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doc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考试大纲---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一、结核病病因:空气传播结核分枝杆菌、生型分枝杆菌或非洲分枝杆菌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和增生本质:结核性肉芽肿1.变质——干酪样坏死。
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2.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3.增生——结核结节。
典型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
干巨累(类)(二)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多见于儿童。
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
1.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2.发展和结局绝大多数可自然痊愈。
少数病情恶化,可播散。
(1)淋巴道播散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
(2)血道播散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血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界限清楚的小结节。
2)肺粟粒性结核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多见于成年人。
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
1.病变特点——注意跟原发性对比。
(1)多从肺尖开始。
(2)局限在肺内(机体对结核菌有免疫力和变态反应)。
(3)主要沿支气管在肺内播散。
肺门淋巴结不受累,血道播散也很少。
(4)周围常有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5)病程长,新旧病变交错存在。
2.病理类型及结局(1)局灶型:增生为主,中央干酪样坏死。
(2)浸润型:最常见。
特点: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
如未及时治疗或患者抵抗力下降,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
空洞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坏死物——慢性纤维空洞型(第3型);或经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第4型)。
(3)慢性纤维空洞型。
(4)干酪性肺炎:浸润型或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导致。
(5)结核球:球形干酪样坏死病灶。
病理学-传染病和寄生虫

What’s the tuberculosis?
•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肉芽肿性炎症 为特点的慢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 为结核结节形成并伴不同程度的干 酪样坏死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强
多 强 干酪样坏死
Proliferation
Exudation
Alteration
渗出,坏死和增生往往同时存在而 以某一种改变为主,并可以互相转化。
Outcomes
• 转向愈合
1)吸收消散 2)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
• 转向恶化
1)浸润进展 2)溶解播散
肺结核病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G+专性需氧菌 • 胞壁含大量分枝菌酸,抗酸染色为红色 • 菌体和胞壁富于脂质(索状因子,蜡质D
等),蛋白质和多糖 • 人型和牛型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athogenesis
• 致病性与其逃脱被巨噬细胞杀伤的 能力及诱发机体的超敏反应有关 初次感染 再次感染
• 再感染结核杆菌,成人型肺结核
内源性再感染;外源性再感染
• 病变特点
1)病变多位于肺尖部 2)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和形成结核结节 3) 主要经支气管播散 4)病程长,病变复杂
Pathologic classification
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虫媒;接触;垂直)
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取决于病原 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反应性
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测考试题.doc

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测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在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哪种细胞( )A.朗格汉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B.朗格汉斯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C.异物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D.上皮样细 胞和异物巨细胞E.朗格汉斯巨细胞和巨细胞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关于浸润型肺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B.属于非活动性肺结核 C.肺门淋巴结结核 D.病人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E.痰中结核菌常为阴性 本题答案:A 本题解lC.液化性坏死 D.纤维样坏死 E.凝固性坏死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6、单项选择题人体消灭结核杆菌主要依靠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浆细胞D.B淋巴细胞E.巨噬细胞本题答案: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单项选择题关于淋病的特点,错误的叙述是()A.易侵袭黏膜B.以性传播为主C.病原体为革兰阴性双球菌D.感染最早期表现为阴道炎E.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单项选择题患儿4岁,头痛、发热,神志不清,抽搐不止,体检:颈软,四肢及躯干见大片淤斑。
尸检:脾肿大,刀刮有脾泥,肾上腺大片出血,脑膜充血、混浊,在脑膜血管周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应诊断为()A.结核性脑膜炎B.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出血热D.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化脓性脑膜脑炎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单项选择题成为重要传染源的肺结核病是()A.结核球B.局灶型肺结核C.支气管内结核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浸润型肺结核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单项选择题血吸虫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A.成虫B.虫卵C.毛蚴D.尾蚴E.童虫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判断题在非工作帮上的平台,按其用途分为安全平台、运输平台和清扫平台。
【病理学课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CNS: 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结节状增生(暂 时 性 反 应迟钝、听力下降)
其它脏器病变:
胆囊:无明显病变,但伤寒杆菌在胆汁中大量繁殖。 痊愈后,细菌仍在胆汁中生存,通过胆汁由肠道排 出,成为慢性带菌者/终身带菌者。 心肌:中毒性心肌炎,临床上可出现相对缓脉 肌肉:膈肌,腹直肌和股内收肌发生凝固性坏死(称 蜡样变性),临床出现肌痛和皮肤知觉过敏。
毛蚴
钉螺
感 染 途 径 胞蚴
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尾蚴、童虫、成虫及虫卵均可引起病变 •机械性损伤 •变态反应性损伤
小静脉 淋巴管 血循环 右心
尾蚴
皮肤
童虫
肺 大循环
其它器官 肠系膜V
成虫
虫卵
头腺分泌溶组织酶和机械运动
尾蚴性皮炎(红小丘疹,奇痒)
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入组织 肺出血及过敏反应 (发热、荨麻疹)
愈合(修复)
假膜性炎:
粘膜浅表坏死,渗出物中有大量纤维素,与坏死组织、 炎症细胞和红细胞及细菌一起形成特征性的假膜。 假膜先出现于粘膜皱襞顶部,糠皮状,后融合成片。 假膜呈灰白色,出血明显则呈暗红色,受胆色素浸染 则呈灰绿色。
四.临床病理联系
肠道症状 腹痛、腹泻(蠕动增加、肠痉挛) 里急后重(炎症刺激直肠壁的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 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乏力、血中白细胞增加。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血吸虫
病因及感染途径:
• 日本血吸虫
血 吸 虫 生 活 史
传染过程
传染源:病人及受感染的动物(牛、鼠) 传播途径:粪便入水,钉螺,接触疫水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重复感染,无免疫力者→急性
病理学-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In the past decade, the spectrum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has widened considerably
Syphilis (Lues)
An important STD Multipl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thus designated the
Tuberculoid leprosy
Peripheral neuropathy: rigid and swollen nerves
From small dermal nerves to nerve trunk N. auricularis magnus (耳大),
N. auricularis posterior(耳后)
leonine faces hypoesthetic or anesthetic
Lepromatous leprosy
LM:Skin lesions:
large amounts of lepra cells and a few lymphcytes infiltration enclose vessels and appendages Clear line (grenz zone )
• susceptible population
3. Pathogenesis
•
entry cell
•
toxin /enzyme, vessel injury
•
immune response
Leprosy (麻风)
Introduction
History
病理学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大纲

细菌入血
暂时菌血症
短期的败血症
细菌突破BBB,侵入脑脊髓膜
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h
35
病理变化
➢普通型 ➢暴发型
h
36
普通型
最常见,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
➢ 上呼吸道炎症期: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
➢ 败血症期: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的瘀点或瘀斑 ,血涂片脑膜炎球菌(+)。
➢ 脑膜炎期: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
➢ 髓样肿胀期
➢ 坏死期
➢ 溃疡形成期
➢ 愈合期
h
6
髓样肿胀期
大体: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小结增生肿胀, 凸出于粘膜表面,呈灰红色,质软,外形如脑回 状,故称为髓样肿胀。邻近肠粘膜呈卡他性炎。
h
7
镜下:可见淋巴结中有大量单核巨 噬细胞增生,细胞体积较大,胞浆 丰富,染色较淡,核呈圆形或肾形, 常偏在一侧。它有很强的吞噬能力, 在胞浆中有被吞噬的伤寒杆菌、淋 巴细胞、红细胞及组织碎屑,称为 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堆,形 成伤寒肉芽肿(伤寒结节),是伤寒 的特征性病变。
细胞免疫:形成树胶肿 体液免疫:免疫复合物
h
27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量多且因 含大量粘液、血液及坏死组织而呈棕红色糊 状(果酱样稀便)并伴有腥臭味,可检出滋养 体。里急后重症状较菌痢轻,全身中毒表现 也很轻微。
➢多数可治愈,少数可引起肠穿孔或转为慢性 。
h
28
慢性期
➢ 常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年以上。
➢肠道病变甚为复杂。坏死、溃疡、肉芽组织 增生和瘢痕形成交替进行或同时并存。
巴细胞、单核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浸润。
h
44
临床病理联系
医学病理学课件: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三 病理变化 部位:肠道淋巴组织 肠系膜淋巴结 肝 脾 骨髓等处 病变特点:M 增生 — 伤寒小结 伤寒小结:伤寒细胞聚集而成的结节状结构 伤寒细胞:巨噬细胞 吞噬 伤寒菌 RBC 坏死 性质: 肉芽肿 (typhoid granuloma) 诊断依据
1 肠道病变 部位 回肠下段 淋巴组织 按自然病程分为4期
儿童多见 青少年 临床:
发热 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
• 二 病因和传染途径 • 痢疾杆菌 革兰氏阴性 • 福氏( 〉80%) 宋内氏 鲍氏 志贺氏
传染源:患者 带菌者(粪) 传染途径:
粪 ---- 污染手 玩具 食物等 ----口---- 消化道 被胃酸 肠道抗体等杀灭 部分病菌 ---- 入肠道并侵袭肠粘膜上皮
一 概述 溶组织内阿米巴 寄生虫病 主要寄生部位 结肠
• 血流运行 或 直接侵袭(偶见)— 肠外 * 全身性疾病
•
•
二 病因及传一染、途径肠阿米巴病
病原体:溶组织内阿米巴: 包囊 (感染体) 滋养体 (大 小 致病体)
传染源: 病人 包囊携带者 大便 途径:包囊 — 口— 胃—小肠下段碱性消化脱囊
繁殖 毒素(内毒素 志贺菌另有外毒素) --- 发病
三 病理变化
• 类型:急性 慢性 中毒性
三 • 部位:大肠(直肠 乙状结肠)
• (一)急性菌痢
• 性质:假膜性炎
• 急性卡他性炎 ---- 假膜性炎 ----- 溃疡
(糠皮状)(表浅地图状)
过程:黏膜充血水肿 黏液↑ N M 点状出血
•
↓
•
纤维素 + 坏死 (假膜)
最多见 毒素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 呼吸衰竭
脑微循环障碍 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学---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病变相关因素:
--虫体的机械性阻塞
--代谢或崩解产物的化学刺激
--虫体产生的抗原所引起的过敏反应
病变程度与感染轻重和病程长短相关
三、病理变化
主要寄生在肝内胆管 大体 : 肝脏增大,胆管壁增厚, 管腔扩张(1-2cm),充满胆汁和数目不等 的成虫
尾蚴(水) 皮肤粘膜(童虫 ) 经V到肺
血循环到全身肠系膜静脉(童虫成虫,产 卵) 随粪便排出
三、基本病变及发病机制 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肺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 成虫→→ 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 贫血、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 虫卵→→ 乙状结肠、直肠及肝脏等处虫卵结 节
(一)急性虫卵结节 肉眼:灰黄色粟粒至黄豆大结节 镜下:结节中央为1-20 个成熟虫卵 卵壳表面嗜酸性棒状物--抗原抗体 复合物 虫卵周围是无结构坏死物 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嗜酸性脓肿。 其间可见Charot- Leyden结晶
伤寒
(Typhoid fever)
一、概述 伤寒杆菌
儿童、青壮年较多
病变特点: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
二、病因和传染途径 伤寒杆菌—G- 内毒素—主要致病因素 三种Ag: 菌体抗原(O) 鞭毛抗原(H) 表面抗原(Vi) 肥达氏反应-- 测血中Ab (临床诊断) 传染源: 伤寒患者、带菌者
传染途径: 粪--口
(二)慢性细菌性痢疾
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福氏菌感染多见 新旧病灶并存, 慢性溃疡边缘不规则
粘膜增生可形成息肉;纤维增生,肠壁不规则 增厚, 肠腔狭窄。 临床:腹痛、腹泻、便秘
慢性带菌者:粪便培养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急性菌痢的病变属于( )A.浆液性炎 B.化脓性炎 C.假膜性炎 D.出血性炎 E.卡他性炎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关于浸润型肺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B.属于非活动性肺结核 C.肺门淋巴结结核 D.病人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E.痰中结核菌常为阴性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有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脑顶部脑膜化脓性炎 B.脑膜出血性炎 C.脑底部脑膜化脓性炎 D.脑底部脑膜纤维素性炎E.小脑及脑底部脑膜浆液纤维素性炎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4、单项选择题流行性乙型脑炎较具特征的病变是()A.噬神经细胞现象B.卫星现象C.筛状软化灶D.淋巴细胞袖套状浸润E.胶质结节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血吸虫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A.成虫B.虫卵C.毛蚴D.尾蚴E.童虫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尸检发现患儿两肺密布灰黄色粟粒大小的结节,同时肝、脾、肾亦见较多灰黄色粟粒样结节,脑底脑膜渗出呈毛玻璃样。
指出结核杆菌从何处入血行播散()A.无名静脉B.肺原发灶C.上腔静脉D.颈内静脉E.下腔静脉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类型是属于下列哪种病理改变()A.渗出性炎B.变质性炎C.出血性炎D.增生性炎E.假膜性炎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A.回肠末端和升结肠B.直肠与乙状结肠C.升结肠D.降结肠E.整个结肠本题答案:9、判断题在非工作帮上的平台,按其用途分为安全平台、运输平台和清扫平台。
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发生的部位是()A.胃部B.升结肠C.直肠和乙状结肠D.回肠末端E.降结肠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晚期血吸虫病粪便中不易查到虫卵是由于()A.虫卵变性坏死B.虫卵大多进入肝脏引起肝硬化C.成虫衰老产卵减少D.肠壁结缔组织增生、虫卵难以排出E.免疫力抑制成虫产卵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病变主要累及下列哪样组织()A.胶质细胞B.硬脑膜C.神经元D.软脑膜E.延髓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淋病是何种类型的炎症()A.急性化脓性炎症B.慢性化脓性炎症C.急性变质性炎症D.出血性炎E.浆液性炎本题答案:14、单项选择题典型的结核病局部病变不会出现()A.结节B.肉芽肿C.干酪样坏死D.冷脓肿E.红肿热痛本题答案lD.第4周E.第5周本题答案:17、单项选择题大量结核菌进入胸导管后易发生()A.全身粟粒性结核B.粟粒性肺结核C.结核性脑膜炎D.肾结核E.骨结核本题答案:18、单项选择题关于暴发性流脑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高热、头痛,常伴呕吐B.常见周围循环衰竭C.皮肤黏膜广泛淤点及淤斑D.双侧肾上腺出血E.蛛网膜下腔大量脓性渗出物本题答案:19、单项选择题含大量结核杆菌的病灶是()A.渗出性病变B.干酪样坏死及液化C.结核球D.钙化灶E.结核结节本题答案:20、单项选择题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播散方式是经()A.支气管B.淋巴道C.血道D.消化道E.体腔本题答案:21、单项选择题成为重要传染源的肺结核病是()A.结核球B.局灶型肺结核C.支气管内结核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浸润型肺结核本题答案:22、单项选择题女,19岁。
因发热伴头痛、烦躁2天,于1月28日入院。
查体:T 39℃,BP130/80mmHg,精神差,神志清楚,全身散在瘀点、瘀斑,颈抵抗阳性,Kernig征及Babinski征均阳性。
实验室检查:腰穿脑脊液压力240mmH2O ,外观混浊,WBC1200106/L,蛋白质1.5g/L,糖2.5mmol/L,氯化物100mmol/L。
本病蛛网膜切片的病理改变不包括()A.血管扩张充血B.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C.可见纤维素D.明显水肿E.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本题答案:23、单项选择题寄生虫感染时,主要的浸润炎症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红细胞本题答案:24、单项选择题结核病时发生的变态反应属于几型()A.Ⅰ型B.Ⅱ型C.Ⅲ型D.Ⅳ型E.Ⅴ型本题答案:25、单项选择题关于淋病的特点,错误的叙述是()A.易侵袭黏膜B.以性传播为主C.病原体为革兰阴性双球菌D.感染最早期表现为阴道炎E.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本题答案:26、单项选择题伤寒病早期(第一周)哪项检查阳性率较高()A.Widal反应(肥达反应)B.血细菌检查C.便细菌检查D.尿细菌检查E.胆汁细菌检查本题答案:27、单项选择题艾滋病患者晚期淋巴结的病理变化特点是()A.淋巴滤泡增生B.窦组织细胞增生C.副皮质区增生D.淋巴细胞消失殆尽E.淋巴细胞增生本题答案:28、单项选择题男,5岁。
发热、头痛、呕吐4天,昏迷半天,于2月10日入院。
查体:T39.6℃,P115次/分,R26次/分,BP60/25mmHg。
神志不清,皮肤可见出血点,球结膜水肿,心肺腹(-),颈抵抗(+),双侧Babinski(+)。
实验室检查:血WBC16.4×109/L,中性粒细胞0.88,淋巴细胞0.12。
患者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
其脑组织病理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颅底多发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引起脑实质损害B.软脑膜充血、水肿、出血C.脑沟和脑回可见小的肉芽肿、结节和脓肿,蛛网膜下腔有胶样渗出物D.病变多发生在灰质、白质交界处,引起脑室扩大、脑积水及蛛网膜炎E.脑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黄色脓性渗出物本题答案:29、单项选择题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坏死是()A.梗死B.干酪样坏死C.液化性坏死D.纤维样坏死E.凝固性坏死本题答案:30、单项选择题一血吸虫性肝硬化的病人,无黄疸,也无蜘蛛痣,肝在肋下2cm,质硬,表面无明显结节,脾大,下缘平脐、质硬,经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其出血的机制是()A.凝血因子Ⅶ减少B.纤维蛋白原减少C.凝血因子Ⅹ减少D.凝血酶原减少E.脾功能亢进,破坏血小板增多本题答案:31、单项选择题患儿4岁,头痛、发热,神志不清,抽搐不止,体检:颈软,四肢及躯干见大片淤斑。
尸检:脾肿大,刀刮有脾泥,肾上腺大片出血,脑膜充血、混浊,在脑膜血管周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应诊断为()A.结核性脑膜炎B.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出血热D.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化脓性脑膜脑炎本题答案:32、单项选择题构成伤寒肉芽肿的主要成分是()A.淋巴细胞B.网状细胞C.巨噬细胞D.多核巨细胞E.浆细胞本题答案:33、单项选择题肠伤寒病变最突出的部位是()A.直肠B.乙状结肠C.横结肠D.升结肠E.回肠末端本题答案:34、单项选择题已不存在结核杆菌的病变是()A.钙化灶B.纤维干酪病灶C.病灶纤维化D.典型的结核结节E.干酪样坏死病灶本题答案:35、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软化灶C.血管套形成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E.胶质结节形成本题答案:36、单项选择题人体消灭结核杆菌主要依靠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浆细胞D.B淋巴细胞E.巨噬细胞本题答案:37、单项选择题肠伤寒坏死灶的主要部位是()A.黏膜下层B.皱襞内C.淋巴组织内D.黏膜层E.毛细血管内本题答案:38、单项选择题在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哪种细胞()A.朗格汉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B.朗格汉斯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C.异物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E.朗格汉斯巨细胞和巨细胞本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