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库建设方案

师资库建设方案
师资库建设方案

师资库建设方案

师资库建设方案

篇一:

师资建设方案东西寨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2017-2017学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保证课改深入进行、保证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学校创新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主要动力。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我校现有在职教师18人,其中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务8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7人、小学二级教师1人、未评职称2人;其中35岁以下9人,占教师总数的50%;35岁至45岁3人,占教师总数的16.7%;45岁以上6人,占教师总数的33.3%。大专及以上学历14人,占教师总数的77.8%;中专学历4人,占教师总数的22.2%。教师总量基本满足发展需要,但缺少专职体育、音乐、美术教师。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胡锦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基础教育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专业化、现代化教师队伍。

三、建设目标

(一)建设学习型团队,培养魅力型教师。

通过培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幅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师德目标师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办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能否成长为一代“四有”新人,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所以我们对我校要求教师不但把教师作为一项职业来作,而且要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让教师将教师工作与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幸福融为一体。

(三)教学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教学方法高效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四)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先从学校的骨干开始培养,到区级,市级、省级。

四、具体措施

(一)落实组织领导

1、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为单位第一责任人,制定目标,落实责任考评机制。

2、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之中,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职、晋级挂钩。

3、将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形成管理网络,建立完善的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文字档案。

(二)加强师德建设

1、坚持和完善教师政治或业务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

2、坚持普通教师师德承诺制度,坚持忌事忌语和应事应语,接受社会监督。

3、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考核成绩记入考核档案。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2、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基本能力培训,做到全体青年教师教师的普通话、计算机水平均达相应要求。

3、加强教师理论培训,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良好师德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认识,把认识统一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上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

4、提倡教师撰写教学随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搭建交流平台,适时召开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交流会,用正面教育、榜样激励、典型带动、自我主动等方式,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校正,提高师德品质,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

(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骨干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方面较强,要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五)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

1、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由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作经验汇报,使经验能在全体教师中共享。

2、利用现有的资源对班主任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建立一支业务过硬,思想上进的班主任队伍。

(六)青年教师(新任教师)培训工作

1、新任老师指参加工作不足三年或任教学科不足三年的教师,青年教师指40岁以下的教师。

2、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要求每位新任教师主动向骨干教师请教,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出一节汇报课,并对新任学科的教材做系统研究。

五、保障机制

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将不断改善教师生活与工作条件,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教学科研氛围,支持教师集中精力干事业,营造的良好环境。

2、加强对师资建设的规划工作。学校做好师资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与年度师资建设规划,注重对师资建设工作的过程管理。

3、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岗位津贴、青年教师培养、教师业务进修、培训等项目。

2017年9月篇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专业化、现代化教师队伍。

三、建设目标

(一)建设学习型团队,培养魅力型教师。

通过培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幅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师德目标师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办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能否成长为一代“四有”新人,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所以我们对我校要求教师不但把教师作为一项职业来作,而且要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让教师将教师工作与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幸福融为一体。

(三)教学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教学方法高效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四)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先从学校的骨干开始培养,到区级,市级、省级。

四、具体措施

(一)落实组织领导

1、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为单位第一责任人,制定目标,落实责任考评机制。

2、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之中,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职、晋级挂钩。

3、将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形成管理网络,建立完善的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文字档案。

(二)加强师德建设

1、坚持和完善教师政治或业务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

2、坚持普通教师师德承诺制度,坚持忌事忌语和应事应语,接受社会监督。

3、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考核成绩记入考核档案。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2、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基本能力培训,做到全体青年教师教师的普通话、计算机水平均达相应要求。

3、加强教师理论培训,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良好师德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认识,把认识统一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上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

4、提倡教师撰写教学随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搭建交流平台,适时召开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交流会,用正面教育、榜样激励、典型带动、自我主动等方式,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校正,提高师德品质,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

(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骨干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方面较强,要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五)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

1、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由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作经验汇报,使经验能在全体教师中共享。

2、利用现有的资源对班主任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建立一支业务过硬,思想上进的班主任队伍。

(六)青年教师(新任教师)培训工作

1、新任老师指参加工作不足三年或任教学科不足三年的教师,青年教师指40岁以下的教师。

2、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要求每位新任教师主动向骨干教师请教,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出一节汇报课,并对新任学科的教材做系统研究。

五、保障机制

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将不断改善教师生活与工作条件,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教学科研氛围,支持教师集中精力干事业,营造的良好环境。

2、加强对师资建设的规划工作。学校做好师资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与年度师资建设规划,注重对师资建设工作的过程管理。

3、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岗位津贴、青年教师培养、教师业务进修、培训等项目。

2017年9月篇二》,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师资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度,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全面实施“4421”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即: 四种方式引进人才,四种措施提高素质,两个优先突出重点,一套管理系统激发活力。

(一)四种方式引进人才

1、完善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充分利用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人员来我院任教。对于重点建设专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除继续执行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发给2-10万元安家补助等优惠政策外,进一步给予提供科研启动费、配备工作室、租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2、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引进“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优惠政策,对于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给予不占编制、不占岗位的引进政策,优先引进。对于企业行业一线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采用人事代理制的模式,实行合同聘用制。对以上人才,一次性分别给予5万元和2万元的安家费补助。

3、重点面向社会,招考专业技术人才。继续面向企业、行业一线招考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的技术人才,壮大“双师” 素质骨干教师队伍。深入重点高校,选拔招考优秀本科毕业生。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分层次安排好人才引进规划,有计划地到在相关专业具有优势的重点院校,引进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

4、利用社会资源,聘用技能型兼职教师。不断加大投入,从与专业设置相关行业或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课,使每个专业都从企业行业聘请4名以上专家。重点选聘名师专家、首席技师或能工巧匠,使各专业至少聘请1名在本市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技术或管理专家。

2017年,计划培养和引进“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25名,骨干教师118名;引进硕士以上学历学位或高级职称教师40名。兼职教师达到190名,其中为20个左右

的重点或特色专业各聘请1至2位名师专家、首席技师或能工巧匠。

2017年,培养和引进“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35名,骨干教师60名,引进硕士以上学历学位或高级职称教师40名。兼职教师达到220名,其中为50个专业各聘请1位名师专家、首席技师或能工巧匠。

(二)四种措施提高素质

1、实施两个“百人培训工程”,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

继续实施自2017年开始启动的教师“百人培训工程”,即每年安排100名左右教师外出进修和到企业实践锻炼。启动教师“境外百人培训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共安排100名左右教师到境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参加技能培训。

进一步加强培训的计划管理,根据教师特点和专业建设要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对于本科学历的教师,要以学历进修和业务进修并重,同时考虑技能培训。对技能型教师,要以业务理论进修为主进行培训。对于高学历教师,要以到企业实践锻炼为主进行培训。境外培训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及其培养对象为主。加大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到2017年,投入612篇五:

示范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示范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中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转自:

wWw.bdFqy. 千叶帆文摘:师资库建设方案)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专人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更好地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师资队伍,为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完成和办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四种能力”,即“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名师10名;培养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30名;培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0名。

“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引导、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进行短期实践或不定期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选送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之比不低于20%。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生产一线聘请工程技术人员、专家、能工巧匠从事学校实践教学,保证每个专业都有3名以上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任务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能胜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课程教学

改革以及满足中职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达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教师队伍的目标要求。

(一)把企业实践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鼓励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广泛开展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师、班主任培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把企业实践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搭建实践平台,不断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积极参加国家和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及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加快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二)优化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至2017年,专任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要达到80%;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比例要达到20%以上;每个专业和每门专业核心课程都有2名以上高级职称教师负责并形成合理团队。紧紧围绕专业发展需要,坚持以示范、特色和紧缺专业为主,大力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实现新老交替和以老带新。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教师队伍,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三)引进紧缺专业人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形成更加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到我校从事职业教育。重点做好急需专业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兼职教师工作,力争使专业人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不断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四)开展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教师培养工程、技术能手培养工程、课改名师培养工程要按照“普通教师——“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技术能手——专家、名师”的“五级递进”培养路径,建立以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教师成长机制,形成“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事业发展”有机结合的良好态势。

四、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一)以师德建设为核心,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氛围

1.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五星评比”、专题讲座、师德楷模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弘扬关爱学生、治学严谨、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师德师风,倡导教师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发掘典型,树立榜样,大力宣扬师德典范。加大对师德典型事迹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师德建设舆论氛围。大力表彰师德标兵、学生喜爱的教师,鼓励广大教师学习身边的楷模,形成优良师德风范,推进师德水平的提升。

(二)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实行专兼结合、开放式的教师聘用模式,选聘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坚持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加强教学质量和任教能力的指导与考核,切实发挥兼职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

(三)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1.抓好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工作。对新教师开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和教育法规的学习,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加强新教师

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培养青年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勤奋务实的作风;实行导师制,指定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导师,把导师制落到实处。帮助、指导新教师和年青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定位自己的成长成才目标。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继续加强教师假期顶岗实践活动,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一线顶岗实践;采取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形式,进行三个月至半年的专业实践锻炼;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鼓励专业科室与企业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3.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加强教师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的继续教育,资助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种高级研讨班、培训班以及全国

学术交流会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态势。

(四)加强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梯队的建设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重点支持的专业、省示范专业及学校特色专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创造条件提高这些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推荐参加各类专业与学术交流活动。在“十二五”期间,分层次培养和确定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通过进修培训、访问考察、实践锻炼、技术攻关等形式加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和师资培训经费,使教师学习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构建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骨干教师事业发展和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平台。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层级管理机制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号工程常抓不懈。学校领导班子对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讨论,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学校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综合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各专业科室承担教师的培养、管理等具体工作,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 2017年11月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

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案例库建设意见

重庆科技学院 实施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暂行办法 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日益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案例库建设也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纳入了课程建设的范畴。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针对案例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生动具体、直观易学,能够集思广益。为提升教师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决定以实施案例教学法为开端,推进全校的教学方法改革。为确保本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思路 按照学校《关于以教学团队为载体全面推进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将案例库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验收指标之一,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明确建设任务,落实建设经费,修订教学大纲,以全面推进案例教学,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库建设为基础。案例库是学校和各二级学院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成果表现形式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设施。 案例库建设注重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结题验收侧重于基于案例库建设组织课堂教学的运用。案例库建设应该体现课程内容、体系和方法的改革,应该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实践,应该结合师资队伍建设规

划。 二、案例库立项与建设 (一)建设的基本原则 1.案例的真实性(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即案例取材于工作、生活中的实际,不是凭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杜撰出来的,应该说明案例的时间、地点、历史等信息。 2.案例的完整性:即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 3.案例的典型性:即案例是由一个或几个问题组成的,内容完整,情节具体详细,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代表着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概括和辐射许多理论知识,包括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有关的原理和方法,而且也为他们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案例的启发性;即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每一案例都应能够引人深思,启迪思路,进而深化理解教学内容,着眼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案例的综合性,对于工程专业,案例应该涉及多门课程或领域的知识,体现技术经济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局部优化服从于全局优化的观点和工程伦理等。 (二)立项范围和基本条件 1.凡作为课程团队建设立项的课程,均可进行案例库的立项建设。与石油、冶金行业紧密结合的案例库建设可优先立项。 2.案例库建设的负责人应为该门课程的负责人或主要成员且至少承

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案例模板

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编制单位:北京中咨国联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单位不填写以上各项) 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 商业计划书 (编制参考) 项目名称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项目单位(盖章) 地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联系人 中咨国联出品

保密承诺 本商业计划书内容涉及本公司商业秘密,仅对有投资意向的投资者公开。本公司要求投资公司项目经理收到本商业计划书时做出以下承诺: 妥善保管本商业计划书,未经本公司同意,不得向第三方公开本商业计划书涉及的本公司的商业秘密。 项目经理签字: 接收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摘要 说明:在两页纸内完成本摘要。 【摘要内容参考】 1.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名称、成立时间、注册地区、注册资本,主要股东、股 份比例,主营业务,过去三年的销售收入、毛利润、纯利润,公司地点、电话、传真、联系人。) 2.主要管理者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学位、毕业院校,政治面 目,行业从业年限,主要经历和经营业绩。) 3.项目/服务描述(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服务介绍,古镇(文化旅游) 建设项目技术水平,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和独特性,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的竞争优势。) 4.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研究与开发(已有的技术成果及技术水平,研发 队伍技术水平、竞争力及对外合作情况,已经投入的研发经费及今后投入计划,对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 5.古镇(文化旅游)建设行业及市场(行业历史与前景,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行业竞争对手及本公司竞争优势,未来3年市场销售预测。) 6.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营销策略(在价格、促销、建立销售网络等各方 面拟采取的策略及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

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镇安县职教中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加快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创新教学内容,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组织师资力量,进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制作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的高质量数字化课程资源,以满足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特制定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根据镇安县职教中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规划建设的3门精品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建设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实用和优质的教学与培训资源。带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力争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使用率最高的教学资源库。 拟用 2年时间初步建成3门课程教学资源,其中,2013年底完成1门,2014年5月前完成2门。 二、建设方式 根据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资源建设的流程,将教师 陕西省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资源,结合技术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以学校与专业数字软件企业合作的方式,按照“三同时”的原则,从三个方面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1、以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 通过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通过Web方式,浏览、查询、下载、使用和上传资源,并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实现师师、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建立普适性多媒体教学资源。 组织建设队伍,共同设计和研发特色鲜明、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质量高、效果好的课程文件、知识点素材库、课件库、课程库、教材库、试题库、文献库、案例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力争2年内建成3门课程资源。 3、以持续更新的方式,建设信息化环境。 及时充实并更新多媒体课堂教学设备,建设可以远程控制与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建设高效优质的网络教学环境,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力争两年内做到,每个教室有线入网,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率提高到90%以上。全面实现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步骤 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学科内容编写教师构思课程的章节内容框架、素材结构框架,搜集和整理原始素材。主要成果文件为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智慧城市应用】

智慧城市应用之人口基础数据库 转型期的中国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问题的聚集与凸显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人口数据的科学有效管理,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简称“人口库”),从而切实提高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水平就显得相当重要和紧迫。 人口库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人口基础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现行人口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各个相关部门只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对人口信息进行管理,相互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孤立的人口信息管理和应用模式的弊病已显端倪:一方面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各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 1、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是有效实施人口战略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支撑。 人口信息是社会的基础信息,是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管理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安局、劳保局、建交委、社发局、工商局等部门都在实施对部分人口的专门管理,其要求是对实际居住地人口的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各部门对人口管理和发展存在差异,统计口径也不一致,造成人口管理、统计的基础和基数始终不能统一,致使不能得到准确的人口及其分布状况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以公民身份号码(境外人口为护照号)为唯一代码,以其他部门为补充和核准的,具有权威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人口基础数据

项目案例库建设方案

项目案例库建设管理办法 (初稿) 2014年4月

1.目的 为了及时总结和提炼公司项目管理经营实践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案例体系,拓展员工项目学习手段,促进公司项目成功案例的分享。 成功的项目案例能对现实工作具有指导和经验传承的作用。 组建项目案例库的目的在于总结项目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将这些经验整理并放在项目案例库平台,供大家学习。 2.案例的要求 1)案例必须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有重要影响或具有典型示范性作用的 经验或教训的客观描述与分析 2)案例可以是公司重大管理体制变革、企业文化的建立、项目管理 创新等成功经验或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失败教训。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 3)案例的写作必须具体阐述案例项目名称、案例类别、操作人物、 事件的关键环节、重大措施、结果等,使案例的阅读者能够充分的了解项目的完整情况。 3.案例的来源 各事业部门定期组织案例编写小组,从研发、销服、交付等领域进行项目案例库的撰写。

4.案例的评审 项目案例撰写人召集项目相关人员进行项目案例评审并做好会议纪录,评审完成通过后即可提交至项目库管理员。 评审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能够与项目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提炼挖掘出反映项目管理的 实践问题,对现实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对实践问题的阐述全面、具体、生动。文字精练、流畅、富有 感染力。能够让阅读者真正的了解到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实 施过程、解决思路,以及管理经验的得失。 3)评审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 4)评审优秀、合格的案例均应归档纳入项目案例库。 5.激励措施 1) 对优秀案例的编写者或者编写项目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2) 以数量排名激励:在项目库中,以分享项目案例的数量排名进行激励。 3) 以质量排名激励:由系统定期在项目库中自动筛选分数高的项目案例,然后由相关部门对这些案例进行筛选,评出最优案例进行奖励。 6.案例的分享与管理 1)对于入选项目库的案例,其部门负责人应当定期对案例课程进行 分享,做好案例教学。针对部门新进员工必须做好相关的培训,

软件的学院案例库建设方案设计的

软件学院课程案例库项目建设方案(V0.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2013年6月 目录 1概述................................................................................................................... 5.. 1.1项目名称............................................................................................................................... 6. 1.2项目性质............................................................................................................................... 6. 1.3项目建设单位 ...................................................................................................................... 6. 1.3.1项目建设单位 .......................................................................................................... 6. 1.3.2负责人....................................................................................................................... 6. 1.3.3单位概况................................................................................................................... 6. 1.4方案编制依据 ..................................................................................................................... 7.. 1.5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周期 (8) 1.5.1 建设目标............................................................................................................. 8. 1.5.2 建设规模............................................................................................................. 9. 1.5.3 建设周期............................................................................................................. 9. 1.6 总投资及来源...................................................................................................................... 9. 2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 9. 2.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2.3 需求分析.................................................................................................................... 1.0 3项目建设任务和目标 . (12) 3.1 建设目标与思路 (12)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中建八局三公司典型项目案例分析

中建八局三公司典型项目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市××工程,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建筑面积93707平方米,分别由1栋3层的幼儿园和3栋12-16层的住宅楼四个单体建筑组成,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固定综合单价承包。暂定合同总造价10776万元(其中,土建:9748万元、安装:1028万元)。合同工期335日历天,本工程自2004年2月份进场施工,5月份正式破土动工,2005年9月完成合同承包范围内的全部工作,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评为××市优、获××市文明安全工地、中建总公司CI金奖,项目荣获××区青年文明号工地和××市青年突击队等光荣称号。 该工程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选定施工单位,竞争非常激烈,第三建设公司经过反复测算成本价为11379万元(其中,土建:10016万元、安装:1363万元)。通过可靠途径了解到该业主资信较好,从招标图纸分析,二次经营空间较大。因此该公司最终以低于成本价600万元的低价承接该工程。 二、项目施工过程管理 (一)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 为了在同期施工的三家施工单位中脱颖而出给业主留下良好印象,为签证索赔打好基础,分公司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人工费的控制: ⑴劳务队伍选择。分公司决定选择信誉好、施工人员素质高、施工质量优良的劳务队伍,并不是单纯的强调劳务队伍的价格因素。 ⑵劳务合同签订。在与劳务队签订合同时,分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对合同条款反复推敲,无论是工程的承包范围、承包内容还是工期、质量、文明施工以及履约保证金等条款都约定得非常细,杜绝了劳务队在施工中查找合同漏洞寻找签证机会,也便于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管理和约束劳务队伍。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端。例如: 劳务合同中工期的约定:“a、乙方应严格按照合同工期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若工期拖延,甲方将按2500元/天对乙方处违约罚金,并全额没收工期履约保证金10万元;对于非乙方造成的工期延误,乙方书面报告甲方,甲方认可后,工期可顺延。b、因乙方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经甲方催告仍不能达到甲方要求的,甲方有权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将部分施工段划分给其他队伍进行施工,由此发生的费用从乙方结算中扣除,乙方必须无条件接受,不得向甲方提出任何经济补偿要求。” ⑶签证流程的制订。劳务合同签订后,项目合约部立即组织项目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合同交底,使项目上每个人都熟悉合同条款。在人工费签证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签证流程,即劳务队提出人工费签证时,先由现场工程师核对现场实际情况,确认事实,再交由现场生产经理核实确认,转交给项目合约部,由预算人员审核该费用是否包含在合同范围内,如不包含,则根据现场工程师确认意见,给予初步审核费用,随后递交给项目经理审核确认。签证费用超过五千元,需报分公司经营科进一步审核。正是因为签证程序的制定,有效地控制了签证的费用。 该项目最终人工费占总成本比例为19.51%,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为15%。 2、材料费控制 分公司有较系统的材料采购、验收规定,项目部严格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保证措施,使得工程主要用材和周转料具的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主要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周转料具等由分公司材料科组织、项目部参与公开招标,选择低价中标,与供方签订的实际合同价均低于其中标价。在签定的供货或租赁合同中均明确约定

信息系统集成及项目实施方案(典型案例)

XXX通清算中心系统及网络集成实施方案 1 概述 XXX项目的业务范围包括:公共交通、小额消费的电子支付、公共事业缴费等,由于XXX 系统定于X月底上线,考虑项目实施时间周期短和新设备采购到货时间比较长,所以系统上线采用了一套临时设备,近期采购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各类软件已经全部到位。为保障新合肥系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需要尽快将运行在临时环境的新合肥通系统迁移到新系 统环境上。 本次项目采购的设备主要用于搭建新合肥通清算中心系统,用于发行符合XXX标准的预付费卡准备,届时XXX将可以在银联的POS设备上进行刷卡消费。 2 工程范围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本工程范围包括下列系统设计、系统所需货物的供应、运输、安装调试、系统测试、开 通、人员培训和售后服务: POSP服务器(2台) WEB控制台服务器(2台) 光纤交换机(2台) 磁盘阵列(1台) 磁带存储(1台) 核心交换机(2台) 发布式交换机(2台) 防火墙(2台) 双机软件(5套) 备份软件(1套) 杀毒软件(2套) 防毒墙(2台) 网管系统(1套) 3 项目参与单位 软件开发:XXXXXX 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XXXX 配合方:XXXXX 网络及服务器集成及电源改造:XXXXX 4 建设目标 本次XXX清算中心系统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建设目标如下: 1)构建XXXXXXX项目为发行符合银联PBOC2.0标准的预付费卡做准备 2)建设XXXXX股份有限公司清算中心核心网络和系统 3)建设XXXXX股份有限公司通卡项目网络和系统安全体系,通过软硬件安全措施确 保各应用系统的网络安全和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为合XXXXX系统迁移及后续系统压力测试做准备 5 阶段划分 综合考虑了合肥“XXXX”清算中心系统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功能需求、 实施范围、系统复杂度、用户可接受的上线时间等因素,我们计划工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XX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申报书【模板】

项目编号(批准后填写): XX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 申报书 案例库名称: 专业类别: 专业领域: 所在学院: 申请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申请日期: XX大学研究生处制

申请者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及项目组所有成员自愿申报“XX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项目”,认可所填写的《XX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报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项目申请如获准立项,在建设工作中,接受XX大学以及所在学院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建设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XX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遵守学校相关财务规章制度。 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建设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建设人员承担。 5.同意本校教师面向本校学生(员)课程教学时,及本校学生(员)学习时,无偿使用项目组编制的案例。 6.同意XX大学以及所在学院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申报书》内容及后续项目建设成果。

项目主持人(签章):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一、基本信息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2)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2)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

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能够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

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项目案例库建设方案

项目案例库建设管理办法 (初稿) 2014年4月 1.目的 为了及时总结和提炼公司项目管理经营实践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案例体系,拓展员工项目学习手段,促进公司项目成功案例的分享。 成功的项目案例能对现实工作具有指导和经验传承的作用。 组建项目案例库的目的在于总结项目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将这些经验整理并放在项目案例库平台,供大家学习。 2.案例的要求 1)案例必须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有重要影响或具有典型示范性作用的 经验或教训的客观描述与分析 2)案例可以是公司重大管理体制变革、企业文化的建立、项目管理 创新等成功经验或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失败教训。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 3)案例的写作必须具体阐述案例项目名称、案例类别、操作人物、 事件的关键环节、重大措施、结果等,使案例的阅读者能够充分的了解项目的完整情况。

3.案例的来源 各事业部门定期组织案例编写小组,从研发、销服、交付等领域进行项目案例库的撰写。 4.案例的评审 项目案例撰写人召集项目相关人员进行项目案例评审并做好会议纪录,评审完成通过后即可提交至项目库管理员。 评审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能够与项目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提炼挖掘出反映项目管理的 实践问题,对现实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对实践问题的阐述全面、具体、生动。文字精练、流畅、富有 感染力。能够让阅读者真正的了解到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实 施过程、解决思路,以及管理经验的得失。 3)评审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 4)评审优秀、合格的案例均应归档纳入项目案例库。 5.激励措施 1) 对优秀案例的编写者或者编写项目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2) 以数量排名激励:在项目库中,以分享项目案例的数量排名进行激励。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 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5G建设方案案例汇总0806(1)

5G建设方案案例汇总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7月

目录 1.塔桅建设方案 (3) 1.1.地面塔改造方案 (3) 1.2.楼面塔改造方案 (17) 1.3.天面美化改造方案 (27) 1.4.天线整合方案 (29) 1.5.地面塔新建方案 (30) 1.6.楼面塔新建方案 (32) 2.外市电建设方案 (35) 2.1.直供电改造方案 (35) 2.2.转供电建设方案 (43) 3.机房建设方案 (49) 3.1.机房站改造方案 (49) 3.2.机柜站改造方案 (55) 3.3.重点机房建设方案 (62) 4.动力配套改造 (64) 4.1.开关电源改造方案 (64) 4.2.蓄电池改造方案 (68)

1.塔桅建设方案 1.1.地面塔改造方案 1.1.1.精细化复核(浙江园牌机床基站) 1、站址概述 该基站为46.8米落地单管塔,基站2009年建成,设计基本风压0.55kN/ m2,设计使用年限50年。原设计及现状挂载参数如表1: 表1原设计及现状挂载参数表 2、挂载需求 目前,运营商提出新增挂载需求如表2。新增需求方案如图1,新增挂载后的铁塔如图3。 表2挂载需求参数表

图1改造前照片图2改造方案图3改造后照片 3、安全复核 依据原有图纸、挂载现状、运营商新增需求,从水平位移控制标准、挡风面积、折减系数对一般模式和精细化设计方法比较如下。 1)水平位移控制标准 一般模式单管塔水平位移控制标准为塔高的1/40,依据行标报批稿3.1.10条,本项目水平位移控制标准为塔高的1/33。 2)挡风面积 天线及设备挡风面积一般模式通常按原设计取值,精细化设计以实际尺寸为准。本项目两种模式挡风面积如下表。 表3两种复核模式挡风面积比较表

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的建设方案设计

广东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2016-2017年) 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实现全省各部门、各层级、各领域数据共享,有效支撑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建设思路。 围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效能,以支撑全省“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为重点,率先构建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完善专题数据库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形成我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以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为抓手,建立健全共享协同的数据库建设机制;以省政务数据中心为依托,打造系统架构统一、省市分级建设管理、全省共建共享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政府智慧化服务水平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突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优化完善数据提供、维护、共享、使用追溯及监督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向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库应用,提高行政效率。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完善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

制,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电子政务资源,按照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借助政务服务数据库开展行政业务应用,以应用促进共建共享,切实发挥政务数据价值。 ——统一架构、互联互通。结合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各级政府及部门业务应用实际,建立兼容、开放、可扩展的政务服务大数据系统架构,支撑全省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和系统应用,形成“上下左右”互通互联、共享共用的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应用环境。 ——急用先行、保障安全。立足我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业务应用需求,急用先行、由易到难,率先建设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专题数据库并完善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强化数据提供、汇集、共享和应用等的全过程管理,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保护。 (三)主要目标。 到2017年底前,基本建成数据采集能力强、智能分析应用广、开发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较完善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促使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材料简化,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内容 围绕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建设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建设企业情况综合、公共信用信息、文化遗产资源等政务服务专题数据库,以及支撑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库;完善人口、法人、

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建设方案

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建设方案 案例库建设是研究院向智库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建设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是客观总结区域教育改革的典型经验,创新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的重要决策依据;是丰富科研人员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深化调查研究的重要实践途径;是推广院校教育改革经验、扩大院校影响力的重要交流平台。做好案例库建设是一项服务决策、服务研究、服务院校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指导思想 立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需求,以转变科研作风、深化调查研究、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以服务决策、服务研究、服务院校发展为宗旨,以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案例、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分类案例、院校改革与发展案例及专题案例为主要内容,构建健全的组织体系,不断加强统筹规划,创新运行机制,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服务主导职能、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案例库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工作原则 加强整体规划,调动全院力量。案例库建设是今后2-3年全院整体推进的重要工作。各部门从各自职能工作出发,利用媒体资源、学(协)会活动、院校评估、规划布局等渠道全面收集教育改革与发展典型案例,找准定位,发挥实效。 整合战线资源,扩宽获取渠道。案例库建设工作要充分调动战线力量,案例获取上实现研究院搜集与撰写、规划与学(协)会征集相

结合,从不同视角充分挖掘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典型事件与经典案例。 覆盖体系全面,梯次分步推进。案例库建设从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处着手,体系建构覆盖全面,省(市)教育改革发展案例、各级各类院校改革发展案例、重点专题案例层次清晰。在推进案例建设的进程中须区分轻重缓急,由点到面,突出中心工作。 (二)案例采集原则 选材典型性。在案例对象的地区或院校的选择上,要强调和突出代表性和典型性,抓住典型个案。 内容真实性。所选案例一定是真实发生的,经得起推敲、检验,符合客观实际,有关数据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夸大虚报,编写过程中不得掺杂任何个人主观评价。 形式多样性。案例以文字为主,特殊事件、案例可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案例的表现方式。 编写规范性。案例编写要遵循规范的逻辑与体例,避免行文冗余(详见附件1)。 尊重保密性。案例涉及院校或个人隐私的,须经当事单位(人)确认同意,可录入案例库。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2-3年,建设完成具有丰富的案例内容,有序的案例组织、完善的检索手段的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平台,规范、典型案例达500例,不断完善案例开发的长效机制,提升案例研究在服务决策中的应用水平,力争将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打造成全国性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共享中心。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一、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是指结合政府各类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应用系统的接入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需求而构 建的共享数据库,它是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类电子政务共享交换数据的有机管理,并为应用提供相应服务。 在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上网、政务公开、网上行政等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深化,单一的政府机构业务系统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积累的政务信息资源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不足,业务协同困难,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缺乏统一的政务信息管理和服务机制。这些问题的症结之一是缺乏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的政务信息共享库。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国家信息化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主要建设思路的导向正在逐渐形成。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不仅符合电子政务工程整体发展规律,抓住了当前政府最关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电子政务

工程的深化与开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且对推动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提升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不但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公共信息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且各个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专题数据的需求也非常强烈。因此,要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下建立起信息资源基础库,建立起对这个基础库的管理、维护、更新和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数据库能够不断的扩展、完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鲜活性和准确性,为整个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共享库基础功能需求 1)对数据访问下载的支持 共享库系统要为政府用户及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访问和下载信息资源的支撑服务。政府终端用户和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用户身份认证和目录系统授权验证,将数据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提交到共享库系统,共享库系统分析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定位、获取、打包返回给服务调用方。

投资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答案

1、某公司拟投资建设一个生化制药厂。这一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实施计划。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贷款实施计划进度为:第一年20%,第二年50%,第三年30%,第四年项目投产。 (2)建设投资估算。本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的估算额为52150万元,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为4500万元。 (3)建设资金来源。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19740万元,从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年利率为12.36%,按季度计息。 (4)生产经营费用估计。建设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以后,全厂定员为1000人,工资和福利费按照每人每年7200元估算。每年的其他费用为855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估算为189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20000万元,年修理费占年经营成本10%。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36天,现金40天,应付账款30天,存货40天。 问题:(1)估算项目建设期分年贷款利息; (2)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 (3)估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 解: (1)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有效利率= (1+12.36÷4)4-1 = 12.95% 贷款额度: 第一年为:19740×20%=3948(万元) 第二年为:19740×50%=9870(万元) 第三年为:19740×30%=5922(万元) 贷款利息: 第一年为:(0+3948÷2)×12.95% = 255.63(万元) 第二年为:[(3948+255.63)+ 9870÷2] ×12.95% = 1183.45(万元) 第三年为:[(3948+255.63+ 9870+1183.45)+5922÷2] ×12.95% =2359.24(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 255.63+1183.45+2359.24=3798.32(万元) (2)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应收账款= 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0000÷(360÷36)=2000(万元) 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