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洪水调度方案编制导则.doc
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试行) (1)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试行) (1)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试行)1 总则1.0.1 为保障水库大坝安全,促进水库综合效益发挥,规范水库调度规程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编制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已建大中型水库、坝高15米以上或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小型水库调度规程的编制,其他小型水库参照执行。
1.0.3 水库调度规程是水库调度运行的依据性文件,应明确水库及其各项调度的依据、调度任务与调度原则,调度要求和调度条件,调度方式等。
1.0.4 水库调度规程按管辖权限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调度运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水库,应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审批。
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由有调度权限的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审批。
1.0.5 当水库调度任务、运行条件、调度方式、工程安全状况等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水库调度规程进行修订时,应进行专题论证,并报原审批部门审查批准。
1.0.6 编制水库调度规程以初步设计确定的任务、原则、参数、指标为依据。
特定条件下,或情况特殊的水库,应根据水库实际运用情况和工程安全运用条件,分析确定调度条件和依据,并经审查批准。
1.0.7 水库调度应检查“安全第一、统筹兼顾”的原则,在保证水库工程安全、服从防洪总体安排的前提下,协调防洪、兴利等任务及社会经济各用水部门的关系,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要兼顾梯级调度和水库群调度运用的要求。
1.0.8 编制水库调度规程应收集与水库调度有关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社会经济、工程情况及各部门对水库调度的要求等基本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合理性检查。
编制洪水调度方案

编制洪水调度方案引言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
为了有效应对洪灾,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编制一份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的洪水调度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编制洪水调度方案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1. 洪水调度方案概述1.1 目的洪水调度方案旨在合理分配洪水资源,减轻洪灾的破坏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调度方案应基于当地的水文、气象和地质情况,科学确定调度策略和措施,提高洪水应对能力。
1.2 范围洪水调度方案应覆盖相关洪水调度机构和洪水调度区域。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需制定相应方案,并考虑各区域之间的协调。
1.3 编制依据洪水调度方案的编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依据:•水文数据:包括洪水历史数据、水文站点观测数据等;•气象数据:包括气象预报数据、降雨数据等;•地质地理数据:包括地质地形、土壤类型等。
2. 洪水调度方案编制步骤2.1 收集数据和信息收集相关的水文、气象和地质数据,包括洪水历史数据、气象预报数据、地形图等。
同时,了解当地洪水调度机构的组织架构、职责和权责。
2.2 制定区域划分和洪水等级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将洪水调度区域进行划分,并对不同区域的洪水等级进行评估和划分,以便制定相应的调度措施。
2.3 确定警戒水位和预警措施根据洪水等级和区域划分,确定不同区域的警戒水位和相应的预警措施。
预警措施可以包括发布预警信息、采取抢险措施等。
2.4 制定洪水调度策略制定洪水调度策略,包括洪水紧急调度和常态调度。
紧急调度主要针对洪水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常态调度则是在非洪水期间进行的日常调度措施。
2.5 编制洪水调度预案根据洪水调度策略,编制相应的洪水调度预案,包括调度组织、调度流程、调度标准等。
预案应具备操作性,以便在实际洪水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
2.6 完善调度措施补充完善洪水调度措施,包括洪水监测和预报、水库调度、河道疏浚和防洪工程建设等。
确保洪水调度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编制导则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编制导则英文回答:Flood season dispatching operation planning guidelines are crucial for effective flood management and response. These guidelines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organizing and coordinating various activities during flood season, including flood control, emergency respons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The purpose of flood season dispatching operation planning guidelines is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flood control measures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These guidelines help authoritie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based on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flood risks and potential impacts. They also provide a standardized approach for different agencies and stakeholders involved in flood management.The key components of flood season dispatchingoperation planning guidelines include:1. Risk assessment: This involves analyzing historical flood data,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forecasts,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flood risks in a given area. This helps in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preparedness required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ccordingly.2. Emergency response planning: This involves developing contingency plans and procedures for responding to different flood scenarios. It includes identifying evacuation routes, setting up temporary shelters, coordinating rescue operations,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well-being of affected communities.3. Resource allocation: This involves determining the availability an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uch as manpower, equipment, and supplies for flood control and emergency response activities. It also includes coordinating with different agencies and stakeholders to ensure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4.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different agencies, stakeholders, and the public are crucial during flood season dispatching operations. Guidelines should include mechanisms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coordinating activities, and disseminating timely warnings and advisories to the public.5.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Regular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flood season dispatching operations are essential to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 This includes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implemented during flood season and incorporating lessons learned into future planning.中文回答: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编制导则对于有效的洪水管理和应对至关重要。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编制导则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编制导则英文回答:During the flood season, it is crucial to have an effective floo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plan in place. The flood control plan should include guidelines for dispatching and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ople and minimize damage to property.On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flood control plan is the prepar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teams. These teams should be well-trained and equipped to handle various flood-related scenarios. For example, they should be able to quickly evacuate residents from flood-prone areas and provide immediate assistance to those in need.Another key component of the plan i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uch as manpower, equipment, and supplies. This involves prioritizing and distribut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severity of the flood situation. For instance, areasthat are at high risk of flooding should receive more resources compared to areas that are less prone to flooding.Furthermore, the plan should also address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trategies. It is importantto have a relia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place to ensure that relevant information reaches the public in a timely manner. This can include us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s, emergency alert systems, and local media outlets to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about flood warnings, evacuation procedures, and emergency contact numbers.In addition, the plan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involve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and volunteers. Engagingthe community in flood control efforts can help build resilience and foster a sense of ownership. For example, community members can participate in clean-up activities, assist in evacuation efforts, and provide support toaffected individuals.Overall, a comprehensive flood control plan during the flood season should focus on preparedness, coordination,resource allo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By following these guidelines, authorities can effectively manage and respond to flood situations,ensuring the safety and well-being of the population.中文回答:在汛期,制定一份有效的洪水调度和管理计划至关重要。
洪水调度方案编制导则

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洪水调度方案编制导则Compilation guide of flood controloperation plan(送审稿)(仅供审查,请勿引用)200×-××-××发布20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和分洪作业时间。
对以转移为主的蓄滞洪区,应明确指挥机构、通信方式、转移路线、交通工具、灾民安置地点,估算救灾物资品种、数量等。
4.3.3蓄滞洪区退洪应掌握有利的时机,错开洪峰,不得加重洪水灾害。
4.3.4多沙河流上蓄滞洪区的进、退洪闸门运用,应考虑闸门前后由于泥沙的淤堵而使进、退洪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
4.4防洪体系的防洪调度4.4.1防洪体系联合调度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防洪体系的防洪能力,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对洪水进行合理安排,将洪水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4.4.2进行流域或区域防洪体系联合调度,要合理处理蓄泄关系、上下游关系、左右岸关系、干支流关系,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防洪与兴利相结合,合理利用洪水资源。
4.4.3为充分发挥各项防洪工程设施和防洪体系整体的防洪作用,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洪水,研究各项防洪工程运用的时机、次序和运用方式。
4.4.4对防御标准以内的洪水和超标准洪水的调度,应统筹考虑。
对各类不同量级和地区组成的洪水,尤其是量级大、洪水组成对防洪不利的洪水,应深入研究,提出可靠的洪水调度方案。
4.4.5流域或区域发生小洪水时,要充分利用河道的泄洪能力,发挥防洪综合体系的防洪作用;对于干旱缺水地区,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96调度权限6.0.1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珠江和太湖流域的洪水调度方案,由有关流域机构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报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批准;由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按经批准的方案实施,报国家防汛指挥机构备案。
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导则全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应对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及其他可能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评估和修订,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科学决策,快速响应;(四)协同作战,高效处置;(五)信息公开,社会动员。
第二章组织体系与职责第四条建立健全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
第五条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评估和修订工作,统筹协调跨区域洪涝灾害应急工作。
第六条市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评估和修订工作,组织实施跨区域洪涝灾害应急工作。
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评估和修订工作,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洪涝灾害应急工作。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洪涝灾害应急工作。
第九条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洪涝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实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洪涝灾害应急工作。
第三章应急准备第十条建立健全洪涝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加强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预警信息共享。
第十一条制定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明确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
第十二条建立健全防洪工程体系,加强堤防、水库、泵站等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
第十三条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第十四条制定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第十五条开展洪涝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第十七条开展洪涝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第四章应急响应第十八条洪涝灾害发生时,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一)发布洪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公众通报灾情;(二)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应急救援力量;(三)开展应急救援行动,确保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加强交通、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保障;(五)开展灾情评估,制定灾后重建计划。
防汛调度方案范本最新版全文

防汛调度方案范本最新版全文防汛调度方案范本最新版全文一、总则1.1 为了加强抗洪抢险工作,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防汛调度方案。
1.2 本方案适用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发生洪水灾害时进行紧急调度。
1.3 防汛调度方案的目标是迅速组织有关部门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洪水灾害,最大限度降低洪灾造成的损失。
二、调度机构和职责2.1 主要调度机构:由市级政府负责建立抗洪指挥部,综合协调各抢险救援力量。
2.2 抗洪指挥部职责:2.2.1 组织制定当地防汛调度计划和方案。
2.2.2 采集、分析、判断和预报洪水灾害情况。
2.2.3 协调、指挥和调度各救援力量,确保投入准确、合理。
2.2.4 组织指导抗洪抢险作业。
2.2.5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2.2.6 负责组织协调上级有关单位赶赴灾区提供支援。
三、调度流程3.1 预警阶段:3.1.1 抗洪指挥部接收到气象、水文部门预警信息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评估洪水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3.1.2 抗洪指挥部将预警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要求各部门提前做好抗洪准备。
3.1.3 指派专业人员对预警信息进行评估和汇总,确定预警级别和灾情来源。
3.2 响应阶段:3.2.1 按照预警级别,抗洪指挥部发布相应的灾情报警。
3.2.2 抗洪指挥部组织专业人员实地了解灾情,并对可能受影响区域进行调查。
3.2.3 救援力量根据灾情报警,按照预定的预案进行动员和部署。
3.3 救援阶段:3.3.1 按照抗洪指挥部部署,各部门组织人员和装备,赶赴灾区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3.3.2 抗洪指挥部综合协调各救援力量,根据灾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援方向和任务。
3.3.3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社会公布救援进展和安全提示。
四、调度措施4.1 通信设备:4.1.1 抗洪指挥部配备一套专业通信设备,确保与救援人员保持畅通的通信联系。
4.1.2各救援力量也需配备通信设备,以便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
江河防汛预案编制导则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江河防洪安全,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减少洪水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旨在指导江河防汛预案的编制工作,确保江河防汛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4. 《江河防汛工作规范》5. 国家和地方有关防汛抗旱的政策法规三、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 依靠群众,专业队伍保障4. 科学规划,统筹兼顾5. 应急响应,快速处置四、编制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江河防汛预案的编制工作,包括江河干流、重要支流、湖泊、水库等。
五、编制内容1. 防汛组织指挥体系(1)防汛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2)防汛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职责(3)防汛值班制度2. 防汛工程设施(1)江河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工程设施概况(2)工程设施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3)工程设施维护保养及应急抢修方案3. 防汛监测预警(1)江河水位、流量、雨量等监测站点设置及监测设备(2)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及传递程序(3)预警信号及响应级别4. 防汛应急响应(1)应急响应分级及启动条件(2)应急响应措施及流程(3)应急物资储备及调配5. 防汛转移避险(1)危险区域划分及人员转移方案(2)避险安置点设置及生活保障(3)转移避险组织协调6. 防汛宣传教育(1)防汛知识普及及宣传教育活动(2)防汛信息发布及传播(3)防汛志愿者队伍建设7. 防汛经费保障(1)防汛经费来源及使用范围(2)经费管理制度及监督8. 防汛应急演练(1)应急演练计划及组织实施(2)应急演练评估及改进六、编制程序1. 预备阶段(1)组织成立江河防汛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2)明确编制任务及要求(3)收集相关资料2. 编制阶段(1)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江河防洪形势(2)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3)编制江河防汛预案初稿3. 审查阶段(1)组织专家评审(2)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3)修改完善江河防汛预案4. 审批阶段(1)报请上级防汛指挥部审批(2)印发实施七、编制要求1. 防汛预案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符合江河防洪实际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洪水调度方案编制导则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洪水调度方案编制导则Compilation guide of flood control operation plan (送审稿)(仅供审查,请勿引用)200--发布20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本导则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配合做好2002 和2003 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水总局科[2004]2 号)的要求和洪水调度方案编制规则技术服务合同书,按照SL 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编制。
本导则是新编制的规范,共6 章,主要技术内容有洪水调度方案编制总的原则和要求;与流域或区域防洪有关的基本资料;洪水调度方案的防洪计算;江河洪水调度;防凌调度;调度权限;本导则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导则主编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主要起草人仲志余、胡维忠、李景宗、陈肃利、郭铁女、汪新宇、余启辉、张志红、宁磊、刘巧清等本导则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本导则体例格式审查人目次1总则...................................................................................... 1 2基本资料.............................................................................. 3 3洪水调度计算...................................................................... 5 4江河洪水调度...................................................................... 7 5防凌调度............................................................................ 11 6调度权限............................................................................ 12 1总则1.0.1为充分发挥流域或区域防洪体系中各项防洪措施的防洪作用,减少洪水灾害,需编制洪水调度方案。
为了规范和统一流域或区域洪水调度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特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有防洪任务且有洪水调度手段的流域或区域的洪水调度方案的编制。
1.0.3洪水调度方案必须遵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流域或区域的防洪规划及防御洪水方案,根据流域或区域的防洪特性、防洪现状及防洪标准,结合气象、水文预报,在研究各种可能的典型组合洪水和不同量级的洪水调度措施及其效果的基础上,合理编制。
1.0.4应合理地处理蓄、泄洪水的关系,充分发挥防洪体系的各项工程措施的功能,确定运用次序,科学地进行洪水调度和管理,保障主要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使流域或区域的洪灾损失减至最小程度。
1.0.5应重视防洪非工程措施,要充分利用气象、暴雨预报,洪水监测预报及预警系统,为洪水调度提供水雨情信息,争取较长的预见期。
1.0.6流域与区域的洪水调度方案要相协调,流域洪水调度方案应考虑区域防洪的要求,区域洪水调度方案应满足所在流域洪水调度的要求。
支流的洪水调度方案应满足干流对其洪水调度的要求。
1.0.7洪水调度方案应包括防御标准以内洪水和防御超标准洪水(含特大洪水)的洪水调度方案。
1.0.8编制的洪水调度方案应包括保护对象、现状防洪能力、防洪标 1 准、调度原则、可能的典型洪水组合(包括河口地区洪水与天文大潮、风暴潮遭遇组合)、不同量级洪水的优化调度措施、防洪体系联合调度方案、紧急情况下洪水调度应急措施、调度权限等内容。
1.0.9编制的调度方案须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应认真总结以往洪水调度经验,考虑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各项防洪措施的调度要求。
1.0.10流域或区域防洪体系、经济社会状况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编洪水调度方案。
大江大河的洪水调度方案,一般应每隔10 年重新修编。
1.0.11洪水调度方案的编制专业性强,流域面积大于5000km2 的河流和地市级以上行政区域的洪水调度方案应由具甲级资质的水利科研、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流域面积小于5000km2 的河流和县级以下行政区域的洪水调度方案应由具乙级以上资质的水利科研、规划、设计单位编制。
1.0.12编制的洪水调度方案应按洪水调度的权限,报主管机关审批后实行。
解释权属于批准部门或其指定的部门。
2 2基本资料2.0.1收集、整理流域或区域防洪有关的基本资料,包括气象水文资料、河道及湖泊防洪相关资料、防洪现状、经济社会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减灾的要求、防洪规划及防汛管理等资料。
2.0.2气象水文资料,包括反映气象、水文特征的有关特征数据;有关降雨、水位、流量、泥沙、潮汐等实测及调查资料,其系列年限应基本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要求;洪水传播速度、各河段洪水传播时间等资料。
着重收集暴雨洪水(冰凌)特性,历史上曾出现的大和特大暴雨洪水、高含沙大洪水、冰凌洪水及河口天文大潮、风暴潮资料等。
2.0.3河道及湖泊防洪相关资料,包括河道纵横断面资料、河道槽蓄曲线、湖泊水位与面积及容积关系曲线、河道行洪宽度、泄流能力等资料。
2.0.4防洪工程现状资料,包括堤防、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治理工程、河流上的大型水闸、分洪道等工程现状资料。
2.0.5防洪非工程措施现状资料,包括流域或区域暴雨洪水监测系统、通信网络系统、预报预警系统、蓄滞洪区人员安全转移预案、水库调度规程、防洪减灾设施管理、政策法规等资料。
2.0.6经济社会相关基本资料,包括流域或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基本资料,各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行洪区经济社会现状指标,历史上洪(凌)灾害、风暴潮灾害资料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减灾的要求等资料。
3 2.0.7防洪规划资料,包括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防洪规划方案,河道或堤防的防洪控制水位、河道安全泄量,水库的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及相应库容,蓄滞洪区的分蓄洪运用条件和蓄洪水位、有效蓄洪容积,大型闸站特征水位、运用条件及过流能力等资料。
2.0.8防汛管理资料,包括河道或堤防的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经批准的防御洪水方案,防汛管理制度,防汛管理条例、政策、法规等资料。
2.0.9对作为主要依据的基本资料,应进行分析,对其合理性和可靠程度作出评价。
4 3洪水调度计算3.0.1研究干支流、上下游可能发生的各种洪水遭遇组合,河口地区洪潮遭遇组合;合理选择并分析计算具代表性的不同类型、不同量级的典型洪水、频率洪水。
通过对历史凌汛资料分析,从水文、气象及水动力学等方面研究河道凌汛期冰凌洪水形成条件及变化规律。
3.0.2频率洪水可由流量资料或暴雨资料推求计算,对资料缺乏的小流域频率洪水可采用地区经验公式法推求。
3.0.3河流的防洪控制点的控制水位或控制流量是流域洪水调度的重要指标。
河段采用水位控制或流量控制应根据河流的防洪特点及现有防洪能力合理确定。
3.0.4针对不同凌情,考虑凌汛洪水演进和河道槽蓄量变化情况,研究河道特定控制断面的防凌安全流量,即封河期、开河期控制条件,稳封期冰下过流能力,据此研究河道各控制断面不同时段的防凌控制条件。
3.0.5对于高含沙洪水地区,应分析发生高含沙大洪水时,泥沙冲淤变化对河道行洪能力、防洪工程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相应防洪措施。
3.0.6洪水演进与调度计算方法可以采用水文学或水力学计算方法(可采用本导则附录一的方法)。
计算方法的选择考虑以下因素(1)考虑计算问题的性质、河道特性、依据资料的精度、数据的取得和计算工作量;(2)考虑计算成果的要求及成果的可靠性。
3.0.7进行洪水演讲与调度计算时,要合理划分计算河段、优选计算 5 时段、确定起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进行水量平衡检查与修正。
3.0.8编制的洪水演进与调度计算数学模型需采用两次以上不同类型的实测洪水进行检验。
3.0.9对选择的不同类型的洪水,结合洪水预报,进行洪水调度方案防洪计算。
研究防洪工程运用时机、次序及运用方式;分析不同洪水调度措施组合情况下各方案的防洪作用及经济社会效益;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关系,确定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洪水调度方案。
6 4江河洪水调度4.1 堤防工程防洪运用4.1.1江河发生洪水,如洪水位不超过堤防保证水位时,应利用堤防防洪,充分发挥河道的泄洪作用。
4.1.2当洪水较大,预报控制站洪水位将可能达到保证水位,应扒开洲滩民垸堤防、行洪区阻水堤埝,利用其行洪、蓄洪;必要时需放弃部分标准相对较低的堤防,以保障相对重要堤防的防洪安全;如发生特大、超设计标准的洪水,应牺牲次要堤防,保障重要堤防的安全。
4.1.3遇大洪水,若预报洪水位将超过堤防保证水位且有条件时,宜加筑子堤,充分利用堤防的潜力防御洪水,减少洪灾损失。
4.2 水库防洪调度4.2.1对有防洪任务的大、中型水库,应根据洪水及泥沙特性、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水库防洪安全标准、水库工程状况、库区可能的淹没情况及洪水监测预报条件,根据批准的设计或审定的调度原则,制定水库的防洪调度方式。
在保证水库自身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拦蓄洪水、削峰、错峰的作用。
4.2.2对于泄洪建筑物及闸口启闭设施完善,规划为下游承担防洪任务的水库,可根据下游江河防洪控制点的洪水位、安全泄量和区间洪水组成情况以及洪水监测、预报水平,研究水库对下游进行补偿调节的防洪调度运用方式,确定相应的泄量和控制水位。
4.2.3汛期,防洪水库应按规划设计留足必要的防洪库容,非特殊情7 况,蓄水位不得超过汛限水位。
为充分发挥水库的供水、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可根据洪水的特性和水情测报系统的预见期,在不降低水库防洪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汛期不同时期的分期汛限水位,并考虑后期洪水及气象预报,做好后汛期的蓄水。
在各分期期间可规定过渡期。
还可根据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和精度,确定汛期水位的上下浮动值及相应的条件。
4.2.4由水库群共同承担江河中下游防洪任务时,应研究各水库和各区间洪水的地区组成,根据水库特性及综合利用要求等条件,确定各水库必须预留的防洪库容和防洪运用方式,以及联合防洪调度方式。
4.2.5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其防洪调度方式应根据洪水的洪量、洪峰流量、沙量情况,综合考虑下游河道减淤和水库减淤情况,制定洪水调度方案。
洪水调度要有利于水库防洪库容的长期保留。
4.2.6对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水库、新建水库存在初期蓄水规定以及存在严重病险问题的水库,要降低运行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