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广播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宵节的广播稿

【篇一:广播电台稿元宵节】

百姓生活(2013-2-20)

编辑——李秀播音——袁君陈虎娇

本期节目分类:《百姓生活》社会民生类

节目主题:元宵节的由来与习俗

节目方式:对话

节目时间:30分钟

呼台(千秋蒙顶世界茶源名山之声fm89.8)

《百姓生活》片头:柴米油盐酱醋茶,科技人口和文化,新法新规

新观察。898和您一起品茶论道,诉说百姓生活……

【袁君】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名山之声fm89.8《百

姓生活》节目,我是您的好朋友君君,我是娇娇。希望今天的节目

能带给您一丝轻松和惬意。

{出百姓生活片花} 【串词】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历代这一节

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音乐转接

君君: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

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

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

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

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娇娇:是的,据说,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

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

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

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

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

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

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君君:根据考证,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

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

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

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

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娇娇:那么一直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

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出百姓生活片花}

层的欢迎。

娇娇: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

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

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

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

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

为习。

君君: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在传统社会年轻女孩不能轻易外出,唯独在元宵节赏花灯成为一个相会的机会。欧阳修的诗词:“去

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词更

有“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描写,可见元宵节又是中国

的情人节。

娇娇: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

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

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

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

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

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君君:迎紫姑,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

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

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娇娇: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

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

祛病延年。

君君:流行于贵州四川等地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大家伙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的,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

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

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

娇娇: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

归来的习俗话动,无固定节日。旧时人们狩猎归来收拾猎物,兽头

给狩猎的指挥,兽皮给猎获人,肉则烧烤,其间兽头前、兽皮跟、

众人从,围火堆重现打猎动作。肉熟以后,众人分食。后来逐渐演

变成固定的节日。

{出百姓生活片花} 【串词】元宵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不尽相同,但是

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舞狮子、踩高跷等习俗在各地却都是不

可或缺的。

君君: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

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

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娇娇: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

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

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

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

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

次达两万多人。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

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

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