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广客运专线光缆通信线路可靠性设计方案
武广客专站前预留通信接口检查重要性探讨

隧道 内线路两侧设置通信电缆槽 ,通信电缆槽与信号电缆槽采用合槽 、
共 用盖 板 。信号 用槽 靠 近轨 道 内侧 , 通 信 用槽 在轨 道 外侧 。
槽内预 留钢筋纵向分隔( 1 6 m m间隔0 . 5 0 m) 、 内填中粗砂。通信用槽净
水 引 出路 基 外 , 泄水 孔 口加 设 铁丝 网盖 。
1 . 1 . 2联 络线 电缆 槽
从路基中过轨的通信 、 信号电缆 , 采用镀锌钢管防护 , 过轨钢管外径不大
于1 1 0 mm, 过 轨管 道 的顶 面距 轨 面9 9 7 mm。
联 络线 双线 地段 两侧 路 肩 同时设 置 C 2 5 钢筋 混凝 土 盖板 通信 、信 号 电缆 槽, 净 宽0 . 4 0 m 。 净 高0 . 3 0 m。
1 . 5 m 1 . 5 m 0 . 5 5 m。
1 . 2隧道地段
1 . 2 . 1电 缆 槽
图1 路 基 地段 通 信 、 信 号和 电力过 轨 管道及 手 孔设 置横 断 面 图 过轨 管道 与 路基 两侧 设 置 的手孔 连 接 。通信 、 信 号 合用 手孔 一 般 采用 现 浇C 2 5 钢 筋混 凝 土 , 内净空 长 宽 深一 般 为 1 . 5 m * 1 . 5 m* 0 . 5 5 m。 过轨 管 道及 手 孑 L 的设 置 位 置 , 必须 避 开 线 间集 水 井 、 接触 立 柱 基 础及 其
槽( 通信 信号 合槽 ) 。
专线G S N— R 系统设备供应商 , 路基地段G S N— R区间节点处( 区间无线通信基 站、 无 线 直放 站 ) 和 其前 、 后 的各 2 0 0 m、 4 0 0 m处均 预 留过 轨及 双侧 引 下 条件 。 路 基上 两侧 信 号 电缆均 需 引入 路 基外 区间 信 号 中继 站 、 线 路 所 等 区间 信 号机房 , 因此上述各类 区间信号机房对应的路基处均应预留信号电缆过轨管 道 与手 孔 , 并 预 留双 侧 引下条 件 。
武广客专信号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铁路武广客运专线信号工程株洲至衡阳(DK1619+459至DK1714+688)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1)武广客运专线招标文件;(2)武汉工程综合试验段站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总体设计方案;(4)2008年3月1日,武广公司下发的《关于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5)2008年4月16日,武广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修编)》.2编制范围武广客运专线株洲至衡阳:DK1619+459—--DK1714+688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概况武广客运专线株洲至衡阳:DK1619+459--—DK1714+688段共计95.229Km,包括1个车站、6个中继站。
区间信号点101个,分割点116个,轨道区段217个;新衡山站信号机14架,正反向进站4架,出发8架,调车2架;道岔11组。
其中信号系统与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一体化;列车运行控制采用一级连续速度模式,采用无绝缘连续编码轨道电路和GSM—R进行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兼容性强,能与既有线的信号系统兼容,满足不同速度的列车共线混及上、下高速线;接地系统采用全线贯通接地铜缆,车站(中继楼)集中接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信号系统主要由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站联锁系统、行车指挥调度系统及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构成。
其中,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采用ETCS-2级并兼容CTCS—2级制式,系统满足300km/h的高速运营和正向3min运行间隔的设计要求;车站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联锁功能满足铁道部有关运营的要求;全线设CTC系统,实现对客专正线各车站的调度集中控制,调度中心设于武汉;全线设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对列控和联锁设备及信号基础设备进行实时监测.3.2主要工程数量(按初步设计投标数量)工程数量为初步设计的估计数。
主要工程数量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 电源设备套72 联锁设备套 13 轨道电路设备套2264 列控中心设备套 15 RBC设备套 16 信号(含应答器)电缆根据设计具体数量定4施工总体方案4。
武广客运专线道路基变形控制与接口1

• 下列地段必须检算相邻断面或按每50m进行工后沉降的检算,直至 计算满足不均匀沉降的控制要求:
强度相对较高,不易风化,水稳性相对较好。
岩Ptln、
Ptb 砂质板岩、条带状板岩、钙质页岩、厚层状硅质 强度相对较高,不易风化,干湿循环颗粒产生较
n、
板岩等
大的变化。
Z
T、J
硅质页岩、角砾状灰岩、长石石英砂岩等
强度高,不易风化,水稳性较好。
硬
P、C、D
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石英砂 岩、石英砾岩、砂砾岩、硅质岩等
含砾砂岩水稳性相对较好,其他水稳性很 差。
岩Ptln、、 Ptb
n
泥质板岩、千枚状板岩、凝灰质板岩、绢云母板 岩、页岩等
强度较低,易风化、水稳性差。
E、K、T
砂砾岩、泥灰岩、钙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钙 质泥岩等。
结构疏松,强度相对较高,干湿循环颗粒产生较 大的变化。
较
T、P、C、
软
D
砂岩、砂质页岩、钙质页岩、泥灰岩、生物灰岩、 泥质灰岩等
改良后用于基床底层或基床以下部分填筑
可用于基床以下部分填筑,但应加强边坡防护及采 取防水措施。用于基床底层填筑时,应进行 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后用于基床以下部分填筑。
有机质含量大 于5%
E
禁止使用
二、路基变形控制设计措施
路堤填高H(m) H>8
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方案

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稳定和可靠的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建设高质量的通信网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方案的基本原则和流程,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2. 设计原则在制定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系统稳定性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方案应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确保通信网络的高可靠性和持续运行的能力。
设计方案应包括备份系统、冗余设备和灾备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或设备故障。
2.2 数据安全保护通信数据的安全性是设计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方案应包括安全措施,如加密传输和安全认证,以确保通信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2.3 网络扩展性通信网络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
设计方案应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预留足够的容量和接口。
3. 设计流程光缆通信工程设计包括以下主要步骤:3.1 网络需求分析在设计光缆通信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网络需求分析。
该分析包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用户数量和地理布局的评估,以确定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带宽需求。
3.2 网络规划在网络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网络规划,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光缆布线、节点位置等。
规划过程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延时、吞吐量和容错能力,以满足通信需求。
3.3 设备选型根据网络规划,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光缆类型。
设备选型应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性能要求和兼容性等因素。
光缆选型需要考虑到传输距离、带宽和抗干扰能力等需求。
3.4 配置和测试配置网络设备,进行网络连接和调试。
进行全面的网络测试,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4. 关键因素考虑在设计光缆通信工程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4.1 环境条件光缆通信工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需要满足不同的要求。
设计方案需考虑到温度、湿度、尘埃、电磁干扰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光缆类型和设备。
4.2 成本效益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性能需求和投资成本,寻求最优的成本效益平衡。
广武客运铁路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文本--大学毕设论文

武广客运铁路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武汉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起于武汉站北端(DK1188+000),沿途经过咸宁、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韶关、清远、终到新广州站(DK2220+250),全长968km。
其中湖北省境内正线全长152km,湖南省境内正线全长518km,广东省境内正线全长298km。
武汉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乌龙泉至花都段(DK1238+750~DK2167+000计868.62km);第二部分为武汉站至乌龙泉段(DK1188+000~DK1238+750计49.55km,包括武汉工程试验段9.276 km);第三部分为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DK2167+000~DK2220+250计50.266km,包括广州工程试验段7.38km)。
第一部分乌龙泉至花都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DK1238+750~DK2167+000)1编制依据和范围1.1编制依据⑴铁道部铁鉴函[2005]783号《关于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初步设计的批复》;⑵铁计函[2004]230号《关于报送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⑶铁道部铁建设[2000]95号文《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⑷建标[1991]235号文发布的《铁路工程建设工期定额》(以下简称‚工期定额‛);⑸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及第二勘察设计院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设计的相关图纸及工程数量;⑹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等;⑺现场勘测调查资料;⑻初步设计阶段与地方签订的有关协议及纪要。
1.2编制范围乌龙泉至花都段(以下简称‚本段‛)正线全长为868.62km,起迄里程为:DK1238+750~DK2167+000,包括沿线车站、段(所)及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等。
2 工程概述2.1设计标准2.1.1武广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上;正线线间距:5m;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坡度:一般12‰,最大20‰;到发线有效长度:70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
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设计咨询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设计咨询中有关问题的探讨熊林敦【摘要】根据路基施工图咨询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对设计、咨询方的不同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了阐述,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07(033)003【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设计;咨询【作者】熊林敦【作者单位】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 概述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为一次双线,设计时速300 km/h(线下远期350 km/h)。
本项目设计咨询主要依据有关规范规定并借鉴德铁和日本新干线土质路基铺设无碴轨道的设计方案和建设标准。
此外,还参考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等有关研究成果。
结合沿线路基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高速标准下路基工程纵横向变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以控制沉降变形为目的,确保高速铁路在运营过程中路基结构稳定与安全。
2 主要问题及探讨2.1 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设计之初,《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仍在报批阶段,有关标准也在讨论中。
在设计中,无碴轨道路基工后沉降量基本按不大于30 mm控制,不均匀工后沉降量按不应大于20 mm/20 m控制(见表1)。
桥台(涵)与路基过渡段的沉降差、隧道基础与洞口外路基的工后沉降差不应大于5 mm。
所有土质地基(含全风化岩质地基)均需进行工后沉降分析。
对不满足工后沉降控制标准的地基需进行处理,且要求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6~18个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
经工后沉降评估分析满足要求时,方可铺设无碴轨道。
表1 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值线路等级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差异沉降错台过渡段差异沉降形成的折角无碴轨道(350km/h)≤30mm≤20mm/20m≤5mm<1/1000德国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由于无碴轨道铺设后及运营阶段,轨面高程只能通过扣件系统进行调整。
武广客运专线情况介绍施宏光

二、技术方案—运营需求
2.主要工作模式(9种模式)
休眠模式 (SL)
完全监控模式 (FS)
部分监控模式 (PS)
机车信号模式 (CS)
隔离模式 (IS)
列控车载设备 9种主要工作模式
目视行车模式 (OS)
待机模式 (SB)
调车模式 (SH)
引导模式 (CO)
二、技术方案—运营需求
3. 主要运营场景(14个场景)
无线通信模块
PG
紧急制动
雷达 速度传感器
PG
PUC PUC
PUC
轨道电路接收天线
PUC
车载设备由车载安全计算机(VC)、GSM-R无线通信模块(RTM)、轨道电
路信息接收单元(TCR)、应答器信息接收模块(BTM)、记录器(JRU)、人机界
面(DMI)、列车接口单元(TIU)等组成。
二、技术方案—系统结构
二、技术方案—系统结构
4. GSM-R无线通信网络
RBC
ISDN 服务器
移动 交换中心
TRAU
GSM-R室内设备 BSC OTE
BTS OTE
场强门限
BTS OTE
GSM-R 场强覆盖
GSM-R 轨旁设备
BTS
BTS
OTE
OTE
GSM-R 移动终端
列控 车载设备
车地双向传输
BTS OTE
GSM-R采用单网交织的冗余覆盖方案。由移动交换中心(MSC)、 基 站 控 制 器 ( BSC ) 、 基 站 ( BTS ) 、 光 传 输 设 备 ( OTE ) 、 移 动 终 端 (MT)、码型转换和速率适配单元( TRAU)等组成。
(1)高速控车模式曲线算法 (2)高速条件下测速测距技术 (3)与动车组接口技术 (4)关键设备冗余技术 (5)C2软件移植匹配技术 (6)故障-安全的硬件和软件平台
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设计、(武汉综合试验段、乌龙泉至韶关、新广州相关工程)设计咨询的技术

和 引进满 足客 运 专线设 计和 咨询 的分 析软 件等 , 为 高质量 完成 武广 客运 专线 设计 和设计 咨询 创造
了条 件 。
院 常务会议 ,讨 论并 原则 通过 了 《 中长 期铁路 网 规划》 ,明确 了我 国铁 路 网 中长 期建 设 目标 和 任 务, 描绘 了铁路 网至 22 的宏 伟蓝 图 。 规划 》 00年 《 确定 了扩大 规模 ,完 善结构 ,提 高质 量 ,快速 扩 充运 输能力 ,迅 速提 高装备 水平 的铁 路 网发展 目
地 质 发育 ,对
图 1 线路平面
线 路有 影 响 的不 良地质 和特 殊 地质 有 :采 空区 、
岩 溶 ,软土 及 松软 土 ,膨胀 土 及 网纹状 红土 等为
越 两个 一 级构 造单 元 :长沙 以北属 杨子 准地 台 ,
长 沙 以南属 南 华后 加里 东准 地 台 。先后 通过 山字
维普资讯
武广客运专线 ( 韶关至花都段 ) 设计、 武汉综合试验段、乌龙泉至韶关、新广州 ( 相关工程 ) 设计咨询的 技术对策
武广客运专线 ( 韶关至花都段 )设计、( 武汉综合试验段、 乌龙泉至韶关、新广州相关工程 )设计咨询的技术对策
陈 列 朱 颖
沿线地 层 岩性 从元 古 界至 新生 界第 四系 地 层
而 复 杂 。沿线 地 形 ,地 质条
件 复 杂 ,不 良
出露齐 全 。耒 阳 以北 以软质 岩 为主 ,耒 阳 以南 以 沉 积 岩为主 ,碳酸 盐岩 大面 积 出露 ,郴 州地 区及
韶 关地 区二 迭 系及 石炭 系含 煤地 层广 泛 分布 。跨
发 育 ,岩溶 等
不 良 地 质 普 遍 ,分布广 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侧 3 2芯主干光 缆
预 留发 展 ( 引入 至 区 间 基 站 ) 电牵 S A C DA 系统
l 5~ 1 6 l 7~ 1 8 1 9~ 2 4 2 5~ 3 2
电力 S A C DA系统 传输系统 S M-( T 4 信号电牵环) 空余光纤 信号系统专用光纤
电力 S A C DA系统 传输系统 S M-( 号电牵环) T 4信 空余光纤 信 号系统专用光纤
隧 道洞室 处预 留 2根Ol O O mm过轨镀 锌钢管 , 连 接隧 道 内对侧 通信 电缆槽 道 。
其பைடு நூலகம்余 区 间线 路 根据 区 间通 信基 站 、信 号 中继
站、 区间 电气 化所 亭 、 问开关站 、 区 区间 1 k 0 V配 电 所 等光 接入 点的位 置按 2根 OlO O mm 过 轨镀锌 钢
2干线光缆 、 短段光缆 的引入 方式
采用 8芯 G Z 3光 缆 自干线 光缆 分支 引 YT A5 入 至区 间通信 基站 、 间电气化 所亭 、 区 车站 接触 网 开 关站 、 间开关 站 、 0 V 配 电所 、 区 1k 区间 电力箱变
3光缆的防护方式
通 信 光 缆尽 量敷 设在站 前 预 留 的通 信 电缆 槽 道 中, 用无 卤、 采 阻燃 型光 缆 , 要求桥 梁地段 以外 并
光纤站 间直连 构环 , 满足 单侧光 缆 即使 开段 2处也 能保证 至少有 1 个基 站传输 环正 常工作 , 避免 由于 传输 中断影 响 GS R无 线单 网交织 覆盖 。 M. 站 间信号 区 间中继站 、 电力/ 化节 点组成 1 电气
个 S M. T 4信号 电牵环 ,采 用左侧 干 缆的专 用光 纤 分支引入 , 并通 过另一侧 干缆 专用光 纤站 间直连 构
入 , 通过另一侧干 缆专用光 纤在牵 引变 电所 /0 v 并 1k
两侧分别单独敷设 1 8芯 G T A 3短段光缆, 条 YZ5 直
放 站短段光缆线 路采用 不 同物理径路 同时接入上下 行2 个属主基站 , 了 GS R无线覆盖的可靠性 。 保证 M-
配 电所 间直连构 环 。分 支接 头集 中在左 侧干 缆 , 尽 量减少 右侧 干缆 的接头 , 保证正 线两侧 干缆至 少有 1 条光缆 接头衰耗 最小 、 头故障 点最少 , 接 保证 环 网 的可靠性 。 号区间中继站双侧干线光 缆均需 引入 。 信
安全的重要 系统直接提供光纤单独组网, 光缆通信线路可靠性设计直接影响武广
客运专线的运营安全 本文对 武广客运专线光缆通信线路在可靠性方面的设计
考 虑进行 了总结 。 【 关键词 】 光 缆 通 信线路 可靠性 设计
阻燃 外护 套 室 外 用 单模 通 信 光 缆 , 缆容 量 满 足 光
根 据 视频 监 控系 统 的组 网要 求 敷 设视 频短 段
光 缆, 区间公跨铁视频 点至邻近 区间通信机房 之间 ,
以及 区 间 A T所 、 区所 、 闭所至邻 近 区间通信机 分 开 房 之 间需要 敷设 l条 8芯 G Z 3视频 短段光 YT A5 缆, 用于 视频光 端机 的接入 。
30 0mm ( ×深 ) 宽 。通 信 电缆槽 道 与信号 电缆槽 道
合 槽分 设 ( 共用 盖板 、 内分隔 ) 槽 。 站 场在 出站 信号机 附近及 站 中心共 3处分 别
客运 专线 白本线 武汉 通 信站 至武 汉枢 纽 内既有洪
山通信 站 、 线新广 州通信 站至广 州枢纽 内既有 东 本 山通信 站分别新 设 1 2 G Z 3联络光缆 , 条 4芯 YT A5
道勘 与 计 测 设
武广 客运专线光缆通信线路 可靠性设 计方案
潘开 雯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处 武汉 4 06 ) 30 3
【 摘
要 】 武广客运 专线 光缆通 信线路 作 为各 系统信 息传输 的基础 介质 , 不仅是
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 而且为信号列控、 电牵/ 电力 S A A系统等涉及行车 CD
表 1 。
武广 客运 专 线光 缆通 信 线路 选 用 了 3 、4 2芯 2
芯 、 0 、 芯 等不 同容量 的 G Z 3 烟 无 卤 2芯 8 YT A5 低
表l
光纤序号 l 2 ~
3~ 4 5, 6 ~
左侧 3 2芯主干光缆 骨干传输系统 S M.4 T 6
空余 光 纤 传 输 系 统 S M .( 站环 1 1 4基 )
右侧 3 2芯主干光缆 骨干传输系统 S M.4 T 6
空余 光 纤 传 输 系 统 S M.( 站环 1 T 4基 )
7~ 8
9~ 1 0
预留发展 ( 引入至 区间基站)
传 输 系 统 S M .( 站环 2 1 4基 )
空余光纤
传 输 系 统 S M.( 站环 2 T 4基 )
X宽 ×深)通信与 同里程的信号过轨钢管共用两侧手 ,
孔 。桥梁地段利用梁端的锯齿型槽 口进行光缆余留。
收稿 日期 : 0 0 1 2 1.. 6
一
铁 射 诺 测与设计
R L YS V YA E I 0 02 AI WA UR E ND D SGN 2 1 ()
5结束语
光缆通信线路可靠性设计直接影 响客运专线 的 运营安全 , 广客运专线 光缆通信线 路在可靠性方 武 面 的设计 思路 , 可供今后 客运专线光 缆线路设计参
考借鉴 。
管考虑 , 并与两 侧预 留通信 电缆槽 道连通 。
过轨钢管与通信电缆槽道的连通处设置接头除 留 手孔, 手孔净空尺寸要求为:50× 10 0mm( 1 0 50X 50 长
预 留 2根OlO Omm过轨 镀锌钢 管 , 并与两 侧预 留通
信 电缆槽 道连通 。 桥梁在 桥首尾 墩及桥上每 5 0 0 m预 留一处 引下
锯 齿 口及 滑道 。
同时利用 枢 纽 内不 同物 理路 由的 既有铁 通光 缆 的
空余 纤 芯与 本工 程 新设 光缆 的预 留光纤 进行 资源 置换 , 既减少 了本 工程 的投 资, 又保 证 了本 工程光 缆线路 的安全 性 , 同时也为 既有通 信系统提 供 了不 同物 理路 由的光 纤资源 , 实现 互利双 赢 。
■ ■ 锤{勤测与讨计 R I A U V Y N F IN21 、 圈 首 AL Y ̄ R F DD R , W A  ̄ nn f
武广客运专线光缆通信线路可靠性设计方案 潘开雯
续表 -
光纤序号
l ~ 1 1 2 1 ~ 1 3, 4
左侧 3 2芯主干光缆
空 余 光 纤 电牵 S A C DA 系 统
通 信线路 施工要 求 , 保证 了客运 专线通信 光缆线 路 的安全 性 。具 体接 口设计 原则如 下 :
线光缆 在 区间引 出主干 电缆槽道 , 减少干 缆开断 的 概率 。区 间分 支光 缆 、 段光缆 尽量 沿预 留 电缆槽 短 道敷 设, 出槽 道 的部分采 用直埋 并全程 防护方式 引
铁道勘测 与设计
1 0 )圈 0 ( 12
遁 ^勘测与设计 曩
信 线路 工程 的土 建接 口预 留需求 , 结合站 前工程 的 区间通信 节 点不采用 干缆环 引 的方式 , 避免干
实施情 况 , 定 了全线 通信 槽道 、 确 过轨 、 孔 、 I 手 弓下 等光缆 防护方 式 的位 置 、 量和尺 寸 , 求在站 前 数 要 施 工 中进 行预 留, 满足 了站前施 工进度要 求和后 续
不需要 环 引的光纤所 在 的松 套管 不开 断 , 减少 了分
相对安 全 的环境 中 , 少火灾 、 务作业等 可 能对 减 工 光 缆造 成 的损伤 。
J1 2建 上 任 2
行 二 口设
与 前工 程 的接 客 运专 线通
支接 头对主干 光缆 不需要 开段环 引光 纤 的影 响 , 提
接 故障 点 , 同时也便 于 日后 的维护 。 根据直放站组 网要求敷设直放站短段光缆 , 在主
用属主基站的近端站 ( ) MU 经所属远端站( U) R 至备用 属主基站的近端站 ( ) 间的直放站区段 , MU 之 在铁路
环 。 C A 系统 采用 左侧干 缆 的专用 光纤 分支 引 S AD
1 光缆选 型及运用
武广 客运专 线光缆通 信线 路包括干 线光缆 、 直
放 站/ 视频 监控 短段 光缆 ,车站 及 区间光接 入 点机 房、 公跨铁 视频监 控 点等光接 入 点的分支 光缆 ,以 及沟 通枢 纽既有 通信 站的光 缆通信 线路 。
目前 需 求 并 适 当预 留 。3 2芯干 线 光 缆 采 用 8个
4 沟通枢纽既有通信站的光缆通信线路
武广 客运 专 线通 信 网必 须 与既有 铁 路通 信 网
互联 , 光缆线 路的设 计应尽 可能保 证至枢纽 既有通 信站等 重要节 点有 不 同物 理径路 的光缆路 由, 武广
30 0 mm( X深) 其 余区 间线 路要求 不小 于 2 0× 宽 , 0
不 同系统之 间 的干扰 , 大限度提 高 了运营安 全和 最 光 缆线 路 的使用 寿命 。 SA C DA系统 专用 光纤采 用单独 的 8芯分支 光 缆, 直接 终端 在 S A C DA机 柜预 留的 O DF子架上 ,
统 一 了施工 工艺 、 降低 了施工难 度 , 减少 了光纤转
敷设 , 外 界 因素 对直 埋光 缆的影 响 降到 最低 。 将
全线 线路两 侧预 留通 信 电缆槽道 , 场 、 站 桥梁 、 隧道 地 段 槽 道 净 空 尺 寸 分 别要 求 不 小 于 30 × 0
30 0 mm( ×深 ) 2 0× 3 0 宽 、0 0 mm( ×深 ) 1 0× 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