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整合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210161555)

合集下载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达标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达标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达标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达标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达标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综合达标第Ⅰ部分(选择题,共44分)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表为我国2017年春运迁出率、迁入率前十位城市表(根据2017年全国春运大数据制作).下图为我国2003~2016年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图。

据此完成1~3题.1.2017年全国春运大数据反映了()A.在广东省打工的安徽人最多B.劳动力由广东向安徽转移C.广东省人口返回安徽省最多D.广东省外来劳动力多2.推测2003~2016年间( )A.产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B.沿海地区投资呈下降趋势C.产值内陆地区超过沿海地区D.全国投资呈下降趋势3.材料反映的劳动力流动特征对我国产业的影响有()A.促进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B.阻碍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C.促进内陆地区的产业升级D.对我国产业转移没有影响解析:第1题,春运数据显示,广东5座城市人口迁出率最高,说明在广东5座城市外来劳动力多,春运返乡迁出率最高,D项正确。

第2题,从图中数据显示,沿海地区投资占全国比重在下降,说明产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A项正确。

沿海地区投资占全国比重下降,投资额和产值没有数据显示,B、C、D项错误。

第3题,从春运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主要由内陆地区迁往沿海地区,而我国产业是由沿海地区往内陆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逆向迁移会导致内迁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从而阻碍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B项正确.答案:1。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整合练习(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整合练习(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2)一、地球运动(2017·4月浙江选考)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

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

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

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B.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C.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D.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答案 B解析该人造天体与地球的距离为150万千米,且位于日地之间的连线上,说明该人造天体相对于地球距离太阳更近,所以可以提前获知太阳风强度。

该人造天体与地球都围绕太阳公转,A、C错误;火星位于该人造天体和地球公球轨道之外,从该人造天体上不能拍到火星凌日的照片,D错误。

故该题选B。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

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 )A.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答案 A解析仔细观察图示,图中示意陆地板块之间的碰撞,且有大小之分,小板块在与大板块碰撞后,小板块前端向下俯冲,后端随之隆起,大板块则呈现出一系列的隆起。

这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北侧高大山脉形成过程相符,故A正确。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17·4月浙江选考)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积雪厚度呈现出大-小-大的年际变化。

下列地理过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B.积雪厚度大-地面吸收量多-年平均气温高C.积雪厚度小-大气吸收量少-年平均气温低D.积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高答案 D解析积雪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多,地面吸收热量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热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年平均气温低。

反之,则年平均气温高,故D正确。

人教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整合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整合练习含解析

2019 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一、地球运动(2018 ·4月浙江选考 )2018 年 2 月 8 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

以下列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地址表示图”。

达成 (1) ~ (2) 题。

(1) 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A. 吸取地面长波辐射B. 捕获太阳带电粒子C. 摩擦地球茂密大气D. 反射太阳短波辐射(2) 当昼夜晚,地球上可以察看到火星、木星、土星地址关系正确的选项是()答案(1)C(2)A(2)剖析(1) 流星发亮是由于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地球大气摩擦焚烧而产生的。

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地球上看是自西向东,结合图示可知,此时土星位于地球的东南方向,火星和木星相对土星更靠西。

故 A 正确。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8 ·4月浙江选考 ) 某中学背山面河。

该校组织学生睁开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

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 2 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 2 块岩石标本。

以下列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判断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

完成 (1) ~ (2) 题。

(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A. ①B. ②C.③D.④(2) 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A. 岩浆侵入B. 大海中溶解物化学聚积C. 岩浆喷出D. 碎屑物聚积并固结成岩答案(1)D(2)D剖析第 (1) 题,读图剖析可知,①岩石拥有层理结构,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③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②岩石为致密的块状结构,应该为石灰岩;④岩石应该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应选 D。

第 (2) 题,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①和③,由上题剖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聚积岩,聚积岩主假如由于碎屑物聚积并固结成岩而来,应选D。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18 ·4月浙江选考 ) 以下列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表示图( 单位:百帕 ) 。

【精品】人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套练习(36份有答案)

【精品】人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套练习(36份有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上海卷,1~2)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解析:1.D 2.C 第1题,月球表面无大气层,失去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白天气温很高,夜晚气温很低,过大的昼夜温差,使月球表面岩石风化严重,形成厚厚的月壤。

第2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且突发性强,对人类威胁大。

(2017·河南中原名校模拟)我国拟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解析:3.B 4.D 第3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海上交通更方便;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正确。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一)如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均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2.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A.一路正西 3 330 kmB.先东南,后东北 6 660 kmC.先东北,后东南大于6 660 kmD.先西南,后西北小于3 330 km解析:1.B 2.D 第1题,从甲、乙两地经度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可知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外圆纬线为南纬60°。

两地纬度均为南纬60°,位于南半球;经度分别为东经150°和东经90°,位于东半球。

第2题,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

甲、乙两地均位于南纬60°,两地之间经度差为60°,甲、乙两地纬线上的距离为60×111 km×cos 60°=3 330 km。

由于飞行航线为大圆劣弧段,其距离比南纬60°纬线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短,即小于3 330 km。

(二)如图为我国某世界地质公园的景观图,流纹岩六边形柱状节理、玄武岩岩脉、纵横交错的裂隙,展现出地质历史时期山河变动的画卷。

后期次生节理构造及海蚀作用对该地质公园的原生柱状节理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岩浆喷发—冷却收缩—内力挤压—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内力挤压—岩浆喷发—冷却收缩C.内力挤压—岩浆喷发—岩浆侵入—冷却收缩D.岩浆喷发—内力挤压—岩浆侵入—冷却收缩2.推测岩浆喷发和冷却收缩的过程( )A.喷发剧烈,冷却迅速 B.喷发剧烈,冷却缓慢C.喷发平和,冷却迅速 D.喷发平和,冷却缓慢3.该地质公园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C.江苏 D.香港解析:1.A 2.B 3.D第1题,冷却收缩一定排在岩浆喷发之后,故C、D错。

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5)李仕才一、选择题(一)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科学家决定在2015年里多增加一秒。

这多出的一秒钟,就加在国际标准时间6月30日的午夜。

据此回答1~2题。

1.对于东八时区的我们来说,这一秒出现在7月1日( )A.0:0:1 B.8:59:60C.24:59:59 D.7:59:602.2015年,钟表加了一秒钟,主要是因为( )A.地球自转周期短了一秒钟B.地球公转周期短了一秒钟C.地球自转周期长了一秒钟D.地球公转周期长了一秒钟解析:1.D 2.C第1题,由材料可知,科学家将这1秒钟加在国际标准时间的6月30日午夜,国际标准时间为伦敦时间,伦敦时间为零时区区时,午夜为7月1日0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伦敦时间早8小时,当伦敦时间为0时,北京时间为7点59分60秒,故选D。

第2题,钟表时间是按照地球自转周期来制定的,由于地球自转周期长了一秒钟,所以增加1秒钟,原本自59秒进入0秒,而此时增加一个60秒,是由于地球自转周期长了一秒钟,故选C。

(二)(2018·成都九校联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解析:1、A 2。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整合练习(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整合练习(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3)一、地球运动下图为“我国新疆和西藏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分为Ⅰ~Ⅴ区。

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A.ⅠB.ⅡC.ⅣD.Ⅴ2.图中某区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其主要成因是( )A.海拔高B.云量多C.晴天多D.白昼短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Ⅴ区为青藏高原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气候,晴天多;纬度低;故太阳辐射最强。

所以图示太阳辐射值最多的地区是Ⅴ。

第2题,图示Ⅰ区位于北疆地区,受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影响,云量多,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少。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7·浙江杭州四校联考)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D.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答案 C解析岩石圈处于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它比地壳范围大。

岩石圈为生物圈提供生存的场所,因此关系密切。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17·浙江桐乡期中)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1~2题。

1.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是箭头( )A.①B.②C.③D.④2.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C.大气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说明离地面近气温高,地面辐射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

结合题图知③为地面辐射,选C项。

第2题,根据题意“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结合题图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

故选C项。

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2017·嘉兴选考教学测试)新生代时期为( )A.海生藻类时代B.裸子植物时代C.哺乳动物时代D.爬行动物时代答案 C解析海生藻类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均在此前。

人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套练习(36份有答案)【高考】

人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套练习(36份有答案)【高考】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考点题号地球的宇宙环境1、2、3、1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5、6、7、8、9、10、14地球的圈层结构11、12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上海卷,1~2)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解析:1.D 2.C 第1题,月球表面无大气层,失去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白天气温很高,夜晚气温很低,过大的昼夜温差,使月球表面岩石风化严重,形成厚厚的月壤。

第2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且突发性强,对人类威胁大。

(2017·河南中原名校模拟)我国拟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解析:3.B 4.D 第3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海上交通更方便;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
—、地球运动
(2018・4月浙江选考)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

A.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 •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2)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
答案(1)C
(2)A
解析(1)流星发亮是因为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

(2)从北
极上空看,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地球上看是自西向东,结合图示可知,此 时土星位于地球的东南方向,火星和木星相对土星更靠西。

故 A 正确。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
(2018・4月浙江选考)某中学背山面河。

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

—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
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 2块岩石标本。

下图为学
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

完成 (1)〜(2)
题。

(1) 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 )
A. ①
B.②
C.③
D.④
(2) 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 )
A •岩浆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C •岩浆喷出
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答案(1)D
(2)D
“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 (1)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F 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
C-
A
C D
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③岩石 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 ②岩石为致密的块状构造,应该为石灰岩;
④岩石应该为花
岗岩,属于岩浆岩,故选
D 。

第(2)题,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
①和③,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于碎屑 物沉积并固结成岩而来,故选
B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2018・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
(单位:百帕)。

雨过天晴后,若图
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 大气吸收强
B. 大气逆辐射弱
C. 大气反射强
D. 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解析 雾的形成是由于气温低, 水汽凝结。

晴天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
低。

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完成 ⑴
⑵题。

(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 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
素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⑵图示区域( )
A. 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 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 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 )
D. 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影响因素。

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

山坡上因易被侵蚀搬运,土壤厚度较薄。

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
植被提供的是有机质。

草地由于根系密集,
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

五、人口与城市
(2017 • 11月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

完成
(1)〜(2)题。

祁W M
国家提倡啡续握开开蜡启动提出实施
^只生一个“ W独二核” “单独二孩"“全而二孩“
1 俩n 年20(12^_201 乂年___2013 年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
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A (2)B
解析第⑴ 题,图示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在逐步放开人口的生育,这会导致人口数量不断增
加。

我国放开人口生育的原因是我国人口走向了老龄化,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第(2)题,平均初婚年龄降低和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增长加快,故①④错误。

六、区域产业活动
(2018・4月浙江选考)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
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St 户MH 户 HI 户
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C
解析 甲地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七、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8・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其中虚线部分为传
统生产工艺。

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 )
,椭化
:红
I
:T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产品种类 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相比传统生产工艺,此生产过程中原先的废弃物糟液和玉米胚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提
高了资源利用率,此外,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有机肥回田,可提高土壤肥力。


III
f 国界 O 木域 31说
宓■袞业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