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教案
电控点火系统电子教案 - (修订)

任务九电控点火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授课教师授课时数16课时授课地点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叙述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了解传统点火与电控点火的异同技能目标(1)正确检查点火系统各个组成元件及IGT\IGF信号的波形(2)按照给定的计划排除电控点火系的故障(3)练习万用表、示波器、解码器的使用素养目标(1)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2)养成环境保护和安全工作的习惯。
(3)树立为客户服务的观念。
教研组审批年月日教学部门审批年月日教学重点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原理教学难点示波器的波形分析任务内容教学思路教法学法教法主要有问题引导法、知识竞赛法、任务驱动法和知识迁移法;学生采用的学法主要有小组合作法、实训操作法和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能力测试任务描述知识准备调查、采集信息小组讨论难点教师讲解方案制定小组讨论动作示范完善方案任务实施评价反馈教师了解学生基础学生自主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方向引领教师讲解示范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教师讲解巡视指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师下达任务教师组织教学一体化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提要师生活动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考勤、着装2、教材、工作页的准备3、强调实训安全,实操现场5s管理。
教师:1、教师查点学生,强调安全注意事项2、检查小组分组情况学生:按照实训室布置就坐,携带相关实训资料修改建议:二、能力测试以作业表的形式进行任务相关知识的测试。
教师:下发测试表,组织学生完成测试,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如实完成测试修改建议:三、任务下发创设情景,任务下发教师:描述案例,导入任务学生:明确任务修改建议:四、学习准备起动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1、传统点火的安装位置(活动:“找一找”)2、晶体管式点火的分类(活动:“说一说”)教师: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合作,完成知识准备2、设计问题组织活动,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习积极性3、讲解起动系统的类型学生:配合教师,积极思考。
1、需要完成工作页的内容。
电控点火系统课程设计

电控点火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控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电控点火系统的几种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并掌握相应的诊断方法。
3. 学生能够阐述电控点火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了解其在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中电控点火系统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检测设备,对电控点火系统进行检测和故障排除。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电控点火系统的拆装、调试和维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汽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电控点火系统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侧重于电控点火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相关知识,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控点火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与原理- 各部件功能及相互关系2.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 点火时机与控制- 点火能量的产生与分配- 常见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及特点3. 电控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 故障排除技巧与实践4. 电控点火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系统部件的检测与更换- 维修实例分析与操作5. 电控点火系统与汽车性能的关系- 点火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系统在排放控制中的作用- 节能减排措施及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控点火系统概述及系统组成与原理第二周: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第三周:电控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四周:电控点火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第五周:电控点火系统与汽车性能的关系本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4(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教案

【课题】活动4 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情景描述】当电控汽油发动机出现无法起动、起动困难,或者起动后运转不稳定、抖动,动力不足、加速不良等现象,可能发动机点火系统有故障,需要进行诊断分析并加以排除,以恢复发动机性能。
此项工作要求掌握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
【教材版本】吕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试验教材——汽车故障诊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讲解与演示,知道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功用、构造与原理;知道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与实训,使学生会正确使用汽车专用诊断仪读取和清除故障信息;会使用万用表和汽车示波仪检测元件工作状况。
情感目标:渗透专业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结构与原理。
教学难点: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元件诊断与检测的仪器操作。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使用理论—-实操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动手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全体学生在任务引领下的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
使用教材项目四活动4,使用电控发动机台架和诊断、检测仪器实物和投影仪播放的多媒体演示素材。
本节内容可大体分为三部分,对每一部分内容结合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习操作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是通过演示,讲授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结构与原理;二是通过演示法、实习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和掌握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元件故障诊断的流程以及检测仪器的操作。
【课时安排】6课时(270分钟)【教学建议】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交替使用诊断仪实物、多媒体和教材。
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及学习中的总体反应,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电子控制点火系统也称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检修》电子教案(1) 学习任务七-项目1.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维护

学习任务七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项目1.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维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目录1.项目说明2.技术要求与标准3.设备器材4.作业准备5.操作步骤1.项目说明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会出现高压无火、高压火花弱、点火正时失准等故障现象,从而使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易起动,加速不良,燃料消耗明显增加,因此,应按技术标准对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进行维护,以恢复发动机的技术状况。
2.技术要求与标准①一个学员能在30分钟内完成此项目。
②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维护技术标准见表7-3。
表7-3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维护技术标准检修项目技术标准检测结果蓄电池电压/V 大于12.4怠速时点火提前角/(°) 8点火线圈无缺火3.设备器材(1)东风雪铁龙(配备EP8发动机)、或上汽大众(passat1.8T发动机)轿车一辆;(2)博世KT600汽车故障诊断仪一台;(3)汽车专用万用表一只;(4)常用工具一套;(5)棉纱、气压吹枪等。
4.作业准备(1)轿车准备(2)举升器准备(3)检测仪器(4)常用工具准备(5)记录单准备5.操作步骤(1)常规检查与维护①操作要领做到:一指、二边、三到。
一指:维护操作时,如发现有问题应通过服务顾问向用户指出,并在派工单上注明。
二边:要边检查、边记录。
三到:目视检查的部位要做到,眼到;手到;嘴到。
②点火开关置“ON”,起动发动机;发动机是否能正常运转,同时检查仪表上故障灯是否常亮。
若故障灯常亮,则使用汽车故障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按照故障码的信息进行点火系统检修。
如图7-18所示。
图7-18 读取故障码③选择菜单“读取动态数据流”,如图7-19所示。
图7-19 选择菜单“读取动态数据流”读取数据流,输入组号15、16,读取断火率,检查点火线圈是否有断火,如果有断火,且数值从0~500不断上升,则说明有断火;如果是0,则为正常。
断火率如图7-20所示图7-20 读取点火线圈断火率④用压缩空气吹净点火系统部件上的灰尘,如图7-21所示。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四章汽油机电子控制点火系统课件

爆燃传感器
爆燃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是否发生爆 燃以及爆燃的强度,以便控制点火提前
角,防止爆燃的发生。
爆燃传感器通常采用压电陶瓷或光纤传 感技术,能够检测发动机缸体的振动或 压力变化,当检测到爆燃发生时,传感
器输出信号给ECU。
ECU根据爆燃传感器的信号和其他传感 器信号调整点火提前角,以减小或消除
曲轴位置传感器通常采用霍尔效应或磁电式设计,能够输出脉冲信号, 通过检测这些信号的相位和频率,可以确定发动机的转速和曲轴位置。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被送入发动机控制单元(ECU),ECU根据这些 信号和其他传感器信号计算出最佳点火时刻,并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时 间,以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03 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常见故障类型
发动机无法启动
点火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 ,可能是由于点火线圈、火花塞或高压
线的问题。
发动机运转不平稳
点火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运转不 平稳,表现为加速时顿挫或怠速不稳
。
发动机启动困难
点火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启动困 难,表现为启动时间长或启动后立即 熄火。
观察发动机运转情况
观察发动机运转时是否有异常声音、振动或 排气管冒黑烟等现象。
维修步骤与注意事项
更换损坏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
如果点火线圈或火花塞损坏,需要更换。在更换时应注意选用适合的 型号,并遵循操作说明。
检查和更换高压线
如果高压线损坏或接触不良,需要更换。在更换时应注意选用适合的 型号,并确保接触良好。
爆燃,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点火提前角控制
点火提前角是点火时刻与上止点之间的夹角,是影响发动 机性能的重要参数。
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等 参数计算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并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 ,以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PPT课件

电控点火系统的定义
总结词
电控点火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来精确控制汽油机点 火时间的系统。
详细描述
电控点火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接收发动机转速、进 气压力、冷却液温度等传感器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出最 佳点火时间,然后通过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来点燃火花塞,从 而点燃可燃混合气。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ECU(电子控制单元)
是电控点火系统的核心,接收来自传 感器的信号,计算点火时刻和点火线 圈通电时间。
存储器
输入/输出接口
接收和发送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工 作。
存储控制程序、发动机参数、故障诊 断等信息。
点火器
01
02
03
点火线圈
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 为火花塞提供足够的点火 能量。
火花塞
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点火线圈的激活
根据点火时机的计算结果,激活相应 的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的通断控制
通过控制点火线圈的通断时间,实现 点火能量的控制。
点火能量的控制
点火能量的计算
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和点火时机的要求,计算所需的点火能量。
点火能量的调节
通过调节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和电流强度,实现点火能量的精确调节,确保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06 电控点火系统的应用实例
在汽油车中的应用
提高点火精度
电控点火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点火 时间,提高汽油机的燃烧效率, 从而提升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降低排放
通过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电控点火 系统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和爆燃的 发生,从而降低废气排放,有利于 环境保护。
适应不同工况
电控点火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 况自动调整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在 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 态。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教案 第13课 认识汽油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

课题认识汽油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要求及控制(2)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故障分析技能目标:能检修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故障素质目标:培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要求、控制及故障分析教学难点:检修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故障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考勤(2 min)→任务导入(5 min)→传授新知(50 min)→任务准备(8 min)→任务实施(2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任务导入(5 min)【教师】讲述“任务描述”的相关内容五一小长假,郭先生驾车自驾游,在回程过程中,在以80 km/h车速行驶35 km后,在爬越一段较平坦的长坡时,发动机自动熄火,停车休息20 min后,发动机又能启动运转。
该本田车买了刚两年,已有19 000 km的里程。
【学生】聆听、思考借助任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学习信心传授新知(50 min)【教师】讲解汽油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电控点火系统能使汽油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及环境下获得理想的点火正时,使发动机的动力、运转平稳性、经济性和尾气排放达到最佳。
按高压电分配方式不同,电控点火系统可分为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和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两种。
1.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1)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教师】展示“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图片(详见教材),进行新知讲解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电源、点火开关、传感器、ECU、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1)传感器和各种开关【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哪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传感器和各种开关的作用是检测发动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参数变化,为ECU通过老师讲解,使学生熟悉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要求及控制,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故障分析1控制点火提供必要的信号,如表4-1所示(详见教材)。
1.1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教案

课次:课题: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教学步骤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掌握点火系统元件检测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点火系统工作原理,检测三、课前准备1.桑塔纳2000整车2.万用表或诊断仪3.实习报告或维修手册四、教学方法(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五、教学过程一.电控点火系统的作用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减少排气污染,要求点火系统不仅能提供较高的点火能量,而且对点火时刻的控制要求有较高的精度,对发动机各种工况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因此,现代汽车在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实现电控单元控制的同时,对点火系统也广泛采用了电控单元控制。
发动机运转时,曲轴位置传感器和上止点位置传感器判断出曲轴位置和汽缸冲程,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其它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修正,最后确定最佳点炎提前角并向电子点火控制装置发出精确的点火控制指令;电子点火控制装置依据点火控制指令切断或接通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由于电流的变化,点火线圈二次电路在互感电动势的作用下产生很强的高压电;这个电输送到火花塞后,在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同时,ECU 利用爆震传感器对点火提前角实施反馈控制。
二.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1.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ECU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和一次电路导通角,实现对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的控制,并将点火控制信号输送给点火控制器。
2.点火模块根据EUC输出的点火控制信号来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的通与断。
3.传感器传感器是将电信号或非电信号经整理后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运转工况我,为ECU提供曲轴转速、曲轴位置、节气门开度、负荷、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和流量、启动开关状态、蓄电池电压、废气中氧的含量等有关发动机运行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各种信息。
(1)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
(2)曲轴基准位置传感器三.电控点火系统的控制1.点火提前角的确定(1)基本点火提前角根据发动机负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
教
案
内
容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如点火提前角过大,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间缩短,爆燃
倾向增大;过小(点火过迟),燃烧延伸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
度降低,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降低,爆燃倾向减小,NO x
排放降低。
2.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1)发动机转速随着转速的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
采用ESA控制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发动机负荷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点火提前角大。
(3)燃油辛烷值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增大,反之应减小。
(4)其他因素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
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
起动时的点火提前角是固定的,一般为10°左右,与发动机工况无关。
起动后的点火提前角控制有:
(1)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
(2)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修正系数
点火时间由进气歧管压力信号(或进气量信号)和发动机转速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和修正量决定。
4.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1)水温修正
1)暖机修正冷车起动后,冷却水温度过低,增大点火提前角。
随温度升高点火提前角变化如图。
点火提前角的暖机修正曲线
控制信号有:冷却水温度信号、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
2)过热修正发动机处于正常的工况(IDL触点断开),当冷却水过高时,为避免爆震,推迟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IDL触点闭
合),
教案内容冷却水温过高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的过热修正曲线
控制信号有:冷却水温度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
(2)怠速稳定性的修正 ECU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来修正点火提前角,低于目标转速,应增大点火提前角,反之,推迟点火提前角。
控制信号有:发动机转速信号、节气门开度信号、车速、空调信号等。
(3)空燃比反馈修正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调整喷油量来控制空燃比,喷油量大则点火提前角小。
二、通电时间的控制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初级电路被断开的瞬间,初始电流能达到的值与初级电路接通的时间长短有关,只有通电时间一定值时,初级电流才可能达到饱和。
由于断开电流影响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次级电压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点火系工作的可靠性。
所以,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有足够的通电时间。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现代电控点火系统和传统的分电器不同,传统的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取决于断电器触点的闭合角和发动机转速;而现代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由ECU控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和电源电压信号确定最佳的闭合角(通电时间),并控制点火器输出指令信号(IG t信号),以控制点火器中晶体管的导通时间。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由于现代车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改善点火性能。
为了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在部分电控点火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恒流控制电路。
恒流的基本方法是:在点火器功率晶体管的输出回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流在该电阻上形成的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馈为负反馈,就可使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实现恒流控制。
三、爆燃的控制
1.爆燃的危害会导致冷却液过热,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2.控制方法推迟点火提前角,利用爆震传感器中的压电晶体的压力效应。
教案内容
爆燃控制系统的组成
1—爆燃传感器 2—ECU 3—其他传感器
4—点火器和点火线圈5—分电器6—火花塞
爆燃识别电路
3.爆燃强度的确定
ECU根据爆燃信号超过基准值的次数来判定爆燃强度,次数越多,爆燃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教
案
内
容
丰田皇冠3.0轿车点火控制电路
作业
1.汽油机对点火系统有哪些要求?
2.普通电子点火系统和ECU控制电控点火系统有哪些异同点?
3.电控点火系统有哪些优点?
4.影响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因素有哪些?
5.在电控点火系中最佳点火提前角是如何确定的?
6.修正点火提前角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对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有何影响
7.什么叫闭合角控制为什么要进行闭合角控制
8.汽油机的爆震对发动机有何影响?
本章小结
1.为了使汽油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较佳水平,点火系统必须向火花塞电极提供足够高的击穿电压,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的火花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点火正时应与汽油机运行工况相匹配。
以上三点在传统点火系统中很难完全满足,只有采用电控点火系统。
2.现代轿车上采用的电子控制点火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电子控制有分电器点火系统和电子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3.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又称直接点火系统,直接将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与火花塞相连接。
4.最佳点火提前角,一般是指点火燃烧产生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左右,它会受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汽油的品质及其它一些因素影响。
5.爆震和点火时刻有密切关系,点火提前角越大,就越易产生爆震。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