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

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

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

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

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

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

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

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 —LM 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 —LM 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 —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7.在IS 和LM 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么?

解答: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这是因为IS 和LM 曲线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即IS 曲线离坐标图形上的原点O 较近,当这样的IS 和LM 曲线相交时,交点上的均衡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8.如果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同时均衡或者说一般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解答: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尽管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同时均衡,但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同时均衡,因此,还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使经济达到物价平稳的充分就业状态。

9. 一个预期长期实际利率是3%的厂商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清单,每个项目都需要花费100万美元,这些项目在回收期长短和回收数量上不同,第一个项目将在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第二个项目将在三年内回收125万美元;第三个项目将在四年内回收130万美元。哪个项目值得投资?如果利率是5%,答案有变化吗?(假定价格稳定。)

解答:第一个项目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实际利率是3%,其现值是1201.032

≈113.11(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故值得投资。

同理可计得第二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是1251.033

≈114.39(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也值得投资。

第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为1301.034

≈115.50(万美元),也值得投资。 如果利率是5%,则上面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是:1201.052≈108.84(万美元),1251.053≈107.98(万美元),1301.054

≈106.95(万美元)。因此,也都值得投资。 10. 假定每年通胀率是4%,上题中回收的资金以当时的名义美元计算,这些

项目仍然值得投资吗?

解答:如果预期通胀率是4%,则120万美元、125万美元和130万美元的现值分别是120/1.042≈110.95(万美元)、125/1.043≈111.12(万美元)和130/1.044≈111.12(万美元),再以3%的利率折成现值,分别为:110.95/1.032≈104.58(万美元),111.12/1.033≈101.69(万美元),111.12/1.034≈98.73(万美元)。

从上述结果可知,当年通胀率为4%,利率是3%时,第一、第二个项目仍可投资,而第三个项目不值得投资。

同样的结果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得到:由于年通胀率为4%,实际利率为3%,

因此名义利率约为7%,这样,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为:

120

1.072

120

1.145

≈104.81(万美元);

125

1.073

125

1.225

≈102.03(万美元),

130

1.074

130

1.311

≈99.18(万美元)。

11. (1)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

(2)若储蓄为S=-40(亿美元)+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

(3)求IS曲线并作出图形。

解答:(1)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则当r=4时,i=100-5×4=80(亿美元);当r=5时,i=100-5×5=75(亿美元);当r=6时,i=100-5×6=70(亿美元);当r=7时,i=100-5×7=65(亿美元)。

(2)若储蓄为S=-40(亿美元)+0.25y,根据均衡条件i=s,即100-5r=-40+0.25y,解得y=560-20r,根据(1)的已知条件计算y,当r=4时,y=480(亿美元);当r=5时,y=460(亿美元);当r=6时,y=440(亿美元);当r=7时,y=420(亿美元)。

(3)IS曲线如图14—1所示。

图14—1

12. 假定:

(a)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

(b)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10r;

(c)消费函数为c=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10r。

(1)求(a)、(b)、(c)的IS曲线;

(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b)和(c),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解答:(1)根据y=c+s,得到s=y-c=y-(50+0.8y)=-50+0.2y,再根据均衡条件i=s,可得100-5r=-50+0.2y,解得(a)的IS曲线为y=750-25r;同理可解得(b)的IS曲线为y=750-50r,(c)的IS曲线为y=600-40r。

(2)比较(a)和(b),我们可以发现(b)的投资函数中的投资对利率更敏感,表现在IS曲线上就是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小,即IS曲线更平坦一些。

(3)比较(b)和(c),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小(从0.8变为0.75)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大了,即(c)的IS曲线更陡峭一些。

13. 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

(1)画出利率为10%、8%和6%而收入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

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

(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亿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

(3)画出LM曲线,并说明什么是LM曲线;

(4)若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再画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相比,有何不同?

(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 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

解答:(1)由于货币需求为L=0.2y-5r,所以当r=10,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10亿美元、13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同理,当r=8,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20亿美元、14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当r=6,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30亿美元、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如图14—2所示。

图14—2

(2)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即L=M S,由L=0.2y-5r,M S=m=M/P=150/1=150,联立这两个方程得0.2y-5r=150,即

y=750+25r

可见,货币需求和供给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为

y=1 000,r=10

y=950,r=8

y=900,r=6

……)

(3)LM曲线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即预防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也就是说,LM 曲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根据(2)的y=750+25r,就可以得到LM曲线,如图14—3所示。

图14—3

(4)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则LM′曲线为0.2y-5r=200,即y=1 000+25r。这条LM′曲线与(3)中得到的这条LM曲线相比,平行向右移动了250个单位。

(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 100亿美元,则货币需求L=0.2y -5r=0.2×1 100-5×10=220-50=170(亿美元),而货币供给M S=200(亿美元),由于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所以利率会下降,直到实现新的平衡。

14.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用L =ky-hr表示。

(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

(2)找出k=0.20,h=10;k=0.20,h=20;k=0.10,h=10时LM的斜率的值。

(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4)若k=0.20,h=0,LM曲线形状如何?

解答:(1)LM曲线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即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收

入与利率组合情况。实际货币供给为M

P,因此,货币市场均衡时,L=

M

P,假定P

=1,则LM曲线代数表达式为

ky-hr=M

即r=-M

h+

k

h y

其斜率的代数表达式为k/h。

(2)当k=0.20,h=10时,LM曲线的斜率为

k h=0.20

10=0.02

当k=0.20,h=20时,LM曲线的斜率为

k h=0.20

20=0.01

当k=0.10,h=10时,LM曲线的斜率为

k h=0.10

10=0.01

(3)由于LM曲线的斜率为k

h,因此当k越小时,LM曲线的斜率越小,其曲线

越平坦,当h越大时,LM曲线的斜率也越小,其曲线也越平坦。

(4)若k=0.2,h=0,则LM曲线为0.2y=M,即

y=5M

此时LM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h=0表明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这正好是LM的古典区域的情况。

15.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均为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答:(1)先求IS曲线,联立

c=α+βy

i=e-dr))

得y=α+βy+e-dr,此时IS曲线将为r=α+e

d-

1-β

d y。

于是由题意c=100+0.8y,i=150-6r,可得IS曲线为

r=100+150

6-

1-0.8

6y

即r=250

6-

1

30y或y=1 250-30r

再求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故货币市场供求均衡时得

150=0.2y-4r

即r=-150

4+

1

20y或y=750+20r

(2)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得到,即

y=750+20r))

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习题集(精心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 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 1. 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 A 出现于1936年 B 涉及垄断问题 C 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D 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 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供给 二、判断 1. 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 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 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 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 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 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 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 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 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 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14. 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15. 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 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 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18. 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变动。 三选择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 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

(完整版)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 1—1—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体经济单位 B 、国民经济 C市场 D 、一般均衡问题 答案:A 1—2—1 其它条件不变时,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答案:B 1—2—2 其它条件不变时,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替代品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替代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替代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替代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答案:A 1 —2—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的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 单位,则该商品的需求总量变化为 A、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答案:B 1 —2—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的下降,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该商品的需求总量变化为 A、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答案:C 1—2—5 其它条件不变时, 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导致该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答案:B 1—2—6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A、需求增加B 、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答案:C 1—2—7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A、供给增加B 、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供给量减少 答案:D 1—2—8 消费者偏好与商品需求按 A、同方向变动 B 、同方向不同比例C 、反方向变动D 、反方向同比例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复习题 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印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3% 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一 问题和应用一 1、大量经济统计数字定期公布,包括GDP、失业率、公司收益、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贸易结余。GDP是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失业率是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公司利润是所有制造企业税后会计利润,它暗示公司一般的财务健康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的平均价格,它是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贸易结余是出口物品与进口物品之间的价差。一 2、每个人的增值是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原材料的价值。因此,农夫增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值是2美元,面包店的增值是3美元。GDP就是总的增值,即为6 美元,它正好等于最终物品的价值。一 3、妇女与她的男管家结婚,GDP减少量等于男管家的工资。这是由于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人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十八章--习题答案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1.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解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因为摩擦性失业源于信息成本。所以加快劳动市场信息的流动可以减少摩擦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 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解答:不能。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自然失业。 3.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解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影响自然失业率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 4. 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解答: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货膨胀率不太高、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被称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的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 5.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解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得快,则企业的收益将比它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其二,通货膨胀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使债务人获利。 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可以通过各种情况来说明,这里只说明两种主要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刺激产出水平提高。温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假设总需求增加,经济复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由此扩大了企业的利润。利润的增加就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这种情况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后果会被因更多的就业、产出的增加而获得的收益所抵消。例如,对于一个失业工人来说,他可能在通货膨胀条件之下得到就业机会。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6. 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 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 和。 3.国内生产净值: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扣去资本消 耗的价值。 4.国民收入: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 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5.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除去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是人们可以直接 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7.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8.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选择题 BCACB CBCAB 。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NDP=GDP-折旧。 .从支出的角度,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属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并没有相应的新价值被创造;从收入的角度,这笔救济金也并不属于劳动创造的要素 收入。因此不能计入GDP中。 .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C属于存货投资。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 判断一个变量是流量还是存量,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可以相加。 .GDP是包括折旧的,所以其中的投资表示的是总投资而非净投资。 .要素收入主要表现为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股票分红属于公司利润。 .净投资=总投资—折旧。 .第六年的名义GDP=第六年的价格×第六年的产量=2第一年的价格×第一年的产量=第一年的名义GDP=×500=1400。 三、判断题 √√√√××× 1.√.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并未通 过市场来销售,所以不应记入GDP。 2.√.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 3.√. 用收入法核算GDP,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要素收入主要表现为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4.√.自己房屋以虚拟租金记入GDP主要考虑的是机会成本的问题。 5.×.名义GDP上升的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实际GDP应该是上升的。 6.×. 收入法之“收入”,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而非最终收入。个人从公司债券中获得的利息被视为要素报酬的一种,而政府公债利息属转移支付,属国民收入的再分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解答

微观经济学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 X) 1.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2.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 3.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 4. 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 5.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 X) 6.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 7.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 X) 8.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 9.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 10、在一个国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11. 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 1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13. 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优均衡。 (√) 14.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 15.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 X) 16.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17. 需求弹性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变化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反应程度 (√) 18. 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X) 19.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X) 20.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 21. 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 (√) 22.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 (√) 23. 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

高鸿业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必看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总值 (3)国民收入 (4)消费倾向 (5) 平均消费倾向 (6) 边际消费倾向 (7)平均储蓄倾向 (8) 边际储蓄倾向 (9)资本边际效率 (10)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11) 投资乘数 (12)加速原理 (13)IS曲线 (14) LM曲线 (15)均衡国民收入 (16)总需求 (17)总需求函数 (18)总供给 (19)总供给函数 (20)失业 (21)摩擦性失业 (22)结构性失业 (23)周期性失业 (24)奥肯定律 (25)充分就业 (26)通货膨胀 (27)菲利普斯曲线 (28)滞胀 (29)经济增长 (30)经济周期 (31)倾销 (32)外汇 (33)汇率 (34)国际收支 (35)经济政策 (36)财政政策 (37)自动稳定器 (38)货币政策 (39)证券 三、单项选择题 C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 有形产品 B 无形产品 C 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 D 不能确定 D2、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那一项的市场价值() A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B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B3、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 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C 国民 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D 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 B4、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 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 当年生产的汽车 C 某人去年 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 D 某汽车生产商当年计划的而明年生产的汽车 C5、“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 一定是对的 B 一定是不对的 C 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 以上全对 D6、下列哪一项计入GNP()

宏观经济学答案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瞧就是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却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 解答:两者之间得区别在于: (1)研究得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得单个经济主体得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得运行规律与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得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价格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价格机制得运行展开得,而宏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得决定展开得。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得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得目得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得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得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得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得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得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得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得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得分析与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就是宏观经济学得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得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得基础上。由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得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瞧就是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得角度瞧,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就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得那个厂商得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得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就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与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得区别不就是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而就是根据产品就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就是中间产品还就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就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与面包究竟就是最终产品还就是中间产品。瞧起来,面粉一定就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就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就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就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就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与存量得联系与区别,财富与收入就是流量还就是存量?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得某种经济变量得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得某种经济变量得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就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就是存量,收入就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得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得利息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4.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 )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下列问题( C )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7.下列各项中(C )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8.下列命题中( C )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 000美元 9.下列( B )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 C、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 D、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 10.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 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3)总量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第二章 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答: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非税性支付2.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计算时使用的价格不同。实际GDP反映了真实的经济水平面,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因此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和分析题汇总

简答题 1、需求、供给的决定因素。 (1)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①消费者的收入;②消费者的偏好;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者的预期、政府政策等。 (2)供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①生产技术水平;②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预期、政府政策等。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联系与区别。 (略) 3、分别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 基数效用论者提出商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其推导需求曲线的基础。他们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此,消费者对每一增加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是递减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由此而来。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MU/P=λ。又知道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同时λ不变,因此商品需求价格要同比例MU的递减而递减,也可以推导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是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起来。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组合的价格给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点上。均衡条件MRS12=P1/P2. 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得到价格-消费曲线。再将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统一坐标平面内,即可得到需求曲线。 4、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略) 5、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都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自行作图,解释之)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此特征表示,无差异曲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6、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略) 7、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不变并不矛盾,为什么? 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是两个概念,是不矛盾的,因为:(1)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例如,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一倍,产量也将增加一倍,这里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是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等比例变化。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说的是在短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当要素组合超过一定比例时,出现的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的情况。 (2)在单个生产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下,如果成比例的扩大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也会递增。 所以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不是一回事,也并不矛盾。 8、等产量线的斜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关系。 先说明等产量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等产量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在说明等产量线的斜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关系。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厂商用一种要素投入替换另一种要素投入而使产量不变的必要替代比例,即厂商生产的内部约束。说明厂商可以通过对两种要素之间的相对替代来维持既定的产量水平。 对于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也称为线性生产函数,它的等产量线是一条直线。对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也称为里昂希夫生产函数,它的等产量线是L型的。 9、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1. 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 (1) 在表1中填空 (2) 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 线和MP L 曲线. (3)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2. (4)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 AVC 曲线和MC 曲线. (5)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4)

(5)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MC 和边际产量MP L 两者的变动方 向是相反的.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 系:当总产量TP L 下凸时,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 曲线和AVC 曲线的交点与MP L 曲线和AP L 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2.下图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请分别在Q1和Q2的 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 解: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是SAC 1和SAC 2以及SMC 1和SMC 2. SAC 1和SAC 2分别相切于LAC 的A 和B SMC 1和SMC 2则分别相交于LMC 的A 1和B 1.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 O MC Q LMC SMC 1 SAC 1 SAC 2 SMC 2 LAC A 1 B 1 Q 1 Q 2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A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 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 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A.产出;C.就业; 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C.微观效率低下。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4章【圣才出品

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2.1 复习笔记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标还有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及贸易赤字的变动、利率等。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现代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于1936年出版后才正式形成的。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一个个具体商品的价格和产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这里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表示,产出水平用货币衡量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表示。

具体而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是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通过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其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其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3.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因而不能像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要用总量分析方法,即从个量分析的加总中引出总量的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运用经济加总法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宏观分析中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大部分是加权平均加总)而得到,因为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2)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可见,尽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