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选修2-2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好经典)

最新选修2-2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好经典)
最新选修2-2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好经典)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证明单元测试题

《几何证明》章节测试 (全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命题: 甲:没有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乙:斜边及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 (A)甲、乙都是真命题(B)甲、乙都是假命题 (C)甲是假命题,乙是真命题(D)甲是真命题,乙是假命题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有() 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②线段上任一点到垂直平分线两端距离相等;③经过线段中点的直线只有一条;④点P在线段AB外且PA=PB,过P作直线MN,则MN 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⑤过线段上任一点可以作这条线段的中垂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是( ) A.三条中线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中垂线的交点 4.线段外有两点 (在同侧)使,,, ,则=( ) A.90° B.100° C.110° D.120° 5. 如图,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交于, 则图中60°的角共有(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6.在中,,是的平分线,,垂足为, 的周长等于().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7.命题是由和组成的; 8.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AB,C D AB CA CB =DA DB =80 ADB ∠= 10 CAD ∠=ACB ∠ ABC ?90,30, ACB A AC ∠=∠=AC E AB D ABC ?90 ACB ∠=, AC BC =AD BAC ∠DE AB ⊥E DBE ? AB AC AD AD CD +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观察下列数的特点1,2,2,3,3,3,4,4,4,4,…中,第100项是() A.10B.13C.14D.100 2.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形地面砖块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五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块. A.21 B.22 C.20 D.23 3.右边所示的三角形数组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现的, 称为杨辉三角形,根据图中的数构成的规律,所表示的数是() A.2 B.4 C.6 D.8 4.观察图中的图形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 5.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A.“若,则”类推出“若,则” B.“若”类推出“ ” C.“若”类推出“ (c0)” D.“ ”类推出“ ” 6.凡自然数都是整数,而4是自然数,所以,4是整数。以上三段论推理() A.正确B.推理形式不正确

C.两个“自然数”概念不一致D.两个“整数”概念不一致 7.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8.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的两边AB,AC 互相垂直,则AB2+AC2=BC2”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 两两相互垂直,则可得” () A.AB2+AC2+AD2=BC2+CD2+BD2 B. C.D.AB2AC2AD2=BC2CD2BD2 9.设a,b,c三数成等比数列,而x,y分别为a,b和b,c的等差中项,则() A.1 B.2 C.3 D.不确定 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时,假设的内容应是()A.B. C. D. 二、填空题: 11. 经计算得,,,,,推测,当时, 12.数列的前几项为2,5,10,17,26,……,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3.若数列的通项公式,记,试通过计算的值,推测出= 14.从中,可得到一般规律为(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

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kuān kuòzhújiàn shàshíàn zhào nài xīn yúkuài ào mìxīn xiān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祭(______)邸(______)熏(______)汴(______) 蔡(______)抵(______)墨(______)咔(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得意(_____)(_____)迫(_____)及(_____) 一如(_____)(_____)推(_____)而(_____) 巴迪______地想把自己写的诗给父亲看。 2.我之所以坚持写作,是因为母亲_____地鼓励我。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因为……所以……无论……都……

宁可……也不……一……就…… 1. 八儿(______)进灶房,(______)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像是正在呻唤的东西。 2.(______)妈妈说到上灯以后才能吃,(______)心急的八儿听了妈妈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3.(______)遇到什么困难,他(______)不灰心,终于试验成功了。 4.妈妈(______)自己吃再大的辛苦,(______)让孩子受半点委屈。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色的小蝴蝶停落在客人身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肯努力,什么事都能做成,(改为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儿子的礼物 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用自己劳动报酬买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就是我平时最喜欢却舍不得买的那种。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的表情。 儿子二十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他在一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5)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2014·北京卷] 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A.2人B.3人C.4人D.5人 答案:B 2.[2014·北京卷] 对于数对序列P:(a1,b1),(a2,b2),…,(a n,b n),记 T1(P)=a1+b1,T k(P)=b k+max{T k-1(P),a1+a2+…+a k}(2≤k≤n), 其中max{T k-1(P),a1+a2+…+a k}表示T k-1(P)和a1+a2+…+a k两个数中最大的数. (1)对于数对序列P:(2,5),(4,1),求T1(P),T2(P)的值; (2)记m为a,b,c,d四个数中最小的数,对于由两个数对(a,b),(c,d)组成的数对序列P:(a,b),(c,d)和P′:(c,d),(a,b),试分别对m=a和m=d两种情况比较T2(P)和T2(P′)的大小; (3)在由五个数对(11,8),(5,2),(16,11),(11,11),(4,6)组成的所有数对序列中,写出一个数对序列P使T5(P)最小,并写出T5(P)的值.(只需写出结论) 解:(1)T1(P)=2+5=7, T2(P)=1+max{T1(P),2+4}=1+max{7,6}=8. (2)T2(P)=max{a+b+d,a+c+d}, T2(P′)=max{c+d+b,c+a+b}. 当m=a时,T2(P′)=max{c+d+b,c+a+b}=c+d+b. 因为a+b+d≤c+b+d,且a+c+d≤c+b+d,所以T2(P)≤T2(P′). 当m=d时,T2(P′)=max{c+d+b,c+a+b}=c+a+b. 因为a+b+d≤c+a+b,且a+c+d≤c+a+b,所以T2(P)≤T2(P′). 所以无论m=a还是m=d,T2(P)≤T2(P′)都成立. (3)数对序列P:(4,6),(11,11),(16,11),(11,8),(5,2)的T5(P)值最小, T1(P)=10,T2(P)=26,T3(P)=42,T4(P)=50,T5(P)=52. 3.[2014·福建卷] 若集合{a,b,c,d}={1,2,3,4},且下列四个关系: ①a=1;②b≠1;③c=2;④d≠4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a,b,c,d)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6 解析:若①正确,则②③④不正确,可得b≠1不正确,即b=1,与a=1矛盾,故①不正确; 若②正确,则①③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a≠1,b≠1,c≠2,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2,c=1,d=4或a=2,b=3,c=1,d=4. 若③正确,则①②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②不正确,得b=1,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1,c=2,d=4; 若④正确,则①②③不正确,由②不正确,得b=1,由a≠1,c≠2,d≠4,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2,b=1,c=4,d=3或a=3,b=1,c=4,d=2或a=4,b=1,c=3,d=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为6. 3.[2014·广东卷] 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满足S n=2na n+1-3n2-4n,n∈N*,且S3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九章《几何证明》测验卷

八年级第十九章《几何证明》单元测试卷 【此试卷由梅陇中学唐丽娟老师提供】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2分,共28分) 1、真命题的逆命题 是真命题。(填“一定”或“不一定” ) 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的度数是 3、在Rt △ABC 中,∠C=90°,∠A=30°,BC=20cm ,那么AB= cm 。 4、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cm ,那么两直角边的和 为 cm 。 5、在△ABC 中,∠C=90°,CD 是中线,∠BCD=15°,那么∠A=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在等腰△ABC 中,腰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G ,已知AB=10cm ,△BGC 的周 长为17cm ,那么底边BC = cm 。 7、在Rt △ABC 中,∠C=90°,BD 平分∠ABC 交AC 于D ,且AC=10,AD:DC=3:2,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 8、在Rt △ABC 中,两锐角比为1:2,斜边与较小直角边的和为21cm ,那么斜边 的长为 cm 。 9、命题“如果a=b ,那么a 2=b 2”的逆命题是 。 10、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逆定理是 。 1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这三角形最大的角是 °。 12、在Rt △ABC 中,CE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CD 是高,如果AB=10cm ,DE=2.5cm ,那么∠DCE= 。 13、在△ABC 中,∠ACB=90°,∠B=30°,CD 是AB 边上的高,那么AD=2 1 。 14、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0,0)(4,0),则顶点A 的坐 标 。

高一数学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练习题

推理与证明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等价条件 答案:A 2.结论为:n n x y +能被x y +整除,令1234n =, ,,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得到此结论成立的条件可以为( ) A.n *∈N B.n *∈N 且3n ≥ C.n 为正奇数 D.n 为正偶数 答案:C 3.在ABC △中,sin sin cos cos A C A C >,则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答案:C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n a >,公差0d >,则有4637a a a a >··,类经上述

性质,在等比数列{}n b 中,若01n b q >>,,则4578b b b b ,,,的一个不等关系是( ) A.4857b b b b +>+ B.5748b b b b +>+ C.4758b b b b +>+ D.4578b b b b +>+ 答案:B 5.(1)已知332p q +=,求证2p q +≤,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2p q +≥, (2)已知a b ∈R ,,1a b +<,求证方程20x ax b ++=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1x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11x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1)与(2)的假设都错误 B.(1)与(2)假设都正确 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 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 答案:D 6.观察式子:213122+ <,221151233++<,2221117 12344 +++<,,则可归纳 出式子为( ) A.22211 111(2)2321n n n ++++<-≥ B.22 211111(2)2321 n n n + +++ <+≥

人教版语文五上一、二单元试卷(2).doc

小学语文第九册一、二单元测验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总分100分卷面占3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看拼咅,写词语。(10分) yan huan rao zhi che ng qi ng pen da y W U )( )( ) () shu li da di低头zhQ jie hu lun tu n z a o ()( )( ) () 2、填空。(10 分) (1)黑发不知勤学早,()o这句话劝慰我们从小 耍勤奋学习,请再写出两句你积累的有关读书的名句: (2)第二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感受、体会了“明月有情应识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游子情怀,开展“浓浓的乡 情”等活动,你一定还积累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名)句,请写岀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泊船瓜洲》。(5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走遍天下书为侣(15分)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又一()地读那本书。首先我回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下去,回过头来()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想

象作者是什么样子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同船而行。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5分) 2、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文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再…” 写 一段话。(4分)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 (2分) ,请用上这些词语 3、请根据文段内容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读书的方法和步骤。(4分)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他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 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副旧画换下来。就 搬来移架梯子,一步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chen si ()起来,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这么一分神,使他从梯子上 摔了下来。摔倒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 直摔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的。爱因斯坦想 到这里马上站起来,一癇一拐地走到桌边,提起笔把自己的想法记下 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一一相对论,又很大的启发。 爱因斯坦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有一次,天上下着毛毛细雨, 爱因斯坦头戴宽边帽,在桥头上来回〈渡踱〉步,时而停下来思 考,时而提笔在卡片上写着什么。〈凑 揍〉巧,他的一位朋友坐着 马车过来,探岀头来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 “噢,我是应约在 等一个学生。”朋友下了车又问 瞧 衣服都湿了 一定等了好长时 间 不可惜您的时间 这时 爱因斯坦举起手中的卡片一晃:“不, 不!我非常有益的度过了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个出 色的想法呢!” 爱因斯坦的生活十分简朴,穿戴也很普通。他未成名时,经常穿 着一件旧大衣,步行在纽约fan hua ()的大街上。有位朋友碰见 他,看他穿的大衣破旧极了,就劝他添件新的。他笑着说:“没关 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数年后,他成为赫赫有名的物理学 家,工作、待客仍穿那件旧大衣。(二)大科学家的小故事 (27 分)

选修2-2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好经典)

《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 A .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 -1+1 an -1 )(n ≥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 B .某校高三(1)班有55人,高三(2)班有54人,高三(3)班有52人,由此得出高三所有班人数超过50人 C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D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由此若∠A ,∠B 是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则∠A +∠B =180° 2.(2012·江西高考)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3.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2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4. 以下不等式(其中..0a b >>)正确的个数是( ) 1> ② ③lg 2>A .0 B .1 C .2 D .3 5.如图,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F 为左焦点,当AB FB ⊥时,有 ()()() 2 2 2 2 2 c b b a c a +++=+ ,从而得其离心率为 ,此类椭圆称为“黄金椭圆”,类比“黄金椭圆”,可推出“黄金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12 B .12+ C 6.如图,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 是由6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是由15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四件首饰是由28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的珠宝,依此推断第8件首饰上应有( )颗珠宝。 第2件 第3件 第1件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1章几何证明初步单元检测题B卷

青岛版第11章几何证明初步单元检测题B卷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互补的两个角若相等,则两角都是直角 B.平角是直线 C.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D.和为180°的两个角叫做互补角 2.如图,AB∥CD,AF 分别交AB、CD于A、C并且CE平分∠DCF,∠1=800,则等于() A.40° B.50° C.60° D.70° (2)(3) 3.如图,,那么等于() A.180° B.360° C.540° D.720° 4.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平行 B.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垂直 C.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相交D.以上结论中只有一个不正确 5、在△ABC中,AC=BC>AB,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与△ABC的任意两 个顶点构成△PAB, △PBC,△PAC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点P的个数为() A.3个 B.4个 C.6个 D.7个 6、△ABC中,∠C=90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点E,若AB=10 则△DBE周长为() A.10 B.8 C.12 D.9 7.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并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 法判断△ABE≌△ACD的是()

A.AD=AE B.∠AEB=∠ADC C. BE=CD D. AB=AC 8、如图∠1=∠2,PM ⊥OA 于点M,则P 点到OB 的距离等于( ) A.OA 的长 B.OP 的长 C.PM 的长 D.都不正确 9、如图所示,AB 的垂直平分线为MN ,点P 在MN 上,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PA=PB B 、OA=OB C 、OP=OB D 、ON 平分∠APB 10、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AB ⊥AC ,AD ⊥BC,BE 平分∠ABC ,交AD 于点 E ,EF ∥AC ,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AB=BF B 、AE=EB C 、AD=DC D 、∠ABE=∠DFE (9) (10) 二、填空题32分 11、在△ABC 中,(1) ,则∠B= 度; (2 ) ,则∠B= 度; (3) , 则∠B= 度. 12、将命题“钝角大于它的补角”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3、如图,已知:DE ⊥AB ,且∠A=∠D=290 则∠ACB= N A P M O B A F E D C B E B D O 2 1 P B M A (7) (8)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新数学《推理与证明》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数字塔”有以下规律:每一层最左与最右的数字均为2,除此之外每个数字均为其两肩的数字之积,则该“数字塔”前10层的所有数字之积最接近()lg 20.3≈( ) A .30010 B .40010 C .50010 D .6001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结合所给数字特征,我们可将每层数字表示成2的指数的形式,观察可知,每层指数的和成等比数列分布,结合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和对数恒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将数字塔中的数写成指数形式,可发现其指数恰好构成“杨辉三角”,前10层的指数之和为29101222211023+++???+=-=,所以原数字塔中前10层所有数字之积为10231023lg 23002101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与“杨辉三角”有关的规律求解问题,逻辑推理,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应用,属于中档题 2.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为( ) A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 B .猜想数列 111 122334 ?????,,,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 ∈+ C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 D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 2 2 2 ()()()x a y b z c r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得到A 是归纳推理,B 是归纳推理,C 是演绎推理,D 是类比推理,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可得: 对于A 中,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属于归纳推理; 对于B 中, 猜想数列 111 122334 ?????,,,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属于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 对于C 中,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属于演绎推理; 对于D 中,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 2 2 2 ()()()x a y b z c r -+-+-=,属于类比推理, 综上,可演绎推理的C 项,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及判定,其中解答中熟记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概念,以及推理的规则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3.用“算筹”表示数是我国古代计数方法之一,计数形式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图1所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测圆海镜》中记载:用“天元术”列方程,就是用算筹来表示方程中各项的系数.所谓“天元术”,即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立天元一为某某”, 意即“设x 为某某”.如图2所示的天元式表示方程1 0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其中 0a ,1a ,…,1n a -,n a 表示方程各项的系数,均为筹算数码,在常数项旁边记一“太”字或 在一次项旁边记一“元”字,“太”或“元”向上每层减少一次幂,向下每层增加一次幂.

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试卷

第二实验小学2015-2016学年上期 五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相信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吧,一定会闯关成功。相信你是最棒的! 卷面分:5分 一、听力测试屋:先看清题目要求,再认真听老师读两遍短文,用心答题。(5分)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 2.按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的泰山______________的黄山 ______________的西湖 ______________的太湖 3、你听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受? 二、词语集中营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wū yán jǜ pà zhī chēng háo bù yóu yù ( ) ( ) ( ) ( ) huán rào líng hún piāo bó dī tóu zhé jié ( ) ( ) ( ) ( ) 2.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8分) 别出()()低()折()()心()血 浮想()()()负()名饥肠()()

(1)我在读书的时候总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写出的作文都是我()的作品。 (2)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知道在杨靖宇在抗战史上(),他在 敌人面前(),他是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三、句子直通车(3分)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 2.桂花盛开的时候,全村人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改为双重否定句) 3.你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你的体质能增强。(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四、积累运用场(13分) (1)杜甫是伟大的诗人,他早在,这句话中就说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他还通过, 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2)《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 《泊船瓜洲》是写诗人在停船过夜时,眺望,勾起自己的思想情绪。《长相思》一词中,“长相思”是名,词中最能表达词人思乡的句子: (3)刘峰去邮局寄信之前反复查看,生怕遗漏了什么。这种情景可以用《秋思》 中的,来表达。 (4)陈寿说过“”在课外,我也积累了有关读书的诗句

推理与证明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等价条件 2.结论为:n n x y +能被x y +整除,令1234n =,,,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得到此结论成立的条件可以为( ) A.n *∈N B.n *∈N 且3n ≥ C.n 为正奇数 D.n 为正偶数 3.在ABC △中,sin sin cos cos A C A C >,则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n a >,公差0d >,则有4637a a a a >··,类经上述性质,在等比数 列{}n b 中,若01n b q >>,,则4578b b b b ,,,的一个不等关系是( ) A.4857b b b b +>+ B.5748b b b b +>+ C.4758b b b b +>+ D.4578b b b b +>+ 5.(1)已知332p q +=,求证2p q +≤,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2p q +≥, (2)已知a b ∈R ,,1a b +<,求证方程20x ax b ++=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1x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11x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1)与(2)的假设都错误 B.(1)与(2)的假设都正确 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 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 6.观察式子:213122+ <,221151233++<,222111712344+++<,L ,则可归纳出式子为( ) A.22211111(2)2321n n n + +++<-L ≥ B.22211111(2)2321n n n + +++<+L ≥ C.222111211(2)23n n n n -+ +++,,∥.若 EF AB ∥,EF 到CD 与AB 的距离之比为:m n ,则可推算出: ma mb EF m m +=+.试用类比的方法,推想出下述问题的结果.在上面的梯形ABCD 中,延长梯形两腰AD BC ,相交于O 点,设OAB △, OCD △的面积分别为12S S ,,EF AB ∥且EF 到CD 与AB 的距离之 比为:m n ,则OEF △的面积0S 与12S S ,的关系是( ) A.120mS nS S m n +=+ B.120nS mS S m n +=+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几何证明初步》单元测试3

《几何证明初步》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 .若两角之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补 B .同角的余角相等 C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D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 下列语句中属于定义的是( ) A .直角都相等 B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C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下面关于定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定理是真命题 B .定理的正确性不需要证明 C .定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的依据 D .定理的正确性需证明 4. 如图,在等边△中,,则等于( ) A. B. C. D. 5. 如图,已知,,,结论:①;②; 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 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的是( ) 第6题图

A .∠1=∠2 B. ∠2=∠4 C. ∠3=∠4 D .∠1+∠4=180° 7.如图,∥,,若,则 等于( ) A. B. C. D. 8.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垂直平分BD ,垂足为E , 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B =AD B.CA 平分∠BCD C.AB =BD D.△BEC ≌△DEC 9.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OT ⊥AB 于O ,CE ∥AB 交CD 于点C ,若∠ECO =30°,则∠DOT 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120° 10. 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 1、L 2、L 3、L 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2=∠4+∠7 B .∠3=∠1+∠6 C .∠1+∠4+∠6=180° D .∠2+∠3+∠5=36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写一个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 12. 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 个四边形,则∠1+∠2= 度. 13. 如图所示,将△ABC 沿着DE 翻折,若∠1+∠2=80°, 则∠B =______度. 14.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4∶3∶2,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 是______度. 第10题图 第12题图 第9题图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人中,甲说:我年纪最大,乙说:我年纪最大,丙说:乙年纪最大,丁说:我不是年纪最大的,若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假设甲乙丙丁说的是真话,结合其他人的说法,看是否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即可求得年纪最大者,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①假设甲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甲,那么乙说谎,丙也说谎,而丁说的是真话,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故甲说的不是真话,年纪最大的不是甲; ②假设乙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乙,那么甲说谎,丙说真话,丁也说真话,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故乙说谎,年纪最大的也不是乙; ③假设丙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乙,所以乙说真话,甲说谎,丁说的是真话,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故丙在说谎,年纪最大的也不是乙; ④假设丁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不是丁,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那么甲也说谎,说明甲也不是年纪最大的,同时乙也说谎,说明乙也不是年纪最大的,年纪最大的只有一人,所以只有丙才是年纪最大的,故假设成立,年纪最大的是丙. 综上所述,年纪最大的是丙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合情推理,解题时可从一种情形出发,推理出矛盾的结论,说明这种情形不会发生,考查了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2.我们在求高次方程或超越方程的近似解时常用二分法求解,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三分法.比如借助天平鉴别假币.有三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硬币,其中有一假币(质量较轻),把两枚硬币放在天平的两端,若天平平衡,则剩余一枚为假币,若天平不平衡,较轻的一端放的硬币为假币.现有 27 枚这样的硬币,其中有一枚是假币(质量较轻),如果只有一台天平,则一定能找到这枚假币所需要使用天平的最少次数为()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提示三分法,考虑将硬币分为3组,然后将有问题的一组再分为3组,再将其中有问题的一组分为3,此时每组仅为1枚硬币,即可分析出哪一个是假币. 【详解】 第一步将27枚硬币分为三组,每组9枚,取两组分别放于天平左右两侧测量,若天平平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gēn zōng mù pái hū xiào zì sī jiè shào gǔn tàng liū zǒu tiǎn shǒu 跟踪木牌呼啸自私 介绍滚烫溜走舔手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睑(______)砸(______)享(______)陪(______)哟(______)俭(______)咂(______)亨(______)部(______)约(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富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冲 无(_______)无(_______)(_______)开(_______)笑 自(_______)自(_______)大(_______)一(_______) 千(_______)万(_______)倾(_______)大(_______) 乌(_______)密(_______) 上面词语中,描写神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画“”词语的格式一致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3.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的词语是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只要……就……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1)(________)明天下雨,运动会(________)改天举行。 (2)燕子(_______)外形娇美,(______)飞行的姿势也很优美。 (3)小华(______)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__________)她从不骄傲自满。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无言的父爱(节选) 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意儿。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 七岁那年圣诞节的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透过橱窗,我看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玩具房子,那是我从未见过的。“房子”的墙上镂出了椭圆形的小窗,里边挂了印花布窗帘,还有精巧无比的阳台。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卷

绝密★启用前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文】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C.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度 D.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2.【题文】菱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菱形,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在以上三段论的推理中()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D .结论错误 3.【题文】由“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个面( ) A .各正三角形内一点 B .各正三角形的某高线上的点 C .各正三角形的中心 D .各正三角形外的某点 4.71115>,只需证() A .22)511()17(->- B .22)511()17(+>+ C .22)111()57(+>+ D .22)111()57(->-

5.【题文】命题“对于任意角θ,θθθ2cos sin cos 44=-”的证 明:4cos θ-“4sin θ=θθθθθθθ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22222=-=+-.”该过程应用了() A .分析法 B .综合法 C .间接证明法 D .反证法 6.【题文】观察式子:232112<+,353121122<++,47 4131211222<+++,…,可归纳出式子为() A .121 1 3121 1222-< + +++ n n B .121 1 3121 12 22 +< ++++n n C .n n n 1 21 3121 12 22 -<++++ D .1221 312 1 12 22 +< ++++n n n 7.【题文】已知圆()x y r r 222+=>0的面积为πS r 2=?,由此推理椭圆 ()x y a b a b 22 22+=1>>0的面积最有可能是() A .πa 2?B .πb 2?C .πab ? D .π()ab 2 8.【题文】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 >b >c ,且a +b +c =0<”索的因应是() A .a -b >0 B .a -c >0 C .(a -b )(a -c )>0 D .(a -b )(a -c )<0 9.【题文】对于数25,规定第1次操作为3325133+=,第2次操作为 3313+3355+=,如此反复操作,则第2017次操作后得到的数是() A.25 B.250 C.55 D.133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新单元《推理与证明》专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2739n f n n =+?+,存在自然数m ,使得对任意*n N ∈,都能使m 整除()f n , 则最大的m 的值为( ) A .30 B .9 C .36 D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可求得(1)f 、(2)f 、(3)f 、(4)f 的值,从而可猜得最大的m 的值为36,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 由()(27)39n f n n =+?+,得(1)36f =, (2)336f =?,(3)1036f =?, (4)3436f =?,由此猜想36m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1n =时,显然成立。 (2)假设n k =时,()f k 能被36整除,即 ()(27)39k f k k =+?+能被36整除; 当1n k =+时, 1[2(1)7]39k k +++?+ 1 3(27)391823k k k +??=+?+-+??? () 13(27)391831k k k -??=+?++-?? 131k --Q 是2的倍数, () 11831k -∴-能被36整除, ∴当1n k =+时,()f n 也能被36整除.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 ()(27)39n f n n =+?+能被36整除, m 的最大值为36.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学归纳法解题的一般步骤,考查的是推理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2.我们在求高次方程或超越方程的近似解时常用二分法求解,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三分法.比如借助天平鉴别假币.有三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硬币,其中有一假币(质量较轻),把两枚硬币放在天平的两端,若天平平衡,则剩余一枚为假币,若天平不平衡,较轻的一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2含答案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认真读题,专心填写。(每空1分,共20分) 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再表示()。 2.李军买了一张电影票,座位是4排5号,用数对表示为(5,4),张红与李军买了同一场的电影票,她的座位号用数对表示为(7, 6),张红的座位是()排()号。 3.小军在教室的座位用数对(3,2)表示,那么他坐在第()列第()行,他左面相邻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他前面相邻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如右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 置可以表示为(),西瓜的位置可以表 示为()。 5.一个点在图上的位置可用(5,7)表示,如果这个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其位置应表示为(),向上平移2个单位,其位置应表示为()。 6.按指定的位置取字,拼成一副对联吧!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10分) 1.数对(5,5)中两个5表示的意义相同。()

2.数对(2,3)和(3,2)表示同一个位置。() 3.在同一方格纸上,(x,4)与(y,4)两点在同一列上。() 4.小霞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她在教室的位置是第4行,第3列。() 5.一个数对只能确定一个位置。()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每题2分,共10分) 1.如下左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B.(4,5) C.(5,4)D.(3,3) 2.如上右图,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得到三角形A′B′C′ ,则新图形中点A′(点A平移后对应的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B.(1,1) C.(7,1)D.(3,3) 3.音乐课上,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2) B.(4,3) C.(3,2)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