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软环境现状探析
浅谈庐山生态环境保护

珍稀植物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威胁。
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水资源保护
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止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确保水质优 良。
水资源合理利用
合理规划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和用水管理,防止浪 费和缺水问题。
水生态系统修复
开展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修复工作,改善水生生物栖息地和水质,维护水生态系统的 健康和稳定。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 理念和技术,推动庐山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庐山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庐山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显增 加,景观生态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动物与生态多样性
动物资源
庐山有多种野生动物,包括金钱豹、云豹、黑麂、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 物。
生态多样性
庐山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展示了丰富的生态多样性,为开展生态旅 游和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
02
庐山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
庐山周围的工业和交通排放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导致空气质 量恶化,对植物和动物生存造成威胁。
展望
01
进一步加强庐山生态环境保护
未来,庐山需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确保生物多样性和
景观生态的持续改善。同时,还需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提高庐
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02
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庐山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产业,推动区域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环保技术推广、绿色产业发
庐山旅游现状调查分析PPT课件

调查问卷
• 我们课题组通过网络对庐山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大 致了解并确定研究方向。后结合庐山自身特点设 计制作调查问卷,并利用自编问卷对进山游客随 机调查,获得感性资料;又向庐山管理局相关单 位进行访谈调查,获得更具体权威的资料。从而 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得出研究结果。 下面就调查的过程与数据、材料分析报告如下:
右图为本组同学冷懋恒和黎 刚刚在街边进行电子稿件的
撰写
左图为本组同学孙颖 在街边调查
下图为调查结束后按编号装订 好的调查问卷
• 本组同学先后走访了庐山管理局财政处、 发改委、统计局,分别获得了2011年1月— —2012年6月庐山园门收入、购票人数,财 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支出情况; 2011年1月——2012年6月国内、国际旅游 接待情况,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社
B.46 C.19 D.49
E.5 F.18 G.40
H.60
5.您的月收入:A.1000以下 B.1000-2000 C.2000-3000 D.3000-4000 E.4000以上 统计结果:A.62 B.35 C.57 D.54 E.83
6.您来自: A.九江 B.江西省(不含九江) C.外省————(省) 统计结果: A.29 B.35 C.227
• 在九江一中学习的我们,自然不会不知道紧靠九江市的庐 山。庐山北依长江,东濒鄱阳湖。以雄奇险秀,刚柔并济而 著称,素有“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美誉,一 年四季风光均秀丽如画。庐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我国第一个的世界文化景观、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我国首个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 名胜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5A级旅游 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 大名山之一。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 、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因此闻名遐迩、游客如潮 。
庐山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L u n y u a n1前言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1981年8月,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12月,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4年2月,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5年5月,庐山又被评为“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
庐山具有极为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近年来,随着庐山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本文从实际出发,就在庐山旅游资源开发中如何更好地做好旅游环境保护的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2相关概念及内涵旅游资源开发其实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建设、开拓、改造的活动。
对旅游资源进行改造,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和提高该旅游资源的魅力,也就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为旅游者建设更加优美和宜人的环境,以此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简单地说,旅游资源开发就是人类对旅游资源进行加工建设,使其对旅游者更具备吸引力的技术经济活动。
旅游资源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手段,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资源开发有地域的固定性、开发的复杂性、追求艺术性、创造性、持续性等特点[1]。
所谓旅游环境,就范围而言,包括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依托地,而最重要的是旅游目的地;就内容而言,是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复合环境系统,而最重要的是旅游资源状况。
旅游环境是环境的一部分,它必然受大环境的制约[2]。
旅游环境保护是在指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在环境保护的同时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因为旅游资源开发必不可少的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
要做到对环境的伤害最小化的同时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效果。
旅游环境保护包含以下三种:一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二是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三是对地球生物的保护。
旅游环境保护不仅仅需要每个利益相关者的配合,还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组织出台对应的政策法律来应对。
3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关系密切相关,而又相互冲突,相互矛盾。
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与地质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与地质遗产保护现状分析【摘要】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地质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独特的地质遗产。
本文通过对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与地质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比如开发过度、管理不当等。
提出了发展建议,包括加强监管、强化宣传教育等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结论部分对庐山地质研学旅游和地质遗产保护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促进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庐山、地质研学、旅游、地质遗产保护、现状分析、问题、挑战、发展建议、案例分析、总结、评价、展望未来、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地质资源丰富。
庐山地质研学旅游正在逐渐受到关注,探索庐山地质遗产保护的现状和挑战至关重要。
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还能促进地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与地质遗产保护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和措施。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与地质遗产保护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具体实例展示。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全面评估当前庐山地质研学旅游的发展状况,为未来制定更加科学、可行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对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与地质遗产保护的分析,也有助于推动地质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公众对地质遗产保护的重视和认识。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与地质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地质遗产地,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和独特的地质结构,对于地质学研究和地质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庐山地质研学旅游与地质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庐山地质的特点和价值,为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浅谈庐山生态环境保护

气候变化影响
• 温度与降水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庐山地区温度和降水模式发生改变,影 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迁徙模式。
• 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等)的频率 和强度,对庐山生态环境造成不稳定性和破坏。
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庐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03
庐山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旅游开发压力
1 2 3
人流量过大
庐山作为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大量游 客前来游玩,人流量过大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 力。
建设破坏
旅游设施建设如酒店、道路等对庐山自然生态环 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动植物栖息地和迁 徙路径。
05
庐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参与与共建共 享
社会参与的重要性与意义
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
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公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 要性,进而提升全民的环保意识。
促进保护政策的落地实施
社会参与能够形成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有效监督,有助于保护政策 的落地实施。
发挥集体智慧,推动创新
公众的广泛参与能够汇聚集体智慧,为生态保护的创新提供源源不 断的思路。
庐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名山之一,承载了 丰厚的文化底蕴。保护好庐山的生态环境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 重要意义。
02
庐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生态保护政策与法规
严格保护制度
庐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其生态环境保护受 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保护制度。
法律法规体系
庐山景区文化旅游发展探析——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视角

庐山景区文化旅游发展探析任 媛 陕西理工大学——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视角摘 要:通过调查分析得知,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周边旅游景点的兴起导致庐山旅游产业陷入瓶颈,庐山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遭遇危机,而庐山景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突破口,但由于区位条件不突出、管理体制不合理、旅游项目单调以及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制约,阻碍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因此,要想通过文化旅游增强庐山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体验式文化旅游,改进营销模式,并规范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文化旅游 可持续发展 庐山 发展对策庐山作为国家5A风景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宜人的气候,以其绮丽秀美的自然风景闻名于世,但由于中国自然生态风景区众多,且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庐山的自然资源优势已不突出,可替代性越来越强,同时,随着庐山景区的改造重建,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且已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因素都威胁着庐山景区长远以来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实现庐山景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不仅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更要充分利用资源,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刺激经济。
由于庐山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加大文化方面投入,即发展文化旅游,增强其文化属性,充分利用其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通过增强文化旅游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庐山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旅游为了使研究更具真实性,笔者借鉴综合了前人多份调查问卷,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设计了庐山景区生态旅游消费意愿调查问卷。
调查方式主要以实地发放问卷为主,总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问卷192份,经过慎重检查,筛选出有效问卷185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了消费者对庐山的评价情况,以充分了解庐山的发展状况及问题。
1.消费者基本特征情况。
从接受调查的消费者性别特征来看,男女比率无较大悬殊,基本持平;从年龄分布来看,20—40这一年龄段的比重居多,其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中老年人也占了16.2%的比重,此类人进入庐山景区主要以锻炼身体为主;2.消费者旅游评价情况。
庐山风景旅游区swot分析

庐山风景旅游区swot分析第一篇:庐山风景旅游区swot分析庐山风景旅游区swot分析1.庐山风景区发展的优势(1)、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自然旅游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文化旅游景观:佛道两教开宗弘义的重要地方;教育和理学的圣地;千年书院白鹿洞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形成了独特的“庐山文化”(2)、交通便捷;(3)、靠近国际知名城市;(4)、自然和生态环境良好;(5)、地价低廉,用地方便。
2.Weaknesses庐山风景区发展的劣势(1)、九江市目前规模尚小,现代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2)、观念和认识存在差距,没有认识到本地开发旅游的有利条件和价值(3)、推进开发的力度不够大3.Opportunities庐山风景区发展的机遇(1)、京九沿线地域经济迅速发展(2)、江西低水平饱和溢出人才、技术、信息(3)、日本事业团与中国专家合作搞的九江市综合规划(4)、2011年海峡媒体峰会于5月24日在庐山隆重举行4.Threats庐山风景区的挑战(1)、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2)、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3)、经济利益和环境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第二篇:微山湖风景旅游区微山湖风景旅游区微山湖微山湖由微山、昭阳、南阳、独山湖连接而成。
面积1266平方公里,在山东省南部的微山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为山东省首批自然风景名胜区。
微山钟灵毓秀,物产丰饶,名胜众多,自然风光秀丽,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公园,是著名的“一都两乡”,即中国荷都、北方水乡、铁道游击队故乡。
简介微山湖由微山、昭阳、南阳、独山湖连接而成。
面积1266平方公里,在山东省南部的微山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为山东省首批自然风景名胜区。
微山钟灵毓秀,物产丰饶,名胜众多,自然风光秀丽,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公园,是著名的“一都两乡”,即中国荷都、北方水乡、铁道游击队故乡。
(一)风光秀丽景以水润,境以山幽。
微山湖境内湖光、山色、岛屿、森林、荷花荡、芦苇荡等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独特,微山湖的美是一种天然的、综合了野趣与柔情的美。
浅谈庐山生态环境保护

2023-10-26
contents
目录
• 庐山的自然环境 • 庐山的生态环境问题 • 庐山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庐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结论:庐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01
庐山的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与气候
地理位置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鄱阳湖畔, 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2′~116°08′,北纬29°26′~29°41′。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的加剧,也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 坏作用,许多物种因此而濒临灭绝。
03
庐山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01
严格水资源管理
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严格控制庐山地区的水资源开采和利用,确保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2
水质监测与治理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资源的污染情况,采取有效的
农业污水
庐山脚下及周边地区的农业活动也带来了一定 的污染,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以及养殖业 的排泄物等。
游客活动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如 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也可能对庐山的水资 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森林砍伐与山体滑坡
森林砍伐
为了满足经济利益和开发需求,庐山的森林资源曾一度遭到过度砍伐,导致山体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体系,有效控制森林 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生长。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野生动植物保护
加强对庐山地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 非法猎捕、采集和交易。
自然保护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