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第七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合集下载

工程水文学(判断)练习题库及答案

工程水文学(判断)练习题库及答案

工程水文学(判断)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流域的设计面雨量大于流域中心的设计点雨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枯水预报中的退水曲线法与前后期径流量相关法,预报的流量值是有差别的,预见期越长其差别越明显。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流域最大蓄水量Wm 与流域土壤最大缺水量Im 在数值上相等,概念相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推理公式法中的汇流参数 m,是汇流速度中的经验性参数,它与流域地形、地貌、面积、河道长度、坡度等因素有关,可由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求得。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推求某一流域的设计洪水,就是推求该流域的设计洪峰和各历时设计洪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同一设计频率情况下,入库设计洪水比坝址设计洪水洪峰增大,峰现时间提前。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由于校核洪水大于设计洪水,因而校核洪水控制了水工建筑物的尺寸。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可降水量是指垂直地平面的空气柱中的全部水汽凝结后在气柱底面上形成的液态水深度。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 0 与 1 之间。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纳希瞬时单位线 u(0,t)的参数k 减小时,u(0,t)的洪峰减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水位就是河流、湖泊等水体自由水面线的海拔高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对同一流域,降雨一定时,雨前流域土壤蓄水量大,损失小,则净雨多,产流量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当设计代表站具有长系列实测径流资料时,枯水流量可按年最小选样原则,选取一年中最小的时段径流量,组成样本系列。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根据流域特征和降雨特征,由综合单位线公式求得单位线的要素或瞬时单位线的参数,而后求得单位线,称综合单位线法。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 ]。

A、代表性分析B、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C、插补展延洪水资料D、选择设计标准正确答案:B2、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 x 、Cv、Cs 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 ]。

A、xB、CvC、CsD、Cv 和Cs正确答案:A3、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水生植物影响时,在水生植物生长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A、呈逆时绳套状B、上抬C、下降D、呈顺时绳套状正确答案:C4、用经验法(Pa,P=KIm)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 Pa,P 时,在湿润地区设计标准愈高,一般[ ]。

A、K 愈大B、K 愈小C、K 不变D、K 值可大可小正确答案:A5、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 [ ] 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正确答案:C6、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fc ,则此时下渗率f 为[ ]。

A、f = iB、f < fcC、f = fcD、f > i正确答案:C7、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正确答案:A8、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以前很长的时期内C、某一时刻D、预见期内正确答案:D9、用马斯京根法作洪水预报,当计算时段t = 2kx ( k , x 为该法的两个参数)时预见期为[ ]。

工程水文学 第7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工程水文学 第7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七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直接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 (2)第三节间接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 (7)第四节设计暴雨时空分配的计算 (9)第五节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11)第六节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 (15)小结 (26)课前指导课程要求要求学员建立设计暴雨的基本概念,掌握设计面暴雨量推求及设计暴雨时空分配的计算方法,认识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以及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基本原理。

课时安排共需6个课内学时,12 个课外学时课前思考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的关系设计暴雨的时空分配计算与设计洪水有何不同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为什么要单独考虑学习重点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方法难点北京水科院推理公式的应用知识点设计暴雨的定义暴雨资料的收集、审查与统计选样设计面暴雨量推求的方法设计暴雨时空分配的计算设计Pa的计算小流域设计洪水的特点小流域设计暴雨计算方法北京水科院推理公式的应用第一节概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

在实际工作中,中小流域常因流量资料不足无法直接用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而暴雨资料一般较多,因此可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特别是:(1)在中小流域上兴建水利工程,经常遇到流量资料不足或代表性差的情况,难于使用相关法来插补延长,因此,需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2)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径流形成的条件发生显著的改变,破坏了洪水资料系列的一致性。

因此,可以通过暴雨资料,用人类活动后新的径流形成条件推求设计洪水。

(3)为了用多种方法推算设计洪水,以论证设计成果的合理性,即使是流量资料充足的情况下,也要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4)无资料地区小流域的设计洪水,一般都是根据暴雨资料推求的。

(5)可能最大降水/洪水是用暴雨资料推求的。

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内容有:(1)推求设计暴雨。

根据实测资料,用统计分析和典型放大法求得。

(2)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由求得的设计暴雨,利用产流方案推求设计净雨过程,利用流域汇流方案由设计净雨过程求得设计洪水过程。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答卷附标准答案 (1)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答卷附标准答案 (1)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答卷附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对放大后的设计暴雨过程()。
A.需要进行修匀
B.视典型暴雨变化趋势而定
C.用光滑曲线修匀
D.不需要进行修匀
答案:D
2.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C.指数分布型
D.对数分布型
答案:A
5.某站30年实测洪水系列中有一特大洪水,在进行频率计算时没有进行特大洪水处理,设计洪水计算结果将会()。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三者都有可能
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6.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中包含的统计参数分别是()。
答案:错误
17.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所指定的各种设计标准的洪水称为设计洪水。
答案:正确
18.分期设计洪水的选样采用年最大值法。
答案:错误
19.雨量筒可观测到一场降水的瞬时强度变化过程。
答案:错误
20.用等雨深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小的小流域。
答案:错误
A.预见期内
B.某一时刻
C.任一时期内
D.以前很长的时期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A.重力水
B.薄膜水
C.毛管水
D.吸着水
答案:A
4.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规定,水文频率曲线的线型一般应采用()。
A.皮尔逊Ⅲ型
B.正态分布型
A.离势系数
B.方差
C.均值

郑大工程水文学(05-19)简答题及答案

郑大工程水文学(05-19)简答题及答案

1、 展延年径流系列的关键是选取参证变量,简述参证变量应具备的条件? 答:(1)参证变量与设计变量在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2)参证变量与设计变量有一段相当长的平行观测资料,以便建立相关关系;(3)参证变量必须具有长期的实测资料,以便展延设计站系列使之符合代表性的要求。

2、 何为前期影响雨量?如何计算?计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前期影响雨量a P 是反映本次降雨之前流域土壤干湿程度的一种指标,因此对本次降雨的产流量将产生重要影响。

a P 一般按下式计算:,1t ,=K ()a ta t t P P P 且 ,1a t m P W其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流域蓄水容量m W ;(2)由蒸发资料和m W 确定土壤含水量消退系数t K ;(3)由降雨P 、m W 和t K 按上式计算,1a t P3、 试述设计洪水推求的途径及其适用条件?答:(1)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当设计断面有足够的实测流量资料时,可用水文统计原理直接由流量系列推求设计洪水。

(2)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当设计断面流量资料不足,但是有比较好的雨量资料时,可根据径流形成原理,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再由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

(3)地区综合法推求设计洪水。

当设计流域缺乏降雨-径流资料时,可根据水文地区变化规律采用该办法推求设计洪水。

4、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有何作用?答:(1)规划设计阶段。

为规划设计工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等水文数据;(2)施工阶段。

为施工设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为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水文预报;(3)运行管理阶段。

提供各类水文预报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

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提供新的情况下的设计水文数据。

5、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实质:认为样本的经验分布反应了总体分布的一部分,因此可用配线法推求总体分布。

方法步骤:(1)将实测资料由大到小排列,计算各项的经验频率,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点距(纵坐标为变量的取值,横坐标为对应的经验频率)(2)选定水文频率分布线(一般选择皮尔逊Ⅲ型)(3)先采用矩法和其他方法估计出频率曲线参数得初估值X、vC,而s C凭经验初选为vC的某一倍数;(4)根据拟定的X、vC和s C,查书上附表,计算p x值。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课件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课件

最 大 1日 最 大 3日 最 大 5日 最 大 7日
EX= 90.7 EX=151.7 EX=186.6 EX=224.0
CV= 0 . 4 4 CV= 0 . 4 1 CV= 0 . 4 1 CV= 0 . 4 1
CS /CV=4.0 CS /CV=4.0 CS /CV=4.5 CS /CV=4.5
(3)利用点面关系将设计点雨量转换成设计面雨量 根据设计流域面积F在Xf /X0~f 线上查出(Xf /X0) F , 则XF,P=X0,P* (Xf /X0) F
9.3 设计暴雨时空分配的计算
一、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 1、典型暴雨的选择和概化 原则: 能够反映设计地区的暴雨特性; 雨量大,强度大,雨峰偏后。
9.1 概述
一、采用设计暴雨的原因 (1)流量资料较短时,直接推求设计洪水有困难。 (2)直接法和间接法相互检验洪水是由暴雨产生的(为主要条
件),从本质上讲由洪水资料直接推求洪水,与由暴雨资料间接推 求,两者应该是一致的。
(3)暴雨资料相对较长,受人类影响较小,为间接法提供了 可能。
若流量资料充分,一般多用流量资料,其可靠性较高
2、方法 主要有:经验公式法、推理公式、综合单位线及流域 水文模型等。主要介绍:推理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验公式。
二、小流域设计暴雨
不考虑暴雨在流域面上的不均匀性,以点代面。
1、X24h,P的计算
(1)由X1d,P 推求X24h,P X24h,P=h.X1d,P
h=1.1~1.2
(2)用X24h的参数等值线图 先查出X24h的参数(均值、CV 和CS /CV 值)。再计算:
时的频率曲线突变的情况,否则要调整; (3)对所有点据总体拟合最优。

工程水文学14

工程水文学14

2、无资料情况下设计雨量时程分配的推求 ? 借用邻近暴雨特性相似流域的典型暴雨过程; ? 或引用典型概化雨型(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例7—1】某流域已求得p=1%的最大1日, 3日设计面雨量P1,p=250mm ,P3,p=460mm 。 流域所在地区的概化雨型如表7—1中的分 配百分比,试求设计暴雨的时程分配。
P=1%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表
日程
X1,p占百分比(%)
100
100
X3,p- X1,p占百分比(%)
45
55
100
各日时段数(△t=6h)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2
各时段占雨量百分比(%) 15 20 44 21 9.3 17.5 54 19.2 15 20 44 21 300
Pp ? Kp P
(二)暴雨点面关系 1、定点定面关系 ? 一年多次法选样; ? 绘制点~面平均雨量的相关图。
定点定面相关图
P0
PF
α =PF/P0
2、动点动面关系
α
? ? P面
P0
F(km 2)
某地区暴雨中心点面关系曲线示意图
α
αi Fi
7d
3d 1d
F(km 2)
以暴雨历时为参数的暴雨点面关系示意图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包含3个主要环节: 设计暴雨计算
产流计算
汇流计算
输入 暴雨 资料
设计 暴雨
设计暴雨
计算
流域 产流
设计净雨
计算
流域
汇流 计算
输出
设计 洪水
本章的主要内容
(1) 推求设计暴雨 (2)推求设计净雨 (3)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7-2 设计暴雨的推求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

Rp.t (5) 0 0 0.07 0.13 0.51 1.10 0 11.15 26.73
Wt (6) 18.93 17.38 16.06 17.80 20.65 29.11 41.36 38.81 89.70
备注
(7)
Wm=120 mm Kw,t=1.0 Wt为一 日开始 时蓄水 量(mm )5月14 日开始 时 18.93m m,是 由前面 计算得 到的
NCWU
NCWU
月.日 (1) 5.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Pt (2) 0 0 3 4.2 10.3 15.1 0 63.2 56.8
Ew.t (3) 9.8 9.1 8.9 8.2 7.7 7.2 7.4 3.6 3.2
Et (4) 1.55 1.32 1.19 1.22 1.33 1.75 2.55 1.16 2.39
NCWU
两时段降雨: P1=49mm P2=81mm
(130mm)
降雨开始时: Pa=60mm 由 P1=49mm,查 得R1=20.0mm。
(49mm)
由 P1 +P2=130mm, 查得R1+R2=80.0mm。 则第二时段净雨为 R2=80-20=60mm
NCWU
二 P+Pa~R两变量相关图法
第7章流域产汇流计算
研究对象:
从定量上研究降雨形成径流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流 域的产流计算和汇流计算。产流计算主要研究流域上降雨扣除 植物截留、下渗、填洼等损失,转化为净雨过程的计算方法。 汇流计算主要研究净雨沿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并经河网汇集 形成流域出口断面径流过程的计算方法。
研究目的:
研究的流域产汇流计算是工程水文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 方法之一,是以后学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降雨径流预 报等内容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定点定面关系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 用所求得的各时段设计点暴雨量,乘以相应的点 面折减系数,就可得出各种设计时段设计面暴雨量。
(2)动点动面关系
以暴雨中心点面关系代替定点定面关系:
以流域中心设计点暴雨量及地区综合的暴雨中心 点面关系去求设计面暴雨量。
某地区3天暴雨点面关系图
第三节 设计暴雨时、空分配计算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 设计洪水
二、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主要内容:
1. 推求设计暴雨 根据实测暴雨资料,用统计分析和典型放大法求 得。
2. 推求设计净雨 由求得的设计暴雨,利用产流方案推求设计净雨。
3.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利用流域汇流方案由设计净雨过程推求设计洪水 过程。
基本假定: 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同频率。
②代表性 与邻近地区长系列雨量或其他水文资料,以及
本流域或邻近流域实际大洪水资料对比分析。
③一致性 通过统计与成因两方面进行。不同类型暴雨分别考 虑。
⑶暴雨资料的统计选样 选定面雨量计算方法
计算每年各次大暴雨 的逐日面雨量
选定不同 统计时段
1、3、7、 15、30日
统计逐年不同 时段年最大面雨量
年最大值法
资料十分缺乏地区:
可查各省区水文手册中的各时段年最大暴雨量均 值及CV等值线图。
2.设计面暴雨量的计算
利用点面关系折算: 定点定面关系、动点动面关系。
(1) 定点定面关系法 ①定点定面关系的建立
固定点:长系列资料的雨量站(流域中心或附近) 固定面:设计流域。
折减系数:
设计计算采用折减系数求:
选若干次大暴雨,求出若干个某时段暴雨量的α0 值,加以平均,作为点面折减系数。
⒋地面净雨、地下净雨的划分 ⑴划分原理
蓄满产流只有在包气带蓄满后才产流,此时的 下渗率为稳定下渗率fc 。根据产汇流理论,利用下 式可将各时段净雨h(等于径流R )划分为地面净雨 、地下净雨:
fct
h fct
hg h
h fct
hs hhg
其中:பைடு நூலகம்
h p
fct hg
h
h fct
h fct
hs hhg 其中:
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W0 )
在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最常用的是P~ W0 ~R 三变量相关图。
P~ W0 ~R三变量相关图各变量计算
(1)流域平均雨量计算:
①算术平均法 ②垂直平分法(泰森多边形法) ③等雨量线法
⑵ 径流深计算
需要分割流量过程线 :
一次洪水 流量过程
地面径流
表层流径流 地下径流
(mm)
100% 303
X3P-X1P 91mm
典型分配比 设计雨量
(mm)
40%
60%
36
55
X7P-X3P 91mm
典型分配比 设计雨量
(mm)
30% 27
33% 37% 0% 30 34 0
设计暴雨过程(mm) 27 30 34 0 36 303 55
最大24h设计及典型暴雨的时程分配见下表:
退水曲线法: 退水曲线;流域蓄水量的消退过程线,取多次洪水的 退水部分综合确定。 。
Q(m3/s)
取多次洪水的退水 部分绘于透明纸上, 沿时间轴平移,使尾 部重合,作外包线。
t(h)
流域地下水退水曲线确定示意图
Q(m3/s)
B
H
P(t)
C A
FF G
I
D t(h)
③径流深计算: 兰色的面积(ABCDFA):
2. 缩放典型过程,计算设计暴雨的时程分配
例7-3:某流域百年一遇各种时段暴雨量如 下表:
各时段设计雨量
时段(d)
1
3
7
设计面雨量xtP(mm)
303
394
485
选定的典型暴雨日程分配和设计暴雨分配计 算见下页表:
暴雨日程分配(同频率法)
时段(日)
1
2 3 45 6 7
X1P 303mm
典型分配比 设计雨量
损失=降雨-径流
流域实际蓄水量在0~ Wm之间变化。湿润地区
80~140mm。
消退系数K:
消退系数综合反映流域蓄水量因流域蒸散发而减 少的特性。
流域蒸散发取决于: ①流域蒸散发能力, ②流域供水条件,即流域蓄水量。
计算公式:
K 1 Em Wm
流域蒸发能力: Em=βE0:
例7-4: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Wm=100mm) Wm
实际上: 一般是求出流域各站的设计点暴雨,绘制设计点 暴雨量等值线图,插值出流域中心的设计点暴雨量。
设计点雨量频率计算过程:
⑴选样 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特大值问题:
资料系列插补展延问题: 一般不宜采用相关法 。规范建议: ①距离较近时: ②一般年份: ③大水年份缺测: ④大水年份缺测: ⑤与洪水峰量关系较好时:
2、面降雨量资料的插补展延
利用近期雨量:
X多
X少
1950
1960
1970
1980
3、特大值的处理
系列中是否含有特大暴雨直接影响系列的代表性。
一般暴雨变幅不很大,若不出现特大暴雨,统计 参数均值、Cv往往会偏小,但加入特大暴雨,未作特 大暴雨处理,又会使统计参数偏大。
例7-2 :福建长汀县四都站,根据1972年以前最
4、面雨量频率计算 适线法: 经验频率(期望值公式)、线型(P-Ⅲ型)。
Cv>0.6,Cs≈3.0Cv;Cv<0.45,Cs≈4.0Cv 一般地区Cs≈3.5Cv。
5、设计面暴雨量计算成果合理性检验 ①比较统计参数,随面积增大而逐渐减小。 ②直接法计算结果与间接法计算结果比较。 ③与邻近地区的特大暴雨历时、面积、雨深资料比较。
时间 (月、日)
6.3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 8.18 8.19 8.2 8.21 8.22 8.23 8.24 8.25
某流域不同时段年最大雨量统计表
A站 5.3 50.4
点雨量 B站
26.6
C站 0.2 25.3
面平均 雨量 1.8 34.1
例7-5:某流域一次降雨径流过程,利用三变量相
关图求得各时段产流量如下表,分割流量过程线得总 径流量、地下径流量118.1mm、38.1mm,推求稳定下 渗率 f c。
资料要求: 雨量站多、分布较均匀、各站又有较长期的同期 资料,能求出比较可靠的流域平均面雨量。
1、资料的收集、审查与暴雨资料的统计选样
⑴资料的收集 来源 :主要为雨量站网观测资料。
注意强度特大暴雨。
⑵暴雨资料的审查
资料类型: 日雨量资料、自记雨量资料、分段雨量资料。
①可靠性: 重点:特大或特小雨量观测记录。
大一日雨量系列计算: x 1 日 1m 0,2 m C v 0 .3,C 5 s 3 .5 C v
据此求得:
xp0.01%33m2m
(1)特大值的判断
经验频率点据明显偏离曲线。模比系数大,暴雨 的量级突出。
河北:63.8,河南:75.8,内蒙:77.8.
(2)特大值重现期的确定
一般认为,当流域面积较小时,流域平均面雨量 的重现期与相应洪水重现期相近。
样本
例7-1 : 某流域有3个雨量站,分布均匀,可按算术平均 法计算面雨量,统计某一年份不同时段雨量。
过程: ①计算该年份逐日面降雨量 ②采用年最大值法统计不同时段降雨量。
时段选取:
对于大、中流域的暴雨统计时段:我国一般取1、 3、7、15、30日,其中1、3、7日暴雨是一次暴雨 的核心部分,直接形成所求的设计洪水 部分,而 统计更长是为了分析计算起始时刻的流域蓄水量。
一、设计暴雨时程分配的计算 方法: 典型暴雨同频率控制缩放。
1. 典型暴雨的选择和概化 原则: ①代表性 出现次数较多,分配形式接近多年平均和常遇 情况,雨量大、强度大。
②对工程安全较不利
暴雨核心部分偏后,形成的洪峰也偏后,对工 程安全影响较大的暴雨过程。
在缺乏资料时,可引用水文手册中的按地区总 综合概化的典型雨型。
P~Pa~R三变量相关图:
⒊三变量相关图的应用:
两时段降雨
P1=49mm P2=81mm
降雨开始时
Pa=60mm 由P1=49mm,查得
R1=20.0mm 由P1 +P2=130mm,查得
R1+R2=80.0mm
则第二时段净雨
R2=80-20=60mm
降雨径流相关图也可简化为P + Pa ~R 关系: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示意图 设计暴雨
产流方案
河网
设计净雨
汇流方案 出口
设计洪水过程线 Q(t)
第二节 设计面暴雨量的推求 设计面暴雨量: 指设计断面以上流域的设计面暴雨量。
计算方法:
⒈设计面暴雨量的直接计算 ⒉设计面暴雨量的间接计算
一、设计面暴雨量的直接计算
方法: 直接选取每年指定统计时段的最大面暴雨量,进 行频率计算求得指定时段设计面暴雨量。
二、设计面暴雨量的间接计算
资料情况: 雨量站稀少、或观测系列甚短,或同期观测资 料很少甚至没有,无法直接求得设计面暴雨量。
方法: 先求流域中心的设计点暴雨量,然后通过暴雨点 面关系,求相应的设计面暴雨量。
1、设计点雨量的计算
设计点雨量是要推求流域中心的设计点暴雨量。
资料情况允许: 如果流域中心或附近有雨量站,且有长系列观测 资料,可采用频率计算方法直接计算。
⑶ 分割洪水过程求地面、地下径流
洪水过程中割除了基流和前期洪水的退水部分 即为次洪水的径流过程。
本次洪水 径流过程
地面径流 表层流径流 地下径流
直接径流 (地表径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