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研究综述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研究综述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研究综述1. 引言1.1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概述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是指通过声音元素来传达情感、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营造氛围的手段。

声音叙事包括对白、配乐、音效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声音元素的组合和运用,可以让观众在情感和感官上得到更加丰富的体验。

在影视作品中,声音叙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声音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情感与认知。

通过声音的表达,可以加深观众对故事和角色的理解,增强影片的情感共鸣,使观众更加沉浸于故事中。

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还可以提升作品的视听效果。

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制作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通过对声音叙事的研究和运用,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整体质量,使作品更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

1.2 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声音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对话和音乐,更是一种具有情感和意义的叙事形式。

声音的运用可以帮助制片人和导演传达故事情节、角色的感情状态,以及营造氛围和情绪。

在影视作品中,声音通过对音量、音调、音色的调整,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紧张、悲伤、喜悦等不同情绪。

声音还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引导他们关注重要的细节,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声音叙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增强影视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视听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通过声音,观众可以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产生共鸣。

声音还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发展,从而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对声音叙事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水平,创造更加优秀和具有观赏价值的作品。

2. 正文2.1 声音叙事的分类和特点声音叙事是影视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通过不同的声音元素来传达情感、情节、氛围等信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作者:曹宇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03期摘要:一切视听艺术都是让画面和声音来“说话”的,但在纪录片中,声音不是画面的附件或陪衬,声音和画面是一个整体,画面是信息的一部分,声音则是另外的一部分,声画同等重要。

声音的时间性特质使它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这也就决定了纪录片声音的叙事性。

关键词:纪录片声音叙事电视声音和电视画面作为电视叙事的两大符号系统,二者的关系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一直饱受争议,而关于两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声音功能的认识上:一种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只是作为陪衬来弥补画面的不足,它强调的是画面的表现力和再现力;另一种则强调解说词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画面只是用来传达解说词的意义,它注重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和对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是它们都忽略了影像是一种视听形象系统,画面和声音是同时存在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画面作为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传达现场气氛和形象细节。

声音作为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表现概念运动,表达抽象的意思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影像中最震撼、最让人难忘的画面往往不是声音或者画面单独的传达,而是声画共同的作用,即通过视听语言来表达的。

纪录片并不完全依赖声音叙述表现,画面也可以叙述表现,声音亦并不只是承担叙述表现的功能,它也可以描写再现。

与画面的空间特性不同的是,声音具有时间性的特征,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时间一起变化,在时间中运动,在时间中叙述。

正是声音的这一时间特性,使其具有了强大的叙事功能,决定了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声音作为电视叙事的符号,最主要的叙事功能就是按照时间或者空间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事物的发展脉络。

而除了讲故事这个最基本的叙事功能外,声音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还承担着一系列其他的功能。

声音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打破平衡,引发人物的行动,推动叙事的发展在纪录片中,介绍人物最常用的形式就是解说词,这种旁白式叙述方式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受众介绍人物及其事件发展的背景,无论是场外人物的旁白还是场内人物的旁白,往往不经意地透露出人物的性情,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叙事的发展。

浅析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浅析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第11卷第8期Vol.11 No.893浅析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应用——以《美国工厂》为例陈伟兵(河源广播电视台,广东 河源 517000)摘 要:2019年8月,正值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之际,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参与投资拍摄的Netflix 原创纪录片《美国工厂》轰动全球。

推动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从宏观角度看,恰当的时机、爆炸性的选题、精彩的人物等一应俱全;而微观方面,故事的脉络、叙事的节奏、人物的情感张力处理得非常出色。

但人们通常容易忽视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声音。

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支撑起了《美国工厂》的叙事脉络,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真正的骨架,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画面。

关键词:声音;叙事;时空转换;情绪表达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093-02你可以有全世界最好的画面,但如果你不能听到拍摄主题的声音,一切就是停留在表面。

[1]自电子摄录设备采用声画同步录制以来,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就产生了新的美学意义,两者之间的作用变得不分伯仲。

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写道:“声音将不仅仅是画面的产物,它将成为主题,成为动作的源泉和成因。

声音激发动作的作用,丝毫不逊于画面。

”[2]一、通过声音的延伸转换场景2008年12月3日,圣诞节前一天,通用汽车关闭了位于俄亥俄州的代顿工厂,工人纷纷失业。

当地政府出台力度空前的优惠政策吸引新的投资者。

来自中国的玻璃大亨曹德旺看到了机会,2014年,他决心收购代顿工厂,并以此为基础,依托美国汽车城重新打造一个新的玻璃生产基地。

对中国企业来说,跨国投资的挑战是空前的,不仅仅需要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条规的制约,文化上的冲突同样难以估量。

自2014年开始,出生于代顿的纪录片导演史蒂文·伯格纳开始长达4年半的跟踪拍摄。

影片呈现出来的节奏和张力动人心魄,然而实际的拍摄过程,和代顿工厂工人漫长烦琐的工作并无二致。

声音剪辑在影片叙事中的作用——从雅克·贝汉经典纪录片说开去

声音剪辑在影片叙事中的作用——从雅克·贝汉经典纪录片说开去

|RADIO &TV JOURNAL 2018.05切换频率换来的绝对不会是节奏乱掉的切换模式,而是观众喜爱看的能停留在关键人物身上很久的长镜头。

三、《天天把歌唱》《天天把歌唱》的节目形式非常简单,机位设置也是一目了然,每一首歌都是歌手在一个直径3米的舞台正中间站定了唱歌,区别只在于是快歌或是慢歌,是一个歌手或者是一个组合。

整个节目一共八个机位,分别是一二三号机并机位,左右两边各一个摇臂,天顶机位,高角度俯视机位,电动移动轨。

所谓工厂化模式生产,就是导播制定好节目录制规则,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拍摄方式,但是在正式开始录制时导播不下任何指令,摄像师完全按照定制好的规则进行构图和做镜头。

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模式,而是从日本引进来的一种歌曲录制方式。

这样的工厂化录制模式听起来会影响节目质量,其实恰恰相反。

这样的录制模式不但不容易因为出错而重录,还会极大地提高录制质量和效率。

一个镜头的好与坏并不只看构图,构图是关键,但前景或者背景才是点睛之笔。

如果构图非常完美,那也只能拿50分,剩下的50分是前景和背景的选取。

在演播室录制的过程中,这背景往往是LED屏幕或者是灯光,而现在说的重点就是灯光,如何让灯光的光线能照顾到全场每一个机位,需要灯光舞美的亲密配合。

在有机位图的基础上灯光如何调试安装灯光的角度都是一门大学问,遇到一个镜头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就觉得哪里怪怪的不好看,这时候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背景的问题了。

在《天天把歌唱》节目中所使用的灯光是一个向后方凹成“>”形排列的灯光阵,其好处是在低角度的正面机位不会因为被灯光直射而使镜头因为吃光而模糊。

而在侧面的其他机位能拍到一个立体式的灯光结构,在增加画面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可看性。

同时灯光在随着音乐节奏变化时也更容易在镜头上体现出来。

其次,在高角度机位拍摄的时候这样的布光能使地面被灯光均匀铺满,给舞台提供更多美感,也提高了空镜头的使用频率。

一个演播室的灯光需要顾及摄影机拍摄的位置,这不但是为了给演出的歌手或者嘉宾舞者给光,更多的是要照顾到镜头的背景光,只以二号机为核心调好的灯光只会有一台机能拍出效果,演播室多机位拍摄需要的是每一部机都能拍出好看的背景,电视灯光不仅要照顾现场观众,更多的应该是照顾播出效果,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现场的气氛。

试析纪录片的声音艺术特色及作用

试析纪录片的声音艺术特色及作用

纪录片中的音响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纪录片的真 时代性和地域性。
实感和独特的韵味。纪录片《故宫》之所以受到受众的一
二、纪录片音乐的丰富与韵味
致欢迎,就是因为编导对于音响上的把握尽量做到真实,同
纪录片的音乐可以丰富纪录片的内容,加强纪录片的
时重视音响的艺术表现。为了使受众更好地体会到故宫的 真实性、现场感,表现纪录片的风格和主题。
一,产生的效果自然是使人如临其境。
采用《浏阳河》旋律改编的音乐,充分表达了人们对领袖
2.用有声源音乐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
的哀悼,描写了人民对领袖的怀念之情。①
在纪录片《英与白》中,导演多次用到录音机里现场 放出的意大利歌曲,随着抒情浪漫的意大利女高音优美动
三、纪录片的人声的特色与表现
纪录片中的人声能够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地域性,表
面的严谨,尤其是主题音乐,不能什么音乐合适拉过来就 产、生活情景和长城的过去与现在。同期录音可以实时实
用,这是不可取的。过于随意,效果会适得其反。如果纪 地地录到拍摄现场的声场及其变化,捕捉到现场人物的对
录片讲的是60年代的故事,用的有声源音乐却是80年代的 白、气息以及一些动作声响,增强真实感和地域性。
4.用音乐表现纪录片的主题。
慎。在人物感情的深度难以用画面、文字来表现的时候,在
在纪录片《毛泽东》中,音响师很好地运用了歌曲《浏 画面气氛最需要渲染的时候,声音的作用才能够充分凸现,
阳河》作为音乐主题,因为《浏阳河》曲调应该是毛主席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纪录片声音的运用上,还要注意
最喜欢的一首故乡曲。毛泽东是浏阳河边韶山冲里走出来 声音的有效运用,要注意声音运用的节奏,不要过度地运
风格特点《 。故宫》中的音乐创作总体艺术设计是兼民族与 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历史背景。片中的电视节目几乎囊

浅谈音效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性功效

浅谈音效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性功效

浅谈音效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性功效作者:詹仲恺来源:《大观》2015年第09期摘要: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性的视与听的艺术,它在叙事方面的策略、画面、声音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画面由于其“天生”的优势,是讲述故事情节的主要力量。

音效它即具体又抽象性,在运用的时候可以更加自由。

通过探究电影声音对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从而揭示电影声音对电影叙事情节的强大推动意义。

关键词:音效;叙事性功效;影视影视艺术之所以吸引人,视听享受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了声音的力量影片对环境的交代更丰富了,对角色的塑造更饱满了,对剧情的推进手段上也更丰富了。

观众在这种视听享受下完全沉浸在故事之中,体会着剧情在矛盾冲突下的起起落落,可以说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在故事的讲述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包括了其影片中所有人为的声音,它包括对白、音效、音乐三大类。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抒发情感、展现环境、渲染气氛、强化节奏、推动叙事、强化主题等几个方面。

对白是现代影视作品中重要的表现,其重要包括对话与旁白,是影视作品中除镜头语言外对叙事帮助最大的艺术形式。

通过人们的语言,能帮助人们表达其逻辑思维,然后其音调、音色、顿挫的力度、节奏变化等都使语言文字具有了很丰富的表现力。

音乐的作用自有声电影电视以来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影视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突出影片主题带有的情感、对影视作品进行戏剧性夸张、有力的气氛渲染手段、帮助剧情扩展与推进、强化人物形象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效是指除了对白和音乐外影视作品中物体的物理性接触所发出的声音或按照人们普遍对特定声音的情感认识所创造的声音都是音效。

例如要体现生活味道,可以在镜头中描述人们的生活起居场面,然后在音效上加入做饭时剁菜声音或者鸡鸭鸣叫的声音,即刻就可以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市井环境,生活味道渲染的十分浓烈,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再比如一些影视作品中激烈的打斗场面,加入兵器碰撞及拳拳到肉的声音,可以使人们对打斗的真实性更加认可,再者还可以帮助刻画人物,搭建观众和角色内心世界沟通的桥梁,例如晚归的男主人希望悄悄的上楼梯,生怕惊动了熟睡中的女主人,缓慢的动作加上楼梯叽叽嘎嘎作响的声音,也给了观众一种小心翼翼又提心吊胆的感觉。

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

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

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摘要】纪录片配音是一种在纪录片中运用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声音来表达影片的内容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纪录片配音的重要性、历史演变、技术要求、对声音演员的要求以及创作过程。

配音在纪录片制作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能够提升纪录片的整体质量,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本文还将分析纪录片配音在提升纪录片质量方面的作用,对观众体验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纪录片配音在纪录片制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纪录片配音,有声语言表达,重要性,历史演变,技术要求,声音演员,创作过程,提升纪录片质量,观众体验,未来发展1. 引言1.1 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纪录片配音是一种重要的有声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专业声音演员的录制和表演,为纪录片影像内容增添声音元素。

这种有声语言表达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纪录片中所呈现的内容,还可以提升观众的视听体验,使观众更加沉浸在影片情节中。

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形式,需要声音演员借助声音的力量来传递情感和信息,使观众更深刻地理解纪录片所要传达的主题和内容。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为纪录片增色添彩,还可以提升纪录片的质量和影响力。

通过专业的纪录片配音,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纪录片所揭示的真实世界,体验到声音带来的愉悦和震撼,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纪录片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形式,为纪录片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片内容。

2. 正文2.1 纪录片配音的重要性纪录片配音在影视制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内容,增强视听效果,使影片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

通过配音,可以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纪录片中的人物情感和思想,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感受。

除了增强影片的表现力外,纪录片配音还可以帮助弥补拍摄时的不足,提高影片的整体质量。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谐 的社 会 伦 理 和 价 值 观 。 节 目要 从 嘉 宾 、
有 因 ” 任 何 一 种 现 实 主 义 叙 事 的 基 本 特 是
如法 国 、 日本 、 国 等一 些 国家 在此 方 面 就 美
类 节 目的运 作 规 律 后 , 节 目形 式 、 容 、 在 内
话题 、 内容 、 持 人 等 方 面 把 好 关 : 宾 一 主 嘉 定要 认真核 实真实 身份 . 真 筛选 ; 目 认 节 内容 和 话 题 既要 符合 现 代 人 的 心 理 诉 求 ,
的 叙 事 功 能 , 也 就 决 定 了纪 录 片 声音 的叙 事性 。 这 关 键词 : 录 片 声 音 纪 叙 事
电 视 声 音 和 电视 画 面作 为 电 视 叙 事
表 现概 念 运 动 . 达 抽 象 的 意 思 和 创 作 者 表 的 主 观 情 感 。影 像 中最 震 撼 、 让 人 难 忘 最
许 多 人认 为 , 音 只 是 人 物 形 体 动 作 声 的替 代 品 或 是 补 充 , 只有 在 人 物 形 体 动 作
无 法 表 现 时 才 需 用 声音 来代 替 。 实这 是 其

的侧 重 点 不 同 而 已 。 面 作 为 直接 的信 息 画 形 态 .主 要 用 来 传 达 现 场 气 氛 和 形 象 细
的 画 面往 往 不 是 声 音 或 者 画 面 单 独 的 传
达 , 是 声 画 共 同 的 作 用 , 通 过 视 听 语 而 即
这个 最 基 本 的叙 事 功 能外 ,声 音 在 纪 录片 的创 作 中 . 承 担着 一 系列 其 他 的 功能 。 还 声 音 可 以 塑 造 人 物 形 象 。打 破 平 衡 , 引 发 人 物 的行 动 。 动 叙 事 的发 展 推 在 纪 录 片 中 , 绍 人 物最 常用 的 形 式 介 就 是 解 说 词 , 种 旁 白式 叙 述 方 式 的 主 要 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电视声音和电视画面作为电视叙事的两大符号系统, 者的
关系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一直饱受争议,而关于两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声音功能的认识上:一种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只是作为陪衬来弥补画面的不足,它强调的是画面的表现力和再现力;
另一种则强调解说词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画面只是用来传达解说词的意义,它注重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和对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是它们都忽略了影像是一种视听形象系统,画面和声音是同时存在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画面作为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传达现场气氛和形象细节。

声音作为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表现概念运动,表达抽象的意思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影像中最震撼、最
让人难忘的画面往往不是声音或者画面单独的传达,而是声画共
同的作用,即通过视听语言来表达的。

纪录片并不完全依赖声音叙述表现,画面也可以叙述表现,
声音亦并不只是承担叙述表现的功能,它也可以描写再现。

与画面的空间特性不同的是,声音具有时间性的特征,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时间一起变化,在时间中运动,在时间中叙述。

正是声音的这一时间特性,使其具有了强大的叙事功能,决定了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声音作为电视叙事的符号, 最主要的叙事功能就是按照时间
或者空间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事物的发展脉络。

而除了讲故事这个最基本的叙事功能外,声音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还承担着一系列其他的功能。

声音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打破平衡,引发人物的行动,推动叙事的发展
在纪录片中,介绍人物最常用的形式就是解说词,这种旁白式叙述方式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受众介绍人物及其事件发展的背
景,无论是场外人物的旁白还是场内人物的旁白,往往不经意地透露出人物的性情,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叙事的发展。

许多人认为,声音只是人物形体动作的替代品或是补充,只
有在人物形体动作无法表现时才需用声音来代替。

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声音有时比动作更重要,在功能上更能推进叙事。

叙事理
论认为:“事出有因”是任何一种现实主义叙事的基本特征。

录片在塑造人物时,就是通过声音来引发人物的行动, 进而推动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声音可以营造背景,渲染气氛,给人一种真实的空间感
在纪录片的叙事中,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主题表达的重要元素,也是纪录片叙事的意义所在。

在叙事理论中,背景有两种,
种是以人物行动发生的时空为主的背景,另外一种是用以引起注意、提供叙事背景的社会环境,这两种背景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的。

在影像片段中,背景的表现一般是通过画面来展现的,例如
屋内、餐馆、汽车内等,但由于画面受到空间的限制,限制了其 对背景的表达, 而声音则正好可以弥补画面的这种不足, 为事件 的发展烘托气氛。

声音也存在相应的空间, 如张凤铸先生所指出的那样, 在远
景中的声音音量较小, 音质也不清晰; 而在特写中的声
背景,能有力地渲染环境气氛,弥补画面的局限,使故事在真实 的环境中展开,从而获得真实感。

声音能够结合画面提供完整的故事情节,融入事件的发展, 起到转换时空的作用
故事并不都是由一个事件构成的,故事可能包含一系列事 件。

现实世界里,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立体的,同一时间里可能发 生不同的事件,而在叙事中,事件只能一件一件地叙述。

这样, 在故事里, 就存在着事件的安排与组织。

事件的安排遵循一定的 规则:要么按时间顺序连接,即 A 发生之后,B 才发生;要么按
因果关系连接,即因为 A 发生,所以B 发生。

观众有一种收视定
式,他们要从连续发生的事件中, 或事件发生的连续中推论其 的前因后果。

利用了这一习惯, 在故事中艺术性地安排叙事时间, 使故事中的各个事件形成一条因果逻辑链。

在现实世界里, 许多 事件的发生可能纯属偶然,但是在故事里,事件的发生必有其原 因。

由于声音具有连续性的特征, 使得同一声音可以在不同的时 空中延续,可以成为事件发生的动因, 有时甚至可以参与事件的 发展,成为事件的一个构成因素。

纪录片的声音是这条逻辑链上 的链环,它不仅能够叙述完整的事件,还能连接故事中的事件, 提供时空线索,成为转换时空的契机。

在纪录片的历史上,可以将西方纪录片的声音创作大致分为 四种模式:格里尔逊模式、真实电影模式、访问谈话模式和个人 追述模式。

纪录片的声音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
形式,在这里我们把纪录片的声音分为人物声音、 环境声音和音 乐音音 大,音质清晰响亮; 仰角度镜头中的声音音调较高,俯角度镜头 中的声音音调较低。

声音由高而低、 由远而近的运动方式能够表 现出事件的空间感。

显然,这种空间是一种相对空间,不是视觉 范畴中的物质空间, 而是一种听觉空间。

利用各种环境音响创造
音响三部分来详细分析其叙事性。

人物声音。

人物声音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解说词、主持人抑或是影像中主人公的话语都可能成为叙事的主角,影视创造的伟大,在于它以视听的方式可以成为真实的媒介, 同时还可组织起自己有形的人格化的叙事中介。

从纪录片有声音后,解说词的运用可谓贯穿了整个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纪录片介入电视后,解说词的运用更是充分地
发挥了它的叙事性。

纪录片的画面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 空环境和
展示时事件的进程,而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是画面无法表现的,解说词就承担了这种功能。

无论是客观性地交代背景和结果的解说词还是主观性地揭示内涵和主
题的解说词,它们的出现对画面或是完全配合画面,或者是一定
程度上对画面的超越,来点明画面本身意义的内涵,对画面所传
递的漫无边际的客观信息确定一个大致的意义指向。

对于纪录片整体的叙事起到了贯穿、衔接、深化的作用,是纪录片叙事中不
可缺少的元素。

由于访问谈话模式纪录片的诞生, 纪录片开始表现当事人的
话语,从而使纪录片更加真实。

片中的人物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时地向摄像机诉说心里话。

这样的记录方式,能使观众感觉编导与被拍摄对象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记录下了人物真实的行为和心态。

环境声音。

环境声在传统电视理论中是作为“效果”出现的,主要包括同期声和效果声,其叙事功能是不可忽略的。

在同期语言中出现的对白和直接交谈等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出现的, 从声源上讲,它不是来源于记录者与被记录者,但却与两者特别是后者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部分口语有选择地进入同期声以后, 也呈现出一定的叙事特征。

纪录片中的效果声,作为声音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
“写意”。

它是指声音能表达一定的意境,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作用。

效果声写意的形式有夸张效果、闪回效果、对比效果和悬念效果,在纪录片中,夸张效果用得居多。

这些夸张效果都是意味深长、内蕴深邃。

而这种写意的作用也是为了片子的叙事,使纪录片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更加吸引人。

除此之外,效果声的转场作用和暗示作用也同时为叙事作铺垫。

音乐音响。

音乐在影视剧中用得很多,纪录片用得相对较少。

但音乐在纪录片中所承载的作用很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纪录片没有演员生动地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似乎更显重要。

尤其是当下更强调纪录片的故事性, 强其可视性和感染力,就能使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功能地位更为凸显。

音乐会给观众带来对节目时空背景和风格的一种立体感觉, 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更容易把观众带进影片的情景之中。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方面,音乐可以预示事件的变化转折,用一段
音乐加转场画面,预示将要出现紧张、危险、恐怖的情景,可以
预示事件将要向好的方向发展或要向坏的方向发展等; 片中某些段落的解说词已结束,使用画面和音乐可以使情景得到延伸,使观众得到情感的延续和回味。

音乐、音响在写意上独有优势。

最常见的写意音响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把原来听不见的声音放大到听得见,把原来小的声音放得更大,甚至震耳欲聋,或加上延时、混响处理。

在表现过去
式时,不可能拍到当年真实的画面场景,可以通过使用过去的图片、资料、旧物、空镜头等加上与之相对应、吻合的音乐音响, 同样能达到非常好的写意效果。

故事性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可从对故事的组织、叙事方式的情节化和为故事营造的氛围这三方面体现,而作为纪录片表现必备的因素之一的声音也必然随着纪录片形式上的故事化而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叙事性的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