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

合集下载

江南古镇园林的解读与开发利用的开题报告

江南古镇园林的解读与开发利用的开题报告

江南古镇园林的解读与开发利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江南地区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区域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古镇与园林景观被誉为地域文化的浓缩体现。

江南古镇园林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和景观特色为基础,成为了国内外旅游者追捧的热点之一。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江南古镇园林的文化和环境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文化遗产破坏等,亟需得到开发利用的解决。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江南古镇园林的解读,探索其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以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经济、历史、文化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针对江南古镇园林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1、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深入挖掘江南古镇园林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和特色,并揭示其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

2、分析江南古镇园林目前所面临的文化、环境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得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

3、提出江南古镇园林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促进其经济、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发扬。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文献调查法:通过图书资料检索、文献阅读和资料收集等方式,收集江南古镇园林的历史、地理、文化和景观特色等资料。

2、实地调查法:实地考察江南古镇园林,了解其实际情况,记录景观特色、历史文化、现代建设等方面的数据。

3、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江南古镇园林之间的差异,查找其发展优劣势,以此为依据提出可行性建议。

4、SWOT分析法:对江南古镇园林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SWOT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开发利用方案。

四、预期成果和可行性分析1、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深入了解江南古镇园林的历史、文化和环境,探索其文化与景观特色,提出可行性的开发利用方案,促进其经济、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发扬。

2、可行性分析:本项目针对江南地区文化遗产的破坏、整治和经济利用的发展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现实的可行性。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江南水乡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民俗,是中国特有的历史和文化风景线。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旅游开发等角度探讨古镇的保护与传承。

一、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江南水乡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

古镇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还保留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建筑风格。

古镇的街巷布局、古建筑群、传统手工艺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遗迹上,更多地表现在古镇的传统文化传承和乡土民俗上。

古镇作为传统的生活聚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保存了许多古老的民俗风情。

婺源古镇保存了丰富的乡土民俗,包括传统手工艺、古老的节庆活动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古镇的生存根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得到充分的认识和保护,只有将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下去,才能使古镇成为更具魅力和价值的文化景观。

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挖掘和保护,是当前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江南水乡古镇的自然环境保护与利用古镇的自然环境也是其重要的资源和优势。

江南水乡古镇多建于水乡湖区,有着优美的水土环境和特色的自然风光。

这些自然环境不仅为古镇增添了别具一格的韵味,更成为了古镇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古镇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水质污染、环境垃圾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古镇自然环境保护的障碍。

古镇的自然环境保护与利用问题亟待解决,这不仅是古镇的生存之本,更是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古镇的自然环境保护与利用是古镇保护与开发的重要议题。

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古镇周边的自然环境,防止水质污染和水域破坏;还需对古镇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利用,开发旅游资源,提升古镇的景观品质和吸引力。

开题报告古镇开发

开题报告古镇开发

开题报告古镇开发开题报告:古镇开发一、引言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古镇面临着破败和衰落的命运。

为了保护和传承古镇文化,许多地方政府开始积极推动古镇开发。

本文旨在探讨古镇开发的意义、目标和可行性。

二、古镇开发的意义1. 保护文化遗产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古镇开发,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古镇开发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

例如,古镇开发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从而带动当地酒店、餐饮、纪念品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增加城市吸引力古镇作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可以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通过古镇开发,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古镇开发的目标1. 保护古镇的原汁原味在进行古镇开发时,应尽量保持古镇的原汁原味,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同质化。

保留古镇独特的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活动,让游客能够真正感受到古镇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2. 提升古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古镇开发需要注重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例如,改善道路交通、增加停车场、建设更多的公共厕所等,同时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

3. 推动古镇与现代城市的融合古镇开发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更要推动古镇与现代城市的融合。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古镇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使古镇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古镇开发的可行性1. 市场需求中国拥有庞大的旅游市场,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的兴趣日益增加。

古镇作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具备很大的市场潜力。

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一、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变迁(一)古镇的繁荣隋唐宋元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为江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诸如富饶灵秀的经济文化城市,空前未有的海外贸易,风靡全国的江南文人艺术风尚。

隋唐时最大的国库洛阳含嘉仓内多是江南入贡的大米,唐人便有“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等言论。

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写到:“自钱纳土至于今元丰七年,郛郭填溢,楼阁相望,飞杠如虹,栉比棋步,近郊隘巷”,俨然蕃阜气象,城中商业茂盛,交易频繁。

在江南经济超越中原的同时,人才亦已呈现压倒中原的优势。

正是这数百年间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使江南在明清时成为中国经济的心脏,江南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

(二)古镇的衰败江南水乡城镇繁荣在明清,衰败也在明清。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交通路线的变动及贸易地点的迁徙,一些旧市镇逐渐衰弱,如上海的江桥镇,“为上海、嘉定水陆交通要道……乃自铁路开行以来,饶越镇东,要道边为僻径,顿失过客买卖之利”。

另外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不断入侵也是江南水乡衰退的原因。

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给中国的传统城镇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曾经遍布大江南北的水乡城镇,如今能完好保存下来的真是少之又少了。

二、江南水乡古镇的存在价值(一)历史文化价值江南水乡从唐宋以来,无论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处在全国前列。

强大的经济力量,以及便捷的运输络,在促进商业发展之余,亦令江南的重要买卖商市集,演变成一座座与中国北方政治型城市截然不同的商业城市。

随着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明清时江南市民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形成一种独特的市民艺术。

这片长期发挥出文人活力的地区,已积聚了多年的江南文化精华,到了近代仍执中国文化发展的牛耳。

(二)旅游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旅游的内容从以自然风光旅游为主发展到与风俗风情旅游并重,“走进生活”、“回归自然”成为近年世界旅游的热点。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这种独特的风情以及从中透出的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温情的人性关怀,深深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江南地区以其独特的水乡古镇而闻名于世,如苏州、杭州、嘉兴、乌镇等地都是著名的水乡古镇,这些古镇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经济繁荣时期商业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这些古镇以其独特的水网街巷、独特的建筑艺术、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浓厚的地方风情而著称,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旅游业的兴起,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不仅仅是为了继承和传承历史文化,更是为了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保护古镇原有风貌的又能使其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该重视古镇保护。

古镇不仅仅是一片风景,更是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

保护古镇,首先要保护其独特的建筑风貌。

古镇的建筑风格多为传统的江南水乡建筑,保留着独特的江南民居建筑特色,这些建筑是古镇重要的文化遗产。

在古镇的保护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这些传统建筑的修缮和维护工作,使其能够更好地保存下来。

也要保护古镇的环境,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古镇的开发也是至关重要的。

古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古镇的开发,可以通过挖掘古镇独特的文化资源,如传统手工艺品、地方美食、传统节日等来进行。

可以发展适合水乡古镇风格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在开发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尊重古镇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避免随意改变古镇原有的风貌。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该加大对古镇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古镇保护的政策措施。

政府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古镇开发建设。

企业在古镇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为了谋取暂时的利益而损害古镇的原有风貌。

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参与,增强古镇保护的意识,使古镇得到更好地保护。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江南水乡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古镇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困境。

本文旨在探讨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对策。

我们需要认识到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古镇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

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许多古镇面临着毁坏、退化甚至消失的风险。

保护与开发古镇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维护。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保护和开发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保护是为了保留古镇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开发是为了使古镇焕发新的活力和创造新的价值。

保护与开发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只有合理地平衡二者的关系,才能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研究古镇保护与开发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可以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了解古镇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和发展演变。

可以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古发掘,了解古镇的建筑风格、布局规划和文物保护情况。

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看法和需求。

基于以上研究方法和调研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加强古镇的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流失。

注重古镇的活化利用,开发和利用古镇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打造古镇特色产业和文化产品。

应加强古镇的管理和维护,提升古镇的服务水平和形象塑造。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古镇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体现古镇的历史和文化特点,注重与当地居民和民间组织的互动和合作。

只有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才能实现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双赢目标。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通过合理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对策,我们有信心将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题报告

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题报告

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了全球性的经济产业,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产业。

而旅游所带来的人口流动、环境破坏、文化融合等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如何将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成为了重要的内容和目标。

古镇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已经成为了中国旅游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古镇包括各种类型,如北方的皇家园林古镇、水乡古镇、客家山寨古镇等,地域性特征非常突出,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娱乐设施不可避免地进入其中,而保护传统古镇文化也面临了许多挑战。

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古镇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充分发挥古镇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研究古镇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古镇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探讨古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推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理论研究- 古镇旅游业的概念与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古镇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 问题分析- 古镇旅游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人口流动问题等问题分析- 古镇旅游业中存在的文化问题、建筑保护问题等问题分析3. 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古镇旅游业中的应用- 古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4. 对策与建议- 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对古镇旅游业的管理建议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后续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提供理论支持。

2. 实地考察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镇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古镇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获得一手资料。

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文献综述】

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旅游管理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一.引言尹迎春在《从符号学角度解读城市形象宣传片——以乌镇旅游宣传片为例》上说,乌镇地处浙江桐乡市北端,是江南四大古镇之一,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

有刘若英代言的乌镇城市形象在给媒体播出之后,乌镇便作为“中国江南最后的枕水人家”而深入人心。

接下来他截取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场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刘若英以现代都市人的脚步走进充满历史色彩的乌镇,走进了城市人梦想中的静谧,祥和,悠闲的这样一种生活状态。

可以说,这是乌镇旅游宣传片带给我们的这样一种融合了江南古镇诗情画意风格的生活,纯朴,自然。

二.通过乌镇东栅发展提出古镇发展现实问题但是,电视带给我们的影像是经过修饰的,乌镇真如我们想的这样吗?江南古镇到底还留存有多少的小桥流水,存有多少的安静淳朴呢?作为古镇开发,乌镇先后进行了东栅,西栅这两项工程。

而在开发的同时,乌镇政府也是对其做出了一定的保护。

宋安娜在《天津人大》一篇名为《乌镇的反思》中写到,当我们提出历史风貌区保护这一命题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提出了双重考问:不仅保护历史建筑,还要保护原有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产生着一代代名人和生生不息的人生故事,这才是历史风貌区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源。

的却,乌镇在开发的时候,将全部居民迁出,开发好后,又将所有居民回迁,政府所要表达就是让景区居民生活的更好,同时让他们在不伤害景区原有风貌的情况下生活。

是的,这样安逸的生活环境或许对于乌镇的居民来说是不错的了,可是,近段时间,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乌镇东栅景区内的居民写满抗议的字眼,到底是什么触犯了他们,让他们忍心去破坏这一种和谐的场面呢?我想,乌镇反应出来的问题也是很多江南古镇的共同问题,我们不妨纵观江南古镇,从整体上给予他们一个由乌镇而引发的原因。

绵阳师范学院的鲍蕊在《关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说道:“随着我国古镇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古镇的元真性受到破坏。

一是古镇内的民居建筑老化,年久失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
古镇是江南的一大特色,就好似刘若英为乌镇所做的广告一样,小桥流水人家,来过,便不曾离开,可以说,江南的古镇给现代人带来的是一种有别于都市高节奏的生活状态,小镇的生活更加趋于安逸,宁静,纯朴。

但是,由于而今古镇发展的迅速,由此而来的问题很明显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通过乌镇东栅为例,纵观所有江南古镇的发展现状,过度商业化,社区居民抵触情绪过大,发展雷同等等问题是而今我们能够发现的古镇发展中想当普遍的问题。

绵阳师范学院的鲍蕊在《关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说道:“随着我国古镇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古镇的元真性受到破坏。

一是古镇内的民居建筑老化,年久失修。

二是催着旅游业的发展,古镇的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是古镇的商业气息浓重。

另外还有古镇旅游内容单一,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以及古镇旅游想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选题意义:
通过乌镇东西栅的对比,分析现代古镇产生如此多问题的原因,再着眼于乌镇西栅,通过西栅的发展模式来提出现代古镇所应该发展与保护的方向,从而进一步提出古镇未来发展模式。

古镇是我们江南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而如何更好的保持它的原真性,在发展的基础上同时突出它应该反映出来的生活状态是所有古镇开发者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就旅游而言,古镇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就久居都市的人们来说,古镇游是一种放松身心的过程,就经营者而言,古镇游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对社区居民来说,古镇游是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一种保障。

而如何把这所有的焦点都平衡在一起,让古镇发展更加正确地发展,是我们要讨论的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通过以乌镇东栅反映出来的情况,得出而今江南古镇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过乌镇东西栅的对比,得出现代古镇所应该发展与保护的方向,从而进一步引发对未来古镇发展的设想。

提纲:
一、引言
二、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古镇商业化过浓
(二)古镇居民抵触情绪过大
(三)古镇发展过于雷同
三、古镇旅游方式的转变趋势
(一)游客的需求转变
(二)旅游发展趋势
(三)旅游方式转变
四、乌镇东西栅发展对比与古镇旅游发展对策
(一)西栅旅游开发分析
(二)乌镇东西栅旅游发展对比
(三)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对策
五、对未来古镇发展的构想
(一)打造古镇品牌
(二)提高民宿质量
(三)降低门票概念
六、总结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一、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查勘、收集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提取,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现今古镇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通过从现代旅游方式的转变中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探讨乌镇东西栅的不同发展模式,得出古镇发展与保护的方向,达到可行性分析和报告。

二、技术路线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报告,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后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问题并提出策
略方案。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
[1] 尹迎春. 从符号学角度解读城市形象宣传片——以乌镇旅游宣传片为例[J]. 新闻世界, 2010,(04)
[2] 宋安娜. 乌镇的反思[J]. 天津人大, 2010,(02)
[3] 鲍蕊. 关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4] 邹开敏.国内旅游动机的研究新进展[J]. 经济问题探索,2008, (03)
[5] 江五七, 陈豫.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J]. 商业研究, 2003,(08)
[6] 张国忠. 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 同济大学,2006
[7] 丁敏. 人格特质与旅游消费需求的相关分析[J]. 市场周刊(研究版), 2005,(12)
[8] 苏勤. 旅游者类型及其体验质量研究——以周庄为例[J]. 地理科学, 2004,(04)
[9] 梅振华. 商业古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索[J]. 商业时代, 2010,(24)
[10] 邹开敏. 民宿:休闲度假旅游的一种探索——以江苏周庄为例[J]. 乡镇经济, 2008,(08)
[11] 姚洪文.小城镇传统商业街保护与更新研究[D]. 南昌大学,2008
[12] 朱松节,刘龙娣.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高职论丛,2010(03)
[13] 周乾松. 中国古镇保护尚须警钟长鸣[J]. 城市问题, 2004,(06)
[14] 曹雪梅. 从旅游开发模式浅谈古镇的可持续发展[J]. 山西建筑, 2010,(06)
[15] 陈序. 从市场角度看古镇保护与开发[J]. 山西建筑, 2006,(13)
[16] 阳建强,冷嘉伟,王承慧. 文化遗产推陈出新——江南水乡古镇同里保护与发展的探索研究 [J]. 城市规划, 2001,(05)
[17]Ateljevic, I., Doorne, S. Culture, Economy and Tourism Commodities[J]: 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003) Tourist Studies, 3 (2), pp. 123-141.
[18] Mao, C.-Y., Zhang, S.-L, Study on dual nature and evolvemen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ancient town with tourism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f Bayu ancient town[J]:Chongqing
Jianzhu Daxue Xuebao/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Volume 29, Issue 1, February 2007, Pages 40-44
[19] F. Haverfield ,Ancient Town-Planning[D],November 28, 2004
[20] Mao, C.-Y., Zhang, S.-L, Study on dual nature and evolvemen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ancient town with tourism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f Bayu ancient town[J]:Chongqing Jianzhu Daxue Xuebao/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Volume 29, Issue 1, February 2007, Pages 40-44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一、前期工作,阅读各种参考文献和书籍,做好充分的写作准备。

二、2011年1月1日—1月15日,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三、2011年1月15日—1月30日,完成开题报告。

四、2011年2月1日—2月20日,完成论文初稿。

五、2011年2月21日—4月9日,论文多次指导和修改。

六、2011年4月10日,完成论文定稿。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一、预期目标
随着江南古镇的快速发展和各地古镇的崛地而起,更多的现实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通过以乌镇为例,纵观所有古镇发展,得出现代江南古镇发展与保护的方向,从而提出对未来古镇的发展策略。

本文把古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目标,探讨研究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特点
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总结而今古镇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分析探讨引发问题的原因,并从古镇自身的特征和状况出发,提出几条可行的思路,以及对江南古镇的发展与保护起到一点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创新点
通过着眼于乌镇东栅带给我们的现实问题,通过与西栅的对比,得出现代旅游方式的转变,由于现代经济的告诉发展,人们追求的旅游享受方式是一种更加高端化,同时更加真实化的体验经历。

本文所最后提出的一点就是在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型旅游转变的背景下,古镇旅游的发展新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