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青春电影赏析

合集下载

《岁月神偷》电影音乐解读

《岁月神偷》电影音乐解读

《岁月神偷》电影音乐解读
电影《岁月神偷》是由导演罗启锐执导,根据阿耐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青春成长题材电影。

影片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台北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自由奔放的青年“小杰”展开,他与一众好友一起悄悄偷听和录制了许多他人的谈话,这些录音开启了他们追逐自由和逃避现实的冒险之旅。

影片曲调的选取极具中国风元素,通过独特的电子合成器效果和华丽的编曲手法,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复杂和激情。

影片的主题曲《岁月神偷》以一种爽朗的说唱方式表现出青春期的张扬和无畏。

歌曲将台湾方言和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独特的台词和强烈的节奏感使歌曲更具吸引力。

歌曲以阳光积极的态度,表达了追寻梦想和逃避现实的决心。

电影的插曲《黄河龙船调》则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通过弓弦和琵琶的对决,展现出了电影中台湾音乐受到中国大陆音乐影响的背景。

它在电影中代表着那个时代精神的旋律,强烈的节奏和动感的编曲,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

电影中还选取了一些西洋经典曲目,比如《YMCA》、《I Will Survive》等,这些歌曲在电影中作为背景音乐出现,为影片增添了一些欢快和活力。

它们在电影中与中国风音乐完美结合,展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对于西方音乐的狂热追捧,以及对于文化多元化的渴望。

电影《岁月神偷》的音乐选取非常恰到好处,既体现了片中故事的时代背景,又展示了青春期的狂热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电影音乐还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碰撞融合,以及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

这些音乐不仅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使观众更好地进入故事的情境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青春激情和梦想追逐。

简析电影《80’后》的女性形象

简析电影《80’后》的女性形象

简析电影《80’后》的女性形象摘要:影片《80’后》由女性导演李芳芳指导完成,讲述了一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女孩的青春成长故事。

本文将分析《80’后》的女性遭遇,女导演在影片中呈现了怎样的女性形象,以及影片的画面和剪接所表现出的观看视角,并借由这些分析来研究女性主体意识在《80’后》中的反映。

关键词:《80’后》叙事女性形象女性遭遇主体意识绪论影片《80’后》主要刻画一个女孩的青春成长历程。

女主角沈星辰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她11岁时母亲跟别的男人出国了,父亲看到母亲即将乘车离去时追逐过去结果被汽车撞到导致了死亡,而当时的星辰则目睹了整个过程,随后她被寄养在舅舅家生活。

舅舅和舅母婚姻不合,他们离婚后星辰和弟弟成为两个“被遗弃”的小孩。

接着舅舅迎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随后这个“阿姨”生下了妹妹,从此开始了一家五口的生活。

星辰学习成绩优异同时对弟弟照顾有加,在一次寻找恶霸为弟弟报仇时,她遇到了自己童年的好友明远,从此两人开始了一段关系模糊的恋情。

高考后,星辰去北京大学读书而明远则留在杭州读书,两人开始异地恋情。

关于女性的成长故事影片叙事中,首先为女主人公星辰勾勒了一个身世背景,母亲移民、父亲车祸死亡。

从这一点看,影片起初就将星辰塑造为一个“独立”的形象。

对于多数儿童而言,家庭是他/她们成长的庇护所,直到成年后才真正的进入社会。

电影文本中对于主角星辰而言,失去家庭并不是走上社会,而是寄养的舅舅家。

失去家庭对文本来说有两重意义,首先,家庭是一个小型的权利机构,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劣势的,父权/家长制具有绝对的领导/控制权,文中失去了家庭也意味着女童将不会受到权力的控制,女性主体意识在影片人物身上可以充分的发挥,并且女性主体不再为人操控。

其次就文本内部情节而言,从情感层面上,父母的缺失对星辰来说是亲情的缺失,也正是由于亲情的缺失使人物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在面对感情/爱情的问题中,她总是勇于追求。

浅析80年代到新时期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以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

浅析80年代到新时期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以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
学生 与男 生游湖 、 混迹 于男 生群里 打牌作 为娱 乐 的 方式 相 比 , 8 0年 代 的女 大 学 生则 是 以 每周 河 边 野
后 却 被 生 活杀 死 。如朱 小 北这 样 热情 、 义气 、 个 性 豪爽洒 脱 的女 中豪 杰 , 最后 却 以被 学校 开 除 收尾 ; 而如 黎维娟 这般爱 慕 虚荣 的女性 , 最 后嫁 为人妻 成
良; 辛 甘则生 活在城 里 , 家境优越 ; 匡亚兰 自幼失 去
咧 咧 。乐 观 、 直 爽 的朱 小 北 出身 于贫 寒 家庭 , 通 过
自己的努 力 考 上 大 学 , 靠 开 包 子 铺 的 姐 姐 供 其 上
学 。 因为 被怀 疑偷 窃物 品 , 用极端 暴力 的行 为维护
自己 的尊 严 , 从 而被 校方退 学 。 和 朱 小北 有 着 相似 身 世 的 黎维 娟 , 不 动声 色 地 告别贫 贱男 友 , 以一种更 加现 实的方 式 向命 运抗 争, 最后 实现 了 自己的梦 想 , 做 了一个 五 十 多 岁大 款 的二 老婆 , 过着 丰衣足食 的富裕生 活 。
二 、电影 《 女大学生宿舍》 中女大学生
角 色 分 析
与《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同样反应大学生
生 活的 电影 还 有 拍 摄 于 1 9 8 3年 的 《 女 大 学 生 宿
年未 果之 后 , 阮莞 终 于 向生活 妥 协 , 为结 婚 四处 相 亲, 尔后跟 一个 自己不 爱 的仅 见过 六次 面的男人 订
霹 掣・ 中国电影评论
到男 主角陈孝 正 , 灰 暗人 生 瞬 间有 了新 的起 色 , 她
打破“ 女 生 要矜 持 ” 这一 传 统 顾 虑 , 死 缠 烂 打吃 尽

电影《80后》观后感

电影《80后》观后感

电影《80后》观后感电影《80后》是一部讲述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成长经历的影片。

在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刻体会到了80后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以下是我对电影《80后》的观后感。

首先,电影《80后》通过展现主人公们的成长历程,勾勒出了80后这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电影中的主人公们在80年代生活中所经历的欢乐、忧伤、挫折和成长,让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电影中的情节紧凑,场景真实,让我情不自禁地沉浸在80年代的氛围中。

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80后这一代人的朴实和真诚,他们拥有着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

其次,电影《80后》深刻反映了80后这一代人的生活困境和内心挣扎。

在现代社会中,80后这一代人面临着工作压力、生活困难、人际关系等各种挑战。

电影中的主人公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奋斗拼搏,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出路。

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让我深受触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于人生的理解。

电影带给我的震撼不仅仅是视听上的享受,更是对心灵的启迪和震撼。

最后,电影《80后》引发了我对于80后这一代人的思考和反思。

80后是一个特殊的一代人,他们成长在转型时期,承受了改革开放的风暴,经历了社会的变革。

电影中展现的80后的生活和情感让我对这一代的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虽然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依然坚强乐观,勇敢向前。

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80后一代人,认识到他们的可贵和宝贵。

综上所述,电影《80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80后这一代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这部影片,我感受到了80后的青春记忆、生活困境和内心挣扎,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

我相信,电影《80后》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共鸣和感悟,唤起人们对80后这一代人的关注和理解。

愿80后这一代的人们继续勇敢向前,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80年代电影有教育意义的

80年代电影有教育意义的

80年代电影有教育意义的8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充满教育意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通过引人深思的故事情节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为观众传达了宝贵的教育价值观念。

本文将介绍几部在80年代上映的电影,并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教育意义。

1.《小芳》《小芳》是1986年上映的一部由孔砚明执导的电影。

该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艰难环境中坚强成长的故事。

影片展示了坚韧、勇敢和自信等美德,与此同时也告诉观众在逆境中如何保持乐观的态度。

通过主人公小芳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勇气,观众被教育了要积极应对人生中的困难,并且相信自己的价值。

2.《红高粱》《红高粱》是1987年上映的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

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和变革。

电影中对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的对比,以及对女性地位的关注,都给观众提供了思考的机会。

它教育观众要勇敢面对历史和社会的改变,拥抱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珍惜传统文化和人性的美好。

3.《活着》《活着》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

影片通过一个农民的生活历程,描述了底层人民在历经战争和动乱后,仍然积极向前,坚持生活下去的顽强精神。

故事深入人心,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引发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观众通过影片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和自由的珍贵,进而思考如何更好地活着。

4.《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上映的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四个妻子相互竞争的故事。

影片通过揭示封建家庭中女性地位的局限和妇女命运的悲剧,呼吁观众反思传统观念对个体自由的限制。

这部电影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引发了对性别平等和尊严的思考,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教育启示。

5.《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1993年上映的一部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

该片通过两个戏剧演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示了人性中的爱恨情仇,同时也涉及了家庭和传统的价值观。

热血街区观影赏析

热血街区观影赏析

热血街区观影赏析电影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世界。

而热血街区作为一部充满激情和热血的电影,更是引起了观众们的广泛关注。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对热血街区进行观影赏析。

热血街区是一部由导演张艺谋执导,刘德华、张曼玉等主演的电影。

影片以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热血、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电影中,刘德华饰演的小虎是一个热血青年,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热血街区中奋斗拼搏。

而张曼玉饰演的小美则是小虎的青梅竹马,两人之间的爱情线也是影片中的一大看点。

首先,影片中的热血气息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一种青春的激情和活力。

在热血街区中,小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努力拼搏,不断追求梦想,这种拼搏精神无疑是影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无论是小虎和朋友们在打工、创业,还是在追求爱情和友情,他们都展现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深深地触动了观众们的心。

其次,影片中的友情和爱情线也是观众们关注的焦点。

小虎和他的朋友们之间的友情让人感动,他们在困难时互相帮助,在成功时一起分享。

而小虎和小美之间的爱情线更是让人为之动容,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这种真挚的爱情也让观众们感到了一种温暖和幸福。

另外,影片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也是非常精彩的。

导演张艺谋通过细腻的情节设置和生动的人物塑造,将整个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小虎和朋友们在热血街区中的生活,还是他和小美之间的爱情,都让人感到了一种真实和动人。

而影片中的音乐和画面也是非常精彩的,它们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的来说,热血街区是一部充满激情和热血的电影,它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一种青春的激情和活力。

影片中的热血气息、友情和爱情线以及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都让人印象深刻。

通过对热血街区的观影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电影中的激情和热血,还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正能量,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对青春电影中80后形象的探析

对青春电影中80后形象的探析

对青春电影中80后形象的探析作者:关静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1期一、对青春电影的认识2013年4月,由赵薇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还未上映就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有关“青春”的话题引起了热切的讨论。

随后的《中国合伙人》打着“男生版的致青春”的口号再一次让“青春”的话题席卷而来,这两部电影又一次引起了大众对“青春”话题的讨论,让正在青春着的人思考,让青春不再的人们唏嘘。

以同样的青春话题引起热烈反响的电影在此之前还有2010年的十一度青春系列《老男孩》,以及2011年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这些电影都是在讲述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电影都被称为“青春电影”。

“青春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成长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以青年人为题材和表现对象的电影,其主要观众对象也多是以年轻人为主,同时具有鲜明的青年文化性。

1933年,当让·维果将寄宿学校的学童经验和人生经历定格在《操行零分》中时,青少年就在电影世界全面出场。

自此,青少年就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以致斯坦利·卡维尔在对电影进行本体论追问时,坚持认为对青春期和青少年的关注已成为电影本体论特征。

[1]在中国,青春电影在新时期以从来就不是中国电影的主流。

虽然青年人在百年中国电影的银幕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之前的电影中青年更多的是被放置在时代洪流中,他们的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青年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在有意无意中被忽略了。

在新时期以后,中国的青春电影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第六代导演登上历史舞台后,他们站在成长中的青年人自己的立场上描写青春、品味青春、反思青春,从而青春叙事体现出“青春本位”观念,也由此创作出大量严格意义上的青春电影。

二、青春电影中“80后”形象解读“80后”概念缘起于“70年代以后”概念的提出。

“70年代以后”是文学评论界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专用文学术语。

青春万岁读后感

青春万岁读后感

青春万岁读后感《青春万岁》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郭富城、张静初主演的青春成长电影。

影片以80年代的中国为背景,讲述了一群青春少年在逆境中奋斗、成长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我深受感动,引发了我对青春、友情、爱情和成长的思考。

影片中的主人公杨树和他的朋友们都是80年代的普通青年,他们面临着家庭、学业、感情等方面的压力。

然而,正是在这些压力的挤压下,他们展现了出色的勇气和毅力。

他们不畏艰难,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它是无穷的,是无畏的,是让人感到无限可能的。

影片中的友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树和他的朋友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共同面对着困难和挑战。

他们之间的友情是坚定的、无私的,是在困难时刻最可靠的支持。

这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友情是经得起考验的,是可以和时间一起成长的。

爱情是影片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杨树和小红之间的爱情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坚定。

他们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和磨难之后,依然坚守着对彼此的爱,最终走到了一起。

这让我明白了,爱情是需要坚持和付出的,是需要经营和守护的。

最后,影片中的成长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

成长是一个不断奋斗、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的来说,《青春万岁》是一部富有正能量的影片,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和美好。

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一起为青春的美好努力奋斗吧,青春万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年代青春电影比较赏析周末赏析了两步新中国80年代的电影,《难忘的中学时光》和《女大学生宿舍》,都属于青春系列的电影,前一部电影讲述了一群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略带幼稚地畅想自己的未来,结合每个主人翁的家庭背景描述他们高中毕业后面向未来的状况;后一部电影讲述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的205号女生宿舍,住进了五个刚入校的姑娘,他们性格个性相异,家庭环境不同,影片描述了她们在刚入校的一个学期里发生的喜怒哀乐,室友从开始的误会和隔阂逐渐走向融洽且亲密,由此五个姑娘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最终建立了深厚友谊的故事。

主题简析:这两部青春题材的电影一个伤感惆怅一个激情昂扬,都演绎着大时代里的小故事,并最终在历史的追索和面对未来的激情中,为文化反思和人性诉求的书写提供了青春的注脚。

青春的单车叮叮当当载着过剩的荷尔蒙放肆的驶在新世纪的大道上,一路展演了历史重担、城乡差距、贫富差异、阶层差异。

两部电影都用简单、真实的镜头记录着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是当时大学生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两部电影里,两部的主人翁都曾相聚在一起诉说过自己的理想,立过青春的宣言,呼喊过自己的灵魂,他们都能从容自信的说出自己内心的理想,并且努力的朝着目标去奋斗,虽然他们每个人的结局有喜有忧,就像第一步电影里结尾歌词里写的一样:生活就是海,浪潮就是人生。

在当今,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当中有太多人说不出自己心中的理想,找不到自己,被时代推着走而不是去创造时代,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当代的悲哀。

所以,唤醒年轻一代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在任何时候都是个迫不及待的任务,这需要我们大学生自己和社会共同努力。

也只有这样,更多的大学生才能够找到自己的灵魂而避免沦落为一个只为“钱”看的干瘪肉体。

从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其价值观的引导,批评懒惰、虚无,赞颂理想、勤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会恍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我们那小小的,成长的心灵突然间充满了热切的渴望!我们渴望独立,渴望成熟,渴望从父母的庇护下挣脱出来,也正如作家王蒙在小说《青春万岁》中描写的那样:“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然而,渴望毕竟不是现实。

要把渴望变成现实,就如唐僧西天取经一样,要经过千百次的挫折和磨难。

我们的同龄人,影片《难忘中学时光》中的周毅对未来对生活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渴望。

他要把渴望变成现实,所以他拼命地奋斗,而奋斗总是离不开汗水和泪水。

当他的家庭贫寒,母亲让他直接工作承担家庭的负担而不是参加高考完成梦想时,他迫于家庭的困难情况,没有参加高考,但最终他的诗集被一家出版社采用,成为一名诗人,选择的目的路径不同,但最终的结果达成,这就是理想力量。

隐蔽的等级制度,个性在集体中的冲撞,还有那有些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虽然有些琐碎做作,可还是有一种理想主义在平庸的故事里闪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青春。

青春,阳光,友谊,还有一种珍贵的使命感和年轻人才有的活力和热情,都是其中最可纪念超过了正统的说教。

年轻的朋友,青春的脚步,似行云水流,生活的道路靠我们探求攀登那巍峨的山峰,穿越那茫茫的丛林,阳光灿烂,不要叹息,不要停留,要思考,要奋斗,乘风华正茂,莫让年华付水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