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谣简介-台湾民谣的分类

合集下载

认识台湾地区民歌

认识台湾地区民歌


天公哪 落水呀 阿妹呀 戴顶草帽来到坑水边 坑水呀 清又清 鱼仔在水中 泅来泅去

叙述下雨时一个 可爱的女孩戴着草帽 到水边看鱼快乐地 游水的情形

a-i lha i-na ma-ka-nae-le 亲爱的爸爸妈妈及部落的族人们 li ka-tu-wa-se nga ku 我要嫁到鬼湖了 lu nai ba-li-din-li-dingi ku lhe-na-i lhi 当你们看见我的头饰慢慢消失在湖底 的漩涡里 lhi u-da ne-nga ku-ia-e 那表示我已进入湖底 a-i ku se-na-i lhi 我的样子,我的歌声 pa ke la lhu-ma-mi-li-ngi (ya-e) 会永远在这个部落里 a-i ku se-na-i lhi 我的样子,我的歌声 pa ke la lhu-ma-mi-li-ngi (ya-e) 会永远在这个部落里 a-i tha-la-lai Balhenge 我亲爱的Balhenge li ka-tu-wase nga su 妳要嫁出去了 liu-gu ki le-ge-le-ge ki ce-ke-lhe ta 妳要离开我们,离开这里的山、水及部 落 ki tha-re-ve mu-wa rha-lu-pa-li-ngi 嫁到那Rhalupalingi a-i ku ce-ke-lhe lhi lha li-ka-i-su ia-yae 妳要常常想念部落的人事物,千万不 能忘记 a-i ku ce-ke-lhe lhi lha li-ka-i-su ia-yae 妳要常常想念部落的人事物,千万不 能忘记
乡里的造林,已长大成林 木,是造船舰的好材料, 愿以制成的船舰赠送给金 马的哥儿们。

闽南语-望春风(词/李临秋、曲/邓雨贤) 客家语-客家本色(词曲/涂敏恒) 原住民语-美丽的稻穗(词曲/陆森宝)

台湾民歌文档

台湾民歌文档

台湾民歌台湾民歌是一种源自于台湾的传统音乐形式,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了台湾文化的一部分。

台湾民歌既反映了台湾的历史和文化,也承载了人们对于生活、爱情和乡土情怀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介绍台湾民歌的起源、演变和特色,并通过分析几首代表性的台湾民歌来了解它们的内涵和影响力。

起源和演变台湾民歌起源于清代,当时台湾是一个由福建和广东移民组成的社会。

这些移民携带着自己的音乐和文化传统来到了台湾,逐渐形成了一种结合了南洋音乐和台湾本土元素的音乐形态。

在20世纪初,台湾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这也对台湾民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人带来了新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同时也改变了台湾的音乐表演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台湾民歌在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新的发展阶段。

1960年代和1970年代是台湾民歌的黄金时期,也是台湾音乐的繁荣时期。

此时期,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和歌手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整个台湾乐坛,并成为了经典的代表作品。

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台湾民歌的地位逐渐下降。

然而,台湾民歌的传统仍然保留在台湾人的心中,并且在一些特殊场合和节日中仍然会被演唱和传承。

特色和内涵台湾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情感表达。

它通常以民间故事、乡土风情和生活百态为题材,深深扎根于台湾人民的生活中。

这些歌曲简洁明快,旋律悠扬,歌词简单朴实,但却能够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在歌曲的创作和演唱中,常常会使用一些特色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

这些乐器能够增添民歌的音乐韵味,并使歌曲更加具有民族特色。

台湾民歌还反映了台湾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歌词中的描绘和表达,人们可以了解到台湾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迁和发展。

例如,《山丘》这首著名的台湾民歌,歌词中描述了台湾自然环境的美丽和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代表作品分析1. 山丘《山丘》是台湾民歌的代表作之一,由许哲佩创作并由李宗盛演唱。

这首歌以深情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台湾当归谣

台湾当归谣
返回天上一个月亮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天上一个月亮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抬头看天上看月亮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天上看月亮看月亮思故乡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天上看月亮看月亮思故乡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里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天上让我们来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收获
请收集有关月亮 的歌曲,并试着 唱出来。
• 让我们来谈一 谈这一节课的 收获

谢 谢 观 赏
• 面对富饶美丽的宝岛不能回 归祖国你有何想法?
• 让我们带着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统一 的心情,欣赏下面几首歌曲 • 台湾当归谣 • 台湾舞曲 • 月之故乡 • 大海一样的深情
台湾当归谣
• 《台湾当归谣》是由施光南作曲的一首大 调式,单二部曲式的抒情歌曲,以“当归” 来表达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 思想感情。
返回
台湾舞曲
• 《台湾舞曲》是一首管弦乐作品,由江文也作曲。 它吸取了台湾高山族民歌素材,旋律抒情流畅。 • 管弦乐 • 系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 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 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有时因创作意 图和演出条件的不同,可对乐队编制适当调整, 或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我国的管弦乐队 为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而加入一些民 族乐器,亦属常见。 • 。
返回
大海一样的深情
• 《大海一样的深情》创作于1979年,由刘 麟作词,刘文金作曲。歌曲的主体吸收了 台湾歌仔戏及其前身福建芗剧中某些音调 特点,并糅合了台湾省乡土民谣中的某些 韵味,曲调明静。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_花城版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_花城版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_花城版
第2课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台湾岛的美丽、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

二:.通过歌曲《放纸鹤》、《月亮月光光》的学习,使学生能探索出影响这两首歌曲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的因素。

并通过两首歌曲的对比、辨别,学生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歌曲特征。

三.:学会歌曲《卖汤圆》后,通过让学生布置简单的场景、简易的化装、即兴表演,为歌曲即兴编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及对人文知识的了解。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二、学唱歌曲《放纸鹤》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唱唱做做,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1、感受音乐。

探索构成歌曲风格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

弱起小节的四拍
子歌曲感受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播放《月亮月光光》的录音带,全班分四组,反复练
习把握均匀感觉。

熟练上面练习后,全班分四组,请学生听着音乐拍出歌曲的节奏。

教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请一组学生拍四拍子的节拍,另一组学生拍节奏。

2、学唱歌曲。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做拍腿、拍手、拍腿、拍腿的连续反复,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用自己喜。

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简述

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简述

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简述作者:刘丽琴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17期【摘要】台湾的现代民歌也称校园民谣和校园歌曲,是起源于台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风靡于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

前人对“现代民歌运动”中涌现的优秀歌曲研究有很多,特别是对校园民谣的优美旋律,纯真情感和易唱易学等音乐特点做了重点研究,而对于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本文试图从台湾的社会文化环境与音乐的关系这个角度探析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产生和衰落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现代民歌运动;源流;影响民歌是指各个地域或民族的传统歌曲,如《茉莉花》是江浙民歌,《花儿》是甘肃的民歌。

一般来说,传统民歌没有确切的作者,靠口头相传从古代流传到现在。

而现代民歌却是指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吉他为伴奏乐器,以坦率自然的歌唱方式唱出淳朴的生活感受的歌曲,如美国“现代民歌之父”伍迪·盖瑟瑞(Woody Guthrie)演唱的民谣被认为是最早的现代民歌。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的经济稳步上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交流日多,加上越战规模越来越大,台湾作为美国的后勤基地之一,大量的美国军官和士兵前来台湾度假,造成了西洋现代民歌在台湾盛行,特别是鲍勃·迪伦等宣扬反战、和平的歌曲很受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欢迎。

所以,台湾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起的“现代民歌运动”与美国的现代民歌是有渊源的,具有美国现代民歌的一些主要特点,如只以木吉他为主要伴奏乐器,以淳朴自然的方式歌唱等等,但是因为台湾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台湾现代民歌所变大的思想感情与美国现代民歌大不一样。

台湾的近代史几乎就是一部血泪史,1895年清廷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一传开,台湾人民顿时陷入了悲恸之中,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在1895年写的《春愁》诗,道出了全中国人民的悲愤:“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台湾居民大多是大陆移民,以福建泉州、漳州和客家移民居多,“马关条约”一签订,台湾成了日本治下的殖民地,中国传统的“叶落归根”的愿望都成泡影,故乡的风物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台湾民歌

台湾民歌

台湾民歌所属分类: 中国民歌添加摘要台湾民谣大约在16世纪初随闽南移民传入台湾。

大致可以分为童谣、情歌、劳动歌、生活歌、故事传说歌、习俗歌、劝善歌和乞食歌等。

童谣的流传极为广泛,几乎所有的闽南人都会哼几句儿时学的“月娘月光光,起厝田中央”,或是“一的请你葱,二的请你菜,三的锵锵流通(水开锅,喻热闹),四的妙米粉”等等,其中充满了儿童的想象力和东趣。

较为有代表性的童谣有《耶罗耶》、《摇仔摇》、《草蜢公》、《人插花你插草》、《打铁歌、演铜锣》、《龙眼干》、《天上一块铜》等。

情歌在民谣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少,而且欢乐的少、悲凉的多,著名的有《偷寻哥》、《丢丢铜》、《看牛歌》 、《长工歌》 、《作田歌》 、《行船歌》 、《过番歌》 、《九月秋风来》等。

传唱较多的民间传说故事歌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孟姜女》等。

日本统治时,有名的民谣作品有《天黑黑》 、 《望春风》 、《丢丢铜仔》 、《白牡丹》 、《心酸酸》、 《雨夜花》 、《补破网》等,它们都是台湾同胞苦难心声的表达。

现在,民谣仍是台湾民间所喜爱的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目录 [隐藏]∙ 1 台湾民歌的定义∙ 2 台湾民歌三十年∙ 3 台湾民谣之父----- 胡德夫∙ 4 台湾民歌-----福老系民谣∙ 5 相关链接 台湾民歌-台湾民歌的定义"台湾民谣"基本上应具备下列三个要素:一、台湾风:必须附有台湾的本土气质和传统精神。

二、民俗性:必须是民众的集体创作,且具有在民间流传久远,沿袭成性的事实。

三、歌 谣:必须是可咏唱的歌或念诵的谣,不包括仅用於演奏的乐曲。

是故,所谓"台湾民谣"指的是:由民众集体创作,作者无可考,在台湾民间流传久远,具有本土气质和传统精神,而可用以咏唱或念诵的歌谣。

民谣、创作民谣与流行歌一般而言,台湾民谣可包括"传统自然民谣"、"创作民谣"与"流行歌曲"三类。

台湾民谣简介

台湾民谣简介

台湾民谣介绍
台湾民谣大约在16世纪初随闽南移民传入台湾。

大致可以分为童谣、情歌、劳动歌、生活歌、故事传说歌、习俗歌、劝善歌和乞食歌等。

“台湾民谣”基本上应具备下列三个特点:
一、台湾风:必须附有台湾的本土气质和传统精神。

二、民俗性:必须是民众的集体创作,且具有在民间流传久远,沿袭成性的事实。

三、歌谣:必须是可咏唱的歌或念诵的谣,不包括仅用“於”演奏的乐曲。

是故,所谓"台湾民谣"指的是:由民众集体创作,作者无可考,在台湾民间流传久远,具有本土气质和传统精神,而可用以咏唱或念诵的歌谣。

台湾民谣——摇船调 音乐课件

台湾民谣——摇船调 音乐课件

对歌: 一问一答的方式。
谜面
月亮
有时圆,有时弯, 它离大家实在远, 圆如镜,弯如镰, 能放光芒不刺眼。
山上水里到处有,石头
谜 有大有小有圆形, 面 开山凿取搞建设,
房基路面处处留。
鸭蛋
圆滚滚一块石头,
谜 石头里一张绵绸, 面 绵绸里一团破絮,
破絮里一个日头.
明明亮亮, 镜子
谜 又平又光, 面 谁来看它,
跟谁一样。
完整聆听歌曲
音乐知识
拍号:4
每小节4拍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强弱规律: 强
弱 次强 弱
拍节奏读歌词练习
小组活动:创编歌词 ( 月儿 )弯弯在半天 ( 小船 )弯弯在河边 ( 香蕉 )弯弯街前卖 ( 眉毛 )弯弯在眼前
知识拓展 了解台湾地理位置
台湾有著名的日月潭风景迷人
台湾著名的风景阿里山
什 么 圆 圆 街 呀 街 上 卖 呀? 什 么 圆 圆 鸭 卵 圆 圆 街 呀 街 上 卖 呀, 镜 子 圆 圆
2•3 5 6 1 1 6| 5 5 6 1 5 5 0|1 1 5 6 1 1 0|
••

•• • ••
••
在 眼 前 哪? 嗨呀 啰的 嗨哟
嗨呀 啰的 嗨哟
在 眼 前 哪。 嗨呀 啰的 嗨哟
台湾小吃卤肉饭
台北101大厦
台北故宫博物馆
玉白菜和东坡肉
台湾华西街观光夜市
各式各样美食
它们叫团团和圆圆
祝福台湾人民
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
人音版第六册第三课
摇 船 调 台湾民谣
41=F 4台湾源自谣1 2 3 5•|1 6 1 2 3 3 0|2 5 2 3 21|2•3 56 1•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民谣简介-台湾民谣的分类
台湾民谣简介-台湾民谣的分类分类:音乐知识民谣的分类的目的在于研究和认识的方便,使人们能一目了然民谣的内容、性质和特色。

其分类方式,常因观点的互异而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

一般而言,着眼于文学研究立场者,喜欢依歌词内容为分类之根据。

着眼于音乐研究立场者,则常依曲调特质和用途及产生、流传分布情形作为分门别类之标准。

台湾民谣依歌词内容为分类标准,大致可分成下列各类:
一、家庭伦理类:农业社会时期,台湾沿袭中国旧制,以农历夜,以大家庭为生活圈。

家庭组织里,长幼有序,孝敬长辈,夫妇恩爱,传宗接代,培育子孙。

此期间必然会产生许多叙述彼此相处情境的歌谣。

如“病子歌”“做人的媳妇”“满月歌等”。

二、工作类:人们上山打猎、砍柴、出海捕鱼、下田耕作等进行各种劳动或职业上的工作时,常寓音乐于工作中,自然产生与工作有关,藉以增进效率并消除疲惫,或抒发工作忧怨的歌谣。

如“耕农歌”、“采茶歌”、“牛犁歌”、“乞食调”、“江湖卖膏药”等。

三、爱情类:爱情是古今中外必然存在于男女之间的特殊默契。

沐浴爱河中的男女,都会有一种向对方倾诉心声的冲动,这些传送心语的歌谣就是爱情民谣。

这种情歌在台湾民谣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诸如“六月茉莉”、“桃花过渡”、“相褒歌”、“爱情哭调仔”等等。

四、祭祀类:台湾的祭祀习俗沿袭中国传统制度,在农业社会时以虔诚的敬心,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平安吉祥,多福多寿。

另外,敬拜祖先是民间的优良传统,家家户户每每于长辈先逝或庆典节日,都会有祭祖仪式。

这种祭祀时所用的歌谣,如“道士调”、“牵亡歌”、“抽签卜卦调”、“哭丧调”等属于这一类。

五、叙述类:台湾的叙述民谣,大致分成“叙事”、“叙物”、“叙史”、“叙人”等四类。

“叙事”民谣,在于针对社会现象之良痞,加以褒贬。

如劝诫酒色的“修成正果歌”,民间贬恶善的“劝世歌”,讽刺日本人的“人插花、你插草”等均是。

“叙物”民谣则在描述日、月、山、穿、动植物、地方、器具、自然景致等,如“台北调”、“台湾地名歌”、“台湾产物歌”、“时令歌”等。

“叙史”民谣指的是叙述历史故事和民间传奇的民俗歌谣如:生性凶恶蛮悍的蔡牵,于海上作乱时,南部流传着“你较野蔡牵”之民谣。

此外,“郑成功开台湾”、“陈三五娘”及“雪梅思君”等均属这一类。

“叙人”民谣则以人为对象,这类的民谣不多,如“阿艺娟,真正贤”、“黑面祖师公”等。

六、趣味类:喜乐形之于色,而咏成歌,为之趣味歌。

它包括人们工作之余,欢聚一堂用以助兴的欢乐歌及趣味横生的滑稽歌等。

这类民谣如“食新娘茶四句联”、“饮酒歌”、“猜拳歌”、“嫁歌”等等。

七、童谣类:指的是儿童生活中用以哼唱的歌谣。

就内涵和意识上而言,童谣的想象,意趣均异于普通民谣,宜另归类。

台湾童谣依其内容之不同又可成游戏歌、幻想歌、摇篮歌、趣味歌、叙述歌等类。

茫茫人海,或许你我,注定的只是错身而过
缘份又太浅,你我可能只是打个照面。

苍天啊,你可知----
许我一世欢顏,都不如你一个感动瞬間。

53520
2007-03-01 20:40:18 引用
第2楼
簡單女人
荣誉
论坛-大当家
职务
总版主
钻石
+53521
魅力
53534
积分
213252
经验
350901
文章
18490
注册
2003-10-28
闽南文化种子在悄悄萌芽 有一位在外地打拼的闽南人这样写道,闽南乡亲每当聚会时,往往以《爱拼才会赢》作为“主题歌”,唱得不肯罢休,有的人还唱出了眼泪。

一边唱,一边想着远在千里之外故乡的亲人。

一首闽南歌可以如此风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闽南语、闽南文化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陈孔立教授在他为《厦门与台湾》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回忆,1987年9月,最早来祖国大陆采访的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来到厦门采访后感慨万千,他们写道,“当我们抵达厦门后,看到与台湾乡村一模一样的四合院建筑,以及几乎相同的闽南话,才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条源远流长的脐带。

” 正因为这条割不断的脐带,当陈水扁在台湾试图把闽南语当“国语”,歌仔戏当“国剧”,竭力搞“去中国化”之时,厦门有识之士呼吁复兴闽南文化,以粉碎其“文化台独”的幻想。

新的时期,当福建的对台优势正得到进一步发挥时,闽南文化再次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有人提出,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将成为每一位厦门人的天职,闽南文化将是增进两岸民众文化认同的又一个堪称开阔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