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阅读参考书目
国际关系书籍

国际关系书籍国际关系书籍是我们了解世界格局、国家间关系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国的外交政策、国际合作以及国际冲突等重要议题。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经典的国际关系书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关系领域的知识。
推荐《国际关系简史》这本书。
这本书由美国学者约翰·赫尔希宁撰写,它以扼要的方式回顾了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际关系学科的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理。
推荐《权力的陷阱》这本书。
这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代表作之一,他以权力观察为切入点,探讨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和国家行为的动因。
通过深入剖析国际政治中权力的本质和运作规律,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博弈,以及国家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逻辑。
推荐《战争的性质》这本书。
这是德国学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经典之作,被誉为现代战争理论的奠基之作。
克劳塞维茨通过对战争的本质、目的和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著名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手段”观点。
这本书不仅对战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也对国际冲突解决和和平建设提出了重要思考。
推荐《全球化的陷阱》这本书。
这是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重要著作,他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探讨了全球经济秩序的不平等和不稳定性。
通过对全球化现象的深入剖析,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这本书不仅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重要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阅读这些国际关系书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历程、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以及国际冲突和合作的动因。
这些书籍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同时也提供了对国际关系现实的深入思考和洞察。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关系领域的挑战,为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外交必读书目

外交必读书目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外交成为了国家之间相互交流、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政治家、外交官还是普通公民,都需要了解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外交,下面将介绍几本必读的外交书籍。
1.《外交的艺术》这本书是世界著名外交家亨利·基辛格的经典之作。
基辛格在书中讲述了他作为美国国务卿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外交谈判的内幕和技巧。
他通过具体案例,解析了外交中的战略思考、利益平衡和交流沟通等重要要素。
无论是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还是对国际关系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外交官的修炼之道》这本书由美国外交学院的前院长詹姆斯·霍根编写,是一本介绍外交工作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指南。
书中详细介绍了外交官的角色定位、谈判技巧、舆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外交官的故事和实践经验的梳理,读者可以了解到外交官背后的故事和工作背后的艰辛。
3.《外交史》这本书由英国历史学家希尔伯特·斯普林斯编写,是一部关于外交历史的权威著作。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外交事件和重要人物。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外交的演变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4.《外交的智慧》这本书由美国外交学者亨利·诺尔特和乔治·约翰逊合著,是一本介绍外交智慧和谈判技巧的实用指南。
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教授读者如何在外交谈判中把握主动、处理分歧和达成共识。
无论是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还是对外交技巧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外交是一门复杂而又关键的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阅读以上几本书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外交的内涵和实践,提升自己的外交素养和能力。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书籍,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当代中国外交必读书目

当代中国外交必读书目
当代中国外交的必读书目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推荐:
1. 《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这本书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和实践方略,是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辅助材料。
2. 《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20-2021)》:该书对过去一年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汇编(中英文版)):该书收录了中国近年来在对外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文件,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集中展示。
4. 《中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外交部代表中国政府于1990年9月3日在北京缔结的第一份有关禁止发展、使用和制造核武器的条约。
该条约旨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推动核裁军进程,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
外交国际启蒙读物

外交国际启蒙读物1、《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是外交国际里程碑式的经典理论著作,书中提出的基本论点,诸如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权力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国家之间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等,都成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命题。
2、《国际关系理论》对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作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在学术和历史的大视角下,对国际关系的各种主要理论范式作了全面的介绍,对国际关系学的各个领域进行逐一剖析。
3、《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介绍了一种关于国际政治变革的重要理论,它建立起了一个概念性框架,这一框架可能会改变我们看待国际关系的思维方式。
4、《国家间政治:权利斗争与和平》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经典之作。
正如副标题“权力斗争与和平”所标示的那样,论著旨在揭示国际政治的本质——权力斗争,并探索缔造世界和平的途径。
5、《国际关系学精要》为国内第一本针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生的系统知识普及读物,用学术的话语普及国际关系基本知识。
6、《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在这部影响越来越广泛,在西方国际关系教材中独树一帜的教科书中,作者沿古典均势时期、一战、二战、冷战,到冷战后的全球化、信息化的历史脉络,介绍了主要国际关系流派的理论和方法。
7、《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围绕“战争的主要根源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著名的战争根源的三个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的对策。
8、《国际政治理论》作者从排列原则、单元功能和权力分配三个角度界定了国际政治结构,认为结构是系统中的一系列约束条件,通过奖励一些行为、惩罚另一些行为而限制了国家的行为。
9、《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对国际政治的重大问题做出了解释。
10、《人、国家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路径》分析了各国人际状态与国家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基本人际状态与国际体系模式的关系。
国际关系理论阅读书目(系统书目)

国际关系阅读书目一、建议必读书目(含国内外译著)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版)(十七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五年——一九八O年),法律出版社,1986年12月第2版。
2.《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3.《邓小平文选》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第1版及1994年10月第2版。
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5.李宝俊著:《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6.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7.[美]詹姆斯. 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8.王圣诵主编:《国际关系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9.陈向阳著:《中国睦邻外交:思想、实践、前瞻》时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0.鲁毅等著:《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
1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2.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威廉·内斯特(William Nester)著:《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 (姚远、汪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14.[美]斯蒂芬范埃弗拉著:《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15.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6.康绍邦、宫力著:《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7.康绍邦、宫力等著:《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州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8.颜声毅著:《当代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推荐国际关系阅读书目

文学1、[希]荷马:史诗《奥德赛》与《伊里亚特》2、[意]但丁:《神曲》3、[西]塞万提斯:《堂吉珂德》4、[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5、[德]歌德:《浮士德》6、[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7、曹雪芹:《红楼梦》历史8、[罗]凯撒:《内战记》9、[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10、[瑞]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12、[法]米涅:《1640年的英国革命》13、[美]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14、史马迁的《史记》宗教与哲学15、《圣经》16、《古兰经》17、《金刚经》18、孔子:《论语》19、《老子》20、[希]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21、[英]休谟:《人性论》22、[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2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24、[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社会学25、[法]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26、[法]帕累托:《普通社会学》27、[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28、[德]齐美尔:《货币哲学》29、[德]韦伯:《经济与社会》30、[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31、[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经济学32、[英]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33、[德]马克思:《资本论》(卷1)34、[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35、[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36、[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自由宪章》)37、[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法学38、[罗]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3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40、[美]《联邦党人文集》41、[法]《拿破仑法典》42、[英]梅因:《古代法》4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政治学44、[希]柏拉图:《理想国》45、[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46、[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47、[英]霍布斯:《利维坦》48、[英]洛克:《政府论》(下卷)4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50、[英]伯克:《论法国大革命》51、[英]密尔:《论自由》52、[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5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54、[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55、[美]斯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56、[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57、[美]罗尔斯:《正义论》58、[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59、[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60、《顾准文集》(只借到《顾准笔记》)国际政治61、[希]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62、[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63、罗贯中:《三国演义》(黄金书屋至第70回)64、孙膑:《孙子兵法》65、[英]爱德华.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66、[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国际纵横策论一争强权,求和平》)67、[美]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68、[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69、[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70、[英]马丁.怀特:《权力政治》71、[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72、[美]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图书馆)73、[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74、[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75、[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76、[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77、[英]苏珊.斯特兰奇:《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国家与市场》78、[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79、[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80、[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81、[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一、二、三)82、[英]R•J•文森特:《人权与国际关系》83、[波]尤.库库尔卡:《国际关系学》84、[美]罗伯特.考克斯:《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85、[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一、二、三)87、[美]马汉:《海权论》88、[英]麦金特:《历史的地理枢纽》89、[英]哈特:《战略论》90、[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91、[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92、[美]威廉森•默里等:《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93、[英]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94、[法]让-马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下册)95、[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96、[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97、[美]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民主历程》98、[美]杰里尔•罗蒂尔:《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99、[英]詹宁斯.瓦茨:《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1、2分册) 100、列宁:《帝国主义论》。
全球化下的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参考书目5则范文

全球化下的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参考书目5则范文第一篇:全球化下的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参考书目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
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上海人民出版社。
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阅读书目2:1、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
3、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6、胡康大:《欧盟主要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版。
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1年。
8、罗威尔:《英国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9、李道揆:《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年。
10、罗素:《中国问题》,商务印书馆1996版。
11、李路曲:《东亚模式与价值重构:比较政治分析》,人民出版社。
1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
13、马基雅维里:《君主论》,上海三联书店 2006版。
14、柏拉图:《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09版。
15、常士訚:《现代国家及其政治制度:东亚与西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吕芳:《制度选择与国家的衰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版。
17、弗朗索比·基佐:《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复旦大学2008。
18、谭索:《叶利钦的西化改革与俄罗斯的社会灾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一、平时成绩20%,包括课堂发言情况,是否迟到早退等。
国关参考书目

2、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1949-1995)》中国青年1996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王泰平世界知识出版社
4、〈新中国外交思想〉叶自成北京大学出版社
5、国际关系史,王绳祖主编上册,何春超主编下册,法律出版社
6、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方连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7、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方连庆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8、《政治学概论》入学考试参考书目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9、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政治学手册精选》,商务印书馆,9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阅读参考书目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6。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布热津斯基,《大抉择》,新华出版社,2005。
布热津斯基,《第二次机遇: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罗伯特·阿特,《美国大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克里斯托弗·莱恩,《和平的幻想:1940年以来的美国大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托马斯·巴尼特,《大视野大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理查德·罗斯克兰斯,《力量与克制:中美关系的共同愿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左风荣,《重振俄罗斯:普京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2008。
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新华出版社,2003。
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01。
基辛格,《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21世纪的外交》,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3。
彼得·卡赞斯坦,《地区构成的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马克·伦纳德,《为什么欧洲会领跑21世纪?》,上海三联书店,2009。
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迈克尔·斯温等,《中国大战略》,新华出版社,2001。
斯蒂芬·科亨,《大象和孔雀》,新华出版社,2002。
冯绍雷,相蓝欣,《转型中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德·哈特,《战略论:间接路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罗伯特·库珀,《和平箴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理查德·J·赛缪尔斯,《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金子将史和北野充主编,《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鲁思·本妮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2002。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杰克·斯奈德,《帝国的迷思:国内政治与对外扩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沃尔特·拉塞尔·米德,《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中信出版社,2003。
中曾根康弘,《日本二十一世纪的国家战略》,三环出版社,2004。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张文木,《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叶自成,《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叶自成,《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新星出版社,2007。
钮先钟,《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钮先钟,《战略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钮先钟,《孙子三论:从古兵法到新战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钮先钟,《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理查德罗·斯克兰斯,阿瑟·斯坦,《大战略的国内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珍妮·克莱格,《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新华出版社,2010。
朱锋,罗伯特·罗斯,《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傅军,《国富之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宋晓军等,《中国不高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马凯硕,《新亚洲半球》,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中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