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灾物资紧急调度问题研究
灾害救助物资调配与管理

灾害救助物资调配与管理近年来,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灾害发生后,救援物资的调配和管理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着重讨论灾害救助物资调配与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一、灾害救助物资调配1. 快速反应:灾害发生后,物资调配需要迅速启动。
各级政府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物资的迅速调运和分发。
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利用灾害应急平台和物流追踪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物资调配的效率。
2. 联合行动:灾害救助物资调配需要各相关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
应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机制,实现救援物资的共享和优化。
同时,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接受捐赠物资的及时调度和管理。
3. 层级管理: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地域分布,将灾区划分为不同的层级管理区域。
通过在各级物资储备中心设立,实现物资的调配和管理。
同时,要做好物资分级管理,优先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如食品、水源、医疗器材等。
二、灾害救助物资管理1. 库存管理:各级物资储备中心应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
及时更新物资清单、定期检查物资质量、进行库存盘点等是必要的管理措施。
同时,要保持物资储备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短缺或过剩的情况。
2. 质量监控: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与救助物资的质量直接相关。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对救援物资进行抽查和检测。
只有确保物资的质量安全,才能有效地满足灾区人民的需求。
3. 分发流程:物资分发的过程应该规范、公平、透明。
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动态分配系统,实现物资分发的快速、准确和公正。
同时,要加强对分发过程的监督,防止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经验与启示1. 学习国际经验:各国在灾害救助物资调配与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借鉴其成功经验,以提升我国的物资调配和管理水平。
2. 强化预案培训: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应通过定期的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只有经过多次实战演练,才能熟练掌握物资调配和管理的技能,提高救援效率。
物资紧急调运优化方案

物资紧急调运优化方案1. 背景介绍物资紧急调运是在灾难、紧急情况下,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物资运输工作。
在灾难发生后,物资的及时运输对于受灾地区的救援工作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物资紧急调运常常存在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物资紧急调运进行优化,提高其效率和灵活性。
2. 问题分析在物资紧急调运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 物资调度不及时:由于信息传递不畅、调度指令不明确等原因,导致物资的调度时间缺乏及时性。
2. 路线选择不合理:由于缺乏综合考虑,经常出现运输距离过长、运输路径不畅等情况,导致运输成本和时间增加。
3. 运输方式选择不科学:在物资紧急调运中,应考虑到不同物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以提高运输效率。
4. 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在灾难发生后,多个组织可能同时参与物资调运工作,但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
3. 优化方案提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物资紧急调运的效率和灵活性,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 1. 建立物资紧急调运信息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各个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同时,可以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物资位置、运输时间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调度的准确性和效率。
2. 优化运输路径规划: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实时交通信息、地理地形等因素,进行运输路径优化。
通过选择最短路径、避免拥堵点等方式,降低物资调运的时间和成本。
3. 智能运输方式选择:根据不同物资的特点和紧急程度,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对于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物资,可以采用无人机等快速运输方式;对于大批量物资调运,可以利用铁路和水路等大规模运输方式,避免交通堵塞。
4.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在灾难发生后,各个组织之间应建立起资源共享的机制,以确保物资的充分利用。
通过共享运输工具、人力资源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4. 实施步骤步骤一:建立物资紧急调运信息平台1.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用于物资位置、运输时间等数据的收集和管理。
应急物资管理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

应急物资管理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简介:应急物资管理是保障社会安全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关键问题。
本文将围绕应急物资管理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I. 应急物资储备不足A. 入库数量缺乏科学依据1. 群众需求预测不准确2. 官方信息共享不畅B. 储备物资品类不全1. 对不同灾害类型需求的忽视2. 对特殊人群需求的缺乏关注C. 应急物资更新不及时1. 储备物资寿命不明确2. 没有定期检查和更新机制解决思路:A. 制定科学的需求预测模型1.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2. 学习国际上成功的案例,借鉴其方法和经验B. 多元共享信息,提高准确度和实时性1. 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2. 制定法规规定信息共享的义务和权益C. 建立物资分类储备体系1. 根据不同灾害类型和程度制定不同的储备方案2. 根据人群需求制定特殊物资的储备计划D. 设立定期检查和更新机制1. 制定储备物资可用期限,定期组织检查2. 对已过期或损坏物资进行处理或更新II. 物资配送滞后和失效A. 应急物资储备地点不合理1. 储备地点选择不科学2. 储备地点布局不合理B. 物资配送路径冗长1. 配送路径规划不合理2. 市内交通拥堵加剧物资配送滞后C. 物资质量问题1. 低质量物资入库2. 储备物资保存条件不达标解决思路:A. 科学选择合理的储备地点1. 结合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选择储备地点2. 考虑交通便利性和储存条件等因素B. 优化配送路径规划1.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路径规划效率2. 考虑交通拥堵情况,合理安排物资运输车辆C. 建立物资质量监管制度1. 完善物资入库检验制度,避免低质量物资入库2. 定期对储备物资保存条件进行检查,确保质量III. 应急物资分发不公平A. 分发依据不公正1. 分发准则不明确2. 分发程序不透明B. 分发渠道不畅通1. 中央与地方分级责任划分不明确2. 对外援助物资分发不合理解决思路:A. 制定明确的分发准则1. 侧重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制定分发指导意见2. 公开公示分发规则和程序,接受社会监督B. 建立畅通的分发渠道1. 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级责任2. 建立外援助物资分发管理机构,统筹分配结论:应急物资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直接影响到救援行动的效果和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应急救援中的资源调度与利用

应急救援中的资源调度与利用应急救援是一项关乎生命安全和财产保全的重要任务。
在灾害来临时,及时高效地调度和利用各种资源,是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从资源调度和利用两个方面,探讨应急救援中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资源调度应急救援中的资源调度,主要指对各种救援力量和物资的合理组织和协调安排。
这其中包括人员资源、物资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的调度。
1. 人员资源调度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各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明确各级指挥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指挥一致、行动统一。
其次,要根据灾情和救援需要,合理调动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和人员,确保人力资源的最佳利用。
最后,要通过有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
2. 物资资源调度物资资源调度是灾难救援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和调度体系,及时了解和统计各类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供应。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和规模,合理配置救援物资。
例如,在抗震救灾中,应重点配备救生帐篷、医疗器械和食品等物资;而在森林火灾中,则需提供大量的防护服和灭火设备。
最后,要加强对物资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物资的有效利用和避免浪费。
3. 技术资源调度技术资源的有效调度,对于灾难救援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技术支持平台,集中整合各类专业技术力量。
通过建设专家咨询团队、技术援助机构等,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指导。
其次,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救援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要注重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应急救援团队,提高技术资源的整体素质和应对能力。
二、资源利用资源的调度只是应急救援的第一步,如何合理利用调度来的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
在资源利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灵活应变灾害往往是多变而复杂的,应急救援工作需要随时做出调整和变通。
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应灵活应变,根据实际灾情和需求,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和使用策略。
《2024年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灾前应急物资储备研究》范文

《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灾前应急物资储备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如地震、洪水、台风等重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灾前应急物资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灾前应急物资储备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
二、我国灾前应急物资储备现状(一)储备体系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为主导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性重大灾害的应急物资储备,地方政府则根据当地灾害特点进行相应的储备。
此外,社会力量也逐渐参与到应急物资储备中,形成了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储备模式。
(二)储备物资种类与数量目前,我国已经储备了大量的应急物资,包括食品、水、医疗用品、帐篷、应急灯具等。
储备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灾害类型进行调整,以满足灾区人民的需求。
(三)储备管理我国政府对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实行了严格的制度,包括物资采购、运输、储存、发放等环节的监管。
同时,还建立了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应急物资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三、存在的问题(一)储备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我国灾前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有待提高等。
此外,不同地区之间的储备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存在储备不足或过度储备的情况。
(二)物资种类与数量不足尽管我国已经储备了大量的应急物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存在物资种类与数量不足的问题。
例如,某些地区可能缺乏针对特定灾害类型的应急物资,或者某些物资的保质期较短,需要定期更换。
(三)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有待加强在应急物资的调度过程中,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当前我国在信息共享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等。
此外,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也有待加强,以提高应急物资的调度效率。
四、优化策略(一)完善储备体系为提高灾前应急物资储备的效率,应进一步完善储备体系。
现场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物资储备与调度

现场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物资储备与调度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是任何组织或机构都需要考虑和规划的重要内容。
其中,物资储备与调度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储备和合理调度物资,对事故救援的效果和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现场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物资储备与调度问题,并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第一部分:物资储备1.评估需求在进行物资储备之前,首先需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进行风险评估和需求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需储备的物资种类和数量。
例如,在防爆事故应急处置中,防爆衣物、呼吸器具等防护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物资。
2.建立储备库建立专门的物资储备库是十分必要的。
储备库应选择在离事故现场较近的地点,并具备适当的空间和设备。
对不同类型的物资,应制定相应的储存方法和管理措施,确保物资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3.定期检查和更新储备的物资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过期或受损的物资需要及时更替,以保证储备物资的品质和可用性。
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和储备物资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新和调整储备清单。
第二部分:物资调度1.快速响应当事故发生时,物资调度需要快速响应。
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物资调度的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可以建立紧急联系人名单,并制定紧急调度的应急预案,以确保物资能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2.信息共享在物资调度过程中,信息共享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分享最新的事故情况和物资需求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调度决策。
3.合理优化在物资调度过程中,要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调度。
考虑到物资紧缺的情况,可以采取优先调度的方式,将物资先送往急需的地点,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记录与反馈调度过程中的记录与反馈是优化物资调度的重要手段。
对每次调度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物资种类、数量、调度时间等信息。
并及时反馈调度结果和效果,为今后的应急处置提供经验和参考。
总结:现场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物资储备与调度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对救援效果和救援速度都至关重要。
应急预案中的物资储备与调配

应急预案中的物资储备与调配随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应急预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物资储备与调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应急预案中物资储备与调配的相关问题,以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一、物资储备物资储备是应急预案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它包括但不限于食品、饮水、医疗器械、药品、防护设备等各类必要物资。
物资储备应考虑区域特点和灾害类型,量化并建立库存控制体系。
同时,要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的有效期限,定期更换和更新。
物资储备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二、物资调配物资调配是指将储备物资按照预定计划和需求,及时分发到灾区,以满足灾区人民的基本需求。
物资调配需要强调灵活性和迅速性。
为此,应建立物资调配的机制与流程。
在灾害发生时,预案生效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调配流程,迅速将物资分发到灾区。
物资调配需要实现全程监控和管理,确保物资的准确送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灾区需求。
三、物资调度物资调度是指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需求,调整和重新部署储备物资。
物资调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安排,保证物资的最佳利用。
例如,在特定的灾害发生时,如地震或洪水,应优先调度医疗物资和紧急救援设备;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传染病暴发,应重点调度医疗防护物资和消毒用品。
物资调度应遵循需求优先的原则,确保合理、高效、安全地利用物资。
四、物资管理与补充物资管理是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的重要环节。
物资管理涉及到物资的验收、入库、出库、追踪、消耗等各个环节。
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物资的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
同时,应建立物资补充机制,定期检查和更新储备物资,并及时补充不足的物资。
物资管理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和成本效益。
五、加强协调与合作物资储备与调配需要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协调与合作。
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地震灾害紧急物资储备与调配

地震灾害紧急物资储备与调配地震是一种极其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常常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应对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地震灾害紧急物资储备与调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地震灾害紧急物资的储备与调配进行探讨。
一、地震灾害紧急物资储备地震发生时,往往会导致交通中断,通信中断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救援物资的供给。
因此,建立一定规模的地震灾害紧急物资储备是至关重要的。
地震灾害紧急物资储备主要包括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毛巾等基本生活物资,以及折叠椅、手电筒、备用电池等应急工具。
这些物资需要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二、地震灾害紧急物资调配一旦地震发生,各种物资的调配尤为关键。
在物资调配中,需根据受灾情况和需求紧急程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
首先,要根据受灾情况紧急需求,对储备的物资进行合理分配。
其次,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物资能够迅速送达受灾地区。
最后,要做好物资流向的追踪监控工作,确保物资能够准确无误地送达灾区。
三、加强物资调配的管理与监督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各种物资的调配需要有序、高效进行。
为了保障物资的有效调配,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首先,要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各方协同合作。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物资调配信息系统,确保物资的实时监控与追踪。
最后,要定期组织演练,提升应急调配的效率和水平。
四、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除了物资储备与调配外,还需要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这包括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救援装备的储备与更新,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等方面。
只有综合提升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紧急物资储备与调配是防范和减轻灾害影响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有效的物资储备、科学的物资调配、规范的管理与监督,以及强大的应急救援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应对地震灾害尽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流通经济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No. 3 ,2007 Serial No. 94
应急救灾物资紧急调度问题研究
刘北林 ,马 婷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一 、问题的假设
本文模型是建立在下面假设条件之上的 : 此系统为一次性消耗系统 ,即指当所有的物
资到达应急地点后才能开始应急活动的应急系 统 ;仅有一个地点发生突发事件 ;运输过程中没有 意外事件发生 ,即运输时间比较准确 ;应急物资储 备量充足 ,不需要进行紧急生产和补给 。
二 、问题的数学描述
1. T (φ′) 和 T (φ′) 的求取 由题意知 A1 , A2 . . . . . . An 的供应商是按其 运输时间的大小升序排列 ,设最小时间为 tmin ,min ∈(1 ,2 , …, n) ,则在 tmin 之前能达到的物资肯定
min - 1
min
小于需求总量 x ,且满足 ∑ xi < x Φ ∑xi ,故最早
应急点需求量的运输时间 。
由上述定义可得到 , T (φ) = max ( tdj ) ( j ∈1 ,
2 ,. . . . . . m) ,而 C (φ) 为所选供应商运输相应物
资的成本之和 。根据题意建立的数学模型如下 :
min T (φ)
(1)
m
∑ 目标函数为 : min C (φ) = cdj x′dj
ε v
=
RV RV +
rv
(7)
,0
Φεv
Φ1
,εv
越大方案越好
,原式
(1) (2) 的多目标问题转化为 (5) (6) 的最大接
近度问题 。
三 、模型的求解
求解 ( 5 ) ( 6 ) , 先 要 求 出 T (φ′) , T (φ′) , C (φ″) , C (φ″) 。
—4 —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No. 3 ,2007
与正负理想点的
接近度 Rv 和 rv ,
RV
=
w1
T (φ′) T (φV )
+
w2
C (φ″) C (φV )
(5)
rv
=
w1
T (φv ) T (φ′)
+
w2
C (φv ) C (φ″)
(6)
w1 和 w2 分别为关于运输时间和成本的权
重 ,其数劣方案对理想点的相对接近度为 :
q- 1
q
= x - ∑xkl ,则此时的运输总成本最小 ,为 ∑ckl ·
l =1
l =1
q
q- 1
x′kl ,因此可得 C (φ″) = ∑ckl ·x′kl = ∑ckl ·xkl + ckq
l =1
l =1
q- 1
·x′kq ,其中 x′kq = x - ∑xkl 。 l =1
将 x1 , x2 ……xn 按照成本的高低由大到小排
k
∑xri Φ x - Q 则按照时间从小到大顺序进行选
i =1 k
择 ,若 ∑xri > x - Q ,将各个供应商按其数量从大 i =1
到小进行选择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在满足供应的 同时尽量减少供应商的数量 。
算法步骤为 : ①令 u = n ;
②将数列 x1 , x2 ……xu 按照其成本的高低从 小到大排列得一全新数列为 xk1 , xk2 , ……xkn ,在 满足 供 应 的 前 提 下 , 求 出 此 数 列 的 最 小 成 本 C (φVj ) 和最大运输时间 ty ,令 u = y ;
s. t 让 u 从大到小排列 ,分别对问题 (7) 进行求 解 ,求解的方法先求得 u = n 时问题 (7) 的最优解 C(φV1 )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选择若干个供应商 调运物资 ,这些供应商中运输时间最大的设为 tv1 ,存在下列两种情况 : ①tv1 < tn 时 ,在下一次运算中变约束条件令 u = tv1 ,然后对 (7) 进行求解 ; ②tv1 = tn 时 ,考虑到时间为 tn 的可能不只一 个供应商 ,在这种情况下 ,舍去运输时间等于 tn
i =1
i =1
应急时间一定不小于 tmin ,则此方案中各供应商
提供的物资量为 x1 , x2 , ……x′min ,且 x′min = x -
min - 1
∑ xi , (0 < x′min Φ xmin ) ,所以 T (φ′) = tmin ,其最
i =1
劣的方案应急时间开始最晚 ,由题已知 tn 为运输
(2)
j=1
约束条件为 s . t :
m
∑x′dj = x
j=1
0 < x′dj Φ xdj ( j ∈1 ,2 ……m)
cdj , tdj > 0 以上问题为典型的多目标规划问题 ,此类问 题可以采用理想点的方法来进行求解[2 ,3] ,理想点 方法基本思想是求出各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和最劣
值 ,即其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 ,利用公式求出各非 劣方案与正负理想点的相对接近度 ,按相对接近 度的大小排序 ,其中值最大的为最优方案 。
[摘 要 ]应急物资在调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时间的紧迫性 ,也要考虑运作的经济性 。基于此 ,我们建立 了时间最短 、成本最小的多目标数学模型 ,并利用理想点法对此问题进行优化求解 ,算法简便 ,且运算结果令 人满意 。
[ 关键词 ]应急 ;物资调度 ;理想点 [ 中图分类号 ]F2521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1 - 7112 (2007) 03 - 0003 - 03
假设有 n 个供应商 A1 , A2 ,. . . . . . An 可以向 应急地点 A 提供物资 M ,且物资 M 的需求量为 x , 每个供应商所拥有的应急物资 M 的数量分别为 x1 , x2 . . . . . . xn ( x > 0) ,任意一供应商记为 Ai ,各 供应商到应急地点 A 的时间为 t1 , t2 . . . ti . . . tn , 假设 t1 ≤t2 . . . . . . ≤tn ,各供应商到 A 点的运输 成本分别为 c1 , c2 . . . ci . . . cn ,选择相应的供应商 Ad1 , Ad2 . . . . . . Adm ( d1 , d2 ,. . . . . . dm 为 1 , 2. . . . . . n 的子数列 ,其中 m ≤n) ,每个供应商所 提供的资源数量 xdj , ( j 属于 1 ,2 ,. . . . . . m) 之和 应该满足应急地点对物资的需求 , 且 0 < xdj , ≤ xdj ,在此前提下 ,使得应急时间最短且成本最低 。 设所有的方案集合为 Ω ,某一方案 φ∈Ω ,对某一 方案 φ作如下定义 :
[ 收稿日期 ]2006 - 12 - 14 [ 作者简介 ]刘北林 (1949 - ) ,男 ,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商品学 、物流管理方向研究 。
—3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7 年第 3 期
运输总成本为 C (φ) ,运输时间为 T (φ) ,这 里的运输时间是指最后一个到达应急地点且满足
( k1 , k2 , ……kn 为 1 ,2 , ……, n 的一个排列) ,根
q- 1
q
据表达式 ∑xkl < x Φ ∑xkl l ∈(1 ,2 ……n) 得 :当 l
l =1
l =1
q
= q 时 ,满足 ∑x′kl = x (0 < x′kl Φ xkl ) ,则各供应商 l =1
所提供物资的数量依次为 ( xk1 , xk2 ……x′kq ) , x′kq
③取 u = u - 1 ; ④tu = tu + 1 ,转 ③,否则转 ②; ⑤当 tu < tp 时算法停止 ; 通过 上 述 过 程 求 出 了 一 系 列 的 方 案 φ1 , φ2 . . . . . . φg ,不难看出方案中 T (φ1 ) , T (φ2 ) …… T (φg ) 为递减数列 ,而 C (φ1 ) , C (φ2 ) ……C (φg ) 为递增数列 。 ⑥求出 T (φ′) , T (φ′) , C (φ″) , C (φ″) ; ⑦利用公式 (5) (7) ,分别求出各方案的 εv ,其值最大的为最优 。
对于本问题则须求出
min t (φ) (3)
s. t.
m
∑ min C (φ) =
cdj x′dj
j=1
(4)
s. t
的最 优 解 和 最 劣 解 , 不 妨 设 T (φ′) , T (φ′) ,
C (φ″) , C (φ″) 分别为 (3) 和 (4) 的正理想点和负
理想点
,相应的构造每个方案
φ v
Research on the Scheduling Problem of Emergency Materials
LIU Bei - lin ,MA Ting
(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76 ,China) Abstract : Scheduling problems of emergency materials should regard not only its time effectiveness but also its economical effectiveness. Considering that , a multi - objective mathematic model based on both“the best times”and“the lowest cost”is proposed. Ideal point method which is simple and applied is adopted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and obtain satisfied result . Key words : emergency ;scheduling of materials ;ideal 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