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
陶行知教育精神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教育精神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陶行知提倡德育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感素养。
他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以致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美感和表达能力来实现德育目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陶行知教育精神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教育精神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陶行知认为,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来引导学生发展正面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和人文关怀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力量。
教师还可以借助语文作文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
陶行知教育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陶行知认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决定其智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思维等高级思维能力。
陶行知教育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陶行知认为,文化是人类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名著等作品进行阅读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书法、剪纸、传统节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史中,涌现除了一大批教育家,那你知道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是谁吗?下面是为你搜集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希望对你有帮助!(1868一194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光绪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补编修。
戊戌维新变法失败,深感清政府腐败无能,弃官南返,开始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移居香港,后病卒于香港。
其主要教育思想为:(1)提出了著名的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认为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在“共和精神”的指导下,接受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才能完成,(2)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3)强调发展个性,崇尚自然。
为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强调要有“自动”、“自学”、“自助”的精神,防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4)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
还支持“勤工俭学”和“工学互助”活动。
其著作辑有《蔡元培全集》。
陈独秀【近代】(1879;1942)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字仲甫。
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
1918年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积极参加并领导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1920年12月,任广东省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曾试图改革当时的教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创始人之一,被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1924年著文主张收回教育权,支持教会学校学生的斗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因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927年被撤销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职务。
1929年被开除出党。
著作辑为《独秀文存》胡适【近代】(1891;1962)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早年在上海梅溪学堂、澄忠学堂和中国公学求学。
1910年赴美留学。
先后入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业于杜威,获哲学博士学位。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1. 引言1.1 叶圣陶简介叶圣陶(1878-1940),字默存,号木心居士,浙江余姚人。
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思想家。
叶圣陶早年曾就学于南洋公学,后考入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曾在北京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等学校任教。
他提倡“大学为养道之所”,主张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智慧为根本目的。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他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倡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强调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倡导全面发展的语文教育理念。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
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为现代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1.2 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念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他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追求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上。
他认为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人格修养的培养。
叶圣陶强调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尊重,使他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美和力量。
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学生在精神世界上得到升华和提升。
叶圣陶还强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该让所有学生都按照相同的模式来学习语文,而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这种价值观念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性发展,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创造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是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叶圣陶认为,语文修养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评价能力,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
在教学中,他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
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排行榜

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排行榜国学大师”不能光看其学问,还要看其道德即人品、文品,看其文品与人品是否统一,即是否属于融人品与文品于一体的“道德文章”者流,那么你知道中国近代国学大师都有谁吗?下面是由提供的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排行榜,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
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排行榜1:王国维上榜理由: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多种著述成为学界必读经典,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代表作:《人间词话》、《人间词》、《宋元戏曲史》、《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多收入《王国维遗书》。
集外旅日所作笔札,收入《王国维学术随笔》一书。
弟子:顾颉刚,赵万里,姜亮夫等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排行榜2:梁启超上榜理由: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长期活跃政坛,是对近代政治有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
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宗教等领域都广有建树。
代表作:《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佛学研究十八篇》,多收入《饮冰室全集》。
弟子:徐自摩,蔡锷,胡适,谢国桢等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排行榜3:章太炎上榜理由:近现代朴学大师,小学大师,经学大师,史学大师,晚年潜心研究佛学,旅日期间曾苦学梵文,更以佛学解注老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其在小学一面,长于训诂,独步古今,后之学人唯有黄侃一人堪与匹敌。
经学方面,幼毕四书五经,出口能诵;诸子百家,信手拈来。
尤其对唐以前古籍颇为精通,可谓了如指掌,为学界所畏服。
代表作:《新方言》、《春秋左传读》、《訄书》、《检论》、《国故论衡》、《齐物论释》、《菿汉微言》、《国学讲演录》》等。
弟子: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黄侃,鲁迅,朱季海等。
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排行榜4:陈寅恪上榜理由:近代史学大师,尤精于唐史的研究,为史学界公认的泰斗,其父为近代著名学人陈三立,人称陈散原的便是,有《散原精舍诗》传世。
陈寅恪通晓多种语言,除英、法、德、意、拉、西班牙语以外,尤精于梵文、藏语、突厥语、西夏语、契丹语,同时他还精晓小亚细亚等多种业已消失的小语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简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简介叶圣陶的原名叫叶绍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文学家叶圣陶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著名文学家叶圣陶简介叶圣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出生于中国历史上最黑暗动乱的年代1894。
当正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满清战败之时,在江苏苏州的一间小屋内叶圣陶出生了。
幼年的叶圣陶家境贫寒,但是他刻苦努力。
本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考入了当地的草桥中学。
初中毕业后他在出任小学教员,并开始投身于文学事业的创作工作。
他的笔名叶圣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名的,他的原名本叫叶绍钧。
1914年他受人排挤离开学校,这对他日后一心从事文学写作铺平了道路,他进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不久之后就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
20世纪初,白话文浪潮席卷封闭的中国,叶圣陶看到了白话文是中国文学的希望,他很快投入到白话文写作中,写出了《春宴琐谭》。
1921年,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长篇童话小说《小白船》,很快引起了轰动。
同年,他有幸加入到北京大学新潮社,结识了周作人(鲁迅的弟弟)、沈雁冰、郑振铎等一批觉醒的知识青年。
这让他的文学创作事业如鱼得水,他们共同组建了“文学研究会”,用文学救国。
叶圣陶很爱国,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他很快联合一大批文艺界人士,用笔杆子抗日。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众多职位,为新中国文学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1988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叶圣陶的成长故事叶圣陶的名声斐然于教育界和文学界。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他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品质离不开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
叶圣陶出生时家境贫寒,江浙一带古来出文人墨客,因为对教育很重视。
叶圣陶的父亲有一些文化,早早的给儿子找了私塾,并且立下家规。
在如此耳濡目染下,他茁壮成长,叶圣陶的成长故事还要从他出生讲起。
叶圣陶从出生开始就天资过人。
叶圣陶

叶圣陶纪念馆
• 甪直镇的叶圣陶公园叶圣陶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甪直保圣寺西园,这里是他1917年到1922年任 教过的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原址。 (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 桂山等。江苏苏州人。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 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20年代陆续 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 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 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 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九· 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 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 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 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 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 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 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 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 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 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 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
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其代表作盘点

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其代表作盘点中国近代至今百年历史是时局动荡的年代,是家国存亡风雨飘摇的年代,也是中华儿女人才辈出的年代。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作品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作品介绍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1.鲁迅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代表作有《阿Q正传》、《朝花夕拾》、《南腔北调集》等。
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2.郭沫若郭沫若,原名开贞,字鼎堂,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从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
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
代表作有诗作《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他是鲁迅之后的中国文坛领袖。
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3.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及文学评论,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还有“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剧本等大量作品,《白杨礼赞》是散文名篇。
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4.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中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21《创造宣言》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正音释义
读准字音。
中伤( zhòng) 鲁钝( dùn ) 烟囱( cōng ) 屋檐( yán )
遁词( dùn ) 樵夫( qiáo ) 玄奘( zàng ) 懦夫( nuò ) 镰刀( lián ) 灌溉(guàn gài) 六贤祠( cí ) 经石峪( yù )
正音释义 解释词语。
〔遁词〕
合作探究 本文有很多蕴含哲理的句子,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中的
内涵。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 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这句话强调了师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的创造工作应该和学 生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
合作探究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 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鲁钝〕
愚笨,不敏锐。
〔豢养〕
喂养。
〔众叛亲离〕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画龙点睛〕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 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整体感知 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
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 创造”这一总论点。
写法探究
2.气势充盈、激情洋溢。 作者旁征博引,运用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来驳斥对方、证明 自己,既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又让文章气势充沛。 作者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使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 服力,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论证效果,充分体现了“宣 言”的特点。
本文针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运用大 量典型的事例与名言警句,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 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并 发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 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 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创造宣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我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浙江绍兴人,号孑民。
他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
后因目击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人士“不先培养革新人士”而终遭失败的事实,立志兴教办学。
1898年辞官南下,在绍兴府中西学堂、南洋公学、爱国女学等新式学堂任教,并于1902年和1907年先后赴日本、德国留学,广泛接触和研究西方的哲学、美学和心理学。
辛亥革命后,从德国归来,由中山先生任命为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期间,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等5项革新的教育宗旨为核心,亲自主持制定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新教育制度。
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学术自由,兼收并容”方针指引北大走上革新之路。
1926年任全国国语教育促进会会长。
以后众多的政治的、文化的研究会或研究机构聘任他为主席或理事长。
他凭着满腔爱国热忱,不负众望,深得国人的崇敬和爱戴。
1940年3月,在香港病逝。
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发展历程看,蔡氏早年有关国文教育问题的言行,确实有开拓、指航的作用。
首先是他对我国旧式传统教育所作的深刻批判。
为建立20世纪初新的语文教育体系开辟了道路。
在他任教于绍兴府中西学堂等新式学堂的时候,就力排旧顽的非议,提倡“自由读书”。
这种“自由读书”的新观念、新教法,竟然培养出了邵力子、谢无量、李叔同、黄炎培等一大批学界的精英。
1918年,学者夏宇众编写出版了我国现代最早的一部全面论述中学语文教育的专著《中学国文教授之商榷》,书中讨论了中学国文科教授的标准、教材、教法以及当时规定的“文法要略”、“文字源流”、“中国文学史”等学科的内容等等。
蔡氏十分赞赏这部新著,欣然为之作序。
这篇著名序文的内容,被20世纪新语文教育的改革者奉为圭臬。
此外,蔡氏还针对旧式国文教育的流弊,提出了一系列卓越见解。
如“读书为应用”、国文与国语并重、学校国文科应以教授白话文为要务、教学“处处要使学生自动”、“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要把“美育”注入国文科的教学中去等等。
这些精辟见解,加上他在政界、学界的特殊地位,对后世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是一般学者难以企及的。
穆济波
穆济波(1870——?) 早期著名的语文教育家。
四川合江县人。
是20世纪20年代活跃于中学语文教育界的知名学者。
长期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任教。
对我国早期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多方面的贡献。
在1922年新学制确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