word)《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

(完整word)《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后课时精炼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1.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答案 C解析在叶绿体中,ATP在类囊体的薄膜上产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产生ADP,而ADP的转运方向则与ATP相反。

2.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在无光条件下,有利于暗反应进行答案 B解析图示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C3生成C6H12O6需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利用ATP提供的能量,通过[H]的还原进行。

若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提高温度反而会降低酶的活性,会使反应减弱。

在无光条件下,暗反应会因[H]和ATP 的缺乏受到限制。

3.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相同点是()A.都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B.都需要太阳光能C.都需要无机物氧化供能D.都需要氧化供能答案 A解析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有机物,故A正确;化能合成作用不需要太阳能,故B错误;光合作用不需要无机物氧化供能,需要的是太阳光能,故C、D错误。

4.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的实验,在叶片照光24 h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

本实验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CO2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答案 C解析光照24 h,叶片裸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经脱色、漂洗后用碘液处理变蓝,说明有淀粉生成,应选⑤;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因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未产生淀粉,用碘液处理不变蓝,所以可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还应选②。

【金版教程】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高考真题体验4 含解析

【金版教程】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高考真题体验4 含解析

第4章高考真题体验1.[2015·全国卷Ⅱ]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能量)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 A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17 ℃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C、D错误;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 ℃,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 ℃,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错误。

2.[2014·全国卷Ⅰ]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答案 B解析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A项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项正确。

3.[2014·北京高考]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答案 C解析A项,由于H2O在生物膜上的通透性要大于在人工膜上的速度,而CO2、O2和甘油的速度相同(自由扩散)可断定在生物膜上有协助其运输的物质;B项,K+、Na+、Cl-在生物膜上的通透性有差异可得知,生物膜对这些离子具有选择性;C项,由于人工膜无载体蛋白质故无法推出离子以易化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项,不同分子量大小的物质在人工膜上的通透性不同可推知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的速率。

【金版教程】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高考真题体验3 含解析

【金版教程】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高考真题体验3 含解析

第3章高考真题体验1.[2015·海南高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项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项错误;水绵为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项正确;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项正确。

2.[2015·广东高考]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液泡和核糖体B.中心体和叶绿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线粒体答案 C解析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C正确。

3.[2015·安徽高考]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

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解析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糙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后,直接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中经过折叠等加工以出芽的形式形成由膜包围而成的囊泡脱离内质网,然后与高尔基体的膜融合,经过一定的修饰、包装之后,再从高尔基体上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最后逐渐接近细胞膜,再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排出细胞。

D正确。

4.[2014·山东高考]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答案 B解析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具膜细胞器之间才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需消耗能量。

5.[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答案 A解析性激素的本质为脂质,脂质的合成与滑面内质网有关,故A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高考真题体验
1.[2015·重庆高考]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答案 A
解析胚胎干细胞发育的全能性高于胰腺腺泡细胞,B项错误;由于胰腺腺泡细胞需分泌消化酶,因此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较多,同时不同功能的细胞中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可见C、D项均错误;线粒体在不同的细胞中均是提供能量,因此A项正确。

2.[2014·海南高考]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蚕豆叶肉细胞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答案 C
解析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其他细胞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3.[2014·江苏高考改编]下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答案 B
解析图示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乙为染色体,组成成分为DNA和
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故B 项正确;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判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C项错误;该时期核膜已解体,故D项错误。

4.[2014·广东高考]以下选项正确的是(多选)()
答案BD
解析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但染色体的数目不变,即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的比值从1逐渐变成2,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此时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的比值等于1,故A错;植物细胞吸水膨胀,使细胞液的浓度降低,即胞内渗透压降低,反之升高,故B正确;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其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参与,故C错;胚胎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故D正确。

5.[2014·上海高考]植物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植株潜能的决定因素是()
A.细胞膜B.细胞核
C.线粒体D.叶绿体
答案 B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核具有该物种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物质,所以选B。

6.[2014·全国卷Ⅱ改编]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DNA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答案 B
解析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高度分化,通常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也无DNA复制;不同种类细胞的产生是由于遗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同一个体的体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DNA相同。

7.[2013·江苏高考改编]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答案 A
解析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还需完成中心体的复制,A正确;间期DNA复制,DNA 数目加倍,但两条DNA分子连在一个着丝点上,染色体数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出现在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错误。

8.[2013·江苏高考]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答案 D
解析分化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没有改变遗传信息,A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属于细胞的正常活动,为细胞的编程性死亡,B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基因突变是在体细胞中发生的,因此不遗传给后代,C错误;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机体代谢旺盛,可以延缓衰老,D正确。

9.[2014·全国卷Ⅰ]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__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

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碱染色体
(2)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析(1)盐酸酒精混合液是解离液,用于解离过程,解离的作用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龙胆紫溶液用于染色过
程,为碱性染料,能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着色。

(2)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