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研究中心评价指标

工程研究中心评价指标
工程研究中心评价指标

附件6:

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评价指标

一、评价指标及权重

工程经济学第四章-投资方案的评价指标

第四章投资方案的评价指标 学习要点: (1)理解指标中各项费用及计算结果的经济涵义; (2)掌握不同指标的适用范围,及各指标间的可比条件; (3)净现值,将来值,年度等值的定义,计算公式,评价标准; (4)内部收益率的定义,经济含义,计算方法及特殊情况; (5)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净现值率的定义及计算。 第一节概述 一、评价方法与指标的分类 1.指标分类 (1)根据是否考虑时间因素,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可分为两大类: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静态指标的本质特征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适用于投资方案初步评价和分析,具有简单、方便、容易计算的特点。 动态指标最根本的特征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适用于对投资方案进行精确详细的评价分析。具有评价结果与现实符合性好、应用性强的特点。 (2)依据指标的经济性质。项目的经济性一般表现在项目投资的回收速度、投资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三个方面。与此相对应,可将评价指标划分为时间件评价指标、价值性评价指标和比率性评价指标。 1)时间性评价指标 是指利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项目对其投资回收或清偿能力的指标。常用的时间性评价指标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动态差额投资回收期等。 2)价值性指标 是指反映项目投资的净收益绝对值大小的指标。常用的价值性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净年值、净终值、费用现值、费用年值等。 3)比率性指标 是指反映项目单位投资获利能力或项目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受能力的指标。常用的比率性指标有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内部收益率、外部收益率、净现值宰、费用效益比率等。 (3)按各种经济因素划分 根据企业(或投资者)所考虑的各种不同的经济因素来进行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可将经济评价指标划分为:盈利性指标、投资能力指标、费用性指标、公共相利性指标等。 1)盈利性指标。有净现值、净现值指数、平均年盈利、平均年盈利指数、净未来值等。 2)投资能力指标。有内部收益率、投资偿还期、外部收益率、永久收益率等。 3)费用性指标。有平均年费用、资本化成本、寿命周期成本、总现值、必要运费率、运输经济成本等。 4)公共福利性指标。有扩大就业率、提高工业化水平等。 2.评价方法分类 单方案评价的目的:对某一技术上可行的单个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的目的在于论证该方案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多方案评价的目的:通过对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的目的在于选择经济上最有利的方案。

可持续发展指标简评

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 标体系研究现状简评 陈 迎 【摘要】 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纽带。根据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环境经济学方法、最低安全标准方法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通过三类方法的评介和比较说明,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具有现存统计体系的坚实基础,在资料易得、计算简单、信息丰富、便于实践等方面较其他方法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 陈迎,1969年4月生,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邮编: 100084) 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当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观急剧转变的时期。60年代末以来,东西方冷战、南北冲突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围绕人口问题、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以及罗马俱乐部对增长面临的自然极限的预言,在全球引发了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质疑和对自身发展问题的严肃思考。以1972年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全球重视环境保护的新篇章。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 CED)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将可持续发展正式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此之后,“可持续发展”一词风靡世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1992年,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首脑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方针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多项协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为许多国家政府制定21世纪发展规划所广泛遵循的基本原则而被纳入其行动计划之中。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已跨越概念和理论探讨的范畴,成为人类采取全球共同行动所努力追求的实际目标,人类开始了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艰难历程。 在将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和理论逐步推向实践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制定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以定量化、可操作地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缺乏这一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可持续发展理论只能是动听的言辞,或停留在道德原则的概念而被束之高阁,难以真实考察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效果,因此也无法有效地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此,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的研究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受到许多国际组织及国内外研究的重视并开展了大量工作。归纳其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环境经济学方法、最低安全标准法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 二、环境经济学方法 环境经济学方法的核心问题是将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通过评估测算的方法用经济价值量进行计量,从而应用经济学效益——费用分析的基本方法决定资源的配置,评价人类活动的实际效果。 1.“绿化”GN P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基础上的。因此很自然地,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部分研究工作集中在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修正传统的GN P指标,以更真实地衡量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GN P指标的种种不足,如: ?GN P仅能反映经济活动中“货币化”的部分,不能全部包含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因素; ?GN P未计入经济活动中影响社会福利水平或状况的外部效应,如环境损失; ?GN P因难以采用经济价值尺度计量而未计入社会福利中的环境因素; ?GN P未反映收入分配结构,而不同的收入分配对

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其结构

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其结构 赵玉川胡富梅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 一、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首先必须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原则为基准,展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内涵。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今后的发展道路,唯一的选择是把近期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具体地说,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下几点内容 :1.贯穿“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和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至今尚有几千万人口处于贫困之中。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可持续发展置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增强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力度。 2.体现“两个转变”的指导思想。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是以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资源的快速耗竭为代价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3.体现“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两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素质较低,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们在长期内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国策;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是与计划生育同样重要的基本国策。 4.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非常低,另外经济也不很发达,试图通过进口来弥补国内资源的稀缺是不现实的。另外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整体效益和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资源的浪费明显地阻碍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5.体现科教是立国之本。 资源终归是有限的,而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是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在当今世界,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知识,谁就会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谁就会获得可持续发展永久的动力和源泉。所以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在具体制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我们必须参照《中国21世纪议程》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两个重要文件进行。可以说,这两个文件是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纲要”。 从现状和主要问题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目标,设置关键指标,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联合国和英国等国家,也是我国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所遵循的原则。《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题思想贯穿了“可持续发展”这种全新的发展观,将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视为密不可分的复合系统,全面、科学的反映和论述了中国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而《纲要》则进一步指明了中国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及其后十年所要

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

提要简要地介绍了生态占用的基本概念及利用此指标衡量可持续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生态占用与资源承载力的异同点;基于《国家的生态占用》估算结果,分析了生态占用方法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 3 个层面上的应用效果,探讨了生态占用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政策含义以及运用于青藏高原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生态占用;指标体系;可持续性;青藏高原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3037(2000)04-0375-08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如何衡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难点。目前主流的货币化指标和非货币化指标体系在衡量可持续性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生态占用 (ecological footprint)[1]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试图向我们描述我们所面临的世界的现状与未来,告诉人们“我们是否接近或者远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旨在阐述生态占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采用《国家的生态占用》估算结果,探讨生态占用方法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 3 个层面上的应用效果及其政策含义。 1 概念 《21 世纪议程》充分认识到了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并倡议建立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便能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比较[2];然而,里约热内卢会议 8 年后的今天,全球人口、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更多,贫困加剧,贫富差距继续拉大;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可供利用的新鲜淡水、耕地资源和平流层臭氧则在减少,森林遭到破坏,……。许多迹象表明:我们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远了!但究竟有多远?生态占用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生态占用?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生态经济学家 rees 教授及其学生 wackernagel 教授和 wada 博士提出并加以发展的[1、3、4]。生态占用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 (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5]。针对于不同的研究层次,生态占用可以是个人的、区域的、国家甚至全球的,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生态占用是一个和人口承载力既相似又不同的概念。所谓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地区的资源能够承载的、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的数量。而生态占用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试图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生态空间。这里的生态空间主要是指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又称之为“占用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对于其他动物而言,这两类方法的结果是相等的,但对于人类,承载一定数量的人口所需要的面积在不同区域差异相当大,这源于人类的资源利用强度、消费水平、废物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性[6]。例如,中国能够养活 16 亿中国人,但决不是美国人或者欧洲人。所以,用人口承载力这一概念必须十分谨慎,必须清楚资源所承载的人口的生活质量,对于不同生活质量的人口,资源的承载力显然是不同的。因此,人口承载力难以进行区域之间的比较。此外,人口承载力还难以分析贸易的影响。国际资源贸易改变了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无疑,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的人口承载力远远低于其目前的人口规模。但是,超载的人口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别是不同的生活质量,不具有直接可比性。而生态占用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这种面积是不具有区域特性的,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比较。区域的实际生态占用如果超过了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占用,就表现为生态赤字 (ecological deficit);如果小于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占用,则表现为生态盈余 (ecological surplus)。区域生态占用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7965785.html,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王平 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0期 摘要:为使各城市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文章借助DPSIR模型,遵照科学性、可行性、简明性和敏感性原则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能够对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做总的判断,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DPSIR模型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大的思想成就之一,它改变了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传统的发展观,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将“可持续发展”这一崭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在全国实施。具体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一项相当繁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进行定量的评价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和学者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联合国统计局、美国、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等均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创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而我国的一些学者等也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创建性的指标体系。但是,这些已建立的指标体系均存在指标体系过于庞杂和宽泛,指标数目过多,处理过程难度过大等问题,使得这些指标很难获得实际的运用。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无疑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1.1DPSIR模型的原理 DPSIR模型的全称是Drive、Pressure、State、Impact and Response模型,是由欧洲环境组织1998年提出,该模型提出后主要运用于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分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 关系。它主要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要素,是一种在环境系统中经常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把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细分为驱动力(Driv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这五部分。其中,“驱动力”指的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主要指该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产业的发展趋势;而“压力”则代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等相关系统的影响;“状态”表示在目前的动力与压力状况下,社会、资源与环境所表现的特征;“影响”表示在目前状态下于生态系统、社会资源等对人类社 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变更能力;“响应”则表明人类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以及制定的积极政策,如减少污染、增加环境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DPSIR

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之一:GGDP

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之一:GGDP 1987 年布伦特兰委员会提交联合国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中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means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 to meet thEir own needs.”--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这个时代的主题,需要许多指标来对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做一个度量。而GGDP(绿色GDP)作为目前最新、最合理、最科学的指标之一,在报刊、电视上频频出现。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绿色GDP 这一 宏观经济核算指标呢?一、认清GGDP(绿色GDP)的重要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衡量经济增长使用最广泛的综合型指标就是GDP 及其增长速度。GDP 核算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没有充分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源愈加速 耗减、环境愈加速降级,在某种程度上愈增加了GDP、愈推动了经济增长;(2)而开展资源恢复建设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活动,又增加了一次GDP,表现为经济增长。从自然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这种双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虚增了GDP,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无效增长。也就是说传统的GDP 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这些负面 影响。而绿色GDP 就是在GDP 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综合考虑能源环境等因素后的绿色GDP宏观评价指标显示,整个90年代我国的全部环境成本(包括自然资源的耗减,生态破坏和污染)是惊人的。90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至少有3%-7%的部分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自然资源和环境,以下同。)取得的,属“虚值”或者说“环境欠帐”。换句话,如果按年均GDP增长速度为9.8%计,其中约有4-6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这些损失仅代表90年代“绿色GDP"与GDP的差额,而没有包含中国自然资源长期的累积 性损失)。具体如下:1.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损失至少有1061.01-1310.42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3.98%-4.92%,即199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3.98%-4.92%的部分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取得的。其中损失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森林40%,水31%,大气17%。换句话说,1992年GDP增长速度为14.05%,其中4.3-5.31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2.1995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至少有2199.38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3.7%,即1995年GDP增长速度为10.5%,其中4.26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3.1997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至少有3239.123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4.35%,也就是说,1997年GDP增长速度为8.8%,其中4.39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获取的。[1]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能源-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规划和发展中的核心议狻=⒄⒄辏⒄⒄瓶沙中⒄⒄拐铰裕⒄⒄噬缁崾⒄肿⒄芈躺獹DP 研究。绿色G D P ,曾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利提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指出,绿色GDP 是 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即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3]只有在关注

工程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0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5什么是工程经济学?答:工程经济是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等有关知识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工程经济分析原理与方法,对能够完成工程项目预定目标的各种工程项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比较、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1工程经济活动就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中所得到的科学知识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应用到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人为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2经济效果评价所谓经济效果就是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益与费用及损失的比较,对于缺的一定有用成果和所支付的资源代价及损失的对比分析,就是经济效果评价。 6现金流量:在考察对象一定时期内各时点上实际发生的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其中流出系统的资金为现金流出,流入系统地资金为资金流入,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差为净现金流量。 7名义利率是指计息周期利率i乘以一个利率周期内的计息周期数m所得的利率周期利率。 8实际利率若用计息周期利率来计算周期利率,并将利率周期内的利息再生因素考虑进去,这时所得的利率周期利率为利率周期实际利率。 9现金流量图就是一种反映经济系统资金运动状态的图示,即把经济系统地现金流量绘入一幅时间坐标图中,表示出各现金流入、流出与相应时间对应的关系。 11利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利息与借款本金之比。 12单利所谓单利就是在计算利息时仅考虑最初的本金,而不计入在先前利息周期中所累积增加的利息。 13复利在计算利息时,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累积利息总额来计算的,这种计算方式为复利。 14连续复利:就是一年的计息次数不断细份下去,计息周期无限小的复利方式。14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者是放弃近期消费所得的补偿。 2现值:资金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起点时的价值。 5折现:把分析期内不同时间发生的收支金额折算成同一基准时价值。 7等值:在特定的利率条件下,在不同时点上的二笔不等的资金具有相同的价值。 46、适用性:产品满足某种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性能 47、可靠性:在规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 48、经济性: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中所体现出的经济效益。 4设备租赁:设备使用者按照合同规定,按期向设备所有者支付一定费用而取得的设备使用全的一种经济活动。 78资金回收系数:对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单位初始投资,在项目寿命期内每年至少应该回收的金额。 4互斥方案:在多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其余的必须放弃,即方案同时存在着排斥性。 45独立型方案:方案间互不干扰,即一个方案的选择不影响另一个方案的选择,在选择方案时可以任意组合,直到资源得到充分运用为止 5混合型独立方案:是指项目方案群有两个层次;高层次是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方案,其中每个独立方案中又存在若干个互斥的方案;或者高层次是若干个互斥的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

水工程技术经济 第4章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 2015年9月29日

?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广泛用来对投资效果的 个寿命期间的全部情况。

?投资回收期 ?增量投资回收期 ?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 价值型指标 效率型指标 时间型指标 经济评价指标?按投资项目资金的回收速度、获利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净现值 ?净未来值(终值)?净年值?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内部收益率、外部收益率?净现值率 ?效益-费用

时间型评价指标:评价项目回收投资的能力(投资回收期)1价值型评价指标: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 2效率型评价指标:评价项目资金的利用效率(投资收益率) 3 目录Contents

1 时间型评价指标 ?评价项目的回收投资的能力,即投资回 收期。 ?投资回收期(投资返本期):指资金回 收的期限,即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收益 抵偿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增量投资回收期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1.1 静态投资回收期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条件下,考察项目投资回收能力,即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反映项目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三 投资在建设期m 年内分期投入; t 年的投资资金为P t ,净现金收入仍为(B t -C t ); 能使上式成立的T 即为静计算公式二 在期初一次性支付全部投资P ; 每年的现金收入不一样; t 年的收入B t ,支出C t 能使上式成立的T 即为计算公式一 在期初一次性支付全 部投资P ; 当年产生收益,每年净现金收入不变; 收入B ,支出C (不含投资)。 TT =PP /(BB ?CC ) P =∑tt=00TT (BB tt ?CC tt ) ∑tt=00mm P =∑tt=00TT (BB tt ?CC tt )

某新建项目工程财务评价报告

课程设计 题目:某新建项目工程财务评价报告 教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 学号:20084062013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1月1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 三、课程设计成果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08级工程管理(1)班指导教师:张莉工作部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新建项目工程财务评价报告 二、课程设计内容: 1、设计内容 1)阅读设计任务指导书,收集基础资料。 2)编制财务报表 3)财务经济评价指标计算(指标的选用根据案例情况而定)。 (1)盈利能力指标计算 (2)偿债能力分析 (3)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4)财务评价分析及结论 三、进度安排 四、基本要求 1)内容完整,书写整齐,字体端正。 2)财务报表编制正确,指标计算正确。 3)纸张应统一A4规格。 4)分组选做一个设计题目,组内学生通过指导老师调整数据使得每名学生的内容不同。 成果装订顺序:封面,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财务报表,财务评价分析及结论。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设计题目 ×××工程财务评价报告 2、设计资料 见附录设计题目 三、设计任务 进行财务评价,完成项目财务评价报告。 3、设计成果 ×××工程财务评价报告一份 要求: 1. 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计算,并打印成果,图表清晰,格式、装订规范; 2.计算应有计算过程,输入在每张表下方,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分析评价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4.在设计期间,除需上机外,其他时间应到指定教室进行设计; 5.按时提交设计成果,提交成果截止时间为本周五中午12点。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题目四 一、项目名称 某新建项目,其主要技术和设备拟从国外引进。厂址位于某城市近郊。占用农田约30公顷,靠近铁路、公路、码头,水陆交通运输方便。靠近主要原料和燃料产地,供应有保证。水电供应可靠。基础数据如下: 二、背景资料 (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该项目年产 A产品50万吨。 (二)、实施进度 该项目拟两年建成,三年达产,即在第三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60%,第四年达到80%,第五年达到设计产量。生产期按10年计算,加上两年建设期,计算期为12年。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集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含涨价预备费)为56000万元,其中:外币2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400万元(1美元=8.7元)(第一年、第二年金额分别为7400、10000万元)全部通过中国银行向国外借款,年利率9%,宽限期2年,偿还期4年,等额偿还本金。人民币部分(38600万元)包括项目自有资金16000万元,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借款22600万元(第一年、第二年金额分别为10000、12600万元),年利率9.72%,国内借款偿还期利息按复利累计计算到投产后第一年支付。国外借款建设期利息按复利累计计算到建设期末,与本金合计在一起,按4年等额偿还。 2、流动资金估算为12000万元,其中: 项目自有资金为3600万元; 向中国工商银行借款8400万元,年利率为10.98%,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实例研究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实例研究 内容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相应的指标体系作平台。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从经济发展、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技进步等方面架构起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分数评判模型对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力图为江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套可行方案。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江西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针对传统发展战略对自然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忽视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二战”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传统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唯一指标,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标志。这种战略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质量的恶化来支撑经济增长,促进人们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和不合理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破坏;二是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许多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外资,他们向发达国家大量举债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发展本国经济,最后导致债务危机;三是经济增长并未能解决就业问题、贫困问题和社会分配不平等问题,有时甚至使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 传统发展战略的这些弊端,促使人们认识到,这种模式不是人类追求的最佳发展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先后提出了各种发展战略,其中最为人们所接受的是“可持续发展策略”。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进行,既能保证使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核心是要现代人合理对资源和环境进行开发和使用,保持一定的限度,避免对环境的过度消耗,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制定计划和政策时,要同时注意到环境和发展两个方面,人们要将重点由“事后政策”转向“事前政策”,即在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时,要采取对环境负责的态度,而不应等到环境严重恶化时再去设法解决。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等要素的复杂系统,而区域可持续发展正是追求以上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适合特定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和监测各要素的协调发展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近年来,江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今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财务评价与衡量指标及运用

项目可行性分析中主要经济指标的理论与应用 本文主要包括两部份,第一部分是对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用到的主要指标进行解释,第二部分是结合实例,讲解评价项目可行性时如何运用经济指标。 第一部份理论篇 一、主要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财务净现值FNPV、投资回收期pt ﹝一﹞、指标解释 1.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内所获得的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全部投资的比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编制项目时设定为银行贷款利率)时,项目可行。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过程是解一元n次方程的过程,只有常规现金流量才能保证方程式有唯一解。 说得通俗点,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你投入的成本相对地少,但获得的收益却相对地多。比如A、B两项投资,成本都是10万,经营期都是5年,A每年可获净现金流量3万,B可获4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A的内部收益率约等于15%,B的约等于28%,这些,其实通过年金现值系数表就可以看得出来的。

3.财务净现值(FNPV) 是指项目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目标收益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到开发活动起始点的现值之和,它是开发项目财务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主要反映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资金成本为贴现率折现之后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净现值大于零则方案可行,且净现值越大,方案越优,投资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 FNPV = 项目在起始时间点上的财务净现值 i = 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或目标收益率 〔CI-CO〕ˇt〔1+ i 〕ˉt 表示第t期净现金流量折到项目起始点上的现值 财务净现值率即为单位投资现值能够得到的财务净现值。 其计算公式为:FNPVR=FNPV/PVI (16—40) 式中FNPVR——财务净现值率; FNPV——项目财务净现值; PVI——总投资现值。 ﹝二﹞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的比较 1.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都是对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量计算现值的方法。 2.运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时,其决策准则是:NPV为正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第一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复习要求 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考试内容共包括九个部分,本章是第一部分。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财务评价是案例考核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1997、1998两年的考试中均占有相当的分数,因此应该给予充分重视。 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节财务报表的编制 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与项目财务分析的目的相关联的。一般来讲,为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需编制的主要报表有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及相应的辅助报表;为分析项目的清偿能力需编制的主要报表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应的辅助报表;为分析项目的外汇平衡情况需编制项目的财务外汇平衡表。从案例考核的角度,下面主要介绍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指能够直接、清楚地反映出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表格,利用它可以进行现金流量分析,计算各项静态和动态评价指标,从而进行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按照投资计算基础的不同,现金流量表分为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和自有资金的现金流量表。 一、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是站在项目全部投资的角度,对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所进行的系统的表格式的反映。 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现金流入 现金流入由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流动资金等三项内容构成。 (1) 产品销售收入是项目建成后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在计算时,一般是假定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售出,也就是销售量等于生产量,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生产量×销售单价 计算时要注意:在项目的投产期,尚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此时的销售收入与达产期的销售收入是不同的。现金流量表是站在项目全部投资的角度,对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所进行的系统的表格式的反映。 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2)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一般是在项目计算期的最后一年进行,其中固定资产余值回收额应按照给出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 (3) 回收流动资金也是在项目计算期的最后一年。要注意流动资金回收额为项目的全部流动资金。 (二)现金流出 现金流出由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等五部分内容构成。

第四章_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

第四章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 4.1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取决于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只有选取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评价的结果能与客观实际情况吻合,才具有实际意义。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与经济学原理相一致的原则,即所设指标应该符合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需要。 (2)项目或方案的可鉴别性原则,即所设指标能够检验和区别各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费用的差异。 (3)互斥型项目或方案的可比性原则,即所设指标必须满足共同的比较基础与前提。 (4)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原则,即在评价项目的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和指标是简便易行而确有实效的。 根据经济评价指标所考虑因素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可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1.按指标在计算中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 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两类,如图4.1所示。 静态评价指标是在不考虑时间因素对货币价值影响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现金流量计算出来的经济评价指标。静态评价指标的最大特点是计算简便。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或对计算期比较短的项目以及对于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动态评价指标是在分析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时,要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效益、费用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将现金流量进行等值化处理后计算的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指标

能较全面地反映投资方案整个计算期的经济效果,主要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对计算期较长的项目以及逐年收益不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静态评价指标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不能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间的全面情况。因此,在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应以动态分析为主,必要时另加某些静态评价指标进行辅助分析。 总投资收益率Array资本金净利润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资产负债率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 净现值率 净年值 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 动态投资回收期 图4.1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按时间价值分类) 2. 按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分类 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可分为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和效率性指标三类,如图4.2所示。 (1)时间性指标:利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项目对其投资回收清偿能力的指标。常用的时间性评价指标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等。 (2)价值性指标:反映项目投资的净收益绝对量大小的指标。常用的价值性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净年值等。 (3)比率性指标:反映项目单位投资获利能力或项目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受能力的指标。常用的比率性指标有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等。

中建一局项目考核各项指标及财务指标

项目考核各项指标及财务指标讲解 一、收入利润率 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分包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税金-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收入 该指标属盈利指标,反映一个项目实现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关系,收入利润率越高说明项目质量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如果只追求生产规模,而不注重项目盈利水平,导致的后果是公司徒有空架子,没有发展后劲,相反如果以盈利能力来筛选项目,即选择收入利润率高的项目,虽然规模会小一些,但会赚取较大利润,为公司发展积蓄力量。 公司2014年收入利润率为4.37%,2015年目标值是3.33%。 二、存贷差 存贷差=累计收款-累计付款 该指标直接反映项目资金状况,如果存贷差为正数,表明项目资金状况较好,能够支付各项开支,如存贷差为

负数,说明项目资金压力大,从业主回收的工程款不能完全支付各项开支,为了维护施工生产,不得不向上级单位借款,导致累计付款数大于累计收款数。从长远来看,当竣工结算后所有款项回收完毕,所有欠款也支付完毕,存贷差其实就是项目实现的利润。项目累计存贷差为正说明项目盈利,累计存贷差为负说明项目亏损。 三、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会计学上有一个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所有者权益可以简单理解成利润。相对于庞大的资产规模,利润的比重是很低的,这就注定施工企业一边是高资产,一边是高负债,所以资产负债率也很高,一般都在90%以上。资产负债率指标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即公司现有的资产如银行存款、原材料、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资产总额偿还欠款的能力。资产负债率小于1,说明负债总额小于资产总额,公司没有偿债风险,如果资产负债率大于1,说明负债总额大于资产总额,资产不能偿还全部债务,说明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维持在80%比较理想,这说明公司财务状况比较优化,既有足够的利润促进企业发展,又充分占用了分供商的资金,我们就可以用占用的资金来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如果一味追求低资产负债率,结果是公司负债规模很小,没有偿债压力,但我们也不能充分占用分供商资金来扩大生产,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利的。

最新2002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修正版

2002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修正版

2002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修正版)二、2002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修正版) 1.生存支持系统 1.1 生存资源禀赋 1.1.1 土地资源指数 1.1.1.1 人均耕地 1.1.1.2 耕地质量 1.1.1.3 耕地占全国份额 1.1.2 水资源指数 1.1. 2.1 人均水资源 1.1. 2.2 水资源密度 1.1.3 水土资源匹配指数 1.1.3.1 水资源占全国份额 1.1.3.2 土地资源占全国份额 1.1.4 气候资源指数 1.1.4.1 光合有效辐射 1.1.4.2 ≥10℃积温 1.1.4.3 年平均降水 1.1.4.4 年均霜日 1.1.5 生物资源指数 1.1.5.1 人均NPP(净初级生产置) 1.1.5.2 NPP密度 1.1.5.3 NPP占全国份额 1.2 农业投入水平 1.2.1 物能投入指数 1.2.1.1 单位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 1.2.1.2 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 1.2.1.3 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 1.2.1.4 灌溉率 1.2.2 资金投入指数 1.2.2.1 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 1.2.2.2 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 1.3 资源转化效率 1.3.1 生物转化效率指数 1.3.1.1 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 1.3.1.2 农业劳动生产力 1.3.1.3 粮食安全保证率 1.3.1.4 化肥利用效率 1.3.2 经济转化效率指数 1.3. 2.1 人均农业总产值 1.3. 2.2 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 1.3. 2.3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1.3. 2.4 农村人均收入

1.4 生存持续能力 1.4.1生存稳定指数 1.4.1.1 农业产值波动系数 1.4.1.2 粮食产量波动系数 1.4.1.3 人均收入波动系数 1.4.2 生存持续指数 1.4. 2.1 高产稳产田建设占耕地面积比例 1.4. 2.2 旱涝盐碱治理率 1.4. 2.3 成灾率 1.4. 2.4 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 2.发展支持系统 2.1 区域发展成本 2.1.1 自然成本指数 2.1.1.1 地形限制系数 2.1.1.2 资源组合优势度 2.1.1.3 生态响应成本系数 2.1.2 经济成本指数 2.1.2.1 吸引率 2.1.2.1.1 外资占全国份额 2.1.2.1.2 外资占本地GDP比例 2.1.2.1.3 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 2.1.2.1.4 外贸依存度 2.1.2.2 通达率 2.1.2.2.1 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 2.1.2.2.2 交通密度 2.1.2.3 潜势率 2.1.2. 3.1 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 2.1.2. 3.2 交通通讯投资密度 2.1.2. 3.3 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 2.1.3 社会成本指数 2.1. 3.1 人力资本系数 2.1. 3.2 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 2.1. 3.3 人口对发展的压力 2.1. 3.3.1 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 2.1. 3.3.2 发展弹性系数 2.2 区域发展水平 2.2.1 基础设施能力 2.2.1.1 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 2.2.1.2 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 2.2.1.3 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 2.2.1.4 千人拥有电话数 2.2.1.5 百户拥有个人电脑数 2.2.2 经济规模指数 2.2.2.1 GDP占全国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