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医学成像原理模拟X线成像
合集下载
医学成像原理第三章--模拟X线成像

向基层的荧光,提高影 像清晰度
单纯型:CaWO4
荧
母体:基本成分,荧光体具有
光
某种特性的基础。
体
赋活型: 赋活剂:增强荧光体活性的物
如稀土类 质,如Tb、Eu等。
溶剂:促进母体结晶化,并增
加发光效率
(二)荧光物质
❖ 1896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发现了一种吸 收X线后能发射出荧光的物质。
❖ 1897年,一种以荧光物质为主要材料的钨酸钙 (CaWO4)增感屏开始在临床使用。
❖ 今天,增感屏得到不断改进,已成为模拟X线摄 影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荧光物质及发光机制
荧光现象:物理学定义,某种物质吸收了射线形式(紫 外线、 X线、电子线)的激发能量,并将吸收的能量以 可见光的形式(荧光)释放出来。
荧光物质:上述能发光的物质。 发光机制:荧光体在X线的激发下,通过能量转换的方
线占原X线的百分数。
吸收效率越高, X线有效利用率越高,其与荧光物质的 原子序数和X线的能量有关。
原子序数:其越高,入射X线光子与荧光物质相互作用 的几率增加,ηa也越高。稀土增感屏中含钡、镧、钇等 高原子序数的稀土元素,其吸收可达50~60%,高于 CaWO4增感屏(20~40% )。
K层结合能:当X线的光子能量处于荧光体材料的K层吸 收峰之上时, ηa 。
经自动洗片机的显影、定影、水洗、干燥 等化学加工过程,胶片上保存的潜影还原 为金属银;
银颗粒在照片堆积的数量决定影像的密度 不同,形成X线影像。
(二)结构:分双面和单面
是一层坚硬的保护 性明胶,防静电
利于乳剂层牢固 地粘附在片基上
多使用透明聚酯材料,作 为胶片的物理支架
由AgX、明胶、少量的有机 和无机物组成
单纯型:CaWO4
荧
母体:基本成分,荧光体具有
光
某种特性的基础。
体
赋活型: 赋活剂:增强荧光体活性的物
如稀土类 质,如Tb、Eu等。
溶剂:促进母体结晶化,并增
加发光效率
(二)荧光物质
❖ 1896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发现了一种吸 收X线后能发射出荧光的物质。
❖ 1897年,一种以荧光物质为主要材料的钨酸钙 (CaWO4)增感屏开始在临床使用。
❖ 今天,增感屏得到不断改进,已成为模拟X线摄 影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荧光物质及发光机制
荧光现象:物理学定义,某种物质吸收了射线形式(紫 外线、 X线、电子线)的激发能量,并将吸收的能量以 可见光的形式(荧光)释放出来。
荧光物质:上述能发光的物质。 发光机制:荧光体在X线的激发下,通过能量转换的方
线占原X线的百分数。
吸收效率越高, X线有效利用率越高,其与荧光物质的 原子序数和X线的能量有关。
原子序数:其越高,入射X线光子与荧光物质相互作用 的几率增加,ηa也越高。稀土增感屏中含钡、镧、钇等 高原子序数的稀土元素,其吸收可达50~60%,高于 CaWO4增感屏(20~40% )。
K层结合能:当X线的光子能量处于荧光体材料的K层吸 收峰之上时, ηa 。
经自动洗片机的显影、定影、水洗、干燥 等化学加工过程,胶片上保存的潜影还原 为金属银;
银颗粒在照片堆积的数量决定影像的密度 不同,形成X线影像。
(二)结构:分双面和单面
是一层坚硬的保护 性明胶,防静电
利于乳剂层牢固 地粘附在片基上
多使用透明聚酯材料,作 为胶片的物理支架
由AgX、明胶、少量的有机 和无机物组成
《x线成像》PPT课件

❖ 直接引入:①口服法②灌注 法③穿刺注入法
❖ 间接引入:先引入某一特定 的组织或器官,再经吸收聚 集于造影器官,如淋巴造影, 静脉胆道,肾盂造影,口服 胆囊造影。
精选课件ppt
20
(三)检查前准备与造影反应
❖ 各种造影检查都应作好相应检查前准备和 注意事项
❖ 在对比剂中,钡剂应用较安全;气体造影 应注意防止气栓的发生;碘剂过敏反应较 常见,也较严重
❖ 先实施血管造影使检查部位连续成像
❖ 在系列图像中取血管内尚无造影剂和含造影剂 最多的图像各一帧
❖ 将这同一部位的两帧图像的数字矩阵,用计算 机处理,使两个数矩中代表骨及软组织的数字 抵销,而代表血管的数字保留
❖ 再经数/模转换器变为只有血管造影图像
❖ 这两帧图像叫做减影对,因是在不同时间摄取, 故称时间减影法
显示
精选课件ppt
36
能量减影(定义)
利用单次或双次能量曝光法,得到一幅经 加权减影技术处理的特殊图像
该技术能提供三种解剖学视读影像 ①常规X线照片影像(原始影像) ②骨减影影像 ③软组织减影影像
精选课件ppt
37
病例1:呼吸困难1年,加重2个月。
病理:
小细胞癌
精选课件ppt
38
病例8:胸痛半个月。
精选课件ppt
2
2、X线的特性 波长:0.0006~50nm X线诊断常用波长:0.008~0.031nm
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摄影效应 电离效应 (生物效应)
精选课件ppt
3
❖ 与成像相关的特性
❖ 穿 透 性: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 物体,此为X线成像的基础(吸收与衰减,穿透与管 电压,厚度与密度)
X线摄影原理的认知 第二次课X线摄影原理的认知

3
一、模拟X线成像基本条件
(一)信息载体:即X线 产生:高速电子与阳极靶面相互作用。 连续X线和特征X线。 X线束的质量与: 1、靶面的原子序数; 2、管电压(KV) 3、管电流量(mAs) 4、高压波形
4
一、模拟X线成像基本条件
(二)信息源:被检者 (三)信息接收器 (四)模拟X线影像的形成与传递 1.模拟X线影像的形成 (1)X线透视 ①荧光透视 ②影像增强透视
12
二、X线束与X线管焦点
(一)X线束 2.X线束的量与质: (1)X线的量:决定X线的量多少的是管电 流量,即曝光所用的管电流值与曝光时间的 乘积,记做mAs。X线的量越大,X线束的总 能量就越大,所给予感光系统的感光效应就 越大。
13
二、X线束与X线管焦点
(一)X线束 2.X线束的量与质: (1)X线的质:是用来描述单个X线光子能 量大小的。X线的质是由管电压所决定的。 管电压值越大,单个X线光子的能量就越 大,X线束的总能量也就越大。临床上常用 “X线的硬度”来描述X线的质。 X线约硬,穿透性越强。
第一节 模拟X线成像原理
模拟X线定义: 模拟X线成像是利用X线与物质作用产生衰减 的特性,使用相同强度入射的X线通过人体 时,由于人体组织密度与厚度不同,X线衰 减也不相同,使透过人体的X线强度不同, 形成了X线强度的差异。
1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拟X线成像基本条件
模拟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有三要素: ①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载体,即X线; ②信息源,即受检体; ③信息接收器(IR)。
5
一、模拟X线成像基本条件
(2)X线摄影 ①普通X线摄影:管电压40KV-100KV ②软X线摄影:管电压25-40KV,增大了光 电效应,提高软组织对比度。。 ③高千伏摄影:管电压120-150KV,增大了 康普顿效应,组织对比度降低,层次增加。
一、模拟X线成像基本条件
(一)信息载体:即X线 产生:高速电子与阳极靶面相互作用。 连续X线和特征X线。 X线束的质量与: 1、靶面的原子序数; 2、管电压(KV) 3、管电流量(mAs) 4、高压波形
4
一、模拟X线成像基本条件
(二)信息源:被检者 (三)信息接收器 (四)模拟X线影像的形成与传递 1.模拟X线影像的形成 (1)X线透视 ①荧光透视 ②影像增强透视
12
二、X线束与X线管焦点
(一)X线束 2.X线束的量与质: (1)X线的量:决定X线的量多少的是管电 流量,即曝光所用的管电流值与曝光时间的 乘积,记做mAs。X线的量越大,X线束的总 能量就越大,所给予感光系统的感光效应就 越大。
13
二、X线束与X线管焦点
(一)X线束 2.X线束的量与质: (1)X线的质:是用来描述单个X线光子能 量大小的。X线的质是由管电压所决定的。 管电压值越大,单个X线光子的能量就越 大,X线束的总能量也就越大。临床上常用 “X线的硬度”来描述X线的质。 X线约硬,穿透性越强。
第一节 模拟X线成像原理
模拟X线定义: 模拟X线成像是利用X线与物质作用产生衰减 的特性,使用相同强度入射的X线通过人体 时,由于人体组织密度与厚度不同,X线衰 减也不相同,使透过人体的X线强度不同, 形成了X线强度的差异。
1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拟X线成像基本条件
模拟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有三要素: ①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载体,即X线; ②信息源,即受检体; ③信息接收器(IR)。
5
一、模拟X线成像基本条件
(2)X线摄影 ①普通X线摄影:管电压40KV-100KV ②软X线摄影:管电压25-40KV,增大了光 电效应,提高软组织对比度。。 ③高千伏摄影:管电压120-150KV,增大了 康普顿效应,组织对比度降低,层次增加。
第二章模拟X线成像 [自动保存的]
![第二章模拟X线成像 [自动保存的]](https://img.taocdn.com/s3/m/56b2c631c77da26924c5b001.png)
胶片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 转部组成。
X线胶片特性曲线
①足部:特性曲线开始的部分,走行近似与横坐标平 行,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感光材料对曝光量开 始产生反应的这一点称为初感点。
②直线部:光学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曲线沿 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它在整个特性曲线中是曝光正确的 部分,也是X线摄影力求利用的部分。
2.熟悉 X线成像性能的主要参量;X线束的特 点;X线胶片的冲洗原理;X线摄影及X线透视的特 点;X线影像的传递过程;散射线对照片的影响; 滤线栅的主要性能参量。
3.了解 扁平颗粒技术;照片颗粒度的测量方 法。
第一节 模拟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一、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载体
(一)X线束 1.X线束的形状:X线管发出的X线是以阳极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接收器是屏-片系统。 屏-片系统由增感屏与X线胶片系统组合而成。 屏-片系统使胶片感光形成潜影,通过冲洗处 理形成照片影像。
(一)医用X线胶片
1.种类
(1)直接摄影用X线胶片
1)感绿胶片:是一种配合发绿色荧光的 增感屏使用的正色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为 550nm。感绿胶片的最大特点是,在与发绿色 荧光的稀土增感屏组合下感度可高达1200,能 使被照体X线的接受剂量大幅度减少。
外线激光胶片和氦氖激光胶片两种。
2)热敏胶片:属于非银盐材料,其对可见光 不敏感。常使用碳黑材料,用于干式打印方式。 可在明室下操作。
(3)多幅相机胶片
多幅相机胶片亦称CRT记录图像,适用于 CT、MRI、DSA、ECT、超声等图像技术的记录。 其特点是能摄取显示器屏幕影像,单面涂布感 光乳剂,背面涂有防光晕层以减小荧光物质造 成的模糊,成像清晰、细腻。
X线管短轴方向上焦点像
X线胶片特性曲线
①足部:特性曲线开始的部分,走行近似与横坐标平 行,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感光材料对曝光量开 始产生反应的这一点称为初感点。
②直线部:光学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曲线沿 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它在整个特性曲线中是曝光正确的 部分,也是X线摄影力求利用的部分。
2.熟悉 X线成像性能的主要参量;X线束的特 点;X线胶片的冲洗原理;X线摄影及X线透视的特 点;X线影像的传递过程;散射线对照片的影响; 滤线栅的主要性能参量。
3.了解 扁平颗粒技术;照片颗粒度的测量方 法。
第一节 模拟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一、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载体
(一)X线束 1.X线束的形状:X线管发出的X线是以阳极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接收器是屏-片系统。 屏-片系统由增感屏与X线胶片系统组合而成。 屏-片系统使胶片感光形成潜影,通过冲洗处 理形成照片影像。
(一)医用X线胶片
1.种类
(1)直接摄影用X线胶片
1)感绿胶片:是一种配合发绿色荧光的 增感屏使用的正色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为 550nm。感绿胶片的最大特点是,在与发绿色 荧光的稀土增感屏组合下感度可高达1200,能 使被照体X线的接受剂量大幅度减少。
外线激光胶片和氦氖激光胶片两种。
2)热敏胶片:属于非银盐材料,其对可见光 不敏感。常使用碳黑材料,用于干式打印方式。 可在明室下操作。
(3)多幅相机胶片
多幅相机胶片亦称CRT记录图像,适用于 CT、MRI、DSA、ECT、超声等图像技术的记录。 其特点是能摄取显示器屏幕影像,单面涂布感 光乳剂,背面涂有防光晕层以减小荧光物质造 成的模糊,成像清晰、细腻。
X线管短轴方向上焦点像
第二章模拟X线成像

X线胶片的宽容度
(3)感光测定 1)定义:是一种表示感光材料所接受的曝光量,
同由此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定量测定方法。 2)应用:胶片特性进行测定、显影液性能的测定
、冲洗机因素的测定、增感屏感度的测定、X线 物理特性对影像影响的测定等。
3)感光测定的方法:
时间阶段曝光法 铝梯定量测定法(自举法) 距离法
了解扁平颗粒技术;X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
第一节 模拟X线影像的形成与传递
第二节 模拟X线成像方式
一、X线透视
➢ 原理: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荧光效应,在荧光屏 上形成人体组织结构影像的检查方法。
➢ 优点:可多角度、实时动态观察组织器官的形 态和功能。
➢ 不足:动态的影像不能永久保留,影像的细节 不及摄影,且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
X线成像
学习目标
掌握X线管焦点的概念和特性;医用x线胶片,增 感屏的基本结构及特性;X线照片密度,X线照 片对比度的概念;消除散射线的方法;照片的模 糊的概念及其分类。
熟悉X线摄影及X线透视的特点;X线成像性能的 主要参量;X线束的特点;影响照片密度及影响 照片对比度的因素;散射线对照片的影响;滤线 栅的主要性能参量;x线照片的层次及其影响因 素;锐利度及其影响因素;影响照片模糊的因素。
2.影像增强透视
接收器是X线电视系统。
特点:
影像亮度提高, 可在明室下操作, 方便准确。
二、X线摄影
➢ 原理:应用光或其它能量来表现被照体信息状态, 并以可见光学影像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 优点:影像的空间分辨力高、患者受照剂量小及影 像便于长期保存记录等
➢ 不足:照片影像是瞬间固定的,难于动态了解脏器 的变化
片)摄影或体检荧光缩影。
(二)医用X线胶片的结构
(3)感光测定 1)定义:是一种表示感光材料所接受的曝光量,
同由此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定量测定方法。 2)应用:胶片特性进行测定、显影液性能的测定
、冲洗机因素的测定、增感屏感度的测定、X线 物理特性对影像影响的测定等。
3)感光测定的方法:
时间阶段曝光法 铝梯定量测定法(自举法) 距离法
了解扁平颗粒技术;X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
第一节 模拟X线影像的形成与传递
第二节 模拟X线成像方式
一、X线透视
➢ 原理: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荧光效应,在荧光屏 上形成人体组织结构影像的检查方法。
➢ 优点:可多角度、实时动态观察组织器官的形 态和功能。
➢ 不足:动态的影像不能永久保留,影像的细节 不及摄影,且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
X线成像
学习目标
掌握X线管焦点的概念和特性;医用x线胶片,增 感屏的基本结构及特性;X线照片密度,X线照 片对比度的概念;消除散射线的方法;照片的模 糊的概念及其分类。
熟悉X线摄影及X线透视的特点;X线成像性能的 主要参量;X线束的特点;影响照片密度及影响 照片对比度的因素;散射线对照片的影响;滤线 栅的主要性能参量;x线照片的层次及其影响因 素;锐利度及其影响因素;影响照片模糊的因素。
2.影像增强透视
接收器是X线电视系统。
特点:
影像亮度提高, 可在明室下操作, 方便准确。
二、X线摄影
➢ 原理:应用光或其它能量来表现被照体信息状态, 并以可见光学影像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 优点:影像的空间分辨力高、患者受照剂量小及影 像便于长期保存记录等
➢ 不足:照片影像是瞬间固定的,难于动态了解脏器 的变化
片)摄影或体检荧光缩影。
(二)医用X线胶片的结构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简介 ppt

X射线能使多种物质发生光化学反应。例如,X射线能使照相底 片感光。
(6)X射线的生物效应。
生物组织经一定量的X射线照射,会产生电离和激发,使细胞受 到损伤、抑制、死亡或通过遗传变异影响下一代,这种现象称为X射 线的生物效应。这个特性可充分应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
9
-
3பைடு நூலகம்.1高.速2带X电射粒子线撞成击物像质原受阻理而突然减速时,能够产生X
射线。医学影像诊断所用的X线产生设备是X线管(X-ray tube,球管)。 1.X射线的产生 X射线的产生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1)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有阻碍带电粒子流运动的障碍物(靶),用来阻止 电子的运动,可以将电子的动能转变为X射线光子的能量。
10
-
3X射.1线. 2的产X生射装线置主成要包像括原三部理分:X射线管、高压电源及
12
-
3②.1.人2体不X同射厚线度组成织与像X原线成理像的关系
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13
-
32..1X.射2线人X射体成线像 成像原理
(2)X射线的采集与显示 ① 医用X 射线胶片与增感屏 医用X射线胶片的主要特性是感光,即接受光照并产生化 学反应,形成潜影(latent image)。
3.1.1 X线的特征
3
-
4
-
3➢.1X.射1线X在线电的磁特辐射征中的特点属于高频率、波长短
的射线 ➢X射线的频率约在3×1016~3×1020 Hz之间, 波长约在10~10-3nm之间 ➢ X线诊断常用的X线波长范围为0.008~0.031nm
5
-
31..1X.射1线X的线波粒的二象特性 征
✓X射线同时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统称为波粒二象 性。
(6)X射线的生物效应。
生物组织经一定量的X射线照射,会产生电离和激发,使细胞受 到损伤、抑制、死亡或通过遗传变异影响下一代,这种现象称为X射 线的生物效应。这个特性可充分应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
9
-
3பைடு நூலகம்.1高.速2带X电射粒子线撞成击物像质原受阻理而突然减速时,能够产生X
射线。医学影像诊断所用的X线产生设备是X线管(X-ray tube,球管)。 1.X射线的产生 X射线的产生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1)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有阻碍带电粒子流运动的障碍物(靶),用来阻止 电子的运动,可以将电子的动能转变为X射线光子的能量。
10
-
3X射.1线. 2的产X生射装线置主成要包像括原三部理分:X射线管、高压电源及
12
-
3②.1.人2体不X同射厚线度组成织与像X原线成理像的关系
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13
-
32..1X.射2线人X射体成线像 成像原理
(2)X射线的采集与显示 ① 医用X 射线胶片与增感屏 医用X射线胶片的主要特性是感光,即接受光照并产生化 学反应,形成潜影(latent image)。
3.1.1 X线的特征
3
-
4
-
3➢.1X.射1线X在线电的磁特辐射征中的特点属于高频率、波长短
的射线 ➢X射线的频率约在3×1016~3×1020 Hz之间, 波长约在10~10-3nm之间 ➢ X线诊断常用的X线波长范围为0.008~0.031nm
5
-
31..1X.射1线X的线波粒的二象特性 征
✓X射线同时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统称为波粒二象 性。
第二章 模拟X线成像

特性曲线上直线部分在横坐标上的投影,即正确
曝光量的范围
X线胶片的宽容度
(3)感光测定
1)定义:是一种表示感光材料所接受的曝
光量,同由此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定量测定
方法。
2)应用:胶片特性进行测定、显影液性能 的测定、冲洗机因素的测定、增感屏感度的测 定、X线物理特性对影像影响的测定等。
3)感光测定的方法:
X线
被照体 (信息源)
透射线 (信息载体)
接收器 (荧光屏)
影像形成
透视的荧光图像称为正像 特点: 肺:白灰色 骨骼:黑灰色
荧光透视 模拟透视
影像增强透视
1.荧光屏透视
接收器是荧光屏,根据穿过被照体的透射线不同,在荧光
屏上产生亮暗不同的荧光影像
由于荧光亮度弱,需暗室观察操作
2.影像增强透视
明胶的作用:
①提高感光乳剂的感光度 :银胶络合物 吸卤剂 ②起保护性胶体作用
③吸水膨胀后具有多孔性
④具有热熔冷凝性
⑤具有很强的粘性
⑥明胶参与坚膜作用
3.色素
有机染料,调节胶片的吸收光谱范围。
感蓝胶片:不含有色素,又称色盲片。
感绿胶片:在胶片乳剂中加色素(如碳菁),使
乳剂的吸收峰值移向绿色波长(550 nm)范围来 提高感光度。
第一节 模拟X线影像的形成与传递
第二节 模拟X线成像方式
一、X线透视
原理: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荧光效应,在荧光屏 上形成人体组织结构影像的检查方法。 优点:可多角度、实时动态观察组织器官的形 态和功能。 不足:动态的影像不能永久保留,影像的细节 不及摄影,且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
X线透视过程:
措施:人体厚,高密度放阴极侧 延长焦-片距
曝光量的范围
X线胶片的宽容度
(3)感光测定
1)定义:是一种表示感光材料所接受的曝
光量,同由此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定量测定
方法。
2)应用:胶片特性进行测定、显影液性能 的测定、冲洗机因素的测定、增感屏感度的测 定、X线物理特性对影像影响的测定等。
3)感光测定的方法:
X线
被照体 (信息源)
透射线 (信息载体)
接收器 (荧光屏)
影像形成
透视的荧光图像称为正像 特点: 肺:白灰色 骨骼:黑灰色
荧光透视 模拟透视
影像增强透视
1.荧光屏透视
接收器是荧光屏,根据穿过被照体的透射线不同,在荧光
屏上产生亮暗不同的荧光影像
由于荧光亮度弱,需暗室观察操作
2.影像增强透视
明胶的作用:
①提高感光乳剂的感光度 :银胶络合物 吸卤剂 ②起保护性胶体作用
③吸水膨胀后具有多孔性
④具有热熔冷凝性
⑤具有很强的粘性
⑥明胶参与坚膜作用
3.色素
有机染料,调节胶片的吸收光谱范围。
感蓝胶片:不含有色素,又称色盲片。
感绿胶片:在胶片乳剂中加色素(如碳菁),使
乳剂的吸收峰值移向绿色波长(550 nm)范围来 提高感光度。
第一节 模拟X线影像的形成与传递
第二节 模拟X线成像方式
一、X线透视
原理: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荧光效应,在荧光屏 上形成人体组织结构影像的检查方法。 优点:可多角度、实时动态观察组织器官的形 态和功能。 不足:动态的影像不能永久保留,影像的细节 不及摄影,且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
X线透视过程:
措施:人体厚,高密度放阴极侧 延长焦-片距
第三章 模拟X线成像(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第三章 模拟X线成像
主要内容
第一节 X线影像的形成
第二节 X线照片
第三节 X线照片影像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X线影像清晰度
2016/12/3
2
概述
X线成像是医学成像方法的一种,模拟X线成像是传统X线成像,是区别于数
字化X线成像的一种成像方式。即采用传统X线摄影、X线造影、X线透视、X
7
透视的荧光图像称为正像
特点: 肺:白灰色
骨骼:黑灰色
2016/12/3
8
荧光透视
模拟透视
影像增强透视
1.荧光屏透视
接收器是荧光屏,根据穿过被照体的透射线不同,在荧光屏 上产生亮暗不同的荧光影像。
早期使用的荧光屏透视,由于荧光屏亮度太低,图像质量差,
检查时患者及医生接受的辐射剂量大,防护条件差。
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随着数字化影像的普及和开发,逐渐
被淘汰。
2016/12/3
19
3.特种胶片*
①直接反转片 ②自动冲洗机辊轮清洁胶片 4.数字成像的干式胶片*(后面介绍)
2016/12/3
20
(二)结构 1.X线胶片结构 :双面结构和单面结构, (1)感光乳剂层:主要由卤化银 1)卤化银:是一种具有感光性能的物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 晶体颗粒小,分辨力高; 晶体颗粒分布均匀,颗粒性好; 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
2016/12/3
22
溴-碘化银晶体的晶格结构
2016/12/3
23
第三章 模拟X线成像
主要内容
第一节 X线影像的形成
第二节 X线照片
第三节 X线照片影像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X线影像清晰度
2016/12/3
2
概述
X线成像是医学成像方法的一种,模拟X线成像是传统X线成像,是区别于数
字化X线成像的一种成像方式。即采用传统X线摄影、X线造影、X线透视、X
7
透视的荧光图像称为正像
特点: 肺:白灰色
骨骼:黑灰色
2016/12/3
8
荧光透视
模拟透视
影像增强透视
1.荧光屏透视
接收器是荧光屏,根据穿过被照体的透射线不同,在荧光屏 上产生亮暗不同的荧光影像。
早期使用的荧光屏透视,由于荧光屏亮度太低,图像质量差,
检查时患者及医生接受的辐射剂量大,防护条件差。
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随着数字化影像的普及和开发,逐渐
被淘汰。
2016/12/3
19
3.特种胶片*
①直接反转片 ②自动冲洗机辊轮清洁胶片 4.数字成像的干式胶片*(后面介绍)
2016/12/3
20
(二)结构 1.X线胶片结构 :双面结构和单面结构, (1)感光乳剂层:主要由卤化银 1)卤化银:是一种具有感光性能的物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 晶体颗粒小,分辨力高; 晶体颗粒分布均匀,颗粒性好; 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
2016/12/3
22
溴-碘化银晶体的晶格结构
2016/12/3
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模拟X线图像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 第一,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 • 第二,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着密度、原子序数和厚度的差异,X线
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线量不同,透过的线量有差别; • 第三,透过的有差别X线是不可见的,经过成像介质的显像,在X线片
上(或荧屏上)显出具有黑白(或明暗)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图像。
• 明胶的性能不稳定,随动物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这常常给胶片的 感光特性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 3)色素:色素为一种有机染料,用以调节胶片的吸收光谱范围(感 色性)。不含有色素的胶片,其吸收光谱范围大都限制在500 nm 以 下的蓝、紫色光区域,此称为卤化银〝固有感色波长域〞。
• (2)片基:片基是乳剂层的支持体,承载感光乳剂的涂布。 • 片基应具备条件:①光学性能,片基本身无色透明;②物理性能,片
第三章 模拟X线成像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模拟X 线信息影像 • 第二节 模拟X 线成像信息接收器 • 第三节 X 线影像信息载体 • 第四节 X 线照片密度 • 第五节 X 线照片对比度 • 第六节 X 线照片的层次 • 第七节 X 线照片的锐利度 • 第八节 X 线照片影像的失真
第一节 模拟X 线信息影像
光谱的峰值约为550nm。特点是在与发绿色荧光的稀土增感屏组合下 感度可高达1200,被照体X 线的接受剂量大幅度减少。 • (2)感蓝胶片(色盲片):是配合发蓝色荧光增感屏使用的胶片, 感光乳剂的固有感色是以蓝色为主,不添加色素。其吸收光谱的峰值 约为420 nm。
• 2.激光打印及热敏成像胶片 • (1)激光胶片:激光胶片用于记录激RT 记录图像。适用于CT、MRI、DSA、ECT、 超声等图像的记录。
• 特点是能摄取显示器屏幕影像,单面涂布感光乳剂,背面涂有防光晕 层以减小荧光物质造成的模糊,成像清晰、细腻。在核医学的动态研 究中,能以低剂量而显示出高清晰的图像效果。
• 4.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 • (1)荧光电影胶片:用于摄取动态荧光电影图像。胶片既有很高的
层韧性很强的胶体,予以保护。
• 透视的优点:可以动态、多角度、适时的观察组织器官的形态,并可 以立即得到检查结果。
• 缺点:其影像细节的显示与屏-片系统摄影相比还不够清晰,非数字 化透视装置不能留下动态的永久记录。另外,透视对于患者的辐射剂 量比较大,所以选择透视检查手段时要慎重考虑其必要性。
二、X 线摄影及其特点
• X 线摄影主要优点是照片影像空间分辨力较高,可长期保存记录,便 于复查对比,被检者接受的X 线量少,缺点是照片仅是瞬间的固定影 像,难以了解脏器的动态变化。
一、X 线透视及其特点
• X 线透视分为荧光屏透视和影像增强器透视等。 • 早期使用的荧光屏透视,因为荧光强度低,需要在全黑的环境下直接
观察由X 线激发的荧光屏的亮度所显示的影像,由于荧光屏亮度太低 ,图像质量差,检查时患者及医生接受的辐射剂量大,防护条件差。 • 影像增强器透视:此方式影像亮度高,便于观察,可以实现医生的明 室操作环境,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和工作效率,监视器可以放在任意 位置,方便观察并且为隔室透视提供了技术基础。
• 其他还有软X 线摄影、眼异物定位以及X 线造影等检查方法。
第二节 模拟X 线成像信息接收器
• 一、医用X 线胶片 • 二、增感屏 • 三、扁平颗粒技术 • 四、荧光屏及X 线电视系统
一、医用X 线胶片
• (一)种类 • 1.直接摄影用X 线胶片 • (1)感绿胶片:这是一种配合发绿色荧光增感屏使用的胶片,吸收
激光胶片和氦氖激光胶片两种,按后处理形式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类。 • 湿式激光胶片主要特点是具有极微细的乳剂颗粒,片基背底涂有防光晕层;
可体现高对比度、高锐利度图像特点;可感受红色激光、红外线激光或记录 氦氖激光图像。属超微粒单层乳剂胶片。 • (2)热敏胶片:用于干式打印方式,常使用碳黑材料,不对可见光感光, 多属非银盐材料。直接热成像方式使用的胶片,在可见光下曝露后仍可使用 ,不影响成像效果。激光打印及热敏成像一般习惯上称其为〝干式激光打印 〞;而采用非激光、直接热成像技术的打印成像,一般称其为〝干式打印〞 。
基的平面性、均一性良好,无晕残影。坚韧而不脆,具有一定机械强 度和几何尺寸稳定性,导电性好。有耐热性,热变形尺寸很小,软化 温度高,不易燃烧;③化学性能稳定,同乳剂及冲洗药液不起任何化 学反应;④制造适宜性。
• (3)附加层:附加层包括保护层、底层及防光晕层(防反射层)。 • 1)保护层:为防止质地柔软的乳剂层的机械损伤,在其表面涂有一
• (1)感光乳剂层:感光乳剂层主要由卤化银(AgX)和明胶组成。 • 1)卤化银:是一种具有感光性能的物质,起着记录影像的作用。其
中氯化银(AgCl)、溴化银(AgBr)、碘化银(AgI)分别为白色、 乳白色和淡黄色的固体,都应用于感光材料。只有氟化银因极易溶于 水,不能应用。
• 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晶体颗粒小,分辨力高;晶体颗粒分布均匀 ,颗粒性好;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
• 2)明胶:用于感光材料的各种卤化银均不溶于水,不能直接涂布于 片基上。因此,需要明胶使卤化银晶体处于永久性的悬浮状态,互不 接触,并能均匀涂布在片基上。
• 明胶的作用:①提高感光乳剂的感光度;②起保护性胶体作用;③吸 水膨胀后具有多孔性;④具有热熔冷凝性;⑤具有很强的粘性;⑥参 与坚膜作用,加入坚膜剂后明胶熔点可从30oC 提高到70oC。
感光度,又要有颗粒细腻的特点。 • (2)荧光屏图像及荧光缩影胶片:用于荧光屏下的(点片)摄影或
体检荧光缩影。 • 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随着数字化影像的普及和开发,逐渐被淘汰。 •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片种,包括直接复制用反转片、直接反转型幻灯
片、手术摄影专用胶片、自动冲洗机辊轮清洁片等。
• (二)医用银盐感光胶片的结构及成像原理 • 1.结构 主要由感光乳剂层、片基、附加层构成。
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线量不同,透过的线量有差别; • 第三,透过的有差别X线是不可见的,经过成像介质的显像,在X线片
上(或荧屏上)显出具有黑白(或明暗)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图像。
• 明胶的性能不稳定,随动物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这常常给胶片的 感光特性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 3)色素:色素为一种有机染料,用以调节胶片的吸收光谱范围(感 色性)。不含有色素的胶片,其吸收光谱范围大都限制在500 nm 以 下的蓝、紫色光区域,此称为卤化银〝固有感色波长域〞。
• (2)片基:片基是乳剂层的支持体,承载感光乳剂的涂布。 • 片基应具备条件:①光学性能,片基本身无色透明;②物理性能,片
第三章 模拟X线成像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模拟X 线信息影像 • 第二节 模拟X 线成像信息接收器 • 第三节 X 线影像信息载体 • 第四节 X 线照片密度 • 第五节 X 线照片对比度 • 第六节 X 线照片的层次 • 第七节 X 线照片的锐利度 • 第八节 X 线照片影像的失真
第一节 模拟X 线信息影像
光谱的峰值约为550nm。特点是在与发绿色荧光的稀土增感屏组合下 感度可高达1200,被照体X 线的接受剂量大幅度减少。 • (2)感蓝胶片(色盲片):是配合发蓝色荧光增感屏使用的胶片, 感光乳剂的固有感色是以蓝色为主,不添加色素。其吸收光谱的峰值 约为420 nm。
• 2.激光打印及热敏成像胶片 • (1)激光胶片:激光胶片用于记录激RT 记录图像。适用于CT、MRI、DSA、ECT、 超声等图像的记录。
• 特点是能摄取显示器屏幕影像,单面涂布感光乳剂,背面涂有防光晕 层以减小荧光物质造成的模糊,成像清晰、细腻。在核医学的动态研 究中,能以低剂量而显示出高清晰的图像效果。
• 4.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 • (1)荧光电影胶片:用于摄取动态荧光电影图像。胶片既有很高的
层韧性很强的胶体,予以保护。
• 透视的优点:可以动态、多角度、适时的观察组织器官的形态,并可 以立即得到检查结果。
• 缺点:其影像细节的显示与屏-片系统摄影相比还不够清晰,非数字 化透视装置不能留下动态的永久记录。另外,透视对于患者的辐射剂 量比较大,所以选择透视检查手段时要慎重考虑其必要性。
二、X 线摄影及其特点
• X 线摄影主要优点是照片影像空间分辨力较高,可长期保存记录,便 于复查对比,被检者接受的X 线量少,缺点是照片仅是瞬间的固定影 像,难以了解脏器的动态变化。
一、X 线透视及其特点
• X 线透视分为荧光屏透视和影像增强器透视等。 • 早期使用的荧光屏透视,因为荧光强度低,需要在全黑的环境下直接
观察由X 线激发的荧光屏的亮度所显示的影像,由于荧光屏亮度太低 ,图像质量差,检查时患者及医生接受的辐射剂量大,防护条件差。 • 影像增强器透视:此方式影像亮度高,便于观察,可以实现医生的明 室操作环境,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和工作效率,监视器可以放在任意 位置,方便观察并且为隔室透视提供了技术基础。
• 其他还有软X 线摄影、眼异物定位以及X 线造影等检查方法。
第二节 模拟X 线成像信息接收器
• 一、医用X 线胶片 • 二、增感屏 • 三、扁平颗粒技术 • 四、荧光屏及X 线电视系统
一、医用X 线胶片
• (一)种类 • 1.直接摄影用X 线胶片 • (1)感绿胶片:这是一种配合发绿色荧光增感屏使用的胶片,吸收
激光胶片和氦氖激光胶片两种,按后处理形式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类。 • 湿式激光胶片主要特点是具有极微细的乳剂颗粒,片基背底涂有防光晕层;
可体现高对比度、高锐利度图像特点;可感受红色激光、红外线激光或记录 氦氖激光图像。属超微粒单层乳剂胶片。 • (2)热敏胶片:用于干式打印方式,常使用碳黑材料,不对可见光感光, 多属非银盐材料。直接热成像方式使用的胶片,在可见光下曝露后仍可使用 ,不影响成像效果。激光打印及热敏成像一般习惯上称其为〝干式激光打印 〞;而采用非激光、直接热成像技术的打印成像,一般称其为〝干式打印〞 。
基的平面性、均一性良好,无晕残影。坚韧而不脆,具有一定机械强 度和几何尺寸稳定性,导电性好。有耐热性,热变形尺寸很小,软化 温度高,不易燃烧;③化学性能稳定,同乳剂及冲洗药液不起任何化 学反应;④制造适宜性。
• (3)附加层:附加层包括保护层、底层及防光晕层(防反射层)。 • 1)保护层:为防止质地柔软的乳剂层的机械损伤,在其表面涂有一
• (1)感光乳剂层:感光乳剂层主要由卤化银(AgX)和明胶组成。 • 1)卤化银:是一种具有感光性能的物质,起着记录影像的作用。其
中氯化银(AgCl)、溴化银(AgBr)、碘化银(AgI)分别为白色、 乳白色和淡黄色的固体,都应用于感光材料。只有氟化银因极易溶于 水,不能应用。
• 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晶体颗粒小,分辨力高;晶体颗粒分布均匀 ,颗粒性好;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
• 2)明胶:用于感光材料的各种卤化银均不溶于水,不能直接涂布于 片基上。因此,需要明胶使卤化银晶体处于永久性的悬浮状态,互不 接触,并能均匀涂布在片基上。
• 明胶的作用:①提高感光乳剂的感光度;②起保护性胶体作用;③吸 水膨胀后具有多孔性;④具有热熔冷凝性;⑤具有很强的粘性;⑥参 与坚膜作用,加入坚膜剂后明胶熔点可从30oC 提高到70oC。
感光度,又要有颗粒细腻的特点。 • (2)荧光屏图像及荧光缩影胶片:用于荧光屏下的(点片)摄影或
体检荧光缩影。 • 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随着数字化影像的普及和开发,逐渐被淘汰。 •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片种,包括直接复制用反转片、直接反转型幻灯
片、手术摄影专用胶片、自动冲洗机辊轮清洁片等。
• (二)医用银盐感光胶片的结构及成像原理 • 1.结构 主要由感光乳剂层、片基、附加层构成。