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研究
电梯群控系统的研究

电梯群控系统的研究
电梯群控系统是指多台电梯在同一建筑物中实现协同调度,提高电梯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该系统通过对电梯的调度、运行和管理进行优化,使得电梯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减少了乘客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电梯群控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电梯群控算法。
电梯群控算法是电梯群控系统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实现电梯的协同运行。
目前已有多种电梯群控算法,如最短路电梯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电梯调度算法、模糊控制电梯调度算法等。
2. 电梯群控硬件设计。
电梯群控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梯控制器、电梯安全装置、电梯调度器以及电梯传感器等组成部分。
这些硬件的设计应该满足可靠性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好等要求。
3. 电梯群控系统的应用。
电梯群控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商场、办公楼、地铁站等高层建筑。
对于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调度来说,电梯群控系统将会是未来电梯市场的主要方向。
4. 电梯群控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电梯群控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是电梯群控系统能否长期运行的关键。
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对群控系统的监控、故障排除和工作状态的管理;维护方面则是定期对系统进行检修、保养和维护。
总的来说,电梯群控系统的研究是未来电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群控算法的优化和硬件的匹配,将能够提高电梯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市场和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便捷。
混合电梯群控系统建模及新型优化调度策略

di1 .9 9ji n 1 0 — 65 2 1 . 9 03 o:0 3 6 /.s .0 13 9 .0 0 0 .2 s
Hy r lv trgo p c n rls se mo eig a d n w s h d l g s ae y b i ee ao ru o t y tm d l n e c e ui t tg d o n n r
群控 系统模 型 中, 进行优 化派梯 。仿 真结果表 明该 策略 具有一 定的可行性 与优越 性。本 派梯 策略 为 电梯群控 算
法提 供 了新 思路与新 方法 , 并扩展 了粒子群算 法的应 用范 围。
关键 词 :电梯 群控 ;混合 系统 ;细胞 自动机 ; 粒子 群算 法;模拟 退火算 法 中图分 类号 :T 3 9 P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10 —6 5 2 1 )9 39 —4 0 1 3 9 (0 0 0 — 2 0 0
ZHAO a — u ,LUO e ,XU — e Xio c i Fi Yu g
( colfA tm t nl c ne E gnei SuhC iaU irt Tcn l y n nzo 1 60 hn ) Sho uo ai a Si c & nier g, ot hn nv syo eh o g ,G ghu5 04 ,C ia o o e n ei f o a
群控电梯目的层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群控电梯目的层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大中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如何提高电梯的运输能力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系统平台与结构设计环节入手,围绕硬件电路设计、触摸屏呼梯界面设计、多目标调度算法设计及其应用实验四个层面入手,探讨了群控电梯目的层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控电梯系统;目的层调度;硬件电路;触摸屏;多目标调度算法引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建筑施工行业规模的日趋扩大,电梯也成为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
高层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往往采用多台电梯进行群控调度,其目的层呼梯具有流程复杂、候梯与乘梯时间不固定、难以实现客流量妥善分配等缺陷,为群控电梯目的层调度系统的优化设计创设了良好契机。
1系统平台与结构设计1.1系统概况在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上,主要采用主板作为群控电梯的主控制系统,在主控制系统中涵盖了数据输入输出模块、接触器、井道信号系统、ELTU单元等组成部分。
系统采用了3个32位工业级微处理器,可实现对64层、8台电梯的群控。
1.2结构设计采用基于目的层调度的电梯群控技术进行系统结构建设,群控系统内的每一台电梯都配有相应的主控板,其群控模块主要涵盖了模块、、、、几类要素,以、作为通讯接口,与触摸屏、轿厢通讯板相连。
具体来说,系统中的群控模块借助的连接方式与主控板的接线端口相连,从主控板处接收数据帧并传送回复。
采用多主从模式防范出现无主问题,在规定时限内使相应的个体群控模块充当主机,其余群控模块自动充当从机,接收到主机发送的请求实现通讯。
2群控电梯目的层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2.1硬件电路设计该群控系统的硬件电路主要由主芯片、电平转换模块、磁耦数字隔离芯片、芯片等元件组成。
其中主控制芯片为型封装,承担信息处理核心作用;芯片主要负责为总线与控制器分别提供差动发送与差动接收性能。
芯片中的、引脚与芯片间接相连,而、引脚则与外部设备相连,依靠芯片的电磁兼容性优势,可在电路未上电状态下仍使总线保持良好的无源特性,提高其抗干扰能力。
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研究(6)

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电梯作为高层智能大厦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对建筑物的有效利用和性能发挥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电梯的控制技术由单台电梯的独立控制发展到多台电梯的协调控制,进行合理的调度和管理,即电梯群控。
所谓电梯群控系统EGCS(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是指:综合考虑大楼的交通模式、各时刻的交通流量、各楼层的乘客轿外呼梯信号等各种因素,对一栋楼宇里布置在一起的多台电梯进行统一调度,每个楼层的召唤信号集中由群控主机来控制,根据系统设定的优化目标和建筑物中的实际交通状况,产生最优派梯决策的控制系统[1]。
电梯群控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客流调度及运输效果,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而我国在电梯群控方面的起步比较晚,现阶段对于电梯群控的关键技术尚未能完全掌握,拥有自主的群控方法和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还比较少,且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很有必要在电梯群控方面展开研究。
1.2 电梯群控系统的概述1.2.1 电梯群控系统的起源历史上第一台真正的电梯出现在1889年12月,由美国Otis电梯公司研制,它是由电力驱动,齿轮直接传动的。
此时的电梯必须由司机操作运行,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资源且得不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人们逐渐发展出了以下几种电梯控制方法[2]:1、简易自动控制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最简单的自动控制方式。
每层的呼叫按钮只有一个,上行与下行通用。
轿厢由层站呼叫按钮和轿厢内的选层按钮来启动运行,最后停靠在电梯内选层或电梯外呼梯的那一层。
在执行某个呼梯指令时轿厢不再应答其它呼梯信号。
2、集选控制方式这是一种比简易自动控制更高级的控制方式,在此方式中,中间层站设有上、下两个方向的呼梯按钮以供选择,电梯能够同时记住轿内选层和层站呼梯信号。
轿厢应答启动运行,在顺向运动中,依次应答顺向的呼梯,在呼梯层站停靠。
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

通过分层控制策略,高层建筑的电梯运行效率提高了25%,乘客等待时间缩短了15%。
案例三:某医院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应用
医院特点
人流量大,病患和医护人员需要快速到达指定楼层。
调度策略
采用优先派梯算法,根据病患和医护人员的紧急程度和楼层需求,优先为其分配电梯。同时,考虑医院的楼层分布和 病区分布,合理规划电梯的运行路线和停靠楼层。
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通信技术。
02
电梯群控系统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原则
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满足系统性能和扩展性要求。
03
电梯群控系统网络通信技术应用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通信技术,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
05
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应用案 例分析
案例一
商场特点
效果评估
人流量大,高峰期明显,楼层分布多 。
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研究 现状
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 ,如基于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的调度策 略等。
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研 究成果
这些策略在提高电梯运输效率、减少等待时 间和降低能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 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研究方向
通过智能派梯算法,商场的电梯运行 效率提高了30%,乘客等待时间缩短 了20%。
调度策略
采用智能派梯算法,根据乘客的楼层 需求和电梯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合 理分配电梯任务,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
案例二
高层建筑特点
楼层高,人流量大,电梯需求量大。
调度策略
采用分层控制策略,将高层建筑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主控电梯,负责该区域 的乘客需求。同时,根据电梯的运行状态和乘客需求,动态调整主控电梯的数量和位置。
高层建筑电梯群控调度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层建筑电梯群控调度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高层建筑中的电梯也越来越多。
然而,电梯的数量增加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高峰时段,电梯经常会出现拥堵和等待的情况,给居民带来了不便。
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和调度来优化电梯的使用,巧妙处理高峰期的运行状况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电梯群控制调度是一种通过对电梯系统的多层次控制和调度,以减少乘客等候时间和提高运输能力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根据楼层乘客分布、电梯容量、乘客需求等多种因素,合理安排电梯运行顺序、运行速度和路线,从而达到提高电梯系统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的目的。
在高层建筑电梯群控调度算法中,采用高级调度策略算法来控制多部电梯的运行和调度,以期实现电梯的快速、安全、高效地运行。
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电梯群控调度算法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文旨在研究高层建筑电梯群控调度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系统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电梯的使用场景以及用户需求,确定高层建筑电梯群控调度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2. 数据采集与处理设计并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通过对电梯使用状况、楼层人流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为后续算法提供数据支持。
3. 策略设计与模拟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和控制需求,设计和开发高级控制策略模块,并使用模拟器进行性能测试和效果验证。
通过与其他现有算法进行比较,有效评估算法的性能和效果。
4. 算法实现与优化实现并优化设计好的控制算法,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达到控制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5. 系统集成与实际测试将算法集成到实际电梯系统中,并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高层建筑电梯群控调度算法的技术研究,对电梯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使用。
2. 提出一种高级调度算法,能够在多个条件下分配和调度电梯资源,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基于鲁棒离散优化建模方法的电梯群控调度策略

基于鲁棒离散优化建模方法的电梯群控调度策略
近十年来,随着大型建筑物数量的增加,更高级别的电梯群控调度管理系统已经变得
必不可少。
传统的调度策略是基于随机选择来实现电梯群控的,由于传统的调度策略少考
虑等待乘客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采用更高效的电梯群控调度管理策略来提高整体的服务
水平。
针对电梯群控调度策略,基于鲁棒离散优化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首先,建立电梯群控
调度管理模型,分析各个参数之间的影响。
然后,考虑到电梯群控调度系统中存在大量的
不确定因素及各种内部和外部噪声因素,通过加强变量的抗噪性来抑制在求解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不稳定性。
此外,基于鲁棒离散优化的电梯群控调度策略也可以提高服务效率,有
效消除死锁等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乘客安全及准时率。
针对鲁棒离散优化调度模型,为了提高调度系统的稳定性,建议首先引入权重因子,
以便优先考虑乘客的需求,然后建立基于非线性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以满足复杂电梯群
控系统的调度任务,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乘客实际的行为模式,并给出最优的调度策略。
同时,将考虑等待超时因素,进一步提高电梯群控调度系统的有效性,降低乘客的等
候时间。
总而言之,基于鲁棒离散优化的电梯群控调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电梯群控的服务水平,提高乘客安全及准时率。
该调度策略在今后电梯群控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
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与乘客体验。
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研究论文

04
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度策略优 化
遗传算法简介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 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 程中的遗传机制和选择、交叉、变 异等操作,寻找最优解。
VSLeabharlann 遗传算法具有自适应性、并行性和 鲁棒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优 化问题,如函数最优化、生产调度 、图像处理等。
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度策略优化方案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研究论文 电梯群控系统概述
电梯群控系统的定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度策略,以达到最优的运行 效果。
研究不足与展望
虽然本研究在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方面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未考虑电梯故 障、维修等因素对调度策略的影响,未来可以进一步 拓展这方面的研究。
此外,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缺 乏实际的运行数据验证,未来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合 作,获取真实的运行数据,进一步验证和优化调度策 略。
调度算法
指用于决定电梯在何时停靠在何楼层的算法,是电梯群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 分。
电梯群控系统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效率
通过智能调度,减少电梯 的空闲时间,提高运行效 率。
提高乘客满意度
通过优化调度,减少乘客 等待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
节能环保
智能调度可以减少电梯的 能耗,实现节能环保。
电梯群控系统的分类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电梯群控系统调度策略对于提高电梯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调度策略 能够有效地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缓解电梯的负载压力,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课题研究背景电梯作为高层智能大厦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对建筑物的有效利用和性能发挥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电梯的控制技术由单台电梯的独立控制发展到多台电梯的协调控制,进行合理的调度和管理,即电梯群控。
所谓电梯群控系统EGCS(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是指:综合考虑大楼的交通模式、各时刻的交通流量、各楼层的乘客轿外呼梯信号等各种因素,对一栋楼宇里布置在一起的多台电梯进行统一调度,每个楼层的召唤信号集中由群控主机来控制,根据系统设定的优化目标和建筑物中的实际交通状况,产生最优派梯决策的控制系统[1]。
电梯群控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客流调度及运输效果,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而我国在电梯群控方面的起步比较晚,现阶段对于电梯群控的关键技术尚未能完全掌握,拥有自主版权的群控方法和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还比较少,且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很有必要在电梯群控方面展开研究。
电梯群控系统的概述电梯群控系统的起源历史上第一台真正的电梯出现在1889年12月,由美国Otis电梯公司研制,它是由电力驱动,齿轮直接传动的。
此时的电梯必须由司机操作运行,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资源且得不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人们逐渐发展出了以下几种电梯控制方法[2]:1、简易自动控制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最简单的自动控制方式。
每层的呼叫按钮只有一个,上行与下行通用。
轿厢由层站呼叫按钮和轿厢内的选层按钮来启动运行,最后停靠在电梯内选层或电梯外呼梯的那一层。
在执行某个呼梯指令时轿厢不再应答其它呼梯信号。
2、集选控制方式这是一种比简易自动控制更高级的控制方式,在此方式中,中间层站设有上、下两个方向的呼梯按钮以供选择,电梯能够同时记住轿内选层和层站呼梯信号。
轿厢应答启动运行,在顺向运动中,依次应答顺向的呼梯,在呼梯层站停靠。
如果运行前方不再有呼梯,轿厢就自动反向运行,依次回答反向呼梯,最后回到基站。
3、电梯群控方式电梯群控方式就是将多台电梯组成一组,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根据大楼交通的情况,对各台电梯进行协调控制,采用最优的输送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能够提高建筑物内多部电梯同时服务时的运行效率、缩短电梯的响应时间,并通过合理派梯策略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大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的电梯不仅仅是人们代步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标志,电梯技术的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科学进步的程度,因此有效地改善电梯的客流调度及运输效果一直是国际电梯业所重视的课题之一。
电梯群组的合理控制不但要对电梯当前运行状况做出分析评价,还要对电梯将来运行需求做出推理预测,更要对电梯如何调度、如何控制做出决策。
但由于电梯每日每时的使用状态都是变化的,其使用流量无法用确切的数学模型描述,传统电梯群控方法没有考虑多部电梯轿内和全部厅层召唤之问的相互作用关系,不能得到最优解,不能满足电梯群组高性能的控制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电梯使用的发展需求,需要对电梯性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需要研究电梯新的控制方式。
本文针对电梯群控系统中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法、评价指标等进行研究,将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到电梯群控系统中,从而达到有效地协调多台电梯的运行,提高电梯群组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电梯群控系统的发展电梯群控系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从最初使用继电器,到集成电路的应用,乃至今日人工智能的应用,电梯群控系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3]:第一阶段:继电接触控制方式[4]1941-1971 年,电梯群控系统利用继电器来实现系统的顺序运行,称之为自动方式选择控制系统。
这种方式的控制系统能根据不同的交通模式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运行方式。
交通模式由上行高峰模式、下行高峰模式及非高峰期模式等组成,采用时间间隔的控制方式。
该群控系统的厅层召唤系统比较单一,在每个厅层内分别设置一上行按钮和下行按钮。
为了有效地控制每部电梯,给乘客提供合理的服务,控制系统把建筑物内的电梯分开,并要求在指定的停靠层至少要停靠一部电梯。
该控制方式能实现电梯的无司机控制,从而节省了人力才力,但整个系统运行效率不高,并且维护起来也相对比较复杂。
电梯群控制的最简单形式是方向预选控制,每部电梯都靠方向预选控制的方式来操作,工作时,主要是靠在上行高峰、下行高峰及平衡层间交通选择运行命令来运行的,两部或三部电梯组成的梯群比较适合用这种控制方式。
继后,又出现了将几部电梯组成的简单梯群进行分区控制的控制方法,使它们分别服务于交替的楼层。
分区控制法虽然缩短了单部电梯的运行周期,与方向预选控制相比运行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由于这种控制方式里的动态分区算法比较复杂,因此主要以静态分区法为主。
第二阶段:集选控制方式1971-1975 年,集成电路应用到了电梯群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当中,这样不但简化了结构,系统的可靠性也提高了,也能处理比较复杂的逻辑运算。
与简易自动方式相比,这种控制方式比较高级,在中间层站内设有可供选择的上、下两个方向的呼梯按钮,并能同时记忆多个轿厢内的呼梯信号。
所派轿厢在顺向运行过程中,依次响应顺向的呼梯信号,并在相应的呼梯层站停靠。
若顺向运行的前方不再有呼梯信号,轿厢就自动反向运行,并按顺序依次响应反向的呼梯信号,直至返回基站。
该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预测复杂的候梯时间所必需的计算数值还不够完善。
第三阶段: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方式1975 年至今,计算机开始应用到电梯群控系统,称之为现代电梯群控阶段。
电梯群控系统中采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控制之后,电梯群控系统的特性开始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描述,使电梯群控系统的整体服务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电梯交通整体配置也就基本完成了。
此时的控制算法参数在计算机控制下能直接在线修改,并能将新程序实时输入到计算机当中,不需要重新布线,就能实时控制算法参数的完全改变。
在安装好的系统上采用有效的仿真程序就能实现离线计算,并能合理选择控制算法参数。
另外,一种新的控制算法也可以被仿真技术离线评价了,从而提高了改变控制算法的方便性。
数据记录功能是计算机控制的另一个优点,交通状况和目的地数据能被计算机实时记录下来,并实时分析,以提高电梯群控系统的整体使用性能,还可以把被检测部位的故障数据记录并保存下来。
除此之外,计算机控制方式还能远距离查询这些故障数据,从而实时监测任何故障的发生,并依据这些数据随时改进电梯群的控制算法参数,实时满足乘客需求。
1975 年至 1982 年是现代电梯群控系统的第一代,这一时期的电梯群控系统,虽然在预报到达楼层的准确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乘客的长候梯时间发生率比较高,在控制方式上采用候梯时间预测控制的控制方式。
1982 年至 1988 年是现代电梯群控系统的第二代,与第一代群控系统相比,电梯群控的性能及效率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一是把交通需求的学习功能加入到了电梯群控系统中,这样不但使电梯群运行状态预报的准确度提高了,而且乘客的长候梯率的发生也减少了。
准确预报度的提高,使电梯响应呼梯信号派梯后,能实时显示所派电梯这一功能。
二是把综合评价系统应用到了派梯方案中,当有呼梯信号发生后,根据群控系统中的交通情况和梯群状态,综合评价每个轿厢的多个性能指标,择优选出最合适的轿厢去响应呼梯信号。
从而大大减少了乘客平均候梯时间、平均乘梯时间及整个系统运行能耗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电梯越来越高的需求,1988 年至今,电梯群控系统中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称之为现代电梯群控系统的第三代。
二十世纪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它对解决复杂控制系统的问题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5],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同时,电梯群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在这一代中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也更趋于完善,但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电梯群控系统采用优化的控制策略来协调多台电梯的运行,以提高电梯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由于电梯群控系统本身具有多目标性、不确定性、非线性、扰动性和信息的不完备性等特点,导致电梯控制系统变得十分庞大,调度算法日趋复杂,仅仅通过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提高电梯群控系统的性能。
近年来,大量先进的控制技术应用于电梯群控系统,使电梯群控系统的控制特性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国内使用的先进的电梯群控系统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尚不多见,而且大多数集中在群控理论和算法的研究上,实际应用中的还比较少,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6]。
从控制技术研究的角度看,国外已有的先进控制技术,很多都掌握在各个大的电梯公司手中,其核心技术是不公开的,而国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同时,现有的电梯控制技术仍存在缺点和不足,如何把更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电梯群控之中,以进一步提高现有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满足乘客的需求,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因此深入研究电梯群控技术,对提高国内的整体电梯控制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2 电梯群控系统的基础理论电梯群控系统的功能电梯群控系统是在大楼中存在多台电梯时对电梯群进行优化调度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以采集电梯的实时状态信息,并对电梯群进行统一调度,保证其合理的运行,以达到提高电梯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减少能量损耗的目的。
电梯群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l、数据采集功能电梯群控系统实时检测电梯系统中每一台电梯的运行状态,如每台电梯的当前位置、运行方向、载重、速度、轿内呼叫信号等,并将这些信息传到相应的上层控制软件,由上层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2、数据通信功能电梯群控系统要实现对电梯群的合理分配和优化调度,就要在上层控制软件和底层电梯的控制器之间建立通道,进行信息数据和控制命令的传输,实现双向通信。
3、控制功能电梯群控系统中,各电梯对轿外呼叫信号的响应是由系统统一分配的。
轿外呼叫信号不是直接分配给乘客所呼叫的电梯,而是先传送到电梯群控控制模块。
经电梯群控控制模块根据电梯的状态和当前位置,采用一定的派梯策略,算出由哪台电梯响应此呼梯信号,再将此信号分配给电梯控制模块。
因此,电梯群控系统有控制功能,可对电梯控制器进行控制,决定响应该信号的电梯。
4、预估计算功能预估计算功能是电梯群控系统的核心部分。
电梯群控系统要对大楼内的电梯交通系统的交通状态进行分析,如:客流量、客流分布、电梯状态、电梯分布等,通过分析可以对乘客呼梯信号、电梯下一时刻的响应情况进行预测,然后根据一定的派梯策略进行调度,使电梯得到最优控制。
5、监测显示功能电梯群控系统可以对每台梯的当前位置、运行方向、载重、速度、梯内呼叫信号、响应情况等信号以及每个乘客轿外呼叫信号的派梯结果进行实时监测,且在界面上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