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教合一”到早期启蒙--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公开课)
历史新攻略总复习课标课件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03 进步思潮代表人 物及其主张
黄宗羲及其民主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
01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君主是“天下
之大害”,主张通过限制君权、提倡民主来改革政治。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02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强调天下是天
下人的天下,君主只是客人,不能独断专行。
倡导“工商皆本”
明清进步思潮
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为近代反封建 民主思想产生奠定基础,促进人们思 想解放。现实意义在于引导人们追求 民主、自由、平等,推动社会进步和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6 宋明理学与明清 之际进步思潮比 较评价
两者在思想体系上异同点分析
异处
宋明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强调天理是万物本源;明清进步思潮则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
同处
两者都属儒家思想范畴,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
两者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作用比较
历史新攻略总复习课标课件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 思潮
汇报人:XX 2024-01-13
目录
• 宋明理学概述 •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背景 • 进步思潮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进步思潮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 • 进步思潮在科学技术领域成就 •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比较评价
01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起源与发展
传统科技总结与创新成果展示
农业技术
宋明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显 著提高,如水利设施的改进、新 农具的发明等,提高了农业生产
效率。
手工业技术
明清时期,手工业技术发展迅速, 如纺织、陶瓷、冶金等行业的工艺 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29课时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山东考纲】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标提示】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宋明理学1.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传播迅速,儒学出现了危机。
(2)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丰富、更新儒学体系。
2.思想内容代表人物基本主张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①天地万物的本原:“理”②求理方法:格物致知③个人修养准则:“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①思想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②求理方法:发明本心王守仁(明中期)①思想核心:致良知②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3.宋明理学的影响(1)宋明理学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3)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历史背景(1)政治因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2)思想因素: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3)社会因素:商品经济冲击下,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
2.“异端”思想家李贽(1)大力鞭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思想权威。
(2)人皆有私,每个人都可使个性自由发展。
(3)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摇撼“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3.明末清初的思想家(1)共同主张⎩⎪⎨⎪⎧①政治:反对君主专制。
②经济:工商皆本。
③学术:经世致用。
(2)具体特点⎩⎪⎨⎪⎧①王夫之:建立较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件: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共64张PPT)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什么?它反映于哪些领域?
穷 材料一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 “ ――《二程遗书》 理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 材料二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的 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方 法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处处留痕——三教合一
在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里面, 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
“理学”一词的概念: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红花白藕青荷叶, 三教原来是一家。
2.理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1)发展历程 理 学 的 发 展
创立:北宋二程等人
宋明 理学
(5)2014·全国Ⅰ卷,26:宋明理学对人性 的认知 (6)2013·全国Ⅰ卷,25:程朱理学(从“周 孔之道”到“孔孟之道”) (7)2012·全国卷,27:王阳明心学 (8)2012·海南卷,4:魏晋佛教与儒学的 冲突 (2)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是对传统儒
学的批判,更多的
是对儒学的继承, 学习中要站在这一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考纲考情分析
最新 考纲
考题角度
(1)2016·海南卷,7:宋明时 期对关羽的评价 (2)2015·全国Ⅰ卷·40:宋 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3)2015·海南卷,5:北宋三 教合流 (4)2014·全国Ⅰ卷,25:佛 教道教地位变化(儒学最为 巩固)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宋明理学。 2.备考策略:(1)儒学的思想特征是本 考点的教学重点,建议在复习时既要关 注历代儒学各自思想特征的差异,也要 关注历代儒学的共性(学习中学生往往 关注差异忽略共性),涉及差异的题目 往往与各自的思想内容有关,涉及共性 的题目往往谈及儒学与现实政治或者 法制的关系,此时往往围绕“儒学使政 治秩序和法制体系带有纲常特色”命 题。
第十一单元+第27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共86张PPT)

“仁政”理念一直是儒学的主要思想,排除B项; 陆王心学没有成为统治思想,影响没有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大,
排除D项。
答案
考点一
C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主干知识
考点一
宋明理学
1 2 3 4 5
高考调研题组
2.(2013· 福建高考)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 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 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宋明理学
史论3
(1)共同点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①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②影响相同: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 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 起了积极影响。
考点一
解析
答案
( B.王阳明 D.朱熹
主干知识
)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一
宋明理学
1 2 3 4 5
高考调研题组
4 .某史书评: “终明之世,文臣 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
解析
答案
王阳明,名守仁,号阳明先
日 本 三 岛 毅 博 士 一 句 诗 云 : 生。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 “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 千古光。 ”以上材料所称颂的 思想家是 A.董仲舒 C.陆九渊
序,克制个人欲望。 C项“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大意是:自己以君子的言行约 束自己,行君子之为,则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诋毁你。 D项指学者必须先立志。再分析材料,材料大意和 A项一致。本题 选A。
第11单元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思想条件:三教合一
①始于魏晋南北朝 ②兴盛于唐宋 ③合流(三教合归儒)于宋——理学形成标志。
3、个人努力
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不断思考探索,弘扬积极入 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融合佛、道思想,使儒家体系得到丰富创新。
二、含义
理学是指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佛、道的思想, 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和 道德规范的新儒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高三一轮总复习
课时限时训练(二十四)
点击图标进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②经济上:工商皆本(评价重农抑商与工商皆本的方法) ③学术上:经世致用
(2)了解三人的相同经历: ①都处于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激烈的动荡年代 ②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3)除了记三人的共同点之外,掌握三人的典型特点:
①三人的代表作分别是: 王夫之《船山遗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②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王夫之(对哲学贡献最大,是中国古代 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③对宋明理学进行系统批判的是王夫之 ④最先提出工商皆本思想的是黄宗羲 ⑤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反对专制统治,鼓吹早期民主思 想的是黄宗羲。 ⑥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的是顾炎武 ⑦最先提出经世致用主张的是顾炎武
四、评价宋明理学的地位及影响
1、地位: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和丰富,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2、影响 (1)积极: ①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崇尚道德,注重气节,重义轻利,强调自我 节制,发奋自立,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强调身体力行和自主自强的精 神,具有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2)消极: ①强调纲常和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等,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重礼轻法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等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产 生了消极的影响。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17.28+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3)思想:八股取士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社会拜金逐利 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西方近代科 学传入中国。
2.思想主张: (1)李贽的离经叛道。 ①表现。 a.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_________也不是神圣不可侵 儒家经典 犯的理论。 b.批判道学家“______________”的虚假说教,强调人
【知识脉图】
考向一 【论从史出】 材料一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及作用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
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
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
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 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 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 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 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道教 佛道 ,同时又融合了_________来解释儒家义理。
佛道思想
2.思想主张: 哲学观 _____ 天理 是 宇宙万 二程 物的本 (程颢、 原,先有 程颐) 理而后 有物 代表 道德观 把天理 提出“格物 和封建 致知”,把知 伦理道 识、道德、 德直接 天理联系起 联系起 来 来 认识论
程 朱 理 学
4.评价: (1)积极影响。 ①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 趋势。 ②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 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 (2)消极影响。 ①由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缺 乏物质基础,不占统治地位。 ②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属于传统儒学的范 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27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岳麓版

第26讲
第27讲
第28讲
单元整合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 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实学】
第26讲
第27讲
第28讲
单元整合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经世致用
D.民主科学
点评:中国的实学,虽从时限上把其起点定于北宋,但明清之际是中国实学发 展的高潮时期。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结构,从学派归属上,明清 实学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最后历史阶段和独立发展形态。它既是对先秦
、汉唐儒学的基本价值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在同佛、老的辩论中产生和 发【展链起接来模的拟。】尽管它在同佛、老的辩论中吸取了佛、老的某些合理思想,但 本质上属于儒学流派,而不是佛学和道家。 (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 明研清究之和际现实,理的学政僵治化联,空系谈起义来理,由,因此此而,提形倡成“的实思学想”是,主张经世致用。
“在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
第26讲
第27讲
第28讲
单元整合
带着问题读史●据材料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 产生的时代背景。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①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 失却真人……②
第26讲
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第30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第30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科指导意见]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考点一宋明理学1.兴起原因(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2.思想内容(1)程朱理学①代表人物:“二程"(北宋)和朱熹(南宋)。
②基本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地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求理方法:格物致知;个人修养准则:“存天理,灭人欲"。
(2)陆王心学①陆九渊(南宋):基本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方法:发明本心。
②王守仁(明中期):思想核心:致良知;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理学的成熟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3.影响(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等;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2)消极: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图解历史】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信息提取:面对佛、道的冲击,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阐释儒家义理。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图解历史】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信息提取: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属于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发展,差异在于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和方法上.探究1 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宋明理学(1)积极影响①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②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料解读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特点 】 材料一:
夫是非之争也。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 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 复生于今,又不知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赏罚哉!
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相 同 点
理
唯心主义
朱 熹
VS
陆 九 渊
理之所在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
理在心外 客观唯心主义 为地„„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二: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 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已份内事;已 理在心中 主观唯心主义 份内事,是宇宙内事。 ——陆九渊
反专制,具有民主色彩
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潮流
——黄宗 羲
【合作探究二】
整体史观视野下的东西方启蒙
17世纪后期的中国与西方均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 因而均出现了反封建的思想潮流。在中国有以黄宗 羲等进步思想家为代表的“早期启蒙”,而欧洲则 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尽管都有启蒙的 色彩,然而有人却说中国的“早期启蒙”不过是 “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的启蒙运动才是“近 代社会的宣言书”。结合这一观点,依据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的“早期启蒙”与欧洲的启蒙运动在内 容、影响、性质方面有何不同?并分析中国“早期 启蒙”思想没能成为“近代社会宣言书”的原因。
【知识升华· 方法点拨】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 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 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 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 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与欧洲的启蒙思想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
内容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未 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 明确提也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上,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 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 论体系
影响
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有一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 定的冲击;但未能动摇封建 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欧美 资产阶级革命; 统治的理论基础
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
朱 熹
VS
陆 九 渊
从“三教合一”到早期启蒙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潮流
一、儒学的复兴与成熟--宋明理学 【自主复习· 成果展示】
• 1、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2、宋明理学的思想内容
【知识比较· 易错辨析】
鹅湖之会的思想碰撞--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 即使意见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黄宗羲 儒家伦理道德
• 3、(2014·池州模拟)明朝末年,王徵在《远 西奇器图说录最》序文中说:“兹所录者,虽 属技艺末务,而实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 作甚急也。”这反映出王徵主张( ) • A.经世致用 B.全盘西化 • C.中体西用 D.末务救国
• 4、(2014·广东十校模拟)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 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 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 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理” 理在心外, 理在人心, 不 的位 是客观唯心主义 是主观唯心主义 同 置 点 方法 格物致知—主张通过外在 发明本心;致良知— 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 的天理为人的行为规范 论 自省、自修规范行为
【合作探究一】
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明理学 的新特点
宋代的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学的形上学,一方面借鉴佛 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又在传统儒学中 更加注重哲学的思辨性 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 首”而最具形上学性质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 关于“性”与“天”的内容等。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 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 更加注重伦理道德 特色的儒学形上学的本体论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 如„„朱子的“天理””、陆象山 和王阳明的“心”等。传 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 成由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 借鉴了佛教与道教的诸多思想 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压抑人性,维系专制统治
翻开历史一查……满 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贞洁牌坊的 “吃人” 。 背后是血泪 ──鲁迅《狂人日记》
恐怖的三寸金莲
二、短暂而微弱的启蒙--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自主复习· 成果展示 】
• • • •
1、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2、李贽的进步思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4、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评价
朱 熹
VS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格物致知 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 ,亦恐有见 错处,不可执一。 ——朱熹
材料二: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 我,普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发明本心 --陆九渊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相同点 唯心主义; 主张克服私欲,鼓吹儒家伦理。
一、儒学的复兴与成熟--宋明理学
• 1、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2、宋明理学的思想内容 • 3、宋明理学的地位和影响 • •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意识 形态。
有利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
人生自古谁无死, 粉身碎骨浑不怕, 苟利国家生死以,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 文天祥 ——明· 于谦 ——清· 林则徐
儒家的演变线索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初步发展 隋唐 新发展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宋明 新体系—理学
魏晋南北朝
面临挑战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 思想体系
如何正确地对待儒家思想?
作业:
整理本单元的知识架; 完成作业测评。
自我检测
• 1、(2013·广东文综·T14)有位古代思想 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 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 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 思想家可能是( )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 渊
• 2、(2011·广东文综·T14)“虎溪三笑”讲的是 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 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 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 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本质
儒学范围内的局部 资产阶级政治思想 调整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没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原因
原因
中国
欧洲
政 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治
经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济 缓慢 迅速发展
文 化
统治者在文化方面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实施专制,严重阻 革带来了空前的思 碍新思想的发展 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