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气动自动生产线检测系统的电路及控制设计
自动装箱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装箱气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自动装箱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系统旨在实现对装箱装置的自动控制,提高装箱效率和准确性。
文章首先介绍了装箱装置的基本原理和装箱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然后提出了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和目标。
接着,文中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1. 引言自动装箱系统是现代生产线上常见的设备之一,它能够自动将物品装进箱子中,并实现箱子的封闭和固定。
在传统的装箱过程中,通常需要由操作员手动将物品放入箱子中,然后再将箱盖封闭。
这种装箱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因此,设计一个自动装箱气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 装箱装置的基本原理装箱装置主要由装箱机械、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装箱机械负责将物品放入箱子中,并实现箱盖的封闭;传感器用于检测箱子的状态和物品的位置;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装箱机械的运动。
3. 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和目标根据装箱过程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对气动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以下要求和目标:•系统应具有自动检测箱子状态和物品位置的功能;•系统应能够自动控制装箱机械的运动,实现自动装箱;•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应易于操作和维护;•系统应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装箱需求。
4. 气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气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气动控制系统架构图气动控制系统架构图系统由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箱子状态和物品位置,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决定装箱机械的运动方式,执行模块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控制装箱机械的运动。
5. 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和实现传感器模块主要负责检测箱子状态和物品位置。
我们采用了光电传感器作为箱子状态的检测器,通过检测箱子的开合状态来判断其是否可以装箱。
而物品位置的检测则采用了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物品的重量来判断其位置。
自动生产线分拣站控制系统设计论文(DOC 49页)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毕业设计(论文)自动生产线分拣站控制系统设计班级__机电1003班________姓名__杨金光________指导教师__朱文琦________自动生产线分拣站(PLC+直流伺服电机+气动元件)控制系统设计摘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是其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产品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是现在工业生产经常使用的控制系统之一。
比如工件分拣这个环节,有没有自动分拣系统就成为判断条件之一,也是必须的条件。
本文在纵观了近年来自动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动化方面的设计,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用气动驱动和PLC控制的设计方案。
采用整体化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了软、硬件各自的特点并进行互补优化。
对物料分拣的整体结构、执行结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在其驱动系统中采用气动驱动,采用气压驱动系统,具有动作迅速、准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等一系列优点。
最后提出了一种简单、易于实现、理论意义明确的控制策略。
通过以上部分的工作,得出了经济型、实用型、高可靠型物料分拣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其他经济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物料分拣,气动驱动,可编程控制器(PLC),自动化控制ABSTRACTPLC control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method, because of its convenient control to withstand an adverse environment, it is better than MCU control in the industrial. PLC traditional relay control technology,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re integrated specifically for industrial control and design, have strong function, common flexible, high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programming simple, easy to use and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a series of low-power advantages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become more extensiv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LC in the canned beverage production, The design of an automatic sorting device with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which regards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PLC) as the master controller and combines pneumatic device, sensing technology, position control and other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automatic selecting of the products live. The device is characteristic of high automation, steady running, high precision and easy control, which can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with little modifications.Key words: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orting device,control system,sensors目录摘要.II目录V第一章绪论1§1.1课题研究的背景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第二章自动化分拣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2§2.1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技术2§2.2自动化分拣单元工作过程2§2.3分拣单元的结构组成3§2.3.1传送和分拣机构4§2.3.2驱动模块5§2.3.3电磁阀组5§2.4分拣中的传感器6§2.4.1光纤传感器6§2.4.2光电传感器7§2.4.3磁感应接近式传感器8§2.4.4 金属传感器8第三章执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0§3.1气动技术在气动装置中的设计10§3.1.1 气泵的认识与选择10§3.1.2空气压缩机11§3.1.3储气罐11§3.1.4气动控制元件的认识12§3.2 分拣站的执行元件15§3.2.1 气动执行元件15§3.3传动机构17§3.3.1直流伺服电机的认识与选择17§3.4伺服控制器的认识20§3.5旋转编码器概述20第四章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2§4.1分拣单元的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2§4.1.1分拣站的工作原理22§4.1.2 PLC机型的选择22§4.1.3确定PLC的容量25§4.1.4 确定PLC的I/O模块25§4.1.5 PLC种类及型号的确定27§4.2 PLC的I/O 接线及气路图27§4.3分拣单元的编程要点31§4.3.1 高速计数器的编程31§4.3.2程序结构34§4.4 编写和调试PLC控制程序36§4.4.1 编写程序的思路36§4.4.2 功能测试程序的结构37§4.4.3调试与运行37总结.. 39参考文献41致谢43附录 (37)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在时代的前进过程中自动化科学技术已对整个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做了重要贡献,并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利益。
毕业设计(论文)-PLC气动机械手设计

摘要为工业机械手研制一个技术性能优良的控制系统,对于提高工业机械手的整体技术性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正是针对这一课题,选择了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工业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这对提升工业机械手的整体技术性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本论文的控制对象是由三个搬运机械手组成的机械手群,每个机械手完成八个根本动作,三个机械手互相配合动作。
机械手由气缸驱动,气缸受电磁阀控制。
限位开关检测机械手是否到达固定位置。
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每个机械手的动作,实现机械手群的自动运行。
本论文可编程控制器(PLC)选用西门子〔SIEMENS〕公司S7–200系列的CPU224,并扩展了EM221数字量输入模块和EM222继电器输出模块。
机械手的开关量信号直接输入PLC,PLC通过中间继电器对电磁阀加以控制。
在软件上,设计了主程序和子程序。
主程序控制机械手群动作,子程序控制每个机械手动作。
本论文的重点放在PLC各硬件局部的设计和介绍、PLC梯形图的编写上。
在整体设计过程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导思想,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工作做出了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PLC);气动机械手;梯形图;CPU224;AbstractDevelops a technical performance fine control system for the industry manipulator, regarding enhances the industry manipulator's overall technical performance to have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e present paper is precisely in view of this topic, chose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PLC) to take the industry manipulator's control system, this to promoted the industry manipulator's overall technical performance toplay the good role.The present paper controlled member is by three the manipulator group which transports the manipulator to be posed, each manipulator pletes eight elementary actions, three manipulators coordinate the movement mutually. The manipulator actuates by the air cylinder, air cylinder solenoid valve control. The limit switch examines the manipulator whether arrives the stationary position.The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PLC) controls each manipulator's movement, realizes the manipulator group automatic movement. Present paper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PLC) selects SIEMENS Corporation S7–200 series CPU224, and expanded the EM221 numeral quantity load module and the EM222 relay output module. Manipulator's switch quantity signal direct input PLC, PLC controls through the intermediate relay to the solenoid valve. On the software, has designed the master routine and the subroutine. The master routine controls the manipulator group movement, the subroutine controls each manipulator to act.The present paper key point places the PLC various hardware part the design and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PLC trapezoidal chart pilation. Defers to in the overall design process “asks the question, the analysis ques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e guiding ideology, has made the careful elaboration to the overall system design workKey words: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PLC) ;Air Ooperated Mmanipulator;Trapezoidal Cchart;CPU224;目录第1章绪论11.1 机械手的概念11.2 气动机械手的简介11.2.1 气动技术11.2.2 气动机械手21.2.3 气动机械手的开展趋势3第2章方案论证42.1 机械手的设计42.1.1 气动搬运机械手的结构42.1.2 气动搬运机械手的工作原理42.2 气动搬运机械手群52.2.1 气动搬运机械手群结构52.2.2 气动搬运机械手群工作原理62.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达到的目标62.4 本系统的控制方案6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73.1 PLC的简介773.1.2 PLC的应用领域83.1.3 PLC的系统组成83.1.4 PLC的工作原理103.2 输入/输出信号123.3 PLC的选型143.4 I/O地址分配163.5 PLC外部接线183.6 电气控制原理21第4章软件设计224.1 机械手1控制程序224.2 机械手2控制程序254.3 机械手3控制程序284.4 机械手群主程序31第5章结论34参考文献35致谢35附录Ⅰ37附录Ⅱ53附录Ⅲ58第1章绪论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开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
基于PLC的生产流水线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产流⽔线电⽓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科技⼤学本科毕业设计(论⽂)基于PLC的⽣产流⽔线电⽓控制系统设计摘要⽣产流⽔线是在⼀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货物搬运机械,⼜称输送线或者输送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系统,专为在⼯业环境应⽤⽽设计的,被誉为当代⼯业⾃动化的主要⽀柱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PLC作为基本控制单元的电⽓控制系统在现代化⾃动⽣产流⽔线及管理中优越性越来越明显。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利⽤西门⼦S7-200 PLC 配合西门⼦MICROMASTER VECTOR变频器、电机等设备实现⽣产流⽔线某⼀部分控制电机的正向、反向以及多段调速运⾏,使其具备启停、调试、单选等功能。
PLC使⽤⽅便、编程简单、现场调试容易、环境要求低、抗⼲扰能⼒和可靠性能⼒强,结合以上特点,本课题采⽤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法,采⽤相对优越的设计思路,探求PLC、变频器、电机之间的控制关系,通过仿真实现以及硬件调试验证了可靠性。
关键词:PLC;变频器;多段调速;⾃动化;流⽔线AbstractThe production line is, in a certain line continuously transporting goods and handling machinery, also known as the conveying line or conveyor.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a digital electronic computers operating system, designed for applications in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 known as one of the main pillars of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autom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basic control unit to the PLC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n modern production lines and management superiority is increasingly evident. The main subject of study with Siemens S7-200 PLC, the Siemens MICROMASTER VECTOR drive, motor and other equipment to achieve a certain part of the production line control motor forward, reverse, and multi-speed run, it has to start and stop,debugging, radio and other functions. PLC easy to use, simple to program, easy on-site commissioning, low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an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reliability capabilities, combined with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the subject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the use of relatively superior design ideas, and explore the control relationship between PLC, frequency conversion and motor. It has been verified the reliability through simulation and hardware debug.Keywords: PLC; converter; multi-stage speed; automation; pipeline⽬录第⼀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及意义 (1)1.3 本⽂的主要内容 (2)第⼆章⽣产流⽔线电⽓控制系统设计 (3)2.1 ⽣产流⽔线简介 (3)2.2 设计⽬标 (4)2.3 设计思路及实现 (4)第三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6)3.1 西门⼦S7-200 PLC (6)3.1.1 PLC的组成及⼯作原理 (6)3.1.2 S7-200 PLC简介 (9)3.1.3 I/O地址分配 (10)3.1.4 S7-200 PLC接线图 (11)3.2 西门⼦MICROMASTER VECTOR变频器 (12)3.2.1 变频器的⼯作原理 (12)3.2.2 变频调速 (12)3.2.3 MMV变频器简介 (13)3.2.4 参数设置 (14)3.2.5 多段速控制 (14)3.2.6 变频器接线图 (15)第四章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7)4.1 PLC编程 (17)4.2 编程软件简介 (18)4.3 顺序控制继电器(SCR)指令 (19)4.4 程序设计 (20)4.5 仿真结果 (26)4.6 结论 (32)结语 (33)致谢 (34)参考⽂献 (35)第⼀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问世之前,继电器在⼯业控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继电器控制系统有体积⼤、功耗多、可靠性差等⼗分明显的缺点,尤其当⽣产⼯艺发⽣变化时,就必须重新设计与安装,会造成时间和资⾦的严重浪费。
自动化生产线之装配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自动化生产线之装配站设计指导教师:沈丽娜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级:11机电4班姓名:******摘要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自动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在这里,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以其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且编程简单而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中,担负着生产线的大脑——微处理单元的角色。
系统控制方式采用每一工作单元有一台PLC承担任务,各PLC之间通过RS485串行通讯实现互联的分布式控制方式,因此,综合应用了许多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和变频技术等。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关键词:PLC;装配站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设计背景 (1)1.2设计的内容和结构 (1)第二章方案论证 (2)第三章硬件设计 (4)3.1装配单元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4)3.2装配单元的气动元件 (7)3.3传感器 (10)3.4 PLC的I/O分配及系统安装接线 (14)第四章软件设计 (17)4.1编写程序的思路 (17)结束语 (19)致谢 (20)附录 (21)参考文献 (27)第一章绪论1.1设计背景随着PLC技术的普及,企业对PLC技术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
目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线越来越普及,它有效的加快了工作的效率,提高生产速度和生产质量。
当工人按下按钮,生产线就会自动运行,以此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由于传送带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材料均可在使用机械装置搬运的移动中,加工成为各种零件而部件。
YL--335B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论文设计

学校代码:14057学号: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亚龙335B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学科专业:电气自动化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05/04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提纲一、论文题目亚龙335B自动化生产与安装二、论题观点来源: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以其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且编程简单而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中,担负着生产线的大脑——微处理单元的角色。
三、基本观点:亚龙YL-335B 型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安装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等工作单元,构成一个典型的自动生产线的机械平台,系统各机构的采用了气动驱动、变频器驱动和步进(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等技术。
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每一工作单元由一台 PLC 承担其控制任务,各PLC之间通过RS485串行通讯实现互连的分布式控制方式。
因此,YL-335B 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 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
利用YL-335B,可以模拟一个与实际生产情况十分接近的控制过程,使我们得到一个非常接近于实际的教学设备环境,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四、论文结构:1 YL-335B的系统介绍1.1 YL-335B 的组成1.2 YL-335B的电气控制1.2.1 YL-335B 工作单元的结构特点1.2.2 YL-335B的控制系统2 供料单元控制系统2.1供料单元的气动系统2.1.1 气动元件2.1.2气动控制回路2.2传感器2.3 供料单元的 PLC 控制系统3 加工单元控制系统3.1 加工单元的气动系统3.2 加工单元的PLC控制系统4 装配单元控制系统4.1 示灯、传感器4.2 装配单元的气动系统4.3装配单元的PLC控制系统5 分拣单元控制系统5.1 旋转编码器、超声波传感器5.2 变频器的选用5.3 分拣单元的气动系统6 输送单元控制系统6.1 伺服电机及伺服放大器6.2 S7-200 PLC的脉冲输出功能及位控编程6.3 输送单元的气动系统7 335B的整体控制7.1 任务的实现7.2人机界面组态8总结主要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期检查表系别:自动化控制系班级:09电气(2)班目录摘要 (7)1.YL-335B的系统介绍 (8)1.1 YL-335B 的组成 (8)1.2 YL-335B的电气控制 (8)1.2.1 YL-335B 工作单元的结构特点 (9)1.2.2 YL-335B的控制系统 (9)2.1供料单元的气动系统 (11)2.1.1 气动元件 (11)2.1.2气动控制回路 (11)2.2传感器 (11)2.3 供料单元的 PLC 控制系统 (13)3.加工单元控制系统 (14)3.1 加工单元的气动系统 (14)3.2 加工单元的PLC控制系统 (14)4.装配单元控制系统 (16)4.1 示灯、传感器 (16)4.2 装配单元的气动系统 (17)4.3装配单元的PLC控制系统 (17)5.分拣单元控制系统 (19)5.1 旋转编码器、超声波传感器 (19)5.2 变频器的选用 (20)5.3 分拣单元的气动系统 (21)6.输送单元控制系统 (22)6.1 伺服电机及伺服放大器 (22)6.2 S7-200 PLC的脉冲输出功能及位控编程 (23)6.3 输送单元的气动系统 (23)7.335B的整体控制 (24)7.1 任务的实现 (24)7.2 人机界面组态 (25)8.总结 (33)主要参考文献 (34)亚龙335B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摘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
自动化生产线毕业设计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陈雪峰专业电气自动化任务下达日期2011年2月21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2011年2月28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1年5月20日设计(论文)题目:自动供料系统控制A·编制设计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马超系(部)主任郭宗跃2011年6月2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陈雪峰于2011年6月12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控制专题(论文)题目:自动供料系统控制指导老师:马超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陈雪峰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辩委员会委员:,,。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第页共页学生姓名:陈雪峰专业电气自动化年级08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自动化生产线评阅人:指导教师:马超(签字)年月日成绩:系(科)主任:(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目录目录 (1)第1章自动供料机构概述 (7)1.1供料机构控制要求 (7)1.2供料机构主要组成与功能 (7)第2章动力硬件的选择 (9)2.1电机的分类 (9)2.2电机的选择 (10)2.4电机的结构 (11)2.5步进电机的优点 (11)2.6步进电机的特点 (12)2.7驱动控制系统 (13)2.8电磁阀的选择 (15)2.9空气泵的型号和技术参数 (16)第3章PLC的选型和地址分配 (17)3.1PLC的应用特点: (17)3.2工作环境 (17)3.3PLC模块 (18)3.4端子接线 (19)3.5西门子PLC控制原理图 (20)3.6I/O地址分配及功能说明 (21)第4章供料系统的程序设计 (22)4.1程序的要求和工作流程 (22)致谢 (26)参考文献 (27)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
自动线分拣单元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动线分拣单元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doc)摘要本课题主要运⽤⽓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技术、PLC控制技术以及变频器技术等专业核⼼课程展开⾃动线分拣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分拣单元是⾃动⽣产线的最后⼀单元,是整条⽣产线中不可缺少的⾃动⽣产设备,它靠⽓动传动,依靠⽓缸等执⾏元件推动物料,在控制系统中起着举⾜轻重的作⽤,⽽控制运⾏的PLC系统要求也越来越⾼,要求达到系统运⾏的“稳”、“准”、“快”的运⾏⽬的。
该系统主要由PLC、逻辑控制电路组成,其中包括交流电机、变频器、传感器和笔形⽓缸组成为⼀体的⾃动控制系统。
本机控制单元采⽤三菱公司的PLC对机器进⾏全过程控制,其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运⾏效率⾼,易于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PLC 交流电机变频器编码器传感器⽬录摘要 (Ⅰ)第⼀章绪论 (1)第⼆章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 (3)2.1 PLC的基本概念 (3)2.1.1 PLC的特点 (3)2.1.2 PLC的发展阶段 (5)2.2 PLC的分类与应⽤及前景 (6)2.2.1 PLC的分类 (6)2.2.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应⽤与前景 (7)2.3 可编程控制器的⼏种编程语⾔ (9)2.3.1 梯形图编程语⾔ (9)2.3.2 功能块图编程语⾔ (10)2.4 传感器的概述 (10)2.4.1 磁性传感器的⼯作原理 (11)2.4.2 电感式接近开关的⼯作原理 (11)2.4.3 光电式接近开关的⼯作原理 (12)2.4.4 光纤传感器的⼯作原理 (13)2.4.5 ⾦属传感器的⼯作原理 (14)2.4.6 电磁换向阀的⼯作原理 (14)2.5 ⽓动装置的概述 (15)2.5.1 ⽓泵的认识与选择 (15)2.5.2 空⽓压缩机 (16)2.5.3 储⽓罐 (17)2.5.4 压⼒控制阀 (17)2.5.5 辅助元件 (17)2.5.6 ⽓动执⾏元件 (18)第三章材料分拣装置硬件系统 (20)3.1 基本功能及控制要求 (20)3.2 系统的结构设计 (20)3.3 材料分拣装置的组成及各部的功能 (21)第四章 PLC硬件设计 (24)4.1 PLC选型 (24)4.2 I/O地址分配 (24)4.3 I/O连接图 (25)第五章 PLC软件设计 (26)5.1 程序流程图 (26)5.2 梯形图及说明 (27)5.3 PLC指令 (29)第六章控制系统的调试 (30)6.1 硬件调试 (30)6.2 软件调试 (30)6.3 整体调试 (30)结论 (32)致谢 (33)参考⽂献 (34)附录⼀ (35)附录⼆ (36)第⼀章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业⾃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市场竞争的激烈,传统的⼈⼯分拣⽣产效率低,成本⾼,企业竞争⼒差,已经⽆法满⾜现代化⽣产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江 学 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气动自动生产线检测系统的电路及控制设计 三江高职 院(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 起讫日期 2012年12月17日―2013年4月5日 设计地点 三江学院 摘 要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
络及通讯技术等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机电液、机电气、机电光一体化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化生产系统已成为当今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FESTO公司研制的MPS(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模块化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工业自动化生产系统,是基于机电气(液)一体化技术、PLC控制与机器人结合的全自动、可完成气缸加工装配的系统。 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是以MPS启动自动生产线的检测单元为例,对检测单元的模块化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检测单元的硬件设备的电路进行设计,二是对其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SIEMENS S7-200 PLC 为核心控制系统,完成了检测单元总体的功能设计与分解以及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与分解,完成了各模块工艺流程的详细设计、程序设计、为模块之间的协调工作设计了合理的传递信息,完成了各个模块的联机工作工艺流程详细设计。 关键字:PLC;检测单元;生产线;气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industrial production, pneumatic technology,hydraulic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PLC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lose hydraulic, aircraft electr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optical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production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automated produc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Point. Germany FESTO company developed MPS(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 for industrial an automation on a produc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electrical machine(liquid) integration technology, PLC control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robot can complete the processing and assembling of the cylinder systems. The subject in this paper si to MPS pneumatic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detection unit as an example, the detection unit of the modular control system. Two main areas of work carried out, one of the detection unit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second, to design its control system. To SIEMENS S7-200 PLC as the core control system, complete detection unit and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each module to complete the detailed design,program design,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modules reasonably designed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complete the online work of each module detailed design process. Key words:PLC; detection unit; production lines; pneumatic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课题背景 ...................................................... 1 1.1.1工业自动化技术 .......................................... 1 1.1.2工业和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 1.2课题的主要内容 ................................................ 3 1.2.1课题研究目的 ............................................ 3 1.2.2课题研究任务 ............................................ 3
第二章 检测单元总体功能设计与分解 ......................... 5 2.1检测单元的总体功能设计 ........................................ 5 2.2检测单元的模块分解 ............................................ 6 2.2.1传感模块 ................................................ 6 2.2.2起重模块 ................................................ 7 2.2.3测量模块 .................................................... 7 2.2.4气垫滑梯模块 ................................................ 8
第三章 检测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 9 3.2可编程控制器的介绍 ............................................ 1 3.2.1PLC的工作原理 ............................................... 1 3.5安装结构控制图 ................................................ 7
第四章 检测单元的程序编制及调试 .......................... 10 4.1程序的编制 ................................................... 10 4.1.1编程软件step7介绍 ..................................... 10 4.1.2模块化编程法实现系统控制 ............................... 11 4.1.3检测系统PLC外部接线图 ................................. 12 4.1.4检测系统的资源分配 ..................................... 13 4.1.5用顺序控制编程法实现检测单元程序的编制 ................. 14 4.1.6检测单元编程的具体实现过程 ............................. 15 4.2程序的调试 ................................................... 19 4.2.1仿真软件的介绍 ......................................... 19 4.2.2程序的调试及仿真 ....................................... 20
结束语 .................................................... 23
致 谢 .................................................... 24 参考文献 .................................................. 25 附录 ...................................................... 26
三江学院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1.1.1工业自动化技术 制造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提供高质产品和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价格等方式加强自身的竟争力。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生产线检测系统在生产流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在线检测,企业可以提高生产质量,削减更多的成本并提高产品质。 工业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综合性高技术,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 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无论高速大批量制造企业还是追求灵活、柔性和定制化企业,都必须依靠自动化技术应用。 国家在“十五”期间,制定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自动化”的指导方针。“十五”期间,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部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其目标是在“九五”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公共流程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应用示范公共流程公共能做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基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以及装备的现代化。并要培养锻炼一大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基本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