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胆胰脾超声ppt课件

见强回声团块。
胰腺超声图像特点
胰腺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内 部回声均匀,胰管无扩张。
脾脏超声图像特点
脾脏呈扁圆形,轮廓光滑,内 部回声均匀,脾静脉清晰可见
。
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解读方法
熟悉正常超声图像
掌握正常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 特点,以便于识别异常表现。
观察脏器形态和大小
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是否正 常,有无异常增大或缩小。
脾脏异常
脾脏肿大、脾实质回声不均匀等。
04 肝胆胰脾超声诊断与鉴别 诊断
肝胆胰脾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沉积过多所致, 超声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肝实质回声高 于肾脏回声。
脾脏肿大
脾脏肿大是脾脏体积增大的疾病,超声表 现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 超声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 不均匀,门静脉增宽等。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胆胰脾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
01
通过检测组织弹性和硬度,评估脏器功能和疾病进展。
诊断优势
02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发现早期病变,为临床提供更早的治疗干预
机会。
临床应用
03
在肝脏纤维化、胆囊息肉、胰腺占位和脾脏肿大等疾病的诊断
中,超声弹性成像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06 肝胆胰脾超声病例分享与 讨论
总结词
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流丰富,血管紊乱
详细描述
肝癌患者的超声表现为肝内出现占位性病变,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由于肿瘤新生血管丰富,超声造 影可见病变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此外,肝癌患者的血管结构紊乱,走行不规整。
病例三:胰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
总结词
胰腺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减低,胰管扩张
胰腺超声图像特点
胰腺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内 部回声均匀,胰管无扩张。
脾脏超声图像特点
脾脏呈扁圆形,轮廓光滑,内 部回声均匀,脾静脉清晰可见
。
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解读方法
熟悉正常超声图像
掌握正常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 特点,以便于识别异常表现。
观察脏器形态和大小
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是否正 常,有无异常增大或缩小。
脾脏异常
脾脏肿大、脾实质回声不均匀等。
04 肝胆胰脾超声诊断与鉴别 诊断
肝胆胰脾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沉积过多所致, 超声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肝实质回声高 于肾脏回声。
脾脏肿大
脾脏肿大是脾脏体积增大的疾病,超声表 现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 超声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 不均匀,门静脉增宽等。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胆胰脾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
01
通过检测组织弹性和硬度,评估脏器功能和疾病进展。
诊断优势
02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发现早期病变,为临床提供更早的治疗干预
机会。
临床应用
03
在肝脏纤维化、胆囊息肉、胰腺占位和脾脏肿大等疾病的诊断
中,超声弹性成像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06 肝胆胰脾超声病例分享与 讨论
总结词
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流丰富,血管紊乱
详细描述
肝癌患者的超声表现为肝内出现占位性病变,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由于肿瘤新生血管丰富,超声造 影可见病变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此外,肝癌患者的血管结构紊乱,走行不规整。
病例三:胰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
总结词
胰腺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减低,胰管扩张
腹部疾病的诊断PPT课件

第8页/共107页
(四)转移性肝癌
• CT(Computed Tomography)
– 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灶,边 缘光整或不光整
– 可出现坏死,出血和钙化少见 – 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不均
匀强化,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 组织 – “牛眼征”:中心低密度;周 围环状强化;再外缘呈低密度
9
第9页/共107页
第47页/共107页
胆管癌伴肝内子灶
第48页/共107页
胆管癌
第49页/共107页
胆管细胞癌
第50页/共107页
肝转移瘤
第51页/共107页
肝 转 移 瘤
第52页/共107页
黑色素瘤肝转移
第53页/共107页
贲 门 癌 肝 转 移
第54页/共107页
胰 头 癌 肝 转 移
第55页/共107页
– 平扫(Plain Scan)
• 类圆形均匀低密度区,边界清楚 • 较大血管瘤中心部位密度可更低
– 增强扫描(Enhancement Scan)
• 增强早期血管瘤边缘出现结节状强 化,强化程度与肝内血管相近
• 随之增强范围由周边向中心逐渐扩 展,密度则逐渐减低,最后整个血 管瘤被对比剂填充,密度与正常肝 组织相同
第15页/共107页
肝血 管瘤
2分钟后,平衡期CT扫描示病灶仍呈较高 密度,显示清楚,表现为“早出晚归”征
第16页/共107页
CT平扫示肝脏左右叶普遍增大。 第17页/共107页
肝裂 增宽
肝硬化:CT平扫示肝脏 左右叶体积缩小,边缘
欠平整,肝裂增宽 第18页/共107页
肝左 叶
脾门静 脉曲张
• 对比剂在瘤内呈“快进慢出”特点
5
(四)转移性肝癌
• CT(Computed Tomography)
– 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灶,边 缘光整或不光整
– 可出现坏死,出血和钙化少见 – 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不均
匀强化,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 组织 – “牛眼征”:中心低密度;周 围环状强化;再外缘呈低密度
9
第9页/共107页
第47页/共107页
胆管癌伴肝内子灶
第48页/共107页
胆管癌
第49页/共107页
胆管细胞癌
第50页/共107页
肝转移瘤
第51页/共107页
肝 转 移 瘤
第52页/共107页
黑色素瘤肝转移
第53页/共107页
贲 门 癌 肝 转 移
第54页/共107页
胰 头 癌 肝 转 移
第55页/共107页
– 平扫(Plain Scan)
• 类圆形均匀低密度区,边界清楚 • 较大血管瘤中心部位密度可更低
– 增强扫描(Enhancement Scan)
• 增强早期血管瘤边缘出现结节状强 化,强化程度与肝内血管相近
• 随之增强范围由周边向中心逐渐扩 展,密度则逐渐减低,最后整个血 管瘤被对比剂填充,密度与正常肝 组织相同
第15页/共107页
肝血 管瘤
2分钟后,平衡期CT扫描示病灶仍呈较高 密度,显示清楚,表现为“早出晚归”征
第16页/共107页
CT平扫示肝脏左右叶普遍增大。 第17页/共107页
肝裂 增宽
肝硬化:CT平扫示肝脏 左右叶体积缩小,边缘
欠平整,肝裂增宽 第18页/共107页
肝左 叶
脾门静 脉曲张
• 对比剂在瘤内呈“快进慢出”特点
5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剑突下位主要显示左内叶、尾状叶、左外叶内侧部及 第二肝门。
左肋下位主要左外上段、左外下段及左叶外侧角及左 下角。 右肋间位主要显示肝脏右前、右后叶各段及膈顶区。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7页
第三节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P207页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可探及0.3厘米液性病灶,0.5厘米实性病灶。
4.4厘米。 肝回声均匀。肝静脉与门静脉易显示。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42页
〈二〉胆胰病变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43页
第九章 胆道系统
胆囊
大小长7.0-12.0厘米,宽3-4厘米,前后径3厘米。呈梨 形或椭圆形,胆囊壁厚约0.2-0.3厘米。
胆管
胆管与肝门为界,分肝内、外胆管。 肝外胆管以胆囊为界,又分肝总管和胆总管,因为超声
胆囊壁粗糙增厚,可呈双环征。 腹水。 门静脉高压。主干内径>1.3厘米。 脾大。厚度>4.0厘米。V>0.8厘米。 门脉高压声像图表现: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36页
肝硬化声像特点
〈1〉肝脏形态失常,左肝及尾叶肿大而 右肝相对缩小,包膜呈“锯齿状”。
〈2〉肝实质回声光点增多、增粗。 〈3〉肝静脉变细、分支数量降低、扭曲 甚至消失。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3页
肝动脉
因为肝A在肝内分支较细,常规超声检验 显示困难,为此超声常利用声像图PV在肝 人分布图型寻找与之伴行肝A。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4页
胆管系统
胆管系统通常与PV一起行走,在PV腹侧、右方, 包绕在一纤维结构中。但在第一肝门外,因 为胆囊与胆囊管进入而区分为下端胆总管及 上端胆总管。
小肝癌声像图特征:
左肋下位主要左外上段、左外下段及左叶外侧角及左 下角。 右肋间位主要显示肝脏右前、右后叶各段及膈顶区。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7页
第三节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P207页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可探及0.3厘米液性病灶,0.5厘米实性病灶。
4.4厘米。 肝回声均匀。肝静脉与门静脉易显示。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42页
〈二〉胆胰病变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43页
第九章 胆道系统
胆囊
大小长7.0-12.0厘米,宽3-4厘米,前后径3厘米。呈梨 形或椭圆形,胆囊壁厚约0.2-0.3厘米。
胆管
胆管与肝门为界,分肝内、外胆管。 肝外胆管以胆囊为界,又分肝总管和胆总管,因为超声
胆囊壁粗糙增厚,可呈双环征。 腹水。 门静脉高压。主干内径>1.3厘米。 脾大。厚度>4.0厘米。V>0.8厘米。 门脉高压声像图表现: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36页
肝硬化声像特点
〈1〉肝脏形态失常,左肝及尾叶肿大而 右肝相对缩小,包膜呈“锯齿状”。
〈2〉肝实质回声光点增多、增粗。 〈3〉肝静脉变细、分支数量降低、扭曲 甚至消失。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3页
肝动脉
因为肝A在肝内分支较细,常规超声检验 显示困难,为此超声常利用声像图PV在肝 人分布图型寻找与之伴行肝A。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4页
胆管系统
胆管系统通常与PV一起行走,在PV腹侧、右方, 包绕在一纤维结构中。但在第一肝门外,因 为胆囊与胆囊管进入而区分为下端胆总管及 上端胆总管。
小肝癌声像图特征:
急腹症超声诊断超声科ppt课件

中型急性胰腺炎(彩超)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超声分型(重型)
形态:部分缩小,前缘不平整,齿状变,
回声:不均匀,增粗,坏死液化明显。
后方血管(脾静脉):结构模糊,血栓。
积液:
面积增大。
胸水,腹水
重型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胰腺脓肿
急性胰腺炎超声诊断
主要征象:
胰腺肿大:弥漫性肿大; 边界欠清晰; 实质回声异常(回声增高或减低区域表示有出血和坏死)
胰
腺
炎
急性胰腺炎
胰腺外伤
急性胰腺炎的病理
急性胰腺炎超声表现 形态: 弥漫性肿大(水肿、出血、积液), 萎缩(坏死)
实质回声:稍微增强、不均匀 后方血管:受压、显示不清、回声 和血流异常、血栓形成
周围表现:积液等
急性胰腺炎其它表现
探头压痛; 脓肿:囊液性,内有点状等或强回
声漂浮; 胸水,腹水; 胆道疾患。
急性结肠炎
急性结肠炎
肠套叠(回肠脂肪瘤)
肠套叠
肠套叠的超声表现
套叠包块:
长轴扫查为“套桶征”; 短轴扫查为“偏心同心圆征”;
肠梗阻表现;病变以上肠管淤、扩 张;
病因:
2岁以下小儿多为单纯性肠套叠; 成人多继发于肿瘤。
肠 梗 阻
结石肠梗阻
肠 梗 阻 ( 结 肠 癌 )
肠梗阻的超声表现
脾外伤血肿
肝血肿
肝破裂
脾 梗 死
肝脓肿(早期)
脾脓肿初期
脾脓肿
脾脓肿
脾脓肿
脓肿置管
脓肿穿刺治疗
胆囊和胆道急腹症
急性胆囊炎, 胆囊穿孔,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道出血 胆道蛔虫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道蛔虫
腹部超声概要ppt课件

准
备
医生的准备:检查前宜详细了解有关病史明
确检查目的,选用适当的检查(如体表或腔内探
头等)。
探头的种类和选择
常用B 型超声仪多为实时扫查仪。
常用的探头
线阵型 凸阵型 电子扇形 机械扇型 穿刺式探头 腔内探头等
主机
监视器 探头
功能键盘
探测方法
在进行超声显像检查时,在方法上必须掌握四个环节:1、仪器的性能; 2、掌握操作手法、程序;3、全面、正确地描述,记录和分析图像;4、临床 思维,提高诊断结论。
2、高回声:反射系数>20%,灰度较明亮。如肾盂、钎维组 织等。
3、等回声:灰度呈中等水平。如肝、脾等。 4、低回声:灰暗水平,肾皮质部均质结构即表现为此类回 声。 5、弱回声:表现为透声性较好的暗区反射。如肾锥体等。 6、无回声:均匀液体内无声阻抗差异的界面。
2、回声分布的描述:按其图像中光点的分布情况,分为均匀
第二节 学习的指导思想、要求和方法
超声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
1.超声诊断学是临床诊断的一部分,其学习目的是 为了尽早明确诊断,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2.学习过程要以科学的与逻辑的正确思想与方法论, 判断来源于周密和必要的检查和全面的分析。
3.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 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一章 腹部超声诊断
腹部超声诊断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eology)是一门新兴 的医学诊断技术,它包括超声显像、普通X线诊断学、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成像(X-CT),核素成像、核磁共 振成像等。它吸收了当今电子学与生物工程学上的最新 成就,以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 学密切结合。可非侵入性的获得活体器官和组织的精细 的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 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 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腹部超声检查PPT课件

本次课重点内容:
〈1〉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2〉超声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 下次课讲解:
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
66
八、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
67
〈一〉肝脏病变
-
68Leabharlann 1:正常肝脏的声像表现〈1〉肝切面轮廓清晰,包膜线光滑完整,边 缘锐利。〔右<75°,左<45°〕
〈2〉测量肝脏大小正常〔右肝上下斜径< 14〕。
或复发。B:肝硬化腹水病人药物治疗后,肝、脾是否缩 小、门静脉压力是否减小,腹水是否消失等。
右肝静脉
胰腺
STO LL
网膜囊
急性肝炎治疗后肝脏体积缩小
急性胰腺炎治疗后,胰腺体积 缩小,网膜囊积液消失。
-
55
6:彩色多普勒超声〔被誉为无创性血 管造影〕—检测心脏、腹部血管、外周 血管的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A :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的囊壁, 且囊壁光滑。
B :囊肿内为无回声暗区。或有光点 或光带回声。
C : 囊肿的后壁回声增强,侧壁回声 失落。
-
72
左肝囊肿
-
73
3: 肝硬化的声像特点
〈1〉肝脏形态失常,左肝及尾叶肿大而 右肝相对缩小,包膜呈“锯齿状”。
〈2〉肝实质回声光点增多、增粗。 〈3〉肝静脉变细、分支数量减少、扭曲 甚至消失。
33
肝实质回声区
图1-3
-
34
正常左叶甲状 腺实质回声
-
35
孕三月
胎儿肝脏实质声 胎盘实质回声
-
子宫肌层实质回声 胎 儿 面 部
36
3:多反射型〔强回声型〕
表现在声阻抗差较大的组织。〔非均 质性组织〕
腹部超声诊断学课件

学习交流PPT
41
肝实质回声
正常肝被膜光滑,整齐,明亮。 正常肝实质回声呈弥漫细小点状中等度 回声,分布均匀。 正常肝实质回声的强度比正常肾实质稍 强,比正常的胰腺回声稍弱或相似。
学习交流PPT
42
正常学左习交肝流PPT纵切
43
正常右肝肋学习缘交流下PPT斜切
44
肝内血管及胆管回声
↗ 门静脉:可清楚显示,管壁较厚 血管→ 肝动脉:太细不显示
学习交流PPT
32
右肋间斜断和沿学习门交流P脉PT 长轴纵断
33
通
过
第
一
肝
门
横
断
图
面
学习交流PPT
34
“工学”习交字流PP形T 结构
35
右 肋 缘 下 斜 断 ︵ 朝 向 第 二 肝 门 ︶
学习交流PPT
36
三支肝静脉汇入学习下交流P腔PT 静脉(第二肝门)
37
正常肝脏声像图
学习交流PPT
③ 肝动脉为搏动性动脉频谱。
学习交流PPT
46
门静脉与肝外胆管
门静脉主干
学习交流PPT
47
学习交流PPT
48
正常门静脉的CDFI图像
入肝血流,学习连交流续PPT带状频谱
49
肝静脉
于剑突下或右肋缘下向肝脏 膈面斜断扫查时,可见左、中、右 三支肝静脉呈放射状汇集于第二肝 门,(呈“兰花”状)注入下腔静 脉。
38
正常肝脏声像图和正常值
外形及大小 肝实质回声 肝内血管及胆管回声
学习交流PPT
39
肝脏的外形
在上腹部纵切扫查,肝脏左叶 呈类三角形,右叶呈楔形。
横断或肋下斜切时,显示为以肝 门为中心的类扇形图像。
腹部超声入门ppt演示课件

.
6
.
7
门脉血流速度降低,双向甚至反向,
部分门脉内有血栓形成 腹壁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脾大,脾静脉增宽>1cm
.
8
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部分或完全性
阻塞,引起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高压的 综合症状。
.
9
肝肿大,尾状叶明显 肝静脉粗细不均,肝静脉间出现交通支 肝段下腔静脉出现狭窄: 分膜样阻塞、节段闭塞、腔内血栓或癌栓三 种致狭窄形式 后期合并门脉高压:脾大、腹水等
16
.
17
① 肝实质内液性暗区 ② 圆形、边界清晰、壁薄而光
.
18
.
19
炎性坏死期 ① 肝实质内不均匀增强回声 ② 边界不清 液化期 ① 肝实质内团块衍变成厚壁液性暗区 ② 暗区内少许亮点随体位旋动
.
20
适应证: 胆结石 胆道炎症 蛔虫 肿瘤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
.
21
①胆囊轮廓清楚,壁薄光滑,囊内无回 ②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
22
典型: a.胆囊内单个或多个强回声团伴 声影。 b.强回声团可随体位移动 充满型: a.胆囊轮廓不清 b.胆囊窝见强回声伴声影
.
23
.
24
.
25
A.急性:胆囊肿大、压痛 B.慢性:胆囊壁厚、内膜不光滑 胆囊收缩功能差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声像特征: 胆管内见条形 影,卷曲, 活蛔虫可见蠕 动
.
1
消化系统疾病(肝、胆、胰腺、脾脏) 泌尿系疾病(双肾、输尿管、膀胱、
前列腺,肾上腺) 妇科疾病(子宫、附件) 胃肠疾病(阑尾,胃,十二指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肠,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