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反复尿路感染42例临床分析
止淋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2例小结

第 1 卷第 1 期 3 1
Vo . 3 N . 1 11 o 1
中
医
药
导
报
20 0 7年 1 月 1
No e e . 0 v mb r 2 07
Gudn o r a fT M iigJ un lo C
止 淋 汤 治 疗 糖 尿病 合 并 尿 路 感染 4 2例 小 结
T e t e to 2 Ca e fDi b t s M el u m b n d Urn r r c n e t n W i h l g De o t n r a m n f s s o a e e l t s Co 4 i i e i a y T a tI f c i t Z i n c c o o h i i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 , 在糖尿病患者 中更容 2 1 治疗组 在上述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止淋汤加 . 易多发。笔者 自拟止 淋汤治疗本 病 4 2例 , 疗效 显 减 。方药 组成 : 白茅 根 金 钱 草 各 3 知母 黄 0g 著, 现报告如下。 柏 石 韦 滑石 ( ) 扁 蓄 土茯苓 车前 子 包 1 临床 资料 ( ) 1 。 随证加 减 : 血 尿者加 小蓟 1 、 包 各 5g 伴 5g 藕节 1 1 一般资料 7 例患者均为 门诊及住院女性糖 1 ; . 8 0g小腹坠胀痛甚者加乌药、 白芍 、 枳实各 1 ; Og热 尿病患者 , 其中 1 型糖尿病 3 例 , 2 2型糖尿病 4 6例 , 象重者加柴胡、 蒲公英各1 。每 日1 水煎。 5g 剂,
定量培养 ≥1 m ; 患者有临床症状 , 0/ l② 如尿频 、 尿 3 3 治疗结果 . 急、 尿痛 , 或尿血、 腰痛 、 发热等。
2 治疗 方法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炎 等 , 些疾 病 可直 接 蔓延 或经 淋 巴管 或分 泌 物 污 这 染 尿道 也引起 尿 路感 染 。⑤ 预 防 性 应 用抗 生 素 可 抑 制机 体正 常菌 群 , 易造 成细 菌 的传 播 , 容 是尿路 感 染 的重要 因素 。⑥ 住 院 时 间 长 增 加 交 叉 感 染 的 机
学 ,0 2 09,8( ) 3 l 21 . 3
皮肤 及穿刺 点 , 无 菌棉 签 按压 穿 刺 点轻 轻 将 导 管 用 拔出, 局部用 无菌 敷 料加 压 包 扎 , 嘱 患 者 4 叮 8 h内
( 文 编辑 : 达 ) [ 稿 日期 ] 2 1 82 本 丁 收 O OO 4
Hb l 、 发 症 比率 ( 并 有 并 发症 者 2 Ac 值 并 合 8例 , 其 中血管 病变 1 0例 , 围神经 病变 1 周 8例 )住 院 时间 、 、 预防应 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 素 比率均 显 著 高 于 或 大 于对 照 组 ( P
< 0 0 ) 见表 1 .5 。 。
表 1 两组 患者 尿路 感 染 相关 因 素 比较 ( ± 5, , ) 例
的方 法 进 行 导 管 内 溶 栓 , 时 关 闭 输 液 开 关 , 留 同 保 1 ~ 1 n抽 出 导 管 内 液 体 , 开 输 液 开 关 可 以继 0 5mi 放
安与 自卑 的情绪 , 积极 配合 治疗及 护理工作 。
颈 内静脉 置管方式 解决 周 围静 脉穿刺 困难 患者
完成 整个 化疗周期 。 ,
[] 刘 桂 萍 . 1 护理 应 用 解 剖 学 [ . 2版 . 京 : M]第 北 中国人 事 出版 社 ,
2 0 3 . 0 2: 8
[] 刘 斌 玉 . 例 长 期 性 颈 内静 脉 留置 导 管 的护 理 [] 当代 护 士 , 2 1 5 J.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叶琪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7(18)5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1)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14.48%;(2)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3)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P<
0.01);(4)尿路感染与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P<0.01);(5)尿路感染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有关(P<0.05).(6)尿路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高(P<0.01).结论糖尿病容易合并尿路感染,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空腹血糖密切相关,糖尿病尿路感染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高.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叶琪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梧州,54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性因素分析 [J], 魏明权
2.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J], 冯永军
3.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J], 谭小燕
4.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滕雅萍;马玉发;钟馥霞
5.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J], 缪明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48例临床分析

糖 尿 病 是 一 种 累及 多 器 官 和 多 系 统 的 慢 性 病 , 者 免 疫 患
养 阳性 或 无 尿 路 刺 激 征 两 次 清 洁 中 段 尿 定 量 培 养 检 出 相 同 菌 种 , 细菌 定 量培 养达 到 上述 标 准 。 且
13 治 疗 方 法 .
力 低 下且 常 伴 有 各 种 急慢 性 并 发 症 ,是 尿 路感 染 的高 危 人 群 。为 了探 讨糖 尿 病 患者 尿 路感 染 易发 因素 、 原 菌分 布 特 病 点 及疾 病 转 归 , 以便 更好 地 指 导 临 床诊 治 , 现就 近年 来 本 院 糖 尿病 并 发尿 路感 染 患 者 的临 床资 料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报 并
道如 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均 给予 个 体化 饮食 控 制 和药 物积 极 控制 血糖 , 并 有冠 合 心 病 、 血压 、 高 糖尿 病 肾病 等患 者 选用 皮 下注 射 胰 岛素 , 其余
采 取 口服 降糖 药 治疗 , 血 糖 控制 在 70m | 将 . mo/ L以下 。同 时 给 予 积极 抗 感 染 治疗 , 据 药 敏试 验 结 果 选 用 敏感 、 肾毒 根 低 性 抗生 素 , 头孢 菌 素类 ( 如 头孢 他 啶 、 孢 曲松 等 ) 喹诺 酮类 头 、
发 尿 路 感 染 者 1 8例 , 4 4 男 4例 , 14例 . 龄 3 ~ 2岁 , 女 0 年 18 平 均 ( 46 85 岁 , 尿 病 病 程 2 2 5 . ̄ .) 糖 ~ 1年 , 均 (. ̄ .) 。 平 92 1 年 4 12诊 断 标 准 .
养 支持 。疗 程 为 1 ~ 4d 0 1 。
[ 作者简介】 李雄 ,广西壮 族 自 Nhomakorabea 区靖两 县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临床症状与诊断治疗:糖尿病病人发生泌尿系感染最主要的就是发生无症状细菌尿[11],无症状性菌尿是指在进行培养的清洁中段尿标本中至少有105个菌落/ml,但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的感染症状有: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区局部不适)、肾盂肾炎。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病人其感染症状相对不明显,而且容易被糖尿病本身多尿或其他并发症掩盖而被忽略,因而不易早发现,导致炎症迁移,延误治疗,如无症状菌尿可能最终会导致肾脏功能的损害。
关键字:糖尿病Biblioteka 尿路感染机制:糖尿病患者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降低可能是其易发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对入侵微生物正常的抵御能力下降,比如白细胞正常的游走、吞噬、调理、趋化、杀菌作用等都降低,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几率[2]。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依靠糖酵解供能的白细胞因而可能发生功能缺陷,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趋化功能受到影响。细胞杀菌能力减弱可能与过氧化氢的减少有关,过氧化氢能增强其杀菌作用,而过氧化氢由糖酵解的产物NADH与氧结合生成,糖尿病患者体内糖酵解的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低,糖酵解减弱。糖代谢的异常使NK细胞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总数减少,辅助T细胞减少,因而T细胞介导的各种反应减少,如:Th1和Th2分泌的各种发挥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的细胞因子会减少,CD4+/CD8+比值降低,而且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代谢出现异常,呈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分解增多,合成减少,体内重要的免疫球蛋白、补体、酶等重要的免疫应答和正常代谢物质生成减少[3]。高血糖除了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使患者体内细菌繁殖加快,易发感染,高血糖的存在也会升高血浆渗透压,不利于白细胞对细菌的各种杀伤作用。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病例分析讲解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病例分析讲解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者逐年增加。
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合并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本文将通过一例临床病例,分析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加深我们对该病情的认识。
病例概述该病例为一名45岁的男性,曾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0年。
患者此次就诊主要症状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腹部疼痛。
经过详细的过敏史、既往病史与体格检查,初步怀疑该患者存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特点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功能下降: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包括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巨噬细胞功能减退以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损伤,导致易感染。
2. 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等糖尿病代谢异常可导致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免疫系统调节紊乱,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3.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合并感染易导致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加重,如糖尿病足、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4. 抗生素应用难度大: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对细菌的清除功能减弱,常需要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腹痛、皮肤红肿和糖尿病已知并发症症状的加重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同时出现明显的上述感染症状时,应高度怀疑合并感染的可能。
对于糖尿病合并感染的诊断,一般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与评估来确诊:1. 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感染部位的疼痛、肿胀、红斑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2. 实验室检查: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尿常规、尿培养等。
3. 影像学检查:如透视、超声、CT等,可确定感染范围与程度。
治疗与护理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治疗与护理措施:1.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后应特别注意血糖的控制,通常需要调整口服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
2. 抗感染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合理调整。
42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治疗体会

42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治疗体会(浙江省金华市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金华321017)【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对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治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0年5月期间的42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尿八项、尿培养,尿addis计数确诊者42例,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前提下,经3周积极的抗感染治疗,除2例未坚持服药外,余均痊愈。
结论只有良好控制血糖,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才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
【关键词】糖尿病;尿路感染;抗感染【中国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02-01 我院是一家基层医疗服务机构,2006年6月~2010年5月期间,收治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42例。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2例患者中,女38例,男4例。
年龄36~69岁。
其中男性患者均在65岁以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2~20年,41例为2型糖尿病,1例为1型糖尿病。
其中膀胱炎37例,肾盂肾炎5例。
4例男性患者均为膀胱炎。
所有患者均无尿路梗阻。
1.2诊断标准糖尿病以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诊断标准为据,尿路感染符合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1.3 临床表现急性肾盂肾炎5例,均有腰部酸痛,肾区叩痛明显。
3例有高热,寒颤;2例有中度发热,均无明显尿路刺激征。
尿八项检查均有程度不等的脓球,尿培养均为阴性杆菌,且菌落计数超过10 8 /l;3例患者起病后血糖较平日高2~3mmol/l,余2例患者血糖无明显变化。
5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7例膀胱炎患者中,尿路刺激征明显者20例,不明显者14例。
但尿八项检查有异常,有不典型尿路刺激征,尿八项正常,但addis计数异常。
尿培养阳性者3例,除1例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余血糖均无明显变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0例

2组 患者均 控制 饮食 . 常规 口服降糖 药或注 射胰 多为 阴虚 之体 , 肾亏虚 , 脾 罹病 日久 , 阴病 及 阳 , 伤 损
使 不 加之 复感 湿 热 之 岛素 . 空腹 血糖 控制在 5 8 mo L 餐 后 2 将 ~m l . / h血 糖控 阳气 , 下 焦虚 寒 , 能 蒸 腾气 化 , 制在 7 1rm l ~ 0 o L范 围内 所 有病 人在 观察期 间停服 邪 , a / 或经久 烦劳 , 暗耗 阴津 , 内生湿热 , 结膀 胱 而致 蕴 寒热错杂之证 。 当温中补虚 , 治 抗生 素 治疗 组 : 在上 述基 础治疗 上加用 加减 革薜分 淋 。本病系本虚标 实 、
尿路感 染是糖尿病 的常见 并发症 .呈慢性过程 . 反复 发作 , 生率 约 4 %, 性 多 于男性 ,0岁 以上 发 0 女 6 合并 尿 路 感染 3 4 d 2组 临床 资 料无 显 著性 差 异 - 0 ( > . )具有 可 比性 慢性 泌尿 系感 染诊断标 准参 发病显著增加 现 代医学研究表 明长期高血糖状 态使 P O0 , 5 抑 体 考文 献『1 定 。① 尿路 感染 病史 在 1年 以上 及 ( ) 血浆 渗透 压升 高 . 制 了 白细胞 的吞 噬 能力 : 内蛋 1 拟 或
临 床 报 道
中婕 婷 呼永 河
( 津 中医药大 学, 天 天津 3 0 9 ) 0 13
关键词
2型 糖 尿 病 尿 路 感 染
加 减 革 薜分 清饮 中 西 医 结 合 疗 法
文章 编 号 1 7 - 9 X( 0 8 1 — 0 0 0 6 2 3 7 2 0 )2 0 5 — 1
有 易并 发尿路感 染 。 1S : 清洁离 心 中段 尿沉 渣检查 , 0 mL ③ / 白细胞> 0H 糖环境 . 利于细菌 的生存 与繁殖 , 1/ P, 现代 医学 主要 是控制血糖 和抗感染治疗 中医多从消 或有 尿路感染 均 3 d内未服用 抗生素类 药物 2 治 疗 方 法 渴、 淋证论 治。 淋证 的基本病 机虽为膀胱 湿热 , 消渴 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血糖均控制在目标值:空腹 3.9 ̄7.2 mmol/L, 非空腹≤10 mmol/L,HbA1c<7%。其中 33 例经 2 周治疗后尿路 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验正常,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随访半 年未发作路尿感染。4 例因再发性尿路感染经采用长疗程低剂 量抑菌疗法半年后痊愈,总有效率为 88.1%。5 例因合并泌尿系 结石、前列腺增生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减退、血管及周 围神经病变等原因容易并发各种感染。据文献报道,泌尿系感 染是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女性患者发病率显 著高于男性[1];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 高 2 ̄3 倍[2]。尿路感染可分为非复杂性和复杂性两种,其中复杂 性路尿感染是指尿路梗阻、尿流不畅、结石、尿路先天畸形及膀 胱输尿管反流等解剖和功能上的异常,或在慢性肾脏病的基础 上发生的路尿感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糖尿病合并尿路感 染患者不仅发病率高,且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糖尿病易患尿路感染,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因素:① 高血糖消弱了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细胞内杀菌能力,而尿中含 有较多的葡萄糖,利于细菌的繁殖;②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 下,有体液和细胞免疫缺陷[3],易合并感染;③糖尿病神经病变、 膀胱逼尿肌功能下降,排尿功能减退,残尿增多,给细菌滋生提 供机会;④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糖尿病血管病 变,使得血流缓慢,血液循环障碍,周围组织供养减少而影响局 部组织对感染的反应,故易患感染;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人 体代谢紊乱加重,机体多种防御功能缺陷;另酮体也可降低乳 酸的杀菌能力,这些都消弱了血液杀菌力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 应,故易患感染;⑥中老年女性患者,因其雌、孕激素水平下降, 使泌尿生殖道 pH 值降低,泌尿道黏膜变薄加上尿道解剖的特 点,也容易患上路尿感染。本组资料观察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诊断方面的体会:①路尿感染的诊断方法:a)取糖尿病患 者停留在膀胱中 6 h 以上的清洁中段尿做细菌定量培养,菌落 数>105 cfu/mL,并伴有尿路感染症状者,可以确诊;b)对无尿路
对于糖尿病合并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我们的治疗体会 是:①不宜用 3 d 疗法,一般用药疗程为 2 周;②对于再发尿路 感染者,采用每晚临睡前排尿后服用 1 次抗生素如:呋喃妥因 50 mg、氧氟沙星 100 mg、复方磺胺用 唑半片,疗程通常为半 年。如停药后仍再发频繁,则给予此疗法 1 年  ̄2 年或更长些; ③在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通常选用对革兰阴 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我们的治疗经验是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 或半合成广谱青霉素联合喹诺酮类,3 d 仍无效,再按药试验敏 结果选用抗生素;④抗生素一般静滴至患者不适症状明显缓解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年 7 月第 16 卷第 20 期
经验体会
感染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做第 2 次细菌培养如仍 >105 cfu/mL, 且两次细菌为同一菌种,可以确诊;c)尿培养细菌数在 102 ̄ 104 cfu/mL 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如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尿白细胞显著增加(尿白细胞 >5 个 /HP)者,仍按路尿感染诊 治;d)凡是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路尿感染[4]。②留取尿标 本前必须清洁外阴部;标本放置室温下不超过 1 h;尿液在膀胱 停留 >6 h。否则会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③路尿感染诊断后,对 路尿感染的定位诊断及复杂与非复杂性应作初步判断,以指导 用药疗程。
参考文献 [1] Goswami R,Bal CS,Tejaswi S,et al. Preval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renal sca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1,53(3):181-186. [2] 胡绍文,郭瑞林.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283. [3] 萧正华,谬军,陈定宇,等.2 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免疫功能 改变及其意义[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4):266-267.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5.
【关键词】 糖尿病 尿路感染 反复 综合治疗
尿路感染(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 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 势。糖尿病(DM)患者易合并感染,其中尿路感染很常见,尤其 是糖尿病并发反复尿路感染,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 上的负担,而且在治疗上也比较棘手。本文对我院 2008 年 1 月 —2011 年 12 月住院的 42 例糖尿病合并反复尿路感染患者进 行诊断及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8 年 1 月—2011 年 12 月住院的 42 例糖尿病合并反复尿路感染患者,女 39 例,男 3 例,年龄 35 岁  ̄76 岁,糖尿病病史 0.5 年  ̄25 年。其中 2 型糖尿病 41 例,1 型 糖尿病 1 例。DM 的诊断标准采用 1999 年 WHO 公布的糖尿病 诊断和分型标准。路尿感染采用 1985 年第 2 届全国肾脏病学 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反复尿路刺激症状 33 例,无症状细菌 尿 9 例;急性肾盂肾炎 18 例,慢性肾盂肾炎 5 例;神经源性膀 胱 16 例;伴泌尿系结石 3 例,前列腺增生 3 例,妊娠 1 例;糖尿 病酮症 5 例,血尿 8 例,发热 8 例,腰困 22 例,眼睑浮肿 10 例。 1.3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餐后 2 d 血糖、糖化血红蛋 白(HbA1c)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尿常规检查均可见白细 胞尿、隐血 28 例,蛋白尿 11 例。肾功能检查尿素氮(BUN)、肌 酐( Cr)增高者 5 例。清洁中段晨尿细菌定量分析≥105 cfu/mL 加药敏试验,尿培养阳性 29 例,其中大肠埃希菌 23 例,变形杆 菌3 例,粪链球菌 2 例,葡萄球菌 1 例。 1.4 治疗及预防 1.4 .1 控制血糖 42 例均采用饮食控制,其中应用口服 降糖药物 9 例,皮下注射胰岛素 33 例。 作者简介:黄河祥,男,本科,主治医师。 E-mail:2498548946@ 2714
经验体会
糖尿病合并反复尿路感染 42 例临床分析
黄河祥
(大同市新荣区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2)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反复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 年 1 月—2011 年 12 月我 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42 例患者的临床特点 及诊治经过。结果 通过降血糖、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 37 例痊 愈,随访 6 个月无复发,有效率为 88.1%;5 例因合并泌尿系结 石、前列腺增生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结论 糖尿病合并尿 路感染易反复发作,诊断明确后采用综合、足疗程及有效预防 等全面防治措施后,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术前病史、体征明确: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右肋缘下 压痛不剧烈,无明显腹肌紧张,墨菲征阴性或阳性;血常规检 查:白细胞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升高;超声检查:显示胆囊体积增 大不显著,胆囊壁不厚,有胆囊内结石或息肉。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全麻,取仰卧位,用开放穿刺 法建立人工气腹,二氧化碳气腹压为 12 ̄14 mm Hg。取头高足 低位,左侧倾斜 15°,手术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在脐上或脐 下做 1.2 cm ̄1.5 cm 切口,剑突下、右肋缘下锁骨中线处及腋前 线处做 0.5 cm 切口,分别置入相应的套管。置入腹腔镜后先全 面探查腹腔,镜下先探查胆囊、胆囊三角等,充分暴露胆囊和胆 囊三角,电钩游离胆囊三角,“裸化囊管及胆 囊动脉,切下胆囊于脐下穿刺口取出。胆囊张力高者先用气腹 针穿刺胆囊底部减压,术中渗血较多时可用生理盐水适当冲 洗,常能明显好转;急性粘连者用电凝棒或钝头吸引器分离粘 连,粘连较紧密者用电钩或分离钳分离粘连。手术完毕要彻底 冲洗腹腔,对术中出血、渗血明显腹腔污染者,均于术区小网膜 孔旁放置腹腔引流管。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基层医院 病例选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胆管外科常用的手术,分为顺行 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 其是通过光学镜头和微小器械进入腹腔而进行胆囊切除的手 术,因此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 点[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开腹胆囊切除术适应证范围小,尤其 胆囊三角严重粘连和解剖不清是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但经验 不足、辨别错误和操作不当等技术原因更为重要。如果病例选 择不当,会增加手术损伤和中转的概率,增加患者痛苦,延长 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我院 2005 年—2011 年共行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189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或消失后改用口服制剂,总疗程为 2 周;⑤感染可导致高血糖, 而高血糖进一步加重感染,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血糖 控制争取达标,是糖尿病合并反复尿路感染最基础的治疗;⑥ 对于合并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老年男性引起的前列腺增生, 如条件许可,可转外科手术治疗尽早去除病因,否则可反复发 作;⑦多饮水、勤排尿;女性患者经常注意阴部清洁;避免使用 尿路器械;血糖控制达标。以上措施是预防糖尿病合并反复尿 路感染最实用有效的方法。
1.4.2 抗感染 入院后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半合成广 谱青霉素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静滴,一般于不适症状明显缓解 或消失后改为口服制剂,疗程 2 周。再发性尿路感染者(包括复 发和重新感染)采用长疗程低剂量抑菌疗法,通常使用半年,个 别患者停药后仍再发频繁,疗程 1 年  ̄2 年或更长。
1.4.3 预防 多饮水、勤排尿;经常注意阴部清洁;血糖控 制尽量达标;尿路梗阻者尽量去除病因;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
(收稿日期:2012-02-23)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选择与体会
王贵荣
(阳曲县黄寨镇卫生院,山西 阳曲 0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