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速测试试验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

( 1 ) A 、 B 检波器的距离一定要小于 1 个波长的距离。这是因 为,如果设置的距离过大,就可能会出现相位差的误判。但检波器 间的间距又不应太小,否则会影响相位差的计算精度; (2)为提高确定相位差的精度,应尽量选取小的采样间隔;
( 3 )为保证波峰的可靠对比和压制干扰波,需要时可将正弦 激振波加以调制; 13
式中 m——波速比,m=vP/vs。
17
5.3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1. 单孔法
确定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时间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确定压缩波的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2)确定剪切波的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由于三分量检波器中有两个水平检波器,可得到两张水平分量 记录,应选最佳接收的记录进行整理。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时间,应按下列公式进 行斜距校正: T=KTL
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
第5章 波速试验
1
第5章 内
5.1 试验设备和方法 5.2 基本测试原理

5.3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5.4 试验成果的应用 讨 论
2
5.1 试验设备和方法
5.1.1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一般包含激振系统、信号接收系统(传感器)和信
号处理系统。
测试方法不同,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各不相同。 5.1.2 测试方法
s
VR
s
(5-19) (5-20)
0.87 1.12 1
23
5.4 试验成果的工程应用
根据岩土体中的弹性波波速,可以判定场地土的物理力学
性质和地基承载力,评价场地土的液化可能性,计算场地土的 卓越周期,检测地基处理的效果。
24
思 考 题
1.单孔法、跨孔法和面波法各自采用什么方式激振?

波速测试试验实施细则

波速测试试验实施细则

1.适用范围:1.1波速测试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的压缩波、剪切波、瑞利波的波速。

1.2波速测孔或点的位置、数量、深度等应根据岩土勘察技术要求地质条件确定。

1.3多通道记录系统测试前应进行频响与幅度的一致性检查,在测试需要的频率范围内各通道应符合一致性要求。

2、仪器设备:2.1用于测试岩土波速的仪器应满足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定期限要求。

2.2单孔法测试时剪切波震源采用锤和尺寸3000mm×250mm×50mm木板激震。

2.3检波器的固有频率宜小于地震波的1/2;各检波器的固有频率差不大于0.1Hz,灵敏度和阻尼系数差别应不大于10%。

2.4波速测试的采集与记录系统处理软件应具备如下功能:2.4.1接收信号转化为离散数字量以及对数字信号处理的智能化功能;对采集参数检查与改正功能;识别和剔去干扰波功能;反映地层剪切波速度和厚度等功能。

3、测试方法3.1震源木板长中轴线应对准测试孔中心,木板紧贴地面,相距孔口1-3m;压缩波距孔口1-3m;震源标高宜孔口标高一致;测试宜至下而上进行。

3.2测试时,应沿木板长轴方向分别敲击其两端,记录极性相反的两组震动波形。

4、资料整理4.1 压缩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的压缩波初至时间。

4.2 剪切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的两组极性相反剪切波交汇点的初至时间。

4.3 当确定压缩波、剪切波的初至时间有困难时,也可利用同向轴来确定有效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各检测点同向轴的组合应为同一波前面。

4.4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测点的时间,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斜距校正:T=K·TLK=(H+H0)/[S2+(H+H0)]1/2式中 T—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经斜距校正后的时间(s);TL—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实测时间(s);K—斜距校正系数;H—测点的深度(m);H0—振源与空口的高差(m),当当振源低于孔口时,H0为负值;S—从板中心到测试孔孔口的水平距离(m)。

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

在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空洞、裂缝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威胁,因此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规程。

二、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概述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它可以通过测量混凝土中传播声波的速度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中波速的大小与混凝土的密度、弹性模量、强度等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波速检测来判断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三、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评估;2. 混凝土结构的缺陷检测,如空洞、裂缝等;3. 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评估;4.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5.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

四、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的检测方法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1. 直接法直接法是将传感器直接贴附在混凝土表面,通过测量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时间和距离,计算出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

直接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能够检测出混凝土中的局部缺陷。

但是直接法需要在混凝土表面留下一定的痕迹,可能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一定的损伤。

2. 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放置传感器,使其接触到混凝土中的声波,然后测量传感器接收到的声波信号的时间和强度,计算出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

间接法的优点是不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伤,但是其测量精度相对较低,可能会受到混凝土表面形态的影响。

五、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的检测设备混凝土中波速检测技术的检测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超声波探头超声波探头是检测混凝土中波速的核心设备,其可以将声波传递到混凝土中,并接收混凝土中反射回来的声波。

超声波探头的种类较多,包括直接法探头和间接法探头等。

纵波与剪切波速测试(实用知识)

纵波与剪切波速测试(实用知识)

四、各指标经验值范围
场地土的分类
重庆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技术教学
重庆渝碚实验检测24中心
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重庆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技术教学
重庆渝碚实验检测25中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四、各指标经验值范围
重庆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技术教学
重庆渝碚实验检测26中心
;而动弹模量公式前的“2”为常量,不需要改变。 8、钻孔的编号有“ZK”、“ZY”、“ZJ”等等之分,要保持和钻孔柱状图一致。
9、文件名编号统一成“150316荣昌县盘龙镇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工程地质勘 察”格式,经常出现有时间无工程名称或有名称无时间现象。文件夹下分别 设“提供资料”、“原始资料”、 “中间资料”、 “成果报告”文件夹,必 要时可增加“照片”文件夹。
技术教学
重庆渝碚实验检测16中心
1、单孔法孔内测点布置原则
测点布置示意图
a.每一土层都应有测点,每个测点宜 设在接近每一土层的顶部或底部处,尤 其对于薄层,更不能将测点设在土层的 中点。 b.若土层厚度小于1m,可以忽略。若 土层厚度超过4m,需增加测点,通常 可以1~2m间隔设置一测点。 c.测点设置需考虑土性特点。如各土 层相对均匀,可以考虑等间隔布置,否 则,只能不等间隔布置。
重庆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技术教学
重庆渝碚实验检测17中心
2、跨孔法
跨孔法又分为一发一收和一发多收(如声波透射法测桩、CT)
重庆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技术教学
重庆渝碚实验检测18中心
仪器设备
中心现有设备:24道地震仪、6道面波仪、WSD-2A、PDS-SW 检波器:井中检波器串、面波检波器、三分量检波器、一发双收声波 探头,一发一收声波探头等

(完整版)岩石声波波速测试实验

(完整版)岩石声波波速测试实验

岩石声波波速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掌握仪器操作,掌握声波岩石波速测试方法步骤,建立不同材料介质密度对波速影响程度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
声波测试理论基础建立在固体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理论中。

该方法就是利用一种声源讯号发射器(发射系统),向压电材料制成的发射换能器发射一电脉冲。

激励晶片振动,发射出声波在测试材料中传播,后经接收器接收,把声能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送至接收系统,经信号放大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从波形上读出波幅和初至时间(t),由已知的测试材料距离(L),便可计算出超声波在测试材料中传播的纵波波速(Vp),即Vp=L/t。

三、实验步骤:
1.按图要求联接仪器、换能器(校正声波系统的零声时值T0)、联接岩石试件。

2.仪器各参数设定
a)设定测量起始区号、线号、点号。

b)选择测量发射电脉冲电压、脉冲宽度、触发时间。

c)选择采样时间间隔、采样长度、频带宽度、放大倍数。

3.按下仪器测量键,搜索调节仪器接收波形,对波形进行采样、读时、读幅、读频、
存贮。

4.对测量数据分类整理、统计及成果图件绘制打印。

四、试验报告
通过声波岩石波速测试实验,结合工程地质规范、规程,分析整理同类型岩石试件波速数据;划分岩石试件(强风化、中风化、弱风化)波速分布范围、常见值并编写实验报告。

岩石声波波速测试示意图。

波速实验

波速实验

内容摘要波速测试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体的波速,确定与波速有关岩土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动弹性力学参数、划分建筑物场地类别、评价地震效应、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等。

本文介绍了波速测试的工作原理和野外测试方法,并结合岩土工程实例,说明其应用效果。

正文一、前言波速测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电、铁路、工民建等众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些重要的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除进行常规原位测试工作外,还进行了剪切波波速测试工作。

二、单孔波速测试的基本原理单孔波速测试:由震源产生压缩波(又称P波)和剪切波(又称S波),经过土层,由在孔中的三分量检波器接收,根据波传播的距离和走时计算出场地土的波速,进而评价场地土的工程性质。

1、测试仪器和设备:一套完整的速度检层法观测仪器应由四部分组成,即激震源、信号接收系统、记录系统和分析系统。

速度检层法可使用的激震源很多,如爆破、空气压缩枪、弹簧式S波激发装置、火箭筒等等。

一般的场地土层剪切波观测量常用的是敲击板激震源。

目前用于场地于层剪切波观测的拾震器一般均为速度型拾震器有三个分量,一个垂直,两个水平。

2、计算方法用速度检层法测得的剪切波速是钻孔内相邻二个测点中间土层的平均波速。

首先从记录上确认剪切波到时,再根据激震源的触发时间算出剪切波走时,然后由钻孔中测得深度和孔源距确定波的行程,最后将行程除以走时即得波速。

根据实测的资料,表1给出了不同土类的剪切波波速范围。

一般来说剪切波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各地区剪切波速沿深度的变化规律并不一样。

通常内陆城市波速值相对较高,而沿海地区则偏低。

表1土质类别填土(包括杂填土)粘性土(包括亚粘土等)砂土(粉、中、粗)砾石、卵石、碎石风化岩岩石剪切波速范围(m/s) 90~270 100~450 100~450 200~500 350~500 >5003、测试方法(1)在待测场地钻孔,将三分量传感器放置在钻孔中,以适当方式(气囊或机械装置)使三分量传感器贴紧钻孔孔壁,在地面上钻孔孔口附近(通常1~3m)处放置长条形木板(通常长约2~4m,宽约0.4~0.5m,厚约0.1m),木板上压有重物(>500kg)。

波速测试实施细则

波速测试实施细则

波速测试实施细则
1.目的
为了波速测试有章可循,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公正和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场地波速测试。

3.引用文件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4.操作规程
4.1确定拟测波速的种类(剪切波、压缩波和瑞利波)。

4.2根据拟测波速类型确定具体检测方式:单孔法、跨孔法或面波法。

4.3现场测孔的施工,同时准备测试仪、三分量检波器等。

钻孔用泥浆护壁或下套管。

4.4单孔现场测试
4.4.1振源剪切波用铁锤和木板,压缩波采用锤和金属板,地面激振。

4.4.2三分量检波器固定在孔内预定深度,并紧贴孔壁。

4.4.3测点间距1~3m,层位变化处加密,自下而上逐点测试。

4.5跨孔现场测试
测孔孔距在土层取2~5m,岩层取8~15m,测点间距1~2m,震源和检波器应置于同一地层的相同标高处。

4.6波速测试成果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4.6.1在波形记录上识别波的初至时间。

4.6.2根据波的传播时间和距离确定波速。

5.质量记录
5.1 波速测试记录表(见土工试验室用表)。

波速实验

波速实验

内容摘要波速测试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体的波速,确定与波速有关岩土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动弹性力学参数、划分建筑物场地类别、评价地震效应、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等。

本文介绍了波速测试的工作原理和野外测试方法,并结合岩土工程实例,说明其应用效果。

正文一、前言波速测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电、铁路、工民建等众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些重要的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除进行常规原位测试工作外,还进行了剪切波波速测试工作。

二、单孔波速测试的基本原理单孔波速测试:由震源产生压缩波(又称P波)和剪切波(又称S波),经过土层,由在孔中的三分量检波器接收,根据波传播的距离和走时计算出场地土的波速,进而评价场地土的工程性质。

1、测试仪器和设备:一套完整的速度检层法观测仪器应由四部分组成,即激震源、信号接收系统、记录系统和分析系统。

速度检层法可使用的激震源很多,如爆破、空气压缩枪、弹簧式S波激发装置、火箭筒等等。

一般的场地土层剪切波观测量常用的是敲击板激震源。

目前用于场地于层剪切波观测的拾震器一般均为速度型拾震器有三个分量,一个垂直,两个水平。

2、计算方法用速度检层法测得的剪切波速是钻孔内相邻二个测点中间土层的平均波速。

首先从记录上确认剪切波到时,再根据激震源的触发时间算出剪切波走时,然后由钻孔中测得深度和孔源距确定波的行程,最后将行程除以走时即得波速。

根据实测的资料,表1给出了不同土类的剪切波波速范围。

一般来说剪切波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各地区剪切波速沿深度的变化规律并不一样。

通常内陆城市波速值相对较高,而沿海地区则偏低。

表1土质类别填土(包括杂填土)粘性土(包括亚粘土等)砂土(粉、中、粗)砾石、卵石、碎石风化岩岩石剪切波速范围(m/s) 90~270 100~450 100~450 200~500 350~500 >5003、测试方法(1)在待测场地钻孔,将三分量传感器放置在钻孔中,以适当方式(气囊或机械装置)使三分量传感器贴紧钻孔孔壁,在地面上钻孔孔口附近(通常1~3m)处放置长条形木板(通常长约2~4m,宽约0.4~0.5m,厚约0.1m),木板上压有重物(>500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用范围:
1.1波速测试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的压缩波、剪切波、瑞利波的波速。

1.2波速测孔或点的位置、数量、深度等应根据岩土勘察技术要求地质条件确定。

1.3多通道记录系统测试前应进行频响与幅度的一致性检查,在测试需要的频率范围内各通道应符合一致性要求。

2、仪器设备:
2.1用于测试岩土波速的仪器应满足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定期限要求。

2.2单孔法测试时剪切波震源采用锤和尺寸3000mm×250mm×50mm木板激震。

2.3检波器的固有频率宜小于地震波的1/2;各检波器的固有频率差不大于0.1Hz,灵敏度和阻尼系数差别应不大于10%。

2.4波速测试的采集与记录系统处理软件应具备如下功能:
2.4.1接收信号转化为离散数字量以及对数字信号处理的智能化功能;对采集参数检查与改正功能;识别和剔去干扰波功能;反映地层剪切波速度和厚度等功能。

3、测试方法
3.1震源木板长中轴线应对准测试孔中心,木板紧贴地面,相距孔口1-3m;压缩波距孔口1-3m;震源标高宜孔口标高一致;测试宜至下而上进行。

3.2测试时,应沿木板长轴方向分别敲击其两端,记录极性相反的两组震动波形。

4、资料整理
4.1 压缩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的压缩波初至时间。

4.2 剪切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的两组极性相反剪切波交汇点的初至时间。

4.3 当确定压缩波、剪切波的初至时间有困难时,也可利用同向轴来确定有效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各检测点同向轴的组合应为同一波前面。

4.4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测点的时间,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斜距校正:
T=K·TL
K=(H+H0)/[S2+(H+H0)]1/2
式中 T—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经斜距校正后的时间(s);
TL—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实测时间(s);
K—斜距校正系数;
H—测点的深度(m);
H0—振源与空口的高差(m),当当振源低于孔口时,H0为负值;
S—从板中心到测试孔孔口的水平距离(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