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刑事诉讼法学》PPT课件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三)
1、被害人 2、自诉人
当事人
诉讼
3、犯罪嫌疑人 4、被告人 5、附带民事诉讼的 原告人和被告人 1、法定代理人 2、诉讼代理人
参与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
3、辩护人 4、证人 5、鉴定人
6、翻译人员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的命 令后,应当在7日内交付执行。 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 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者其他执行 机关
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 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配合
公安机关执行 人民法院负责执行
人民法院负责执行
(返回)
不起诉
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 不应或不必对犯罪嫌疑人定罪,从而决定不向人民法院 起诉的一种诉讼活动 法定不起诉 酌量不起诉
疑案不起诉
(返回)
刑事诉讼程序之四:审判(一)
第一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
对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复审核准的一种 特殊程序。(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复核 程序和对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复 核程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 已经 发生法 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 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并由人 民法院进行重新审判的诉讼程序。
具有法定情形下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
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原则
外国人犯罪使用我国法律规定原则
两审终审制
管辖(一)
管辖
公检法机关在刑事案件受理范围上以及 人民法院系统内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 上的权限划分。
职能管辖(立案管辖) 审判管辖
刑事诉讼法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

到公正处理。 • 5.刑事诉讼法保障刑法高效率地实施。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 第三节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任务和价值
• 三、刑事诉讼法的价值
• (二)刑事诉讼法本身具有的价值 • 1.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结构、原则、制度、程序,本身就体现
出一个国家民主、法治、人权的现状和程度,是司法公正乃至社 会公正的重要标志,而“公正”是人类社会永远追求的价值目标。 • 2.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刑法的不足,并创制刑法 • 3.刑事诉讼法在特定情况下限制了实体法的实施。
定和命令、规章中的有关规定及所作的解释 • 7.有关国际条约。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
•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 1.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 • 2.现行《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及其他有关机关在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 第一节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
•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渊源
•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所作的立法解释 • 5.我国最高司法机关就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所作的司法解释 • 6.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依照职权颁布的行政法规、决
法律授权范围内,对于具体应用刑事诉讼法所作的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和规定。 • 4.我国公安、司法机关适用刑事诉讼法律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刑事诉 讼法学是一门实践 • 5.外国刑事诉讼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 第三节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任务和价值
• 三、刑事诉讼法的价值
• (二)刑事诉讼法本身具有的价值 • 1.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结构、原则、制度、程序,本身就体现
出一个国家民主、法治、人权的现状和程度,是司法公正乃至社 会公正的重要标志,而“公正”是人类社会永远追求的价值目标。 • 2.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刑法的不足,并创制刑法 • 3.刑事诉讼法在特定情况下限制了实体法的实施。
定和命令、规章中的有关规定及所作的解释 • 7.有关国际条约。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
•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 1.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 • 2.现行《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及其他有关机关在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 第一节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
•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渊源
•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所作的立法解释 • 5.我国最高司法机关就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所作的司法解释 • 6.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依照职权颁布的行政法规、决
法律授权范围内,对于具体应用刑事诉讼法所作的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和规定。 • 4.我国公安、司法机关适用刑事诉讼法律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刑事诉 讼法学是一门实践 • 5.外国刑事诉讼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刑事诉讼法》PPT课件(2024)

2024/1/29
接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为涉案人员 提供语言或文字翻译的人。
11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2024/1/29
权利
包括申请回避、辩护、提出证据 、申请取保候审等。
义务
包括遵守诉讼程序、配合调查取 证、出庭参加诉讼等。
12
03
刑事诉讼程序
2024/1/29
13
立案程序
立案条件
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 ,如案件属于公安机关、人民检 察院或人民法院管辖范围,有犯
送达的方式
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等。
送达的效力
诉讼文书送达后,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拘传票的送达具有强 制被拘传人到案接受讯问的效力。
26
06
刑事诉讼特别程序
2024/1/29
27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01
02
03
04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点和保 护原则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立案、侦 查和起诉程序
审判
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 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执行
执行是指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刑罚等内容付诸实施的活 动。
2024/1/29
6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 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 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18
04
接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为涉案人员 提供语言或文字翻译的人。
11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2024/1/29
权利
包括申请回避、辩护、提出证据 、申请取保候审等。
义务
包括遵守诉讼程序、配合调查取 证、出庭参加诉讼等。
12
03
刑事诉讼程序
2024/1/29
13
立案程序
立案条件
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 ,如案件属于公安机关、人民检 察院或人民法院管辖范围,有犯
送达的方式
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等。
送达的效力
诉讼文书送达后,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拘传票的送达具有强 制被拘传人到案接受讯问的效力。
26
06
刑事诉讼特别程序
2024/1/29
27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01
02
03
04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点和保 护原则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立案、侦 查和起诉程序
审判
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 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执行
执行是指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刑罚等内容付诸实施的活 动。
2024/1/29
6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 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 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18
04
《刑事诉讼法学》全套课件702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刑事诉讼法学》全套课件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16
刑事诉讼法的广狭之分
17
刑事诉讼法的广狭之分
刑事诉讼法
广义解释
刑诉法及其他 各种法律中有关 刑诉程序的规定
狭义解释
专指名称叫 刑事诉讼法的法律
18
阶级社会的刑事诉讼就其实质讲, 它是实现国家专政职能的一种活动。
刑事诉讼法学
CRIMINAL PROCEDURE LAW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
2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论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第四章 诉讼参与人 第五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管辖 第七章 回避 第八章 辩护与代理 第九章 证据概述 第十章 证明 第十一章 证据规则 第十二章 强制措施 第十三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十四章 期间和送达 第十五章 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二、刑事诉讼阶段
刑事诉讼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 向前运动、逐步发展的过程。
刑事诉讼阶段,是指在 刑事诉讼过程中,按照一定顺 序进行的相互连接的一系列行 为所划分为的若干相对独立的 单元。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刑事诉讼法学》全套课件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16
刑事诉讼法的广狭之分
17
刑事诉讼法的广狭之分
刑事诉讼法
广义解释
刑诉法及其他 各种法律中有关 刑诉程序的规定
狭义解释
专指名称叫 刑事诉讼法的法律
18
阶级社会的刑事诉讼就其实质讲, 它是实现国家专政职能的一种活动。
刑事诉讼法学
CRIMINAL PROCEDURE LAW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
2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论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第四章 诉讼参与人 第五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管辖 第七章 回避 第八章 辩护与代理 第九章 证据概述 第十章 证明 第十一章 证据规则 第十二章 强制措施 第十三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十四章 期间和送达 第十五章 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二、刑事诉讼阶段
刑事诉讼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 向前运动、逐步发展的过程。
刑事诉讼阶段,是指在 刑事诉讼过程中,按照一定顺 序进行的相互连接的一系列行 为所划分为的若干相对独立的 单元。
《刑事诉讼法学概述》课件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典型代表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 讼法》等。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为全球法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03
刑事诉讼法的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总结词:权力法定
详细描述:这一原则强调了刑事诉讼法的专门机关在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 权时的法定性和合法性。这些机关的权力来源、行使方式和程序等都应当有明确 的法律规定,并且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滥用。
惩罚犯罪
刑事诉讼法对犯罪行为进行调查、起 诉、审判和执行刑罚,以维护社会秩 序和公共安全。
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无罪推定
刑事诉讼法规定在未被依法确定有罪之前,任何人都应被视为无罪。
保障辩护权
刑事诉讼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包括委托辩护人、申请回避等 权利。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宣传法律知识
和辩护。
02
近现代刑事诉讼法制的典型代表
美国的联邦诉讼规则、英国的司法审查制度等。
03
近现代刑事诉讼法制的影响
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刑事司法改革,促进了法治文明的发展。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历史发展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历史演变
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 诉讼法制。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刑事诉讼法通过惩罚犯罪、维护社会 秩序和公共利益,保障国家安全和社 会稳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对 犯罪行为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及时 发现、制止和惩罚犯罪行为,维护社 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VS
具体而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刑事 诉讼程序及时查明犯罪事实,严惩犯 罪分子;二是通过刑罚的威慑作用预 防犯罪;三是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的控 制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 讼法》等。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为全球法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03
刑事诉讼法的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总结词:权力法定
详细描述:这一原则强调了刑事诉讼法的专门机关在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 权时的法定性和合法性。这些机关的权力来源、行使方式和程序等都应当有明确 的法律规定,并且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滥用。
惩罚犯罪
刑事诉讼法对犯罪行为进行调查、起 诉、审判和执行刑罚,以维护社会秩 序和公共安全。
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无罪推定
刑事诉讼法规定在未被依法确定有罪之前,任何人都应被视为无罪。
保障辩护权
刑事诉讼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包括委托辩护人、申请回避等 权利。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宣传法律知识
和辩护。
02
近现代刑事诉讼法制的典型代表
美国的联邦诉讼规则、英国的司法审查制度等。
03
近现代刑事诉讼法制的影响
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刑事司法改革,促进了法治文明的发展。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历史发展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历史演变
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 诉讼法制。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刑事诉讼法通过惩罚犯罪、维护社会 秩序和公共利益,保障国家安全和社 会稳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对 犯罪行为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及时 发现、制止和惩罚犯罪行为,维护社 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VS
具体而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刑事 诉讼程序及时查明犯罪事实,严惩犯 罪分子;二是通过刑罚的威慑作用预 防犯罪;三是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的控 制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
《刑事诉讼法学》课件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刑事诉讼法的起 源
刑事诉讼法的演 变
刑事诉讼法的现 代化
刑事诉讼法的国 际化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侦查权:由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负责调 查取证、拘留、逮捕等侦查活动。
检察权:由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负责 审查起诉、抗诉等检察工作。
添加副标题
《刑事诉讼法学》PPT课件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
则
02 刑事诉讼法概述 04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
机关
05 诉讼参与人
06 刑事诉讼的基本程 序
07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 措施
08 附带民事诉讼
添加章节标题
刑事诉讼法概述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 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 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 (2)有明确的被告人; •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义务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于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定代理人的诉讼 地位
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诉讼参与人的诉讼 权利和义务
诉讼参与人之间的 关系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刑事诉讼法的起 源
刑事诉讼法的演 变
刑事诉讼法的现 代化
刑事诉讼法的国 际化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侦查权:由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负责调 查取证、拘留、逮捕等侦查活动。
检察权:由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负责 审查起诉、抗诉等检察工作。
添加副标题
《刑事诉讼法学》PPT课件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
则
02 刑事诉讼法概述 04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
机关
05 诉讼参与人
06 刑事诉讼的基本程 序
07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 措施
08 附带民事诉讼
添加章节标题
刑事诉讼法概述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 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 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 (2)有明确的被告人; •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义务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于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定代理人的诉讼 地位
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诉讼参与人的诉讼 权利和义务
诉讼参与人之间的 关系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PPT课件

•
注意:“保护人民” “保护”?
•
新刑事诉讼法在第2条中增加规定:“尊重
和保障”。
•
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
主义社会秩序
26
• 刑事诉讼法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条)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宪法第13条、33条、37条、38条、39条、 40条、41条、125条、126条、131条、134 条、135条
53
• 陪审制度: 英美法系国家:陪审团制度 大陆法系国家:参审制 中国:名为陪审实为参审 200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完善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1.审理案件范围:被告人有权申请陪审员审
判;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案件 陪审员不少于1/3
54
2.陪审员与审判员意见不一致时,有权要求 合议庭将案件提请院长决定是否交审判委讨论
二审案件,由审判员3人至5人组成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单数,评议实行少 数服从多数原则
审判长:院长或庭长指定;人民陪审员 不能担任审判长
52
• 审判委员会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
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 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检察长有权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 审判委员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29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历史沿革
刑事诉讼模式是指追诉方、被追诉方 和裁判者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相互 关系及其体现形式的总体系。
30
外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历史沿革: (一)早期的弹劾式诉讼 (二)传统的纠问式诉讼 (三)近现代的三大诉讼模式
正义的多种实现方式!
31
(一)早期的弹劾式诉讼:奴隶制和封建 制早期 1.控审分离,实行“不告不理”原则,但对 犯罪的控诉由公民个人承担。 2.原告和被告的诉讼地位平等,享有同等权 利,承担同等义务。 3.法院处于消极的地位,审判采取公开辩论 的形式。 4.在弹劾式诉讼中,采用神示证据制度。
刑事诉讼法学(全套434页PPT课件)

本章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程序法与实体法关系的思想对于我 国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何指导意义? 2.如何理解刑事诉讼的人权司法保障功能? 3.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刑事审判权独立行使 的基本立场?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主体
一、刑事诉讼构造 二、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 三、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 四、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 五、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
(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1)决定适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等强 制措施; (2)对该出庭而不出庭作证的证人有权强制其到庭、 予以训诫和拘留;在审判过程中,必要时可以进行勘验、 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3)对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进行警告、制止以及采取 处罚措施; (4)执行某些判决和裁定; (5)对生效判决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提审或者再审。
一、审判机关的性质与职权
(一)审判机关的性质 在我国,审判机关专指人民法院。我国《刑事诉
讼法》第3条规定:“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第12 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 确定有罪。”据此,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审 判权的司法机关,并且是唯一有权确定被告人有罪和 对被告人判处刑罚的审判机关。
二、被告人有权获得迅速审判
按照资产阶级的人权原则,被告人有权获得迅速 审判。避免审前长时间羁押,也是其人权司法保障的 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既反对违反法定程序实施的逮 捕和羁押,也反对表面上“依法”但实际人以人道待遇
根据资产阶级的人权原则,无论被告人是否有 罪,他都应当得到人道对待。因此,即使对被羁押 的被告人,也必须给予人道待遇。马克思、恩格斯 虽然并没有把应给被告人人道待遇与无罪推定的原 则联系起来,但他们坚决反对那种粗暴对待羁押中 的被告人的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一)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法与人民法院组织法、检
察院组织法的关系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
讼法大的关系
(一)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1.刑法是实体法,刑诉法是程序法。 2.程序法为实现实体法而存在,程序法本身又
具有独立的品格。
3.刑法与刑诉法都以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维 护社会秩序、限制国家公权为目的。刑法是 从静态上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刑诉法是从 动态上对国家刑罚权进行程序上的限制。
俗称
告状 打官司
字义
1、诉讼的概念 “诉,告也” “讼,争也”
刑事诉讼
诉
讼
民事诉讼
的 类
行政诉讼
型
3、诉讼的特征
⑴ 诉讼的本质是国家解决冲突的活动 ⑵ 诉讼的基本结构是一种三方组合 ⑶ 诉讼是解决冲突最终的和最权威的方式
二、刑事诉讼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广狭之分 3、刑事诉讼的特征
刑事诉讼法(二)
第十三章 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第十四章 立案 第十五章 侦查 第十六章 起诉 第十七章 第一审程序 第十八章 第二审程序 第十九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 第二十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十三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第二十三章 刑事赔偿程序
刑诉 法的 根据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具 体 表 现
刑诉法从立法目的、任务、基本原则、 诉讼制度、各项诉讼程序,都是根据
宪法的基本精神和有关规定制定的。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打击犯罪、保障无辜、教育公民 (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
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首要任务或曰具体任务、直接任务); (二)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 争(重要任务); (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 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本任务)。
不同点 之二 参加诉讼的司法机关不同
刑事 诉讼 民事 诉讼
参加 参加
法院 检察院 公安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 监狱等
法院 没有其他的国家机关
行政 参 加 诉讼
法院 没有其他的国家机关
不同点 之三 三者的构成内容不同
刑事 构 成 诉讼 民事 构 成 诉讼 行政 构 成 诉讼
自诉案件:立案 审判 执行 公诉案件:立案 侦查 提起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立法目的和根据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第一节 刑事诉讼
一、诉讼 二、刑事诉讼
一、诉讼
1、诉讼的概念 2、诉讼的类型 3、诉讼的特征
国家司法机关 在 原告、被告等当
定 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的参加下, 义 依法 处理 各种案件 的活动。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说明
刑事诉讼法的广狭之分
刑事诉讼法
广义解释
刑诉法及其他 各种法律中有关 刑诉程序的规定
狭义解释
专指名称叫 刑事诉讼法的法律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1、宪法 2、刑事诉讼法典 3、有关的法律(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的法律中有关刑事诉讼的规定) 4、有关的法律解释 5、有关的行政法规、规定 6、有关的国际条约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概述 二、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清朝末年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二)中华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刑事诉讼法 (二)建国初期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讼参与人参加 4、都须有国家司法机关
参加、主持并作出裁决
5、应当依法进行
不同点 之一 解决的实体问题不同
刑事 解 决 诉讼
犯罪和刑罚问题,即被 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民事 解 决 诉讼
地位平等主体间在人 身、财产关系等方面
所发生的纠纷
行政 解 决 诉讼
行政行为相对人因不服 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
而发生的纠纷
4.刑法与刑诉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 刑事法的整体内容。
刑
察 院 组 织 法 的 关 系
诉 法 与 法 院 组 织 法 、
相同点 不同点
检
相同点
和 行 诉 的 关 系
刑 诉 与 民 诉
不同点
1、都有可通过诉讼加以
解决的某种事实存在
相
2、都须有当事人即原告 和被告
同
3、通常都也要有其他诉
点
公诉 审判 执行
起诉和受理 审判 执行
起诉和受理 审判 执行
不同点 之四 刑事 依 据 诉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事 依 据 诉讼 行政 依 据 诉讼
依据的实体法不同
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法 规定财产关系、人身关系 等的民法、经济法等法律 调整行政关系的行政法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和根据
一、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一)保证刑法正确实施; (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三)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四)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二、刑事诉讼法的根据是宪法
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 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
和要求,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 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以及应当 受到何种刑事 处罚的 活动
说
明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广狭之分
刑事诉讼
广义解释
人民法院的审判 公诉机关的起诉 侦查机关的侦查
狭义解释
人民法院 的
审判活动
3、刑事诉讼的特征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演变 刑事诉讼理论的基本范畴 刑事诉讼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管辖 回避 辩护与代理 证据 强制措施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期间和送达
第二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1)刑事诉讼是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刑罚 权的活动。
(2)刑事诉讼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 求进行。
(3)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 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活动。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国家的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 制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