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合集下载

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同意建立江苏里下河湿地省级生态保护示范区的批复-苏林业[2009]62号

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同意建立江苏里下河湿地省级生态保护示范区的批复-苏林业[2009]62号

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同意建立江苏里下河湿地省级生态保护示范区的批复正文:---------------------------------------------------------------------------------------------------------------------------------------------------- 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同意建立江苏里下河湿地省级生态保护示范区的批复(苏林业[2009]62号)兴化市人民政府:《兴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江苏里下河生态湿地示范区的请示》(兴政发[2009]306号)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里下河地区是我省重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区,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沼泽湿地受到严重破坏。

为促进里下河区域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同意建立江苏里下河省级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区,示范区面积为2970公顷,包括兴化大纵湖和蜈蚣湖2623公顷、李中湿地森林215公顷、缸顾垛田千岛油菜132公顷。

二、你市要切实加强对示范区的科学规划和引导,对大纵湖和蜈蚣湖示范区,切实加强湿地生态保护,积极恢复水生植被及滨岸湿地植被带,开展生态养殖示范,在生态保留区严禁围网养殖和拖网作业,保护水生植被资源免遭破坏;对李中湿地森林示范区,在保护好现有水杉林等群落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湿地资源面积和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以鸟类为主的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丰富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社会功能;对缸顾垛田千岛油菜示范区,合理布局,丰富品种资源,注重季节内和季节之间农作物配植结构,形成独特的里下河垛田生态农业景观,同时注重水系疏理,适当拓展垛田农业规模,形成“赏、品、销”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切实提高生态农业效益。

三、要高度重视示范区的科学建设和长远发展,切实为里下河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作用,引导里下河地区湿地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复。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七日——结束——。

国省干线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方案

国省干线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方案

国省干线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方案探讨摘要:江苏地区水网密集、湖泊众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广,国省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现象较普遍,本文以s331宝应至金湖段为基础,提出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思路及办法,供类似项目参考。

关键词:国省干线,湿地自然保护区,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引言江苏地区水网密集、湖泊众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广,国省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现象较普遍,本文以s331宝应至金湖段为基础,提出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思路及办法,供类似项目参考。

s331宝应至金湖段改扩建工程串联了宝应县城、金湖县城及射阳湖镇等多个城镇经济节点,其升级改建对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络格局,提升整体通行能力,拓展沿海开发腹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老路途径宝应县城,城镇化严重,且路线绕行较远,其改线方案需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穿越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长约5km,穿越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长约2.9km。

2. 湿地自然保护区介绍(1)宝应运西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年经扬州市政府批准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升级为扬州市市级自然保护区。

全区土地面积276.99平方公里,折合415491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8.88%。

区内陆地213622亩,占全区总面积51.40%,水域滩地201873亩,占全区总面积48.60%。

核心区范围以宝应湖隔堤为基线,向湖整体推进1060米至南北主航道,向陆地上延伸50米至排河,北至刘堡渡口,南至宏图河,形成水陆两块,连成一体。

陆上滩地225亩,湖泊4767亩,合计4992亩。

自然保护区没有划定缓冲区范围,核心区外全部为实验区。

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2)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10月14日金湖县成立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经约5年时间的建设,2008年6月13日经淮安市政府批准建立淮安市级金湖县湿地自然保护区。

林水结合是绿色兴化生态水乡建设的最佳途径

林水结合是绿色兴化生态水乡建设的最佳途径
入 的论述 : 1 兴化 沼泽湿地是一种独特的滩地湿地类型 , () 要积极保护 , 合理利用 ; 2 森林 资源 总量不足 仍是绿 色 () 兴化建设中的一个现实 问题 ;( ) 3 林水结合是建设生态水乡和绿色兴化的最佳 途径 。最 后还提 出了 3条 有益 的建
议, 即要积极保护 和合理利用湿地 ; 重点 放在道路林 网 、 系林 网 、 田林 网建设上 , 展造林 绿化 空 间; 要将 水 农 拓 要广
植杨 、 , 柳 创造水 乡绿化特色 。 关键词 : 森林生态 ; 绿化建设 ; 兴化市 中图分类号 :7 17 ¥ 3 . 文献标识码 : A
兴化是一个古 老而又焕发着活力的水 乡之都 , 公元 90年 即建县 , 2 它地处江苏中部 、 里下河腹地。
全 市土 地 总 面 积 233k 人 口 149万 人 , 一 9 m , 5. 是
1 兴化沼泽 湿地是 一种独特 的滩地 湿 地类型 , 要积极保 护合理利用
湿地是 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 的生态系统。湿地 与森林 、 海洋一起并称 为地球 的
2 世纪 7 8 0 0~ 0年代 , 里下河地 区开始对 沼泽 湿地进行综合利用 , 创造 了林一 、 水生作物一 、 芦 林一 渔
在 08~ . l 间 。 . 09n之
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从 生态角度分析 ,
林水结合 、 依水造林 、 以林涵水是建设绿色兴化生态 水乡的最佳选择。本文结合 17 ,98 20 95 18 , 0年兴 0 化T M卫星遥感影像判读分析和多年对兴化林业建
设的调查 了解 , 提出如下观点和建议 , 供决策参考。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2期 200 6年 4月

高邮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

高邮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

1 规划背景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或间歇性的沼泽地、 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置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及 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m 的海域。湿地是 生物种类多样性最为丰富、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 具有保持水源、蓄洪防旱及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对维 护人类家园的存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3 总规划
3.1 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 2018 年,规划年为 2019 年,规划期限 为 2019—2035 年。 3.2 目标 构建以省级重要湿地为骨架、市级重要湿地为补充 的湿地保护体系。全面恢复和保护湿地的生态结构和功 能,避免出现湿地面积减小、水体污染、生物栖息地破 坏等现象,构建高邮市系统化湿地网络。以人居环境发 展为引领,进一步加大库塘、运河、输水河及水产养殖 场等人工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围绕生态理念构建生
可划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及人工湿地 4 个类型。其中,河流湿地总面积 8 158.35 hm2,占湿地总 面积的 10.1%,河流湿地又分永久性河流与洪泛平原湿 地 2 种类型;湖泊湿地总面积 40 128.61 hm2,占湿地总面 积的 58.1%,湖泊湿地以永久性淡水湖为主;沼泽湿地总 面积 400.7 hm2,占湿地总面积的 0.5%,沼泽湿地分草本沼 泽与灌丛沼泽 2 种类型;人工湿地总面积 22 277.56 hm2, 占湿地总面积的 31.3%,人工湿地分蓄水区、运河、输水河、 沟渠和淡水养殖池塘 5 种类型。
3.3 分区保护规划 规划将高邮市境内湿地资源分成高邮湖湿地区、里 下河沼泽湿地区、丘陵库塘湿地区及城市湿地保护区 4 个重点保护区域。 3.3.1 高邮湖湿地区保护区。高邮湖湿地县级自然 保护区实测面积 477.26 km2,保护区湿地面积 472.78 km2, 占保护区面积的 99.06%,以湖泊湿地、人工湿地(水产 养殖场)为主要湿地类型。其中,湖泊湿地以高邮湖为主, 总面积为 417.1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88.23%;沼泽湿 地共有 19.087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4.04%。河流湿地 以季节性河流为主,总面积为 7.78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1.64%;人工湿地以水产养殖场为主,总面积为 28.80 km2, 占保护区面积的 6.09%。 该区域面临浅水型湖泊自净能力差、湖泊水质恶化、 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自然保护区内 应完善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管理处—管 护站保护管理体系;因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 要,保护区建设生态廊道、人工洞穴、巢箱和人工鱼礁 等设施,配备动物救护、病虫害检疫防治等设备;建立宣 教基地和监测站;建设路网、码头等必要的交通设施,满 足保护区日常管理的需要;配备必要的巡护、执法、取 证设备[2]。 3.3.2 里 下 河 沼 泽 湿 地 区。 此 区 域 湿 地 总 面 积 为 193.15 km2,占高邮市湿地总面积的 27.22%,湿地类型主要 包括河流、沼泽及水产养殖场。其中,自然湿地 18.33 km2, 占域内湿地总面积的 9.49%;人工湿地 174.82 km2,占域 内湿地总面积的 90.51%。 该区域威胁因素主要有围垦现象严重,农业面源污 染严重,农业、水产养殖场对湿地干扰程度加剧,湿地公 园和保护小区数量甚少,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尚未形成 完善体系等。本区域建设重点为全方位保护里下河区域 内湿地,严厉遏制征占用湖荡湿地引起的区域湿地面积 缩减、生态功能退化的趋势;丰富里下河区域内湿地公 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各类湿地保护形式;明确水利、渔业、 林业及环保等相关部门在湿地保护与管理方面的职责,

江苏溱湖湿地公园简介

江苏溱湖湿地公园简介

江苏溱湖湿地公园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全国著名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家经过试点验收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与江南水乡的青砖绿瓦、烟雾氤氲不同,溱湖湿地公园内河网交织,蒲草丰茂,空气清新,白天帆影翩翩,夜晚渔火点点,富有里下河地区独特的自然和民俗风貌。

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包容有众多水生生物、湿地生物和陆生生物,类型多样,资源优越,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以此为主要的栖息地,游走于溱湖湿地公园,时时有水鸟唱于芦丛之中,野凫绕于游船之旁,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令人神往,教人流连。

风景区内湿地类型多样,包括沼泽、湖泊、河流、人工湿地等生境,其中沼泽湿地以苔草及禾本科植物为主的沼生植物群落组成;湖泊湿地主要包括沉水、漂浮、浮叶和挺水四类生活型植物;河流湿地以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为主,并有少量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

滨岸地段以芦苇群落分布最广,其它漂浮、沉水、挺水植物和湿生乔灌木零星分布。

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性相对较高的各种类型湿地为多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特别是为鸟类的栖息、觅食、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

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溱湖湿地共有鸟类97种,兽类21种,两栖爬行类23种,鱼类38种,浮游动物21种。

溱湖湿地对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价值。

会船节一年一度的“中国·溱潼会船节”就是在溱湖上演绎的,溱潼会船节是由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演绎而成的异俗殊风。

每年清明时节,浩瀚的湖面上,锣鼓喧天,竹篙林立,各种花船、龙船、篙子船千舟竞发,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争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

海内外媒体誉称“天下会船数溱潼”。

溱潼会船节与云南泼水节一道被列为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又是江、浙、沪旅游节的重点项目、泰州唯一的国家级旅游项目。

每年清明前后至5月间,江苏姜堰的溱湖会举行规模盛大的“溱潼会船节”。

这个由明代相沿至今的“会船”风俗,已成了该地区的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自古就有“天下会船数溱潼”之说。

高邮市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分析

高邮市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分析

表 1 高邮湖退圩还湖面积
农用地 未利用地
地类 园地
坑塘水面 设施农用地
河流水面 内陆滩涂
面积/km2 0.06 3.20 1.15 1.64 31.92
主要的退圩还湖区域有司徒荡、唐墩荡、官垛荡、崔 印荡、洋汊荡、白马荡、绿洋湖、耿家荡及菜花荡,共 9 大 区域。清退圩区总面积 37.87 km2,主要实施内容为历史 圩区圩堤清除、圩区内清淤等;布置排泥场 3 处,总面积 10.98 km2。退圩还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后,高邮
2 高邮市湿地基本概况
2.1 区域概况 高邮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地处江淮平 原南端,地势西南略高、东北偏低,为典型的水乡平原, 有 江 苏 省 第 三 大 湖 —— 高 邮 湖 ,境 内 众 多 湖 滩 分 布 东 西,数百条河流交错有致,其水域面积是扬州市水域最多 的县份。 2.2 湿地概况 高邮市属海退成陆的里下河浅洼平原,地势平坦,水 网密布。特殊 的 地 理 位 置 、气 候 、地 形 及 水 系 特 点 ,决 定 了 高 邮 市 水 资 源 丰 富 ,境 内 江 、河 、湖 等湿地水网高 度贯通。2012 年调查结果显示,高邮市现有各类型湿地 70 965.22 hm2,占扬州市湿地总面积的 50.02%。湿地类 型多样,高邮市湿地共有 4 类,其中自然湿地共有 3 类,包 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其中湖泊湿地在高邮 市湿地组成中占比最大;人工湿地包括库塘、运河/输水 河、水产养殖场。 2.2.1 河流湿地。高邮市河流湿地分永久性河流与 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河流共有 68 条,其中高邮湖为高 邮市主要河流,境内流域面积 1 390.49 hm2,高邮市洪泛 平原湿地总面积 4 531.15 hm2,其中大型洪泛平原湿地有 4 处,主要分布于高邮湖,占湿地总面积的 97.91%。 2.2.2 湖泊湿地。高邮市湖泊湿地分永久性淡水湖

江苏泰州城市文化介绍PPT

江苏泰州城市文化介绍PPT
泰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时(公 元937年)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王 艮、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泰州文化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泰州所辖县 市(区)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百强县,同时泰州也是全国文明城市 、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国(泰州)银杏节
泰兴是名闻遐迩的“银杏之乡”,古银 杏、银杏定植数、银杏产量、银杏品质 均居全国之冠,享有华夏“银杏第一市 ”美誉。
江苏泰州
溱潼镇是江苏省的千年古镇,镇区本身是4A级景区,境内的另
一5A级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麋鹿之乡以及里下河原生 湿地。溱潼镇境内多处发现麋鹿化石遗骨和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 斧、石器,大约在5000年前这里已有人类居住,因其地面海向 阳,属海阳地域范围。而从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麋鹿角 化石等充分说明,数千年前,这里就是先民聚居之所、麋鹿生息 之乡。溱潼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1千多年,汉初改海阳为海陵 ,属海陵县,南唐升元元年,海陵县升为泰州,溱潼属泰州。
水上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内兴沙公路舜生桥附
近,林地面积1050亩。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干部群众为合理 开发利用荒滩资源,将这里的荒滩开发成一条条垛格,栽种适应 水中生长的池杉、水杉等树木品种,林中间种艿芋、油菜等经济 作物。如今栽种的10万余株水杉、池杉等品种树木已长成高大茂 密、生机盎然的水上园林。 兴化水上森林公园先后被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厅、省教育厅 命名为“江苏省环境 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2011年被省旅游局评定为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凤城河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城区中心,国家AAAA级旅

溱湖的导游词

溱湖的导游词

溱湖的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溱湖湿地区域地处苏中里下河水乡腹地,位于东径119°48′—120°18′,北纬32°20′—32°42′,属于姜堰市的北部,与兴化、东台为邻,总面积为26km,其中湿地面积20km。

区内地势低洼多沼泽,地面平均真高不足2米,是江苏省三大洼地之一。

该地域河网密布、岛屿星罗棋布,这里曾是世界珍稀野生动物麋鹿长期生活栖息的地方,并在此挖掘出大量的完整麋鹿化石。

历史以来这里是各类湿地动、植物的长期繁育基地,形成了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

溱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苏泰州姜堰市(原泰州地区泰县)东北部,地处姜堰、兴化、东台三县市的交界部位,古有“犬吠三县闻”之说。

该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宁盐一级公路、姜溱公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宁靖盐高速公路在园区留有出口,溱湖湿地公园是全国范围内离高速公路出口最近的湿地公园。

近旁的千年溱潼古镇典雅清幽。

溱湖溱潼四周还有海安、大丰、盐城、宝应、高邮、天长、江都、扬州、扬中、泰兴、靖江、如皋等县市,相距均在百公里左右范围以内,再往外则为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蚌埠市等构成的都市圈。

所以,溱湖溱潼自古就有“存中”之称。

“存中”者既是江苏中部的汇聚中心,又是江苏中部的辐散中心。

溱湖湖面2.1km,位于溱潼镇中北部,原名鸡雀湖,因“昔多鸡雀飞集”而名。

后因溱潼地方语中,喜鹊与鸡雀谐音,且喜鹊为吉祥喜庆之物,人们为了吉庆,将其改名为喜鹊湖,现又称溱湖。

宋岳飞抗金时,曾在此湖上运送粮草。

电影《东进序曲》所描写的黄桥战役中陈毅与二李(李长江、李明扬)的谈判即是在溱湖的船上进行的。

前些年,著名的溱潼会船节的会场移至溱湖,自此,溱湖更是旧貌换新颜,出色地扮演着美丽和智慧使者的角色。

溱潼历史悠久,可以溯至新石器时代(4000—5000年前)。

该地曾出土两年石斧被考证为新石器时代的产物。

溱潼镇名可能始于唐代《李符墓志》所云“青蒲南临吴渚,北傍秦泓,遂家焉”,《东台掌录》指出:“秦泓”即今“溱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下河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里下河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兴化市西北部,位于北纬32°40′-33°13′,东经119°43′-120°16′,主要在李中镇以北,以该镇苏宋村和黄邳村周边大面积水体和沼泽滩地为主体,北至省道大兴金公路,南达舜川路,西抵农场路,东至下官河的大面积滩地,总面积约2510公顷,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部分。

一、核心区。

核心区面积1020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40.64%。

位于李中镇苏宋村兴沙公路两侧,包括部分湿地森林(池杉、水杉等),大片滩地(以芦苇荡为主)、浅水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

核心区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全的地方,也是珍稀濒危鸟类的集中分布地。

区内严禁围网、围塘、采伐、狩猎、旅游等活动,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入内,让生态环境尽量不受到人为干扰,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更新和繁衍,保护其生物多样性,使之成为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库。

二、缓冲区。

缓冲区面积1110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44.22%。

位于核心区的外围,是核心区保护的缓冲地带,包括受到轻微干扰的原湿地生态系统,围网时间短、破坏较轻的次生湿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林地等。

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如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标本采集等活动。

三、实验区。

实验区面积380公顷,占保护区面积15.14%。

位于保护区西南,包括少量原生或者次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
统(水上森林),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引种、栽培、珍稀动物饲养驯化、招引等实验。

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经营性活动,在有条件地段开展旅游活动。

里下河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淡水沼泽型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爬行、鸟类为代表的野生动植物。

一是湿地物种多样性:湿地动植物群落,特别是湿地珍稀动物大鸨、白鹳、黑鹳等。

二是生物多样性:湿地芦苇荡、沿路沿河林地等珍稀动物栖息地,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地。

三是湿地人工林:李中镇水上森林公园内1500亩人工林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李中镇坚持保护优先、最少干预、科学利用、合理开发的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发展,以严格保护规范利用行为,以科学利用巩固保护成果,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维护生态平衡,恢复自然和历史风貌,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实现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