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债务危机分析

墨西哥债务危机分析
墨西哥债务危机分析

墨西哥债务危机分析——原因分析、比较分析

一、墨西哥债务危机原因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墨西哥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对工业化的强烈追求与薄弱的现实基础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一方面,由于墨西哥曾沦为宗主国的殖民地,“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在这个国家的民族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因而它在取得政治独立后,渴望加速经济发展和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尽快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另一方面,墨西哥面临薄弱的经济基础,即资金十分匾乏,无力大规模投资,资本积累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墨西哥大举借债发展本国经济。应该说,外部资金曾推动墨西哥经济稳定而高速的发展,在举世瞩目的“墨西哥奇迹”之后,70年代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5%,其中“石油繁荣”时期(1978~1981)各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2%、9.2%.、8.3%和8.1%。但与此同时,墨西哥惯台高筑,10年中外债总额增长近20倍。纵观这一时期的外债膨胀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埃切维里亚政府时期(1970~1976),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公共与私人外债由50亿美元增至近300亿美元,增长了5倍;第二阶段波蒂略政府时期(1976~1982),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2%,外债总额又增长2倍。到1982年年底,墨西哥外债高达876亿美元,负债率(外债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53%,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占本国商品和劳务出口额的百分比)为75%,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临界线(分别为5%~20%和20~25%)。这年经济增长率降到-0.6%的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墨西哥终以支付危机为爆发点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深渊。这次危机较1940年、1953年和1976年的3次大危机更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整个80年代未能摆脱危机的困扰和影响。

墨西哥债务危机的爆发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外因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无法逆转的客观原因。可以说,这次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说墨西哥超国力的高速发展战略和无节制的举借外债是70年代末外债过度膨胀的重要原因的话,那么到80年代墨西哥经过经济调整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困境,则主要归咎于不利的外部环境。一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下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墨西哥债务危机形成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外因素

1、发达国家输出“过剩资本”,是墨西哥债台高筑的真正根源。战后以来,各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迅速增长,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一种突出表现。70年代初,由于周期性经济危机,发达国家国内生产下降和消费萎缩,国内投资减少,出现大量剩余资本。同时,大批石油美元涌入发达国家银行乡更加剧了资本“过剩”。70年代下半期,当国际金融界不惜降低贷款利率为其大量游资寻求出路时,适逢墨西哥超国力发展而急需建设资金。1975~1980年,墨西哥新举借外债308亿美元,累计达507亿美元。政府把有限的资金大多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的大型工程项目,而多数项目又不能按计划完成,或经济效益不高,致使墨西哥背上沉重的外债负担。

2、发达国家提高利率,是墨西哥陷入债务危机而难以自拔的直接原因。为对付1979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实行紧缩银根政策,吸收信贷市场的游资,致使国际利率提高,1982年国际商业贷款利率一度高达21%,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是墨西哥最终难以支付到期外债本息而爆发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整个危机期间,由于高利率盘剥,墨西哥资金大量外流。仅在1983~1987年,墨西哥支付的外债本息(674.17亿美元)就超过同期石油出口的全部收入(616.9亿美元),相当于同期赢得的新贷款(311.34亿美元)的2.17倍。由于资金大量外流和入不敷出,墨西哥长期处于债务危机的困扰之中,根本没有能力发展本国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

3、国际保护主义和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加重了墨西哥的债务危机。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繁多,诸如进口限额、最低限价、海关手

续和技术质量,等等。美国曾拒不执行1979年同墨西哥签署的减让关税协定,单方面决定对进入美国市场的墨西哥纺织品课以高达10.8%的关税;1981年3月,又突然决定对向美国进口的墨西哥皮货加征5%的关税。凡此种种使墨西哥的贸易条件恶化。与此同时,80年代期间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年均下降1. 37。这是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墨西哥贸易条件恶化的又一原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1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比1980年下降15 %,墨西哥因受咖啡、棉花和白银等出口价格下跌的影响而减收外汇30亿美元。1985年墨西哥18种出口创汇产品价格比1980年下降16.5,致使墨西哥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上述严酷的国际贸易条件下,墨西哥只得勒紧腰带,压缩进口,以工业衰退为代价取得贸易顺差,制约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4、国际油价暴跌,使墨西哥债务问题不断尖锐,债务危机一度加剧。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提价后,波蒂略政府不顾不断上涨的高利率大举借债,以加速石油开发,试图依靠高价出口石油的收入来偿还外债和维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当1981年墨西哥大量采油时,世界石油市场已趋饱和,原油降价使墨西哥减收67亿美元,加上初级产品跌价的损失,这年外贸逆差达50亿美元。外汇收入的锐减和还本付息的压力,最终使墨西哥爆发了早己潜在的债务危机。此后每年的石油收入仅够支付外债利息,因此,指望通过石油出口来换取外汇、带动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落空。1985年油价再次暴跌。这年12月到1986年3月墨西哥经过4次降价后,“地峡油”和“玛亚油”平均每桶跌到9.85美元。据墨西哥官方统计,因油价下跌和出口量减少,1986年1~3月墨西哥石油出口额(15. 5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5.4%,全年石油收入降至90亿美元,远远不足以支付当年130亿美元的还本付息费用。由于油价每降1美元就使墨西哥的偿债能力下降5.5亿美元,1986年墨西哥再次出现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本息的局面,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经济出现全面衰退,经济增长率为-4%。

(二)国内因素

上述外部因素起着主要作用,但墨西哥的内部因素也不容忽视。墨西哥经济政策的失误是最主要的因素。这种失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速度,过分依赖外债。起初石油价格的上升使墨西哥获得一笔可观的外汇收入,它们的国际支付能力不断增强,公共部门的收入也持续增长。因此它们在国际资本市场赢得了信誉,获得了外国银行的大量借款。在这个基础上,墨西哥制订了改变经济结构、高速度发展经济的发展战略。然而这一战略的实施导致进口急剧增加,贸易赤字持续上升。对此,墨西哥继续举借外债,造成贸易赤字得到弥补、国际储备额有所增长的虚假现象。从而墨西哥政府更加迷信外债的作用,并作出不需调整汇率的错误决定。

1981年中期,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停止上涨,外国私人银行开始紧缩对墨西哥放债,墨西哥被迫调整汇率,削减进口,压缩经济建设项目。这些措施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大幅度上升、投资减少和经济的衰退。

第二,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的的稳定政策失败。一七十年代末,为应付普遍出现的通货膨胀率居高难下的局面,墨西哥政府制订了相应的稳定政策,利用汇率变动促进进口,以控制国内商品价格。但汇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本国产品的出口,最终导致贸易赤字不断增加。为了弥补贸易赤字,政府不得不引进外资,将稳定政策建筑在举借外债这个不稳固的基础上。到八十年代初,随着外部因素的日益严峻,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外来资金流入净额的突然减少,国内生产部门的不景气和失业增加,墨西哥政府被迫对其货币进行贬值,以汇率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稳定政策先后被拉美各国所抛弃。

而这一新政策也未奏效,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国际储备进一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增加,经济衰退更趋严重。

第三,金融体系的改革未获成功。

七十年代后半期,墨西哥实行金融体系改革。改革前,由于借贷双方的利率均由政府确定,结果有些企业能够获得大笔低息贷款,有的则只能得到高利息贷款。这既不利于鼓励储蓄,又限制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这次改革的预定目标是通过放开利率和扩大金融市场来鼓励国内储蓄和增加投资,以改变资金分配的不合理状况。但是改革开始后,由市场机制确定的利率急剧上升出乎意料。究其原因是改革之初适逢政府实施控制通货膨胀的稳定政策。许多企业不愿将其库存物资以稳定政策所确定的低价出售。于是为了融通资金,这些企业纷纷向银行举借贷款。有些企业盲目乐观地估计了本国的经济形势,靠大量贷款发展生产,从而使利率不断上升。

国内利率的大幅度上升(平均每月增长2—3%),严重妨碍了再生产投资,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偿付能力和银行的赢利。当一些银行濒临破产、危及整个金融体系时,政府采取了一些干预措施,如为这些银行所欠的外债作担保等。但这些措施不仅无助于降低利率,反而使内债和外债急剧增加。由此可见,金融体系的改革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加快了资本外流和经济衰退。

二、南美与欧洲比较分析

20世纪中叶后,受1929年大萧条的影响,拉丁美洲由出口带动的第一次工业化遭遇重大困难,为解决发展困难,墨西哥普遍实行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并大量举债(美元债),以促进其工业化进程。然而,受利率等影响,拉美债务越滚越大,造成货币贬值。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付所欠810亿美元的贷款利息,随后,巴西、秘鲁等国先后宣布延期偿还外债。这样以墨西哥金融危机为先导,在拉美爆发了全面的债务危机,结束了二战后拉美长达三十五年的长期稳定发展局面。时隔二十七年,主权债务危机再一次发生,但这次却发生在发达国家。2009年10月,希腊政府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将达到GDP 的12.7%,远高于欧盟规定的3%的上限,希腊债务危机由此拉开序幕。随后,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纷纷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危机随即愈演愈烈。欧洲其它国家不断陷入危机,从希腊到爱尔兰,从意大利到西班牙,欧元区面临成立11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欧元区经济体的巨额债务问题,正侵蚀着尚未全而复苏的全球经济。

以墨西哥为代表的南美债务危机与以希腊为代表的欧洲债务危机,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的典型代表。二者都是由一国首先宣布无力偿付外债,然后引发周边相关经济体债务危机。但是,其中病理、病因各有特点,我们将从环境背景、债务负担、财务状况和缓解危机对策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欧洲发达国家债务危机与拉美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一)环境背景

外部环境因素是造成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

从外部看,西方发达国家自5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期到70年代中期走向终结,普遍陷入“滞涨”,对债务国形成了严重的冲击。两次石油大幅提价,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产油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国际收支赤字,同时还诱发了世界经济衰退。在世界经济衰退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危机,纷纷实行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使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价格,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主要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发展中国家出口收入突然下降,导致偿债能力下降。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还纷纷实行了紧缩货币政策以克服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致使国内金融市场利率提高。美国货币市场利率显著提高,吸引大量国际资金流向美国,又引起美元汇率的大幅提高。高利率形成的美元汇率上浮大大加重了债务国的偿债负担。另外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紧缩货币,信贷资金需求萎缩,因而转向对发展中国家放款,墨西哥积累了大量的外部资金。然而1982年以后,国际贷款的风险增大,国际商业银行随即大幅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加剧了墨西哥的资金周转困难,对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形成和发展起到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前欧元区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发生在欧元十周年之际。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也点燃了欧洲暗藏于风平浪静下的巨大债务风险。各国为抵御经济系统性风险的救市开支巨大,部分国家多年财政纪律松弛、控制赤字不力,使得目前欧元区16国平均赤字水平超过6%,各国财政赤字过高和债务严重超标直接引发了债务危机。最终由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揭开了本次欧洲主权危机。欧元诞生之初,欧洲国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新的成员。但是,由于设置了非常苛刻加入欧元区的条件,结果导致许多国家为了达标不得不弄虚作假,通过财务创新,进入欧元区。但是欧元区只统一了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的矛盾是欧元区特有的政策二元性矛盾。这一二元结构体制缺乏对区内成员的财政监督和干预。自欧元区成立伊始便开始实行较低利率政策,这使希腊等国能够享受低廉借贷成本以维持经济增长,从而掩盖了其生产率低、劳动成本高等结构性问题。欧元区内部各国竞争力的差异和宏观失衡对欧元区的长期稳定提出极其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因为欧元区一直未能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当区域内某一成员发生债务危机时,它只能用本国财政作担保,势单力薄,再加上欧盟条约和欧洲央行的“不救助”条款,基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因此很容易受到投机者的攻击,成为打压欧元的突破口。

(二)债务负担

如下表,这次欧洲债务危机中欧洲五国的对外债务总额,除意大利远远高于拉美各国外,其余四国与墨西哥相当,但负债率却明显高于墨西哥。

其中原因与当今金融创新过度发展不无关系。以希腊为例。根据欧洲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和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但当时的希腊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为了加入欧元区,处于困境中的希腊找到了华尔街的高盛公司,高盛即为其量身定做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其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以符合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通过金融衍生交易,希腊政府实际上的债务转换成了一笔笔的衍生金融工具,从而将其移出了希腊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其真实的债务水平也就此被掩盖了起来,希腊的公共负债率得以维持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占GDP3%以下的水平,高盛的这套办法让希腊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 %随后,希腊“完全符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顺利加入欧元区。当然做假账仅仅是掩盖问题,债务本身并不会消失。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远远超过欧盟规定的3%以下。

但是债务负担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两次金融危机。首先,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80年代初,墨西哥中的大多数其债务负担都不能算是过高的,因为负债率都没有超过40%的警戒线。从外国资本流入净额占国内投资总额的比重来看,80年代墨西哥的该比率在10-20%之问,这一比率也不比历史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后起国家高。其次,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不论是在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期问还是在此次欧洲债务危机期问,第一个宣布无力偿付外债的国家墨西哥和希腊都不是当时债务最重的国家。事实上,在这两次危机爆发

之前也都没有多少人认为这些国家的外债有什么问题。在70年代,有不少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对拉美的大量举债持欢迎态度,认为这是应付石油涨价所导致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恶化的一种有效方法,欢呼这种“石油美元回流”是当时国际金融制度的一项伟大成绩。

对于拉美危机,与外债负担的绝对数额相比,外债的使用效率是危机产生的关键。80年代的拉美之所以出现债务偿还困难,和外债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有很大关系。拉美大量外债主要投向周期长、见效慢的生产性建设项目,而对这些项目又缺乏良好的经营管理,致使迟迟不能形成生产,有的项目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亏损。部分外债用于生产和进口消费品、奢侈品。还有不少国家实行“债务军事化”政策,把大量的外债用于军事设备、技术的进口和生产。例如,70年代的两次石油提价本来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这两个产油国是}一分有利的。但这两个国家外汇增加的收入却被大量的用于进口消费品。墨西哥还将宝贵的外汇用于大量进口军火,阿根廷于1981-1982年共花了139亿美元用于购买军火,占其同期GNP的11%,秘鲁的军火进口则占了其外债的1/5。即使是用于生产领域的外债,也主要投入国营企业,这些企业大多管理不善,效益低下。

(三)财务状况

从下表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墨西哥的通货膨胀率显著高于欧洲五国。

欧洲国家中首先爆发债务危机的希腊通货膨胀率最高为4.7%,意大利甚至表现为通货紧缩。而墨西哥中连通货膨胀率最低的委内瑞拉也达到19.3%。通货膨胀是拉美在80年代

爆发债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恶性通货膨胀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它使一个国家正常的生产和交易无法进行,对外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外债偿还自然比较困难。低通货膨胀这样一个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是其他方面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之一。否则任何其他方面的经济调整与改革措施的实施只会导致物价的进一步轮番上升,而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降低通货膨胀需要紧缩经济,这又加大了解决债务问题的社会阻力,使得墨西哥在调整经济方面反反复复,直到90年代初才基本缓解了债务问题。相比较而言,欧洲五国通胀较低,通胀预期稳定而且有所下降。因此经济过热不是欧洲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原因。事实上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欧盟内外部的结构性矛盾和各国经济失衡,国际投机炒作也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四)缓解危机对策

八十年代拉美债务危机与欧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处理这两次危机的对策也有所区别。在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爆发之后,从表面层次上看,危机是由于这些国家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不平衡状况,导致财政收支赤字、物价上涨、外债负担加重、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因此,IMF认为,要缓解拉美的债务危机,首先必须降低总需求,这之后才可能着手解决结构上的问题,IMF督促拉美各国采取了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措施。墨西哥在调整国内经济时分为应急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应急性调整的主要措施包括:压缩公共开支,减少财政赤字;调整金融政策,以促进出口,防比资金外逃;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改善国际收支。战略性调整包括:修改发展计划,放慢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工农业比例,加强农业部门,使经济在部门关系协调基础上稳定增长;实行能源多样化措施,以避免只依赖一种能源所带来的危害;整顿国营企业,将部分国营企业私有化,并关闭部分长期无经济效益的企业,以减轻亏损与国家的债务负担。紧缩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加剧了拉美的经济衰退,但实施一段时问后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恶性通货膨胀被遏制,外债负担减轻,对外信誉增加,像墨西哥、巴西等国甚至开始重新获得大量的外部资金。另外国际上也提出了减轻国际债务的计划,帮助墨西哥克服债务危机。但这些对策不过是延长偿债期,实施起来有其局限性,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基于欧元的特殊性及现代金融创新发展的深度,欧元区建立了欧盟稳定机制,颁布了令市场震惊的救市计划。为期三年的援助,将使陷入危机的国家与市场隔离,从而限制危机的继续蔓延。欧盟与IMF达成了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该救助机制由三部分资金组成: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政府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提供2 500亿欧元。这项史上最庞大的救助机制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如果再有欧元区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将可以参照救助希腊的类似条款申请获得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也一改原有立场,宣布将从二级市场购买欧元区政府债券。按照欧盟法律,欧洲央行无权像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一样直接买入政府债券,但可以“迂回”从银行买入。美联储也迅速与欧洲央行联手,重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问实施的货币互换机制,向欧洲央行提供美元贷款。为了应对欧洲再度出现的美元短期融资紧张的局面,改善美元流动性,美联储还将向英国、加拿大、日本和瑞士的央行提供美元。此外,日本央行也向市场注入216亿美元资金,以应对日本金融系统受到的冲击。各国政府再次携起手来,如此重磅利好消息给连续大跌的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都给予了正而响应。

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及三大启示

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及三大启示(张昀;5月27日) 文章作者:张昀作者单位:央行上海总部文章出处:《上海证券报》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已经当前成为全球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区经济及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有四大不利影响。 第一,影响欧元币值稳定。受希腊等国家面临的主权债务问题影响,欧元汇率从2009年12月起一路下跌,至2010年4月27日,欧元兑美元汇率报收一年来的最低点,较2009年12月初下跌了12.8%。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希腊等国家的债务问题,市场信心难以恢复,会进一步打压欧元汇率。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欧元已经被希腊等国的债务问题拖入自诞生以来的最困难时期。 第二,拖累欧元区经济发展。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采取的激进财政紧缩政策,可能使其经济重新陷入衰退。根据IMF最新预估,2010年,希腊、西班牙、爱尔兰和葡萄牙四国实际GDP增长率为-2%、-0.4%、-1.5%和0.3%,是欧元区成员国中表现最差的几个国家。目前,尽管主权债务问题集中在希腊一国,但也存在继续扩散至其他欧元区国家的风险,标普公司在4月27日、28日接连降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更是助长了这种恐慌。 第三,延长欧元区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作为单一货币区,欧元区内部经济失衡给执行统一货币政策制造了障碍,欧元区各成员国经济复苏的步调不一致,使欧央行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策略时很难确定一份适合所有成员的时间表。而希腊和其他一些欧元区国家暴露出来的债务问题,拖累了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步伐,也使欧洲央行可能不得不在更长的时间内把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点。 第四,威胁全球经济金融稳定。IMF在4月20日和21日先后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和《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都表达了对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的担忧。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说,短期内的主要风险是,如果不加控制,市场对希腊主权债券流动性和偿还能力的担忧,可能会演变成一次充分的主权债务危机,并形成某种蔓延之势。 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到2010年年底,全球政府的负债额将高达37万亿美元,到2011年则将突破45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如果不能充分改善金融业及个人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债务问题恶化将影响银行系统并波及其他国家,削弱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新阶段的开始。 尽管在希腊债务危机初期,由于危机救助机制的缺乏而使危机有加重趋势,但从最新公布的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和欧洲国家领导人的承诺等来看,危机可以限定在少数几个经济规模较小、影响较小的国家,并不会大规模蔓延而使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也不会导致欧元区的分崩离析,

欧洲债务危机分析论文

欧洲债务危机分析论文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自xx年末起,经多轮谈判协商,历程艰难。 那么希腊危机根源何在? 宏观失衡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欧盟成员国中规模较小、较不富裕的国家,1999-xx年间希腊GDP年均增长率为3.9%,高于欧盟平均水平。然而希腊经济过度依赖消费,同一时期经济增长对消费依赖程度平均为90.4%,导致外部逆差扩大、政府债台高筑。过度债务容易导致违约和危机。 简言之,希腊处于一个困境:债权人知道,希腊缺乏信誉度,不可能以其可负担的利率借到资金。希腊仍将依赖数量越来越大的官方融资。而这又创造了一个更深的陷阱。 爱尔兰是欧元区第二个接受救助的国家。 __之前,爱尔兰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入,带来了国内经济的繁荣,但全球 __使得资本流入嘎然而止,银行坏账累积。爱尔兰政府在xx年9月为银行债务提供了担保。但由于经济陷入衰退,加上纾困银行,爱尔兰政府的财政成本上升,爆发了公共债务危机。

如果没有外部融资,爱尔兰政府将会违约。但欧盟提供了救助,爱尔兰的债务水平近一步上升。 xx年3月份,葡萄牙成了第三个申请资金援助的欧元区国家。 3月份,葡萄牙以将近6%的利率借入10亿欧元的一年期贷款(作为比较,德国能以1.3%的利率借到同样的贷款);五年期贷款利率 则高达10%。只有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才能负担这么高的利率。但葡萄牙的经济增长在欧元区极为迟缓,。不景气的经济、沉重的利 息支出、艰巨的财政调整措施,都让葡萄牙举步维艰。 纾困的困境: ①由于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无力偿付过高的债务,人们建立 了一种机制,为它们提供偿债所需融资。按照设想,提供这种融资是为了换取它们采取相关措施,让它们的债务负担在未来变得可持续。但用来解决欧洲外围国家债务问题的这种模式,本身就提高了它们的债务水平。按照人们的设想,流动性问题的出现只是暂时的,官方融资能够帮助相关国家进行改革,让它们能够以正常状态回归自愿市场。但事实是,第一个接受救助的希腊,恢复的状况远不及预期,现在必须有新增资金不断流入,目前的局面才可以继续下去。只有得到公共资金的支持,外围国家的债务才可以无限制地增长下去。

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分析

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分析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01 姓名;钟超鹏 学号;10365022

摘要: 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实质就是对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一种判断。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在2010年4月27日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BBB+降为BB+,短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2降至B,评级展望定为负面。说明评级机构对希腊的债务偿还能力已经不信任了,这充分暴露了希腊的债务危机。 理论综述: 我们可以将希腊假定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在小型开放经济中Y = C + I + G + NX。政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扩大财政支出,G的增加减少了国民储蓄,因为S = Y –C – G。在世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投资仍然是相同的。因此,储蓄低于投资,而且,现在一些投资必须通过从国外借贷来融资。由于NX = S – I。所以,S的减少意味着NX 减少。经济就出现了贸易赤字。 研究方法和意义: 我用的也就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然后进行对比比较来分析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希腊这次债务危机上反映出的问题来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反映了政府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正文 这次希腊债务危机的开端就是2009年10月初,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随着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希腊政府的借贷成本便大幅提高。 但是此次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在10年前就已经种下,当时希腊在2001年期望加入欧盟。而欧盟对于加盟国有着严格的规定,,欧洲各国在加入欧元区时必须达到“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超过3%、公共债务在GDP中的比例不高于60%”的要求。而希腊请美国高盛公司利用当时欧盟财务规定上的漏洞,对本国尚未达标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巧妙掩饰,虽然获得了一时之利,顺利加入了欧元区,却为日后的财政危机埋下隐患。现在而希腊现在的财政赤字率是12.7%,公共债务率则高达113%。 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希腊政府的高福利政策。希腊的社会福利不仅高昂且名目繁多。根据希腊经济网站的数据,每年政府都要为公务员福利拨出数以十亿计的款项。例如已经去世的公务员的未婚或者已婚的女儿,都可以继续领取其父母的退休金。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到了2050年,希腊的养老金开支将上升到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而欧盟的成员国的平均养老金开支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希腊的公务员们每个月更是可以享受到5欧元到1300

欧洲债务危机解决方案

债务危机拖累经济衰退 本报记者梁婷婷北京报道 11月14、15两日,欧元区多个国家GDP统计数据悉数“亮相”,欧洲经济形势继续不容乐观。 糟糕的成绩单 根据法国统计及经济研究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第一和第二季度连续0.1%的负增长后,法国第三季度经济呈现稍许好转迹象,国内生产总值(GDP)季率初值上升至0.2%。其中,家庭消费支出从第二季度0.2%的负增长恢复至0.3%的正增长,反弹较为明显。 然而,除了法国传来稍许利好外,欧洲其他多国的GDP统计数据却着实让人担忧。 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得益于国外持续需求所贡献的小幅贸易顺差,德国第三季度GDP勉强得以维持0.2%的增长,但从第一季度的0.5%,到第二季度的0.3%,再到第三季的0.2%,德国经济增速已经显现出了明显的放缓趋势。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随后也公布了统计结果。数据显示,意大利第三季度GDP继续延续了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负增长局面,季率初值下降0.2%,同比萎缩2.4%。 西班牙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也颇为负面。数据显示,西班牙第三季度GDP季率初值为-0.3%,同比缩水1.6个百分点。 而于这几大经济体前一天发布第三季度GDP数据的希腊,也继续扩大着走衰态势。希腊官方统计机构ELSTAT的数据显示,希腊第三季度GDP继续萎缩7.2个百分点,经济衰退较第二季度的-6.8%愈加明显。 如果说,欧洲这几大经济体公布的GDP相关数据只是局部地交代了欧洲经济第三季度下行的现状。那么,最后由欧元区官方统计机构Eurostat公布的欧元区17国第三季度GDP

季率初值,则是彻底清晰地勾勒出了一路下行的欧洲第三季度经济全貌。数据显示,继第二季度0.2%的负增长之后,欧元区第三季度GDP继续萎缩0.1个百分点,仍然步履蹒跚地行进在经济衰退的道路上。 按照广义的经济衰退定义,即连续两个季度GDP的萎缩,在过去的7-9月份,欧元区国家经济已经滑入了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个衰退期。 受GDP下行影响,11月15日,除西班牙IBEX35指数上涨0.47%之外,欧元区各主要经济体股市走低。德国DAX指数下跌54.06点,跌幅0.82%;法国巴黎CAC指数下跌17.62点,跌幅0.52%;意大利FTMIB指数下跌56.91点,跌幅0.37%;希腊ASE指数下跌6.66点,跌幅0.84%。 继续看衰 欧盟委员会今年早些时候曾发布了一份《春季经济展望报告》,对欧洲2012年和2013年经济形势做出预期。报告预测,欧盟国家和欧元区国家2012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0%和-0.3%,2013年为1.3%和1.0%。 然而,就在11月15日欧洲多国GDP统计数据公布的前一个星期,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其继春季报告之后的《秋季经济展望报告》。报告中,欧盟委员会下调了对欧洲经济的预期。其中,报告分别下调欧盟国家和欧元区17国2012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3%和-0.4%,下调欧盟国家和欧元区17国2013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为0.4%和0.1%。如果说欧盟委员会在今年春季对欧洲经济衰退程度的判断还略显“轻松”,那么,在经过近一年的观察后,欧盟委员会对于接下来的欧洲经济态势不得不秉持更为保守的态度。 “欧洲正在经历一个宏观经济再平衡的艰难过程,这一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欧盟经济暨货币事务执委雷恩在秋季经济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

专业:物流管理1101班 姓名:袁天祥 学号:201124141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 作为一名外行人看‘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刚看到这份作业倍感压力,但经过有限时间学习之后渐渐地对欧债危机事件略知皮毛。长话短说,让我们直接进入文章主题——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 在了解欧洲债务危机之前,先向读者们介绍一下主权债务这个名词,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现在很多国家,随着救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债务的比重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主权违约,当一国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时发生的违约 那么整天在财经频道或网络出现的欧洲债务危机新闻,那么到底什么是欧洲债务危机呢?在这里可以向大家简单的阐述一下,简单点讲,就是欧洲许多国家的债务都要到期了,但它们拿不出那么多钱还债,就像企业的资金链要断了!当一个国家的收入无法偿还到期本息就会破产,欧猪五国都到了边缘,而且因为如果一国破产违约其他国家持有的该国债券无法收入,形成连锁反应,纷纷破产,所以称为危机。。欧债危机是由于欧元区一些国家,比如希腊,还有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政府面临着巨额的债务,这些债务是政府发行了大量的债券融资来应付财政支出,本来在发债时根据预测是能按时还本付息的,但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各国经济疲软,失业率激增,政府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导致政府无力偿还债务。爆发了债务危机。危机拖累了欧盟成员,因为,欧盟内如法德,需不断想这些国家注资,以保住欧元,这些救援国流动性减少,国内经济也受连累。整个欧元曲陷入危机。就是政府举债经营失败。一国财政支出是有一定底线需求的,政府公务、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基础设施维护等等,但财政收入却来自商品市场主体的经营成果中的税收分割,如果一国市场主体在共同市场中因为技术、成本控制、销售、售后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劣势,国家财政收入就失去保障,被迫赤字运行,运行期间国家市场主体在共同市场的竞争力得不到相对优势的提升,国家财政收入得不到改善,最终导致政府债务危机。这是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采取共同市场的必然结果。就如同在我们中国国内,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对落后省份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落后省份不但市场主体被兼并、挤垮,而且地方政府正常财政支出也无法应付一样的道理。共同市场,要求对落后区域的政府公务、社会保障、卫生医疗、教育环保等方面必须予以转移支付的支持,否则共同市场的事实,对落后区域是不堪重负的,因为财富向先进区域流动的太多太快,而非共同市场国家之间要好一些,毕竟汇率、进出口管制还可以对落后生产力国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

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

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 一、起始原因 一切要从2001年谈起。当时希腊刚刚进入欧元区。根据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于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然而刚刚入盟的希腊就看到自己距这两项标准相关甚远。这对希腊和欧元区联盟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欧元刚一问世便开始贬值的时候。这时希腊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 这一被称为“金融创新”的具体做法是,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十至十五年期国债,分批上市。这笔国债由高盛投资银行负责将希腊提供的美元兑换成欧元。到这笔债务到期时,将仍然由高盛将其换回美元。如果兑换时按市场汇率计算的话,就没有文章可做了。事实上,高盛的“创意”在于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腊贷出一大笔现金,而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假如1欧元以市场汇率计算等于1.35美元的话,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然而高盛则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84亿欧元。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这样,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而事实上2004年欧盟统计局重新计算后发现,希腊赤字实际上高达3.7%,超出了标准。最近透露出来的消息表明,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远远超过规定的3%以下。 除了这笔借贷,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敛财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方法。如将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来换取现金。这种抵押换现方式在统计中不是负债,却变成了出售,即银行债权证券化。高盛的这些服务和借贷当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达3亿欧元的佣金。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必然会有远虑,最终出现支付能力不足。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以便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 希腊的这一做法并非欧盟国家中的独创。据透露,有一批国家借助这一方法,使得国家公共负债率得以维持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占GDP3%以下的水平。这些国家不仅有意大利、西班牙,而且还包括德国。在高盛的这种“创造性会计手法”主要欧洲顾客名单中,意大利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

简述希腊债务危机

简述希腊财政危机 引言:随着希腊财政危机愈演愈烈,并呈现向其他欧元区国家蔓延的危险趋势,欧盟成员国财政 部长在经过长达11小时的“马拉松”会议之后,终于在5月10日凌晨宣布,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设立一项高达7500亿欧元的危机应对基金。同时,欧元区、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和日本等主要西方经济体的央行也联手重拳出击,推出一套共同应对希腊债务危机的“组合拳”,旨在维护欧洲和世界金融稳定。一场全球应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战役已全面打响。 关键词:成因、演化、后果、前景、启示 开篇之初,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主权债务危机(sovereign debt crisis)。如果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或其他国际组织、机构,或其他国家、地区)举借来的债务比重大幅度增加,可能面临无法偿还未来的风险,这就是主权债务危机。现在很多国家随着救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债务的比重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很多国家可能面临无法偿还未来的风险,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主权违约。 一.成因 希腊债务危机厄运的降临为全球金融危机所触发。在此之前,位于南欧的希腊风平浪静,几乎没有征兆。 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和家庭相继“去杠杆化”,开始积蓄。而各国政府、地区为了“去危机”,不得不逆势“加杠杆化”,但是在收入既定(在危机时期甚至往往减少)的情况下,“加杠杆化”必然造成政府的债务负担加重,如果没有相应的税收或其他收入的匹配,政府不能逃脱债务危机的厄运。 希腊这次债务危机,直接的导火线是:2009年10月4日,希腊新一届政府获选。半个月后,希腊新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远高于前任政府宣布的%)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2009年12月希腊政府公布政府财政赤字为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这一数字在代表希腊财政恶化的同时,也开启了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惠誉、穆迪、标普相继下调希腊主权评级的进程,从而拉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透支当然也是要还的。这所有的一切要从最终还是要从2001年谈起。根据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于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不能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想要加入该组织的希腊就看到自己距这两项标准相关甚远。为使自己的也达到这个标准,希腊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然而现在的希腊,终于开始为自己的一千还债了! 下面两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希腊如今的财政状况。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2009年4月,爱尔兰出现财政困难。10月20日,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超过12%,是欧盟允许的3%上限的3倍多,其主权债务危机就此浮出水面。11月9日,葡萄牙政府表示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例从原来的5.9%上调到8%,也是远高于3%的上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2月8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标准普尔和穆迪也随即宣布下调希腊主权评级。 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政府,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之后,整个欧盟都受到了债务危机困扰,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导致市场被悲观情绪笼罩,欧元大幅下跌,欧洲股市暴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固然有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危机国家自身原因。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欧洲各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政府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而频繁发债,造成财政入不敷出而爆发的“滚雪球”式财政危机,但仔细研究其形成机理,可以发现危机爆发在于诸多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对周期性较强产业的过度依赖导致国民经济在危机面前显得异常脆弱 此次欧洲各国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家过于依赖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周期性产业。如希腊经济主要靠旅游业、造船业、文化业和农业,其中旅游业占比在20%以上。“国际金融海啸”袭来,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特别是旅游业收入,2009年希腊旅游收入比2008年锐减达12亿欧元之巨。西班牙的支柱产业主要有房地产和旅游业,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目前房地产空置率居高不下,房地产业风险凸显;其另一支柱产业旅游业,因前几年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在金融危机强力冲击下迅速萧条,目前一些度假地的酒店入住率还不足50%。爱尔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国家,国际金融危机对其农产品出口也带来严重冲击。 各国为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纷纷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加上财政收入锐减,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水平普遍大幅上扬。2009年,上述各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2.7%、11.4%、11.8%,葡萄牙达到9.3%,就连欧元区以外的英国,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超过12%。目前,欧盟27国中已有20个国家赤字超标。三国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估计分别为75.2%、63.7%和59.5%,也均接近或大幅超过欧盟规定的60%的上限。这些国家的不良财政

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

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本文作者(黄宇红),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 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 【摘要】自2009年末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已经过去了5个月时间,有观点认为此次危机对中国影响不大。本文通过梳理希腊债务危机的成因,分析了其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希腊债务危机不能较好地解决,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中国也不能置之度外。 【关键词】希腊债务危机;CDS;通货膨胀 一、希腊债务危机始末 目前希腊债务危机事件愈演愈烈。2010年4月28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继调低葡萄牙的信贷评级之后,又将希腊的信贷评级调低三个等级,降至“BB ”垃圾级。消息传来,全球股市为之重挫,一片愁云惨雾。紧接着,标准普尔又以经济增长疲软为由,宣布把西班牙的主权债务评级降至“AA”,还指出西班牙的前景评级为负面,即未来六个月内可能会进一步调降评级。一些悲观论者担心,世界还没有完全从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中恢复过来,目前所出现的复苏迹象将会因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而化为泡影。更有甚至,欧洲可能会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衰退甚者大萧条的导火索。 1、危机的潜伏 2001年,希腊刚刚进入欧元区。根据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于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然而刚刚入盟的希腊距这两项标准相距甚远。这时希腊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最近透露出来的消息表明,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远远超过规定的3%以下。目前已经到了这笔货币掉期交易到期的日子,希腊的债务问题便暴露出来。 2、危机的爆发 2009年10月初,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 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2009年12月8日,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刚刚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至“BBB ”;2009年12月1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

国际债务危机分析

国际债务危机的比较研究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二战后各国之间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 的全球化是当代资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跃进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1982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最典型的代表是80年代,发生在拉美的债务危机,其最早起始于墨西哥。最初,墨西哥由于不能按照原计划偿付外债,进而向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寻求贷款援助,向有关的商业银行请求延展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期限,并且要求对近期将要到期的债务进行重新安排。不久巴西也出现类似情况。债务危机爆发了。 实际上当墨西哥提出债务问题时,其它拉丁美洲国家,乃至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几乎面临同样的偿债困难。此外,一些非洲国家、东亚国家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偿债问题。结果墨西哥的偿债危机充当了这种严重局面爆发的导火线。 债务危机的原因 (1)从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看,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首先产生于它们债务负担的日益加重。 (2)偿债负担的加重还由于发展中国家难以用商品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3)拉美国家对国际金融市场过分乐观,大量举债。以及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对拉美经济过度乐观,不顾其偿债能力,以各种形式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 (4)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结构配置不合理,及其对引入外资应用不当 债务危机的处理: (1)强调国际调整,通过各种渠道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要求商业银行与债务国合作,为债务国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包括减免债务和债务清偿以及提供新的贷款;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减少债务或清偿债务”提供资金;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变这样一个规定,即当商业银行不承诺借款给债务国时,就拖延该组织对债务国提供贷款的做法。 (2)调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结构。 产生的影响:严重的债务危机无论对于债务国,还是对于发达国家的债权银行,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包括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关各方为解决债务危机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包括债务重新安排、债务资本化及证券化等。尽管众多措施对缓解债务危机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国际债务形势仍然十分严重,债务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1989年,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余额已高达1262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债务余额与当年出口额的比率高达187%,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这一比率更高达371%,发展中国家的偿债率为22%,而在债务形势严重的拉美国家,这一比率高达31%到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已经达到1341万亿美元。由于当代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愈来愈强,发展中国家的负债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是资本主义信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的启示

欧洲债务危机的启示 法学0902缪旖 随着欧洲股市的“滑铁卢”,欧洲金融市场再度强烈震荡,市场恐慌进一步加剧。欧债危机暴露的是美欧经济实体没有好转,美国在金融海啸时对欧洲引起的强烈震荡也在持续的发挥其余温,暴露的是“结构性问题”,全球结构性问题。 从根源上来讲,欧债危机的爆发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长期积累的后果,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的形成,对其成员国来说,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该种制度安排的本身,导致了区域内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丧失。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由于欧元区各国不具备独立的货币政策,只好更多地倾向于使用财政政策来缓解危机。比如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这又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长期的高福利政策是欧元区诸国财政负担沉重一大诱因。这些国家一直奉行高福利的社会经济政策,执政者出于选举的需要,不敢对经济和社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长期维持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财政的入不敷出,不得不依靠举债度日。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日趋深入,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超出国内产出的部分越来越大。 除此以外,欧盟各国的创新能力下降,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和新鲜的动力。而经济的萎靡不振,又使得国家税收来源减少,加剧财政的负担。 面对欧洲债务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和反思。中国的国情虽然和欧洲各国有很大差别,但其中也有许多可供借鉴和参照之处。从欧洲的困境中,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应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问题,必须未雨绸缪,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其次,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坚持将解决本国问题置于制定货币政策的中心环节。从表面上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但其实不然,在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剧烈时期,国内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被国外的政策动向所左右。最后,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掘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是解决包括债务危机在内的各种经济问题的最佳良方。欧洲各国以及美日等国目前的债务危机,究其根源还在于增长乏力甚至停滞不前。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寻找未来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不能完全走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的经济增长发力,国际产业竞争力下降。发生危机的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加入欧元区后又面临了更大的生存压力,在私人投资不旺的情况下,政府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而增加政府的债务和财政赤字。希腊借助筹备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东风,希腊大量举借国内外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而当长期投资与短期借款的期限匹配出现问题时,债务危机的爆发在所难免。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也一直是我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杀手锏,特别是在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进出口倍受打击、消费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屡试不爽。我国也从2007年的财政盈余变成近两年的财政赤字。因此,如何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即降低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未来的基建投资应该适度压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应该成为国内经济工作重点。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论文范文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以希腊为代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我国的金融经济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及演变为研究背景,从各个角度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金融经济体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正文】: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研究背景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危机波及全球经济。2009年,希腊政府宣布其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已超过12%,远远超过欧盟规定的3%上限。随后,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急剧恶化,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等国家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全球的资本和商品市场持续动荡。美国、日本、英国等主要经济主体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其由来已久的财政脆弱性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全球主权债务的风险逐步累积,可能延缓甚至会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系统性地研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研究目的 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在这种危机背景下,系统性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有利于结合当前的金融形势提出完善对策。本文试图通过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受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提出我国对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对策。 (二)相关文献综述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层面对主权债务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阶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涵盖了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演变历程、对我国的启示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 谢世清(2009)认为历次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大量举借外债,财政支出居高不下,税收锐减,经济结构脆弱,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1]。

希腊债务危机解决方案

背景资料:希腊债务危机的几种可能解决方案 到2012年希腊可能仍被资本市场拒之门外,无法填补267亿欧元(38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这加剧了关于可以采取何种措施避免希腊违约的辩论. 金融市场参与者或欧洲决策者已表示,可能动用下列一些选项来帮助希腊满足融资需求. **追加救助贷款** 希腊接受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额外资金,以填补2012年预计达到267亿欧元的资金缺口. 欧盟官员已表示,希腊只有加快行动令巨额公共债务受控,才能对其提供额外贷款.因此如 果追加贷款,也可能要等到数月以後. 主要变数: 条件限制:希腊已难以达成去年设下的减支增税目标.市场人士担心,更严格的条件限制恐 进一步钳制该国经济成长前景,令严峻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 **自愿更改原有债务条款** 希腊债券持有人被要求自愿修改原有债务的相关条款,延长还款期限,这种举措的叫法很多,例如债务展期,债务重新安排或者软重组. 通常情况下,即将到期的债务会被代之以更晚偿还的新债,以延长希腊债务期限,让其有更 多时间解决财政问题. 为鼓励债券持有者参与新债换旧债,新债票息会经过一定调整,以保证债务净现值保持不变,甚至是附加一些更加诱人的条件. 例如,新债可能把经济增长目标纳入考虑,若希腊在固定时间内达到预先设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债券票息就会上调.欧盟一高层官员曾做出如上暗示. 即使债权人不愿接受上述安排,那麽未来面临更不利债务重组的威胁,也会迫使他们就范. 尚不清楚的是,自愿置换债券是否会触发信用违约互换(CDS)的"违约事件"条件,欧盟领导 人曾表示决心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主要变数: --信用提升:债务展期越久,受影响的债务数量越多,新债条款就必须越诱人,以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债权人参与其中. --受影响的期限:参与新旧债置换计划的债券数量,将决定希腊债务期限结构受到的整体影响程度. --展期程度:希腊解决财政失衡所需时间越久,投资者被要求延後收债的时间就越长. **强行更改原有债务条款** 希腊未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决定不再按面值偿还现有债务,降低债务支付利率,或是推後偿债.这会被主要评级机构定性为违约. 市场分析师和ECB官员称,强制性债务重组会即刻减轻希腊的债务负担,但将给债权人带来损失,这可能在欧元区银行体系引发新一轮危机. 决策者强烈抵制任何有关强制债务重组的传言. 希腊没有能力违约,因为该国并不具备预算盈馀且仍深陷衰退,因此不可能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作支出.而希腊在数年内都被排斥在信贷市场之外. 关键要素: --折扣规模:希腊债券面值缩减被视为折扣.折扣幅度越大,债权人的损失就越多. --票息扣减:债券票息减少将影响债务的价值,迫使金融机构减记当前持有债券的估值. 背景: 希腊在2010年5月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1,100亿欧元的金融援助方案, 帮助该国克服巨额债务负担.

欧洲债务危机的产生和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的产生和影响 摘要: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欧盟内外部的结构性矛盾和各国经济失衡,国际投机炒作也加速了危机的爆发。此次事件使国际金融市场、欧元地位、欧元区稳定和主要经济体退出策略受到冲击,但对全球经济的长期影响有限。中国所受影响较小,但其所暴露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字:债务危机;全球经济;欧盟一体化 2009年10月,希腊政府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12.7%,且远高于欧盟规定的3%的上限,希腊债务危机由此拉开序幕。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危机随即愈演愈烈,欧洲其它国家不断陷入危机,欧元区正面对成立11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从希腊到爱尔兰,从意大利到西班牙,欧元区经济体的巨额债务问题,就像慢性发展的恶性“肿瘤”,侵蚀着尚未全面复苏的全球经济。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本次欧洲债务危机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原因,认真分析全球经济受到的的影响和冲击,获取有益启示,为化解危机的不利影响与恢复经济中长期平衡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一、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 首先,主权债务问题实际是本次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一般来说,经济繁荣期,私人部门的负债相对较高,而每次危机之后,政府的财政赤字都会出现恶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也点燃了欧洲暗藏于风平浪静海面下的巨大债务风险。各国为抵御经济系统性风险的救市开支巨大,部分国家多年财政纪律松弛、控制赤字不力,使得目前欧元区16国平均赤字水平超过6%,各国财政赤字过高和债务严重超标直接引发了本次债务危机(见下表)。 表1 2009年部分欧洲国家政府财政状况 其次,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导致了主权债务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欧元区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干扰了统一货币政策的运作,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得各国面对危机冲击时,过多依赖财政政策,而且有扩大财政赤字的内在倾向[1];另一方面,欧元区长期

案例欧洲债务危机

案例: 欧洲债务危机与欧元 欧洲债务危机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09年12月8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12月15日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12月22日穆迪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这就使希腊陷入财政危机,并拖累其它欧盟国家,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 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2月5日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比利时也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2010年2月4日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2月9日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2月10日巴克莱资本表示,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

2010年4月23日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5月3日德内阁批224亿欧元援希计划。5月10日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金救助希腊。9月底,爱尔兰政府宣布,由于救助本国五大银行,预计其财政赤字会骤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2%,是欧盟规定上限的10倍多,爱尔兰成为外界担忧的焦点。11月22日爱尔兰总理考恩宣布,其与欧盟达成了金融救助计划协议,爱尔兰财政大臣Brian Lenihan随即宣称救助总额将少于1000亿欧元(约为1360亿美金) 。2011年4月6日葡萄牙向欧盟寻求救助,使之成为继希腊与爱尔兰之后第三个寻求援助的欧元区国家。 早在2010年5月,为了防止市场投机者向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等欧元区国家“下手”,发生与希腊类似的债务危机,继续沽空欧元,欧盟委员会打算提议建立一种稳定机制,用数以十亿欧元计资金编织一道“安全网”。5月8日欧洲联盟成员国财政部长誓言采取“一切措施”从金融市场“群狼”围攻中救出欧元。力争在金融市场10日开市前敲定紧急措施,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至其他欧元区国家。9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借助一项稳定基金帮助欧元区债台高筑国家,“启动小型欧洲货币基金”。这种只适用于非欧元区国家的救助机制,使欧元区国家也能从这种机制获益,而将其上限由500亿欧元追加至600亿欧元。并对欧盟成员国附

希腊财政危机简要论述

简述希腊财政危机 姓名:李文远学号:200805650211 班级:金融0802 引言:随着希腊财政危机愈演愈烈,并呈现向其他欧元区国家蔓延的危险趋势,欧盟成员 国财政部长在经过长达11小时的“马拉松”会议之后,终于在5月10日凌晨宣布,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设立一项高达7500亿欧元的危机应对基金。同时,欧元区、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和日本等主要西方经济体的央行也联手重拳出击,推出一套共同应对希腊债务危机的“组合拳”,旨在维护欧洲和世界金融稳定。一场全球应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战役已全面打响。 关键词:成因、演化、后果、前景、启示 开篇之初,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主权债务危机(sovereign debt crisis)。如果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或其他国际组织、机构,或其他国家、地区)举借来的债务比重大幅度增加,可能面临无法偿还未来的风险,这就是主权债务危机。现在很多国家随着救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债务的比重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很多国家可能面临无法偿还未来的风险,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主权违约。 一.成因 希腊债务危机厄运的降临为全球金融危机所触发。在此之前,位于南欧的希腊风平浪静,几乎没有征兆。 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和家庭相继“去杠杆化”,开始积蓄。而各国政府、地区为了“去危机”,不得不逆势“加杠杆化”,但是在收入既定(在危机时期甚至往往减少)的情况下,“加杠杆化”必然造成政府的债务负担加重,如果没有相应的税收或其他收入的匹

配,政府不能逃脱债务危机的厄运。 希腊这次债务危机,直接的导火线是:2009年10月4日,希腊新一届政府获选。半个月后,希腊新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远高于前任政府宣布的6.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2009年12月希腊政府公布政府财政赤字为293.79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2.4%,这一数字在代表希腊财政恶化的同时,也开启了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惠誉、穆迪、标普相继下调希腊主权评级的进程,从而拉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透支当然也是要还的。这所有的一切要从最终还是要从2001年谈起。根据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于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不能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想要加入该组织的希腊就看到自己距这两项标准相关甚远。为使自己的也达到这个标准,希腊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然而现在的希腊,终于开始为自己的一千还债了! 下面两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希腊如今的财政状况。 、

国际债务危机的影响有哪些

遇到债权债务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360docs.net/doc/887233107.html, 国际债务危机的影响有哪些 在了解了什么是国际债务危机后,或许更多人最想要知道的是关于如何去处理国际债务危机和国际债务危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接下来赢了网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国内投资规模会大幅缩减

1、为了还本付息的需要,债务国必须大幅度压缩进口以获得相当数量额的外贸盈余。因此,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所需的材料、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必然受到严重抑制,从而造成生产企业投资的萎缩,甚至正常的生产活动都难以维持。 2、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债务国的国际资信大大降低,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渠道受阻,不仅难以借到条件优惠的借款,甚至连条件苛刻的贷款也不易借到。同时,国际投资者也会视危机爆发国为高风险地,减少对该国的直接投资。外部资金流入的减少,使债务国无法筹措到充足的建设资金。 3、危机爆发后国内资金的持有者对国内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也会纷纷抽回国内投资,这不仅加重了国家的债务负担,也使国内投资资金减少,无法维持促进经济发展应有的投资规模。 二、通货膨胀会加剧 债务危机爆发后,流入债务国的资金大量减少,而为偿债流出的资金却越来越多。资金的流出,实际上就是货物的流出,因为债务国的偿债资金主要是依靠扩大出口和压缩进口来实现的。由于投资的缩减,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受到影响,产品难以同时满足国内需求与出口的需要。为还本付息,国家将出口置于国内需求之上。另一方面,进口商品中一些基本消费晶也大幅减少。当国内市场的货物供应量减少到不

能满足基本要求,以至发生供应危机时,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此外,在资金巨额净流出、头寸短缺的情况下,债务国政府往往还会采取扩大国内公债发行规模和提高银行储蓄利率等办法来筹措资金。但筹措到的资金相当大一部分是被政府用于从民间购买外币偿还外债,必然造成国内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多。由于这部分资金较少用于投资,不具有保值更无增值的效应。这样,在公债到期偿还或储户提款时,国家银行实际并无能力偿还,于是不得不更多地发行利率更高、期限更短的新债券,并扩大货币发行量,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三、经济增长会减慢或停滞 为制止资金外流,控制通货膨胀,政府会大幅提高利率,使银根进一步收紧,而为偿债需兑换大量的外汇,又使得本币大幅贬值,企业的进口成本急剧升高。资金的缺乏及生产成本的上升,使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破产、倒闭。投资下降,进口减少,虽然有助于消除经济缺口,但生产的下降势必影响出口的增长。出口若不能加速增长,就无法创造足够的外汇偿还外债,国家的债务负担也就难以减轻。这些都使国家经济增长放慢,甚至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倒退。例如,80年代拉丁美洲爆发债务危机后,其经济基本上在原地踏步。整个80年代,拉丁美洲国内生产总值累积增长12.4%,而人均增长-9.6%。此次亚洲金融危机中深受外债危机困挠的泰国、印度尼西亚与韩国的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值分为-5.5%、-14%与-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