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工艺学第二章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

合集下载

耐火材料生产线

耐火材料生产线

耐火材料生产线耐火材料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稳定性能的材料,通常用于制造高温工业设备、炉子、烘烤炉等。

耐火材料的制造过程需要通过一条完整的生产线来完成,下面将介绍一条典型的耐火材料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耐火材料的主要原料包括氧化铝、硅酸铝、硅酸钙等。

这些原料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确保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混合完成后,将原料送入破碎机进行粉碎,使原料颗粒大小均匀,以便后续的成型工艺。

成型工艺在耐火材料生产线上,成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原料经过粉碎后,需要经过成型设备进行成型。

通常采用压力机或挤压机将原料压制成各种形状的坯体,例如砖、板等。

成型后的坯体需要进入干燥炉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保证坯体的稳定性和耐用度。

烧结工艺烧结是耐火材料生产线上的关键环节,也是最能够体现耐火材料性能的工艺过程。

烧结是通过高温加热原料坯体,使其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结构。

这个过程需要在高温烧窑中进行,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耐火材料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烧结完成后,耐火材料的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包装和出厂最后一道工序是耐火材料的包装和出厂。

成品经过严格检验后,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通常采用木箱或编织袋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最终成品通过物流渠道运往客户现场,用于各种高温设备和工业炉的制造。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的介绍,可以看出耐火材料生产线的复杂性和关键工艺点。

制造优质的耐火材料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生产线的技术水平,才能生产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高品质耐火材料。

定型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定型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定型耐火材料工艺流程定型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活化煅烧死烧检验包装一.原料的煅烧原料的煅烧具有极为重要的必要性,原料的煅烧分为活化煅烧和死烧,活化煅烧是使原料全部或部分组分得到活化,变为活性状态的煅烧,通过加入添加剂得以实现,死烧则是使原料全部达到完全烧结,无论哪种煅烧都能够使生料变成熟料,熟料配料的好处如下:(1)熟料配料能够保证制品烧成后的尺寸准确性,以及制品的体积稳定性。

(2)熟料配料有利于改善制品的矿物组成及显微组织结构,从而保证制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3)熟料配料有利于缩短制品的烧成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烧成合格率。

二.原料的挑选分级原料的挑选分级能够保证优质品的质量,避免劣质原料被用来生产优质品;此外,这道工序还能保证优质原料被有价值的利用,避免优质原料被用来生产低等级的制品。

一般挑选分级的对象有耐火黏土、高铝矾土、菱镁矿等,根据熟料的外观颜色、有无显而易见的杂质、比重、致密度等情况进行人工拣选。

三.原料的破粉碎破粉碎在耐火材料的生产流程中是一道极为重要的生产工序,它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因此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各种原料只有破粉碎到一定细度才能充分均匀混合,从而保证制品组织结构的均匀性;(2)通过破粉碎将各种原料的加工成适当粒度,以保证制品的成型密度;(3)只有将原料粉碎到一定细度,才能提高原料的反应活性,促进高温下的固相反应,形成预期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以及降低烧成温度。

根据破碎的不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破碎机,常用的破碎机有颚式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

配料不仅仅是调配化学组成的过程,还是调配颗粒组成的过程,因此在配料过程中颗粒级配的设计师极为重要的,合理的颗粒级配可以达到最紧密堆积,保证坯体的成型密度,减小坯体的烧成收缩,从而保证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以取得最紧密堆积为目的,耐火材料的颗粒组成,一般采用下述公式:y i =[a +(1−a )(d i D)n ]∗100 y i ——粒径为d i 的颗粒应配入的数量(%);a ——系数,取决于物料性质及细粉含量等因素,一般情况下,a=0-0.4; n ——指数,与颗粒分布特性及细粉的比例有关,一般地n=0.5-0.9;D ——最大(临界)颗粒尺寸(mm )。

耐火材料生产工艺流程

耐火材料生产工艺流程

耐火材料生产工艺流程耐火材料是一种能在高温环境下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耐火性能的材料。

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分为原材料准备、原材料混合、成型、烘焙、检测和包装等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是原材料准备阶段。

根据耐火材料的种类和使用要求,需要准备相应的原材料。

常见的耐火材料原材料包括石英砂、高岭土、膨胀土、高岭石、氧化铝、硅酸铝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进行筛分、研磨和干燥等处理,以保证材料的纯度和颗粒度的合理范围。

接下来是原材料混合。

将经过处理的原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获得具备所需性能的均匀混合物。

混合的方法有干混和湿混两种。

干混是将原材料直接放入混合机中搅拌,湿混是将原材料按比例加入水中,形成泥浆状,再进行搅拌。

然后是成型阶段。

混合好的原料需要进行成型,常见的成型方法有压制成型、注浆成型和浇注成型。

压制成型是将混合物放入压力机中,通过给予一定的压力来使其形成坯体。

注浆成型是将混合物转化为泥浆状,通过注入模具中,然后排除多余的水分,使其形成坯体。

浇注成型是将混合物转化为流体状,然后倒入模具中,使其在模具中形成坯体。

进入烘焙阶段后,将成型成的坯体置于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烧结。

烧结的温度和时间是根据耐火材料的种类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

烧结的目的是使原料中的有机物和水分挥发,同时使不同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和晶体相变,使其形成致密坚固的矿物结构。

烧结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等。

通过检测可以确定产品是否达到要求,以便进行后续的包装和出厂。

最后是包装阶段。

将通过检测合格的耐火材料按一定规格包装,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袋包装、纸箱包装和托盘包装等。

总之,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原材料混合、成型、烘焙、检测和包装等几个主要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这些工艺流程可以根据具体的耐火材料的种类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概述-完整版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概述-完整版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概述-完整版耐火材料是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高强度和稳定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等行业。

其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烧结和后处理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处理。

耐火材料的原料通常包括高铝石、镁石、硅石、稀土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粉碎和筛分等工艺,以获得合适的颗粒度和均匀性。

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提高耐火材料的性能,还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剂,如氧化铝、氧化镁等。

然后是成型。

原料处理后,需要通过成型工艺将其成型成各种需要的形状,常见的成型方式有压制、浸涂、注塑等。

其中,压制是最常用的一种成型方式,其利用模具将原料粉末压制成所需要的形状。

接下来是干燥。

成型后的耐火材料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所以需要经过干燥工艺将其除去。

干燥一般采用自然干燥或者热风干燥的方式,以确保耐火材料的水分含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防止原料过度干燥引起的开裂等问题。

然后是烧结。

干燥后的耐火材料需要进行烧结工艺,将其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颗粒间发生化学反应和结合,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烧结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升降速率、保持一定持续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耐火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最佳的发展,同时避免材料的过烧和烧结不完全等问题。

最后是后处理。

烧结后的耐火材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后处理工艺,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效果。

常见的后处理工艺包括烘干、加模和修整等。

烘干是为了进一步抽取材料中的水分,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加模是将烧结后的耐火材料进行再加工,使其形状更加精确和规整;修整是对耐火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使其更加光滑和均匀。

综上所述,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烧结和后处理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优化,可以获得具有较高强度和稳定性的耐火材料,以满足各种高温环境下的需求。

冶金耐火材料

冶金耐火材料

耐火度/℃ 1720~1740
荷重软化开始温 度/℃ 1660
真密度/gcm-3 2.34~2.373
CaO 0.3~0.5
石英 约 10
气孔率/% 耐压强度/MPa
<13~14
>16.66
按照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将其中的成分分为 主成分、杂质成分和添加剂。
1 主成分
主成分通常是耐火材料中一种或几种高熔点的耐火氧化物或非氧化物。 它是耐火制品的主体,直接决定耐火制品性能。它的性质和数量对耐 火材料的性能起决定作用。
成型的方式有半干法成型、浇注成型、振动成型、热压 成型、电熔铸法、等静压法等。
五 干燥
通常,经过成型后的砖坯含水率都在3.5%以上, 强度比较低,必须经过干燥,降低水分含量,提 高强度,以便运输装窑和烧成。常用的干燥设备 有隧道干燥器。
六 装窑
七 烧成(生坯→制品)
隧道窑
烧结:物料经高温作用,变成具有一定强度和 气孔率很低,甚至无气孔的致密石状物的工艺 过程。
正确合理选用耐火材料是窑炉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耐火材料不仅要求在高温下不损坏,而且应该隔热,同时还 要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能:强度、热稳定性、耐侵蚀、抗磨损, (保温、传热、热交换、发热体) 。
耐火材料对节约能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选用耐火材 料,不仅可以提高热处理过程中的热效率,还可以减少能 源的消耗。
耐火材料按照其主成分有可分为三类:
酸性耐火材料:硅质,半硅质,粘土质;中性耐火材料:高铝质、碳 质、铬质(中性偏碱);碱性耐火材料:含MgO,CaO等→镁质和 白云石质,镁铬系和镁橄榄石系及尖晶石系。
按照主成分对耐火材料进行划分的意义在于:可以了解耐火材料的化 学性质,判断在使用过程中它们之间以及耐火材料与接触物之间有无 化学作用。

耐火材料制备工艺_

耐火材料制备工艺_

耐火材料制备原理及工艺摘要耐火材料是一种耐火度不低于1580℃,有较好的抗热冲击和化学侵蚀的能力、导热系数低和膨胀系数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其主要是以铝矾土、硅石、菱镁矿、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原料经加工后制造而成的。

其应用是用作高温窑、炉等热工设备的结构材料,以及工业用高温容器和部件的材料,并能承受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及机械作用。

主要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

耐火材料的发展在国民工业生产的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工艺,其当代的发展已经是能独立研发各种性能较为优越的耐火材料,但依然存在各种缺点和不足。

关键词耐火材料分类,原理工艺,前景前言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材料。

一般是指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的材料和制品,耐火度是指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达到特定软化程度时的温度,它标志材料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是高温技术的基础材料。

没有耐火材料就没有办法接受燃料或发热体散发的大量热,没有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也没有办法使高温状态的物质保持一定时间。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不但对耐火材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耐火材料有特殊要求的品种越来越多,形状越来越复杂。

其成产流程大多如图1-1。

图1-1耐火材料的生产流程[1]1耐火材料的分类和性能要求1.1分类1.1.1按组成来分耐火材料可分为硅质制品、硅酸铝质制品、镁质制品、白云石制品、铬质制品、锆质制品、纯氧化制品及非纯氧化物制品等。

1.1.2按工艺方法来划分可分为泥浆浇注制品、可塑成形制品、半干压成形的制品、由粉末非可塑料捣固成形制品、由熔融料浇注的制品、经喷吹或拉丝成形的制品及由岩石锯成的天然制品等。

1.1.3根据耐火度来分可分为普通耐火材料制品,其耐火度为1580℃ ~1770℃;高级耐火材料制品,其耐火度为1770℃~2000℃;特级耐火材料制品。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概述-完整版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概述-完整版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概述-完整版耐火材料是指在高温下能够保持稳定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在冶金、化工、建筑等各个领域。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选择、配料、成型、烧结和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首先,耐火材料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粘土、高铝矾土、硅酸盐、氧化铝、硅石、石英砂等。

通过对这些原材料的分析和测试,选取合适的原料组成耐火材料的配方。

配方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耐火温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多种指标。

其次,配料是将选用的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配料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粒度分布、水分含量和添加剂的使用量等参数,以确保配料的质量和均匀性。

常用的混合方法有干法混合和湿法混合两种。

然后,将配料好的混合物进行成型。

成型方法通常有压制成型、挤压成型、注浆成型和浇注成型等。

其中常用的是压制成型。

成型过程中需要确保成型品的密实度和几何形状。

常见的成型设备有平板压机和自动压机等。

接下来,成型后的耐火材料需要进行烧结。

烧结是指将成型品加热到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致密的结构。

烧结温度通常比耐火材料使用温度高几百度,烧结时间和温度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烧结设备有隧道窑和轮窑等。

最后,质量控制是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测、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等。

原材料的检测主要针对其化学成分、粒度和矿物组成等进行测试。

过程监控包括控制配料精度、成型压力和烧结温度等。

成品检验则是对最终产品进行热学性能、抗压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的测试。

总结起来,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选择、配料、成型、烧结和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掌握相应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耐火材料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对耐火材料性能的需求。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及过程步骤介绍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及过程步骤介绍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及过程步骤介绍耐火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取决于耐火材料的原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原料确定的情况下,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方法与制度是否正确与合理.对所得耐火制品的质量影响极大。

耐火材料性能的控制.必须通过特定的工艺手段来实现。

因此.耐火材料的生产者必须精子此道,使用者为能正确选用具有某一特性的耐火材料,使其物尽其用,也必须对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有所了解。

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对块状制品,一般包括如下儿个过程:原料的加工一配料一混练一成塑-干燥-烧成-拣选一成品。

原料的质量是耐火材料质觉的基本保证。

要发展优质高效的耐火制品,必须有纯净的质量均一和性质稳定的原料。

因此,选取适宜作为耐火材料原料的天然矿石,开采后必须再经过加工。

原料的加工主要包括原料的精选提纯(或均化、合由)原料的干燥和锻烧,原料的破粉碎和分级。

(1)原料的精选提纯和均化。

为了提高原料纯度.一般需经拣选或冲洗.剔除杂质:有的还需采用适当的选矿方法进行精选提纯。

原料中成分不均的需要均化。

有的在精选后还可引人适量有益加人物,高性能的复合原料需采用人工合成方法。

(2)原料的锻烧。

为了保证原料的高溢体积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高强度.多数夭然原料和合成原料需经高溢锻烧制成熟料或经熔融制成熔块。

熟料缎烧溢度一般多控制在使其达到烧结致密化的范田内。

对主晶相为氧化物的原料,烧结温度Ts约为其熔点Tm的0.7-0.9倍,即Ts=(0.7-0.9)Tm,多高于制品的烧成似度,更高于制品的使用滋度。

熟料煅烧一般在竖窑或回转窑中进行。

有的原料,如软质耐火钻土作为钻合剂虽不经锻烧.但若含水过多.应经于燥,以便破碎和分级。

(3)原料的破粉碎和分级。

原料破粉碎是为了制成不同粒级的颗位及细粉,以便于调整成分,进行级配,便多组分间混合均匀,便于相互反应,并获得致密的或具有一定粒状结构的制品坯体。

一般先将颗粒破碎到极限位径40 -50mm;再将位度破碎到极限粒径4一5mm(中碎),然后细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差别。 矿石中MgO 37~41% 浮选45.5~46.5%
(3)化学选矿
通过化学作用将矿物中有关成分提取出来的选矿方法, 分离出来的原料的纯度较高。
a、氯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M3 g 2 H C C M O2 l g H 2 O C C 2 l O
90~01000
MgC 2 lH2O MgO 2HCl(水解)
c)三元化合物
约有148000种(除固熔体外),可用作耐火原料的约 有铝(2尖C7r8晶20O石种3·M(。gA如Ol2莫)O来3熔·M石点g(为O)233A熔5l02点O℃3为。·22S1i0O52℃);熔镁点铬为尖18晶70石℃;镁
d)四元化合物 估计可用作耐火原料的有400~600种,如:堇
二、耐火原料的加工
(一)采矿和选矿 1、采矿考虑:储量丰富,可稳定的供应原矿,
质量波动不大,杂质含量符合技 术要求。 综合利用(具有开采价 值的要素:品位)
2、选矿: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将所选 目标矿物富集,并按矿物中各种矿 物的物理性质选用合适的选矿方 法。
3、主要方法(菱镁矿选矿方法的介绍)
小颗粒为什么会聚合? a、弱结合:范德华引力。 b、强结合:新表面的剩余化学键或游离基的作用。
第二节 坯料的制备
准备成型的物料 一、颗粒的几何学性质(密堆积原理) 粉体颗粒的构造:一次颗粒、二次颗粒) 粉体的粒度:粒径、粒度分布 颗粒的形状:
青石(2MgO·2 Al2O3·5 SiO2)。 合计可用作耐火原料总数为4000余种,其中常
用于工业生产的耐火原料只有100种。
why?
除了考虑熔点外,还要看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 数量及分布情况,即作为耐火原料还应该具有来源 广,成本低廉。在地球岩石层中,硅酸盐+铝酸盐 数量最大占86.5%。金属Pt的熔点为1772℃,可 以用作耐火原料,但是太昂贵了。
b)二元化合物
约有9200种二元化合物,约有1010种化合物是耐火的。
氧化物中: 酸性氧化物熔点最低:如SiO21713℃,TiO21825℃; 中性氧化物次之: 如Al2O3 2050℃,Cr2O32275℃; 碱性氧化物熔点高:如MgO2800℃,CaO2570℃, BeO2550℃,SrO2430℃.
第二章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
基本与陶瓷生产工艺相同,包括:
(1)原料制备:采选矿、煅烧、破粉碎成粉体,各种 粒度的颗粒料等;
(2)坯料制备(具备加工能力的粉料、颗粒料性质); (3)配料(混料); (4)成型(不定形耐火材料不需要成型); (5)干燥; (6)烧成(不烧砖的烧成在使用时完成).
第一节 耐火材料的选择与加工
(1)重液法
利用矿物的密度差,在重液中进行分离。 例子:
菱镁矿,破碎0~120mm(筛去0~8mm) 分级60~120和8~60重液选矿悬浮液中 (MgO45~46%)
问题:有15%的废矿原料不能回收处理。
(2)浮选法
利用矿物被液体所润湿程度的差别来进行
注:浮选剂(工业脂肪酸混合物) 利用杂物和矿物对浮选剂的附着性与润湿性
(4)磁力法:利用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磁导系
数。
(5)电泳法(电渗选矿法):利用悬浮液的质点
(如黏土、高岭土)带有电荷,电流通过悬浮液时,带 电的微粒向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并沉积在其 表面上。
(二)原料煅烧
1.目的:提高制品的性能 ①获得性能稳定的坯料; ②改善制品成分,组织结构; ③保证制品的体积稳定性; ④保证外形尺寸的准确性。
2.矛盾区
死烧
制品性能稳定
制品烧成困难
轻烧
活性
稳定性差
3.基本概念 ①活化轻烧:将物料充分细磨(采用高效粉 磨技术),在较低温度下烧结 熟料(轻烧); 轻烧目的:获得易烧的原料(缺陷多,活性高), 轻烧温度选择具有非常重要性。
②死烧:物料达到完全烧结称为死烧。 T=0.7 Ts(Ts为主晶相氧化物的熔点)
起); d、高效能研磨手段:振动磨、气动磨、搅拌磨、
爆炸方法等。
4、助磨剂(加速物料的粉碎) 实质:表面活性剂 作用:a、使物料颗粒表面自由能和晶格畸变程度 减小,促进颗粒软化; b、吸附作用平衡颗粒表面的不饱和键,防 止颗粒重新聚合; 上述作用都是为了防止重新聚合成大颗粒。 助磨剂范围:胺、醇、酯、醚、无机盐类(水)
③轻烧活化工艺:
轻烧
压球(压坯)
死烧(亦称两步煅烧)
二步煅烧的特点: 优点:获得高纯、高密度的氧化物制品。 缺点:工艺复杂、燃料消耗大。 注意:对于杂质含量大于4%的可不采用二步煅烧
工艺。 4 需热工设备:多层炉、沸腾炉、回转炉、竖炉等。
三、原料的破粉碎
1. 目的:
a、选矿时需要; b、成型时获得较高的堆积密度; c、烧结活性。
一、耐火原料的选择
耐火原料的选择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化学观点:选择具有高熔点的单质或化合物;
(2)矿物观点:选择具有高耐火度的矿物。
a)元素角度选择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从H到V78个元素 中(稀土元素除外)熔点高于2000℃的有10个, 只有碳(熔点3500℃,有的书中为3700±100℃) 具有耐火材料生产的实际意义,其它元素的数量 不大。
2、常用机械
粗碎:颚式破碎机; 中碎:圆锥式破机 细碎:球磨机 使用上述机械应注意事项:生产能力由大变小;
注意防尘; 注意隔音
3.采用超细磨技术(获得超细粉)
a、 高效能研磨促进相变和固相反应发生; b、表面活性提高,增大固相反应程度,降低
烧结温度; c、注意职业病,矽肺(主要由可溶性SiO2粉尘引
M ( H 3 ) g 2 C 4 M O 3 C 2 g 4 H O 2 O 5 H 2 O
4 M 3 C g 2 4 H O 2 O O 4 M C g 2 H O 2 O O
获得原料: Mg9O8~99%
小结: (1)化学法制备高纯; (2)可以调节组分间比例 ( 在沉淀过程、共沉淀一些物质)。
获得原料:
b、氨化法:
M9 g.8 4 O % C, a 0.7 O %
MgCO3 经轻烧
MgO
M 2 H g 2 O 2 O N 4 C H M l 2 4 g N 4 O C H H
MgC2l 水解获得 MgO
c、碳酸氢盐法:
MgCO3 经轻烧
MgO
M C g 2 H O 2 O M ( H g 3 ) 2 C 2 H 2 O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