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电功率计算
物理家庭用电知识点初三物理电功率知识点

《初三物理家庭用电与电功率知识点详解》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
从照明的电灯到各种家用电器,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而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理解家庭用电和电功率的知识点,不仅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科学解释。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三物理中家庭用电和电功率的相关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章节。
二、家庭用电知识点1. 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用电器等组成。
进户线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220V。
电能表用来测量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总开关控制整个家庭电路的通断。
保险装置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插座为可移动的用电器提供电源。
2. 测电笔的使用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
使用时,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
如果氖管发光,则被测导线为火线;如果氖管不发光,则被测导线为零线。
3. 安全用电常识(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等要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三、电功率知识点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P = W/t,其中 P 表示电功率,W 表示电功,t 表示时间。
(2)P = UI,其中 P 表示电功率,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
3.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1)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2)实际功率是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4.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电功 W = Pt,即电功等于电功率与时间的乘积。
四、例题解析例 1:一个标有“220V 100W”的灯泡,接在 110V 的电路中,求灯泡的实际功率。
解:由 P = UI 和 I = U/R 可得P = U²/R,其中 R 为灯泡的电阻。
千瓦的计算公式

千瓦的计算公式千瓦(kW)是功率的单位,用于衡量电力系统中的电功率。
在计算公式中,千瓦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进行计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以千瓦的计算公式。
在电力系统中,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转化或传递的能量,通常用瓦特(W)来表示。
而千瓦则是瓦特的千倍,即1千瓦等于1000瓦。
千瓦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出:1. 直流电路中,千瓦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来计算。
公式为:千瓦(kW)= 电压(V)× 电流(A)/ 1000。
例如,如果有一个直流电路,电压为220伏特,电流为5安培,则千瓦的计算公式为:千瓦 = 220伏特× 5安培 / 1000 = 1.1千瓦。
2. 交流电路中,由于存在功率因数的影响,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功率因数是指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通常用cosφ表示,其中φ为相位差角度。
千瓦的计算公式为:千瓦(kW)= 电压(V)× 电流(A)× 功率因数(cosφ)/ 1000。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交流电路,电压为220伏特,电流为5安培,功率因数为0.8,则千瓦的计算公式为:千瓦 = 220伏特× 5安培× 0.8 / 1000 = 0.88千瓦。
除了上述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公式,还有其他一些与千瓦有关的计算公式。
1. 千瓦时(kWh)是衡量电能消耗的单位,可以通过千瓦和使用时间来计算。
公式为:千瓦时(kWh)= 千瓦(kW)× 使用时间(小时)。
例如,如果一个设备的功率为1千瓦,使用时间为3小时,则千瓦时的计算公式为:千瓦时 = 1千瓦× 3小时 = 3千瓦时。
2. 千瓦时还可以与电费相关联。
电费可以通过千瓦时和电价来计算。
公式为:电费(元)= 千瓦时(kWh)× 电价(元/千瓦时)。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的电费是根据使用的千瓦时来计算的,电价为0.5元/千瓦时,千瓦时为200,则电费的计算公式为:电费= 200千瓦时× 0.5元/千瓦时 = 100元。
功率计算公式

1. 两相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公式:P=电压*电流*功率因素(单相正弦交流电)如5A电流*220V交流电压*0.9功率因素=990W1度电=1000W2. 对称三相交流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功功率(W)P=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COS) (三相正弦交流电)无功功率(VAR)Q=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SIN)视在功率(VA)S=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电机的配线怎么算呢 ?首先根据功率计算相电流,公式是P=1.732UIcos,然后根据电流选电缆,按以下规则: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S-----铜导线截面积(mm2)I-----负载电流(A)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
电器功率计算公式表

电器功率计算公式表一、电器功率计算公式电器功率是指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通常用瓦特(W)来表示。
根据电器的电压和电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器功率:功率(W)= 电压(V)× 电流(A)二、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电压是指电流通过电路时产生的电势差,单位为伏特(V)。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
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电流(A)= 电压(V)÷ 电阻(Ω)根据欧姆定律,如果已知电压和电阻,就可以计算出电流。
然后再根据功率公式,可以计算出电器的功率。
三、电器功率计算实例假设有一个电压为220V的电热水壶,其电流为5A,我们可以通过功率公式计算出其功率:功率(W)= 电压(V)× 电流(A)= 220V × 5A= 1100W因此,这个电热水壶的功率为1100瓦特。
四、多个电器功率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同时使用多个电器,每个电器都有不同的功率。
如果要计算多个电器的总功率,只需将每个电器的功率相加即可。
例如,家庭中有一个电视机功率为200W,一个电冰箱功率为500W,一个空调功率为800W,我们可以计算出它们的总功率:总功率(W)= 电视机功率(W)+ 电冰箱功率(W)+ 空调功率(W)= 200W + 500W + 800W= 1500W因此,这个家庭的总功率为1500瓦特。
五、功率与能耗的关系功率和能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能耗是指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通常用千瓦时(kWh)来表示。
功率和能耗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能耗(kWh)= 功率(kW)× 使用时间(小时)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电器在一段时间内的能耗。
六、功率因素的影响功率因素是指电器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之间的比值。
视在功率是指电器在正弦交流电压下的表观功率,单位为伏安(VA)。
功率因素的大小决定了电器对电网的负荷程度。
用电设备功率的计算公式

用电设备功率的计算公式嘿,咱来聊聊用电设备功率的计算公式这事儿。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电设备那可是无处不在,像家里的电视、冰箱、空调,学校里的电脑、投影仪等等。
可您知道怎么算出它们的功率吗?先来说说功率的基本概念哈。
功率呢,简单理解就是用电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快慢。
功率越大,消耗电能就越快,就好比一个大力士干活儿,力气大速度快;功率小呢,就像个小朋友,干活儿慢悠悠的,消耗电能也就慢。
那计算功率的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就是 P = U × I 。
这里的 P 代表功率,U 是电压,I 是电流。
就拿我前段时间的一个经历来说吧。
我家那台老旧的电扇突然转得慢悠悠的,我就琢磨着是不是功率出了问题。
我拿出万用表,测了测电压,又测了测电流。
嘿,您猜怎么着?电流比正常的时候小了不少。
我就按照这个公式一算,发现功率确实降低了,原来是电扇里头的电机有点老化,导致电阻增大,电流变小,功率也就跟着下来了。
再比如说,咱们常见的灯泡。
一般灯泡上都会标着它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那如果想知道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就可以通过公式 I = P / U 来计算。
还有啊,像那些大型的用电设备,比如工厂里的机器。
有时候工程师们就得根据功率来选择合适的电线和电源,不然功率太大,电线承受不住,那可就麻烦啦。
在实际运用中,可不能死记硬背公式,得灵活点儿。
比如说,有些设备的功率不是恒定的,会随着工作状态变化。
像空调,制冷和制热时功率就不一样。
总之呢,搞清楚用电设备功率的计算公式,对咱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挺有用的。
不管是自己修个小家电,还是搞点小发明创造,心里都有底儿。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希望您通过了解这个公式,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用电问题,让电为咱们更好地服务,而不是带来麻烦!。
耗电量的计算公式

耗电量的计算公式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无论是家庭用电、工业生产还是交通运输,都需要电能的支持。
而为了了解和控制电能的使用情况,我们需要了解电器设备的耗电量。
本文将介绍耗电量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能的消耗情况。
一、耗电量的定义耗电量是指电器设备在特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量来衡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二、耗电量的计算公式耗电量的计算公式为:耗电量(kWh)= 功率(千瓦,kW)× 使用时间(小时,h)其中,功率指的是电器设备每小时消耗的电能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使用时间指的是电器设备使用的时间,通常以小时(h)为单位。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耗电量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假设有一台功率为1千瓦的电视机,每天使用4小时,我们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它每天的耗电量:耗电量(kWh)= 1 kW × 4 h = 4 kWh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了一台电冰箱的耗电量为2.5千瓦,每天使用8小时,我们可以计算它每天的耗电量:耗电量(kWh)= 2.5 kW × 8 h = 20 kWh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功率和使用时间对于耗电量的计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功率越大、使用时间越长,耗电量就越大。
四、耗电量的影响因素除了功率和使用时间,耗电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等。
1. 电压:电压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电器设备的耗电量。
当电压升高时,设备的功率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导致耗电量增加。
2. 电流:电流是电器设备运行时所需要的电能流动情况。
电流越大,设备的功率消耗也会越大,耗电量也会相应增加。
3. 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电器设备消耗的有用功率与总功率之间的比值。
功率因数越低,说明设备消耗的有用功率越少,耗电量也会相应减少。
耗电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器设备的能耗情况。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电功率是物理学名词,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那么,电功率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符号是W。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
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P=U·I)。
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 /R。
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总=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x分压原理U1:U2=R1:R2 =P1:P2串联电路比例关系W1:W2=R1:R2=U1:U2 =P1:P2=Q1:Q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x 或U^2/R1+R2.....+Rx电流与电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I=P/U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2=U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各电阻之和R总=(R1*R2)/(R1+R2)1/R=1/R1+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x分流原理I1:I2=R2:R1=W1:W2=P1:P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 或U^2/R总并联电路比例关系I1:I2=P1:P2=R2:R1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 或U^2/R总电流的求法:I=P/U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W1:W2=R2:R1=I1:I2 =P1:P2=Q1:Q2电压相同时,越串联总功率越小,越并联总功率越大推导:①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时,总功率为P总=U^2/R②当电路中有两电阻并联或串联时,设电阻相等。
家庭电器功率

空调如何测算的耗电量家用的制冷功率(约为):1匹800瓦,匹1200瓦,2匹1800瓦,匹2200瓦,3匹2800瓦,5匹4600瓦。
累计工作一小时耗电量/度=制冷功率÷1000。
举例:3匹定速空调的制冷功率约为2800瓦,累计工作一小时耗电量=2800÷1000=度。
无论设置空调多少度,3匹定速空调都是以2800瓦的制冷功率在工作,只是开、停时间不同罢了。
空调制冷时,室内温度(比如30度)与设置温度之差:温差大(比如设置22度),开长停短,甚至不停机,比较费电;温差小(比如设置26度),开短停长,比较省电。
制冷功率之所以是“约为”,因为不同品牌的3匹空调的制冷功率有差别,即使是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3匹空调的制冷功率也不相同。
空调制冷有开有停。
空调的工作时间因房间面积,设置温度和室内温度的不同而有长有短,需要实测空调的累计工作时间才能据实算出空调的耗电量。
空调日耗电量/度=制冷功率×日累计工作小时÷1000。
你可以在后面的铭牌看得上面有标注的,但是实际铭牌上不会出现几匹,而是W(瓦)表示,而这个W(瓦)又有两种定义即空调的制冷量、制热量、和空调的实际耗电(也是用W(瓦)表示,换算关系是2500W(制冷量)=1匹,比如一个型号为KFR-25的空调,就是说这个是1P的空调,这个2500W不是说它的实际耗电量,而是指它的制冷量,一般1匹空调实际耗电量为800瓦左右,一点五匹大概就在1200W吧,一般就是度点。
开一个晚上也就两三度电吧。
制热的功率要比制冷的大、所以制热要耗电、举例:美的空调功率在制冷功率1860W 、制热功率1780W (电热1800W)根据1000W每小时1度电计算:制冷每小时度制热度所以说制热要比制冷耗电,冰箱在90~200瓦左右,耗电也是1度左右,180L(升)功率140瓦,日耗电度;200L(升)功率140瓦,日耗电度洗衣机输入功率与一次洗涤容量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用电功率计算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低压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三类:TT类、TN类及IT类
其中: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侧接地状态:
T---------表示电源侧中性点直接接地;
I---------表示电源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接地(间接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负荷侧接地状态:
T---------表示负荷侧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与电源侧的接地相互独立;
N--------表示负荷侧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与电源侧的接地直接作(电气)连接,即接在系统中性线上。
TN系统中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为常用的三相四线制供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线直接相连接,即为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原理:当设备出现漏电故障时,电源相线就与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相连接,就相当与电源的中性线相连接,造成“相---零”短路,形成较大的短路电流,使电路中的保护电路迅速动作。
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
(1)TN---C:平常用的三相四线制,C为保护导线(PE线)与中性线(N线)合一为PEN线;
(2)TN----S:平常用的三相五线制,保护导线和中性线分开,保护导线称为保护零线,中性线称为工作零线(常称工作零线为为零线,保护零线为地线,相线为火线);
(3)TN---C---S:实际供电中最常用的局部三相五线制,它是保护导线与中性线开始是合一的,后从某一位置分开,实际供电中,是从变压器引出的往往是TN--
-C系统,进入建筑物总配电箱开始为TN----S系统,这样加强了建筑物内的用电安全性。
注意的是,在TN系统中使用漏电保护后,从漏电保护器起,系统变为TN----S系统,后面的接线不能再变回TN----C系统,否则会引起前级漏电保护器误动作。
2、为什么在1KV以下的同一配电系统中,不允许同时采用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
如图所示,当采用保护接地的某一用电设备发生漏电,保护装置未能及时动作时,那么接地电流将通过大地流回变压器的中性点,从而使零线点电位升高,导致所有采用接零保护的设备导电外壳都带有危险电压;(如果当采用保护接零的某一设备发生漏电,保护装置未能及时动作的话,电流会通过零线引至变压器的中性点,从而通过大地流向保护接地的用电设备,使保护接地的设备导电外壳电位升高。
)
另一说法:当接地设备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若有人同时触到接地设备外壳和接零设备的外壳,人体将承受相电压,这是非常危险的。
家用电能表容量的计算
杨涛
家用电器日益增多,家庭用电量不断增大,如果不注意家用电器的功率的匹配,就有可能烧坏电能表。
电能表的铭牌上一般标出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只要是所有家用电器的实际运行电流之和不超过电能表的额定电流,即可保证电能表安全运行。
一般家用电器大多标出额定功率,要分别计算出他们的额定电流之和,比较麻烦,而计算他们的功率之和则比较方便。
所有的家用电器的输入功率之和,不能超过电能表的额定功率。
家用电器输入功率的估算:
把各种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相加,即可得到输入总功率,但对于感性负载的用电器,如日光灯、电冰箱等等,其功率因数不等于1,所以要先将其额定功率除以
0.7~0.8后再相加,也可以近似按1计算。
家用电能表容量的计算:
家用电能表都标出其额定电压(一般为220V)和额定电流,其容量等于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
有的家用电能表上标出额定电流和最大电流,如5(10)A,即额定电流为5A,最大电流为10A。
在计算时,可以计算出额定容量和最大容量。
使用家用电器时,要注意控制家用电器输入总功率小于或等于家用电能表的容量。
例1一家装有单相220V,5A的电能表,允许使用家用电器总功率最多为多少?
解:计算电能表的容量:220×5=1100W
即这家家用电器功率之和最多只能是1100W。
例2一家庭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是:1台电视机100W,1台电冰箱120W,3只40W的白炽灯,1只1500W的电饭煲,应选用多大的电能表?
解:(1)计算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之和:
100+120+40×3+1500=1840W
(2)计算所需电能表的额定电流
1840÷220=8.36A
需选用额定电流为10A的家用电能表。
杨涛(266700 山东省平度市电业局)
对单用电设备:设备容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对三相用电设备:设备容量=1.732*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当知道了设备的额定容量和额定运行电压后,就很容易求出设备的额定电流,然后再根据设备的额定电流求出应该选取的导线截面。
(导线截面=负荷电流/安全电流密度)
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ф
=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
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公用系数/Ucos 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
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导线安全载流量10下五,100上二,16、25四,35、50三,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字与倍数的排列关系如下:
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空气开关,(断路器)?,全称自动空气断路器,也称空气开关,是一种常用的低压保护电器,可实现短路、过载等功能。
?
断路器在家庭供电中作总电源保护开关或分支线保护开关用。
当住宅线路或家用电器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它能自动跳闸,切断电源,从而有效的保护这些设备免受损坏或防止事故扩大;?
家庭一般用二极(即2P)断路器作总电源保护,用单极(1P)作分支保护;?
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如果选择的偏小,则断路器易频繁跳闸,引起不必要的停电,如选择过大,则达不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因此家装断路器,正确选择额定容量电流大小很重要。
?
一般小型断路器规格主要以额定电流区分6A,10A,16A,20A,25A,32A,40A,
50A,63A,80A,100A等;那么一般家庭如何选择或验算总负荷电流的总值呢?
1、首先计算各分支电流的值?
①纯电阻性负载,如灯泡,电热器等用注明功率直接除以电压即的,?
公式I=功率/220v;?
例如20w的灯泡,分支电流I=20W/220=0.09A?
电风扇、电熨斗、电热毯、电热水器、电暖器、电饭锅、电炒锅、吸尘器、空调等为阻性负载?
②感性负载,如荧光灯,电视机,洗衣机,等计算稍微复杂,要考虑消耗功率,具体计算还要考虑功率因数等,为便于估算,笔者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即一般感性负载,根据其注明负载计算出来的功率再翻一倍即可,例如注明20W的日光灯的分支电流I=20W/220v=0.09A,翻倍为0.09A*2=0.18A(比精确计算值0.15A,多0.03A)?
日光灯、电冰箱、电视等划为感性类?
2、总负荷电流即为各分支电流之和;知道了分支电流和总电流,就可以选择分支断路器及总闸断路器、总保险丝,总电表以及各支路电线的规格,或者验算已设计的这些电气部件的规格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还有:为了确保安全可靠,电气部件的额定工作电流一般应大于2倍所需的最大负荷电流;此外,在设计、选择电气部件时,还要考虑到以后用电负荷增加的可能性,为以后需求留有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